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识的演变(一)
名词解释
当代文学三、名词解释1.伤痕文学:是形成于文革结束初期的一种创作模式,因卢新华小说《伤痕》而得名,以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为发端之作。
这类作品的特征是:揭露与控诉文革期间的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代表作有莫应丰《将军吟》、古华《芙蓉镇》等。
2.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其突出特点是理论与创作并行,主要内容是包括文化守成和文化反思两个方面,整个寻根文学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知青作家。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韩少功《爸爸爸》。
3.新历史小说:新历史小说是一种产生于90年代,以新历史主义为其主要历史观的文学形式。
这类小说重视重叙历史,表现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作品富有深广的思想文化底蕴,摒弃了革命历史小说的对立模式,注重历史反思,发掘人性,努力将历史的真实凸现出来,反对文学的纯形式分析,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历史和文学史。
代表作家作品有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刘恒《苍河白日梦》4.反思文学:是伴随着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它们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上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
它于1979年上半年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拨乱反正的政治需要,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王蒙《蝴蝶》等。
5.新写实小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叙事学及中国叙事文学演变
叙事学及中国叙事文学演变摘要:纵观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史,人们对其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本文试图借助西方现代叙事学学科的建立勾连中国古典叙事文学的演变过程,对叙事学在中国当下的发展进行再思考。
关键词:叙事学;中国叙事文学;演变叙事文学是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叙事性文学是同抒情性文学相区别的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样式。
中国古代文学历来侧重诗文的抒情传统,中国诗学自古强调“诗言志”。
古代有关“志”的记载很早,《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记载;《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晋国大臣赵孟提出“《诗》以言志”的概念。
战国时庄子和荀子又分别提出“《诗》以道志”和“《诗》言,其志也。
”的说法。
但由于古人在文章中并未对“志”作解释,从而导致了“志”内涵的游弋和不确定性。
中国古典的叙事文体与中国哲学一般,将存在以不断流动、变化、往复的方式构思。
古人的文学观念主要倾向抒情而轻叙事,这是因为历史叙事的发达和繁荣,压抑了文学叙事的生长,崇尚简省而反对繁缛,这不利于长篇巨制的叙事文学的发展。
在儒家的礼教文化中演绎出一套思想体系和行为规范,每当礼教对思想的制辖松动之时,便是叙事文学发展之时。
“叙事”这个词早在先秦时就出现了。
那个时候的“叙”是用顺序的“序”,主要是讲奏乐或者丧葬仪式上的顺序,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叙”为“次第也”;“事”为“职也”。
又《国语?晋语三》与《礼?大学》的解释,分别以“纪言以叙之,述意以导之”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都有“叙说、记述”以及“事件、事实”的意思。
而“叙事”两词一起出现在古代文史著作中,则多为“记述事实”,“把事情前后经过记载下来”的含义。
在古代叙事的“叙”和顺序的“序”、头绪的“绪”都是相通的,就是说我们的叙事学又是头绪学,又是顺序学,又是把空间的分隔换成时间的分隔,重新进行安排的这样一种学问。
在中国的首篇文论《典论?论文》中曹丕虽说“文以气为主”,但也提出了不同文体在建构形式上的要求“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高三试卷语文-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重庆一中高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撞而契合的产物,是指有意味的具体形象,即“意”与“象”的融合。
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言。
东汉王充将“意”与“象”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其在《论衡·乱龙篇》说:“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
”曹魏时代的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一段文字,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
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欣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
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
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
叙事学发展历程概述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文本的情感分析,理解故事 中的人物和情节,有助于深入研究和理解叙事作 品。
个性化推荐与阅读体验
基于人工智能的推荐系统,可以根据读者的兴趣 和阅读习惯,推荐适合的叙事作品,提供个性化 的阅读体验。
05
结论:总结与展望
叙事学发展历程的总结
早期起源
叙事学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 主要是以口头叙述为主。
当代发展
在当代,叙事学已经成为了文学、电影、 游戏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中世纪
随着中世纪的演变,叙事学逐渐发展为文 字形式,并开始在宗教、历史等领域中得 到广泛应用。
19世纪和20世纪
随着现代文学和电影的发展,叙事学得到 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在这个时期,叙事学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 文学形式,并出现了大量的叙事作品。
要点二
交互式叙事
交互式叙事是指观众可以参与到叙事进程中,通过选 择、投票、分享等行为影响叙事的发展和结局,它使 得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成为叙事的参与者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叙事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叙事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叙事学研究提供强大的支持,例如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文本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和情感;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发现新的叙事模式和趋势。
跨学科与跨文化叙事学的发展
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叙事学研究将叙事学与心理学、 社会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相结合,从 不同角度研究故事的构建和解读。
VS
跨文化比较
跨文化叙事学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故事的 构建和解读,探讨文化差异对叙事方式和 意义的影响。
实验叙事学的兴起与新动态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目录论文字数要求:5000—10000字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古代文学部分四、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五、外国文学部分六、古代汉语部分七、中学语文教学部分八、文学理论部分一、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XX方言语音系统与普通话的异同2.普通话•方言•地方文化3.报刊中的错别字分析4.校园用字现象调查报告5.时髦用语与校园文化6.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7.手机短信的语用考察8.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9.报刊语言规范问题10.流行词语观察;11.词语意义的创新与演变12.汉语中新词新语面面观13.广告中的成语变异现象14.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15.称呼语与民族文化16.预设的语用技巧1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18.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19.词义引申与词语活用20.成语变用与广告策划2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22.并列结构与汉民族文化23.宾语的简省与残缺24.全国杂志名称命名理据研究25.……地区(市)地名理据探究26.XX句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27.歧义研究(静态与动态(交际))28.语境面面观29.“连”字句研究30.联合(并列)短语考察31.语法化现象举隅32.复句关系词语的功能与复句关系34.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35.幽默(讽刺)小品的语言艺术;36.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37.词语运用中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38.否定羡余现象的语用考察39.语序与修辞40.现代汉语的超常搭配现象考察二、写作方向论文参考题目写作理论方向1.写作的模仿与创造2。
论创作中的心理定势3。
论写作的自我意识4。
论写作中的创造想象5.论文章的开头艺术6.论文章的结尾艺术7.论利用转折关头写人的技巧8.论作者的生活积累对其创作的影响9.论作者的审美品位与作品的价值取向散文写作方向10.散文的纪实与虚构11.散文真实性刍议12.论散文的“散13.论XX散文的语言艺术14.论XX散文的结构艺术小说写作方向15.论短篇小说结构技巧16。
时间空间化
中国古代时间意识的空间化及其对艺术的影响赵奎英(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在中国古代时空观念问题上,不少学者倾向于“重时轻空”说。
本文从方位隐喻思维、空间化象形字、阴阳五行四时配四方的结构模式指出,中国古非但不曾轻视空间,还透露出“空间方位情结”,隐含着时间空间化的根源。
空间化时间在空间方位上铺展开来,成为意象化的、可逆的趋于凝缩的封闭圆环,具有非线性发展的同时性结构,隐含着诗性本源。
时间的空间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也使得传统艺术在内在精神上追求天人合一的虚空境界,在形式结构上呈现为“同时性”整体,形成了与西方线性时间观不同的文学传统。
关键词:时间意识、空间方位隐喻、文学艺术、空间化中图分类号: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时空渗透的。
但我国有不少学者在指出古代宇宙观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同时,突出强调“时间率领着空间走”,“空间时间化了”,忽略时间空间化的方面。
也有学者据此分析中国古典戏曲的时空观,并进而认为“我国古代艺术乃至整个文化精神的象征则是时间的线性过程。
”[1]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也的确为古代重视时间提供了许多直观的论据。
但这似乎并不能为轻视空间提供证明。
否则,便无法理解,我们何以会拥有空间化的语言文字,我们的文学传统为什么不是依赖于时间的叙事而是抒情;我们的思维方式何以会具有与“线性时间”相背逆的“非线性”特征。
由此,我们不能不对中国古代“重时轻空”说法感到困惑:一个轻空间的民族,何以会创造出空间化的文化形态。
本文*正是怀着这样的疑虑,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作一番考察和梳理,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和文化艺术的内在精神。
一在早期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空间概念,构成原始空间意识的是方位观念。
根据考古学和古文献资料,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开始观测天象、定方位、定时间了。
根据胡厚宣先生等人对殷墟甲骨文中有关“四方风名”记载的发现与研究,确证在商代已有了明确的四方观念。
时间意象与精神维度——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docx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时间意象与精神维度■—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其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相对于迟子建以往走的简单而质朴的温情路线来说,可以说是一次超越和升华,作品显示出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小说的主题是一个世界性话题,是关系到人类文化学的问题。
一方面,小说对边疆弱小民族鄂温克族有着深切关注和满含情感的描绘,讲述了一个为我们绝大多数人所陌生的族群生活;另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又是一部记载着鄂温克民族百年来遭受苦难和文化变迁的宏大史诗。
这部小说吸引了众多的读者关注和评论者的研究。
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深层化。
综观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注重小说的文化视角、思想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但却存在诸多不足,部分评论文章有涉及时间意象,但却没有更深入的文本研究,关于小说时间意象的运用和处理的研究相对薄弱,在对当前生命状态和现代性反思的关注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主要以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为研究对象,从文本中所呈示的时间意象为起点探讨文本包含的深刻历史意识,并进一步探讨小说的精神向度和作者的价值立场。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时间意象:小说中有一系列时间意象,这些意象中蕴含作者的判断与理念。
本章追索文本中时间意象的现彖,选取文本做分析对彖,来研究和探索时间意向所蕴含的意义,以阐述小说丰厚的主题意蕴。
1.1时间意象的呈现:往昔时间意象;早晨、黄昏、半个月亮等时间意象1.2时间意象的功能:结构功能;深刻意蕴2.深刻的历史意识:小说屮作者通过鄂温克人狩猎游牧的日常生活的描绘, 不仅表现了一个少数民族的历史,也透露出作为背景的诸多汉民族的历史史实,作者将历史的沧桑融入平凡的H常生活,用“小人物写大历史”的历史叙述手法, 通过女性的叙述视角来进行历史叙事,使小说呈现出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叙事的独特魅力。
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演变
一、节奏掌控
3.情感节奏:演员要深入理解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通过自身的情感表达将 这种变化展现出来。演员要在剧情发展的高潮部分倾注更多的情感,使观众感同 身受。
二、氛围营造
二、氛围营造
在话剧舞台表演中,氛围营造是掌控节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布置场景、 音乐和灯光等元素,演员可以更好地展现角色性格和情感,同时引领观众进入特 定的剧情氛围。
三、人物塑造
3.动作塑造:演员要通过理解角色的行为特点,将角色的动作生动地演绎出 来。例如,一个年迈的角色可能需要更多地表现出步伐蹒跚、动作迟缓的特点; 而一个年轻的角色则可以更多地表现出活泼好动、充满活力的特点。
三、人物塑造
综上所述,话剧舞台表演节奏的总体观涉及到演员的动作、声音、情感表达 以及氛围营造、人物塑造等多个方面。只有当这些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映衬,才 能呈现出最佳的表演效果,使观众享受到一场视觉和情感的盛宴。从这种意义上 讲,话剧舞台表演节奏的总体观不仅体现了演员的表演艺术,更是话剧这一艺术 形式独特魅力的源泉。
二、氛围营造
氛围营造的具体策略包括: 1.场景布置:根据剧情需要,舞台布景应体现出相应的时代背景、地点特征 等。通过合理的场景布置,演员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观众也能更容易地被代入 到剧情中。
二、氛围营造
2.音乐配合:音乐能够有效地烘托氛围,激发观众的情感。通过选取与剧情 相宜的音乐,演员可以更好地展现角色的情感世界,引领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的具体策略包括: 1.性格塑造:演员要深入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通过自身的演绎将角色的性 格特征展现出来。例如,一个内向的角色在表演中可能需要更多地表现出羞涩、 沉默的特点;而一个外向的角色则可以更多地表现出活泼、开朗的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是观察和理解中国社会和历史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多元化的转变,反映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
在这个阶段,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连。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主导的创作原则,这强调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现实,并且应当具有教育意义。
许多作品,如《红岩》、《铁道游击队》等,都以革命历史为主题,描绘了英勇的革命斗争,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然而,这种发展趋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
在这个阶段,由于政治的动荡和混乱,许多作家遭受了打压和迫害。
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还是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如"地下文学"和"伤痕文学"。
这些作品揭示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残酷现实,并对政治进行了批判。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
这个时期,文学的主题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涵盖了从农村到城市,从个人命运到社会变迁的广泛主题。
同时,新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也被引入,使中国的文学作品更具现代性和国际性。
在这个阶段,一些杰出的作家如莫言、余华、贾平凹等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他们的作品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浮,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也塑造了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
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中国的文学家们始终坚持他们的信念和才华,创作出一部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
未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当代文学将有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容。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对近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的研究与审视,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的演变、推动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史学观念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识,也有助于完善文学史的写作和研究。
《诗经》中周代先民时间意识的循环性
摘要 :诗 经》 《 展示 了先民终始循环 的时间意识——在现 实中将时问拉回到过 去, 想 象中重现 v0 的人 、 物 , 在 T . . 事、 并与眼前现 实一 一对
照, 形成 一 种 今 昔 与 盛衰 或 哀 乐 的 对 比 。 这 种 意识 表 现 出他 们 对 过去 的神 往 及 既 往 不 可 追之 憾 恨和 他 们 对 永 恒 生命 的追 求 与 向 年度始终为限。在四时的周期 变换中, 风霜雨雪 、 草木荣枯、 飞鸟去来、 虫鱼律动等间隔重复的 周期性出现使人们 自然形成时间的段落意识, 并且这种时间是 循环的可以预期的。《 夏小正》 即是在观察 自然物候在四时变换 中的变化的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时间意识的反映。人类经历着自 然时间的不断重现, 这样的循环往复是传统的民族文化得以稳 定传承与延续的时间保障。同时, 周代先民的循环时间观中有明 显的创新意识,周易 ・ 《 系辞》 日新之谓盛德” 邶《 有“ , 札记 ・ 大学》 “ :汤之盘铭日: 日 日日 又日 ” 苟 新, 新, 新。 中国先民将 四时循环视作生命的历程, 是一个生命机体生长衰亡的过程0 《 诗经》 以四季的循环结构架构故事情节, 展示了周代先民在四 季的循环更替中的生产活动的循环特征。尤为典型的要属《 豳 风・ 七月》 。 《 豳风 ・ 七月》 略) 七月流火, ( 以“ 九月授衣” 开端, 而以“ 九 月肃霜, 十月涤场” 结尾, 记录一年的自然物候变化、 生活活动之 后, 又回到了开始的时问点。时间周而复始, 形成一个闭合循环 的圆。这在诗作中并不是一个偶然, 第一章第三、 四句写到“ 一 之日毕发, 日 二之 栗烈”到了第八章开头则又是“ , 二之 日 凿冰冲 冲, 三之日 纳于凌阴”从上一年的冬天到又一个冬天, , 这都证明 在周代先民的时间意识中, 的确存在一种时间的循环流动的观 念。朱良志对这一问题有很好的论述:一棵树春天发芽 , “ 夏天 茂盛生长, 秋天尽量地多觅食储藏, 冬天则休眠, 来年的春天又是 新的开始。……周流往复乃生命之源, 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抽象的 哲学问题, 然而在先 民们看来, 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 题。【 周代先民根据现实生存需要, ”4 】 将时间特性赋予 自 然生命 的阶段性轮回变化, 使得时间变得容易掌握, 具有可预知性。总
结合_春秋左传注_看_左传_叙事方式的特点
为一《传》。
-388
12
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
僖公
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幸
389
21 年
而后败。”
晋公子重耳之及於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
战,重耳不可……遂奔狄……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姜与
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10
遂走而退。(尊礼)
插叙 (描写人物) 323
僖公 九年春,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
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 9年
325Βιβλιοθήκη “子”。僖公 梁伯益其国而不能实也,命曰新里,秦取 此与下“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本为一《传》,为后
插叙(原因) 379
18 年 之。
人割裂分为二。
11
僖公 十九年春,遂城而居之。
插叙(原因)
10 年
连读,盖本为一《传》,为后人所割裂。
-579
15
文公 十一年春,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於防渚。潘崇复
此接上文“厥貉之会,麇子逃归”。
580
11 年 伐麇,至于钖穴。
清丘之盟,晋以卫之救陈也,讨焉。使人弗去,曰“:罪
插叙
宣公 无所归,将加而师。”孔达曰:“苟利社稷,请以我说,此章当与下年 《传》“孔达缢而死”连
溯其始事,则云初;记初而无今事,独为一《传》, ···· ··· ······ ··· · 无此事理,此以年分《传》者妄分耳。杜《注》云“为 插叙(原因) 177 ···· ···· · ···· 杀无知传”,知杜所据本已误分,而杜已不知其当
为一《传》矣。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复习资料【精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二章《诗经》一、了解这几篇的主题:《关雎》、《氓》、《采薇》、《蒹葭》。
氓:是一首弃妇诗。
叙写了一个女子从与人恋爱到结婚到被抛弃的痛苦经历,先写一个男子向她买丝,借机搭讪,她答允了这桩婚事,可成家没几年,丈夫就抛弃了她,她愤怒指责丈夫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
关雎: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的故事。
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
采薇:蒹葭二、解释:1、风雅颂2、赋比兴三、填空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它收录了我国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311 篇作品。
2、《诗经》本来只称诗,后世儒家尊之为《诗经》。
3、《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郑风、齐风、秦风、陈风、曹风等十五“国风”,共160篇。
5、《诗经》中的“雅”分小雅和大雅。
6、《诗经》中的“颂”包括周颂、商颂、鲁颂,它们分别有31篇、5篇和4篇作品,共40篇。
10、《诗经》的艺术特色,从内容、思想倾向、艺术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9、《诗经》的内容可以回纳为6个方面,它们是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宴飨、怨刺、战争徭役和婚姻爱情。
、11、《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之“六义”。
四、简答3、《诗经》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是举代表作品进行说明。
一、劳动生产的诗歌有的则表现被剥削的痛苦,如《七月》。
二、反剥削反压迫的诗歌《诗经》民歌中的《伐檀》、《硕鼠》、等,就是它的代表作。
三、反映战争徭役的诗歌《东山》是《诗经》中有名的诗篇四、揭露统治阶级丑恶与残暴的诗歌五、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的诗歌六、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诗歌七、周族史诗八、贵族的庙堂乐章及其他庙堂乐章以“三颂”(《周颂》、《鲁颂》、《商颂》)为代表,4、《诗经》反映周民族发祥、发展的史诗有哪几篇作品?请简述它们的内容。
中国古代时空观与道观念的演变
中国古代时空观与道观念的演变一、中国古代时空观的起源与发展1.原始社会时空观的基本特征2.古代神话与时空观的渐次演变3.周朝时空观的主要特点二、中国古代道观念的进化和转变1.道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2.儒家道观精神的拓展3.佛家对道观念的融合和转变三、中国古代时间的观念1.日、月、季节对时间观念的影响2.历法的诞生和发展3.时间观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四、中国古代空间的观念1.地理环境对空间观念的影响2.宇宙空间和人类社会空间的系统分析3.空间观念对人类灵性生活的影响五、中国古代时空观与道观念的演变1.时空观和道观念的相互作用关系2.时空观和道观念的演变特点与路径3.时空观和道观念的价值和意义注:题目为论文提纲,建议采用学术规范,避免使用口语化表达。
一、中国古代时空观的起源与发展1. 原始社会时空观的基本特征在人类文明的初期,人们的时空观念主要体现为对大自然的感性认知。
人类处在一个大自然的空间和时间中,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都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被抽象、符号化的表达。
原始社会时期的人们借助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等来进行时间感知,在空间方向上则依赖山水之间的定位感知。
2. 古代神话与时空观的渐次演变相比于原始社会,出现神话的古代社会对时空观的认知有了显著的改进。
神话带给人们一种鲜明的历史感和空间感。
《山海经》《谷梁传》等经典中记述了海外仙山、神龙所居以及崇拜八十一神的神话传说,随着神话讲述的过程,人们对时间的观念也愈加深刻,更多的故事传说被讲述在各种场合里,罗列的人物、年代和地名构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历史时空背景。
3. 周朝时空观的主要特点周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从周代开始,中国的历史开始被书面记录,这为中国的时空观念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周代的经典《周礼》将中国的历史分为“夏商周”,时间上达到了前2000年,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上的基础。
此外,周代还出现了各种地名志、巨石刻文、碑文和祭文等大量文字材料,人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更加全面的时空信息。
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与方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时空叙事作为一种新兴的叙事方式,逐渐在影视、游戏、广告等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时空叙事通过打破传统线性的叙事结构,将时间与空间进行自由组合与重构,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视觉与情感体验。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与方法,分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将对时空叙事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与传统叙事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时空叙事可视化的理论基础,包括时空观念的发展、视觉表达方式的创新以及交互叙事理论的应用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时空叙事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包括技术手段的选择、叙事结构的设计以及用户体验的优化等。
文章还将通过案例分析,详细解读时空叙事在不同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如影视制作中的时空跳跃、游戏设计中的多维交互等。
文章将对时空叙事可视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探讨其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结合,以及其在数字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
本文旨在为时空叙事可视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其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二、时空叙事可视化理论基础时空叙事可视化是结合了叙事理论与可视化技术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旨在通过图形、图像、动画等视觉元素,将复杂的时空关系、事件发展脉络以及故事情节进行直观展示。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叙事学、时空理论以及可视化技术等多个领域。
叙事学作为研究叙事结构和叙事策略的学科,为时空叙事可视化提供了关于故事构成、情节发展、角色关系等方面的理论指导。
叙事学强调情节的连贯性、角色的塑造以及故事的吸引力,这些原则在时空叙事可视化中同样适用。
通过可视化手段,可以更好地呈现故事的时空背景,增强情节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时空理论则关注于时间和空间在叙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叙事作品中,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往往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是塑造故事氛围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时空叙事可视化需要充分考虑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通过图形、图像等方式展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它们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多元叙事方法
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多元叙事方法在当今的学术领域,历史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多元叙事方法的运用成为了推动历史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
历史不再仅仅是单一视角的线性叙述,而是通过多种方式和角度被呈现和解读,为我们展现出更加丰富、立体和全面的过去。
传统的历史叙事往往侧重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宏观层面的事件和人物,遵循着一种较为固定的时间顺序和因果逻辑。
然而,这种单一的叙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现代历史研究中的多元叙事方法则打破了这种局限,让历史的画卷更加丰富多彩。
一种重要的多元叙事方法是微观叙事。
它将关注点聚焦于个体的经历、感受和日常生活。
通过研究普通人的日记、信件、口述回忆等资料,我们能够了解到历史中那些被宏观叙事所忽略的细微之处。
比如,研究一个小镇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家庭关系和社交网络,可以让我们看到在大历史背景下个体的选择和挣扎,以及他们如何适应和塑造自己的生活环境。
这种微观叙事方法能够补充宏观叙事的不足,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具人性和温度的认识。
社会文化叙事也是现代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关注的是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在历史中的演变和作用。
例如,研究某个时期的婚姻制度、宗教信仰、艺术风格,可以揭示出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推动历史的发展。
这种叙事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文化根源,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复杂性。
跨学科叙事则是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相结合。
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历史研究能够获得新的视角和分析工具。
比如,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来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阶层流动,或者借助心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历史人物的决策和动机。
跨学科叙事不仅拓宽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也提高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深度。
比较叙事在现代历史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多样性。
论传统史传叙事的叙事话语建构二十世纪上半期历史小说叙事话语的转型
论传统史传叙事的叙事话语建构二十世纪上半期历史小说叙事话语的转型在文学的长河中,传统史传叙事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叙事话语的建构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二十世纪上半期,历史小说的叙事话语发生了显著的转型,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演变,也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史传叙事往往强调对历史事实的忠实记录,以“不虚美,不隐恶”为原则,力求呈现出真实、客观的历史画卷。
在叙事话语上,多采用全知视角,叙述者仿佛无所不知,能够洞悉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叙事方式赋予了叙述者极大的权威性,使读者对所讲述的历史深信不疑。
同时,传统史传叙事注重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遵循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
语言上,多运用简洁明了、庄重严肃的文风,以体现历史的厚重感。
然而,进入二十世纪上半期,社会的动荡、思想的解放以及西方文学思潮的冲击,使得历史小说的叙事话语开始发生转型。
首先,在视角方面,不再局限于全知视角,而是出现了更多的有限视角和多重视角。
有限视角使得读者只能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吸引力;多重视角则让读者能够从不同人物的立场出发,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展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其次,叙事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被打破,出现了更加灵活多样的结构形式。
比如,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打乱时间顺序,制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作品还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结构技巧,如意识流、蒙太奇等,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变化。
在语言风格上,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历史小说不再追求庄重严肃,而是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表现力。
作家们运用丰富多样的语言,或幽默诙谐,或犀利尖锐,或细腻抒情,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这一时期的历史小说叙事话语转型,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倡导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为文学的创新提供了思想土壤。
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的传承和影响
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的传承和影响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的传承和记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至关重要。
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的传承和影响既是一种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诠释,也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回顾和思考。
它们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还塑造了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集体记忆。
历史叙事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再现和演绎,通过叙事的方式将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呈现给后代。
历史叙事可以是学术性的历史著作,也可以是通俗性的历史小说和影视作品。
无论是怎样的形式,历史叙事都承载着人们对于历史认知和理解的期望和需求。
通过历史叙事,人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启示。
另外,历史叙事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人们之间传播历史文化,营造具有历史意识的社会氛围。
历史记忆是指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和记忆,是个体和社会对历史经验的凝聚和延续。
历史记忆可以通过教育、纪念活动、博物馆等方式进行传承和弘扬。
通过历史记忆,人们能够记住历史的故事和英雄,珍视历史的文化和传统。
历史记忆还帮助人们认识到过去的权力和挫折,意识到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历史记忆还能够塑造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凝聚力,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和和谐。
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的传承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层面,它们对整个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对于国家的建设和文化的创新至关重要。
国家需要通过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来巩固自己的认同和凝聚力,使国家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其次,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对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传承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此外,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还对于个人的认知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了解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个人能够拓宽眼界,提升思考能力,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为了保持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的传承和影响,我们需要重视历史教育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传统叙事中时间意识的演变(一)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提出,悲剧的六个成分中情节是第一位的。
因为正是事件的发展过程决定了人物的性格形成、显现和发展,从而决定了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意义。
尽管后代的叙事文学理论往往更重视的叙事要素是性格,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毕竟表达出了对叙事艺术的一种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叙事首先是讲故事,也就是要组织和叙述情节过程。
情节对事件的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而任何的顺序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因果关系经验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其中都隐含着一定文化中人们对世界的发展演变过程的意识。
这就是叙事中的时间意识。
时间意识是一定文化中人们的世界观的基础。
理解叙事中隐含的时间意识,就是在理解一种意识形态的世界观背景。
一、叙事与“天道”上古的历史叙事在记载和阐释历史事件的背后,隐含着理解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观念根据,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时间意识。
《左传》是上古历史撰述中最具有叙事性质的著作,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古典叙事文学传统中时间意识的一种典型形态。
《左传》中所记述的历史事件以《春秋》为线索,也就是说,是依照时间过程逐年记载的编年体。
从整体上看,书中的时间是纯客观的序列,不管大事小事都按照先后次序排列:“僖公元年”下来是“僖公二年”,“春王正月”后面是二月、三月;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只是时间先后的顺序。
但这只是在《春秋》所限定的宏观框架上所显示的时间状态。
事实上,《左传》与《春秋》中明显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对不同的事件具有不同的叙述兴趣:有的基本上是按照《春秋》的路子加一点解释就带过了,而另外一些事件却可能成为叙述者的兴趣重点,被组织成情节连贯的故事。
比较著名的有“郑伯克段于鄢”、“长勺之战”、“齐晋鞍之战”、“秦晋之战”、“城濮之战”等战争故事。
在这样的叙事段落中,我们会发现其中的时间已不仅仅是排列事件先后顺序的客观尺度了。
在这些故事中,时间过程与前后各个事件的发生次序、状态有了内在的联系。
就拿长勺之战来说,《春秋》在庄公十年的记述中说:“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二月,公侵宋。
”前后两件事可以认为只有客观发生的先后次序而没有内在的关联。
但在《左传》中关于长勺之战的记载中,从曹刿请见开始,叙述了这个战争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这些事件都有内在的关联:没有曹刿的请见就没有后来庄公三鼓而出的战法,当然也就没有最后的结局。
换句话说,在《左传》所叙述的故事中,时间意识不仅表现为对事件先后顺序的排列,而且表现为内在的因果联系。
长勺之战的整个时间过程不长,大概是在几天内发生的。
《左传》将《春秋》中“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这样一句话敷演成了一系列事件构成的情节:齐人进犯,曹刿请见,与庄公论迎战的条件,开战,追击等等。
这些事件相互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陆续展开。
在这个时间过程中事物发生了变化:开始是郑国遇到了强敌入侵的不利形势,最后则是战胜了敌人,形势翻转到了正面。
实现这个翻转的条件主要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庄公体恤民情,因而有了民心基础;二是在战场上善于抓住敌疲我劲的时机一鼓作气;三是审慎观察敌人的行迹,避免在追击时中计。
这些取胜之道概括起来无非是道义和智慧两个条件,而整个时间过程就是这两方面条件显现的过程。
因此可知,这段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遵循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即道义和智慧决定结果这样一种规律。
综观《左传》中叙述的各诸侯之间的政治和战争故事就可以看出,长勺之战的逻辑也是贯穿在其他大多数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发展逻辑:比如在城濮之战的叙述中,一开始先描述了楚国大将子玉的暴戾和飞扬跋扈;随后是楚国攻宋、宋人向晋国求救;晋人通过灭曹、卫的办法来激怒楚国,接下来是楚君和左右一再劝子玉回师,而刚愎傲慢的子玉却一意孤行;与子玉相反,晋国重耳则以退避三舍的方式表现出他的谨慎谦抑……整个故事的时间过程是楚、晋双方首领性格和行为方式的显现过程。
当子玉的狂悖傲慢和重耳的谨慎明智充分显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决定战争结局的时候。
这就是说,在双方的一系列行动产生和展开的时间过程背后存在着一种支配这种时间过程的普遍逻辑。
秦晋之战也是如此:秦国先骄而一败再败;失败挫辱了秦国,但也激发了秦国君臣的同仇敌忾之心,并使他们变得谨慎起来,直到最后因君臣上下一心、背水沉舟死战而终获胜。
在这个过程中,秦国君臣心理和行为的转变导致战争结果的转变,同样显现出了支配着战争胜负的普遍逻辑。
总之,《左传》的每一个故事中,一个个事件出现、发展和变化的时间过程都被表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逻辑的展开和显现过程。
时间因而不再是单纯的先后序列,而是推动事件发展的普遍逻辑的实现过程。
这种时间意识可以称为事件逻辑意识。
后代研究者多认为《左传》中包含着一种“民本”思想,这也就意味着《左传》的叙述意识中包含着一种道德意图。
但《左传》中道德意图的实现,既不是《论语》或《公羊》式的教训,也不是《春秋》式的暗示,而是把整个事件发展的过程组织成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逻辑过程。
正是这个逻辑过程体现了作者的世界观。
在作者心目中,最普遍意义上的道德,也就是“天道”,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发展的共同的客观逻辑。
因而事件逻辑也就成了“天道”或普遍道德的逻辑。
把时间过程理解为“天道”的现实化过程,这种时间观念基本上贯穿在后代大部分“正史”的叙述意图中。
所有的“正史”叙述背后都隐含着一种普遍的道德意图,就是表现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普遍规律,即所谓兴亡之道。
在这种叙述意图的引导下,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发展过程基本上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相似道德逻辑的循环往复。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总结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两句话可以说是这种历史意识的一个经典表述。
由此可以看出,把叙事中的时间过程理解为“天道”显现的逻辑过程,这样一种时间意识实际上是中国古典社会的意识形态传统作为历史观念的表现。
二、不可知的未来《左传》的叙事对中国叙事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中国古代叙事真正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形式的发展却不是从《左传》开始,而应当从自觉地写作虚构的故事并把这样的故事作为独立的文本阅读算起。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一文中认为,唐代的传奇才是“有意识的作小说”,并且认为这是小说史上的一大进步。
因为上古的神话散乱湮没了,而魏晋的志怪小说他认为作者是把它们当作事实记载的,如同史料而非后代意义上的文学;而唐代的传奇不仅是在有意地“作小说”,即虚构游戏笔墨的小说家言,而且是在有意地讲故事——把虚构的事件串联成有头有尾、有情节有人物的故事,从而形成了后代意义上的“小说”,即虚构的叙事文学作品。
从杂散的片言只语组织成有完整情节的故事,这是叙事艺术形式的形成。
而组织这种艺术形式的深层意图根据则是时间意识的自觉。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解释小说的情节要素时用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而死”则是情节。
换句话说,叙述者在组织情节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按时间的客观顺序排列事件,而是把时间的推移过程按照他所理解的事物发展逻辑组织了起来。
从叙事文学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西方的戏剧和小说,还是中国叙事文学的主流——话本、戏曲文学和案头白话小说,一个关键性的共同的文体特征就是情节。
严格地从后代成熟的“小说”或叙事文学文体自觉的意义上说来,唐代的传奇还不能算是真正“有意识的作小说”。
因为其中毕竟有大量的作品还是像史料记载一样地只管把道听途说的奇闻轶事写出来,并没有有意识地组织情节;对于当时的文人读者来说,阅读这类传奇的主要期待除了对离奇的事件本身好奇和或有或无的道德寓意之外,更多地是对作者的叙述手法、语言风格等散文写作技巧的欣赏。
因此,虽然唐代传奇中已有了相当成熟的叙事文学作品,但还很难说这种叙事文学形态已经成为自觉的文体意识。
尽管如此,毕竟在传奇中我们看到了不少作品表现出有意构造相当完整复杂情节的叙事兴趣。
从非纪实性的文学文体发展来看,这种对情节组织的兴趣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
但如果就广义的叙事传统而言,通过叙述中的时间过程组织起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这样一种叙述意图实际上是《左传》以来的历史叙事意图在叙事文学中的发展。
就拿一个比较著名的传奇故事《南柯太守传》来说,这个妇孺皆知的故事显然带着浓厚的哲理说教意味,故事是一个虚构的寓言,而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后果的关系链却是合乎经验逻辑的过程——淳于棼偶然得幸被招赘作驸马,于是青云直上,享尽荣华富贵;而后是乐极悲生,妻子死后逐渐走了下坡路,他却不知谨慎处世之道,以至遭猜疑,直到最后化为一场空。
整个故事的内容虽然荒诞不经,但发展的过程却像《左传》一样,同样显现着“天道”盈缩的规律。
有的故事中的事件发展逻辑与此不尽相同。
比如另一篇同样著名的传奇《李娃传》,讲述的是一名书生因沉溺风尘而遭不幸,后因李娃的贤惠而终得救的故事。
从整个故事发展的大轮廓看来,时间过程似乎同样是显现出道德逻辑。
但如果注意到具体发生的事件细节,意义就复杂起来。
故事开始的情节是书生进京后情迷李娃而被骗,这当然是个合乎道德逻辑的过程,说明纵情声色必有灾祸。
但在书生落难后情况就不同了。
故事中有一大段他为人唱挽歌和斗歌的情节。
这段故事的过程似乎是书生努力自救而从困踬中解脱;但随后却因遇到父亲而落入了比先前还要悲惨的境地;然而正是因为这更加悲惨的遭遇才使他真正峰回路转:重遇李娃使他获救并最终获得了幸福。
书生斗歌的情节既不意味着他在道德上回归,也不说明他更加堕落。
然而正是这段情节使他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故事也因此而具有了真正的传奇性。
显然书生的命运发展变化无法用人们所知道的道德和智慧逻辑来解释,每一次书生命运的变化都是出人意料的——书生因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因祸得福般使他的挽歌唱得出奇地好;又因为挽歌唱得好而惊动了他的父亲,反而倒了更大的楣;当他命悬一线的时候却意想不到会再次遇到李娃而使他否极泰来……导致这些事件推移演变的根据都是不可逆料的意外或奇遇。
这样的故事似乎更吻合“传奇”这个词的本义。
《柳毅传》是比《李娃传》更具传奇性也更著名的一篇传奇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经历的所有事件恰恰与常识的逻辑完全颠倒了过来:故事中的人物循着常规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不成功的——柳毅进京应举,结果是落榜;龙女门当户对地嫁给了泾河龙君,结果是受尽了凌辱;柳毅两次明媒正娶,都以丧偶结束……反过来,每当故事中人物违背常理行动时,却总是得到意想不到的幸运——龙女放弃了向舅姑求诉的做法,转而求助于凡人柳毅,结果是得救;钱塘君破坏了天帝禁锢他的命令,挣脱锁链大开杀戒,结果是得到了天帝的宽恕;柳毅违反常规娶了一身份不明的女子,结果却因此而得登仙籍……唐代的这些传奇故事与《左传》开创的叙事传统在时间意识方面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把时间过程理解为客观事件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显现的过程;也就是说,叙述不仅仅是在罗列事实,更重要的是显示事件发展的客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