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三历史人民版(江苏)必修3专题14 第40讲蒙昧中的觉醒与文艺复兴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课程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课程教学设计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的思想主张;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等观点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世界是什么?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的剖析,感悟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在理解“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体会哲人的人格魅力,加深对人的价值的思考,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价值的阐述教学难点:对“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美德即知识”的深入理解导入:关于“人文精神”的研讨,是现今人类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自从有人类以来,一直都在试图解释这个世界,思考着“世界是什么?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一、世界是什么?由于生产力的限制,远古时代的人类对“世界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释充满了神话色彩,相信神灵掌控着人间的一切,世界是不可知的,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直到公元前6世纪左右,希腊人开始重新解释这一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万物始于水”,也就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

在今天看来,去探讨这一命题的合理与否意义不大,这一命题的提出最大的意义是什么?他对世界的解释从神转向了自然界的物质。

这一说法是否成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把世界本原归于自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不带神话色彩的世界本原说,从而否定了神的至高无上,原来世界是可知的。

为何当时的泰勒斯会有这样的认知呢?我们在必修一中学习过古代希腊,这其中会有什么联系吗?——引出“海洋文明”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什么?自然界存在着万事万物,人类也是这其中的一个种类,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是什么?公元前5世纪中叶,普罗塔格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完美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教案完美版

专题六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名师说课本课课标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重点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精神的内涵。

通过学习,了解人文主义起源的重要原因,了解古代希腊智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网上资源等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体会人文主义内涵,追溯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合理评价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课后还可以依学生的兴趣程度和疑点继续探讨。

在“一标多版”状况下,教学时可参照其他版本对此专题的论述及其采用的史料;人民版中与其他相关专题的联系(如必修一的第六、七专题,必修二的第五专题,必修三的第一、七专题等)。

本课地位作为衡量文明程度重要指标并对社会发展起着独到作用人文精神,在西方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西方思想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而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再到成的发展过程。

西方的人文精神是西方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球化的今天,它应该成为我们汲取其他优秀文化营养的重来源。

毛泽东就一贯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他说:“古为今用,洋中用。

”他曾明确地指出:“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并特别强调:“还外国的古典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显然,这里所指的启蒙时的文化,主要指的就是西方的人文精神。

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这些经典论述,成为我们积极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借鉴西方的人文精神以加速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智者普罗塔戈拉,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用问题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情感。

《一 蒙昧中的觉醒》(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一 蒙昧中的觉醒》(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一蒙昧中的觉醒》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春秋战国时期,以下哪个思想流派主张“兼爱、非攻”?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在战国时期,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百家争鸣的高潮?A.孔子讲学于鲁国B.孟子游说诸侯C.墨子提出“非攻”主张D.诸侯争霸,百家争鸣3、我国历史上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4、下列哪个事件被认为是促使“蒙昧中的觉醒”在中国开始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A、百家争鸣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5、题干:19世纪末的中国,有哪些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觉醒?选项: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题干:以下哪个观点最能体现近代中国觉醒的特点?选项: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方法B、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C、研究与改造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化进程D、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文化侵蚀7、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以“救亡图存”为口号的启蒙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A. 新文化运动B. 戊戌变法C. 同盟会运动D. 辛亥革命8、题干:以下关于《天演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由严复翻译成中文,于1898年出版B. 引入了进化论的观点,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C. 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提倡通过改革来实现国家的振兴D. 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9、下列哪一项不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A. 知识即美德B. 认识你自己C. 万物皆有数D. 智者无言 10、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重要转折点?A. 印刷术的发明B. 文艺复兴的兴起C. 新航路的开辟D. 宗教改革的开始11、题干: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标志是以下哪一项?A.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B.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C. 梁启超、谭嗣同的《仁学》D.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12、题干:以下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影响?A.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 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C.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 使中国实现了现代化13、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蒙昧时期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A、春秋时期礼仪崩坏,诸侯混战,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探索的景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蒙昧中的觉醒课后练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蒙昧中的觉醒课后练习

第40讲蒙昧中的觉醒(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2019·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

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文主义精神缺失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解析:选B。

题目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说明古希腊时期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

2.(2019·江西红色七校高三联考)古希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理性的言论。

下列各项与智者学派的观点相符的是( ) A.“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B.“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重要”C.“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D.“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解析:选C。

“一切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强调了人的作用,与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是一致的,故C项正确;“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不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项排除;“荣誉远比财富、名声等东西重要”强调的是荣誉的重要性,与智者学派的观点不符,故B项排除;“生好还是死好只有神知道”强调的是神的作用,而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故D项排除。

3.(2019·黄石调研考试)据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可推知古希腊当时( )A.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B.人们的思想充满迷信C.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D.民主政治获空前发展解析:选B。

“人是万物的尺度”,梳理的是人与神的关系问题,故A项错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对神的崇拜,故B项正确;该观点的提出,恰恰说明当时并未能很好的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故C项错误;该观点提出时期,古希腊民主政治高度繁荣,但是该观点不能反推出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4.(2019·孝义高三摸底)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教案+习题(极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教案+习题(极品)

蒙昧中的觉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时代背景。

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比较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点,感悟苏格拉底之死及其智慧。

3.理清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轨迹,构建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供多元智能的情境材料,让学生学会全面搜集资料、辨析史料,既能立足历史学习,提升学科能力,又能把学科打通,以全面整体史观,培养从多元视角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模式,创设多元智能情境,通过协作探究学习,在共享群体智慧的基础上,逐步推导、渐入佳境对问题的把握逐步走向全面准确深化,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氛围中,情智交融,其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日久天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刻感受人文精神之美和哲人的人格魅力,培养深厚的人文情怀,陶冶人文素养。

2.多元感受希腊文化魅力,感悟不同思想激发的创造力,培养科学价值观,滋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3.感悟史学智慧和哲学之美,提升社会责任感,让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浑然一体、自然天成。

学情分析:1.本授课班级不是我执教的班级,是我在该班借上的一节课。

因此,我对该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为了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形成教学默契,更需要我对学情进行深入分析。

2.这是高三的一节复习课,高二已经学过,学生对古希腊人文精神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但这是一节关于哲学思想的课,哲学理论深奥,本课又涉及“最智慧的人”苏格拉底等人对人性的思考,其中关于感性、理性、智慧、美德即知识、我知我无知等知识抽象难懂,就是我们教师都不一定游刃有余,更何况是十几岁的独生子女,社会阅历少,生活积累缺乏,因此,提供生动多元的情境材料,深入浅出成为教学突破的关键。

3.文科生对哲学智慧求知欲强,有探究精神,渴望感受哲学之美;高二学生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渴望正确的思想引导;通过高二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的全部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对情境材料感受力强,具备一定的思考探究能力,可以进行更深刻的研讨。

第40讲 蒙昧中的觉醒

第40讲 蒙昧中的觉醒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3.公元前 5 世纪中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张以人取代神的地位,这被称作人文主义的起源。但这种思 想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滥,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了“有思想力 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弥补了其缺陷和不足,继承和发展了人 文主义。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命题点 东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比较 图证历史——苏格拉底与孔子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解读】 (1)苏格拉底与孔子共同的特点是以人类理性作为思 想的出发点,但他们所持有的理性类型却极不相同。(2)苏格拉 底侧重逻辑理性,孔子则不同,他更侧重于经验理性,更相信 人的感受能力和观察能力。 【结论】 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1)相同点: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 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选 B。利用“神”来弘扬人文思想体现了人文思想与传统 文化的融合,B 项正确。神话传说不等于宗教信仰,A 项错误, 排除;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C 项错误,排 除;题干材料并未体现神话影响的削弱,D 项错误,排除。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易混易错】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的关系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泛 滥;苏格拉底倡导“美德即知识”,弥补了其缺陷和不足,是 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否定。
栏目 导引
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中外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道德价值观的比较
苏格拉底与孔子在道德价值观上的主张及目的是不相同的。 孔子主张“仁”,希望恢复奴隶社会秩序;苏格拉底主张“有 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目的是重建城邦道德价值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教案(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教案(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优秀教学教案(4页)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课蒙昧中的觉醒臧晓玉【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思考”及“材料阅读与思考”等学习,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提高辩证思考问题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给出的材料及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肯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的同时,更应认识到其具有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苏格拉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物质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更要有为捍卫真理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教学难点】:对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尺度”所孕育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分析和理解;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名言所体现的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的理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向同学们推荐两部电影《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异漂流》,《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少年派的奇异漂流》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有人这样评价:李安手下的诸多作品尽管故事千变万化,尽管技术日新月异,但李安却从未改变过!他永远是沉静的视角配以一成不变的人文关怀,并最终在华丽的视效中升华为寓言的史诗。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精神。

导语分析1、人文精神(humanism)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①人性,追求人的幸福和尊严;②理性,追求真理;③超越性,追求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

2、西方人文精神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智者运动---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5世纪)——蒙昧中的觉醒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复兴(14--17世纪)——神权下的自我启蒙运动---发展成熟(17、18世纪)——专制下的启蒙新课教授一、蒙昧中的觉醒(一)、出示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2.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三册 专题14 第40讲 蒙昧中的觉醒与文艺复兴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精品复习讲义:必修第三册 专题14 第40讲 蒙昧中的觉醒与文艺复兴

[考纲清单]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2)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第40讲 蒙昧中的觉醒与文艺复兴一、智者的启蒙1.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时期,随着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及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出现。

2.性质: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3.特点: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敢于创新。

4.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其观点的中心内容。

他也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5.评价: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二、苏格拉底1.地位: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

2.主张(1)提出“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3)“认识你自己”。

(4)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3.评价(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2)苏格拉底崇尚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3)苏格拉底之死,既服从了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了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三、文艺复兴1.背景(1)思想:基督教占据神权统治地位,主张禁欲主义。

(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城市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3)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三《蒙昧中的觉醒》课件(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蒙昧中的觉醒》课件(人民版)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必付给你另 一半学费;如果我打输了,那么按照合同规定,我也不必付给你 另一半学费,不管我是赢还是输,我都不必付给你学费。”
如果你是法官,你将如何判决?
3、智者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来判断事物 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
材料二:
关于神,我不知道他们是否 存在,更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普罗塔戈拉
怀疑神灵,否定权威
材料三:
“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 尺度” 这句话?
评价方法=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
题的思考,强调知识的作用,更关注人的伦理道 德。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读寓言,悟道理
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有一 次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 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 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 驱赶也不肯离去。熊决定对苍蝇实施狠招:它高 高举起了一块大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去……悲剧
材料一:半费之讼
有一次,普罗塔戈拉招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学生,教他学 习法庭辩论之术。师徒事先签订合同,规定学生先付给普罗塔戈 拉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学生以后打赢了第一场官司再付。如 果第一场官司打输了,则证明普罗塔戈拉教学效果不佳,那么学 生剩下的另一半学费就可以免去不交。
可这位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出庭打官司,也不去交剩下的另一 半学费。普罗塔戈拉等得不耐烦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在法 庭上,普罗塔戈拉对学生说:“如果这次官司你打赢了,那么按 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费用;如果你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 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这次官司你不管是赢还是输, 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

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3蒙昧中的觉醒

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3蒙昧中的觉醒

材料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 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 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 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请简要概括其思想主张。 简述这一主张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
3.智者及其言论特点 (1)人物: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2)特点 ①言论完全从 个人 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 和主观主义。 ②注重 实利 。 ③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
4.人文精神的起源 (1)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 (2)核心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 ”。 (3)意义 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 统治之下人类 自我意识 的第一次觉醒。 ②是 西方人文精神 的滥觞,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头。
[深层点拨]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 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身和道德 本性是统一的。“知识即美德”的意思并不仅局限于肯 定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在, 知识是美德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前提和条件。
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 1.斯多亚学派
[认知提升] 斯多亚学派从“平等”的角度进行论证,阐述人 的权利,把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述为理性。
主题一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 1.人文精神兴起源于古希腊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上:发达的工商业以及繁荣的城邦经济提供物质 条件。 (2)政治上:民主政治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 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3)文化上:形成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 传统精神。
(4)地理环境上:海洋文明造就开拓、冒险、平等、诚信 的品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品教案(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品教案(6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品教案(6页)蒙昧中的觉醒(一课时)【教学目标】内容标准:了解古代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预习,掌握智者学派、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了解苏格拉底的生平,收集并鉴赏苏格拉底的名言。

2.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本“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学习思考”“史学争鸣”、“自我测评”等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3.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展在社会中学习、网络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认以人为本,同时认识到普罗塔戈拉的观点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学会对所有问题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要体会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及其差别。

【教学难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设计理念】本专题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理论性强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专题,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用人文主义这一主线贯穿本专题全部的教学过程和内容,而本节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文精神的内涵。

理解它的关键就是与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因素结合起来。

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相关的内容,本节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发展,它还与必修一专题六、七,必修二专题五,本册专题七有联系,因此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本专题的时候,要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相比有何特点。

【教学构想】一、导入先请大家看两个案例:2019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

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

复旦大学投毒案嫌疑人一审被判死刑,引希腊工商业发展——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和推动平民地位提高 智者运动兴起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 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蒙昧中的觉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蒙昧中的觉醒

苏格拉底 (约前469-前399年)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 员。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 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 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 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 学的奠基者。
自然学派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

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 “万物始于水”
过路人:“……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 看 究来 竟,用道 什德 么是 来不 判能 断用呢于道骗?知德不”识放苏骗,在格人以首拉来知位底判识。认一为为断个,基的有人础。知的。请识道因你的德此告人行,,为应诉懂来该我得源把, 过路人想了想,什说么:是“善不,知他道决不道会德从就恶不。能相做反,到一道个德, 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缺道乏德知。识”的人,不可能懂得善的含义, 苏格拉底:“您他真就是不一可个能伟为善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 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叶我孟弄理明《白欧一洲文个明长的期源困头惑》不解的问 题,我衷心地感谢您!”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
苏格拉底问过路人:“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向 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苏格拉底问过路人:“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向 您请教。怎样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过路人:“忠诚老实,不骗别人,就是有道德。”
苏格拉底:“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 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西方史学史》
知识—理性—思维—道德—判断
一、“美德即知识”提出的背景
自然 学派
只研究自然, 就会忽略人生
智者 学派
探索人生时, 却找不到真理
公民的社会平等使他们生活非常简朴…… 雅典男性公民不必艰苦劳作,即使没有奴隶也 是如此。他们主要的农活是种橄榄和葡萄,每年总 共只需干70天活。他们也不想拼命干活去换取诸如 睡袍或细条纹衣服之类的漂亮衣衫,所以当雅典处 于和平时期时,他们有大量时间用于集会、节庆、 游乐、体育运动或者只是站着互相闲聊。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典表格设计(1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典表格设计(1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6.1《蒙昧中的觉醒》精典表格设计(11页)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人民版必修三6. 1《蒙昧中的觉醒》执教者李冬娅课时 1所属教材目录人民版必修三第六单元第一课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包括智者的启蒙、苏格拉底的智慧、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三个子目,其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内涵,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注意与同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以辨明思想文化与政治层面和经济层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掌握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和苏格拉底“发现自我”的主张理论。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为什么说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含义难理解。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细读课文后自由发挥举例感受,其中关键是要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的主张(2)理解雅典的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以及产生这种思想倾向的时代背景;(3)理解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的主张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计划使用多媒体,这样便于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本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年-前411年),代表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2)苏格拉底(约前469年-前399年),主要贡献: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判断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

“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的”。

(3)以创始人塞内卡为首的斯多亚学派主张:一是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二是人生而平等。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蒙昧中的觉醒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学习要求:懂得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主张;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重点:古代人本思潮兴起和人文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难点: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和普罗塔戈拉二者在看待“人”自身这个问题上的差别。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思考”、“自我测评”以及“材料阅读与思考”的学习,丰富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着重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可以进行预习,感受西方古典时期伟大哲人的丰富思想。

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并在课后完成教师设计的具有启发性的习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理名言的剖析,认识到其具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从而更加明确:并非每一句出自伟人或哲人的话都是绝对的真理。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所有问题都应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学流程】投影:基本线索:一、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展成熟过程;二、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请同学们思考:⒈什么是人文精神?⒉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板书)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播放:世界七大奇迹之宙斯神殿。

投影: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部份奥运项目就曾经在此举行。

遗址位于希腊西岸奥林匹亚(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师Libon设计,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Pheidias 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清单]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

(2)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第40讲 蒙昧中的觉醒与文艺复兴一、智者的启蒙1.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时期,随着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及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出现。

2.性质: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3.特点: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敢于创新。

4.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其观点的中心内容。

他也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5.评价: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二、苏格拉底1.地位: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最富有智慧的人。

2.主张(1)提出“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3)“认识你自己”。

(4)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3.评价(1)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2)苏格拉底崇尚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3)苏格拉底之死,既服从了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了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三、文艺复兴1.背景(1)思想:基督教占据神权统治地位,主张禁欲主义。

(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城市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3)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2.核心:人文主义。

3.成就4.意义: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的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一 蒙昧中的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古希腊人文精神兴起的原因(1)经济上:古希腊发达的工商业及城邦经济的繁荣,为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政治上: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民的责任感,是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政治保证。

(3)文化上:形成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精神。

(4)社会环境:开放、冒险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希腊思想家追求平等、诚信、不断探究的品质。

2.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3.“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1)积极意义:提倡人性,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2)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认识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4.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1.论从史出:苏格拉底由关注人的本能到注重规则与道德史料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

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者需具备相应的知识。

——苏格拉底结论强调人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要坚持一定的规则秩序,要通过学习丰富知识,提高美德及遵守规则的能力。

2.史由证来: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论证其体现的不同思想特征。

史料孔子讲学图雅典学院 左上角苏格拉底正和四位青年交换意见提示从《孔子讲学图》与《雅典学院》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时代特征去分析。

论证答案《孔子讲学图》中孔子坐于高台之上,学生围坐四周,体现了中国式的师道尊严与等级有序的观念;《雅典学院》中老师与学生站在一起平等交流,体现了平等的教学氛围与思想自由的观念。

之所以存在这些差别是因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古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制度高度发展及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

考点二欧洲古典文化的新生——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1)人文主义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

(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

(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

2.唯物史观——辩证看待文艺复兴运动(1)积极影响①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④文艺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⑤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2)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之风泛滥,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论从史出:人文主义在艺术方面的体现史料中世纪圣母与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注]图一是中世纪的圣母画像。

图二是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结论图一表情僵硬呆板,程式化浓郁。

图二表情丰富,体现人间亲情,凸显世俗生活美好,人文精神跃然纸上。

2.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材料,找出但丁思想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但丁提出,神学家们以太阳和月亮比拟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认为月亮本身没有光,而只是太阳光的反射。

同样,世俗权力本身没有权威,而只是仰赖教会权力的权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但丁强调:教皇并非上帝在人世的全权代表,由上帝执掌天国和尘世的大权是不能授予教皇和教会的,体现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两把刀”并不掌握在教会手中。

政权先于教权而存在,罗马政权先前并不受教会的约束,故教会不是帝国力量的起源。

教会不可能被上帝授予向尘世国家授权的权力。

而世俗帝王,如康斯坦丁大帝,把王权赠与教会,实属无效行为。

——摘编自张小平《评但丁〈论世界帝国〉中的法律思想》主要信息答案但丁人文主义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的关系上。

主要体现在:反对教权至上;世俗权力不是仰赖教会权力的权威而存在;政权先于教权而存在;教会权力和世俗权力要相互分离(政教分离)。

这些思想打击了教会势力,推动近代人文思想的发展;对后来的宗教改革有深远影响;提出政教分离原则,有利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江苏卷5年考题统计命题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财富观(2014·江苏单科,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答案 D解析根据“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可见并没有鄙视贫穷的含义,故A项错误;结合“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和“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说明财富不等同于道德,但可以作为显示品德的方法,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嘲弄上帝的内容,故C项错误;佛罗伦萨地区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反映在人们思想中必然要革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观念,因此他们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故D项正确。

1.命题点:古希腊人文思想家的共同点(2017·邳州三模,32)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其共同点是()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答案 D解析普罗塔戈拉的观点体现不出人们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故A项错误;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没有突出理性,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动摇了神学统治,树立了人的尊严,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三位思想家都突出强调了“人”的作用,即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故D项正确。

2.命题点: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增长(2018·溧阳模拟,33)15世纪之前的欧洲,肖像画是国王、教皇、圣人和其他社会体系中高高在上的那些大人物的专享。

到了15世纪,人们喜欢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追求生活上的自我满足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C.科技发展导致绘画水平提升D.宗教改革开阔了视野答案 B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5世纪之前的欧洲……到了15世纪”“将家庭成员的肖像挂在家中展示”得出人们开始注重人的自身价值,结合所学知识,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故B项正确。

3.命题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之美(2018·盐城一模,32)下边三幅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古希腊大理石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

三幅画共同体现了()A.人性的光辉——人性之美B.凝固的永恒——运动之美C.神秘的微笑——艺术之美D.缺憾的静美——爱情之美答案 A解析符合运动之美的只有第一幅米隆的《掷铁饼者》,故B项错误;符合神秘微笑的只有第三幅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故C项错误;符合缺憾静美的只有第二幅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故D项错误。

4.命题点:文艺复兴时期艺人地位提高的实质(2018·泰州一模,16)在古希腊,从事绘画、雕塑的人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中世纪时,画师一般与鞋匠、面包师、理发师等手艺人为伍。

著于14 世纪的《佛罗伦萨城的起源及其著名公民传》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

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意大利的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B.文艺复兴提高画师的社会地位C.人文主义贯穿西欧的各个时期D.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答案 D解析材料中仅体现14世纪意大利画师地位的提高,未体现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故A项错误;B项仅是材料的表面信息,不是实质反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与中世纪时画师的地位均不高,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4世纪”“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画师地位提高,实质上反映艺术的人文性获得社会的重视,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