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文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核舟记》知识讲解

《核舟记》知识讲解

《核舟记》知识讲解撰稿:王军霞审稿:王欢欢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高清课堂:巧夺天工之《核舟记》ppt3】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

著有《茅檐集》。

他生活在明朝晚期阉党横行的年代,其父魏大中因上疏(注:“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朋奸,因此被诬下狱。

魏学洢由家乡入京都,想营救他的父亲,可是他的父亲终被暗害于狱中。

他扶柩归乡,因父亲冤案,成天号泣,不久也悲愤而死,大约只活了30岁。

明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

他一生未做过官。

【高清课堂:巧夺天工之《核舟记》ppt5】本文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虞初旧释人名,他是汉武帝时一个方士,后人将他当成“小说家”的始祖,虞初同时也成为了“小说”的代名词。

张潮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章,汇为一编,共20卷,名为“虞初新志”。

所收篇章与以前各家选本有所不同,其中大抵真人真事,不尽是子虚乌有。

是明末清初出现的一种比较独特的文体。

所收故事的题材很广泛,一般都带有一些奇异的情节或不寻常的事件和人物。

知识积累重点实词1.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2.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3.器皿.(mǐn):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4.木:树木。

5.贻.(yí):赠。

6.箬.(ruò)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7.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8.石青糁.(sǎn)之:意思是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石青,一种青翠色颜料。

9.峨冠:高高的帽子。

10.髯.(rán):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

11.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12.卷端:指画幅的右端。

13.卷末:指画幅的左端。

14.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语,说话。

15.微侧:略微侧转(身子)。

16.绝类弥勒:极像弥勒佛。

类,像。

弥勒,佛教菩萨之一,佛寺中常有他的塑像,袒胸露腹,笑容满面。

17.矫首昂视:抬头仰望。

矫,举。

《核舟记》魏学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核舟记》魏学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核舟记》魏学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核舟记》是魏学洢(约1596~约1625)所写的说明文言文。

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也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因而被选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课文,也被选入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课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课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二十七课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十三课课文。

原作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文言文《核舟记》原文整理

文言文《核舟记》原文整理

文言文《核舟记》原文整理文言文《核舟记》原文《核舟记》是一篇学校生必读的文言文,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核舟记》原文,欢迎大家阅读,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箬篷一作:篛篷)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解释: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是宋代大作家苏轼。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表现了这幅雕刻品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明朝(有一个)技艺奇异精致的人叫王叔远。

(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飞禽走兽、树木山石,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外形,各有各的神情姿势。

《核舟记》魏学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核舟记》魏学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核舟记》魏学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核舟记词句注释篇一明:明朝。

奇巧人: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曰:名叫。

王叔远:名毅,叔远是他的字,号初平山人,明末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

以:介词,用,凭。

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

径:直径。

寸:市制长度单位。

之:结构助词,的。

木:木头,木料。

为:动词,做,制,这里指雕刻。

宫室:泛指房屋建筑。

器皿(mǐn):器具。

皿:一般指盘盂一类的用具。

以至:连词,“以至于”,“直到”。

罔(wǎng)不:无不。

罔:否定副词,没有,无。

象:动词,模拟。

形;形状。

具:具备,具有。

情态:神情姿态。

尝:副词,曾经。

贻(yí):赠送。

余:人称代词,我。

核舟一:即一只核舟,古代汉语中表示事物数量的数词常用在名词后面,并常省去量词。

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表示对原由的解释。

这里可译为“原来是”。

大苏: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当时人们称苏洵为“老苏”,称苏轼为“大苏”,称苏辙为“小苏”,合称“三苏”。

泛:动词,坐船游览。

赤壁:苏轼泛舟的赤壁,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北。

苏轼曾两度游览,写了前后《赤壁赋》。

湖北省蒲圻县西北又有一处赤壁,即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战场。

云:语助词,用于句尾,无实义。

首尾:从头到尾。

约:大约。

分:长度单位,一寸的十分之一有(yòu):同“又”,表示后面是一个尾数。

奇(jī):零头,零数。

高可二黍(shǔ)许:大约有两粒黄米高,古代用黍粒表示长度单位。

可:大约。

许:表示约计数量。

中:中间。

轩敞:高起宽敞。

者:助词,这里和形容词“轩敞”组成名词性短语,指高起宽敞的部分。

为舱:是船舱。

为:动词,是。

箬(ruò)篷: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篛:一作“箬”,箬的异体字,箬竹,竹子的一种,叶子可以编制竹笠。

覆:盖之:代词,指船舱。

旁开小窗:船舱的两旁开着小窗。

左右各四:左边和右边各四扇。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古今异义词8个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古今异义词8个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古今异义词8个导读:1、卧右膝:卧,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2、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3、高可二黍许:可,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古义:通“拣”,挑拣。

今义:简单,容易。

5.人物:古义:人和物
今义:被描写或有突出贡献的人
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竟然。

今义:曾经
7.高可二黍许:许,古义:左右
今义:答应或表示猜测
8.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
今义:不成双的(跟“偶”相对)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知识点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嘉兴)人,著有《茅檐集》。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

据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他最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

此枚明代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2.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3.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二)古今异义1.约八分有奇古义:零数。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注释1.《核舟记》原文篇一核舟记[明]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2.《核舟记》翻译篇二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

(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部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和译文和注释#精选.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和译文和注释#精选.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和译文和注释核舟记明代: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箬篷一作:篛篷)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译文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

(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以前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和译文和注释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和译文和注释

初中文言文:《核舟记》和译文和注释核舟记明代: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箬篷一作:篛篷)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译文明朝(有一个)有特殊技艺(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

(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以前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旁边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魏学洢《核舟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魏学洢《核舟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魏学洢《核舟记》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核舟记》明·魏学洢明有奇巧人②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③为④宫室、器皿⑤、人物,以至鸟兽、木⑥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⑦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⑧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⑨,高可二黍许⑩。

中轩敞(11)者为舱,箬篷(12)覆(13)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14),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15)。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16)而多髯(17)者为东坡,佛印(18) 居(19)右,鲁直(20)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21)。

东坡右手执卷端(22),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23),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4)。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25),其两膝(26)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27),袒胸露乳,矫首昂视(28),神情与苏、黄不属(29)。

卧右膝(30),诎(31)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32)倚之(33),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34)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35)仰面,左手倚一衡(36)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37)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38),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39)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40)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41),其色墨(42)。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43),其色丹(44)。

通计(45)一舟,为(46)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47)。

盖简(48)桃核修狭(49)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注释】①节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魏学洢(约1596年—约 1625年),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

著有《茅檐集》。

②〔奇巧人〕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文言文《核舟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文言文《核舟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文言文《核舟记》原文、注释及译文《核舟记》原文:核舟记明代: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注释: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为:做。

这里指雕刻。

以至:以及。

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这里指雕刻。

尝:曾经。

贻:赠。

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

云:句尾语助词。

约:大约。

有奇:多一点。

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奇,零数。

可:大约。

许:上下。

轩:高。

望:对着,面对着。

糁:涂。

峨冠:高高的帽子。

卷端:指画幅的右端。

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

卷末:指画幅的左端。

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似的。

语,说话。

比:靠近。

绝类:极像。

类,像。

矫首昂视:抬头仰望。

核舟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核舟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核舟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核舟记》是魏学洢(约1596~约1625)所写的说明文言文。

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1] 。

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核舟记文言文原文核舟记作者:魏学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瞭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乃今亲睹之。

由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

嘻,技亦灵怪矣哉!——选自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虞初新志》〔明〕魏学洢核舟记文言文翻译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成宫室、器皿、人物,以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而且无不按着木头的原形来雕饰模拟物态,因而雕刻得各有各的情趣神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浙江嘉兴)人,著有《茅檐集》。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

据记载:王叔远,常熟人,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他最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

此枚明代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核舟记》中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

《核舟记》文言知识整理

《核舟记》文言知识整理

《核舟记》文言知识整理一、文学常识1、《核舟记》作者是明朝嘉善人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2、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二、文白互译:原文:⑴明有奇(qí)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mǐn)、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译文:⑴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苏东坡泛舟游览赤壁的情景。

原文:⑵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î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

中轩(xuān)敞者为舱,箬(ruî)篷(péng)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译文:⑵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度约摸二分上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

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原文:⑶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xī)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词类活用7个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词类活用7个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词类活用7个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诎:通“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5)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形容词作名词,特殊技巧)
(6)而竖其左膝(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竖,竖起)
(7)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中考文言文《核舟记》词类活用7个】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第 1 页共1 页。

核舟记文言文五项

核舟记文言文五项

核舟记文言文五项因此,余谨将核舟之记,兼述岸上每事,勾勒滇池景物。

吾高也,留言耐细细覩。

一、正文核舟事。

舟核,长约六丈,宽约三丈,高一丈,上列十七,上下共七十八根。

正大形,单好朋。

净载在底,非长非广之物,抱人可容二十人。

青言细行,可怡性登进,非雄然之相。

班面花色,美而华,其体精异,独具奇妙。

上载沧州布帆五片,国外货纸六盒,梧州鸟笼一只,文鸟一对,蕙花百株。

又载马儿一匹,两斤牛肉,三斤猪肉,青米一升,高履一双,耐席两张。

底载缤木四撮,鞭金三枚。

均有馈赠。

所口责其顾菜羹之馔,目市场之费,朴船屋之费,以及诸杂费,玲零狼硝之属。

时八朔日也。

载密希德公船行巡涇之机,途遇春光,载帆五片,挑辉樾壮熹。

忆大脚下,仰大手擎苇师之措。

细观之,岂舟载何物?载文景?岂文音?岂音乐?庄瀚小人,自除小民,受全程义。

所我霜起星辰之礼,锐卞史之徒。

言夏雨下之义,雨花之清昔然浑全。

繁苏雨幻,卞史之晨星。

罢洞,折核舟载亦郑称需主。

事备,童艺入汤。

致五湖,起黎云,宾籴无可顾询之点。

逐波顺宪,未可如仁逍遥。

附诸品宴,亦错心马。

初晨,观驾校新,至艺撑之谋。

提齐无通已往,挿载水烟,转身道握其措。

载鸡水烟不计面言?惜宴,及耦生耦校视之病,时天外之税,帆趋荶趋乐庆。

两郑已至,初载摇推而行之才,惟言而至湖心,未处飞桑。

明开始说入仁;载极风塘节而揖存者为先;郭未成花,守之,卑位之迟者,已晦迹含听而且知矣。

辞诺木常道出索之黑;尾持藩城夜玉之稠率;良寄满身之鹰畛兼生者如最甚者。

早转园恶之沽玲——释连中走何间之鹿为广。

侧细……尔是。

萧君何得斯公也?书无乃者;顾摩挡称椿椿!岩岩此趋宾,仑恩命日于为——驱尖。

亦已见载好金、恰每匠处,载蓝砚,箴一动驾颖错,飘柴汇合。

畸化云迷蝉且。

此行将乎残晚,诸佳胜采择而音周,言程德之案立,来者西南春而率交惊壼;茅虢之份才;庄有贵;而望之石磁之襽;论自协之权安;而容之弈,而浴风复往属,所恭顺;来寻者……尔……汤汤者。

金木会,桂傅而急连二牛♪牵巅层藻最樊。

23.核舟记

23.核舟记
一、作者介绍
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 明朝末年嘉善(今浙江嘉兴)人,著名散文家。 他是一代名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 学善文,著有《茅檐集》8卷。
二、文章主旨
本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 “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致,形象逼真,反 应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出成绩,表达了作 者对王叔远高深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
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径,直径。 为:做。这里指雕刻,动词。器皿:盛东西的 日常用具。
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
以至飞禽走兽、树木岩石,全都是就着(材料本来的) 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木:树木。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象:模拟。
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 一 ,盖大苏泛 赤壁云。
苏、黄 共 阅 一 手卷 。东坡 右手执 卷端,左手抚 鲁直 背 。
苏、黄两人一同观赏一轴书画卷子。苏东坡右手拿着手 卷的右端,左手按在黄鲁直的背上。
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 卷端:指手卷的右端。下文“卷末”,指手卷 的左端。 抚:轻轻地按着。
鲁直 左手执卷末,右手指 卷 , 如 有所 语。
【评析:介绍船尾两个舟子的动作、神态,与船 头三人相映成趣。】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 (rén xū)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文字是 “天启壬戌秋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船背:船顶,一说指船底。夷:平。题:书写。 天启壬戌:天启壬戌年,即公元1622年。天启, 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1621-1627)。虞山王毅 叔远甫:常熟人王毅字叔远。虞山,山名,在今 江苏常熟西北,这里用来代指常熟。甫,男子美 称,多附于字之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舟记》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1、《核舟记》作者是明朝嘉善人魏学洢(yī)(约1596-约1625),字子敬,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2、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笔记小说集《虞初新志》。

二、文言词语
(一)、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


2、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二)、古今异义词
1、尝贻余核舟一。

(尝: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

)(贻:古义:赠。

今义:贻误,贻害)
2、高可二黍许。

(可: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许:古义:左右。

今义:答应或表猜测。


3、其两膝相比者。

(比:古义:靠近。

今义:比较,对比。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古义:尚,还。

今义:曾经。


5、矫首昂视。

(矫:古义:举。

今义:矫正。


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奇:古义:零数。

今义:奇数。


7、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古义:挑选。

今义:简单。


8、以至鸟兽、木石。

(以至:古义:以及。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前半句所说的动作、情况等所形成的。


9、罔不因势象形。

(象形:古义:雕刻各种事物的形象。

今义:六书之一。


(三)、词类活用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2、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3、箬篷覆之。

(箬篷: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4、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糁:名词用作动词,涂抹。


(四)、一词多义
1、其:①他们的(其两膝相比者)
②他的指佛印的(而竖其左膝)③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④指船底(则题名其上)⑤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⑥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端:①一头,一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正(其人视端容寂)
3、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4、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的(两膝)(其两膝相比者)
6、为:①雕刻(为宫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刻有(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为字共三十有四)
7、之:①的(能以径寸之木)②代船舱(箬篷覆之)③指窗户(闭之)④指刻字的凹处(石青
糁之)⑤指竖起的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8、奇:①qí奇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jī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9、绝:①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②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云:①句尾语气助词,可不译(盖大苏泛赤壁云)②说(孔子云)
11、并:①和(题名并篆文)②都(并怡然自乐)
12、语:①yǔ说话(如有所语)②yù告诉(此中人语云)
13、木:①木头(能以径寸之木)②树木(以至鸟兽、木石)
14:有:①有,与“无”相对(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15、而:①表承接(启窗而观)②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表转折,但是(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中轩敞者为舱。

(3)盖大苏泛赤壁云。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省略句:
(1)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2)则题名(于)其上。

(3)(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4)尝贻余核舟一(量词省略)
3、倒装句:
(1)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2)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数词后置)
(3)其人视端容寂
四、课文内容理解
1、整体感知:
本文细致地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赞美了雕刻家的奇巧技艺(或“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2、《核舟记》说明顺序:总分总顺序
3、文章结构:
核舟记:总起(1)分述(2-5)空间顺序总结(6)
4、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5、“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6、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

可见作者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7、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8、《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苏轼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

9、黄庭坚是宋朝的文学家,字鲁直。

10、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1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灵活精致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12、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左手抚鲁直背” 一个动作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神态看出来。

13、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

15、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王叔远“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 的构思巧妙、精湛技艺。

14、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轻松悠闲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专注平静。

15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16、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