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
初中语文 古文赏析《诗经 邶风 静女》原文、译文与赏析
静女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⑵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⑶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⑷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⑻说(yuè)怿(yì):喜悦。
女(rǔ):汝,你,指彤管。
⑼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创作背景】《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先秦诗经《静女》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诗经《静女》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原文:静女先秦-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远自郊野赠白茅,诚然美好又珍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静女其姝(shū)〕娴静的女子很漂亮。
姝,美丽漂亮。
〔俟(sì)〕等待。
〔城隅〕城角。
一说指城上的角楼。
〔爱〕同“(ài)”,隐藏。
〔搔首踟蹰(chíchú)〕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娈(luán)〕美好。
〔彤管〕红色的管状物。
一说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tí)”。
〔炜(wěi)〕色红而光亮。
〔说(yuè)怿(yì)女(rǔ)美〕喜爱你的美丽。
说,同“悦”。
怿,喜悦。
女,同“汝”,第二人称代词。
下文的“匪女之为美”的“女”同此。
〔自牧归(kuì)荑〕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
牧,城邑的远郊。
归,同“馈”,赠送。
〔洵美且异〕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
洵,诚然实在。
〔匪女之为美〕并非你这荑草美。
〔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
《邶风·静女》学习资料
《邶风·静女》学习资料原文:静女佚名〔先秦〕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北风刮来冰样凉,大雪漫天白茫茫。
你和我是好伴侣,携起手来快逃亡。
岂能迟疑渐渐走?事情紧急祸将降。
北风刮来透骨凉,大雪纷飞漫天扬。
你和我是好伴侣,携起手来归他邦。
岂能迟疑渐渐走?事情紧急快逃亡!没有红的不是狐,没有黑的不是乌。
你和我是好伴侣,携手乘车同离去。
岂能迟疑渐渐走?事情紧急快逃出。
赏析:此诗开篇即大肆渲染背景:吹的是凉飕飕的北风,飘的是纷纷扬扬的雪。
这既是实时描述,也是国家危乱之象。
众人为了逃难,呼朋引伴,携手同行。
诗中呈现了一幅急惶惶四处奔逃的.惨景。
全诗共三章,前两章内容基本相同,只改了三个字。
把“北风其凉”改为“北风其喈”,意在反覆强调北风的寒凉。
而改“雨雪其雱”为“雨雪其霏”,无非是极力渲染雪势的盛大密集。
把“携手同行”改为“携手同归”,也是强调逃离的意向。
复沓的运用产生了剧烈的艺术效果。
诗各章末二句相同。
“其虚其邪”,虚邪,即舒徐,为叠韵词,加上二“其”字。
语气更加宽缓,形象地表现同行者委蛇让步、徘徊不前之状。
“既亟只且”,“只且”为语助词,语气较为急促,加强了局势的紧迫感。
语言富于改变,而形象更加生动。
北风与雨雪,是兴体为主,兼有比体。
它不只是逃亡时的恶劣环境的简洁描写,还是用来比方当时的虐政。
后面赤狐、黑乌则是以比体为主,兼有兴体。
它不仅仅是比方执政者为恶如一,还可以看作逃亡所见之景。
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意蕴丰富,耐人玩味。
朱熹《诗集传》说此诗“气象愁惨”,指出了其基本风格。
诗三章展现了这样的逃亡情景:在风紧雪盛的季节,一群贵族相呼同伴乘车去逃亡。
局势的紧急〔“既亟只且”〕,环境的凄凉〔赤狐狂奔,黑乌乱飞〕跃然纸上。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卫君暴虐,祸乱将至,诗人偕友人急于逃难时所作。
《毛诗序》说:“《北风》,刺虐也。
【古诗词】静女翻译全文及赏析
【古诗词】静女翻译全文及赏析《静女》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本文整理了《静女》全文以及翻译,欢迎阅读。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
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
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
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马克恩也说, 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
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
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
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情无价,青春同样无价,青春年少时的纯情不仅无价,也是唯一和永恒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静女》原文译文出处
《《静女》原文|译文|出处
《静女》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是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的民歌。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静女》原文|译文|出处吧!
静女
[先秦]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文雅的姑娘真美丽,约好在城边的角落里等我。
却故意躲藏起来,惹我挠头又徘徊。
美丽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
彤管红红的发出闪闪的亮光,喜爱你的美丽。
从郊外采来茅荑相赠送,确实又美丽又出奇。
不是荑草真的美,(而是)美人送我含爱意。
出处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这些诗被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做“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的歌谣,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到西汉被尊称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
特点:多以四言为主;多数隔句用韵;普遍运用“赋”“比”“兴”;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唱、反复咏唱的特点。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原文、赏析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出自先秦的《静女》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创作背景:《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译文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娈(luán):面目姣好。
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说(yuè)怿(yì):喜悦。
女(rǔ):汝,你,指彤管。
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匪:非。
贻:赠与。
赏析《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静女文言文翻译全文
静女文言文翻译全文
《静女》全称为《国风·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原文为: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为:
娴静的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看不见,急的我抓耳挠腮。
娴静的姑娘面目姣好,送我红管的笔。
笔管光彩鲜亮,喜欢她那美丽的容颜。
自郊野外归来赠我荑草,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而是美人相赠情意深厚。
《静女》学习资料
《静女》学习资料《静女》原文:佚名〔先秦〕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译文:娴静姑娘真美丽,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有意隐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急。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荣,爱它颜色真艳丽。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妙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静女》赏析:《静女》一诗,一直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
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女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女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消失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表达中显得更为鲜亮。
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秀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行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拦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活灵活现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静女》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静女》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静女》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静女》/《诗经·邶风》【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爱而不见:②爱而不见:③说怿女美:④匪女之为美:⑤自牧归荑:⑥匪女之为美:2、判断文言句式:①俟我于城隅。
:②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③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3、解释加点文言虚词:①静女其.姝:②俟我于.城隅:③爱而.不见:④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二、翻译: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三、理解性默写:1、《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一个礼物的句子是:,。
2、《静女》中,描写静女送我第二个礼物的句子是:,。
3、《静女》中,描写约会时男主人憨厚痴情的句子是:,。
4、《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
5、《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是:,。
6、《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在城墙角落焦急等待女主人的句子是:,。
7、《静女》中,“,。
”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
8、《静女》中,运用移情于物手法,表达爱屋及乌的情感的两句是:,。
四、选择题: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D、岂曰/无衣?与子/同袍2、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静女”,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
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
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
下面小编整理了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静女》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静:闲雅贞洁。
姝(shu):美好的样子。
②城隅:城角。
③爱:同“薆”,隐藏。
④踟蹰(chichu):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⑤彤管:指红管草。
贻:赠。
⑥炜:红色的光彩。
⑦说怿(yueyi):喜悦。
⑧牧:旷野,野外。
归:赠送。
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相赠表示结下恩情。
⑨洵:信,实在。
异:奇特,别致。
翻译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
赏析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
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
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
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马克恩也说,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
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
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
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静女注释翻译欣赏
邶风· 静女-艺术特色
• 《静女》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一次恋人的约会。 全诗三章。一章重在写场景,两章重在写心理。第一 章写青年之急,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 诚。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 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 男青年的形象活灵活现,他的恋情也真实感人。此外, 诗歌采用重章复唱,巧妙选用细节,风格朴实,也增 添了艺术魅力。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 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本 诗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 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 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 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现代人看来看, 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 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 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邶风· 静女-鉴赏
• 。”“待之久而不至,又想其最初始见相与通情之事也,当日游行郊 外,适见伊人,在己尚未敢轻狂,在彼若早已会意,茅荑俯拾,于以 将之,甚非始念之所敢望者,而竟如愿以相偿,故曰‘洵美且异’也, 今茅荑虽枯,不忍弃置,悦怿女美,彤管同珍,夫岂真荑之为美哉, 以美人之贻,自有以异于他荑耳。”这一番串讲,虽稍稍嫌它把诗作 成了“传奇”,毕竟不乖情理。而马瑞辰以为诗乃“设为与女相约之 词”,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意见。其实实中见虚不妨说是《风》诗中情 爱之什的一个十分显明的特色,它因此一面是质实,一面又是空灵。 李商隐诗“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在梦中”,此间原有一个非常 美丽的意思,不过若化用其意,那么正好可以说,《诗》总是有本领 把微生的人间乐,全作得一如襄王之梦中。说它是臻于生活与艺术的 统一,那是后人总结出来的理论,而在当时,恐怕只是诗情的流泻。 惟其如此,才更觉得这平朴与自然达到的完美,真是不可企及。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的原文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的原文《诗经·国风·邶风·静女》的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题解】这诗以男子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大意是:那位性情和容貌都可爱的姑娘应约在城楼等他。
也许为了逗着玩,她把自己隐藏起来。
他来时不曾立刻发现她,急得“搔首踟蹰”。
等到他发觉那姑娘不但依约来到,而且还情意深长地带给他两件礼物时,便大喜过望。
那礼物不过是一支涂红的管和几根茅草,但在他看来却是出奇的美丽。
他自己也知道,正因为送礼的人是可爱的,这些东西才这么令人喜爱。
【注释】(1)静:安详。
姝(shū):美好貌。
(2)俟(sì):等待。
城隅:城上的角楼。
(3)爱:通“薆”,《方言》引作“薆”,隐蔽。
薆而:犹“薆然”。
那女子躲在暗角落里,使她的爱人一下子找不着她,所以他觉得薆然不见。
(4)搔首踟蹰:用手挠头,同时犹豫不进,这是焦急和惶惑的.表现。
(5)娈:与“姝”同义。
(6)贻:赠送。
彤(同tóng):红色。
彤管:涂红的管子,未详何物,或许就是管笛的管。
一说,彤管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
郭璞《游仙诗》:“陵冈掇丹荑”,丹荑就是彤管。
依此说,此章的“彤管”和下章的“荑”同指一物。
(7)炜(伟wěi):鲜明貌。
(8)说怿(yuèyì):心喜。
女:通“汝”。
这里指彤管。
(9)牧:野外放牧牛羊的地方。
归(kuì):通“馈”,赠贻。
荑(题tí):初生的茅。
彼女从野外采来作为赠品,和彤管同是结恩情的表记。
(10)洵(xún):诚然,确实。
洵美且异:确实是好看而且出奇。
(11)“匪女”两句是说并非这柔荑本身有何好处,因为是美人所赠,所以才觉得它美丽。
“汝”指荑,但意思兼包彤管在内。
【余冠英今译】娴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静女》诗意理解与知识归纳
《静女》诗意理解与知识归纳一、课文再现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二、对照翻译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三、课文简析《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
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
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
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四、字词解释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诗经·邶风·静女》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文学艺术价值最高,思想意义最深远,内容最丰富,反映当时社会最真切的是“风”,亦称“国风”或“十五国风”;特别是反映青年男子爱情生活的诗,在“国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诗大多数是民歌,一般来说都充满了诚挚、热烈、纯朴、健康的感情,《邶风·静女》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静女》这首诗写的是一对青年恋人,相约在城隅相会的有趣情景,它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展示了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诗画场景,极具特色。
全诗是模拟男孩的口吻,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手法写成的,说是“我”接到了一个淑静美丽的姑娘的密约,邀“我”到人烟稀少的城边约会。
“我”兴冲冲如时而至,来到约定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心爱的姑娘,正在焦急之时,发现心爱的姑娘,是故意和“我”捉迷藏。
心爱的姑娘见“我”心神不定,抓耳挠腮,赶忙现身,而且送给“我”彤管茅草,使我心喜异常……,诗很短,情节也不复杂,然而写出了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密约相会的全过程,表现了男青年在等待恋人的急迫和相见时的欢娱,诗歌通过戏剧性的情节,把静女的天真活泼和顽皮之状,男孩的憨厚、纯朴和痴情,表现得惟妙惟肖、鲜活动人。
诗分三章,第一章写男青年赴约等候时的急迫心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文静,娴淑的少女。
“姝”,容貌漂亮的女孩。
“俟”,等候,等待。
“城隅”,城边的角落。
《静女》原文及翻译
《静女》原文及翻译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据知,《静女》出自《诗经·邶风》,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是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的汉族民歌。
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静女》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静女》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翻译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美好。
⑵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⑶爱:“薆”的假借字。
隐蔽,躲藏。
⑷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⑻说怿(yuè yì):喜悦。
女:汝,你。
⑼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赏析《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渭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静女注释原文翻译
静女注释原文翻译
诗经静女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如下:
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2、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3、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4、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5、城:城墙。
6、隅:城墙上的角楼。
7、爱:同“蔓",隐藏。
8、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文言文翻译《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译文:一位文静的姑娘,美丽动人,她约我在城角等我。
她虽然爱着我,却故意不见我,我焦急地搔首踟蹰。
这位文静的姑娘,真是可爱,她送给我一支红色的管子。
这支红色的管子光彩照人,我非常喜欢,觉得她真美。
她从野外回来,手里拿着一把美丽的草,真是美丽又独特。
这并不是因为她本身美丽,而是因为她送给我的,所以我觉得她很美。
《静女》文言文翻译:静女者,其容婉丽也。
约我于城角,以俟我至。
爱而不见,使我踟蹰而搔首。
静女之态,娇媚可人。
以彤管遗我,管之颜色,辉煌而丽。
我喜其美,悦其人。
彼自野外归,持荑草以赠我,美且异也。
非女之色美,美人之赠也。
《静女》文言文翻译(扩展版):静女者,容貌温婉,仪态万千。
她约定我在城角等待,以见我一面。
然而,她虽然爱我,却故意不见我,让我焦急不已,只得搔首踟蹰。
静女之态,娇媚可人。
她送给我一支红色的管子,管之颜色,辉煌而丽。
我喜其美,悦其人,心中暗自赞叹。
她从野外归来,手中拿着一把美丽的草,美且异也。
此非女之色美,乃美人所赠之物,使我倍感珍贵。
此诗以静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倾慕之情。
静女之美,不仅在于其容貌,更在于其举止、气质。
诗人通过描绘静女之美,抒发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古代诗歌的佳作。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意思_全诗赏析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出自周代诗人佚名的《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赏析《静女》是一首很美的诗,意思并不深,却最有风人之致。
但是因为诗里有了城隅,有了彤管,解诗者便附会出后宫,牵缠出女史,引申出许多与诗毫不相干的故事。
明人韦调鼎说:“此民间男女相赠之辞。
序以为刺时,欧阳公谓当时之人皆可刺,于本文尚有间矣。
毛郑泥‘静’字,又不解‘彤管’之意,强附为宫壶女史之说。
张横渠、吕东莱又曲为之解,皆以辞害意矣。
郑、卫男女相谑之诗颇多,而拘拘指为刺其君上,何异痴人说梦也。
”比后来清人的许多说法倒还明白得多。
这首诗反映了先秦纯朴的民风,真挚的爱情。
双方赠送的礼物都很普通,但对方都异常珍爱,还是男子禁不住说破了其中的秘密,“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恋人间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一次恋人的约会。
全诗三章。
一章重在写场景,两章重在写心理。
第一章写青年之急,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
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男青年的形象活灵活现,他的恋情也真实感人。
此外,诗歌采用重章复唱,巧妙选用细节,风格朴实,也增添了艺术魅力。
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
本诗接受彤管,想到的是它鲜艳的色泽,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现代人看来看,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
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这首诗歌的成功是对人物性格的刻划,虽则只是男主人公自言自语的几句话,可是把他的憨厚实诚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经《静女》翻译及赏析
诗经《静女》翻译及赏析原文:《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赏析:此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
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
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
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这两章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作品评析
这篇作品大致发生在什么季节呢?我以为是在春 天。理由便是“贻我彤管”和“自牧归荑”。汉 代的学究们说“彤管”是女史用的红笔,整个是 瞎掰。前面说过了,“彤管”即“荑”,也就是 小草根,我小时候在家放牛,就时常拔了草根儿 来嚼,春天的小草根儿,白里透红,看着欢喜, 嚼来口里生津,拿来赠人,做爱情的信物,也正 相宜。我们且看这篇作品,不着一个“春”字, 却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分明是一副青春画卷。 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便是如此了。
LOGO
作品评析
作者的高明,在于送小草之外,不对会面场景做任何的交代。只是 写会面之后,而且只从“郭靖”一面写。“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牧”,野外。“归”,通“馈”,赠送的意思。“荑”,草根。 “洵”,确实。)是对第二章的同义反复。“匪女之为美,美人之 贻。”(“女”,通“汝”,指代“荑”。)“小草啊小草,不是 因为你美,只不过因为你是我可爱的蓉儿妹妹送的,我才觉得你这 样美啊!”会面之后,两个人散了,各自回自己的地方,傻郭靖还 沉浸在相会的幸福之中。其实很普通的一根小草,可是郭靖一直拿 在手里,含情脉脉地看,看得小草熠熠生辉,光辉越来越大,整个 变成了黄蓉的样子,对着郭靖说笑呢。傻郭靖大概是没有谈过恋爱, 从没有这样幸福过。他把小草看了又看,临末了还要说上一句“匪 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也只有郭靖这样实诚的人,才一定要这样 实诚地把这话儿说出口。若是令狐冲那样的情商、智商双高的,打 死他也不会说的。这便是作者的高妙。若主人公是令狐冲那样的人 物,心有灵犀,还要来一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便是大煞 了风景。但主人公偏偏是憨厚实诚的郭靖,他一定要这样说的,惟 其这样说了,才是郭靖。
LOGO
作品注释
1.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2.邶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汤阴东南。 3.静:娴雅安详。 4.姝:美好。 5.城隅:城角隐蔽处。 6.爱而不见:通“薆”隐藏。见,出现 7.踟躇:徘徊不定。 8.娈:(luá n)年轻美丽。 9.贻:赠送 10.彤管:红色的管状植物,或为红色萧笛一类的管乐器。 11.有炜:形容红润美丽。“有”为形容词的词头,不是“有无”的“有” 12.说怿:说,通“悦 ”。怿,喜爱 13.牧:郊外田野。 14.归:通“馈”,赠。 15.荑:毛芽草。古代有赠白茅表示爱意 婚姻的民俗。 16.洵:实在,诚然。 17.匪:通“非”。不,不是。 18.女:通“汝”,指“荑”。
LOGO
诗经 国风
邶风· 静女
LOGO
作品介绍
《静女》大概是整部《诗经》里最生动活泼的一 篇,分明就是一幕小儿女约会情景的表演剧。可 是历史上的学者并不这样认为,封建时代对这一 篇作品的权威性解释是:卫国的国君和夫人道德 大有问题,于是诗人写了这篇作品,歌颂静女贞 洁守礼的美德,用来讽刺和鞭策卫国的国君和夫 人。他们将“静女”的“静”字解释成“贞静”, 把这“静女”塑造成一个深沉文静、做事情很有 法度的淑女形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胡 适、周作人、俞平伯等大文学家对这篇作品有过 热烈的讨论,一致的意见是这个“静女”一点儿 也不静,所谓“贞静”之说根本就是瞎掰。
LOGO
作品评析
“静女”的“静”字怎么讲?读者诸君想必不能 同意“贞静”的解释,安静和“黄蓉”实在是太 没有缘分了。我太老师吴小如先生曾半开玩笑地 说:这里的“静女”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靓女”。 其实,《诗经》作品本身就有内证的。《郑 风· 女曰鸡鸣》里说“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静好”大约是同义反复,“静”便是“好”的 意思。汉乐府《陌上桑》里说“秦氏有好女”, 这个“好女”的“好”,大概也只是说模样儿长 得好。以“靓女”译“静女”,再传神不过了。
LOGO
LOGO
作品评析
《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 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 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如《邶风· 静女》这首 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和欣赏这篇作品呢?关于《诗经》该如何读, 闻一多曾经提出两个原则:一是带读者走进《诗经》时代,二是把 《诗经》带到读者的时代。前一个原则是提醒大家注意《诗经》作 品的民俗文化背景;后一个原则是要求大家介入作品,把《诗经》 作品当成是自己参与或者目睹的事件。或许有些读者认为《诗经》 离我们的时代过于久远,理解起来太难。其实不然。我们觉得《诗 经》难,往往是因为存在文字上的障碍。但只要突破这一障碍,理 解《诗经》便不难了。非但不难,反而要比唐宋的文人诗歌还要好 懂。因为《诗经》作品更接近于生活的原生态,读懂之后,我们往 往要惊讶于《诗经》作品何以如此接近我们自己的生活。要做到这 一点,最关键的是介入作品。
LOGO
作品评析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且看这两句是何等地欢快和喜悦。 “那个可爱的女孩子呦!她在城墙的拐角等着我!”(“姝”,漂 亮。“俟”,等。)劈空来这两句,正是未经情事的郭靖口吻。试 想:一个从未谈过恋爱的人,突然间就有了个可人儿来约会,心里 可不是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还要美!估计自从上次邂逅黄蓉提 出约会之后,郭靖满脑子想的便是“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了。
LOGO
作品评析
傻“郭靖”在城墙下呼呼睡了,或许正做美梦,幸福得 流口水呢,“黄蓉”看在眼里,又是欢喜又是疼,她内 心的母爱升腾,不顾一起地冲了过去。到了跟前,黄蓉 又放慢了脚步,随手拔了根小草,在郭靖的鼻孔里挠了 挠,郭靖打了个喷嚏,跳了起来。睁眼一看,蓉儿妹妹 就在跟前,傻郭靖一定以为自己还在做梦,一定是狠命 掐了自己一把知道不是做梦才放了心。见面之后,郭靖 说了什么,作者没有交代;黄蓉说了什么,我们无从知 道。“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娈”,美。“贻”, 赠。“彤管”,说法不一,根据《诗经》的表达习惯, 应该和下文的“荑”是一回事,理解成草根为宜。)我 们所能知道的是,黄蓉把随手拔的小草送给了郭靖。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炜”,有光泽。“说”, 通悦,喜欢。“怿”,喜欢。“女”,通“汝”,你的 意思,这里指代“彤管”。)在郭靖的眼里,这小小的 草根实在是太美了,闪着奕奕的光彩。
www.themegaLeabharlann
LOGO
作品评析
接下来两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一下子便有了戏剧效果。满 心欢喜的“郭靖”扑了个空,那个大大方方提出约会的女孩子,居 然没有来!以郭靖的为人,可以想见他一定是为这约会做了很多安 排,一定是很笨拙地拾掇自己,一定是提前了大半天到约会现场的。 他一定想过要给蓉儿妹妹一个惊喜:我老早就到这里,我收拾得精 神又漂亮!估计离约好的时间还差半来个小时,郭靖就在东张西望 了,他要看看可爱的蓉儿妹妹是从哪个方向来,他心里早有了主意, 远远看见她就跑过去。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蓉儿妹妹没有来。 约会的时间到了,可怜的靖哥哥傻了眼:究竟怎么回事呢?蓉儿妹 妹为什么不来呢?是不是她出事了不能来?会不会是自己把约会的 时间和地点记错了?要是约了明天记成今天,还有希望;万一是约 的昨天记成了今天,岂不是要玩完了!会不会说的是城墙南角儿自 己记成了北角儿呢?傻傻的靖哥哥一定在这落空的等待中折腾坏了 自己,他一定是不时拍打自己的脑袋,一会儿踮起脚尖伸长颈子, 一会儿爬到城墙的高处看,还要朝蓉儿妹妹可能走过来的方向跑好 远,看看蓉儿妹妹在不在路上。“搔首踟蹰”四个字,真是好!极 形象地表现了“郭靖”着急的狼狈样。这个傻小子一定折腾了很久, 把自己折腾得不行了,累瘫了,就着阳光,靠着城墙根儿打起瞌睡。
LOGO
静女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LOGO
作品翻译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的角楼等我。 隐藏起来不让我看见,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 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一支红色的笛管。 红色的笛管色泽鲜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 姑娘从郊野采来茅草芽送我作为信物,真是美好 新异。 并不是茅草芽有多美,而是因为美人所赠。
LOGO
作品评析
这篇作品的成功是对人物性格的刻划,虽则只是男主人公自言自语 的几句话,可是把他的憨厚实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刻划男子的同 时,女主人公机灵刁钻的形象也便呼之欲出了。作品本身虽然简约, 但是为读者留下了无数的想象空间,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 复原当时的场景,而这一场景又是这样富有戏剧性和生活气息。 《诗经》作品不同于唐宋文人诗词的显著特征之一,就在于戏剧化 的场景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LOGO
作品评析
实际上,《邶风· 静女》是顶好介入的一篇作品,它的故事再简单不 过,我们很可以把它当作“郭靖黄蓉初相识”的一幕场景。郭靖、 黄蓉是大家顶熟悉的人物,郭靖憨厚实诚,黄蓉机灵刁钻,本篇的 男女主人公恰是这样的性格。所以,大家很可以把作品的主人公置 换成郭靖和黄蓉。这样来理解,会容易和有趣许多。 这篇无非是写“郭靖”(我)和“黄蓉”(“静女”)相约在城墙 根儿见面以及见面的情形。叙述是从“郭靖”的角度。他们应该是 第一次约会。约会之前,他们曾经邂逅,彼此有美好的印象。想那 黄蓉是何等聪明之人,自然对人生有个很好的判断,郭靖那样憨厚 老实,将来断不会欺负、背叛自己,而郭靖的笨拙也未尝不在某一 方面激起黄蓉内心潜藏的母爱关怀。这两个人真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黄蓉是心知肚明,早已做好终生相托的打算,郭靖未必有这样的智 商,可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如此聪明、可爱的女子,又如何 能无动于衷呢!这一次的约会应该是由“黄蓉”发起,他们两个人 的世界,总是黄蓉掌握着主动权,郭靖的性格习惯于回应,然而这 回应无比深沉。
LOGO
作品评析
“黄蓉”当然没有失约,只是这鬼灵精太刁钻了,她存 心要折磨傻郭靖。她或许比郭靖到得还要早,早抢占了 有利地形在一边看热闹。人家可是铁了心要嫁你的,管 你将来富贵也好,落魄也好,横竖是要跟定了你一辈子, 是要好好侍侯你的,现在如何可以便宜了你呢?大凡聪 明伶俐的女子婚后多半是贤妻良母,恋爱的时候却是要 极力折腾人的。也只有把爱人折腾够了,将来才要死心 塌地回报。“黄蓉”是伶俐中的伶俐,她存心要“郭靖” 好看呢。我且躲起来,让你找不着,看看你这傻小子急 成个什么样!四句之中,写“黄蓉”的只有一个“爱” 字(通假字,同“薆”,躲藏的意思),可是我们可以 做情境的还原,复原当事人的性格和心理。诗歌总是简 约,《诗经》作品更是简之又简,无数的情境和空间, 需要我们自己用想像去填补。只有我们介入到作品自身, 参与和目睹作品的事件,才能真正做到“不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