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外阅读材料4

合集下载

成都七中高2025届高二语文10月阶段性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成都七中高2025届高二语文10月阶段性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成都七中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10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非攻鲁迅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

他毫不在意,仍然走;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

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棵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就这样的到了都城。

城墙也很破旧,但有几处添了新石头;护城沟边看见烂泥堆,像是有人淘掘过,但只见有几个闲人坐在沟沿上似乎钓着鱼。

“他们大约也听到消息了。

”墨子想。

他决计穿城而过,于是走近北关,顺着中央的一条街,一径向南走。

城里面也很萧条,但也很平静;店铺都贴着减价的条子,然而并不见买主,可是店里也并无怎样的货色;街道上满积着又细又粘的黄尘。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以外,也没有什么异样。

楚国要来进攻的消息,是也许已经听到了的,然而大家被攻得习惯了,自认是活该受攻的了,竟并不觉得特别,况且谁都只剩了一条性命,无衣无食,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想搬家。

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这才看见街角上聚着十多个人,好像在听一个人讲故事。

当墨子走得临近时,只见那人的手在空中一挥,大叫道:“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然而他并不挤进去招呼他,匆匆的出了南关,只赶自己的路。

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歇下来,在一个农家的檐下睡到黎明,起来仍复走。

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包袱里还有窝窝头,不能用,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

不过布片薄,不平的村路梗着他的脚底,走起来就更艰难。

到得下午,他坐在一株小小的槐树下,打开包裹来吃午餐,也算是歇歇脚。

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

专题04 古代诗歌阅读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

专题04 古代诗歌阅读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
简要分析。(6分) 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
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 人如人“蓬瀛”。 考情微观:2023年新高考Ⅰ卷考言志类题,其他三个卷区都是考查诗人的感情,而且都是感情、景物、手法之间 的三者联动,其实考查的是诗歌最基本的“借景抒情”。
18.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举行大规模校猎
2.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
,作为军事性的演习。
3.烟尘:代指战争。
19.狼山:又称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一说狼山
4.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
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此处“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
第二部分 知识点梳理
书愤
(一)原文再现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重点课注
1.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2.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3.“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气概。 4.“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 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7.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8.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 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传后世。 9.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501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501

课外语段阅读题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祭鳄鱼文韩愈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

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

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努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吏民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

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

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

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

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

其无悔!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刑部侍郎韩愈因谏迎佛骨,初眨为潮州刺史,到任不久,访民问苦,知道鳄鱼为患,便写了这篇祭文来驱逐它。

1.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使军事衙推.秦济推:推官,刺史属官B.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亢:通“扰”,对抗C.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及:以及D.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揜:覆盖,踏涉2.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涵淹:潜藏B.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睅然:胆小不安的样子C.伈伈..睍睍,为吏民羞如化;伈伈:恐惧的样子D.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冥顽:愚蠢3.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A.以肥其身B.以种其子孙C.傲天子之命吏D.无不容归,以生以食4.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译:封闭山川湖泽,用绳网利刃来消灭危害人民的虫蛇之类的恶物。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528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528

课外语段阅读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深秋书简北京城最值得留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

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上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

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米勒,再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马奈。

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

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状,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

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时序已进十一月,难免会生发出这种眷恋的伤感情绪。

但是这种情绪之所以发生,倒不是由于经历了太久的夏季单调绿色的浸泡,也不仅是由于秋阳下大自然呈现出来的美丽色彩和对于温暖秋季的眷恋,而是因为眼前的和谐与美实在令人销魂,在于这些似乎未曾见过的灿烂色彩是如此丰满、充足,它们在特定的角度里因阳光的照射而扩散出来的乡土情调和文学韵味竟然如此深沉、如此浓烈。

因此说秋天是色彩的世界或者说秋天是色彩错杂光影幻动的世界就都远远不够了。

为什么呢?因为生命才是最可宝贵的,没有生命的世界总是僵死的。

我们说某人画得好,那是因为他的画有灵气,而所谓灵气也就是生命。

秋天并非平静如水,秋天也非只闻虫吟。

秋天是炽烈的、喧闹的、跳动的。

生命在这个季节唱出了它的全部美丽,唱出了它最高亢的生命之歌。

而且愈是接近秋与冬的交界处,生命愈是顽强地表现自己,竭力要在大自然的美景里面挤进或者留下自己的一滴颜色、一种声音或一份韵味,就像一位老画师在他的晚年把毕生功力都画到画布上去一样。

请看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吧。

白杨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始脱落了,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桠毕露,依然昂首向天。

这白杨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即使干枯了残破了,依然结曲身姿翘出坚硬的不规则形状,倘若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502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502

课外语段阅读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做1~5题。

胡长孺字汲中,婺州永康人。

至元二十五年,诏下求贤,有司强起之,至京师,待诏集贤院。

即而召见内殿,拜集贤修撰,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杨州。

元贞元年,移建昌,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

程文海方贵显,其家气焰熏灼,即违法,人不敢呵问,其树外门,侵官道,长孺亟命撤之。

至大元年,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阶将仕佐郎。

大德丁未,浙东大侵,戊甲,复无麦,民相枕死。

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

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

长孺察其有干没意,悉散于民。

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

”脱欢察虽怒,不敢问。

县有铜岩,恶少年狙伺其间,恒出钞道,为过客患,官不能禁。

长孺伪衣商人服,今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zōu)卒十人蹑其后,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禽。

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

永嘉民有弟质珠步摇于兄者,赎焉,兄妻爱之,绐(哄骗)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

长孺曰:“尔非吾民也。

”叱之去。

未几,治盗,长孺嗾盗诬兄受步摇为赃,逮兄走官,力辩数弗置,长孺嗾曰:“尔家信有是,何谓诬!”兄仓皇曰:“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

趣持至验之,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

”遂归焉。

其行事多类此。

(长孺)为辞章有精魄,金舂玉撞,壹发其和平之音,海内来求者,如购拱璧,碑版焜煌,照耀四裔,苟非其人,虽一金一字,毅然不与。

乡闱取士,屡司文衡,贵实贱华,文风为之一变。

(选自《元史·儒学二》)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俾.尽逮其党置于法俾:使B.贵.实贱华,文风为之一变贵:贵重C.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摄:代理、兼理D.长孺亟.命撤之亟:屡次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孺察其有干没..意干没:侵吞公家或他人财物B.阅月..再至,索其钱阅月:过了一月C.浙东大侵..大侵:被全部侵占D.令苍头..负货以从苍头:仆人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尔家信有是,何谓诬(你家的确有这个东西,怎么是诬告)B.乡闱取士,屡司文衡(乡试中选拔人才时,他多次主持评卷工作)C.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宣慰的地方官脱欢察提议实行赈荒的命令)D.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岩中有人突然出来要和他同道,长孺正婉言谢绝)4.下列选项全部表现长孺光明宏伟、秉公执法的一项是()①与宰相议不合,改教授扬州②俾尽逮其党置于法③长孺察其有干没意,悉散于民④逮兄赴官,力辩数弗置⑤长孺亟命撤之⑥苟非其人,虽一金一字,毅然不与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⑤⑥D.③④⑤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长孺调任建昌录事的地方官时,他秉公执法,亟命权贵程文海砍掉侵占官道的门外大树。

高二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诗歌部分第4单元《大地的歌吟》(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诗歌部分第4单元《大地的歌吟》(人教版)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荷花(观张大千氏画)郑敏这一朵,用它仿佛永不会凋零的杯,盛满了开花的快乐才立在那里像耸直的山峰载着人们忘言的永恒那一卷,不急于舒展的稚叶在纯净的心里保藏了期望才穿过水上的朦胧,望着世界拒绝也穿上陈旧而褪色的衣裳但,什么才是那真正的主题在这一场痛苦的演奏里?这弯着的一枝荷梗,把花朵深深垂向你们的根里,不是说风的催打雨的痕迹,却因为它从创造者的手里承受了更多的生,这严肃的负担。

一、作者简介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

同年参加抗美援朝。

在这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被选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被评聘为一级作家。

2000年3月23日,在西宁逝世。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

郑敏,福建闽侯人。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哲学系。

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

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

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

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著《美国当代诗选》等。

李广田(1906—1968),号洗岑,笔名黎地、曦晨等。

山东邹平人。

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次年开始发表诗文。

曾与北大学友卞之琳、何其芳合出诗集《汉园集》,三人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

这时期的散文集为《画廊集》《银狐集》和《雀蓑记》,大多抒写内心感怀和乡土人生,追求恬淡静美的文风和浓厚的泥土气息。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在一些中学和西南联大任教,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著有散文集《圈外》《回声》和《日边随笔》,视野较前开阔。

同时著有长篇小说《引力》、短篇小说集《金坛子》和评论集《文学枝叶》等,诗集《普城集》和散文《花潮》《山色》等。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719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719

课外语段阅读题阅读《沁园春·雪》,回答文后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烧。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加点字注音。

蜡.()象分.()外妖娆.()今朝.()2.词的上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3.本词承上启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词表达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像,开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

参考答案:1.làfân ráo zhāo2.描写了冰、雪、长城、大河、山、原等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5.C。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课外阅读之隋唐文学精选《燕歌行 并序》高适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课外阅读之隋唐文学精选《燕歌行 并序》高适素材

《燕歌行·并序》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

2、摐(音窗):击;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

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

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

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

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

开头八句写出师,说明战争的方位和性质:“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危急和失败,战士们出生入死,将军们荒淫无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第三段十二句,写被围战士的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以及他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死节从来岂顾勋”,“相看白刃血纷纷。

”另方面也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边塞的荒凉,渴望有好的将军来领导。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704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704

课外语段阅读题阅读《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完成1~2题。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颈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选出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前四句是说:明月如此皎洁,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拥衾而卧的人。

但满腹的忧愁使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便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

B.五六句是说客游他乡又有何乐可言呢?不如早点回家。

在当时那个时代,人们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

C.最后四句是开头四句的深进一层。

前面是在室内走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

于是主人公走出户外,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种孤独感袭上心头,但又能向谁倾诉呢?D.“引颈还入房,泪下沾裳衣”这一句紧承上句写主人公实在受不了“愁思当告谁”这种感情上的折磨,“引颈”即掉转头回到室内,但愁情已到极点,以致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2.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A.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画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

本诗细致而具体地描写了主人公的神情举止,通过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B.看月、失眠、揽衣、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虽表明他醒着的时间长,但从中可以看出他忧愁很深。

尤其是“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C.五六句刻画出主人公想归而不得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它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了主人公究竟为什么忧愁的原因,语有余意,耐人寻味。

D.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

而这行动是一个紧接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归的心理状态,手法很是高明。

参考答案:1.D(“引颈”是指伸长脖子向家乡方向眺望)2.A(没有肖像描写)。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艺术生产领域,只有中国油画这种艺术形式最典型地包容着它的国际性形式和它需要表达的民族记忆的冲突,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油画从材质、观念、方法上都积淀着西方的历史记忆和历史经验,当它被用来塑造中国的形象和承载中国的记忆时,它会以何种方式“出场”呢?从中国油画发展史来看,在革命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之前,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国油画艺术正经历着和西方大致相同的发展进程:从古典写实的再现的艺术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意象的表现的艺术。

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都力图和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艺术形式衔接起来,都力图表达中国的民族记忆。

革命胜利以后,从西方传承过来的艺术进程被中断,取而代之的是苏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格局下所形成的艺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和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形成了在中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写实主义油画。

和所有的具有古典写实背景的艺术形式一样,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充分地表达了一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民族记忆,它叙述和再现了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着力宣扬这个时期一直倡导的革命意识形态;至“文革”时期,写实主义艺术蜕变为“革命”的艺术,一种观念的艺术,艺术纯粹为观念而存在,艺术本身却被消解了。

具有反讽意义的是,正是写实主义油画的这种观念性,为后来的中国流行艺术的蓬勃兴起,提供了适宜的温床和可以利用的材料。

在中国的写实主义艺术长期一统天下的格局下,流行艺术从波澜不兴到蔚为大观,成为当下足以和前者并驾齐驱的一股最重要的艺术力量,原因何在?按西方艺术史的变迁规律来看,流行文化的兴起是西方艺术在古典写实时代终结之后历经印象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不同的艺术发展阶段后,由美国的文化霸权所扶持起来的一种话语形态,它力图通过消解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来消解艺术的神圣性,进而消解具有几千年文化积累的艺术欧洲的中心地位;它倡导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艺术,主张艺术是通俗的、可复制的、可批量生产的;它实际上又重新确立了观念对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任何形式在流行艺术那里都成了图解某种观念的符号和工具。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月阶段测评(总第五次)语文试题考查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中册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的人格美林庚一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在此之前我们只有《诗经》一类的民谣,而且都不知道谁是作者。

作者的人格既少表现,所以作者不为人所重视,也不会使人发生兴趣。

屈原是第一个改变了这种趋势的人,他使得诗坛上从此有了诗人,他在诗之外争取了人的地位;人不仅是诗的材料,而且人本身就是诗——这就是屈原首次带到诗坛的事件。

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上;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要比那些作品更集中、更明快。

历史上无数的诗人正是为这个追求而努力,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都因此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们从那些作品里认识了诗人之后,诗人便成为一首无言的诗;我们因此感觉到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更明快、更无尽的力量。

这人格是一切诗人共同的向往,诗坛才成为一个人生的修炼所。

二屈原伟大的人格,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在这些光芒当中,屈原所受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的,毋宁说更是感情的。

有人以为屈原是儒家。

然而孔子所最崇拜的周公,屈原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过;孔子所最提倡的中庸之德,屈原更是背道而驰。

屈原与孔子性格完全相反,然而屈原却与儒家的另一个思想家性格相投,那便是孟子。

孟子的思想形态是“浩然之气”。

而屈原所谓的“中正”,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屈原的“与天地兮比寿”,便是孟子的“塞于天地之间”。

而屈原与孟子因此又都同样地具有一种感情上的诚意。

孔子是生于先秦思想刚开始的时期,孟子则生于先秦思想最澎湃的时期。

前者多少还有一点保守的色彩,至于孟子的时代则完全是进取的。

这所谓进取,也就是对于真理的彻底的追求。

这些真理的追求者,在理智上虽不见得相同,在感情上却正是一致的,那便是勇于求真的信心。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522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522

课外语段阅读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蝴蝶郑振铎春送了绿衣给田野、给树木、给花园;甚至于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也点缀着新绿。

就是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风粼粼的吹动,山间的溪流也开始淙淙汩汩的流动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于是红的,白的,黄的,黑的,以及各色的蝴蝶们,从蛹中苏醒了,舒展着美的耀人的双翼,栩栩的在花间,在园中飞了;便是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只要有新绿的花木在着的,只要有什么花舒放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来了,偕来的是花的春天。

当我们在和暖宜人的阳光下,走到一望无际的开放着金黄色的菜田间,或杂生着不可数的无名的野花的草地上时,大的小的蝴蝶们总在那里飞翔着。

一刻飞向这朵花,一刻飞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双翼也还在不息不住的扇动。

一群儿童们嬉笑着追逐在它们之后,见它们停下了,便悄悄的蹑足走近,等到他们走近时,蝴蝶却又态度闲暇的舒翼飞开了。

“啊,蝴蝶!它便被追,也并不现出匆急的神气。

”在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到全个宇宙都耀着微笑,都泛滥着快乐,每个生命都在生长,在向前或向上发展。

1.语段中“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中“不能名色”的词义是________ _________。

2.文中第一自然段空出了末句,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A.栩栩的蝴蝶们也都飞来了B.蝴蝶们也都栩栩的来临了C.都迎来了栩栩的蝴蝶们D.都栩栩的飞来了蝴蝶们3.文中作者着力描写哪些景物(至少写出10种景物)?答:。

4.作者从哪些画面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答:。

5.作者借助于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不超过20个字)6.“啊,蝴蝶!它便被追,也并不现出匆急的神气。

”这句话表现了蝴蝶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5个字)参考答案:1.不能说出颜色。

2.B3.田野、树木、花园、墙隅、屋角、庭院、湖水、溪流、春花、蝴蝶、菜田、草地4.湖面微波荡漾、溪流淙淙汩汩、五颜六色的鲜花争芳斗妍、蝴蝶翩翩飞舞、群童嬉逐蝴蝶。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498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498

课外语段阅读题阅读文段,完成1—4题。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鸿词授集贤殿①正字②。

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遇用事者③得罪,例出为刺史。

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

泛滥停蓄④,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词以白其大人。

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遂,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警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

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注〕①集贤殿:管理刊辑经籍等的机构。

②正字:掌校正书籍的官。

③用事者:当权者,指王叔文等。

④停蓄:渊深。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逮.其父时逮:捉拿B.务记览,为.词章为:做,这里指写作C.比.一岁比:及,等到D.当诣.播州诣:到……去2.加横线句标断正确的一项是()A.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B.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打架阅读答案

打架阅读答案

打架阅读答案【篇一:猫狗之缘的阅读答案】t>篇二:猫狗之缘的阅读答案篇四:猫狗之缘的阅读答案同系列文档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朋友之树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二):颐和园之叹2012年高中语文精选课外阅读材料(五):朋友之树猫狗之缘(节选)2013年高中语文阅读素材:我与乔布斯的一面之缘2012年高二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之校园生活:《风缘》素材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修髯飘飘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一个烟头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双钱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夜市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天使热线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失业的学徒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小鱼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微博互动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慢速印度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奏小过安君臣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妈妈的礼物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医生的死亡之道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旅行2012年高中语文优秀课外阅读材料(五):生活家内容提示:猫狗之缘作者:韩少功小猫咪咪本事渐长,表现欲也渐增,见到我在院子里走过,忽然冲到我的前面,刷地一下蹿上树,又唰地一下从树上蹿下来,其实没有什么要事,只是想请你见识它非凡的速度和高度。

它也有失手的时候。

它不明白竹子不是樟树或梓树,不知道竹竿太滑也太硬,有一次当着我的面一路猛冲,闪电一般蹿上竹竿,但爪子抓拉不住,终于哧溜溜摔了下来,砸了个四脚朝天,真是很没有面子。

它夹着尾巴快步溜走,以后再也不爬竹竿。

实在很无聊的时候,它才会想到名叫“三毛”的一条狗。

猫狗之缘作者:韩少功小猫咪咪本事渐长,表现欲也渐增,见到我在院子里走过,忽然冲到我的前面,刷地一下蹿上树,又唰地一下从树上蹿下来,其实没有什么要事,只是想请你见识它非凡的速度和高度。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714

高二语文试卷课外语段阅读题714

课外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邂逅
[台湾]席慕蓉
他把忧伤画在眼角
我将流浪抹上额头
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
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
漠然地不再相识

亲爱的朋友
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
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
A.第一节中,诗人用“画”、“抹”、“添”、“雕刻”等词语,既显示了岁月流逝的轨迹,也揭示了人们“自寻烦恼”的反常心理。

B.诗人在第一节将“你”、“我”如一的“雕琢”展现出来,在第二节中便把“化妆”得严严整整的“你”、“我”推向街角,展现擦身而过却不相识的场面。

C.第二节中“请别错怪”一句仿佛是一种规劝,又仿佛是一种提醒,娓娓而谈中解释了“漠然地不再相识”的本质。

D.诗人在诗中把抽象的人生“世态”阐述得既含蓄深沉又细致入微,他含蓄地告诉人们,经常化妆打扮自己,并不能带来美丽,而只会使自己苍老。

参考答案:D
提示:这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此处的“化妆”应理解为人们自寻烦恼的行为,不是“化妆打扮”的意思。

高二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

高二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

高二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1. 高中课外文言文及翻译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

进,字文进,钱唐人也。

宣宗喜绘事,御制①天纵②。

一时待诏③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

进入京,众工之。

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④。

画惟红不易著⑤,进独得古法入妙。

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⑥去余幅不视。

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⑦倍常工。

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

一日,在市见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

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⑨?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

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⑩耳。

彼惟煌煌是,安知工苦?能徒智于缣素⑾,斯必传矣。

”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然进数奇⑿,虽得待诏,亦轗轲亡大遇。

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

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

(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译文】明代画家以戴进为第一名。

戴进,字文进,杭州人。

明宣宗喜欢绘画,他绘制的画充分发挥了上天赐予他的才能。

当时,他身边的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都有名气。

戴进入京城,画家们妒忌他。

一天,在仁智殿呈画给皇上,载进呈上的是《秋江独钓图》,画中人穿着红袍在水边垂钓。

绘画唯有红颜色不易著,戴进独自得到古法的妙处。

明宣宗观赏时,谢廷循在旁边跪下对皇帝说:“戴进的画非常美,但是赤红色是朝廷高级官员的服色,怎么让钓鱼人穿红袍呢!”宣宗点头赞同,于是就用手一挥不再看戴进其余的画。

所以戴进住在京师,十分穷苦。

戴进原先是首饰匠,他锻制的人物花鸟,模拟得形神毕肖十分精奇,其价值超过一般锻工制品的一倍。

戴进自己很得意,以为人们一定十分看重而流传下去。

一天,在集市的熔金人那里,看到的首饰,就是戴进打制的,顿时感到悲伤失意。

回来他对人说:“我为制造这些东西耗尽了心血,哪里仅仅为了换饭吃呢?我的心意是要依托这些物品使我的名字不朽罢了。

2023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同步巩固练习附答案

2023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同步巩固练习附答案

2023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荷花淀》同步巩固练习附答案一、课内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荷花淀(节选)孙犁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女人编着席。

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

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硕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

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

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

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

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

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

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屑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

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

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

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

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

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

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

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外阅读训练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外阅读训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外阅读训练(2021山东枣庄高二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20分)甲孟轲,驺(zōu)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迁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②;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丙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③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

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

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注] ①比:为,替。

②耨(nòu):锄草。

专题04 求真求实主题拓展作文-高二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选必下册)

专题04 求真求实主题拓展作文-高二语文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选必下册)

第四单元求真求实主题作文拓展训练(导写+例文+素材)一写作主题1.质疑、求实、反思2.不迷信权威、轻信盲从3.追求真理,无畏无惧4.求真务实,善作善成二作文导写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有人说,苏轼的《石钟山记》“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辫伪的旨趣”。

而求真辨伪的过程中,大抵要经历“质疑、求实、反思”三个阶段。

这无论是对我们的学习求知还是人生成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照搬古文内容,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本题在衔接教材的同时,也强化三元思辨的写作训练。

材料总共三句话。

第一句引用选择性必修教材《石钟山记》后的课文提示,既考查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与理解,也提出写作立意的方向:求真辨伪。

第二句概述求真辨伪经历的三个阶段,明确写作立意的关键概念:“质疑”隐含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的科学态度;“求实”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揭示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真理;“反思”体现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发展,以及不断纠错修正的科学过程。

三者彼此联系,不断深化,是写作的立意纵深与思辨空间。

第三句话概括该过程对学习求知和人生成长的积极意义,既立足考生现实生活,又启发他们思考未来,凸显语文学习从课内到课外、从成才到成人的教育目的,这是写作内容的拓展、深化。

任务指令:“你怎样的思考”既要突出“你”这一特定对象的主体意识和情境意识,也要亮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具体论述分析,不可泛泛而谈;“结合材料”要强化对材料的联系,不可脱离材料自说自话。

“要求”中的“不得照搬古文内容”,强调写作中不可搬用教材内容,避免抄写课文。

【优秀范文】1以质疑求实真理,以审视提升自己有人说,苏轼的《石钟山记》“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绕着求真辫伪的旨趣”。

而求真辨伪的过程中,大抵要经历“质疑、求实、反思”三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悦读·越读导语: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阅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积累,充实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了我们的语文素养。

坚持阅读,就会为我们的信条——“向语文素养要高考成绩”的实现铺就一条道路。

1、时文一枚:执虚如盈张丽钧每当听到学生们背诵《弟子规》中“执虚器,如执盈”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好喜欢这两个短句!一遍遍在心里默念它,被提醒的顿悟与被寄望的欣悦暖暖地包围了我。

从字面上来看,它很好理解——就算你手里拿着的器物里空无一物,你也要当它盛满了东西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不要生出半点轻慢不恭。

我试图让自己潜入这两个短句的深层,轻轻叩问一下作者:先生究竟出于怎样的考虑,号召人们视“虚”为“盈”呢?难道说仅仅是为了爱惜器物、不使堕地吗?——当然不是。

先生应该是十分看重那颗“恭肃的心”的。

即使是捧着一只粗瓷的空碗,也当那里面盛满了佳肴美馔,不因“空”而生狎昵,恭肃的心,惴惴地悬了,让“盈”在这一刻成为“虚”的别解。

我得承认,我是慢慢喜欢上那种“执虚如盈”的庄肃感的。

在这个美好的提示面前,我郑重地将自己所打发走的日子归了类,分为“执盈如虚”、“执虚如虚”、“执虚如盈”三个阶段。

在“执盈如虚”的岁月里,何曾知道自己正“执盈如虚”?生活将那么多盛满了琼浆的精美器物送到我手中,我却没想到它们都是需要我怀着一颗恭敬的心去珍爱的。

这颗心,与其说是粗疏的,不如说是贪婪的,它惯于挑剔,惯于骄横,惯于在一朵花前遥想另一朵花。

后来,生活或是恼了?竟粗暴地略去了“洽谈”的程序,劈手从我怀里掠走了一些,又掠走了一些。

我不能呼告,不能悲鸣,只能默默注视着自己越来越空虚的怀抱,惊恐莫名。

于是,赞歌喑哑,腹诽茁长。

一双“执虚如虚”的手,注定逃不掉被荒漠吞噬的命运。

感谢那个飘着海腥味的夏天,它使我幸福地读懂了“盈虚”的内涵。

在那条仿佛被世界遗弃了的夜航船上,我站在甲板上看下弦月,一位写诗的大姐静静地站在我身旁,我叹口气说:“月缺的日子,总是多于月圆的日子——多像生活!”大姐却说:“换个角度想想,每一天的月亮其实都是圆的——你用光明的想象补充上那暗影部分就成了。

”我把这说法进驻我的心的那一天看成节日,因为就是打从那一天开始,我渐渐修炼了一项将一弯金钩看成一轮玉盘的本领。

那一年,在大昭寺,顺着导游的手指看去,我们看到了那么多塞在“牙柱”缝隙里的牙齿。

导游告诉我们说,这些牙齿都是朝圣者的,他们不幸死在了朝圣途中,同行者便敲掉他们的牙齿,带到了这令他们神往一生的圣地。

浩叹四起。

我知道这些浩叹背后不乏鄙夷的同情,但是,我却忍不住朝那些牙齿深深鞠躬。

想那毅然踏上朝圣之路的人,大概都曾逆料过这样一个途中抛尸的结局,可这却没有成为他们逃遁的理由。

甘心的生命,甘心的灵魂,将空虚的朝圣之旅装扮得一路花开。

恭肃的心,充盈了器物;颖慧的心,充盈了月亮;虔敬的心,充盈了天地。

说到底,真正空虚空洞的,既不是器物也不是生活,而是我们昏花的眼与蒙昧的心。

——“执虚器,如执盈”,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啊。

2010年11月26日《燕赵都市报》阅读导引:同学们,读了张丽钧老师的《执虚如盈》,我想,你应该明白这么两点道理:其一,我们应该善待生活恩赐给我们的美好,否则,逝去的美好将成为我们回忆中永远抹不了的一缕伤痛。

其二,由一名言、一器物触发引起联想铺衍成文,是散文小品的重要的写作方法,也是我们高考作文的一枚“雕虫小技”。

写出你的感悟:2、文言一支:全国高考语文I卷文言文试题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阅读指引:你读懂了吗?请慢慢读,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及其发生的事件,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再标明那些你不大懂的句子,查查字典,或问问老师。

要求翻译的,试试看。

3、素材一粒小提琴的第五根弦文/龙富鸣跃他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就没有音乐。

12岁时,他跟父亲出山,看见一个人在拉小提琴……他的心灵被震撼了。

回到家,他自己用木板和铁丝做出了那玩意。

当时,他还不知道那是小提琴,不知道那是音乐,但他认定那是人间最好听的声音。

他每次做出拉琴的样子时,就魂飞高天,就大声吼唱山里的歌。

所有人都说他疯了,家里人差点请来神婆用火烧他。

15岁,他终于在山外捡来一把小提琴,那是人家扔了不要的,而且没有弦。

他一分钱一分钱地偷藏,藏了一年,终于买来三根弦,安上了。

第四根弦很贵,买一根弦的钱能吃很多天的饭,他是藏不够的,也不忍心,因为家里常常揭不开锅。

三根弦也能拉!他就天天晚上偷偷拉,去河边,去山上,去树林里。

他觉得那声音鬼兽也爱听,不会伤他。

他不知道什么是乐谱,不知道什么是音位,但他硬是能把山歌拉出来,拉得就跟真人唱的一样准。

人们不再说他了,因为,人们都被他拉琴的样子感动了。

1977年,他就用这把只有三根弦的小提琴,报考了上海音乐学院。

怪琴怪人怪曲子,但他却被录取了。

因为主考官流泪了。

主考官说:“他那样子,他那声音,是音乐真正的魂!”之后,他又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之后,他有了四根弦的小提琴;他知道了莫扎特、贝多芬;之后,他成了小提琴顶尖好手,他能把所有经典的曲子拉出新的灵魂来!可是,他不满意,因为他无法表现出12岁时听到的那种感觉。

他不喜欢名人死人的曲子,他认为那些曲子根本就表现不了他的灵魂之啸。

1986年,他到了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要借文化的巅峰看云天之上的真魂——音乐。

后来,他获得了博士学位,拥有最权威的音乐学识。

他走进了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台。

他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指挥家之一。

他就是中国浏阳河边的谭盾。

最贫穷苦难之时的他,那“三弦琴”已经注定了他云天之上的高魂,注定他一生只能超越超越再超越。

小提琴一直只有四根弦,可对他来说,它还有一根弦,这根弦,世界上所有的小提琴都不配安装。

这第五根弦才是引领他成为“音乐超人”的神灵,这第五根弦在云天之上!(选自2010年6月《青年博览》,有删节)阅读指引:“小提琴的第五根弦”是一根不满足现状、为超越而生的灵魂之弦;是在贫穷面前为了心中的挚爱执着追求永不放弃的灵魂之啸;是苦难中超越的精神做羽翼,让心灵飞翔在云天之上神灵的翅膀。

是在贫穷苦难中自怨自艾,还是在贫穷困难中超越飞翔,谭盾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

谭盾的经历适用写作的主题词:磨难、个性、超越、自满、精神等。

写作尝试:假如让你把谭盾的材料加以提炼概括作为一则论据,写进《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你准备从什么角度概括?用在文章的什么地方?请您尝试地做一做这件事。

【作文链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就必然会出现庸人得势、竖子成名、良莠不分、优劣难辨的可悲局面。

这世界还有什么竞争意识?还有什么遴选机制?还有什么公正执法?还有什么高尚理想?失去了磨难,也就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猛虎变为猫咪,雄狮变为绵羊,雄鹰变为麻雀,龙种变为跳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

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关于磨难,司马迁体悟最深。

他曾深有感慨地说出这样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史诗”,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试想,一个总是逃避磨难的人,常常错过了锤炼自己的机会,他怎能构筑人生的丰碑呢?所以,我不能不由衷地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磨难是试金石!它可以使人变得卑微甚至瘫软,也可以使人变得坚强,变得高大。

它可以将人性退化为兽性,也可以将凡人升华为神圣。

在人生的金字塔顶,摆满了成功的金牌、荣誉和花环,但它的塔身和台阶却是由一块块被称为“磨难”的基石铺就。

只有踏着这些“磨难的基石”才能到达胜利的顶端、辉煌的顶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磨难”是人生成功的必修课,是上帝馈赠给人类的最好礼物!4、断句并翻译王安石伤方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钙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5、赏析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赏析】这首词写景只有两句,却以写意的画法,画出江南水乡的最大特点,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写江南的人美,只写垆边女的皓腕,而“似月”的美貌,又给读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开头用“人人尽说”这一侧面描写的手法,令人信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