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十则》的作者、内容和影响。
2.学习并掌握《论语十则》中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3.通过阅读和理解《论语十则》,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4.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论语十则》的内容和核心思想。
2.掌握《论语十则》中的关键语句和意义。
3.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理性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论语十则》中的深层思想。
2.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中理解作者的意图。
四、教具准备:1.多媒体设备或黑板、彩色粉笔。
2.《论语十则》的文本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1.通过放映一段与《论语十则》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论语》有了解吗?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吗?Step 2:学习《论语十则》(10分钟)1.介绍《论语十则》的作者孔子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分发《论语十则》文本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就文本中的关键语句进行解读和思考。
Step 3:分析《论语十则》(15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论语十则》中表达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念。
2.提问:你认为《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对你影响最大?请简单解释原因。
Step 4:思辨与扩展(15分钟)1.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展开扩展思考:孔子的思想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为什么?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就孔子的思想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和思考。
Step 5:展示与总结(10分钟)1.请学生选取自己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进行朗读,并解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结合全班讨论的结果,总结《论语十则》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Step 6:课堂小结(5分钟)1.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
2.提问: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论语十则》的理解,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第一则:学而篇·序言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背景与意义。
2.理解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
1. 揭示《论语》的背景与意义。
2. 解析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思想。
教学难点:
1. 理解“学而时习之”这一句措辞的深刻含义。
2. 清楚地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
1.课文导读法
2. 互动式讨论
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论语》的探究。
1.你们有听说过《论语》吗?
2. 你们知道《论语》的来源和意义吗?
3.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第二步:学习课文
请学生们进一步阅读《论语·学而篇·序言》,理解、默记关键句子。
第三步:领悟内涵
请学生分组互动,讨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思想。
1. “学而时习之”的含义是什么?
2.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第四步:复习总结
1.对《论语》的背景与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 理解了“学而时习之”这一句措辞的深刻含义。
3. 清楚地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十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那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那么》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积累“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2. 翻译十那么名言警句,深入理解其内涵。
3. 端正学习态度,改良学习方法,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是9月23日,再有5天就是一个“圣人”2562周年华诞。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很多人去山东省曲阜fù市“朝圣”!这个圣人是谁呢?(ppt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今天我们在成都狮子山上,就不大可能跑到山东的孔子庙去拜祭,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第10课《<论语>十那么》来纪念孔子诞辰2562年。
(PPT2:“论语”。
)学习该课的目标是(PPT3:“展标”。
齐读目标。
)二、诵读课文学生齐读;正音。
三、直译、理解(弄清每一那么谈的主要是哪个方面。
板: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以下随机PPT4:“直译理解”)第一、二那么:抽生解释红色的字并直译;抽生判断每句谈的各是哪个方面。
第三那么:抽生解释、直译后强调“可”“以”及省略的“之”。
第四、五那么:抽生解释、直译。
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和通假字“女”“知”第六、七那么:抽生解释、直译。
思考为什么把两那么合在一起解释翻译。
第八那么:抽生解释、直译。
思考并答复前后三句的关系。
理解“仁以为”。
第九那么:抽生解释、直译。
启发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处于乱世,君子能坚守道义,洁身自好。
第十那么:抽生解释、直译。
启发学生理解正面阐释“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与反面阐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自由朗读1.把文中的成语找出来。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篇一」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论语》教案2一.复习:背诵前两则以及课下实词。
二.新授: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四,五则1.朗读,翻译这三则,教师在黑板上归纳重要实词。
2.老师:何为“温故”,何为“知新”请同学们举出例子。
复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新知识的呢?3.学生:反复阅读,反复练习。
4.老师:在复习的时候要动脑思考,有触类旁通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融会贯通,迁移的能力。
提问:那为什么说温故知新之后就可以成为老师了呢?如果只是一味的传授,而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维,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归纳总结提炼的能力,会有什么后果呢,那么由此,我们能想到什么呢?(思考的重要性)提问:如果一味的思考是否可以呢?我们来看下一则5. 老师:“学而不思”在学习生活中指什么样的人,“思而不学”指的又是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举例子学生:前一种是书呆子,不会动脑思考;后一种是梦想家,没有行动。
学生:一种是非常用功的学生,一种是不努力,不用心的.学生。
6.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平时学习时有没有这两种状况呢?你觉得这两种情况哪种更有害呢?(后一种更有害)为什么“思而不学”更有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如果一味的空想,等着天上掉馅饼,就会一事无成。
学生:如果只想不做,总是异想天开,就会一无所得。
7. 老师:我们在学习时,应该思考什么问题呢?这两则强调的是学习方法,我们要反思自己,平时是否做到了这两点。
8. 朗读背诵三,四则。
9. 齐读第五则,考虑一下,这一则写了什么内容?是否有不懂的问题。
10. 学生:我想到了两小儿辩日,孔子也有不知道的时候。
学生:圣人也不是什么都懂,我们平常人就不用装懂了。
11. 老师:说的很好,由此我们能想到什么呢,做人要具备什么品质?(谦虚,虚心,谦逊)一个人,总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能强不知以为知,要实事求是。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5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作者、内容和背景;2. 了解《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录,并理解其含义;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4. 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录;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辨能力。
教学准备:1. 《论语》的教材及其他相关教辅资料;2. 复制好《论语》十则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2. 引导学生谈谈对《论语》的了解,并介绍《论语》的作者、内容和背景。
二、学习《论语》十则(30分钟)1. 教师出示《论语》十则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其中的篇章;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则经典语录进行解读,并向整个班级分享;3. 全班共同讨论各组的分享内容,理解每则经典语录的含义和价值观。
三、思考与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每则经典语录对自己的启示和意义;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则经典语录,写出一段与之相关的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并展示给全班。
四、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见解进行点评;2.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论语》的价值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阅读《论语》剩余的篇章;2. 写一篇关于《论语》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论语》中的十则经典语录。
通过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学生能够理解每则经典语录的含义和价值观,并能够进行思考和拓展。
同时,通过写作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论语》的深入思考。
但是,时间有限,只能选择了十则经典语录进行学习,可能会有其他经典语录被忽略,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弥补。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在山的那边》的内容和主题。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常用的重点文言实词,正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3、理解各则名言警句,反思和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4、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反省自我,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感受“仁”和“恕”的真意,开阔胸襟,提高个人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十则语录的内涵。
难点:激发自我反省,感悟名言警句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实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论语》了解多少?),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东济宁“孔庙”的视录像与讲解和电影《孔子》中的经典片段,加深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了解。
孔子被后世成为“至圣”,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中的圣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去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们那里儿汲取一点智慧。
二、初步感知1、仔细听课文的朗读示范,注意字音和断句,完成下列填空题。
(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7)思而不学则殆().(8)诲()女()知之乎..(9)是知()也.(10)弘毅()..(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其恕()乎.2、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老师听后指导,纠正断句,划分节奏,展现句子的层次关系.明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三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三篇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则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论语》教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理解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习方法:1、诵读法2、评点质疑法第一课时【学习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
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习导学: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资料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课堂导学:1、提问关于孔子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提问关于《论语》的资料收集。
(小组汇报,搜集成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论语》一直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4、总结三个通假字:ABC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领会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讨论、弄清楚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论语》十则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楚通假字。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精选6篇)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精选6篇)《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欢迎大家分享。
《论语》教案(七年级上册) 篇1教材分析: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选文中的十则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读字词、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理解课文内容3、整理、积累成语、短语等语言材料。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2、合作探讨3、培养勤学好问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态度人生修养教学重、难点:揣摩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浅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学情分析: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因学生出次接触文言文所以授课过程中老师要精讲,学生要熟记深思牢记。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具准备:朗读磁带、幻灯片教学过程:《论语》教案(七年级上册) 篇2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多媒体显示孔子像)(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
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的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关于孔子和《论语》(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预习: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教师明确有关资料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同学们自读课文“阅读提示”,慢读全文。
2.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
2、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
3、了解各章大意。
A、“见贤思齐”章:见贤思齐、勇于自省。
B、“三人行”章:择善者而师之。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难点:分类式学习笔记活动的实施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
(15分钟左右)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
(12分钟左右)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
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
(20分钟左右)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①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③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④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⑥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难句翻译”类练习: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论语》十则(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材版本人教版学段七年级学科语文章节第二单元第10课课题名《论语》十则课时第一课时执教教师单位教师姓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论语》知识,明确其历史价值。
2.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用法。
3.熟练背诵和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1.理解运用课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2.培养文言翻译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并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积累实虚词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以致用。
教具多媒体时间安排1.媒体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5分钟)2.交流有关孔子和《论语》的知识。
(5分钟)3.整体感知。
(10分钟)4.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20分钟)a.读出课文韵味(字音,节奏,情感)b.读出课文智慧:喜欢的一则,启发最大的一则,不敢认同的一则。
课后小结1.将传统的逐字逐句析文讲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文本之间多层次的对话。
2.注重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掌握《(论语)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理解,张扬自我,濡染传统文化气息,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备注时间灵活分配读一读、背一背、译一译、品一品、说一说3.学生自读课文(1)媒体展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2)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读准字音、处理好节奏、语速语调。
媒体展示: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教学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教学教案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课题:《论语》十则课时规划:三课时教学目标:① 掌握“罔、殆、矣、诲、弘、凋”等字音、字形。
②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③ 累积《论语》中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1、理解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解释,累积文言知识。
2、理解课文包含的深层哲理,并晓得联络实际,指点自己言行,学以致用教学方法:朗读法,评点启迪式,分类收拾归纳法教学进程:一.导入:孔子的生平阅历和和弟子间小故事等等。
(也可展现图片)半步《论语》治天下引题学习和做人处事的格言百家讲坛中于丹的《论语》心得两小儿辩日(小学)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同窗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解呢?讯问大家对孔子和《论语》有多少了解。
二. 介绍孔子、《论语》相干知识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享年73岁。
年龄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也是名列于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我国古代思想家。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它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施展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另外,缭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胜利地刻划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莽撞,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慧善辩,曾皙的萧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光鲜,能给人留下深入印象。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早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后来成为封建时期***的必读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
这些篇章分别是: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述而第七泰伯第八子罕第九乡党第十先进第十一颜渊第十二子路第十三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三.总体感知1.初读课文,参考注释或应用工具书,注音(请学生注音)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7、思而不学则殆()8、诲()女()知之乎9、是知()也10、弘毅()11、然后知松柏以后凋()也12、其恕()乎二、划停顿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正人乎?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论语》十则一、教学目标1.熟悉《论语》中的十则内容,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道理。
2.掌握《论语》中的关键词、语法结构和句式。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论语》中十则内容,把握其精华。
•难点:深刻领会十则所蕴含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帮助学生了解《论语》的背景。
•导入问题:你知道《论语》吗?这本书是成书于什么时候?作者是谁?2. 学习环节第一则•教育目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了解道德标准。
•学习重点:理解其何以引申出“人之初性本善”的名言。
•学习难点:掌握其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
第二则•教育目的:鼓励学生尊重和表扬他人。
•学习重点:掌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理解孔子对“利”的贬义。
•学习难点:领会孔子对于利益的深层次理解。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态度。
•学习重点:领会“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名言。
•学习难点:理解孔子提倡的学习态度和自知之明。
第四则•教育目的:加深对孔子“正心诚意”的理解。
•学习重点:解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学习难点:用自己的理解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进行阐述。
第五则•教育目的:引导学生关注教育的价值和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教愚者,无余事;且尽之矣!”这句话。
•学习难点:掌握“教愚者”的深层含义。
第六则•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中庸之道。
•学习重点:领会“君子中庸而不兼,小人兼而不中庸”的道理。
•学习难点:围绕“中庸”的内涵进行探讨。
第七则•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谦虚态度。
•学习重点:理解“君子不器”的真谛。
•学习难点:联想“言之不预,跃于东海”的内涵。
第八则•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习重点:深入探讨“虚则能纳,容则能容”这句话。
•学习难点:探究孔子的思想和良心内心状态。
•教育目的:引导学生发掘人生真谛。
•学习重点:理解“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句话。
2020年10《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10《论语》十则 ( 人教版七年级上教课方案)10《论语》十则四川郫县周化琴教课目的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利地朗诵、背诵课文。
累积成语、格言、警语。
00 教课要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利地朗诵、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认识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略;认识《论语》的主要内容;收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掌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教课内容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相关学习的内容。
教课方案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积厚流光韵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许多灿烂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可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
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到现在日,仍光辉四射。
下边我们就来共同研究学习《十则》。
沟通相关孔子、《论语》的知识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沟通。
班上沟通: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余同学作必需的修正、增补。
师生沟通:教师用多媒体展现自己收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期间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 ) 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首创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流传,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以致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__ 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假如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含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能够看出很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品涵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思虑本文内容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
学生沟通后,教师概括:本文主要包含学习和个人涵养双方面的内容,前五则侧重谈学习,后五则侧重谈涵养做人。
( 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错,教师应当在剖析中给学生讲明。
七年级语文上:第10课(论语)十则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论语》十则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理解“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成语。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3.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4.培养文言注释能力。
5.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开阔胸怀,提高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6.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
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今天是几月几日?……9月28日,很好!有谁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呢?……今天是一个“圣人”的诞辰!说到圣人,我们想到的是谁呢?……中国人说“圣人”,就肯定是说孔子!每年的今天,都会有很多人去到山东省曲阜市“朝圣”,今年已经是孔子诞辰2556年了。
今天我们还要上课,就不可能跑到山东的孔子庙去拜祭孔子了,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第10课《<论语>十则》来纪念孔子诞辰2556年。
继续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才是对孔子最好的纪念!二、新授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教师板书)2.结合句释自读,读清句意。
3.质疑,答疑。
4.师引导深入学习。
“学而”篇[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感文]:君子可以不求食饱、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
做事、对工作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
”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孔子认为好学,首先学业要精于是得勤奋,学会居安思危。
这样就可以算是孔子所说的那样。
这句话可谓与我们现代人的追求是反过来的,我们的教育制度现在给大家的教育就是读好书才能有好职业,不断拿学位才能有好的生活、“娶美女(帅哥?)买房买车”,这也是现实的,能拿在手里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论语》十则(人教版七年级上教案)
10《论语》十则
四川郫县周化琴
教学目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00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
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
能表现松柏品性的。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韵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
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
《庄子》、《荀子》等。
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__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
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
(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on)学而不思则罔(w6ng)
思而不学则殆(dai)不亦说(yu杏)乎
三省(xvng)吾身传(chu6n)不习乎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