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呐喊”与“彷徨”
论《呐喊》《彷徨》中的对比手法
论《呐喊》《彷徨》中的对比手法
《呐喊》《彷徨》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经典篇章,它
们所采用的对比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双重意义的世界。
《呐喊》故事发生在一个村庄,其中有一家姓吴的家庭,老父亲
受到宋江和卢俊义集结民众讨伐英雄山的号召,离开家乡进行反抗。
离开后,鲁迅用肃穆的叙述方式让孩子们看到了刻骨铭心的一幕,那
就是妻子的哭泣声和孩子们的悲叹。
而这里面最突出的对比就是老吴
对于家国热爱的感情和妻子和孩子们的痛苦。
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
了不幸的学者与抗争之间发生的冲突。
而《彷徨》则是作者在反思和批判政治局势时所渗透出的表达方式。
主人公迷失在一片沧海中,无暇起伏,只能彷徨于此,一时无智,被政治的困境所束缚。
然而在这种沉寂的氛围中,作者还是让读者看
到了另外一种对比手法——那就是大海的宽阔与主人公的狭隘的心态
相照的对比。
作者在这种表达方式下向读者展示了当物欲忘却其情义时,努力捍卫自己理想、信仰和希望的可贵精神。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呐喊》《彷徨》两篇文章都采取了对
比手法以展现他们所批评的社会现实。
一方面,鲁迅先生通过对比来
表达对民众反抗的赞美;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来表达对物欲忘却其情
义的愤怒。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精神,他并不是把眼泪流下来,而是带
着勇气走进改变的世界,把自由和希望带给人民。
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
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论《呐喊》与《彷徨》的情感表达-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引言《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代表作,其情感表达的思想鲜明突出。
作品中饱含了强烈的爱恨情仇,对于下层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表达尤为深刻。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先生内心的“呐喊”,他希望通过这种“呐喊”唤醒人民被封建思想束缚的灵魂,从而不断地激励人民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专制背景下,鲁迅的文章也被赋予了革命的色彩,通过小说的思想表达与情感宣泄从而不断地改变人民“吃人”与“被吃”的命运,为当时的革命斗争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鲁迅先生爱憎的情感表达也引起众多爱国志士的共鸣,从而不断地促进着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发展。
从文章题材的选择上表达情感1.从文章题材的选择上表现出的悲愤情绪。
不同的题材往往反映着不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背景,鲁迅的文章从现实的社会背景出发,描述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状况,选用的悲剧性题材更加引人深思。
首先反映的就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现状。
这一悲剧在文章《狂人日记》中表现为封建礼教“吃人”的惨状。
文章中描绘的赵贵翁的眼色,小孩子们的窃窃私语,说“咬你几口”的女人,围着一哄而出的“青面獠牙”的人,他们用嘲笑和谩骂来对待一个疯子,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这种世俗的眼光和封建等级制度正是戕害人们的主要罪魁。
作者让一个疯子来说出文章的主旨正是作品意义的深刻所在,更让读者深思。
其次是对于劳动妇女的悲剧性体现。
在《祝福》中由于受到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祥林嫂的丈夫死了,儿子阿毛也死了,但是因为受到贞操观的影响只能守寡而不能改嫁,还被夫家当作私有财产卖掉赚钱,这是封建礼教对于妇女的残害。
另外,鲁迅还从她们自身的思想对自己的约束寻找病根,发现她们受害的同时不断地建立起奴性的思想,仿佛只有不断地做工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当祥林嫂第一次在鲁镇做工的时候,因为她是一个寡妇,所以只有用更多的劳动才能换取别人对她的认可,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在祭祀当中被“祥林嫂,你放着吧!”这样的拒绝伤害,也证明了她终究在别人眼中是个不洁的人。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基于女性形象的视角探讨鲁迅的妇女观XX(XXXXX大学名学院专业)摘要: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创造了那个时代中一个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这深刻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他以小说寄予了对中国妇女的同情,深入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封建根源,客观批判了她们的历史弱点,并为中国女性的解放探索出路。
本文以小说中不同的女性形象为出发点,剖析鲁迅先生的妇女观,对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及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进行再解读。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妇女观;妇女解放1 引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鲁迅先生于1918至1925年期间,创作了《呐喊》与《彷徨》,这位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以这两部作品将中国现代小说带入了成熟阶段。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的手中开始,又在鲁迅的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1]。
因此,如若探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乃至中国思想,鲁迅及其作品断然不可以被忽视,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和文化遗产[2]。
鲁迅先生的一生都在不断追求人的意识觉醒与思想解放,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解放。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直至生命的结束,鲁迅先生始终在其小说和杂文的创作中不停地注入着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
他对妇女身份、地位、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思考与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男女平等意识,及五四反封建的启蒙精神是相一致的,而他的论述却更为现实与深刻。
2《呐喊》、《彷徨》与女性形象在小说《呐喊》与《彷徨》中,鲁迅先生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这不但深刻反映出了他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先生的妇女观。
他站在广大被压迫妇女的立场上,感同身受地体察到了她们的悲惨处境,批判了造成妇女悲剧命运的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反对男尊女卑,主张男女平。
同时,鲁迅也表达了自己怒其不争的态度,针砭了女性的麻木和愚昧,并希望她们能够自醒自爱,走向彻底的解放。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中的国民痛史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通过深入揭示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成为了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学成就。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创作的两部重要小说,它们都描绘了中国国民的痛苦历史。
《呐喊》是一部包括了《孔乙己》、《药》、《明天》、《孤独者》和《祝福》在内的短篇小说集。
这些作品以鲁迅精湛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当时国民所面临的困境和痛苦。
《孔乙己》描写了一个可怜的酒保,在酒肆中备受鄙夷和欺负;《药》讲述了一位久病不愈的人通过误食药物而获得短暂的幸福;《明天》描述了一个饱受压迫的人民对未来的希望。
这些作品中,鲁迅透过描写个体的遭遇,展示了普通人民在抵御外来压迫和自身矛盾冲突中所遭受的痛苦。
鲁迅在小说中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用哲学的思辨和社会的关怀,揭示了人性的边缘与人民生活的痛苦。
从《呐喊》到《彷徨》,鲁迅的小说作品虽然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但都揭示了中国国民的痛苦历史。
在前者的短篇小说中,鲁迅以小人物的视角展示了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苦难和压迫,通过对个体的描写,揭示出整个国家的黑暗与痛苦。
而在后者的长篇小说中,鲁迅以白求恩的形象,描述了一个对中国社会充满热爱却始终无法融入其中的主人公。
从这个角度来看,《彷徨》更加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国民在传统道德和制度之间的痛苦和彷徨。
无论是《呐喊》还是《彷徨》,鲁迅都以深入揭示中国国民的痛苦历史为出发点,通过哲学的思辨和社会的关怀,表达了他对旧中国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的作品从病态的现实中挖掘出人性的可能性,通过对人性的揣摩和探讨,提出了一种对于更美好社会的向往和探索。
这使得他的小说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表作品之一。
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可编辑)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姓名:张静丽学号: 0903专业: 汉语言文学教学站点: 山西省电大朔州分校入学时间: _______200903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王卯根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2011年3月16日提纲一序论1.中心论题;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2,写作意图:《呐喊》与《彷徨》在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上,与以往传统小说对比,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思想的深刻,眼光的独到:重在揭示中国人病态的灵魂。
二、本论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对呐喊彷徨的剖析1 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概括性及战斗性;2 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3 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4 表现了农民的苦难生活和精神上遭受的迫害;5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6 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四)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1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2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三、结论《呐喊》与《彷徨》,继承中国古代文学精华,借鉴外国文学艺术形式、致力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革新。
突破中国传统小说的格局,建立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
融个、散文、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法于一炉,进行小说文体实验。
以出色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表现时代特征。
摘要分析鲁迅作品的部分背景对《呐喊》、《彷徨》的剖析,鲁迅的《呐喊》,《彷徨》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作出宝贵的贡献。
更新小说的观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
选取新题材,塑造新人物。
关键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麻木愚昧封建伦理冷漠剥削阶级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对鲁迅作品的简要概述: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呐喊》与《彷徨》
1926年,将1924年至1925年所作的11 篇短篇小说辑为《彷徨》(祝福、在酒 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 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 离婚),由北新书局出版,为鲁迅自己 自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一、重要作品概况 1、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深刻地 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罪恶, 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的 “吃人”本质做了惊心动魄的概括。 “总纲”
《呐喊》与《彷徨》
第二章 鲁迅(一) 第二节《呐喊》与《彷徨》
1923年,鲁迅将1918年至1922年所作 的15篇短篇小说辑为《呐喊》 (狂人 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 风波、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正传、 白光、端午节、兔和猫、鸭的喜剧、 社戏、不周山。后来再版时抽去《不 周山》), 由新潮社出版,为该社 “文艺丛书”之一;
❖ 四、格式的特别:小说艺术的重大突破; ❖ 短篇小说格局的借鉴与创造
❖ 中国传统小说在艺术形式上主要是白话章 回体与文言笔记体,《呐喊》与《彷徨》 则以现代白话小说样式为中国现代小说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 现代小说的大多数样式都可以从鲁迅小说中 找到发端,包括冷客观写实体、辛辣的社会 讽刺体、诗意的主观抒情体、讽刺的历史演 义体(故事新编)。
❖“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 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 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 并没有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 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 社会。”(《南腔北调集·我怎么 做起小说来》)
❖ 2、在看与被看的深度叙事结构中揭示民族心 理的负面因素(国民精神的弱点);
❖ 3、在离去-归来-离去的深度叙事结构中表达 对知识者群体精神命运的思考。
表现主义等)手法的大量运用
《呐喊》、《彷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精品名师资料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摘要】鲁迅小说反映了时代本质和精神特征,其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开辟了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其取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知识分子形象。
同时,鲁迅也以革命的批判态度,在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的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作了大胆的艺术创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关键字】鲁迅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正文】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
《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19l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l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
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
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痛苦的时代,一个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
《呐喊》和《彷徨》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反映了当时剧烈的阶级斗争和新旧思想的斗争,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和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新社会的热情向往,对人民大众的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呐喊》与《彷徨》是旧中国的一面镜子。
暴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探索社会的光明道路,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出路等重大事件,便是《呐喊》和《彷徨》的基本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作者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呐喊》是“五四”初期至“五四”高潮时期的作品,而《彷徨》则是“五四”后期即低潮时期的作品。
这两个集子的思想内容和战斗情绪,还是有差别的。
《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
简答1.《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一)鲁迅从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和角度观察中国的社会现实,他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敏锐地观察到了存在于广大民众中的思想弱点,即“愚弱的国民性”。
(二)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小说十分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的社会现实的某些重要方面。
(三)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还特别表现在注重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上。
(四)鲁迅小说在题材上有重大开拓,他把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引进现代文学创作领域。
2.《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答:(一)鲁迅的小说贡献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达到共性而个性统一,能从他们的性格中看出某种负责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1)鲁迅总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生活环境中来表现。
(2)鲁迅非常重视向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能够用最简练的笔墨,把潜藏着的人物心理深层的东西挖出来。
(二)鲁迅的小说把客观地描写生活画面,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这方面采取的是十分严谨的态度。
(三)鲁迅的小说把清醒,冷静的客观描写和烈火般的激情结合着,在表面的冷峻之下,包藏着也时时流露着作家内心的激情。
3.阿Q的形象: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3)阿Q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
4)“精神胜利法”则是他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
4.叶圣陶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1)由于叶圣陶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他写的最多的也最成功的还是学校里的教员学生,以及教育界的种种弊端。
2)叶圣陶是以描写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的权色生活著称的,他笔下的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习气得到淋漓尽致的再现和尖锐的抨击讽刺。
3)反应农村劳苦大众的贫苦生活和他们无力反抗压迫的现实的苦难命运。
4)1925年五卅运动后,叶圣陶开始有意识地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一些觉醒了的投入现实革命斗争的人物形象。
浅析鲁迅《呐喊》与《彷徨》
浅析鲁迅《呐喊》与《彷徨》作者:马文婧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04期摘要:《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其《呐喊》与《彷徨》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我国文学小说发展迎来一个新时代。
关键词:鲁迅;悲剧命运;叙事模式一、犀利笔锋下审视悲剧命运从农民的视角解读,《呐喊》与《彷徨》两部小说集充分表现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国民内革命战争之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集中的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
在《祝福》里深刻的描写祥林嫂的阿毛被狼吃后,她到处向人倾诉自己的痛苦,没有引起旁观者的真正的理解与同情。
这种深刻性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势权下所感到的恐怖。
在《故乡》里,闰土一声声“老爷”震动人心,更好的映衬出他受封建礼教毒之深,显示他心灵的麻木。
《明天》里四嫂的不幸不仅在于寡妇失子,更大痛苦是她的孤独与空虚。
这些小说无不透视着底层农民命运的悲剧,也是一种时代悲剧的体现。
从知识分子题材的视角解读,《呐喊》与《彷徨》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社会。
鲁迅由此而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肉体的摧残,更是“咀嚼人的灵魂”。
在《酒楼上》中辛亥革命独占多数的英雄吕维甫摆脱不了孤独者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圈,又回来停在原点,在颓废消沉中无辜消磨生命。
冯生和子君冲破封建家庭的阻扰幸福的结合,婚后他们失去前进的目标。
子君很快成了家庭主妇,冯生失业后,他们的婚姻破裂,子君回到曾决裂的家庭后,痛苦死去。
冯生在子君离开后,并未找到所希望的出路。
最终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怨恨之中。
对人的精神的创伤与病态的无止境的开掘,使鲁迅的小说具有一种内性,它是显示灵魂的深处。
鲁迅独特的眼光,把悲剧的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从不同的群体展开描写,透视时代悲剧的本质。
论《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论《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作者:宋梅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05期《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
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1]鲁迅这两部小说集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呐喊》、《彷徨》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充分运用。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现实主义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存在,《呐喊》与《彷徨》主要反映的是中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到1925—1927年之前这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而从“五四”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的人民还过着极其痛苦的生活,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呐喊》与《彷徨》正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历史特点。
鲁迅在《自序》里着重提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那就是弃医从文。
他原本抱着救治苍生的思想来到日本学习医学,准备回国以后能够救治无数像他父亲一样不幸患病的中国人,而就是在日本的医学课堂上一个偶然事件促使他改变了初衷,起因是一次从图片上他看到久违了的中国人:一个是给俄国作侦探被日本人绑了要砍头,周围是“显出麻木神情”的一群中国人,充当着看客,就从那一时刻他便强烈地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从“呐喊”到“彷徨”的心灵历险——《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的思考
知识文库 第19期140从“呐喊”到“彷徨”的心灵历险——《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的思考宋佳程前言:鲁迅作为那个时代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一直是现代学者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中心。
在鲁迅的两个代表作《呐喊》和《彷徨》中对作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探索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感悟,通过比对二者的差异性来对两个作品的本身进行思考,为作者在其中所经历的心灵历险进行合理的阐述,从而实现对作者更加深刻的研究。
1 《呐喊》到《彷徨》的心理发展历程 1923年,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其内容描述的时间段从辛亥革命开始,五四运动结束,在融入作者心理感悟的基础上对现实社会进行深刻的剖析,通过小说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鲁迅内心的渴望。
结合鲁迅那些年梦想的变化轨迹,无论是学医还是从文,最后的重点都落在唤醒国民沉睡的灵魂上。
少却了年轻时的一腔热血,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沧桑,《呐喊》反映出来的心理是复杂的,借由时代的种种因素,并不能完全展现作者真实的自己,对于一些社会弊端的暴露还处于压抑的阶段,怀疑、失望和寂寞成为了心灵上的主旋律。
几年后,《彷徨》的出版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出作者心理有所变化,结合当时作者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变故,可以看出《彷徨》时期的鲁迅从激烈的呐喊中退了出来,更加注重自我的展现。
在无所适从中陷入了彷徨的情绪中,对生命意义的感触更加深刻,从启蒙的寂寞转变为对启蒙本身的怀疑和绝望,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发展历程。
2 《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的思考 2.1 封面设计的差异《呐喊》与《彷徨》封面设计的差异性对作者的内心世界有一定的折射,也是属于两本小说集的不同,通过对封面设计的思考和探究,来对二者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了解。
《呐喊》的封面大范围的使用了红色,这种红色是热烈的红,代表了一种振奋的心态,对隶书书写的呐喊二字起到衬托的作用,烘托了紧张、饱满和激昂的气氛,也与《呐喊》所想表现的激烈情绪相互照应。
黑色代表着黑暗,在封面的设计中使用少量的黑色可以显示出那个时代的压抑,充分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理解《呐喊》《彷徨》的文学史意义
理解《呐喊》《彷徨》的文学史意义
把《呐喊》、《彷徨》理解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强调的是其不同于传统小说作品的思想发掘和艺术创新;而“成熟标志”,则强调这种思想发掘和艺术创新的深刻性与独到性,及其对于现代小说发展的典范意义。
这可从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两方面加以把握。
所谓“表现的深切”,首先应该注意从鲁迅的启蒙主义文学观念这一背景入手,来认识他独特的表现视角,即对农民与知识分子“精神病苦”的深入挖掘,对现代中国人灵魂的“拷问”;注意鲁迅小说中“看/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两种情节结构模式。
所谓“格式的特别”,着重分析鲁迅小说在“新形式”方面的探索,比如其别具视野的小说叙述者、反讽式结构、主体性的渗入以及独具个性魅力的语言风格等。
对这一方面的理解,最好结合对具体文本的解读。
《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1.无论是农民题材还是知识分子题材,鲁迅的表现视角都是“内向性”的,即对于精神创伤与灵魂病苦层层深入的揭示与拷问,并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这正是其小说现代性的重要体现。
2.“看/被看”的结构模式常常是多层次的,或者说,这种“看客文化”是无处不在、深入中国文化内部肌理的,既有“鉴赏”与“表演”的“看/被看”,也有“启蒙者”与“被启蒙者”(或“独异个人”与“庸众”)的“被看/看”,甚至还有“隐含作者”与“看客”
间的“看/被看”。
3.“归乡”模式是一种复调小说模式,叙述人的故事(常表现为“我的故事”)与被叙述人的故事(他/她的故事)互相渗透、影响、质疑,实现小说层层深入的灵魂“拷问”,也内蕴着鲁迅的“反抗绝望”。
《呐喊》《彷徨》中人物形象
《呐喊》《彷徨》中人物形象
《呐喊》和《彷徨》,作家鲁迅和茅盾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两本小说。
他们在探讨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同时,也让我们对两个时代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洞察,尤其是两个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了新时代的到来,也独具鲜明的特点。
从《呐喊》讲起,主人公单身汉身边困扰着无比地压力,他面临着春蚕革命的残害,精神上的解放,就像把这些压力释放出来,以让人民能够重新获得自由,斗争的口号就是“呐喊”,他的表现就是勇敢的,用智慧的思维义无反顾地奔走在改革的浪潮中。
主人公想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推动着革命的进程,因为他的性格有着好奇心、追求自由的放任主义,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茅盾的《彷徨》也描写了非常具有独特魅力的人物,主人公出生在一个非常家境贫苦但名声却很响亮的家庭,被迫进行“天马行空”的思考,“彷徨”就是他最完美的状态。
他自负而洒脱,用一种空灵而淡漠的眼光看待世界问题,他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束缚,也不畏惧任何困难,他深切地关注着时代的变化,总能用最诙谐的方式把现实中的问题解决出来。
《呐喊》和《彷徨》中的人物形象,在新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形象的变化,表现出了新的生活态度,从而丰富了文学发展的版图。
从人物形象上看,可以勇敢地说:新生活的精神已经到来!
- 1 -。
浅析《呐喊》《彷徨》中的叙述视角
浅析《呐喊》《彷徨》中的叙述视角
“呐喊”与“彷徨”这两部小说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它们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来表述一个社会转型期激变的社会现实,探究人们在新社会制度下追求自由的渴望,以及不同观念之间的碰撞等内容。
这两部小说都以叙述视角进行描写,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投入更加深入,以更加细腻的语言对人物的痛苦命运进行描绘。
从叙述视角来看,“呐喊”用袁景睿的内心世界作为主视角,以袁景睿的思想活动来反映外部生活变化的社会价值取向。
“彷徨”则以蒋大夫的精神世界构成主要视角,从而反映出蒋大夫在新社会体制下对自由性与权利实现的渴望。
“呐喊”主要通过袁景睿的精神变化来反映整个时代的变迁,他在新社会的到来下,从一个靠传统思想维持的镇守者转变为一个勇敢的新时代的倡导者,他的内心世界被社会变革的火焰推动着,一路走来,他的精神世界也在时间的滚动中不断完善,历经痛苦的心理变化进而实现思想的成熟。
同时,“彷徨”则以克苏鲁主义的思想主导,蒋大夫以自己痛苦的心理变化为主线,他逐渐放弃自我,大胆地勇敢地投身到社会改革之中,彷徨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中,蒋大夫以自己无法逃脱的心苦为象征,领略改革新社会的动能。
由此可见,在呐喊和彷徨这两部小说中,作者都以叙述视角表达了时代浪潮变迁的内在震撼,以人们对新社会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追求为核心,不断探索生活的本源。
就叙述视角来说,这两部小
说都融合了客观事件与主观思想,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新老矛盾交织的时代洪流之中,最终实现的社会改革的希望。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
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呐喊彷徨的思想。
思想,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深沉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呐喊和彷徨。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呐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和信息,有时候我们的内心也需要呐喊,需要寻找出口来释放压力。
有的人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人选择在朋友圈里倾诉自己的心声,有的人选择在日记里记录自己的感受。
无论哪种方式,呐喊都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一种宣泄,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呼唤。
当我们感到压抑和困惑的时候,呐喊可以让我们找到一种释放的方式,让我们感到自己并不孤独,有人会听到我们的声音,有人会理解我们的情感。
呐喊是对内心的一种关怀和呵护,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表达。
然而,与呐喊相对的是彷徨。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彷徨。
彷徨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追问和探索。
当我们面对着各种选择和抉择的时候,内心往往会产生彷徨。
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走上正确的道路,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彷徨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和忧虑,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挑战和考验。
然而,正是在彷徨中,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探索和成长,才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彷徨是一种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审视和反思,是一种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我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呐喊和彷徨。
呐喊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和释放,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关怀和呵护。
彷徨是对未来的一种追问和探索,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挑战和考验。
正是在呐喊和彷徨中,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才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呐喊和彷徨,让我们坚定地走向未来的道路。
愿我们的思想在呐喊和彷徨中,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呐喊”何须“彷徨论鲁迅小说对于思想启蒙的困惑与质疑
首先,鲁迅运用了讽刺、夸张、象征等手法,将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展示得淋漓 尽致。例如,在《呐喊》中,鲁迅用“看客”的形象,揭示了当时中国人普遍 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此外,鲁迅还通过许多荒诞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将 社会的弊端和陋习进行了深刻的嘲讽。
其次,鲁迅在《呐喊彷徨》中还运用了许多对比手法,将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 鲜明的对比。这些对比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人物之间,也体现在同一人物的不同 时期和不同情境之中。通过对比,鲁迅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 盾。
在鲁迅的笔下,《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他们面对的困境和矛盾也正 是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鲁迅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向读者传递了许多 重要的思想和观念,如反对封建主义、追求真理、人性等。这些思想和观念在 当时的社会中具有极大的启蒙意义,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启示作 用。
艺术批判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位独具慧眼的艺术评论家。在《呐喊彷徨》 中,鲁迅通过许多艺术手法,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保持独立思考 的能力,勇于质疑和反抗不公,追求个体的精神独立和自由。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标题:鲁迅现实主义与政治时尚:呐喊、彷徨与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 义特色,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问题。他的代表作《呐喊》和《彷徨》不仅展现 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时尚元素。本次演示 旨在探讨鲁迅现实主义与政治时尚在《呐喊》、《彷徨》中的体现,以及这些 作品对中国现代小说发生的影响。
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主人公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思想上经历 的迷茫和挣扎。这些困惑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观念的质疑、对人民生活苦难 的,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鲁迅通过这些困惑的表达,揭示了当时社会思想 启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代文学论述题
当代文学论述题如下:一、为什么说《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1918年5月鲁迅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将在1918--1922年连续写的15篇小说编为呐喊,1924--1925年的11篇小说收入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1)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2)在观察表现小说主人公时,有着独特的视角: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的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痛苦”。
他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
(3)小说情节结构模式为“看与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
A、“看与被看”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二元对立。
在这类小说中,在好奇的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有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另一类的二元对立发生在先驱者与群众之间。
在这类小说中,人物与作者的距离大大缩小,作品中渗透着较多的鲁迅的生命体验。
B、“离去--归来--再离去”也称为“归乡”模式。
在这一模式的小说中,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的呐喊彷徨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
二、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认为社会只有在这种不断批判中才得以进步,要求人的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
这种难以置信的批判广度,以及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批判的深刻性和尖锐性,是根源于他的“立人”的理想与彼岸关怀。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浅谈鲁迅《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收集了《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十四篇短篇小说,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收录了《离婚》、《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等作品.其艺术技巧在《呐喊》的基础上更加“圆熟”.《彷徨》更多的描写了知识分子的题材.指出那些处于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是正直的,却又是软弱的;他们充满理想,却又缺乏毅力。
他们曾经和封建势力战斗过,可是没有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所以他们处于苦闷之中,这是鲁迅在"五四”退潮后对知识分子出路和寻求新的思想武器等问题的思考。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在《呐喊》、《彷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作品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典型,作品的语言也在向冷峻方向发展。
精彩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鲜明的感情倾向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但却包含鲜明的感情倾向.通过揭示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
同时,作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本篇以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思想界,文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从而为整个中国新文学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
论《呐喊》和《彷徨》中的视角转换
论《呐喊》和《彷徨》中的视角转换内容摘要:一般来说,悲剧作品采用平视视角,喜剧作品则采用俯视。
正是通过视角的转换,《呐喊》《彷徨》中的大多数小说达到了悲喜杂糅的艺术效果,本文分析了视角转换的三种方式:独特叙事情境的设置、情节和内容的悖反及隐喻功能的运用、从旁观到自省。
关键词:呐喊彷徨悲喜杂糅视角转换五四时代是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传统文化崩溃瓦解,中西文化碰撞融合,各种社会思潮并存。
作为思想先驱和文学先锋的鲁迅,用现代的、启蒙的、人本的思想来看待社会,发现了封建伦理道德、底层群众、知识分子身上的悲剧性与喜剧性,并运用成熟的现代小说技巧把内心悲喜杂糅的情感表现出来,创造了伟大杰作《呐喊》《彷徨》。
一.视角与《呐喊》《彷徨》的悲喜杂糅风格《现代汉语词典》对“视角”的解释是“观察问题的角度”,本文讨论的视角,有特定的含义,指叙述者或读者观察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包括从上方俯视、平视和从下方仰视。
多数情况下,读者的视角是在叙述者引导下产生的,他们二者是一致的。
悲剧是正义一方由于主观无法克服的缺陷导致毁灭,但却展示了人的力量和价值,产生令人生畏而又鼓舞的力量的作品。
它使人们认识到自己与主人公所具有的共同弱点,通过有价值事物的毁灭来引起悲痛、怜悯的情绪。
因此,悲剧的作者与读者必须与人物认同并平视人物,因为“作者若不能够在发生悲剧的地方与悲剧主人公失去任何距离感,他便创作不出悲剧;读者若不在悲剧发生的地方设身处地地为悲剧主人公着想,他便感不到悲哀。
”[1]喜剧是以夸张手法展示丑恶落后与美好进步之间的矛盾,并对被否定的事物加以辛辣讽刺的作品。
它的内核是“对人的特殊方面的轻蔑和否定,作者必须把自己立于智者的立场对异己者进行以笑的形式的否定。
”[2]所以,喜剧是作者俯视表象对象的结果。
以底层群众和知识分子为主角的《呐喊》《彷徨》“最突出的特征是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的完美融合”[3]。
对于底层民众和封建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启蒙观念与自身的利益及社会地位发生着严重的冲突,这使他们在进步的叙述者眼中表现出喜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下的“呐喊”与“彷徨”
-----读《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心得时寒冰,令人敬佩的是作为学者所拥有的严谨的思想家的品质,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下,太多的学者已沦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他能够静心研究、大量阅读、勤于思考并独立发表自己的观点,他的言辞中透露着强烈的为民为国奉献智慧的使命感,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纯粹的人。
他以一部《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展示了对当代中国社会剥茧抽丝般的苦苦思索,仿佛一部新时代下的“呐喊”与“彷徨”,流露出对家国和民族的忧患和思索。
于文字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个作为中国公民的社会良知,一种拥有独立人格知识分子的自由精神和一个真正学者的家国情怀:
一、作为中国公民的社会良知
时寒冰从解剖国人经历和忧心的通胀、房价、股价等现象的谜底出发,从住房以及柴米油盐等群众最关心的话题入手,逐步解析房价、股价的运行规律,以及当下普通民众如何面对经济大棋局下的各种风险与危机。
他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人类欲望的不加节制、无限度膨胀,人类通过消耗自然数亿年累积的资源,来满足膨胀的欲望,这种发展模式正在面临资源日渐枯竭瓶颈的制约。
他大声疾呼人类已经在自我戕害和毁灭的道路上走得太远!现在需要重新找回自我,以爱对待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对待每一个原本平等的生命体。
他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一个公民的良知,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与义务,2010年年初的云南旱情牵动人心,时寒冰身临第一线抗旱救灾,为山区农民和学校出资援建几十口水窖,跋涉于旱区各地,花费大量心血调查、走访,撰写《旱灾真相实地调查》的长篇报告,用行动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关心民众疾苦的情怀。
同时,他还关注边远贫困山区孩子的上学问题,2007年以来将自己的绝大多数收入用于帮助贵州等地的168名贫困
孩子完成学业,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一个中国公民的社会良知。
二、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这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
作为来自财经传媒领域的知识分子,时寒冰时刻保持着独立的风骨和人格,用良知观察与思考,用良知写作和说话,说真话、说实话、说有用的话。
时寒冰属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纯粹的人,抨击高房价的他一直在上海租房住,绝不向强势利益集团低头;利用自己精深的专业知识,寒冰多次在股市发生重大反转的前夕,通过自己的博客阵地,发出震耳欲聋的警告,众多中小股民由此免遭被掠夺之痛。
现代世界的知识更新之快,可以用信息爆炸来形容,而国际国内形势也是快速变换,能统筹学习各类知识学会分析问题绝非易事。
他所研究的大趋势和棋局,离不开近20年的大量阅读,研究涉及各个领域,为得到一手真实资料,亲自抽出大量时间实地走访调研,与此同时时寒冰不断地追求实用、易懂研究原则,以通俗的语言一针见血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在确保专业性的同时,使得即使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读者,也能够一目了然。
他对经济趋势研究过程中,独创了一种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跨周期的系统分析方法:利益分析法。
所谓的利益分析法是一种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综合分析系统,不局限于个别领域的单一的周期研究,而是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与调研,然后提出的问题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他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历程,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理顺来龙去脉,提出了最终的解决办法。
三、作为真正学者的家国情怀
对于民主与公平的诠释。
时寒冰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的环境中,他深深的感受到弱者的苦难与艰辛,他认为当今社会缺少一种公平制度的保障,在当下的环境中,只有站在弱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建立公正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才能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幸福,“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让人民
免于掠夺和恐惧,才能让公心和敬畏生命成为普遍的价值观,而这一切只能源于民主。
”。
如果人们把权利和尊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把物质看作是维系生命的过程而非目的,很多人的生活会发生质的变化。
对于大国之间竞争战略的洞悉。
对于当今世界大国之间的竞争,时寒冰以一个战略家的角度警醒每位读者,了解大趋势的走向才能知道世界与中国的走向,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真正的强国善于反省自身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使自身变得更加强大,伺机击败对手。
他洞悉到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俄罗斯等世界强大政治经济体行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了他们的举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在整个国际大棋局中,真正的和谐相处乃是源于博弈后的力量均衡,而非某种虚无缥缈的一相情愿的幻想。
时寒冰在书中阐明自己所理解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都深爱着这片饱经沧桑和苦难历史的土地,追求全民幸福的民主自由的富强之国,真正对这个民族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会正视一切问题,促使制度走向完善——作为大棋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当有了这个前提,才能真正集思广益,凝聚民族之力,在博弈中占据主动,而此时的大棋局才是活局,才能做到进退自如,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