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经理的一把辛酸泪

合集下载

职业经理人“痛苦”知多少

职业经理人“痛苦”知多少

职业经理人“痛苦”知多少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四中学罗晓钟近几年来,有关职业经理人跳槽换岗或失去信任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

先有吴士宏离开微软(中国)公司进入TCL,又离开TCL的消息, 后来又有“中国职业经理人第一案”的王惟尊背叛大股东倒向投资方,被捕入狱又无罪释放的新闻,接着是新浪网的王志东被资本“玩”了一把,让多数股东驱逐,离开了新浪的“热炒“,以及田溯宁从亚信离开进入中国网通,高群耀无奈地离开微软(中国)公司,赵强离开广东名人电脑加盟婷美集团,马悦含恨出走奥普电器(中国)公司,后来又有张醒生离开爱立信进入亚信科技, 唐俊从微软(中国)公司“退休”被盛大网络公司聘请为CEO等等,职业经理,各路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

他们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无论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他们不可避免地都有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走过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痛苦”显然是不可回避的,竞争、压力、无奈、挣扎,似乎成了职业经理人的口头禅。

去年的一份企业家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家和企业经营者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很大,身心疲惫,情绪不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87.4%的企业经营者感到“压力很大”,与工作压力大相关的一系列生理与心理症状在不少企业经营者的身上出现,“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的比重依次是:“烦躁易怒(70.5%)”、“疲惫不堪(62.7%)”、“心情沮丧(37.6%)”、“疑虑重重(33.1%)”、“挫折感强(28.6%)”、“悲观失望(16.5%)”。

前年的一项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地经理人痛苦指数的调查显示,经理人在工作环境方面的痛苦主要集中在预定工作目标过高、公司发展不明朗、人才流失严重以及付出与收入比例失调这几方面的“痛苦指数”都比较高。

大约32%经理人感觉工作超负荷运作,对收入也不是非常满意,由于体力和精神的双重透支,部分经理人已经苦不堪言。

“痛苦指数”可以说是一个外来学术词语。

时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江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林飞,在1988年设计出“社会风险早期警报系统”,用“痛苦指数”、“贫富指数”和“不安指数”等指标体系确定社会风险等级,提醒人们及时做好控制和疏导工作,化解矛盾,把冲突可能带来的破坏性降到最低程度。

中层经理的一把“辛酸泪”

中层经理的一把“辛酸泪”

中层经理的一把“辛酸泪”--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对美国数千名企业员工的调查中,当问到如果有机会,是否想晋升到经理级别。

在美国这样一个被认为遍地机遇的地方,相信很多人会认为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但是结果却是三分之二的人回答不是。

经理的工作对于很对人而已并不是一项具有吸引力的工作。

他们更愿意做一名基层员工。

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些意料中的差异,令人泄气。

例如,40%的男性希望被提拔,而女性中仅29%有此想法。

出人意料的是,同性恋者其实比大多数人都更有雄心,44%的LGBT(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者)想要成为领导。

我不知道这能证明什么,除了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对同性恋的恐惧症,因为他们拥有乐观的心态。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想成为经理呢?超过一半的人解释说,他们喜欢现在的工作,因此没有理由去换。

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理由。

鉴于金字塔的底部才是最宽的,如果许多人都乐于继续留在底部,那这是一件好事。

只有当我们过于着迷升职,而又认为这种生活没有多少价值的时候,才应感到羞愧。

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说,他们不想升职的原因是当经理工作时间长、责任又大——这也有道理。

有极少一部分人因为没有相关资格而不想为升职做准备。

这是唯一糟糕的理由——是一种耻辱和浪费。

阻止人们成为伟大的管理者的因素很多,但缺少正规学历永远不是其中之一。

这些数字背后隐含着一个所有公司都尽量避而不谈的事实。

担任中层干部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员工们都不是傻瓜——他们看着自己上面的人都在做些什么,心里想:没门儿。

如果还有人继续幻想做一名中层经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那么近日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网站上刊发的一项大型研究报告可以帮助弄清真相。

该研究跟踪了总共拥有32万名雇员的多家公司,并剖析这些雇员中最不快乐的5%人群的特征。

研究人员本来以为会发现这1.6万名悲惨工人大都是受压迫的步兵,或是没有得到理解的古怪天才,或是随时会被解雇的无望的无能力者。

辞去年薪20万的国企中层工作后,我的幸福感却飞速飙升了

辞去年薪20万的国企中层工作后,我的幸福感却飞速飙升了

辞去年薪20万的国企中层工作后,我的幸福感却飞速飙升了上个月我毅然辞去了年薪20万的国企中层工作,进入了暂时的休息状态。

我原来就职的公司是我们市里的四大国企之一的效益最好的一家,但我仍然毅然决然地辞职了!因为我想按照我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开始新的生活!01.暂时的休憩不上班的日子真是爽啊!每天睡到自然醒,做做饭、唱唱歌、跳跳操、去野外看看风景,摘摘草莓、看场电影、边吃零食边追剧,想见谁就去见谁……总之,怎么高兴怎么来!也许别人会说,这就是在浪费生命,但是我的生命要怎么度过,由我自己决定!辛苦工作了那么长时间,也该休息休息了。

暂时的休憩,也许就是为了明天能更好地出发!珍惜不上班的每一天,好好享受生活!02.终于可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我兴奋不已辞职后,我给自己放了半个月的假。

我平时幻想的读书、写作、朗诵诗词、拍摄短视频、给自己的头条配音等等,一切都跃跃欲试。

所以趁着放假,我迫不及待地参加了小郁儿写作打卡训练营!几个月前我就看到了这个训练营,当时就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但因为工作忙,又要办理辞职交接和准备考试,所以当时没有参加。

参加这个训练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监督自己坚持写作!如果一个人不行,就用一群人来监督自己,在头条做到日更!训练营只要求学员每月完成12篇写作任务,但我给自己加码,要求自己日更!然后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又加入了一个声音训练营,每天在营里听老师讲课,感觉无比充实!每天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还开始重新学习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之类的小学知识,比小学生还认真!现在每天早起我都要朗诵一篇文章,每天晚上为了节约时间,用听书来进行读书学习。

听到自己觉得好的和有价值的书时,我还会认真地做笔记。

现在我已经写了两篇读书笔记,分别发表在我的头条和微信公众号里。

从辞职那天开始,我规定自己必须把写作当成一件认真的事来对待了!每周必须更新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是我现阶段对自己的最低要求。

也许有人会问,你做的这些事有什么价值呢,又不创造效益,不都是些无用功吗?那我就来告诉你,做这些事虽然暂时不能创造效益,但心里是快乐的,幸福的,满足的。

中层经理怎样当?文章精选内容分享[1]

中层经理怎样当?文章精选内容分享[1]

第一章中层经理的现状与内伤所谓优秀的中层经理●要做好一个中层的干部,首先是要先做人,把人做好,●再加上你一定的管理技能,就能发挥得游刃有余中层经理为何而生●屁股应该坐在哪条板凳上,谁对谁负责?中层经理四种错误的角色定位●你不是群众领袖、民意代表,因为经理不是推举的●你不是小国之君、一方诸侯,这一亩三分地不属于你●你不是劳动模范、生产标兵,累出一身病的经理不是好经理●你不是小兵一个、自然一卒,基层员工的眼中你就是老板中层经理的身份●高层是企业文化中的缔造者,你则是企业卫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中层经理的三种境界●做经理,亲力亲为打冲锋●坐经理,设计制度做管理●作经理,树立形象当领袖中层经理的三大职责●承上启下,而不是出卖上司的糟蹋下属●承前启后,让企业发展史上留下你的身影●承点启面,带动其他部门整体前进中层经理的三大内伤●心态浮躁,借口太多,凡是不责己而归罪于外●危机感淡薄,学习力不够,与老总的距离越拉越大●缺乏老板意识,不肯用心,总觉得在为别人做事情附:一位私企老板的真心话第二章与上司相处的七大原则第一个原则上司永远是对的●无论如何给上司面子●合理地坚持,圆满地沟通●即使被上司骂错了,也不要让他道歉第二个原则不要议论上司的是非●长幼有序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上市是你职场中最重要的客户●不要暴露你与上司的私人关系第三个原则不要抢上司的风头●到位不越位,不可熟不拘礼●不该出现的时候不要出现●该出现的时候不要瞎出现●不可表现得比上司聪明第四原则独立承担责任●即使上传下达,你也容易出错●事情没做好,天大的理由都不是理由●上司要的是结果,而不是其他第五个原则对上司的立场要敏感●当接收一项任务时,想想上司为什么要我做●与上司沟通前,设想一下他会有怎样的感受●用适当的方式反映现实第六个原则不要随便请示,请示要有备选方案●不可不请示,否则他会认为你搞独立王国●不可瞎请示,否则他会认为你太无能●请上司做选择题,而自己做问答题第七个原则让上司做好人,自己扮黑脸附:管理老板的10个要点上司不得不赏识你的19个细节第三章如何与其他经理共事中层经理要有“打群架”的意识●通病: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团队:谁对谁都很重要,谁也离不开谁●谁不认为我们公司成本太高,浪费很严重?●谁认为自己部门成本高,浪费很严重横向管理的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你我之间没有强制性●第二个难点: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横向管理的两个对策●第一个对策:强化内部客户连●第二个政策:倡导找当事人主动沟通与同僚相处的两个原则●面子第一,道理第二,你给面子他就讲理●高标处事,低调做人,太张扬总不会有好结果中层经理的亲和力●亲和力=沟通力+包容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孙悟空是不是好经理●为什么有本事却没人缘博得同僚好感的两个建议●彼此尊重,从我做起●懂得分享,勇于担当附:整体目标实现的关键-----横向沟通第四章带领下属取得更好的业绩决定下属业绩的两个要素●员工欧诺个队伍中的四种人:人财、人才、人在、人裁●首先态度,然后能力,主动与热忱是无法培养的●如何面对头痛员工做教练式经理●嫡系部队是培养出来的●他的素质差不是你的错●但不能提升他的素质,是你的大错管理中的情、理、法●制度要实用,制度要有刚性,制度要三假设●从人治到法治,昭示企业的成熟●以情为先,由情入理,以理为主,法不容情最实用的管理手段-----目标管理●从他的自身利益出发,给他动力●考核要素、考核周期、考核流程如何引爆员工的工作情绪●用人就是为人服务●不可既当主管又当哥们儿●金钱激励是基础,但不是全部怎样实现最大的工作成果●充分运用多数人的努力实现目标●如何推行新的政策?附:管理的其中浪费用。

从一个底层职员到高管,我是如何攀爬的

从一个底层职员到高管,我是如何攀爬的

从一个底层职员到高管,我是如何攀爬的从一个底层职员到高管,我是如何攀爬的生活,是一场漫长而曲折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有人选择安逸,过着平淡的生活;有人选择追求梦想,为之奋斗不息。

而我,是一个底层职员,经历了无数的辛酸和挫折,最终攀爬到了高管的位置。

这是一段艰辛的旅程,但也是一段充满意义和价值的旅程。

回首往事,我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

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生活简朴而平凡。

从小,我就被告知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

于是,我努力学习,进入了一所不太出名的大学。

在大学期间,我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优待和特权,而是像其他学生一样,奋斗在求知的道路上。

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小公司,成为了一名底层职员。

那时的我,每天早早起床,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一天忙碌下来,回到家已是深夜。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长时间,我感到非常辛苦和疲惫。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知道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机会脱颖而出。

于是,我开始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主动请教老板和同事,不断吸取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我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班,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我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一次晋升的机会。

我成为了部门的负责人,开始有了更多的权力和责任。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需要管理团队,制定计划,解决问题。

我感到压力倍增,但我并没有退缩,我知道这是我成长的机会。

在新的岗位上,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复杂的问题,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学会了如何激励团队,如何发挥每个人的潜力。

这一切都是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而来的,我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我从一个普通的职员,一步步走向了高管的位置。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我学会了坚持不懈,学会了面对困难和挫折。

我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和他人,如何发挥个人的优势和特长。

做最好的中层干部的经历_经历.doc

做最好的中层干部的经历_经历.doc

做最好的中层干部的经历_经历寒假期间,我学习了这本书《做最好的中层》,感觉很深刻。

在书中,中层人员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中层人员,他们视自己为公司的支柱,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主动承担公司的重要责任;二流的中间层把自己当成一块三明治蛋糕,被动地完成任务。

到处抱怨的三等中产阶级只会抱怨,最终一无所获。

首先,作为学校的一名中层学生,虽然与企业不同,但我有同感。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校发展愿景与现实的矛盾,工作执行力的保证,班主任考核的公平性,行政管理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实际表现等。

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感到不知所措,但有句老话说得好:“我怎么能承受得起这种负担而不感到羞辱呢?”因此,一流的中层管理者明白这个道理,并且经常知道如何忍受屈辱。

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面临的困难,而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使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迅速提高和飞跃。

顶级中层都是解决问题的大师。

第二,要想成为一个有领导信任的一流中层管理者,除了政治上要坚定,理论上要有较高的水平,在重大是非问题上要清醒,立场要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领导者经验丰富,熟悉业务,工作勇敢,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强,敬业精神强,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勤奋务实,在干部群众中威信高。

我欣赏书中的一句话:“不充电,不放电”。

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在当今世界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必须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敏感话题,不断充电,以免落后于历史潮流。

最后,要成为最好的中层团队,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

团队是一群在心理上相互了解、在行为上相互支持和影响、在利益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在目标上有工作抱负的人。

可见,具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文化认同的团队精神是灵魂,中层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团队文化。

在这种氛围下,中层不仅要通过人力管理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还要保持团队的和谐沟通,建立一支高效的团队。

简而言之,“一个人只是一只翅膀的天使,两个人只有在一起才能飞得更高。

项目经理的苦与乐

项目经理的苦与乐

项目经理的苦与乐作者:高屹来源:《项目管理评论》2018年第04期清末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写过一篇文章《最苦与最乐》。

梁先生认为人生最苦之事并不是贫困、失意,更不是人人都躲不过的衰老、死亡,而是“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的担子压在肩头,再苦也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呢?因为受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这种责任之苦,对项目经理来说非常形象。

项目经理的痛苦源于其特定的职责。

项目经理要管理团队,在计划指导下组织使用资源、完成任务,并最终实现预定的项目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麻烦:所需资源的匮乏、必要权力的缺失、频繁变更的困扰、工作内容的繁杂。

任何一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应对和缓解,都可能导致各种风险的发生,甚至最终目标无法实现。

项目经理真苦啊!记得当初笔者参与铁通东北环干线传输系统的建设时,作为北京区域的项目经理,面临资源不足的最大问题。

从具体设备的调试、开通,到与其他子系统的对接、协调,多数情况下都要亲自出马,既要完成工程师的工作,又要承担项目经理的责任。

工程调试紧张的时候,几乎一天20小时都得待在网运部机房里。

笔者清楚地记得,当时传输设备安装在四楼机房,而网管在一楼监控大厅,有时为了跟踪、分析一个问题,来来回回要跑上十几趟。

网运部的大楼是标准的厂房设计,每层近5米高,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电梯里没有人,这样就可以浑身瘫软地依靠在轿箱上,闭上眼,享受着十多秒的安静与放松。

时隔多年,当时那种既无奈又无助的苦楚依然清晰地留在记忆中。

有苦就有乐。

梁启超认为:“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并不是快乐的最高境界,责任完了,才算是人生的第一件乐事。

”这种“如释重负”的幸福,同样源自人们肩头那份严肃的责任,来自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作为项目经理,当艰巨的任务得以完成时,当获得团队的尊重时,当赢得了客户、获得领导的认可与赞许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其他任何没有经历艰辛过程的人所无法体会和享受的。

干部为官的心酸、不满与无奈

干部为官的心酸、不满与无奈

干部为官的心酸、不满与无奈作者:刘瑞一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32期公务员怎么还在涨薪?他们不敢提“灰色收入”了吗?在这样的“声讨”下,近日,题为《一个乡镇工作15年的公务员的心酸发言》的文章在网络悄悄走红。

这篇基层干部的心酸自述发表后即获得了网络数万点击。

基层干部的心酸文章写道:做为一名在最基层的公务员,我想我最有发言权,对于那些没有深入调研就乱发表评论的人表示无语。

我现年37岁,在乡镇工作15年,2011年提拨的副科级,过渡为公务员的。

也就是说我在基层工作了工作12年,34岁时提拨为副科级的。

对于网友说的灰色收入,我觉得对于在最基层乡镇这一级,副科级干部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乡镇公务员主要服务对象是老百姓,来找我们办事的大多都是些生活贫困的农民,请问他们生活有的都有温保问题,还拿什么行贿呢?在这我们这种边远贫困的山区,大多数群众是很樸实善良的,如果群众为了感谢,提一篮鸡蛋,拎一塑料袋苹果也算的话,那我承认,我受贿了。

第二,我们这级是各种政策的执行者,是最底层,你能奢望和你同级或县一级、市一级或更高一级的领导给你行贿吗?记得原来最喜欢的事就是陪上级领导吃个饭,等他们走后,乘人不备偷偷拎走领导没有抽完剩下的烟,心里美滋滋的。

新政策出来后,上级领导下来检查指导的次数少了,特别是接待上级不许上烟了,用餐也限制了,这种机会都没有了。

第三,投资商和有些重点项目建设,那也找的是单位负责人,一把手,抗把子,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顶多是表决通过时,我们举举手,领导说好,我们说美的很,领导说不行,我们说这可使不得,这其中的奥妙,我想你们懂的!没有受贿的条件,何来的灰色收入。

就公务员增加工资这一话题,我也想说两句,原来工资每月2875元,副科以后,现在工资包括各种补贴,津贴每月3360元,一家三口,父母在老家和我不在一起生活,老婆没有工作,为了照顾孩子,让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在离我单位18公里外的县城租房照顾儿子,下面我算算我每月需要支出的各种款项:我的支出:电话费100元+伙食300元+摩托车燃油费300元+礼金700元+抽烟费用240元=1640元;老婆电话费50元+房租300元+买菜费用350元+水电费40元=740元;1640元+740元=2380元,工资3360-支出2380=980元。

银行人员工作心酸感言

银行人员工作心酸感言

作为一名银行人员,我常常站在熙熙攘攘的银行大厅里,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感受着工作的压力与心酸。

在这里,我想借这篇感言,将自己的心声倾诉出来。

首先,我要说的是,银行人员的工作并不像外人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

每天早晨,我匆匆忙忙地赶到银行,穿上整洁的制服,整理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然而,这种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心酸。

一、繁忙的工作节奏银行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尤其是在高峰时段。

每天,我都要处理大量的业务,包括存款、取款、转账、贷款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需要我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有时候,客户们因为急于办理业务,会对我产生不耐烦的情绪,甚至恶语相向。

在这样的压力下,我常常感到身心俱疲。

二、客户需求的多样性银行客户的需求千差万别,有的客户性情温和,有的客户却难以相处。

我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客户的难题,我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甚至请教其他同事。

这种压力让我深感压力山大。

三、职业发展的困境在银行工作,晋升空间相对较小。

尽管我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晋升机会却寥寥无几。

这使得我在工作中逐渐失去了动力,对未来感到迷茫。

每当看到身边的同事纷纷跳槽,我的内心也会产生动摇。

四、家庭与工作的矛盾银行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需要随时待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这种工作模式让我很难兼顾家庭。

每当家人需要我陪伴的时候,我却不得不离开他们,投入到工作中。

这种矛盾让我倍感心酸。

五、社会对银行人员的误解在人们眼中,银行人员似乎总是那么富有,拿着高薪,过着优越的生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也有自己的压力和困境,也需要为生活而努力。

然而,社会对我们的误解却让我们倍感心酸。

六、坚守职业道德的艰辛作为一名银行人员,我深知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坚守职业道德,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却面临着巨大的诱惑。

有时候,为了完成业绩,我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原则。

这种坚守职业道德的艰辛,让我倍感心酸。

“辞任总经理后,我很难受”

“辞任总经理后,我很难受”

“辞任总经理后,我很难受”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4年第9期文_ 王石“抓耳挠腮”的第一天辞去总经理职务那年(1999 年),我48 岁。

这么多年后还有人问我,当年怎么能说放手就放手?如果王石在的时候万科红红火火,王石不在的时候就走下坡路,只能说明企业是不成熟的。

我不希望等到我做不下去了才离开;越早放手,对我和万科都有利。

当我不在,公司仍然运转得很好,才更能显示出我的成功。

当然,在辞去总经理职务最初那段时间,我是不大适应的,各种失落感,难受极了。

辞职当晚,心情平静,回去照样睡得很安稳。

因为还是董事长嘛,第二天还得照常上班,可一到办公室就感觉不对劲了,冷冷清清。

我看看日历又看看记事本,不是节假日,也没什么特殊安排,就问秘书:“人都跑哪里去了?”秘书回答,“去开总经理办公会了。

”我第一反应:怎么没叫我?随即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总经理了。

他们开会这段时间,我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抓耳挠腮,不知该做什么好。

特别想冲过去看看,告诉他们:“你们开会,我就坐在旁边听听,什么也不说。

”转念一想,新总经理第一次开办公会,如果前任总经理、现任董事长,往那儿一坐,人家还怎么开会呢?只好心里念叨,“不能过去,不能过去。

”那种感觉,就好像前一天还指点江山,第二天就让你拄着个拐棍去公园里散步。

我那天的样子,现在自己想想还好笑。

从“你们错了”到“我没意见”第一天就在不适应中过去了,第二天还是很难受,第三天,仍然很难受。

第四天,总经理过来汇报办公会内容,“有七个要点……”我饶有兴趣地听着,第一、第二、第三……,说完三点后我说“我知道接下来你们讨论的第四、五、六、七都是什么”,然后一一道来。

总经理又惊讶又困惑,问我是不是偷听了。

当然没那么玄,毕竟我刚刚辞总经理,办公会参会人员都是我培养的部下,他们开会讨论什么,我还是心中有数。

接着我又告诉他,第五点思路是错的,第六点也不对,应该怎样怎样。

总经理听完,眼神里满是钦佩。

这情形让我心态高昂,不错,成就感找回来了!第二个星期,总经理来汇报时,照样是到了第三点,我就坐不住了,抢过来说四五六七,以及存在的问题。

经理人的痛苦

经理人的痛苦

痛苦的表情经理人的表情就像MTV里节奏很快的镜头语言一样无法捉摸,痛苦也似乎不可名状。

文/马永峰面部表情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经理人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有时候自己可能都感觉不到,但是工作中的不同精神状态,对于经理人的工作效率和业绩的确影响很大,有的人因为得到上司的奖励和认可而面露笑容;有的人则因为完不成预定的工作目标或收入不理想而愁容满面。

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如果经常出现疲惫、烦恼、苦闷、无奈、压抑等负面情绪,这就应该注意了!痛苦是一种复合负面情绪经理人的痛苦有时候是一种工作中产生的复合负面情绪,可能只是间歇性的,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它产生的原因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能一句话说清楚,具体到工作中的任何一件事上,都有可能导致负面情绪的发生。

一家高科技公司网络设备生产部经理赵先生不无感叹地说:"我们公司缺乏沟通和协作,有限的人力、物力遭到浪费,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就是背后的争权夺利,互相较劲。

"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一个成熟的经理人非常重要,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如果整天不是焦虑,就是苦闷;不是厌烦,就是无奈,这个经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肯定非常差,一位全球知名咨询公司的市场经理觉得不愉快的事情好像从来没有遇到过,他认为这其实就是一种心态问题,调整好了,无论什么事情都不会那么容易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期望值与现实的平衡点的话,不仅影响到工作,也会影响个人发展。

痛苦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经理人焦虑的表情背后,我们究竟能读到什么东西呢?是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诚信危机威胁着企业发展?是超负荷工作、制度落实难、工作不受认同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经理人闷闷不乐?还是经理人因为得不到提升和个人发展前途不明朗而苦恼?痛苦指数只是一堆毫无表情的数据,抖落数字的外衣,我们试图了解经理人在工作中的感性经验。

"我现在的感觉是焦虑。

公司预订的目标并不算高,但由于目前的种种原因,很多事情执行不了,造成上半年的工作有积压。

苦逼中层的三大痛点

苦逼中层的三大痛点

苦逼中层的三大痛点引言这是写给隔壁老王的一篇文章。

看似体面的中层管理者面对转型带来的困惑,该怎么破?老王的困惑隔壁老王是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在我看来这是一份相当体面且轻松的职位,但昨日他的一席话让我也是醉了。

昨晚跟老王一块儿喝酒,在几杯勾兑了苏打水的占边威士忌下肚之后,带着一点微醺,老王开始跟我诉说他的苦逼辛酸史。

“兄弟,我跟你讲,我是真TMD不想干了,这工作就像看宫廷剧一样虐心!”“老王,这是咋滴了…你现在不挺好的么?金领,钱多,事少,离家近…”“哎….前一阵有个市场部反馈回来的消息上头讨论了2个星期出了个策略,让我牵头执行”“这不是领导信任你吗?”“这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呀,还不能说不行,带头搞呗……结果硬件部说等手头上的事情做完再搞,软件部说要等硬件部先启动才能做……好吧,等吧……1个星期后,开始动了,发现策略中有个没考虑到的问题,反馈到上头,又是1个星期的讨论~接着搞吧,2个月之后终于可以看到东西了,可是我想说这是给人用的吗?老掉牙的设计,完全忽视人性的体验,找到软件部,说需求是这样写,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好吧,我竟无言以对,改吧,来回折腾了1个月终于可以上了…这时候悲催的发现对手2个月之前已经发布了这个策略……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起了个早床,赶了个晚集…结果我被上面骂的狗血淋头,唉…”听了老王的这一席话,我是夜不能寐,想着应该如何给老王一些建议。

我仔细的分析了老王的话,发现了三个问题:1.市场响应慢。

从市场反馈信息到最后上市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落后了对手2个月的时间,对于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来说这2个月足以决定成败。

这个过程中讨来折腾的决策就花了3周的时间,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讲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由于组织结构决定的。

大部分传统企业都是职能型组织结构,采用的沟通模式都是链条式沟通。

链条式沟通的缺点在于信息传递慢,且层层传递信息容易失真,层级越多沟通的效果越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沟通成本急剧上升,从决策到执行的时间必然拉长,市场响应必定慢。

从基层熬到高层领导,最后离职了才搞懂:有些事只有领导能明白

从基层熬到高层领导,最后离职了才搞懂:有些事只有领导能明白

从基层熬到高层领导,最后离职了才搞懂:有些事只有领导能明白70后草根,做技术出身,曾经从基层做到中层,用了11年熬进高层到离职,写一些亲身体会,当是反省,大家共勉之!当我还是基层领导时在我还是一名技术部门的螺丝钉时,曾经有一帮兄弟,多数年龄比我大,学历也比我高。

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吃喝玩乐,吹牛皮到天亮,喝点酒,可以坐在马路牙子上聊理想,聊人生,大家都很乐意把自己工作上的经验和时间,以及人生故事分享给彼此。

但没有过多久,我们之中的三个人开始产生了距离,因为当时的技术主管提升了,在所有技术员工中,我们三人有可能被提拔。

分别是我,陈工,吴工。

陈工脑子聪明、思维灵活,总能把事分析得很明白,但他的能力一般,喜欢投机取巧,平时也能几个部分领导说说笑笑。

吴工脑子不那么聪明,性格稳重,执行力很强,但是他有个毛病就是说一不二、不会搞人际关系,总是与合作部门的起争执。

我属于中间,技术评选比赛每次能进前三,有两边都占这种类型,其实也不会搞人际关系。

但是,最后我被选做了主管。

走上管理层,在被兄弟们争相拥护时,我有点小得意,或者说膨胀了。

进入领导层后,我带领导大家开日常小会,陈工总是会像以前一样,时不时一句话甩过来,吴工倒是还好,只是让他做什么,他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脸。

一个星期天,我请大家吃饭,在桌上我当着几个兄弟的面,把话说得很明白,而且几个上层领导也说过,以后多让吴工做技术分享(技术上确实我自愧不如),陈工多和业务部搞好关系,以后往业务上发展。

之后正常了一段时间,但是随后一个新项目出了问题。

这新项目质量出了问题,而且没有按正常流程报给公司,给公司批评后,要求员工按比例赔,我承担一半的责任。

当时的赔偿金额对于基层员工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出于同情我只好找关系,找相关人员解释说好话,好不容易才把损失最小化。

但是,因为这件事,吴工还是耿耿于怀,他说凭什么要他掏钱,之后在工作上他非常不配合,没半年就走了。

因为他算是核心员工,走的时候可能说了我工作上的种种事,公司领导批评了我。

黑锅经理人委屈难诉

黑锅经理人委屈难诉

黑锅经理人委屈难诉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黑锅"经理人委屈难诉经理人遭遇替人“背黑锅”,确实很无奈。

要真正改变,只能是每个有这样遭遇的人都去敢于捅破那些压抑人性、压抑人的成长的东西。

案例故事清晨六点刚过,X广告公司编辑出版部主任程洋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

“程主任,这次出大问题了……”,电话是在印刷厂监收新一期DM杂志的广告发行部的曹羽打来的。

原来,是新出的杂志上广告商的索引名录没有更新。

程洋找出出版那天最终的小样核对,没有错误,是更新后的广告商名录。

“没关系,问题不在大家,这只是一次不可避免的意外。

”程洋其实已经很清楚问题出在什幺地方了。

作为部门主任,程洋对版校验程序非常严谨,一般来说不会出什幺大问题。

但还有一些因素则是他所难以控制的,比如工作设备的问题。

公司为了降低成本,用的编辑出版设备都非常陈旧,而软件系统也是买的盗版,这样总导致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发生。

这次的状况就是因为PS发排系统未能完全运行,使得输出的PS文件(印刷文件)与校验过的最终小样不一致,可这样的技术问题几乎是不可能被及时发现的。

程洋也曾经向公司高层反应过这一情况,种种原因,这件事情始终是不了了之。

后来广告发行部的总经理王文行兼任编辑出版部的总编,成了程洋的新上司。

程洋又专门为此写了一份书面的报告,不过,王总只是应承着说要解决,最终还是没什幺动静。

程洋只能和下面的人小心小心再小心了,可程洋明白,该出的问题终归躲不过。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则让程洋多少有些始料未及。

下午,人事部葛部长带着一份红头文件找到程洋,通告他说公司已经免除了他的主任职务,并扣罚三个月工资,原因是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公司形象。

葛部长悄悄告诉程洋,这次的处罚决定是王文行主动向老板提出的。

这让程洋大为震惊,因为连事故的原因都还没有正式的解释说明,王总就已经将一纸降职处罚的红头文件甩给了自己,况且按照编辑出版流程规定,只有总编在最终的小样上签了字才算是最后确认,所以,即便要追究主要责任,也应是由总编王文行来承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极少一部分人因为没有相关资格而不想为升职做准备。这是唯一糟糕的理由——是一种耻辱和浪费。阻止人们成为伟大的管理者的因素很多,但缺少正规学历永远不是其中之一。 这些数字背后隐含着一个所有公司都尽量避而不谈的事实。担任中层经理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员工们都不是傻瓜——他们看着自己上面的人都在做些什么,心里想:没门儿。
会回答是。毕竟,美国被认为是机遇之地,而且职场中的一大原则就是,处于阶梯高层比在低层好。
但结果很多人都没有回答是。在凯业必达(Career Builder)的调查对象中,仅三分之一的人说,当一名经理对他们有吸引力。其余三分之二的人说:不,我宁愿继续做我的低级别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些意料中的差异,令人泄气。例如,40%的男性希望被提拔,而女性中仅29%有此想法。出人意料的是,同性恋者其实比大多数人都更有雄心,44%的LGBT(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者)想要成为领导。我不症,因为他们拥有乐观的心态。
相反,他们发现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想成为经理呢?超过一半的人解释说,他们喜欢现在的工作,因此没有理由去换。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理由。鉴于金字塔的底部才是最宽的,如果许多人都乐于继续留在底部,那这是一件好事。只有当我们过于着迷升职,而又认为这种生活没有多少价值的时候,才应感到羞愧。
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说,他们不想升职的原因是当经理工作时间长、责任又大——这也有道理。
如果还有人继续幻想做一名中层经理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那么近日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网站上刊发的一项大型研究报告可以帮助弄清真相。该研究跟踪了总共拥有32万名雇员的多家公司,并剖析这些雇员中最不快乐的5%人群的特征。
研究人员本来以为会发现这1.6万名悲惨工人大都是受压迫的步兵,或是没有得到理解的古怪天才,或是随时会被解雇的无望的无能力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