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云密布的欧洲(课用)
介绍东欧国家的书
东欧国家的书籍是指关于东欧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书籍,有很多值得一读的作品。
推荐以下几本东欧国家的书籍:
1、《从“东欧”到“新欧洲”》:这是一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的专家撰写的书籍,系统地介绍了东欧剧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了东欧国家的转型和发展,探讨了东欧与欧盟、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是一本全面而深入的东欧研究的著作。
2、《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是一本由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卡根撰写的书籍,详细地叙述了古希腊的一场重大战争,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政治、战略、外交等方面,是一本经典的军事历史的著作。
3、《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是一本由法国历史学家卢克·多梅尔撰写的书籍,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消亡,揭示了罗马帝国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压力,是一本颠覆传统观念的历史的著作。
4、《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这是一本由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撰写的书籍,从1789年到1991年,梳理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展现了一个动荡而精彩的时代,是一本权威而引人入胜的历史的著作。
5、《审问欧洲》:这是一本由匈牙利著名的历史学家伊斯特万·迪克撰写的书籍,从二战开始,探究了欧洲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反思,是一本敏锐而深刻的历史的著作。
三十年战争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星期四上午11时51分求助编辑百科名片1648年的欧洲地图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查看精彩图册名称:三十年战争地点:整个欧洲(起源于神圣罗马帝国)时间:1618年-1648年参战方:瑞典、波希米亚、丹麦、荷兰、法国、苏格兰、英格兰、萨科森,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奥地利、巴伐利亚结果: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参战方兵力:瑞典150,000,丹麦20,000 等神圣罗马帝国100,~200,000 等主要指挥官:古斯塔夫二世,斐迪南二世目录战争简介战争背景战云密布战争过程捷克阶段扔出窗外事件全面反奥皇帝反攻丹麦阶段全欧反奥丹麦出兵瑞典阶段瑞典出兵大败皇帝再度反攻全欧混战阶段法国出兵丹麦参战战争结束战争影响德意志分裂荷瑞独立西班牙衰落法国兴起瑞典兴起战术改变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注:展开战争简介战争背景战云密布战争过程捷克阶段扔出窗外事件全面反奥皇帝反攻丹麦阶段全欧反奥丹麦出兵瑞典阶段瑞典出兵大败皇帝再度反攻全欧混战阶段法国出兵法国获胜丹麦参战战争结束战争影响德意志分裂荷瑞独立西班牙衰落法国兴起瑞典兴起战术改变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注:展开编辑本段战争简介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神圣罗马帝国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编辑本段战争背景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孟曙光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备课人孟曙光教学目标:课标: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教学重点、难点:一战发生的根源及主要原因对极端民族主义的认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举例法、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指出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但一战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有其深刻的根源。
讲授新课:一、战争根源: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新老殖民国家瓜分、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激烈,矛盾尖锐。
1.争夺市场、占领殖民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列强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出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图例,指出后起的美、德、日三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所占殖民地有限,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页材料,认识到在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获取更多殖民地的意愿最为明显。
德国的扩张威胁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利益,列强之间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各国间矛盾重重。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各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主要原因:列强间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三国同盟形成统一后的德国将防范法国作为其外交的首要目标,竭力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1)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俄国的矛盾,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迈出的第一步。
(2)1882年,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
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美国70年布局崩塌!中国使出两招透支美国霸权根基
美国70年布局崩塌!中国使出两招透支美国霸权根基美国70年布局崩塌!中国使出两招透支美国霸权根基2018-06-26美利坚基于伟大的动机和公正的原则认为;如果任何国家,为了进行压迫而干涉美洲,或用其他方法控制它们的命运,那么,我们就认为这是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
——詹姆斯.门罗182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詹姆斯.门罗,在著名的《门罗宣言》中,对着旧世界的欧洲,吼出了新生美利坚的诉求:“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洲,不需要任何欧洲国家插手!"此后,在《门罗宣言》的指导下,美洲成为了美国人的美洲:1961年4月,美国组织雇佣军入侵古巴;1965年美国出兵镇压多米尼加人民武装起义;1983年美国出兵格林纳达:....近两百年来,门罗主义被历届美国总统奉为圭臬,在经年的打造下,广袤的美洲,成为了美国的后花园!全世界都在与霸权抗争,拉美却在“诡异”中脱节在上一篇大分流系列文章中,笔者提及了这样一个观点:美国的世界霸权,归根结底还是金融霸权。
自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美国通过紧缩—通胀政策,对全世界进行剪羊毛的机制,事实上已经形成,对于这个机制的运行过程,笔者以“买苹果”举例:原始市场环境:假设世界流通商品为10个苹果,货币资金有10美元,此时单个苹果价格1美元;第一步,量化宽松:美联储大量印发美钞,货币总量膨胀为20美元,单个苹果价格上升为2美元,此时美元开始贬值走弱,利息降低,大量涌入新兴市场国家;第二步,货币紧缩:第一步中美元供大于求的周期大致为十年,十年间,在高价的诱惑下,苹果被大量生产,10个苹果膨胀为15个苹果。
此时,美联储宣布加息走强,海外美元在高息诱惑下回流美国,流通的20美元减少为10美元,单个苹果价格下降到0.7美元。
美国剪的羊毛在哪?在量化宽松阶段,美国人拿着印出来的纸,涌入新兴市场国家大举投资购买、而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主要卖家的新兴市场国家,在“苹果”价格翻番的乐观收入预期下,消费欲望上升便会大量举债...截止这里,美国虽已“化纸为钱”,但是也勉强可算双赢,但是紧接着第二步,美联储加息了。
运筹学经典案例
案例一:鲍德西((B AWDSEY)雷达站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德国内部民族沙文主义及纳粹主义日渐抬头。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夺取了政权开始为以战争扩充版图,以武力称霸世界的构想作战争准备。
欧洲上空战云密布。
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反对主政者的“绥靖”政策,认为英德之战不可避免,而且已日益临近。
他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作着迎战德国的准备,其中最重要、最有成效之一者是英国本土防空准备。
1935年,英国科学家沃森—瓦特(R.Watson-Wart)发明了雷达。
丘吉尔敏锐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并下令在英国东海岸的Bawdsey建立了一个秘密的雷达站。
当时,德国已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起飞17分钟即可到达英国。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预警及做好拦截,甚至在本土之外或海上拦截德机,就成为一大难题。
雷达技术帮助了英国,即使在当时的演习中已经可以探测到160公里之外的飞机,但空防中仍有许多漏洞,1939年,由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英国战斗机司令部科学顾问、战后获诺贝尔奖金的为首,组织了一个小组,代号为“Blachett马戏团”,专门就改进空防系统进行研究。
这个小组包括三名心理学家、两名数学家、两名应用数学家、一名天文物理学家、一名普通物理学家、一名海军军官、一名陆军军官及一名测量人员。
研究的问题是:设计将雷达信息传送给指挥系统及武器系统的最佳方式;雷达与防空武器的最佳配置;对探测、信息传递、作战指挥、战斗机与防空火力的协调,作了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英国本土防空能力,在以后不久对抗德国对英伦三岛的狂轰滥炸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战史专家评论说,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及研究,英国就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甚至在一开始就被击败。
“Blackett马戏团”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筹学小组。
在他们就此项研究所写的秘密报告中,使用了“Operational Research”一词,意指作战研究”或“运用研究”。
就是我们所说的运筹学。
经典: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3、英法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
(1)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受第一次世界 大战影响受到极大的削弱,导致了不敢同德意日 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2)经济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 战争。
(3)因一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4)法西斯利用了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打出 了“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
11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 (一)局部战争
1、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2、1935年意大利挑起侵占埃塞俄比亚 3、1936年德意法西斯国家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4、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2
卢沟桥事变
13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 (一)局部战争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5
地中海
红
厄立特 里亚
意海大进利 入原侵印因略度:埃洋战塞的略俄 通地比 道位亚 ;重战要略—物—埃俄亚资东塞比丰部海富非;洲经,索济扼马危守里印 度 洋机红 的打击;欧洲扩张计划受阻;当年战争失败之仇
特点:不宣而战 结果:1936年5月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6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 (一)局部战争
背景 (3)苏联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
(4)德国提议苏德和解
大国的这些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了二
战的爆发导致了西方大国与苏联的互不信任,不利于反
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6
签 订 《 苏 德 互 不 侵 犯 条 约 》
27
四、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1、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39.9.1
3、作用 打击了国际法西斯侵略势力,但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一战的爆发教案 新人教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型:新授课年级:九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战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
它持续四年,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
二、课程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称霸世界和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一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识记一战的过程,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树立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一组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图片教师:十九世纪末期,是一个让人们充满激情和幻想的世纪转折。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创新,向人类展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人类文明如此巨大的进步却并不能消灭战争。
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在20世纪初期不可避免的又不可思议的爆发了,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场灾难空前的战争。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战争的到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019高考历史专题训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答案和解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一……二……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书社)目录摘编材料二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引起的。
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
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使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
(2)材料二中的《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
2.(2017课标全国Ⅱ,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
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达拉第被当作凯旋的英雄得到迎接和欢呼。
战云密布的欧洲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3
1
2
4
4
2
1
5
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之间 存在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会产 生什么影响?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激化,重新分割殖民 倒挂现象 地
教师备课、 末20C初) 一 经济: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19C 备考伴侣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 根本原因是 D A.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B.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的对抗缔结军事同盟 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C A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 B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C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D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斗争 3.19世纪晚期,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 D A 争当欧洲霸主 B 是否支持斯拉夫人独立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 现世界大战?
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 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 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 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 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3.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 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 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1、军国主义
①含义:是指整个国家机体投入军事扩张中,那 时文人政府会直接或间接受军人控制、军事主义 及思想会扩散于政府内及社会上,不论内政或外 交都以军事扩张为主。
岳麓版选修三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共31张PPT)
(3)该演说反映了德国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这将带来什么影响?
3)德国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政策。
影响:加剧了德国与英国、法国的矛盾,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原因
矛盾实质:对世界市场(殖民地或霸权)的争夺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根↑源 新老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 导↑ 致 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结↑ 果
1876---1914年殖民面积简表
类别
英法俄德美日 比利时、荷兰 半殖民地 其余国家 全球总面积
殖民面积(百万平方公里)
65 9.9 14.5 28 133.9
从中可以得 到什么结论? 1、19世纪末至20世纪 初,世界被瓜分完毕
一战前英法德美力量变化比较表
英 德 美 法 1870-1913年工 1.3 4.6 8.1 1.9
业增长倍数 英
类
别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 实力与所占殖民地的情况
占世界工 业总产量 殖民地积 殖民地人口
14 2.6 6 16
3350 1740 1060 290
39350 3320 5550 1230
1860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次
1913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次
1
3
3
2
4
1
2
4
俄 法 德
日
1
38
问世的新式武器有: 潜艇、飞机、坦克、毒气等
后果: 1)、战争突破陆地的限制,扩展到空中和海底 2)、新交通使战争突破到更大范围内进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的德国飞机 3)、新通讯工具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能够在世 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 段,促使列强掀起瓜分殖民地的新高潮(19C末)
【课标导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1.1《战云密布的欧洲》ppt课件
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思想因素)
1.军国主义
(1)一战前,欧洲普遍认为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 进入20世纪后,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 军备竞赛 军国主义 法,纷纷扩军备战,展开 _________。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军事因素) (一)三国同盟 :_____是宿敌。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 1. 形成原因法德 时刻准备复仇。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 2.形成经过
(1)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 _____的矛盾,和奥 俄国 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 三国同盟 (2)1882年,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 条约
(2)德国的_________尤为严重,德国对殖民地分配现
状最为不满,崇尚用军事力量“夺取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是普鲁士王国采用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国家
统一的,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军队在国家生活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德国军国主义尤为严重的历史原 因。
2.极端民族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 (1)表现:德国的 “_____________”;俄国的“泛斯拉夫
《 ________
_____》,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 盟集团。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错综复 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 矛盾。其中,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 (二)三国协约 1. 形成原因:“三国同盟”引起了法国和俄国的不安,共同 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使两国接近。 2.形成过程
拓展1
阅读材料: 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
历史选修三汇总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具体原因:市场供需的矛盾(1)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2)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供需矛盾扩大。
(3)股票投机和分期付款方式掩盖了供需矛盾导火线(直接原因):股市的崩溃危机影响:国内:激化社会矛盾失业人数增加,普遍出现群众运动,法西斯兴风作浪,引发社会危机国际: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摆脱危机的道路美国:通过国内的改革---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1.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1.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兴登堡任命仪式)(1)对内:恐怖独裁(2)对外:1.冲破凡尔赛体系束缚2.扩军备战2.建立(1) 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法西斯专政建立。
(2) 影响: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内外政策:(1) 对内:法西斯独裁统治①政治上:纳粹党一党独裁②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③文化领域:思想文化专制④民族政策: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
(2) 对外:冲破凡尔赛和约束缚;扩军备战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国与德走上了不同的道路?1.历史传统的影响: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比较稳固德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带有较强的专制残余势力2、经济状况不同: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雄厚;德国经济实力弱。
3、凡-华体系的影响不同:美、德在战后格局中处于不同地位,美国要维持这一格局,德则要冲破它。
4、德国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5、领导者个人素质不一样。
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建立原因⑴历史原因:①缺乏民主传统②华盛顿体系压制⑵现实原因:①经济危机的打击②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2、过程(1)九一八事变(2)标志:广田组阁——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3、统治政策;(1)对内:禁止罢工,限制人民自由,加紧扩军备战(2)对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军部确定“南进”的目标;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影响: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同:⒈都是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是受到本国军事、封建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国际关系中不利地位的影响(对凡-华体系极度不满,都极力想打破)∙统治阶级的支持异:德国:依靠纳粹党通过选举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是依靠现存的天皇制度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建立法西斯专政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一、亚洲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㈠中国的抗日战争(1931--1945)(世界最早)1、中国抗日战争发展的阶段特点:①从局部到全民族抗战1931年开始局部1937年全民族抗战②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国共合作为基础③两党独立领导,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国民政府领导正面战场:四大会战中共领导敌后战场:游击战;百团大战④世界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反法西斯战争⑤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主力,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㈡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35--1941)(非洲最早)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①战略地位重要; 资源丰富②经济危机的影响③无力在欧洲抗衡,把矛头指向非洲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①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埃人民顽强抵抗,粉碎意速胜企图②1936年,意吞并埃,埃人民坚持游击战争③1941年,在盟军帮助下,埃获得解放3、埃抗意斗争失败原因:⑴内因:①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埃军装备陈旧②领导方面的失误(战术指导思想失误,寄希望于国联)⑵外因:①意军的强大及残忍(使用毒气)②英法美大国的绥靖政策,缺乏国际援助4、特点与影响①特点: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②影响: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练习岳麓版选修3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D。
19世纪末,世界基本上连成一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②不正确;当时对外以资本输出为主,③不正确;故选①④。
2.20世纪初人类战争由局部性战争演变为全球性战争。
这主要是( )A.科学技术的负作用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解析:选C。
局部的萨拉热窝谋杀事件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几个大国都卷入了战争之中,其主要原因是世界联系的加强。
一战的爆发与科技没有直接关系,故A 项错误;全球性战争的主要原因不是极端民族主义,故B项错误;一战就是世界整体化的产物,故C项正确;国家利益至上不是引发一战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3.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
”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D.维护民族的独立解析:选C。
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原料和市场,因此不断向外扩张,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4.观察下面这幅关于一战的漫画《友谊链》,作者的主要寓意是( )A.表达对塞尔维亚的同情B.讽刺意大利的倒戈和投机C.痛斥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D.揭示一战演变成世界大战的根源解析:选D。
材料信息表现一战中各国的态度,但并不能表达对塞尔维亚的同情,故A项错误;漫画中只提到塞尔维亚、奥匈帝国、俄国、德国、法国、英国,并没有提及意大利,故B项错误;漫画主要讲到各国因为利益关系而结成所谓的“友谊链”,无法体现痛斥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故C项错误;一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的不平衡,而漫画将各国比喻成不同的人物造型,正好体现各国实力的差距,漫画中的“友谊链”也说明各国存在着矛盾冲突,故D项正确。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
第 1 页 共 4 页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必修一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英国的制度创新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第11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的艰难历程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统一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外交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必修二必修二 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第 2 页 共 4 页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常生活中的新变化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7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修三必修三 文明发展历程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4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汉字与书法 第8课 笔墨丹青笔墨丹青 第9课 诗歌与小说诗歌与小说 第10课 梨园春秋梨园春秋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4课 理性之光理性之光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音乐与美术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电影与电视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第 3 页 共 4 页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孙中山的民主追求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第29课 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岳麓版选修教材总共6本,辽宁只选择了三本(选修1、3、4); 没有选择的是选修2《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一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走向民主政治 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日本仿效唐制的改革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第6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北宋王安石变法 第7课 忽必烈改制忽必烈改制 第8课 张居正改革张居正改革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欧洲宗教改革 第10课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第11课 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俗综合探究:体会移风易俗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阿里改革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第15课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第16课 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综合探究: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高中选修三高中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战云密布的欧洲 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惨烈的四年战事第3课 大战的后果大战的后果第4课 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3历史)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2、主要内容
互不侵犯;中立;10年
3、结果评价
对苏联: 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 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 瓜分第三国,争夺势力范围 对德国: 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为发动战争 做好了准备。 对世界 英法与苏联之间缺乏信任,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失败; 导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加速了二战爆发。
4、历史教训:
在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
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消灭在萌芽状态。 损人利己的外交政策,只会“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自食其果。
纵容
慕尼黑阴谋
德国
签定《苏德互不侵犯约》
苏 联
英 法
祸水东引
慕尼黑 会 议
捷克斯洛伐克
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吴于谨、齐世荣先生评论说:
“ 此约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 任何可能,使苏不致首先与德单独作战, 并赢得了一段喘息时间,以加强战备。但 条约签订也使德得以按计划发动对波兰的 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二战终于 爆发。根据秘密议定书,苏联同德国划分 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这玷污了社 会主义国国家对外政策,是尤其错误的。 ”
希特勒承认:“进入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 经最紧张的时刻。”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 裁扩大到石油上,我就不得不在一周内从埃塞俄比亚撤 退”。
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 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 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 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 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 《不· 需· 要· 的· 战· 争》"(The Unnecessary War)
第30课 败
绥靖政策 与“集体安全”的失
(1分钟讲述历史) 1、绥靖政策
蒋百里“设局”,引朋友见蒋介石
W A NG S H I / 往事蒋百里“设局”,引朋友见蒋介石董寅生在民国军界,蒋百里(1882—1938 )属于泰斗级的人物,他从日、德学成归来,当过保定军校校长,代理过陆军大学的校长。
民国时 期的高级将领,多从这两所军校 出身。
比如北洋军阀时期,不少 中高级军官就是保定军校的学生;1924年,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 校开学,当时的不少教官也是保 定军校出来的学生;1926年,国 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两湖战场上的主要将官如唐生智、陈铭枢、叶挺等都出自 保定军校。
因为这一历史渊源,1929年,蒋百里应蒋 介石之邀赶赴南京时,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 迎,从下关车站到新街口,到处张贴着“欢迎 军界泰斗蒋百里先生”的标语,当晚,蒋介石 举行欢迎蒋百里的宴会,各高级将领均来作陪。
尽管声望如此之高,但蒋百里一生从未有 过手握兵权、独当一面的机会,多数时间,他都 是靠自己的军事理论来影响中国的军事实践。
抗战爆发之后的军事进程,不少方面验证 了蒋百里此前的预见预判,当年他在《国防论》 扉页上题词:“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 中国是有办法的。
”这句话振奋了中国军人的抗 日决心,他提出的战略战术设想更有效指导了 中国军民的持久抗战。
陶菊隐(1898—1989,湖南长沙人)是当 时的知名记者,他本人不懂外语,却能根据别 人所翻译的外文资料研究国际局势,发表过一 批颇有见地的文章,蒋百里很欣赏陶菊隐的敏 锐,两人由此成为忘年之交。
抗战爆发之后,蒋百里两度 出国,一面考察国际局势,一面 为中国抗战争取支持。
1938年8月, 他从欧洲回来后,向蒋介石汇报 自己此番出使经过,谈及当时的 国际形势,他提到自己有个朋友 陶菊隐近年研究国际问题,很有 见地,希望蒋介石能召见陶某听 听他的意见。
蒋介石此时求贤若 渴,自然应允,但其时陶菊隐远 在千里之外的上海,若直说是远在汉口的蒋介石要见他一见,陶菊隐可能会以 兵荒马乱、来往不便婉拒邀约,于是蒋百里心 生一计,他先从香港致信陶菊隐,说自己有要 事相商,请他务必来港一叙,随信汇去两百元 路费,信的末尾更表示:如果陶菊隐不来香港, 他就要来上海与陶相见。
课标要求:了解英、法、美绥靖政策及主要表现,分析其影响;知道.
兵师和1粉个碎摩西托方化大师国可“参祸战水。东引”的阴谋;
德国?
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
瓜分第三国,争夺势力范围
·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
教训:
养虎为患,或玩火自焚。 联合起来,防微杜渐,用正义武装捍卫和平。
1、表现 中国: 埃塞俄比亚: 西班牙: 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顶峰
《 慕 尼 黑 协 议 》 的 签 订
“
——
漫画:希特勒、墨索里尼与狗
希特勒说:“没有问题的, 你知道有些狗是只会吠而不会 咬人的吗?”墨索里尼回答道: “我知道,你知道,但那只狗 知不知道?”
张 伯
和 平 ! ”
我 相 信 这 是
4 5
3
5、影响:
(1)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 (2)德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3)暴露出英、法等国的弱点 (4)各国开始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而努力
二、集体安全的落空
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1、背景
1)法西斯加紧侵略扩张,欧洲战云密布
2英)英法法苏推三行国绥谈靖判政策材,料企图(摘祸录水) 东引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世界和平 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 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 久······
而作为世界大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绥靖政策:
原因:
1、英法的经济和军事地位因“一战”而大大削弱。
2、英法国内政治状况复杂,一部分人因“凡尔赛 和约” 制裁德国而有负罪感。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 残因酷 此性,,战它 后导 在致 英了 法交等“和战国平国中主军出义队现”和了思人一潮民种盛的鼓行大吹。量 不伤 惜亡 一。 切。 代。 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22)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22)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1939年4月7日,意大利进攻阿尔巴尼亚,这是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之扩张政策的结果,仅用6天时间,阿尔巴尼亚灭亡,其国王索古一世流亡国外,而整个国家则变成意大利的被保护国。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简称“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分别同黑山、塞尔维亚、北马其顿接壤,南部同希腊为邻,西临亚得里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同意大利相望,国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72公里,全国划分12个州,下辖61个市,首都地拉那。
阿尔巴尼亚的法罗拉湾,处于亚得里亚海的入口处,控制这片地方,亚得里亚海就如自家内海一样,况且,历史上巴尔干半岛是罗马帝国的半壁江山,这对于意大利来说,地理与历史诱惑双重折叠。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意大利在所占的阿尔巴尼亚地区成立了意属阿尔巴尼亚保护国,1918年,同盟国战败投降后撤出,意大利趁机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大部分地区。
原本,意大利想吞并阿尔巴尼亚,但其国内爆发革命,再加上阿尔巴尼亚一直要求意大利撤军,意军于1920年退出该国。
墨索里尼统治意大利时,又将目光转向这里,从1925年起,意大利开始干预阿尔巴尼亚的经济,该国同意意大利开采其当地矿藏。
1926年,意大利和阿尔巴尼亚签订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第一次地拉那条约》,两国建立起防卫同盟,阿尔巴尼亚政府及经济也由意大利的贷款支持,军队由意大利的军事督导员负责训练,并鼓励建立意大利的殖民地租界。
意大利军队在阿尔巴尼亚城市街头虽然意大利在阿尔巴尼亚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该国国王索古一世拒绝完全屈服于意大利的压力之下,1931年,他公开面对意大利,拒绝重新修订定1926年的《地拉那条约》。
1934年,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王国及希腊王国签署贸易协议时,墨索里尼尝试派出一队战舰舰队,以威吓阿尔巴尼亚人,但最终失败。
1939年3月15日,阿道夫·希特勒在没有预先知会意大利而入侵捷克后,墨素里尼惊叹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经济因素)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经济因素)
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原因: 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原因: ——结合第 页的"解析与探究"思考 结合第7页的 结合第 页的"解析与探究"
寻求海外市场, 寻求海外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地
比较: 比较:垄断阶段的殖民扩张的目的与哥伦布发现新 大陆后西班牙, 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的目的有何不同为 何会有这种不同? 何会有这种不同?资本主义处于不同阶段上思考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 迅速发展造成严重的生 产过剩, 产过剩,所以列强为了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加 紧掠夺殖民地; 紧掠夺殖民地; 后者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缺乏资本扩大再生 所以直接掠夺金银. 产,所以直接掠夺金银.
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 传的照片之一 年 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 传的照片之一.
德国军国主义尤为严重
军国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 和极端民 族主义的 极端民族 "泛斯拉夫主义" 泛斯拉夫主义" 泛斯拉夫主义 主义情绪 泛滥 严重 "民族优越论" 民族优越论" 民族优越论 总结: 总结: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 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1876---1914年殖民面积简表 1876---1914年殖民面积简表 ---1914
类别 英法俄德美日 比利时, 比利时,荷兰 半殖民地 其余国家 全球总面积 殖民面积(百万平方公里) 殖民面积(百万平方公里) 65 9.9 14.5 28 133.9
从中可以得 到什么结论? 到什么结论? 1,19世纪末至 世纪 , 世纪末至 世纪末至20世纪 初,世界被瓜分完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问世的新式武器有: 潜艇,飞机,坦克, 问世的新式武器有: 潜艇,飞机,坦克,毒气等
后果: 后果: ),战争突破陆地的限制 战争突破陆地的限制, 1),战争突破陆地的限制,扩展到空中和海底 ),新交通使战争突破到更大范围内进行 2),新交通使战争突破到更大范围内进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的德国飞机 ),新通讯工具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 新通讯工具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 3),新通讯工具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能够在世 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法国 德国 英国 奥匈 日本 53.4 42.6 36.7 24.6 7.1 54.2 50.4 42 34.6 28.4 8.4 71.5 52.4 62.4 38.5 25.5 23.4 76.9 69.4 57.1 42.5 32.2 27.1 91 89.1 53.2 44.4 34.5 30.6
3)德国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政策. )德国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政策. 影响:加剧了德国与英国,法国的矛盾,导致一战的爆发. 影响:加剧了德国与英国,法国的矛盾,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原因 1914矛盾实质:对世界市场(殖民地或霸权) 矛盾实质:对世界市场(殖民地或霸权)的争夺
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德国, 材料二: 20世纪初的德国, 世纪初的德国 一位俄国人记录下了这样的 2,极端民族主义 , 情景: 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 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 在乐队的吹奏声中, 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 型被点上火,倒塌的墙垣发 型被点上火, 出隆隆的响声, 出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 (1)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观点?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观点?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观点 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 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 (2)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 ?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 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 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什么战争 在他们看来 这是一场什么战争 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 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 (3)德国当局广泛传播这一类照片的 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人 德国当局广泛传播这一类照片的 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 目的是什么 ? 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 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 (4)为什么在德国会出现这种愚昧 ) 和奇特的现象? 和奇特的现象? 2,极端民族主义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场保卫民族,祖国的战争. 德国士兵不认识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一场保卫民族,祖国的战争. 要人民充当炮灰或造成人民支持战争的印象 封建色彩,军国主义传统,极端民族主义在社会中影响深远. 封建色彩,军国主义传统,极端民族主义在社会中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国外的主神向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 (1)19世纪末,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位居 19世纪末,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世纪末 我们说道: 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 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 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 欧洲第一位, 欧洲第一位,为此德国统治集团积极要求取得 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皮洛夫正 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我们在 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 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表这篇演说的. 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表这篇演说的. 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 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 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 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 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 ——德国外长皮洛夫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德国外长皮洛夫 年 月在议会的演说 英国, 英国,法国 (1)皮洛夫发表这篇演说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皮洛夫发表这篇演说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他人" 任何人" (2)材料中的"外国人","他人","任何人",所指应该是 )材料中的"外国人" 谁? (3)该演说反映了德国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这将带来什么影响? )该演说反映了德国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这将带来什么影响?
第一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新课标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 历史背景 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 , 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20 世 纪 世 界 大 战 爆 发
历 史 背 景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成 军
军事 军事 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原因探讨
列强的疯狂扩军备战
意大利 21.6
四,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材料: 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 材料: "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 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 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 ——崇尚战争和强权的威廉二世 杯." 崇尚战争和强权的威廉二世
结合材料和"阅读与思考"材料反映了怎样的观点? 结合材料和"阅读与思考"材料反映了怎样的观点?结合时代 背景分析成因. 背景分析成因. 1,军国主义 , 观点; 观点;军国主义 成因: 成因: 近代以来,欧洲战争不断, 近代以来,欧洲战争不断,进行战争被认为是国家的正当权利 20世纪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 世纪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 世纪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战前英法德美力量变化比较表 类 别 英 德 美 法 1870-1913年工 1870-1913年工 1.3 4.6 8.1 1.9
业增长倍数 英 1860年工业产量 1860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次 1913年工业产量 1913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次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 年列强的经济 实力与所占殖民地的情况
历 史 背 景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军事
从三大矛盾的对立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两 三 : 大 大 英德矛盾 德 奥 集 矛 发 法德矛盾 团 盾 : 展 俄奥矛盾 英法俄
两大军事集团是指( 两大军事集团是指( )和 ),两大军事集团是怎 ( ),两大军事集团是怎 样形成的? 样形成的? 源于帝国主义错综复杂的矛盾. 源于帝国主义错综复杂的矛盾. 哪三大矛盾? 因何产生矛盾? 哪三大矛盾 因何产生矛盾?
意
争夺北非突尼斯
法
德
世界市场殖民地
英
奥
争夺巴尔干半岛
俄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结论: 结论:两大军事集团 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 战的爆发. 战的爆发.
英
1904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1907年最终形成 1907年最终形成,核心英国 年最终形成,
1907 1879 1892 1882 188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原因一:根源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原因一:根源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原因二: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导致重分世界 原因二: 的战争. 的战争. 原因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 原因三: 的爆发. 的爆发. 原因四: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各国 原因四: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疯狂地扩军备战,推动了大战的爆发; 疯狂地扩军备战,推动了大战的爆发; 原因五: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为发 原因五: 动战争进行了舆论方面的准备. 动战争进行了舆论方面的准备.
根源: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根↑ 源 新老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 导↑ 致 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结↑ 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 促使列强掀起瓜分殖民地的新高潮(19C (19C末 段,促使列强掀起瓜分殖民地的新高潮(19C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