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是一个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联合制定的针对中国学生发展的综合性核心素养指南。
根据这一框架,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并有助于培养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礼仪礼节、传统文化素养、环保意识、身心健康等能力。
1. 德:强调健康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正直善良、尊重他人、宽容包容、和谐礼貌、勤奋刻苦、实事求是、终身学习等社会和谐品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适应当代社会的道德水准。
2. 智: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理解性教育、知识与技能融合的体系,注重实践领域的深度探索,强化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使学生具有开放的思维,能够科学、自主、合理地解决问题。
3. 体:强调体育锻炼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要不断地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免疫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的社会工作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美:强调文化艺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断接受文化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提升他们的自我表现能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等。
5. 劳:强调劳动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不断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总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旨在通过增强学生多领域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有助于培养出优秀的公民和未来的国家领导人。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2016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这一指导意见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认知素养、情感素养、社会素养和创新素养四个方面。
认知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的对知识的获取、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能够主动积累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此外,学生还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思考。
情感素养是指学生在情感态度、情感价值观和情感能力方面的培养。
学生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包括对学习、生活和社会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同时,学生还应培养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关心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等。
情感能力方面,学生应具备情绪管理、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能够适应各种情感环境和情感需求。
第三,社会素养是指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责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发展。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良好沟通和合作。
学生还应培养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此外,学生还应具备适应社会变化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社会环境和挑战。
创新素养是指学生在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
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还应培养创新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同时,学生还应具备创新意识,即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并能够将创新能力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导意见,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学生应在认知素养、情感素养、社会素养和创新素养四个方面得到全面培养。
这些素养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学科知识技能,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
素养一: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生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是其基础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素养的基础。
中国学生应当扎实掌握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不同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养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未来社会中人才所必备的素养。
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培养探索、创造、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引导学生勇于尝试、勇于失败,培养学生的对未来的适应性。
素养三: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协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团结同伴,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通过在团队中的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素养四: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该通过实践学习,将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的支持,也需要社会的参与和实践平台的提供。
总结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全面提升各项素养。
学科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学校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层次的支持。
愿中国学生能够在培养好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茁壮成长,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以上内容仅为创作,不含任何实际信息,仅供参考)。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其中强调要坚持素养导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新课标背景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学(以下简称“西山中学”)厘清育人目标,校准改革方向,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体系,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更新理念,反思育人的功能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直接影响着国家课程有效落实的进程及质量,影响着师生的实际获得感,也影响着学校在应对各种现实挑战时的价值排序。
因此,学校管理者需要重新反思定位学校的办学使命与责任,聚焦核心素养,使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价值取向,激发教师投身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情和动力,进而推动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构建。
新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为实现这一总的培养目标,在学校育人目标的校本表达中需要有全面发展的人的基础性要求,在课程实施中需要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用“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具体且直观的描述为时代新人画像,这是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新要求。
西山中学以“毓秀生态,涵润新人”的生态教育为办学理念,分解制订了位于学科知识和能力之上的学生发展五大关键能力,即团队协作、交流沟通、探索创新、积极行为、包容公正,并将培养目标融入整个学习生活之中。
这样从办学价值观到课程实施再到教学方式变革,就形成了逻辑一致的教育主张。
从办学价值观到课程观,是育人目标到育人实践的转化。
在课程建构中,西山中学开展“‘秀’课程:源于内生需求的生态育人实践”研究,从秀品、秀慧、秀健、秀艺、秀勤五个方面,构建“秀”课程,并以“秀”课程推动学校教育模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能力的突破与进化,进而以鲜活的学校实践践行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同时,学校也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舞台,让每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课程可以选择。
比如,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劳动教育、美育等个性课程既可拓展学生兴趣爱好,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
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是什么?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家长、老师都明白,成绩和分数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力和素养,才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核心。
9月13日上午,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
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
据透露,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以前我们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应该换成这句话,有了六大核心素养,走遍天下都不怕。
到底有哪六大核心素养呢?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
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它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就。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品质,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多方面的途径和方法,下面就介绍一些重要的途径。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课外学习等。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一蹴即成的,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布置启发性的问题或者开放性的任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学生会等组织,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通过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单一的能力或品质,而是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
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从多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可以在学校开展综合素养培养活动,包括健康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等;可以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中国教育部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
本文将简要定义核心素养,阐述其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增强社会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变革,具备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3、实现个人价值:具备核心素养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有理想、有品质、有能力的现代公民,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教育方面:(1)改革课程体系:学校应调整课程体系,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综合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锻炼核心素养。
(2)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善于挖掘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应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家庭方面:(1)增强家庭教育意识:家长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全面发展。
(2)营造和谐家庭环境: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其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3)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社会方面:(1)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有力保障。
(2)推进校企合作:政府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培养其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
学生核心素养六大方面
学生核心素养六大方面作为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培养一定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所具备的必要素质和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时更好地应对和解决。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积极主动地学习、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善于总结和归纳、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等。
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的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善于提出新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勇于尝试新事物,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学生与他人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听取他人意见的能力、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能力等。
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沟通技巧,学会与他人合作、协商和解决问题。
四、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学生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
合作能力包括团队合作、分工合作、协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等。
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五、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学生正确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包括情绪调控、情绪表达、情绪应对等能力。
学生要培养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正确处理各种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六、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学生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和对他人、社会负责的意识。
责任意识包括自我管理、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关心社会等能力。
学生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学会承担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它涵盖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等方面。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所需具有的能力和品质,其具有极
为重要的意义。
它们是基本素养、创新思维、自控能力、耐心与坚韧、襄助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7大类,不仅推动着学生的发展,而且也是学生日后的工作成功的隐含条件,因此发展这些素养很关键,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首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家长、教育者和学校应作为关键的主体,让学生
建立自我认知,并从立于不败之地发展自信心,引导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以及强调学习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可以给学生开设针对这些核心素养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立于不败,并教会他们耐心和坚韧,增强他们自控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学会运用联系和协作的方法,拓展他们的思路,去适应新的环境和形势,有效地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系统化新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突出的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学生日后成功的重要课题,必须多方努力培育学生素质,并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教育环境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六大素养
要 点 。
2 .
科学 精 神 。
主要是学 生在学 习
、理解
运
、
用 科 学 知 识 和 技 能 等 方 面 所 形 成 的 价
值标 准 、 思维 方 式 和 行 为 表现 。 具 体 包 括理 性 思 维 、 批 判 质疑 、 勇 于 探 究等 基本 要 点 。
( 二 ) 自 主 发 展
主要 是学 生 在认 识 自 我 、发展 身心 、 规划 人 生 等方 面 的综 合表现。
具
体包 括 珍 爱 生 命 、 健全 人 格 、 自 我 管 理 等 基 本 要 点 。
( 三 ) 社 会 参 与
社会 性 是 人 的本 质 属 性 。
社 会 参 与 重 在 强 调 能 处 理 好 自 我 与社 会 的 关 系 养 成
,
,
现 代 公 民 所 必 须 遵 守和 履 行 的 道 德 准 则 和 行 为 规 范 增 强 社 会 责 任 感 提 升 创 新 精 神
,
,
和 实 践 能 力 促 进个 人 价 值 实 现 推 动 社 会发 展 进 步 发 展 成 为 有 理想 信 念 、 践创 新 。
主要 是
学
生在
曰
常
活
动
、
问题 解 决
适
、
应挑
战
等 方面
所
形成的
实 践
能 力 创 、 新 意 识 和 行 为 表现 。 具 体包 括 劳 动 意 识 、 问 题 解 决 、 技 术 应 用 等 基 本 要 点 。
自 主 性 是人 作 为 主 体 的 根 本 属 性 。 自 主 发 展 重在 强 调 能 有 效 管 理 自 己 的 学 习 和 ,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以及自我认知等方面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几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1. 提倡主动学习。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学会独立思考。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写日记、文章等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1. 组织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提供实践机会。
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和思考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1. 开展团队合作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学会自己查找信息和解决问题。
2. 提供自我评价机会。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六、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1. 开展体育运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魄。
2.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七、注重价值观教育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提供道德模范示范。
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人物和事迹,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多措并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才竞争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关键词之一,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在其成长过程中发展出自身的核心素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学校需要采取多措并举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指每个人在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等方面所具备的最基本、最普遍、最关键的素养。
新时代所要求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思维、信息素养、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全球视野、文化素养等方面。
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方法:1. 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丰富。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出创新思维、交际能力、合作意识等全面素养。
2. 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应该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而不是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
学校可以通过授课方式的改变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离散化的知识和导师引领式学习等模式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知识的内涵,在学习中创新,并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在此时代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领域。
学校可以在教学中增加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新兴技术,从而更好地利用信息和网络这些工具来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知识结构。
探索和学习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培养跨文化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交往渐渐走向国际化。
学校可以加强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增强国际视野,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情,更加适应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
5.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校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不光是知识,还包括品德、思维、性格等方面。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塑造,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校发展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实现。
2022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解读
2022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解读在2022年的新课标中,提出了四大核心素养,分别是思维品质、学会学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四大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工作的需求。
下面将对这四大核心素养进行详细解读。
一、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形成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新课标中,思维品质被视为培养学生的首要任务,因为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中,学生需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1.提问能力:学生应当学会提出合理的问题,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形成独立的见解和观点。
2.批判性思维:学生要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即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辨别真假,做出正确的判断。
3.创造性思维:学生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敢于质疑和挑战常规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
4.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面对挑战和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当通过启发式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二、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指学生具备有效学习的方法和技能,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新课标中,学会学习被看作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关键。
学会学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动机:学生要具备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有意识地制定学习目标,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2.学习方法: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技巧、记忆方法、思维技能等,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3.自主学习: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
4.持续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在学会学习的培养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科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科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研究摘要:本文将在全面施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于我们现在仍然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充分的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科学实践与创新能力做出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科学实践;创新能力引言:随着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而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方法,尤其是对学生科学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既能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全方位人才,也是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竞争力和地位的迫切需求。
一、核心素养的三大原则(一)科学性。
我们需要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科学的理念方法去践行我们的研究工作,确保能够有理论进行支撑,让研究过程能够更加严谨规范。
(二)时代性。
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于传统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合理运用互联网教学,教学资源能够得到丰富,更好的利用优质资源,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三)民族性。
我们要始终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根植于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让学生从小能够认识到社会责任,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浓浓的爱国情怀,这才能展现中国教育的特色。
二、教育的现状问题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开展落实多年,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课程教材存在系统性、适宜性不强的问题,部分学科的内容交叉重复,尤其是中小学课程衔接不够,缺乏过渡的空间,对于学生而言知识内容过于丰富,与现在的减压教学相矛盾,同时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薄弱的问题并没有针对性的解决。
另一方面社会上整体的氛围和宣传都没有去很好的响应素质教育,仍然存在唯分数论的现象。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还是要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导,综合的考虑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三、改变问题,细化落实(一)转变学生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想要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我们首先要转变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综合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
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中需要关注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一、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中,逻辑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概念归纳、推理演绎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同时,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鼓励学生质疑的方式培养。
比如,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或是对文章、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包括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实践探究等方面。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设实验、实践课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不断锻炼其实践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协同完成任务,并通过交流讨论,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学生进行课外实地考察等活动。
三、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良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可以适当变换小组成员,在不同小组中,学生不断与不同的同学交往和合作,从而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还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
四、文化素养的培养文化素养是指学生对文化认识和理解的能力,包括对语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育中,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比如,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名著作品,鉴赏艺术作品,参观文化场馆等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价值及体系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价值及体系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实践创造能力和全面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背景是指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价值是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而体系框架则是指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和培养路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创造和合作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二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部门认识到传统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存在问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全面发展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能力和素养;二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潜力;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四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系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能力,即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信息获取和理解、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运用等;二是创新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和实践探究能力,包括问题定义和解决、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等;三是合作交往能力,即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包括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四是实践创造能力,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新知的能力,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五是全面发展能力,即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体育健康、艺术素养和公民教育等。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入手。
学校教育应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索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一系列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例如批判思维、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还可以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共同理解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核心素养不仅帮助学生在学科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时更加自信和独立。
例如,批判思维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时更具竞争力。
因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措施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更新教育理念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
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推动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素质培养的转变。
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为了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部门开始倡导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纳入考核范围,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口头演讲、小组讨论等。
推动课程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始进行课程改革。
一方面,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各学科的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
另一方面,推出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跨学科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学生亲身体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了一系列的实践机会。
项目学习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项目学习,例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
通过参与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实践所学的知识,并培养核心素养,例如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社团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例如音乐社团、科技社团等。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界积极探索各种载体和方法。
本文将讨论几种有效的载体,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写作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展知识面,提升思维意识,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阅读的内容可以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资料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写作则需要学生思考和整理思路,培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实践与体验实践与体验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另一重要载体。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亲身经历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实践与体验可以包括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社会实践等。
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学生可以进行科学实验室的实践操作,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与志愿者活动等,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艺术与表演艺术与表演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创新载体。
艺术与表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气质。
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进行表演和创作,发展自己的艺术才华。
艺术与表演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通过参与艺术与表演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培养自信心和自我展示的能力。
综合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是将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拓展视野,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作者:王文静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柳州六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梳理与简介,阐述了通用技术学科要不断充实课程内容,丰富课程体系,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完善评价机制,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检验的观点。
关键词:通用技术核心素养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3-0-01
2017年底,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包括了最新的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新标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五个方面。
从被评为广西自治区创新实验样本学校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我校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加快课程建设,着力培养学生所必备的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一、不断充实课程内容,丰富课程体系
1.选择体现时代特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
通用技术是一门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我校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棉花糖机、创意书架、铁丝陀螺、水火箭、投石机等20多个主题探究活动。
可分类如下:
(1)培养技术意识方面的内容。
例如,走马灯、投石机、电脑主机箱拆装等。
学生能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形成技术的安全和责任意识、生态文明与环保意识、技术伦理与道德意识。
(2)培养工程思维方面的内容。
例如,铁丝陀螺、纸桥承重、筷子承重等。
学生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整体规划,并运用模拟和简易建模等方法进行设计并加以运用。
(3)培养创新设计方面的内容。
例如,创意木器、创意台灯、DIY遥控小车等。
学生能在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收集相关信息,并运用人机关系及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并加以优化。
(4)培养图样表达方面的内容。
例如,三视图、龙骨拼图、CAD制图等。
学生能识读简单的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
(5)培养物化能力方面的内容。
例如,棉花糖机、水火箭、NXT机器人等。
学生能能根据方案设计要求,能独立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配及测试,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形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
2.构建结构合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我校依据《课程标准》,在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给课程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使课程体系得以完善。
一方面考虑师资队伍特长,另一方面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方案尽量简明、操作简单、材料易得,使学生在解决、验证简单的科学原理和课本知识的问题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技术素养。
二、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完善评价机制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实现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统一,关注学生技术经验的积累、原理的运用、方法的融合、设计的创新、技能的迁移、文化的感悟等。
例如,通过搜集图片或视频展示创设情境;在QQ群内发起网上投票,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利用无线网络搜集学生作品的图片与视频,反馈学习中的亮点与问题;课后请学生写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发布到网络上供大家交流。
案例:结构与稳定性——“筷子承重”项目教学简介
活动任务:用5根一次性筷子搭建一个简易的结构,把15公斤重的铁饼稳稳当当地顶起来!高度不少于9.5cm。
材料与工具:筷子、热熔胶枪、剪刀、裁纸刀、尺子。
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网络交流。
任务1: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工具的使用。
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三个主要因素。
学习新工具热熔胶枪的使用和安全事项。
任务2:作品设计与制作。
教师用实例讲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是相互关联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讨论,增大支撑往往形状改变,重心也降低,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去制定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完成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任务3:作品展示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作品展示,各小组推出最优的作品在班级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包括分享作品的设计理念、制作过程,对作品的自我评价,同学间评价与优化。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结构的稳定性,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三个主要因素。
通过探究、试验、讨论、分析等方法学会分析实际问题,能对常见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动手改造和革
新事物的结构,对结构提出合理化的设计。
在探究试验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乐趣,增强技术安全的意识。
针对学习能力强,完成情况好的小组,我们又提出了用15根筷子搭建一个能站人的结构的新难题。
三、突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检验
通过多元化的项目教学,学生有很多的收获和体会。
有人学会了齐心协力、小组合作,知道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有人学会了变废为宝,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有人学会了克服挫折,反复思考,认真修改;还有人学会了大胆构想,创意设计,将方案最终实现。
在对我校学生开展的通用技术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显示,有6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激发起了我的创新意识;有70%的学生认为虽然不是高考科目,在该课程的学习上也充满了动力;还有68%的学生认为懂得更多的技术知识,生活可过得很好。
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了创新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技术素养,收获的结果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
从2015年起,我校开始组建通用技术兴趣班和科技社。
2015参加了在贵港和北京举行的“兴华综合科技运动会测试邀请赛”。
2016年参加了在北京和桂林举行的“首届兴华国际青少年科技运动会”,2016年11月参加首届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在2016年12月的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桂林决赛中,我校以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位列中学组奖牌榜第一名,在2017年10月第二届广西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我校学生在螺旋浆风动小车以1.7秒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为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我校计划在课程学习中增加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内容,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意设计能力,感悟和弘扬劳模精神。
展望未来,我们会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为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