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合集下载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人物描写一组》里的一篇文章。

《人物描写一组》有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选自《红楼梦》。

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不尽相同,可以说这三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本组课文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著名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在小说了,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

课文中的这个片段继续了严监生临死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二、说学情学生对人物描写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例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外貌描写等,但是只是一些粗浅的认识。

本组课文中对人物的刻画注重细节,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特别传神,堪称经典。

而且三个片段均出于名著,大部分同学对名著不甚了解。

三、说模式本科教学采取情趣教学法,像说笑话一样,学习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四、说设计1、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侄子郎中穿梭感受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课外名著的兴趣2、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3、教学过程: (1)课前铺垫认识油灯,由此引出课文人物——严监生(2)预习导学,揭示课题阅读提示,简介严监生。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通用13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通用13篇)

《临死前的严监生》教案(通用13篇)《临死前的严监生》篇1教学目标:1、认识片断中的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子”、“监生”、“郎中”等词语,理解其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能通过人物动作、神态揣摸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以达到对人物性格的了解。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检查课前预习。

1、你读过的书,学过的课文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请看老师板题:临死前的严临生。

(老师故意把“监”写成“临”,让学生区别易混淆的字“临”和“监”)监生是人名吗?(出示注释)同学们读读题,再轻轻读一遍。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叙事文?说说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生说,教师板)2、请同学们翻开书p133页,昨天的课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是对字词的理解,多音字、作者资料等)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大家看大屏幕。

(出示吴敬梓和《儒林外史》资料)3、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读的情况(选几个学生分层读)。

(根据学情适当板书生词、多音字)二、初读,了解片段主要内容。

1、同学们预习得不错!这个片断有点难读,请大家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结合注释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想想这个片段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学生交流片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范读,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听同学们读得如此投入,你能找出文段中最能表现严监生这个人物性格的句子吗?(学生说完,画好)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师范读句子,生想象画面)2、请把眼睛睁开,你脑海中浮现的严监生的形象是怎样的?(让学生轮流说)3、你们真会想象!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师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7.22《临死前的严监生》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7.22《临死前的严监生》 人教新课标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集灵小学李杰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临死前的严监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说教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单元以“人物描写”为专题的一篇精读课文中的其中一个片段,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文章语言精炼传神,区区三百字左右,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

教学本课的意旨是指导学生朗读和着眼于语言形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抓住动作、神态描写,感悟人物形象,进而体会“讽刺”的表达效果。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手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而作者在短短三百余字中运用到人物特写留有悬念、贴近现实的写法,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次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个别差异,让孩子在原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各有所获。

这一课我安排一课时完成。

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对编者编排意图的揣摩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结合文中的注释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通过对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句的理解、品读,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教材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是着眼于语言形式的探究。

第二、说教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节课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情境教学法:有情有景是教学,在品读课文时让学生抓住严监生的“摇了摇”“狠狠摇”“闭眼摇”等词语想象画面揣摩严监生的内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探究课文语言。

、谈话法:在教学的分段学习、理解内容等过程,我多处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读讨论,再以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收获,这样,学生所理解的内容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在谈话中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认识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安图县万宝镇中心小学校李刚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六回,这个节选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油灯里燃着两茎灯草,于是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作者吴敬梓紧紧抓住严监生神态和动作上的细微变化,抓住那经典的 两根指头 ,采用艺术化的白描手法,把严监生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守财奴形象。

那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充分展示了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功力。

2.教学目标:⑴.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古白话文的情味,掌握阅读此类文本的基本方法。

⑵.通过诵读、比较、体味等手段走进文本,看见严监生的形象,体味严监生的心理变化,感受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揣摩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妙处,并尝试运用,致力于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和感悟形式上得到和谐发展。

⑶.通过感受严监生活灵活现的形象,激发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比较、体味等手段走进文本,读见严监生的形象,体味严监生的心理变化,感受严监生的性格特点,揣摩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妙处,并尝试运用,致力于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和感悟形式上得到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学生的自读感悟和教师的引导并举,突出学生的自读感悟,想象以及个性朗读。

采用 品读词句 以读为主 等语文学习方法,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小说人物形象,又引导学生去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前互动,导入新课:(1)猜一猜,回顾人物的经典形象及特点,导入新课。

(2)理解“监生”的含义。

(3)拓展“严监生很有钱”的课外资料。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一、说教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二、说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诸亲六眷、郎中、监生、哥子、医家、穿梭、揩揩、登时、一声不倒一声”等词技能目标:1、读中感悟严监生这一入木三分的吝啬鬼形象,2、品读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阅读名著和激发写作的兴趣三、说重难点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四、说教法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你所知道的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有哪些?2、这节课,我们要来看看另外一部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儒林外史》。

(幻灯片出示)3、(幻灯片接着出示)结合导读提示让学生介绍《儒林外史》——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个读书人——严监生(板书)提醒学生读准课题中的“监”字为四声5、监生: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称呼?6、严监生,何许人也?他的家境如何,《儒林外史》中这样介绍:(出示幻灯片)他家有十多万两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日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

7、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严监生?(学生可能会说:富翁、大款或家财万贯等等)教师随机板书:家财万贯。

8、这么一个家财万贯的严监生,在他临死前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板书:临死前)让我们今天走进课文,深入学习。

(二)、初读学字1、这篇文章是清代的,距离现代较远,比较拗口,提醒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看看书下的注释。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课。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今天我执教的这个片段记述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迷,最后由赵氏把谜底解出来。

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

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下面我对教学过程简单地说一说:一、课前交流,为阅读作铺垫。

以“猜猜猜”游戏开始,让学生认识名著中人物的形象。

引出这节课的主题也是名著中的一个人物.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从题目入手,辨析生字监,了解严监生的家庭情况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严监生财万贯,非常有钱,与本课后提到的“两茎灯草”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学习生字、生词,理解生词的意思,为同学们读通课文打下基础。

三、深入学习课文,感悟“吝墙”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动作,神态的语句去体会,采取读的方法,让学生做动作,体会文字背后内容。

还通过学生想象,走进严监生的内心。

这个环节中重点处理的是众人猜测后严监生的动作描写。

学生读,读出严监生非常着急,而且是越来越着急,越来越失望、绝望,让学生读出心情变化的过程。

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在反复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四.结束以“猜猜猜”的游戏结束本课,与开头相应,在结束本课时我给学生留下疑问,严监生不能完全与吝墙化这可成立文学界争论的一个话题。

让学生带着不解离开课堂,激发课后读《儒林外史》这本书的兴趣。

在执教这节课时遇到不少问题,肯定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还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多多的提出来。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9号参赛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临死前的严监生》。

一、说教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中第二个文段,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第五、六回。

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作者用白描手法,塑造了一个极度贪财的“吝啬鬼”形象。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文章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其意图就是让学生在把握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时,能体味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二、说学情1、五年级学生基本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编排意图及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重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四.教法和学法根据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五.说教学流程:基于以上学情及教法、学法,我按照“一个游戏”、“一则故事”、“一个人物”、“一种表达”四个步骤展开教学。

(一)一个游戏导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导入,用游戏点燃快乐课堂,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课前,围绕教材中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进行猜谜游戏,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刻画人物要抓住其特点,不能千人一面。

在轻松愉悦中,直击写人文章要点。

(二)阅读一则故事突出人物特点,离不开典型事例。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

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学情、教学程序、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说对教材的分析一说教材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课文节选的片断不长,只有区区三百字左右,但是语言精炼传神,活脱脱地刻画了一个吝啬鬼形象。

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这种如同素描一般的细节描写,把严监生的特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技能目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发展目标: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五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能力都较强,理解人物性格和学习写作方法上较弱,因此我主要在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一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一)说教材及课程目标《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

它通过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伸着两根指头不肯咽气只为心疼灯盏里的两根灯草,刻画一个活灵活现的吝啬鬼形象。

(二)说学生实际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接触过人物描写手法中的动作神态描写,这篇课文的趣味性也能激起他学习的兴趣。

但作为第一次接触白话文,有些词语他们会比较难理解。

而作者在短短三百余字中运用到人物特写、留有悬念、贴近现实的写法,五年级学生野兽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的限制,也不容易理解到。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以及课程目标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了解《儒林外史》以及吴敬梓相关资料,掌握“痰”、“侄”等生字词;技能目标:1、读中感悟严监生这一入木三分的吝啬鬼形象,2.品读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阅读名著和激发写作的兴趣其中重难点是:品读鉴赏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经典的细节描写,学习作家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

(五)说教学流程一、导题引入1.谈话导入,简介《儒林外史》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爱读什么书?其实,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上,还有许多优秀的著作值得一读,尤其是古典著作。

鲁迅先生就非常推崇一部长篇讽刺小说,甚至连自己的写作风格都受影响。

知道是哪部小说吗?“监生”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就像我们常说的李秀才,王举人之类的,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严致和,他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

(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监生”、“贡生”、“举人”等称号)3.感受“富有”。

⑴说道有钱,他可有钱啦!这是《儒林外史》中描述的:屏幕出示句子——“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表达方法------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高排中心小学谢小榕尊敬的老师们,大家晚上好!我以“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表达方法”为主题谈谈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教学设计。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设计理念、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监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它选自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本片段虽然只有短短412个文字,但是作者吴敬梓却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一连串的表达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吝啬鬼严监生,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

二、说学情分析1、五年级学生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语言概括的能力。

2、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较少。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正确朗读“诸亲六眷、郎中、监生、哥子等词语,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3、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初步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阅读过大量的写人的文章,也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但在习作中运用描写人的方法还是一个难点,因此我确定了这样的重难点: 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四、说教法学法2011版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几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临死前的严监生》,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描写人物一组》中的第二篇,本组课文以“作家笔下的人物”为主题,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课文语言精炼传神,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从“三个维度”出发,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把握文章大意。

2.把握文章中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并能够活学活用。

3.通过作者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从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为了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将遵循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学目标的第二点作为教学重点,把教学目标的第三点作为教学难点。

我将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语言特色,针对五年级学生思维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读书指导法、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朗读、相互评价等活动,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和思维能力。

我接着说我的教学过程:我将分:见文、见形、见心、见性、见本进行讲述。

首先是第一个环节:见文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只有令学生置身于浓烈的情境中才能引导他们去探寻作者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去发现和欣赏作品的真情实感。

我将结合阅读提示,介绍《儒林外史》和严监生的家境,进而导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阅读情境。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我们顺势进入第二环节:见形1.首先,我将让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2.然后,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针对课题“临死前”引导学生找到描写严监生病重的句子“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反复品读“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得出严监生确实是病重的快要死去,为下面深入研读作好铺垫。

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 说课稿2016.10.13

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 说课稿2016.10.13

《人物描写一组——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一、全面把握,解教材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它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其中第2个片段,节选自我国古典白话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虽然本文只有短短三百多个字,但作者以充满讽刺的手笔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可谓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之作,更是学生习作的绝佳蓝本。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侄儿、穿梭、郎中、诸亲六眷、挑掉、登时”等字音。

2.能力目标:领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运用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写片断。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啬鬼形象。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二、整体理解,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根据《语文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创设情境、以读代讲、读写结合,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以生为本,研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

所以,在教学时,通过读、想、写、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大胆发现、质疑、想象、创新。

四、步步为营,述过程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我这样安排教学内容。

(一)揭示课题,初识严监生上课伊始,我用孩子们熟悉的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导入本课的学习。

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板书“严监生”)齐读。

说课稿

说课稿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三岔小学王娟一、说目标根据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结合文中的注释和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技能目标:通过品读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严监生内心活动,发挥想象,说写一段话,并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悟人物形象,感受严监生的吝啬。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作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三、说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阅读,情感朗读,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所以,我将学法确定为:以读为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同时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用“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的学法自由阅读,自由表达。

五、说教学流程课前游戏:猜一猜说一说老师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是哪本名著里面的谁?【设计意图:交流自己了解的人物形象,调动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了解《儒林外史》。

2. 明确这节课认识的人物后,和孩子们一起板书课题,再书写一遍,就是让孩子们写好“临”“监”字【设计意图:通过一起书写课题,慢慢养成孩子们认真书写的习惯,体现了将写字教学挤进课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音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再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2.检查读书效果。

指名读课文后正音,出示词语,检查朗读和理解。

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语,再用一两句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小学生对文言文和白话文结合的文章还是比较生疏,因此要花大力气进行字、词、句和朗读的训练,以扫除学习文言文的障碍。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_教案教学设计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本文是关于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临死前的严监生》是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课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吝啬鬼形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儒林外史》、吴敬梓的有关资料。

教学流程:一、交流资料,导入1、你们读过《儒林外史》吗?谁能说说这部书主要写的是什么?2.简介《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

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

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3.简介吴敬梓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

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

4、出示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设计意图:搭建一个让学生课外收集资料的交流平台,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收集资料的兴趣,同时也为解读文本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一、单元重点简析1、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2、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二、文本简析严监生是名著《儒林外史》里经典的吝啬人物。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这一令人难以捉摸的动作给众人造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最后由赵氏把谜底揭出来。

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怕费油。

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心不下,难以断气,这种经过艺术夸张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

三、学习对象分析1、五年级学生基本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目标及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重难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根据新课标,我采用朗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六.设计理念1、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我力求落实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

我从学生真实阅读的角度,不求深,不求远,扎扎实实领会编者的意图,扎扎实实投入文本的学习,扎扎实实体味人物形象,扎扎实实感悟文章的写法,让学生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运用和语言素养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死前的严监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个片段选自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本片段虽然只有短短412个文字,但是作者吴敬梓却通过他的一支生花妙笔,巧妙运用一连串的表达方法,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形象——吝啬鬼严监生,是我们学习刻画人物的绝佳范本。

二、说理念
本课设计基于这样两个基本理念: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摒弃碎问碎答的教学模式,将全课划分为三个主要板块,每个板块都是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教师尽量“隐藏”到“幕后”,只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点必要的帮助或点拨;二是突出语文课的本体,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本文表达方法的探究上,并通过表达方法的探究,丰满对人物形象的感受,指导学生今后的习作,初步掌握阅读类似文章的方法。

三、说学生
1.五年级学生基本能整体把握教材的主要内容,但欠缺用准确的语言概括的能力。

2.五年级学生对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如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却是难点。

3.学生爱读书,但是读中外古典名著相对比较少。

四、说目标
1、品读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揣摩严监生内容世界,并说、写几句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阅读《儒林外史》的兴趣。

五、说流程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严监生伸出的这两个指头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这一线索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一)、揭示课题,结识文中人物
1、板书课题《临死前的严监生》
读题
这个“监”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

这严监生都是临死的人了,请同学们再稍微慢一点、轻一点齐读一遍课题。

告诉我:这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严监生是一个有钱的人。

3、“想不想知道严监生到底有多少钱?”
(二)、细读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同学们,几百年过去了,吴敬梓先生笔下——临死前的严监生,已成为定格在中国、外国许许多多读者脑海中的一个经典。

人们提起严监生,会很自然地想起他的一个招牌动作,一个特写镜头。

你能不能猜想一下:最能代表严监生形象的这个特写镜头是文中的哪一处描写?
2、师:能成为经典的文字一定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我来读读这句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这个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甚至听到了什么?”
师:看到他的手了吗?是怎样的?你伸伸看。

听到他的声音了吗?那声音是怎样的?师生
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严监生无药可救?
4、师小结:“临死前的严监生病入膏肓了,无药可救了,奄奄一息了,多么难受,多么可怜!把这种感受送进这句话,一起读——”
5、师:从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严监生已经奄奄一息了。

可他却——“总不得断气”(读读这5个字,把“总”的味道读出来)从这个“总”字,你体会到什么?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真难受啊,真痛苦啊,可他在难受中总不得断气,在痛苦中挣扎着伸出两个指头(板书),是严监生还有心事未了,还有放不下的深深的牵挂啊。

这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头,牵挂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他的牵挂划下来。

指名读,出示:
(这话是谁说的?严监生的妻子赵氏。


6、师追问:“这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头,牵挂的是什么呢?”并相机进行板书:两茎灯草,然后问学生:“读了这句话,你觉得他不放心的仅仅是两茎灯草吗?”……
8、你说,这是多么(反常、可笑)行为啊!如果你现在就站在严监生的病床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小气,吝啬,爱财如命,守财奴,过分节省、省到极致了就是……)这就是吴敬梓笔下千古留传,臭名远扬的吝啬鬼严监生!板书(吝啬鬼)
(三).对比品读体会写法
1、同学们,读到这儿,回过去想想,我们就是从严监生伸出的两个手指头和赵氏的揭秘这些文字读懂他的吝啬的。

是不是?既然这样,我把课文改成这样,行不行?
出示改编版的文本。

的理由:
理由一:合情。

严监生的妻子赵氏,看到严监生总不得断气,在痛苦地作垂死挣扎,于心不忍,慌忙走上前去,说出两个手指之谜,好让丈夫登时断气,少受点罪。

理由二:合理。

有道是,文贵简洁。

改了之后,少了很多文字,行文更简洁了。

你们同意我作如此改动吗?再仔细读读,和课文相比,我改写后的文章少了什么?”
“在真实的生活中可能不会有这样的细节,为什么作者把这件事写成小说了就要特意加上这三次猜测和三次摇头呢?”“为什么这么写?”
1、这样写就把严监生的吝啬写丰满了,写生动了
2、这样写讽刺的味道就出不来了,这就是写作手法。

(四)、扩展读,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同学们,这就是吴敬梓笔下“一茎灯草不挑,两个指头不倒”的吝啬鬼。

(完善板书)推荐世界四大吝啬鬼分别是(出示)《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赶快找来书本读读吧!
(五).板书:
临死前的严监生
鲜两个指头两茎灯草


个吝啬鬼(爱才如命)

六.教学反思
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一个很有钱的人,这其实是说明他不是一个点不起两茎灯草的人。

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严监生那种爱财胜过爱命的吝啬鬼形象呢?我觉得只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的朗读和感悟,透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才能走进他的内心,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

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

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

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

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

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

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的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

“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

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

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

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

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

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

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