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浙江):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能力呈现【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 应注意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从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进行联系综合,来分析稳态调节的机制。
2. 结合社会和生活中与人体营养、健康与疾病防治问题有关的材料信息,以调节机制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调节的生理过程。
1. (2013·南京、盐城二模)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③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④人体的免疫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A. ①B. ④C. ①③D. ②④2. (2013·南通一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B. 与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分解D. 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3. (2013·苏州一模)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含有CO、尿素、性激素和胰蛋白酶等成分2B.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一定会引起过敏反应C. 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将导致组织水肿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4. (2013·无锡一模)穿不合脚的鞋子走路,脚上可能磨出水泡。
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 )A. 组织液B. 淋巴C. 血浆D. 细胞液5. (2013·镇江一模)某同学在参加远足活动的过程中,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
此时( )A.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B. 内环境pH失衡,乳酸含量升高C. 虽然代谢产物大量产生但仍然保持内环境稳定D. 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课堂评价1. (2013·无锡一模)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内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 血液中CO含量上升,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22. (2013·镇江一模)CAV16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浙江省杭州市2014高三生物研讨会资料 实验复习策略课件
2012 2013
动物细胞 培养 甲状腺素 的功能
体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趋势
2009 实验类型 实验目的 实验假设 实验原理 验证性
2010 验证性
2011 探究性 ▲ ▲
2012 验证性
2013 验证性 ▲ ▲
实验条件
实验对象 实验步骤 ▲ ▲ ▲ ▲ ▲ ▲ ▲
1、提供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目的、完善思路及分析变量 2、提供缺陷思路或结果,提出解决方案或正确结果 3、材料选择、因变量的检测指标 4、结果与结论
实验类型 《考试说明》要求的实验
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验证性实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 探究酶的专一性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探究性实验
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性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假设 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 素的关系 假设一般采用“如果A,则B” 的形式表述,是 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要研究的对 象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性的答案、解释
高考实验的复习策略
高考复习
应试能力
◆如何把握高考的方向,使复习课更有效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应对实验题的方法、思路与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体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趋势 主干知识为重点 实验题为亮点 体现浙科版特色为特点
一、明确高考对实验的能力要求
2012《考试说明》对实验能力的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 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 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 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 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正。 2013《考试说明》对实验能力的要求 1.(同)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设计实验、提出实验思路,并能对 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处理。 3.(同)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优化方案】(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讲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内负外正 变为__________ 内正外负 ;抑制性递质使该神经 变化,由__________
元的内外电位差进一步加大,不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逆转 变化。
3.激素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4.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激素的分级调节一般要经过
下丘脑 垂体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相关腺体三个等级。
(2)反馈调节: 相应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过程, 目的是保持相应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命题点1
以图示、图解为载体考查兴奋的产生、传导及 相关实验分析
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 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 位点。请回答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1.(改编题)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D )
A.刺激Ⅰ或Ⅱ都能引起屈肌和伸肌反应,但不属于反射 B.在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感受器只存在于伸肌中 D.该反射弧完成的是后天性的条件反射
解析:据图可判断,Ⅰ为传入神经元,Ⅱ为传出神经元。反 射的发生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刺激Ⅰ或Ⅱ虽然都能 引起屈肌和伸肌反应,但不属于反射,A 正确。反射发生过 程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否则会发生调节上的 紊乱,B 正确。传入神经元只与伸肌相连,所以感受器只存 在于伸肌中,C 正确。图中的神经中枢存在于脊髓中,属于 低级神经中枢,所以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先天性的非条 件反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 错误。
(5)若在丙图所示的结构⑤中给予某种药物, 再刺激甲图中 B, 发现电流计偏转,且发现丙图③当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
⑥ 药物之前的量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___( 用图中的
(浙江选考)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3 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
考点3 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1.非特异性防卫和免疫接种的正误判断(1)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提示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
(2)血液和淋巴中都含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发育场所均相同( ×)提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 淋巴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4)非特异性免疫因为是先天性的,所以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提示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更重要和强大。
(5)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 √)(6)所有的抗原均来自体外( ×)提示抗原不一定来自体外,如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能作为抗原。
(7)(加试)由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往往是灭活的病毒,所以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可以充当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2.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的正误判断(1)如果抗原隐藏到靶细胞中,则先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然后再通过体液免疫将释放出来的抗原消灭( √)(2)如果人体不能产生T淋巴细胞,则会丧失大部分体液免疫功能和全部的细胞免疫功能( √)(3)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抗体发挥作用( ×)提示对同种抗原的二次免疫主要通过初次免疫存留的记忆细胞发挥作用。
(4)(加试)多次注射某种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或效应B细胞的数量( ×)提示多次注射某种相同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数量。
(5)初次免疫过程中效应B细胞或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只有一个来源,但二次免疫过程中有多个来源( √)3.综合应用(1)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判断下列推测:①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②细胞甲为B淋巴细胞,其与细胞乙、丙都能接受抗原刺激( ×)③有细胞丙参与的免疫过程一定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 ×)④病原体进入细胞丙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2)如图1是机体(二倍体)对某种病毒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图2是二次免疫的部分过程图解,其中甲、乙为免疫过程;―→表示分裂、分化;表示免疫作用,请判断如下叙述:①图2中细胞a→细胞a的过程中,细胞内最多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②图2中细胞b和c分别是记忆T细胞和效应B细胞( √)③图1中,二次免疫反应特点主要与图2中的细胞a和b增殖分化有关( √)④图2中细胞c和细胞d都可以识别抗原( ×)⑤图1中的二次免疫反应过程中的效应B细胞来自于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一、牢记8种免疫细胞的功能1.巨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形成、呈递、吞噬抗原—MHC复合体。
【全程复习方略】(浙江专用)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浙科版必修3
神经冲动的产生、传 导与传递 Ⅱ
2010·新课标全国卷·T5; 2010·海南·T9; 2009·宁夏、辽宁·T5; 2009·山东·T8;
三年8考
2009·安徽·T30
大脑皮层的功能 Ⅰ 2011·海南·T9 三年1考
考纲要求 体温调节 Ⅰ
三 年 考 情 三年2考
三年13考
考纲要求
三 年 考 情 2010·福建·T4; 2010·广东·T27; 2010·江苏·T31; 2009·广东·T34
血糖调节Ⅱ
三年4考
综合分析近三年的高考题,高考命题在本章有以下规律: 1.从命题形式上看,本章的考查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 但以选择题居多。 2.在命题思路上,本章涉及知识点较多,各考点内容都有
所涉及,但主要侧重于动物激素的作用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神经调节与兴奋的传导、稳态调节等内容。
根据近三年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本章时,要注意以
下几个方面: 1.注重图解的识别和分析,如神经调节、兴奋的传递和激 素的生理作用,这部分知识可与实验考查相结合,命题的可能 性很大,因此在复习本专题时,要紧紧围绕着调节的物质基础、 结构基础、调节机理来展开复习。 2.本章还可以从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角度进行考查,如探 究动物激素的产生与生理作用等。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对实
2011·海南·T7; 2009·山东·T3 2011·新课标全国卷·T5; 2011·安徽·T30; 2011·福建·T3; 2011·江苏·T27; 2010·北京·T31; 脊椎动物激素的 2010·江苏·T22; 调节 Ⅰ 2010·海南·T10、T11; 2010·天津·T8; 2009·浙江·T30; 2009·宁夏、辽宁·T4; 2009·广东·T18; 2009·江苏·T29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 总复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18讲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考点一
考点二
2.性腺分泌性激素
睾丸
精子发生
雄激素 雌激素和孕激素
男性第二性征 卵子成熟
女性第二性征 月经周期
子宫的运动 准备哺乳
考点一
考点二
1.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 ( 质1类)激多素肽和蛋白垂 胰 下体 岛 丘: : 脑促 胰 :激 岛 促素 素 激、 、 素生 胰 释长 高 放激 血 激素 糖 素素 、抗利尿激素 (2)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3)固醇类激素:性激素。 进行上述激素补充时(1)类只能注射,不可口服,(2)、(3)类则既 可注射,也可口服。
考点一
考点二
4.下丘脑的功能
考点一
考点二
激素调节的四大特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2.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作用特点是( )
A.比较缓慢
B.迅速而准确
C.持续时间较长
D.范围较广泛
解析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更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
作用范围局限。
答案 B
考点一
考点二
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产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B.发挥完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 C.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但所有激素均不具催化功能 D.均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解析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激素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但化学本质是脂质的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则不会出现类似的颜色 反应。 答案 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1.高等动物和人生命活动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中以 激素调节为主。
2.甲状腺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不断地产生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及复习方法
二轮复习支配与策略及复习方法高三生物对期末考试和省一统的成果分析,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特作如下二轮复习支配与策略及复习方法一、复习支配:1.时间支配:三月初~~~四月中旬,约6~7周的时间。
2.复习方式:学问点,考点,热点专题复习与滚动训练相结合,穿插学校,年级支配的综合训练。
3.专题支配:第一专题: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约5课时)其次专题: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约7课时)第三专题:生命活动的调整(约5课时)第四专题:细胞的生命历程和生物的生殖发育(约3课时)第五专题: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8课时)第六专题:生物与环境(约2课时)第七专题:试验、实习和探讨性课题(约5课时)二、专题要点:专题一:本专题学问是其他生物学学问的基础,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工程专题、专题二:本专题学问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学问的整体性,留意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
如从植物的整体性和动物的整体性中可以分出酶和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微生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等专题。
在复习植物代谢专题时,对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试验。
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的综合题、试验设计题要有足够重视。
复习生物的代谢类型时,归纳整理出中学生物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殊是教材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的代谢特点。
微生物的代谢专题中。
了解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的代谢特点、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要与种群增长的“S”型、“J”型曲线相区分等。
专题三: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除了清晰教材中的学问点之外,还应清晰如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等问题。
体液调整部分,整理中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
高三生物浙江学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第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高三生物浙江学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第章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 概述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平衡的。
调节是指动物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相应反应,以保持身体内稳定的状态。
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两种方式。
2.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来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快速响应。
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包括感受器、中枢神经系统和效应器三部分。
感受器能感受外界刺激,并将刺激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并产生相应的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以神经纤维为媒介传递到效应器,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动物的神经调节包括感觉、传导、反射和控制四个过程。
感觉是指动物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过程,通过感受器将刺激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
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传递的过程,通过突触将神经冲动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反射是指神经冲动在神经回路中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控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反射神经活动的调节和控制。
3. 内分泌调节内分泌调节是指动物通过内分泌系统来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慢速响应。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靶细胞组成。
内分泌腺是指体内分泌物质的产生和释放机构,主要包括脑垂体、甲状腺、胰腺等。
靶细胞是指受内分泌物质作用并产生相应反应的细胞。
内分泌调节主要通过内分泌物质来实现,内分泌物质在体内通过血液传播至靶细胞,从而调节生理和行为活动。
内分泌物质有多种,如激素、神经调节物质等。
激素是一种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各处,起到调节和控制生理功能的作用。
4. 神经调节与内分泌调节的相互关系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共同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
神经调节主要用于对外界刺激的快速反应,如逃避危险、捕食等;而内分泌调节主要用于对外界刺激的慢速响应,如生长发育、繁殖等。
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还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保持体内稳定。
负反馈调节是指当体内某一生理指标超过一定范围时,通过负反馈机制调节该指标的变化,使其回到正常范围内。
优化方案(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强化训练
第2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如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元(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立即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解析:选B。
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元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而图示结构不是完整的反射弧。
2.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解析:选D。
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突触前膜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因此突触后膜内的Na+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因此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解析:选C。
由图可知,Ca2+进入突触小体可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小泡通过细胞膜的融合实现了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过程②是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过程。
过程③是将神经递质重新运输进入突触小体的过程,可以避免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避免引起后膜持续兴奋。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名师精选教案 浙科版必修3
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课标内容1.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4.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5.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6.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7.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要求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9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重点是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教学难点是稳态及其调节。
从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引出多细胞动物中的内环境。
由于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比较复杂,必须借助于学生初中已学过的消化、呼吸、循环与泌尿的知识,因此要做必要的复习。
可以人体为例进行阐述,或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模拟,增强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关于稳态及其调节,教科书列举的是到第三节才学的血糖的调节,可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着重让学生明白稳态是一种可变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要维持这种状态,必须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完成。
(2)“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教学重点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体温调节。
教学难点是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虽然在初中已学过神经系统的有关结构,但由于相关的概念比较多,教学时通过回忆及学习教科书的内容,理清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为理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打好基础。
兴奋传导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演示,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传导的过程、特点以及关系。
针对“大脑皮层的功能”这部分知识,只是一般性地了解人脑的运动区、体觉区及特有的语言区,其它内容不要作过多地拓展。
关于“体温调节”,可以通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分析,明白体温调节的关键是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高考二轮复习免疫调节课件(42张)浙江版
HIV和辅助性 T细胞的变化
考点通关 1.已知某种细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这是因为 ( C )
A.这种细菌主要攻击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缺陷 B.这种细菌破坏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导致HIV更容易侵入人体 C.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人体大部分辅助性T淋巴细胞,降低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失去了对该种细菌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疑难探究
如何较快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提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分技巧——“三看法” 一看参战对象:若以“物质(抗体)”参战,为体液免疫;若以“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参战,则 为细胞免疫。 二看攻击目标: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体液免疫;对抗被感染的体细胞或癌细胞 ——细胞免疫。 三看免疫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 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素养提升
提升 免疫类型的分析、判断
素养体现 科学思维——通过归纳与概括要素,区分不同免疫类型。 方法诠释
也可先通过免疫对象的特异性确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还是特异性免疫,再依据免疫场所、参战部队 进行第二次区分。
对点提升
1.(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 )
3.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噬菌体和HIV入侵宿主细胞的方式相同,遗传物质进入,外壳留在外面 B. 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进而导致特异性免疫瘫痪,因此患者体内无法产生抗体 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进行遗传,所以要实施剖腹产和人工哺乳
答案 D HIV入侵宿主细胞时,包膜与宿主细胞膜发生融合,除了遗传物质,逆转录酶也进入宿主 细胞,因此与噬菌体只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不同,A错误;HIV攻击人体时,患者体内也 能产生相应抗体,但HIV破坏大量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会严重削弱免疫功能,B错误;艾滋病可以通 过母婴传播,而不是进行遗传,C错误;HIV外层脂类膜来自宿主细胞,内掺有病毒蛋白质,因此膜上 的蛋白质由HIV和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D正确。
浙江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0讲内环境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考纲要求] 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a)。
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b)。
3.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b)。
4.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a)。
5.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a)。
6.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有关激素的作用(a)。
7.甲状腺激素的作用(a)。
8.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a)。
9.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b)。
1.理清内环境的成分及其调节机制提醒(1)体液≠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
(2)内环境处于稳态时,机体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
(3)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有可能上升。
(4)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内环境)和血细胞。
2.激素分泌的调节(1)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①分级调节:激素的分泌调节一般要经过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三个等级。
②反馈调节:相应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调节过程,目的是保持相应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2)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①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如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升高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②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如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
3.血糖平衡调节提醒(1)血糖浓度变化的原因:升高的原因:①摄取了食物中的糖类;②在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也可使血糖浓度升高。
降低的原因:①胰岛素促进血糖的三个去路,抑制两个来源;②运动消耗了大量能量,而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2)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而胰高血糖素并不是唯一升血糖的激素。
(3)血糖调节中,血糖主要通过直接作用于胰岛以调节激素的分泌。
血糖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4.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提醒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两个中枢”(1)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
2014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 浙江专用):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A[专题十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时间:40分钟)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2.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下降B.抑制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C.胰岛素只能通过增加糖的利用和贮存降低血糖浓度D.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都会减少3.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B.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B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4.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β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
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4-10-1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图4-10-1A.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B.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C.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D.用本尼迪特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的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两者的颜色明显不同5.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白细胞介素。
2的同时迅速分裂形成效应B细胞B.效应B细胞与记忆B细胞相比前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发达C.病毒侵入细胞后B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6.下表表示2个种系小鼠A和B之间进行皮肤移植后排异反应的实验结果(除MHC不同外,种系A和B的遗传完全相同).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解释中,错误的是()实验皮肤供体皮肤受体皮肤排异反应6~8 d10~13 dⅠ[A][A]未发生未发生Ⅱ[A][B]未发生轻度排异反应Ⅲ[A]小鼠B以前接受过小鼠A的皮肤移重度排异反应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答案] B [解析] 图示中的箭头表示激素的分泌,催产素是由神经 垂体分泌的。 [点评] 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既能产生兴奋又能分泌激 素,与垂体的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 的重要环节。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 力。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例2
图4-10-8表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调节的模式图。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图4-10-8
请据图回答: (1)图中X细胞为____________细胞。若“+”表示促进作 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②处为____________(填 激素名称),作用为________(填“+”或“-”)。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答案](1)下丘脑(神经分泌) 甲状腺激素 - (2)细胞内 (3)高 垂体 (4)能 [解析] (1)本题图示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调节的模式图。 据图可知X细胞为下丘脑细胞,①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激素,②代表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要进入 垂体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表明该激素的受体在垂体细胞 内。(3)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B的受体被抑制,则 激素C释放量比正常情况下少,为了促进激素C的分泌,激 素B的分泌量会有所增加;而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 下丘脑功能正常,静脉注射激素B后,发现激素C含量明显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升高,说明甲状腺功能也正常,则病变部位在垂体。(4) 内分泌腺释放的激素直接进入内环境,经体液的传送作用 于靶细胞,因此在毛细血管内能检测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 素。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即能从图表 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然后进行图文转换,将所学知 识与题中的背景材料相联系并进行答题。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答案] B [解析] 骨骼肌细胞中,每一个肌细胞靠近细胞膜处有许 多细胞核,这是因为在发育过程中,它是由许多胚胎细胞 经细胞融合而成的。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是细胞赖以 生存的内环境,成分是组织液。突触后膜比前膜更大,这 样才能更有效地接受突触前膜发出的信号。乙酰胆碱可以 和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这种受体是一种通道 蛋白,结合后通道开放,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这种电位并不能 传播,但随着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的增加,开放的通道增 多,电位可加大,当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时,可在肌膜上引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如图4-10-3所示)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图4-10-3
(1)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 (2)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受下丘脑的支配。 (3)下丘脑对其他内分泌腺也有调控作用。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图4-10-1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实验药物b敏感
返回目录
人体的 神经调 节
浙江T4、课标全国 卷T4/T30、山东 T25、天津T3、海 南T14/T15/T27、 江苏T2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返回目录
考情纵览
内环境 与稳态 山东T7、江苏 T9、福建T4
课标全国卷 T3、江苏 T29、海南T12
重庆T7、广东T27、 海南T17/T20 课标全国卷ⅠT30、 课标全国卷ⅡT30、 山东T24、福建T1、 四川T9、天津T1、 北京T3、广东T1/ T27、重庆T7、 江苏T19/T30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本专题中的神经调节在每年高考中都会涉及,特别是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突触的信号传递。激素调节和免疫方 面的内容也常有出现,往往与人体健康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此部分内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有以本专题的知识 为背景进行的实验的考查。
返回目录
体温调 节和血 糖调节
安徽T30
海南T14/ T10、江苏T25
返回目录
考情纵览
课标全国卷ⅠT4、 课标全国卷ⅡT4、 北京T3、山东T3、 四川T2、天津T1/ T7、安徽T29、重庆 T4/T9、广东T27、 海南T11/T21
浙江T4、课标 北京T4、福建 免疫系 全国卷T30、 T4、广东T5、 统与免 北京T29、山东 江苏T12、海南 疫功能 T7、广东T28 T16/T27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变式1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 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图4-10-7表示影响胰岛α 细 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图4-10-7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2.血糖调节(如图4-10-2所示)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图4-10-2
(1)血糖正常含量:0.8~1.2 g/L(或80~120 mg/dL)。 (2)血糖平衡的调节中多种激素共同起作用,其中胰岛素 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平衡起主要的调节作用。胰岛素是人 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考点一 脊椎动物的激素调节 1.激素的作用特点 (1)激素是调节生理及代谢的物质。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 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为信息分子, 使靶器官的功能加强或减弱及改变物质代谢反应的强度和 速度,而不能产生新的过程或使靶器官出现原先所没有的 活动。 (2)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但却对机体机能及代谢产 生强大的效应。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2)激素C进入垂体细胞内才发挥作用,表明该激素的受体 在________。 (3)检测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血液,发现存在一种具有 抑制激素B受体的抗体,则该患者血液中激素B含量比正常 值________。而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 常,血液中激素B和C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 静脉注射激素B后,发现激素C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 ________部位发生了病变。 (4)在图中的毛细血管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 检测到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HIV为核心,综合考查HIV的特点和免疫的 相关知识。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A项 正确;图乙的纵坐标为抗体水平,说明HIV侵入机体后产 生了体液免疫,B项正确;图丙使用药物a后,T细胞数量 增加,而HIV主要攻击T细胞,由此判断HIV可能对实验药 物a敏感,C项正确;图丁使用药物b后,HIV数量增加,可 见HIV对实验药物b不敏感,D项错误。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易 错 易 混 归 纳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与免疫
考情纵览
考点 脊椎动 物的体 液调节
考例
2011年 课标全国卷T5、 福建T3、江苏T27 浙江T3、课标 全国卷T5、 安徽T30、山东 T7、福建T3、 广东T4、海 南T7/T8/T9、 江苏T13 2012年 安徽T30、海南 T10/T13/T14/T27 2013年 浙江T31、安徽 T2、海南T27、 江苏T19 浙江T2、安徽 T30、福建T27、 四川T3、天津 T1、重庆T7、 海南T18/T19、 江苏T19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图4-10-4 图4-10-5
(2)受体在靶细胞表面的激素(如胰岛素降低血糖的过程, 如图4-10-5所示)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例1 图4-10-6表示下丘脑与垂体关系示意图,下列相 关说法错误的是( )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高 考 真 题 聚 焦
1.[2013·浙江卷] 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 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 )
细胞内浓度(mmol·L-1) K+ Na+ 140.0 18.0 细胞外浓度(mmol·L-1) 3.0 145.0
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核 心 考 点 整 合
(3)激素的分泌有一定的节律,并随生理和病理的情况变 化而变化。 (4)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失活,并不断地被排出体外。当激 素灭活或排出有障碍时,可表现出某种激素增多的症状。 (5)激素作用有一定特异性,不同的组织细胞对不同的激 素反应不同,大多数激素有其固定的靶细胞。 (6)各种激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的激素之 间存在协同作用,有的激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还有的激 素是其他激素起生理效应的必要条件。
图4-10-6
返回目录
专题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核 心 考 点 整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