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阶段综合测评(第四~六课时)
2020-2021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全册练习
约 2 亿 5 200 万年至 6 600 万年之间;古生代为距今约 5 亿 4 200 万年至 2 亿 5 200 万年之间;前寒武纪距今较古生代更为遥远。鸟类起源于 1.5 亿年前属于中生 代,C 项正确。
地球的年龄约为 46 亿年。根据地质年代的结构,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前寒武 纪、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据此完成 12~13 题。
7.(区域认知)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 )
A.甲地与乙地
B.甲地与丙地
C.丙地与丁地
D.乙地与丙地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四地,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丙地年太阳辐射总
量最少,故 B 项正确。
8.(地理实践力)由图可知,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地点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线外延方向为南方,见下图。所以太阳位于正南方的西侧约 60°,为西南方,D
项正确。
25.(地理实践力)图中 M 方向是( )
A.正北方
B.正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答案 C
解析 M 方向位于正南的偏东侧约 60°,是东南方,C 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 4 题,共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金乌”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籍《毛诗》曰:乌在日中,从天,
以昭孝也。右图示意汉代石刻“日中足乌”。据此完成 10~11 题。
10.(综合思维)古代中国人对“金乌”的想象,可能源自人们所看到的某一
种太阳活动,其最有可能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乌在日中”可知,古人观察到的应该是太阳上存在的黑色
新改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试卷(附答案)
新改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近地面大气最重要、直接的热源是()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D.地热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是大气短波辐射B.①是太阳长波辐射C.③是大气逆辐射D.①是大气直接热源3.夜晚,当大气云量增多时,将出现的现象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通过水循环不断地更新,维持着全球水的静态平衡B.由于水循环的存在,从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在缓慢地减少C.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水循环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D.从总体上看,在水循环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水的运动是不连续的读世界四条河流河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四条河流共同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雨水补给为主B.都位于东半球C.流域内种植业发达D.河口三角洲上大城市多6.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丁河的主要影响因素()A.人口B.径流量C.地形D.经济桔槔井灌工程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
桔槔汲水灌溉,水顺着沟渠流入田中,再渗入地下,回流入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水循环系统,当地有一块“兰台碑”,碑文是“天大旱,地特丰”。
古老而科学的农耕方式,就这样代代传承。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低山丘陵为主,全年多雨B.地下水埋藏深、回补快C.土壤盐碱化严重D.沙质土壤,地表水易渗漏8.当地“天大旱,地特丰”的原因是①水井提供丰富的水源②热量充足,生长期长③光照充分,对水稻生长有利④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养分积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四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自然灾害的防避既需要政府领导下的有组织的社会行动,又需要广大公民积极科学地参与。
作为现代公民,应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学习灾害自救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参与救灾的社会责任感。
2.【答案】A【解析】表中有震级、震中距等相关资料,可以明确判断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和是否位于震中,但是没有震源深度的详细信息,不能明确判断出两地的震源深度。
3.【答案】A【解析】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B、C、D项,但无法看出该地地质脆弱。
4.【答案】B【解析】洪涝、海啸为水文灾害,台风、寒潮为气象灾害。
5.【答案】C【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洪水频度河流中下游频度高,东部较西部频度高,南方较北方频度高,平原较山区频度高。
选C。
6.【答案】A【解析】修建水库,可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洪灾;B、C、D为非工程措施。
选A。
7.【答案】B【解析】图中所示地质现象为滑坡与泥石流。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从两者定义可知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坡度较大的山地。
8.【答案】B【解析】华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房屋朝向南时阳光射入时间最长,四地中a朝向西南,b、c都朝向南方,d朝向东南方;滑坡多发生在陡坡,泥石流多形成于山谷,所以房屋应避开陡坡和山谷,a、c、d都位于山谷附近,b点位于山脊的相对平坦处,综合考虑,b点是最佳地点。
9.【答案】A【解析】该类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范围广大,出现次数多,应该为干旱,故A正确;台风只能影响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洪涝灾害频次极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基本不受寒潮天气影响。
2019-2020江苏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2(第四~六课时)
阶段综合测评(二) (第四~六课时)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电影《霍比特人》《指环王》中展现的新西兰风景令人陶醉。
形成下列新
西兰美景的地质作用有误的是()
A.甲——流水堆积作用B.乙——岩浆活动
C.丙——冰川侵蚀作用D.丁——流水侵蚀作用
A[甲图海滩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远处的海岛是被海水侵蚀后形成的
岩石地貌,这是长期被海水侵蚀的结果。
]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2~3题。
2.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3.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来源:Z§xx§]
D.搬运、沉积、侵蚀
2.D
3.A[a位于上游山区,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形谷,对应②。
b位于河流中游,山区与平原转换地带,这里一般有侧蚀作用,也有沉积。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综合学习与测试(WORD版含答案,共5
综合学习与测试(四)第Ⅰ卷 (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2.地球最重要的能源是( )A.地热能B.生物能C.太阳能D.矿物能源3.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B.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C.两边铁轨磨损一样重D.对两边铁轨都无磨损4.当北京时间12点整时,在北京看太阳的方向是( )A.正南方B.南偏西C.在天顶D.南偏东5.地球形成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最主要原因是( )A.地球运动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而稳定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C.地日距离适中D.地球运动的周期包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6.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7.北京位于116°E、40°N,达累斯萨姆位于39°E、7°S,则( )A.两分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B.夏至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C.冬至日两地间的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正确8.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这一天是( )A.7月1日B.元月1日C.10月1日D.4月1日9.我国传统的四季是从“立春”、“立夏”……开始划分的,最短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0.下列天体系统等级由低级到高级排列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D.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11.如下图,四个平行箭头中指向东方的是( )A.①B.②C.③D.④12.北半球冬至日当航行中的海轮上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15点整。
鲁教版地理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面为某海域(局部)洋流图,读图,回答1~3题。
1.若图中弯曲虚线为气候分界线,则图示A,B,C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2.该季节,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尼罗河河口附近径流量较大B.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C.中国南极昆仑站出现极昼现象D.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一片枯黄3.如果图中虚线上太阳高度角为零,且a角为2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B.该日海口市(20°N)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该日以后重庆可能昼渐短,夜渐长D.图示时刻北京的地方时为22时【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位于非洲索马里半岛,该半岛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B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该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C位于南亚马尔代夫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第2题,图示海域为北印度洋,洋流为季风洋流,夏季海水大致自西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海水大致自东向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故据图中洋流流向可知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
尼罗河流域主要位于北半球,且水源地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此时降水多,河口附近径流量较大,A不符合题意;长江流域可能出现伏旱天气,B不符合题意;此时南半球为冬季,中国南极昆仑站出现极夜现象,C符合题意;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属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冬季,草木一片枯黄,D不符合题意。
第3题,图示区域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若虚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则根据虚线的倾斜方向可判断虚线为昏线,昏线与经线夹角a为20°,则太阳直射20°N,为北半球夏半年。
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A错误;海口市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时昼长达一年中最长,B错误;若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重庆昼渐短,夜渐长,C 正确;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即60°E为18时,则北京时间为22时,而北京的地方时约为21时44分,D错误。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辨别地理方向(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跟踪检测(四)判别地理方向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1.下图中2号综合楼位于售楼中心的( )A.西南方B.东北方C.东南方D.西北方解析:选A 图中的指向标朝下,说明图中左侧为东方,右侧为西方,上为南方,下为北方,由此可知2号综合楼位于售楼中心的西南方。
读图,回答2~3题。
2.在图中甲处水平放置罗盘,则罗盘上的指北针( )A.指向丙B.指向乙C.指向丁D.背向丙3.甲在丁的( )A.西北B.东南C.西南D.东北解析:2.A 3.B 由图中经度数的变化可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而确定为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因此在甲处放置罗盘,罗盘上的指北针会指向北,而丙位于甲的正北方,甲在丁的东南方向。
4.下列有关罗盘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罗盘上的刻度0°正对南方B.罗盘上的北方对准目标C.罗盘上的读数读的是指南针的位置D.在任何地区均可使用罗盘解析:选B 罗盘上的刻度0°对准目标,也就是罗盘上北方对准目标。
在罗盘上必须分清指北针,指北针指的是目标的方位。
在磁性大的地区无法使用罗盘,因为那里的磁性会干扰罗盘正常工作。
下图是居住在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达斡尔民族的传统民居,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方向代表南方的是( )A.甲B.乙C.丙D.丁6.6月份,房屋的主人早起迎接日出,其面部朝向是( )A.朝向丙丁之间的方向B.朝向乙丙之间的方向C.朝向甲乙之间的方向D.朝向甲丁之间的方向解析:5.B 6.A 图示民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房屋应是坐北朝南,因此乙代表的是南方;夏季时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故房屋的主人早起迎接日出时面部朝向是东北方,对应图中丙丁之间代表的方向。
7.右图是某一同学用罗盘正确测量某一物体时罗盘指针状况(画斜线的部分代表磁针红色一端),则这一物体位于观测者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解析:选A 罗盘水平刻度盘上0°、90°、180°、270°分别代表北(N)、东(E)、南(S)、西(W)。
高中地理 教案1 单元综合测试题鲁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1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地球和火星B.水星和木星 C.金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2.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A.昼夜长短相同B.地方时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气候类型相同3、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4.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哈尔滨 B.北京C.广州D.南极长城站5.下列节气或月份,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7月初B.夏至日C.冬至日D.1月初6.在晨昏线上()A.时刻为0点 B.时刻必然是6点或者18点C.太阳高度等于0 D.看不到太阳7.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A.区时早 B.地方时早C.一定先看到日出D.地方时晚8、南半球昼长于夜的时段是()A.冬至到夏至B.春分到秋分C.夏至到冬至D.秋分到春分9.下列因素中,利于使地球上形成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的是()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太阳日的时间不太长C.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10.从冬至日到夏至日()A.赤道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B.赤道以北的地区白昼越来越长C.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D.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11.开发宇宙能源资源,主要是指开发()A.风能B.重力能C.天体引力能 D.太阳能12.下列能源中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A.煤炭B.地热C.风能D.水能13、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A、昼夜的交替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春夏秋冬的更替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4.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A.许多地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有一定的相关B.黑子多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C.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D.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磁场,干扰有线通讯1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D、南回归线上16.当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时整,某地地方时是10时20分,它的经度是()A.东经140度B.东经145度 C.东经105度 D.东经95度17.郑州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按日期的排列,正确的是()A.7月1日,5月1日,3月1日,1月1日B.5月1日,3月1日,7月1日,1月1日C.3月1日,1月1日,5月1日,7月1日D.1月1日,3月1日,5月1日,7月1日18.下列现象可以证明地球自转的是()A.傅科摆(单摆)摆面的旋转运动B.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的变化C.月球始终只有半个月面朝向地球D.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19.当我国长江南北正值“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季节时()A.澳大利亚正值春季B.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C.地球正运行在黄道上的春分点前后D.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到处都发生极昼现象20.当黄赤交角等于零时()A.同一经线各地日出日落时刻相同B.地球上无昼夜更替现象C.一天中太阳高度角不变 D.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21.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5月1日B.7月1日C.8月1日D.10月1日22.沿35°N纬线向西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应偏向()A.低纬度方向B.高纬度方向C.北纬35°纬线南侧 D.北纬35°纬线左侧23.对广州市和南昌市的正确叙述是()A.二市均有太阳直射现象B.二市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冬季,南昌昼大于广州D.全年广州昼夜变化小于南昌2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A.24时 B.365日6时9分10秒 C.23时56分4秒D.365日5时48分46秒25、若黄赤交角变为23°,则会引起()A.北极圈范围减小,南极圈范围扩大B.热带范围减小,寒带范围扩大C.回归年变短,极圈内出现的极昼天数减小D.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减小三、综合题(共6小题,50分)1.读下图,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C点的地方时为12时,完成下列要求(6分)(1)在图的右上方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斜线画出夜半球(3)若A点所在经线为东六区的中央经线,那么C点的经纬度是,。
高中地理测评试题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右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
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2.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高空飞行③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④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 000 ℃,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是因为(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右图示意1961—2018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历年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年份气温整体的变化特点是(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波动上升D.波动下降5.该季节平均气温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量少B.大气削弱作用强C.水汽和CO2含量少D.大气保温作用弱6.造成图示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A.太阳活动剧烈B.太阳辐射增强C.温室气体增多D.行星撞击地球读图,完成7~8题。
7.若此图为夜晚的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图,则( )A.a为海洋B.b为陆地C.①为冬季风D.①为陆风8.若该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则a、b、c、d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不正确的是( )下图是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高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低于②④两地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10.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盛行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吹向④B.④吹向⑤C.⑤吹向④D.④吹向②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综合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图中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P=Q=M=O>E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峻C.为晨线D.为晨线2.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Q点的地方时为17:00B. E点日出的地方时为6:00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D.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1题,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点俯视图。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P、Q、M、E四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O点比P、Q、M、E四点纬度高,故线速度P=Q=M=E>O;图示半球为南半球,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左岸侵蚀严峻;图中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故SP和SQ中必有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依据晨昏线的分布状况可以推断0时所在经线是SP,推出为夜弧,故为晨线。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SQ为180°经线,图示Q点和P点所在经线相差120°,故SP为60°W经线(地方时为0时),利用“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的原则可以计算Q点的地方时为16:00;图示E点所在的纬线昼短夜长(昼弧段短于夜弧段),故当地的日出时间在6:00之后;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依据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原则,可以确定非阴影部分是6日;SQ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6:00,再过8小时,SQ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4:00,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重合,全球处于同一日。
2.D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4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实行。
据此完成3~4题。
3.北京时间7月15日23:00决赛起先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3°S,45°W)B.(18°S,38°E)C.(3°N,38°E)D.(18°N,45°W)4.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北京昼长渐渐变长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巴西高原草木葱绿D.亚平宁半岛燥热干燥3题,7月1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由北京时间23:00可推算出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是45°W。
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模块综合测验(期末试卷,含两套)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验第一套 ..................................................................................................................................... - 1 - 第二套 ................................................................................................................................... - 10 -第一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016年9月,我国在贵州边远山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它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
读图,完成1~2题。
1.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A.太阳辐射非常强B.太阳活动干扰小C.天气变化影响小D.电磁环境比较好1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建成,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轨道延伸到太阳系外缘,标志着我国空间测控能力将提升到覆盖太阳系。
第2题,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电磁环境比较好,能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
2.D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
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
据此完成3~4题。
3.原始鱼类出现在()A.元古代B.古生代早期C.古生代后期D.中生代中期4.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D.蕨类植物3题,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期,奥陶纪鱼类出现。
高中地理高一必修一(鲁教版)单元综合测评4_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娄底高一检测)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影响d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B.劳动力C.资本D.技术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B.质量C.类型D.区位【解析】第1题,在工业文明阶段,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技术因素。
第2题,区位即位置,是在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影响。
【答案】 1.D 2.D(2016·诸暨高一检测)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下图为世界某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图,该资源是世界陆地淡水的宝库。
读图完成3~4题。
3.该资源最可能是()【导学号:63380165】A.冰川资源B.土地资源C.太阳能资源D.森林资源4.近年来该资源的分布面积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A.岩浆活动频繁B.大量开发利用C.全球气候变暖D.降水变率增大【解析】从图中看,南极和北极地区以及大陆上的高山地区是该资源的分布区,说明此类资源是冰川资源。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大量融化,其分布区面积减小。
【答案】 3.A 4.C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可看出,1954年、1983年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这两次水灾都是()【导学号:63380166】A.下游排水不畅所致B.暴雨集中所致C.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所致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6.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②围湖造田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东部临海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②D.①④⑤【解析】第5题,两次水灾的成因都是雨带长时间停留在长江流域,暴雨集中。
第6题,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
高中地理鲁教版高一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_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湖北孝感期末)2014年6月22日20时,李明给3个朋友分别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8小时。
据此回答1~2题。
1.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2.与乙朋友所在经纬度数值相同而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相反的地点,其昼长与夜长的差值为()A.-4小时B.4小时C.-10小时D.-14小时【解析】第1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值越大,故D项正确。
第2题,经纬度数值相同而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相反的点昼夜长短相反,但差值相等,即该地与乙朋友所在地相比,昼比夜短4小时。
【答案】 1.D 2.A读图,回答3~4题。
3.与M地相比,N地()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低、气压高C.气温高、气压高D.气温低、气压低4.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解析】N处近地面等压线上凸,为高气压,气温低,M处向下凹为低气压,气温高,空气由N流向M,北半球向右偏,偏转为东南风。
【答案】 3.B 4.A(2016·兰州期末)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
据此回答5~6题。
5.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6.其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差异B.水分差异C.水热差异D.太阳辐射差异【解析】第5题,自西向东呈现的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6题,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
【答案】 5.B 6.B生物入侵是指某个地区的外来生物物种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一地理 上学期阶段检测题 鲁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上学期阶段检测题鲁教版必修1第Ⅰ卷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A.北极星B.金星C.太阳D.织女星2.太阳能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因为在太阳系中,太阳()A.能自己发光B.质量最大C.体积最大D.位于中心位置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公转运动又有自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4.太阳活动主要是指()A.太阳的东升西落B.日食现象C.太阳消耗质量释放能量D.黑子和耀斑等5.下列能源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地热B.核能C.石油D.潮汐能6.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内部7.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极光的发生B.长江三角洲北岸比南岸泥沙淤积速度快。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星斗满天8.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图中四地自转速度 ( )A.线速度:丁>乙 B.角速度:乙>丙C.角速度:丙>乙 D.线速度:甲>乙10.当丁地出现极昼现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甲>乙 B.正午太阳高度:乙>丙C.昼长:甲>乙 D.线速度:乙>甲11.若图示为北半球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西南方B.丙在乙的西北方C.丁在丙的正北方D.丁在乙的东北方12.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 )A.地方时相同 B.区时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D.自转线速度不同13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14地球自转平面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23.5 °B.66.5°C.67.5°D.90°15第十九届世界杯开幕式于南非当地时间(东二区区时)2010年6月11日14时举行,杭州球迷开始观看开幕式的时间是()A.6月10日6时B.6月11日2时C.6月11日14时D.6月11日20时下表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
高中地理 模块综合测评 鲁教版必修1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5·福建厦门高一检测)下图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
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
读图,完成第1~2题。
1.此时一架飞机从①地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
到达时④地的区时为( )A.18:00B.22:00C.21:40D.22:202.若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读图,图示为昼半球,④地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时。
图中显示,该地经度是40°W,所以该地使用西三区的区时,即45°W经线的时间,此时区时是11:40。
根据图中经度判断,经度差是20°,所以①地经度为100°W,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也经过了10小时,所以区时是21:40,C项正确。
第2题,图示昼半球是以直射点为圆心的大圆,离圆心越远,离大圆越近,即离晨昏线越近的点,太阳高度就越小,影子越长。
读图,此时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距离直射点最远、离晨昏线最近的点,四地中①离晨昏线最近,A项正确。
答案:1.C 2.A导学号11690057(2015·山东济宁高三期末测试)读图,完成第3~4题。
3.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则( )A.该区域属于向斜构造B.a地可以看到c地C.b地可能发育溪流D.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4.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的某段纬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地在d的正东方向B.b、d两地元旦同时日出C.c地元旦白昼最短D.d地元旦白昼最短解析:第3题,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d时,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该地为山脊,为分水岭,因而b地不可能发育溪流。
该地只显示等高线的弯曲状况,没有显示出岩层的弯曲状况,因而不能判断地质构造类型。
由于山脊阻挡,a地看不到c地。
d地位于山脊,水往低处流,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鲁教版(课标)高中地理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
鲁教版(课标)高中地理必修1模块综合测评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2号上午,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发射新型火箭Falcon 9 FT(猎鹰9号FT),并在发射10分钟后非常完美地回收了一级火箭,创造了人类太空史上的第一。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目前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A.①B.②C.③D.④2.SpaceX创造人类历史上太空不是梦。
火箭回收使我们建立火星基地成为可能,为人类在火星建造城市铺平了道路,这是未来人类在火星上生活的重要一步。
请问此星球是()A.①B.②C.③D.④3.人类发射的火箭可以到达太空,表明该火箭已经离开了()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4.与图上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1.B 2.C 3.D 4.C[第1题,目前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地球,读图,根据太阳系结构,图中序号②代表地球,B对。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③是火星,④是木星,C、D错。
①是金星,A错。
第2题,读图,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③是火星,④是木星。
C对,D错。
①是金星,②是地球,A、B错。
第3题,人类发射的火箭可以到达太空,表明该火箭已经离开了地月系,D对。
但是火箭没有离开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A、B、C错。
第4C[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故①符合题意;太阳辐射能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地壳运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故②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的主要能量来源,故③符合题意;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被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故④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综合测评(二) (第四~六课时)(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电影《霍比特人》《指环王》中展现的新西兰风景令人陶醉。
形成下列新西兰美景的地质作用有误的是()A.甲——流水堆积作用B.乙——岩浆活动C.丙——冰川侵蚀作用D.丁——流水侵蚀作用A[甲图海滩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远处的海岛是被海水侵蚀后形成的岩石地貌,这是长期被海水侵蚀的结果。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2~3题。
2.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3.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侵蚀、搬运、沉积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D.搬运、沉积、侵蚀2.D3.A[a位于上游山区,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形谷,对应②。
b位于河流中游,山区与平原转换地带,这里一般有侧蚀作用,也有沉积作用,如冲积-洪积扇的形成,河流以搬运作用为主,对应③。
c位于下游和入海口,流水携带物质大量沉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对应①。
] 4.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主要是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B.乙图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C.丙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D.丁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D[甲图和丙图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丙图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乙图是由海浪侵蚀形成的;丁图风力侵蚀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比较常见。
] 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
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A.100 cm/s B.200 cm/sC.300 cm/s D.400 cm/s6.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
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5.B6.D[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被搬运物质的直径越小,搬运所需的流速越低,6.4 cm的鹅卵石相应的搬运流速约为200 cm/s。
第6题,颗粒直径越大,需要的搬运流速越大;流速下降,颗粒直径大的物质先沉积。
] 读地貌景观图,回答7~8题。
7.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8.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7.D8.C[甲图表示火山喷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乙图表示由流水侵蚀作用中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丙图表示内力作用使岩层弯曲形成褶皱;丁图表示流水侵蚀中下切作用形成的峡谷。
]读地貌模式图,回答9~10题。
9.由图可知()A.沉积物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10.该地貌主要分布于()A.河流入海口B.山间河谷出口C.大江大河中下游D.盆地中心9.C10.B[第9题,图中显示扇形地中下部为绿洲分布区,说明其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第10题,冲积扇是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后沉积形成的。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
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
据此完成11~12题。
甲乙1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风化差异显著,“腰身”耸立1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11.C12.A[第11题,湿润地区因雨水侵蚀作用强,丹霞地貌“腰身”处土壤浅薄,再加上地势陡峻,植物难以生长,故丹霞地貌露出“腰身”。
第12题,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主要是受风蚀作用和风化作用形成的。
]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14.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13.C14.D[第13题,吐鲁番盆地是地壳下沉形成的,天山山脉是地壳抬升形成的,C项正确。
第14题,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D项正确。
]历史上美国加利福尼亚谷地曾是一个面积宽广、狭长的湖泊。
读美国加利福尼亚谷地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断层的形成原因是()A.冰川侵蚀致使岩层断裂B.板块张裂致使地壳褶皱凹陷C.板块挤压致使地壳岩层错断D.海浪侵蚀致使岩石塌落16.与加利福尼亚谷地形成相关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层下陷、流水堆积B.岩层抬升、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冰川侵蚀15.C16.A[第15题,从图中可知断层是由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使地壳断裂进而岩层错位形成的,故C对,B错。
冰川侵蚀形成的是角峰、冰斗,并非断层,故A错。
海浪侵蚀会在沿海地带形成海蚀地貌,故D错。
第16题,加利福尼亚谷地曾为湖泊,说明地壳发生了下陷,故排除B。
从图中可知加利福尼亚谷地有冲积扇,说明地壳下陷后有河水的堆积作用,故A正确。
海浪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都不符合题意。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据此回答17~18题。
17.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河流侵蚀18.图中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17.A18.C[第17题,根据题干可知,“鼓浪石”是海浪拍打形成的,为海水的侵蚀作用。
第18题,海水堆积作用会形成沙滩地貌。
]下图示意某地喀斯特地貌。
读图,回答19~21题。
19.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是()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20.图中①地貌为()A.峰林B.石柱C.落水洞D.溶蚀洼地21.图中石钟乳、石笋等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由碳酸钙淀积而成B.由流水溶蚀而成C.由流水搬运而成D.由地面塌陷而成19.B20.A21.A[第19题,考查对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的了解。
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区是云贵高原,对比四选项可知B符合。
第20题,考查获取图示信息的能力。
从图示①地地貌的位置和形态可知其为峰林。
对比四选项可知A 符合。
第21题,考查对喀斯特地貌成因的理解。
图中的石钟乳、石笋等地貌属于喀斯特地貌的一种。
它是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下,由碳酸钙逐渐一点点淀积而成。
对比四选项可知A符合题意。
]南(宁)昆(明)客运专线是沟通西南与华南的重要铁路通道。
据此回答22~23题。
22.南昆客运专线所经过的地区中,最常见的景观可能是()A BC D23.该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是()A.地面崎岖,地基不牢固B.冻土广布C.流沙掩埋铁路D.土质疏松,地基不牢固22.B23.A[南昆客运专线主要经过云贵高原地区,所经过地区的景观主要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溶洞,易塌陷,给大型工程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为雅丹地貌。
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东南丘陵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25.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A.东南—西北B.东北—西南C.东西方向D.南北方向24.B25.B[第24题,结合材料“湖底干缩龟裂”“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可知该地为干旱地区,因风力侵蚀作用是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故判断可能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结合选项只有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故B项正确;东南丘陵和四川盆地属于湿润地区,A、C项错误;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地区,D项错误。
第25题,由材料可知,该地风向为东北风,干涸的湖底在盛行风吹拂下,岩性较差的被侵蚀掉,而岩性强的保留下来形成垄、槽,其伸展方向应与风向一致,应为东北-西南方向,故B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分)(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3分)(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均有分布,则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处分布。
(2分)(3)随着河流流速的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
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1分)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甲图,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1分)A B C D[解析]第(1)题,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在不同部位特征各异,在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冲积扇,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故甲是冲积扇,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而成的堆积地貌。
第(2)题,河流多发育于山谷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应根据等高线特点确定地形类型,从而确定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根据丙图可确定GF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F位于谷口前,可能会形成冲积扇;E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
第(3)题,由于重力等分选作用,一般来说质量大的先沉积,质量小的后沉积。
甲图中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
第(4)题,冲积扇的中部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
[答案](1)冲积扇三角洲堆积(2)F E(3)C(4)B27.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