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经济活动的衡量
005 公共经济学 第五章 (2)[20页]
5.2.1 负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工厂在生产产品时向厂外排废气、废水影响居民健康是负 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这里有两种不同的成本: 一是只从企业的角度看产生的成本,称为私人成本,它只 包括企业的支出; 另一个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产生的成本,即把社会上受 到的损失也包括在内,称为社会成本。 在有负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但企 业的产量决策只根据私人成本,不根据社会成本做出,这样就 会过多地生产社会成本较高的产品。
5.2 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5.2.1 正外部效应与市场效率
正外部效应可以分成两种: 私人效益 社会效益 前者是指从企业角度看所得到的效益,后者则是从整个社 会角度看得到的效益。 在有正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产品的社会效益要大于私人效 益。 但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产量决策只根据私人效益,不根 据社会效益做出。这样企业就会过少地生产对社会有益的产品。
5.3.2 征税和补贴
外部效应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不一致,政 府直接管制有缺陷,外部效应问题尤其是环境政策应更多地依靠经 济激励。征税和给予津贴的方式是政府矫正外部效应造成的市场失 灵的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方案。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庇古税,即采用税收或 补贴的方式来修正私人成本,使其与社会成本相一致。 其设计的基本原理即导致市场资源配置失灵的原因是经济当事 人的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相应的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不相一致, 从而私人的最优并未导致社会的最优,但政府可以通过征税或给予 补贴来使外部效应内在化,以矫正市场失灵。这种方法被称作“庇 古税”方案。 庇古税的原则实际上是“污染者付费原则”,这是国际公认和 倡导实行的原则。
5.3 政府行为与外部效应
5.3.1 政府规制与计划
对于外部效应问题,政府可以采取直接的行政干预措施,其 中包括直接管制、强制性的企业合并、指导与劝告、国家计划、 强制性标准等措施和政策。 几乎对所有的污染和其他影响健康及安全的负外部效应,政 府均可以依靠直接管制加以控制,这种管制被称为社会管制。 直接管制在具体实施中也有许多问题。有效率的控污水平要 在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基础上才能确定,但许多污染管制 却在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前就完成了。为了设计良好的规 则,政府管制者需要了解行业和它们所采取的各种技术的细节, 但通常他们却缺乏信息,这些决定了政府直接管制不是非常有效。
第5章 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5章经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经济法主体作为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参与者,它们具有一系列权利、义务和责任,这些
权利、义务和责任是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
首先,商业主体有权参与和从事各种市场活动,享有自由经营的权利。
在商业行为中,它们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从事自己所认为有利可图的经营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司法》,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权参与市场竞争,从事贸易、募集资金、招
投标、生产、加工和服务等经营活动。
其次,商业主体有职责义务。
比如,《商业法》规定,商业主体必须遵守依法经营的
原则,是履行财务义务的主体,必须遵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原则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
此外,它们还必须遵守环境保护、企业部门报告及义务责任强制性要求等法律法规,
违反上述规定会要支付责任。
此外,商业主体还有责任。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履行
保护消费者的法定责任,保证出售的产品质量以及担负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履行保护
股东权益的职责,股东要有信息披露的义务,以及把握股份派发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
国企业法》对企业行为也有细则规定,企业必须保护劳动者、物资,主动接受和执行行政
监督。
总之,经济法主体在参与和从事经济活动时,具有一系列权利义务和责任,应当依照
规定履行职责,而且也要主动表现负责任和尊重法律的担当。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5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功能财政思想
1、功能财政: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 要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了实 现这一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 赤字,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
•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财 政赤字;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可 能导致预算盈余。但对之要处之泰然,不应为了 追求年度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财政政策的正确制 定和实行。否定了原有的财政平衡预算的思想。
33
2、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是能接受活期存款,并通过非现金结 算而具有创造存款货币功能的金融机构。
★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资产业务:发放贷款,投资购买债券 ★中间业务:代客结算
●中央银行:是一国的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管理 全国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经济。它具 有三个职能:发行的银行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 银行的银行同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往来;
★ 所得税:对个人薪金、公司利润征税。税率随收
入上升而上。
★ 流转税:对流通中的商品和劳务征税。按固定比
率从收入中征收。我国为17%。 3、公债(Public Debts) ★ 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弥补赤字的途径有: 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 借债分为:内债和外债。
7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
• 中国2010年社会保障占GDP的2.28%。 2010年,全国教育支出增长19.3%;医疗 卫生支出增长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增长19.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30.7%;农 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9.8%;交通运输支出增 长18.1%;环境保护支出增长25.4%;城乡 社区事务支出增长21.2%;公共安全支出增 长15.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7.6%;一般 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4.6%;国债付息支出增 长23.7%。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
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 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 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 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 和预算盈余。 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 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 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 的正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和实行 。
从多倍存款创造过程可知,货币的供给不 能只看到中央银行起初投放多少货币,而 必须更为重视派生存款或者说派生货币, 即由于货币创造乘数作用而增加的货币供 给量。
(三)存款创造中的漏出因素
1.超额准备金率
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其前提条件 是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全部 贷放出去,但实践中银行的实际贷款通常会低于 本身的贷款能力。 这部分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额就形成了超额准
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
(一)充分就业—宏观经济政策第一目标
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 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充分就业
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 劳动力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作的 人。
充分就业不等于百分之百就业,摩擦性失 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正常的。大多数西方经 济学家都认为,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 就相当于充分就业。 失业会给失业者本人及家庭带来损失,也 使社会损失,还能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 所以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第一目标。
BS*=t.y*-G-TR
为正-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为负-充分就业预算赤字 不同于实际预算盈余—BS=t.y-G-TR 当实际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小于实际预算盈余,当实际国 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充分 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
经济学试题-第五章
第五章成本理论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2、显明成本3、隐含成本4、会计成本5、短期总成本6、固定成本7、可变成本8、短期平均成本9、平均不变成本10、平均可变成本11、短期边际成本12、成本13、长期总成本14、长期平均成本15、长期边际成本16、规模经济17、规模不经济18、技术技术19、经济利润20、正常利润21、收支相抵点22、停止营业点23、脊线24、生产者均衡25、计划曲线26、利润最大化原则27、规模收益递增28、总收益29、平均收益30、边际收益31、规模报酬31、企业二、选择题:1、由企业购买或雇佣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 显明成本B 隐含成本C 固定成本D 可变成本2、边际成本是指。
()A 总成本除以产量B 平均成本除以产量C 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D 增加生产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3、不变成本是指。
()A 购进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成本B 即使停止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C 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成本D 以上解释都不对4、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 显明成本B 隐含成本C 经济利润D 正常利润5、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A 时间长短B 可否调整产量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6、当AC达到最低点时,下列是正确的。
()A AVC=FCB MC=ACC P=AVCD P=MC7、通过不同产出水平的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我们可以决定。
()A ACB AFCC MC D以上都是8、如果生产10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100美元,第11单位的边际成本是21美元,那么()A 第11单位产品的TVC是$ 21B 第10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大于$ 21C 第11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是$ 11D 第12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是$ 129、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A 固定成本B 隐含成本C 会计成本D 生产成本10、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 以递增的速率下降C 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 以递减的速率下降11、下列因素不属于固定成本的是()A 土地的租金B 折旧C 财产税D 营业税12、下列各因素中不是可变成本的是()A 原材料B 短期贷款的利息C 高层管理者的薪金D 可以无偿解雇的雇佣工人的工资13、当时,厂商如果要使成本最低,应停止营业。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重要)第⼀章导论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收⼊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稳定。
2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为,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学问。
3政权的实体。
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市场性社会⽣产活动,从事⾮市场性财富分配。
①⾮市场性社会⽣产活动:政府为满⾜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以不盈利为⽬的,从事⽣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重新分配。
4、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四个层次:第⼀层次是中央政府;第⼆层次是⼴义政府。
中央政府+各级地⽅政府及附属机构;第三层次统⼀公共部门,⼴义政府+⾮⾦融的公共企业;第四层次⼴义公共部门。
统⼀公共部门+政策性⾦融机构。
5、研究政府经济⾏为三个层次:第⼀层次,研究财政收⽀;第⼆层次,研究财政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6、财政学发展时所⾯临的问题:(1)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
(3)评价政府各种经济政策。
7、相⽐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领域:(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2)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此外公共经济学全⾯采取了现代经济分析⽅法。
即注重实证分析法(已经发⽣了什么)⼜注重规划分析法(应该怎么办)。
8、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市场调节及收⼊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直接经济⾏为(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也看成⼀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为能否实⾏最⼤化进⾏分析。
此外微观经济学的⼀些主要分析⼯具也被公共经济学⼴泛使⽤。
9、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第五章 宏观经济数据:GDP和CPI
Y=国内生产总值,GDP
Y=C+I+G+NX
实际GDP是假设如果我们以过去某一年的价格来评价产品和服务,那么今年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是多少?通过用固定在过去水平上的价格来评价现期生产,实际GDP说明了经济的整体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变动。
名义GDP(nominal GDP)是按当年价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C,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包括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劳务支出。
投资(I,investment):指企业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上的花费,主要是资本品和房产的支出。投资可以细分为:
·固定投资:分为企业固定投资和居民住房投资。在GDP的核算中,居民购买住房视为企业部门将住宅销售给家庭的投资活动,属于投资行为。
这两个指标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观测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知道如何衡量这两个指标,我们可以了解这些指标变化时所反映的经济含义,但这仅仅是讨论宏观经济运行的起点,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以此为起点,分析一国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在短期波动中的变化。
详细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补充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用名义GDP和实际GDP比率来来计算的价格水平衡量指标,反应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而不反映生产量。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GDP平减指数:
第三节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准确的说,一定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CPI)衡量的是相对于某一固定年份(基年)购买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费用,在当期购买同样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花费情况。CPI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用来度量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和通货膨胀程度的基本工具。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五章
— 28 —
二、相对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在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还有一些属于赤贫,需要社会救济的人们。他们由三部分人组成:
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下的人;
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
流浪者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产资料和劳动力,需要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 本。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 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10 —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驱使资本家进行扩大再生产出于两重原因:
第一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因,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基本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
潜在的过剩人口
停滞的过剩人口
1
2
3
— 27 —
二、相对人口过剩 (四)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形式
一类是因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变化 而发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人口,
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 中,还存在着其他 两类的失业人口:
— 31 —
一、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1.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含义
伟大的马克思
无产阶级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由于不占有生产 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这种经济地位。
马克思将无产阶级的贫困分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 两种表现形式: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在国 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 级经济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
竞争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动因。资本家为 在竞争中击败对手,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第二 扩大生产规模用以增强资本实力。
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五章-第十章思维导图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引致需求(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二、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即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边际要素成本和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也是完全竞争产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在某一价格的市场要素需求量,应该是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之和。
但是,当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一)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二)劳动和闲暇(三)劳动的供给原则要素供给问题是消费者在一定要素价格下,将其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派生出来的。
我们把这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称为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1)边际物质产品:也称为边际产量,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2)边际收益产品:增加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边际物质产品×收益(3)边际产品价值: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
(4)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
(5)平均要素成本: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MFC=MRP.(四)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的边际效用表示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效用。
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第5章VAR模型分析
第5章VAR模型分析
VAR模型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宏观经济学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将
宏观经济活动分为几个主要的经济变量,并假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VAR模型由德里士比尔在1970年提出,并随后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yt= c+Σaijyt-j +εt
其中,yt为k个变量的时间序列,c为常数项,aij为自回归系数,
εt是独立同分布的噪声项。
VAR模型通过多维时间序列检验来检验变量
之间的线性关系。
传统VAR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它的后验分析属于动态平稳模型,建模时
只考虑了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而无法通过定量分析描述宏观经济
活动的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因此,随着经济领域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进步,VAR模型也在不断完善。
首先,VAR模型可以采用非线性结构与模型函数,以更准确地描述宏
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采用非线性结构的VAR模型可以以非线性
方式描述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过程,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经济活动。
其次,VAR模型可以采用时变参数结构与模型函数。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5章 个人经济行为
课后练习
本章主要名词概念
个人消费品 替代品 互补品 消费者偏好 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投资 个人投资 风险 个人资产 资产分散化 市场工资率 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 工资率变动的收入效应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课后练习 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
1、试述决定个人可支配收入的主要因素。 2、简述影响个人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3、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 4、简述影响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5、试述个人资产形式的调节机制。 6、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为什么不能消除地区之间 的工资差异? 7、试述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个人投资行为
三、个人资产形式的调节机制 经济周期 利率 物价水平 其他因素:
第一,汇率。 第二,税制。 第三,货币供应量。
top
第三节 个人就业行为
一、劳动供给行为
劳动者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自主选择劳动方式和就业。
假定劳动者只选择劳动和不劳动(闲暇),那么劳动供给行为主要 受下列因素影响:
top
本章参考书
1、伍伯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丁 冰 《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top
投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是直接相关的。收益越大,所 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收益越小,所承担的风险也越小。
第二节 个人投资行为 二、个人资产形式的选择
个人资产是指个人拥有的以金融形式所代表的资产。
个人资产定义:个人所拥有的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并 能在将来一定时期内获得某种收入的债权或所有权凭证, 主要是银行存款、外汇、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金 融资产。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自然失业:经济社会中只存在摩擦性和 结构性失业的状态。 货币主义提出了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即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 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 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3 影响 失业对个人的影响: 自愿失业:带来闲暇享受或者寻找到更 适合自己的工作。
2)
银行体系
中央银行
政府的银行
政府预算支出 非现金结算 存款准备金
银行的银行
再贴现
发行的银行
货币的发行
公开市场操作 信用限额规定 最后的贷款者 外汇黄金管理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政府 企业
家庭
2. 1)
•
• 2)
•
存款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Reserve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 定比例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 户。 吸收存款额=准备金+发放贷款额 法定准备率:Required Reserve Rate 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 部存款的比率。用rd表示。
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为 补偿性财政政策。
(二)具体运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由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要小,自动稳定 器的作用效果小,作用有限。
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采取一些财政 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 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出 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政府购买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是一种实质性支出,直接形成社会需求 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政府转移性支付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 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是一种 货币性支出,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 部分。
2.
二 财政政策的运用 (一)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1、经济萧条时期,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 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就业 2、经济繁荣时期,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 从而抑制总需求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 的。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在可用的机会为既定的条件下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
7、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引起一个人作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例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9、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10、产权: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
11、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2、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3、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4、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15、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6、经济周期:用生产的物品与服务量或雇用的人数来衡量的经济活动的无规律的、很大程度上无法预测的波动。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17、市场: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18、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并且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19、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量: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量。
20、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减少。
21、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表:表示在影响某种物品的生产者想出售的数量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该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
22、需求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经济生活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第五课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中与经济相关的方方面面,包括生产、消费、贸易等各个环节。
第五课中介绍了一些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经济生活中的供需关系。
供需关系是指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的平衡与否将决定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货币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充当着媒介和交换媒介的角色,它方便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措施,旨在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和流通速度,以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第三,我们需要了解国际贸易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国际贸易是指国家和地区之间购买和销售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带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会带来竞争和不确定性。
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规则对于理解经济生活的全局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些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是用来衡量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和活动的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通过分析和比较这些指标,我们可以了解经济的整体状况和趋势。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金融机构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它们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银行为人们提供存款、贷款和支付服务,保险公司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证券公司为人们提供投资和融资渠道。
最后,我们要学习一些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法律和法规。
经济生活需要有一定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和保障,包括合同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了解这些法律和法规,可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
综上所述,经济生活第五课中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经济知识点。
了解供需关系、货币和货币政策、国际贸易、经济指标、金融机构以及基本法律和法规对我们理解经济生活的规律和趋势非常重要。
国际经济学 第5章 第三节贸易扭曲
如果部分或全部的出租汽车超额利润以执照费的形式转化为政府的财政 收入(如拍卖),那么,社会上各个利益集团又有可能为了这笔财政收 入的分配而展开第三层面的寻租之战。
O
Dr. JINGBO HU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Lingnan College ●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08
扭曲的四种类型
但是经济活动往往会偏离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当这三个等式中任意两个不能成 立而另一个成立时,即形成了以下四种扭曲: 贸易扭曲:FRT≠DRT=DRS。国外边际转换率不等于国内生产边际转换 率,但国内生产边际转换率与国内消费边际替代率相等,即国外市场发 生了扭曲。 生产扭曲:DRT≠DRS=FRT。国内生产边际转换率不等于国内消费边际 替代率,但国内消费边际替代率与国外边际转换率相等,此时国内生产 发生扭曲。 消费扭曲:DRS≠DRT=FRT。国内消费边际替代率不等于国内生产边际 转换率,但国内生产边际转换率与国外边际转换率相等,是消费扭曲。 要素市场扭曲:DRS1≠DRS2。即一国的国内生产边际转换率与另一国的 国内生产边际转换率不相等,生产点不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有效的点, 这时发生了要素市场扭曲。
Dr. JINGBO HUANG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Lingnan College ● Sun Yat-sen University 2008
贸易干预导致的政策性扭曲
政策措施 关税 限额、 许可证 补贴 正向作用 提高进口品价格,限制 进口,保护国内生产 限制进口,保护国内生 产 降低成本,扩大出口 反向作用 生产效率降低, 消费 者剩余损失 寻租 政府多支出, 引致反 补贴报复 出口税 控制出口,提高出口价 格,引导资源配置,保 护国内产业 生产和出口缩小, 收 入净减少 与比较优势相悖,导致资源 错置,当受报复时成无效努 力 不确定,但资源可能转移到 其它无出口税的非优势行业 于收益 结果 不确定,但一般认为损失大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本章导读上一章介绍了IS-LM模型,分析了在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短期国民收入y与r的关系。
但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本章将在IS -LM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短期均衡的国民收入y向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 f的转变,阐述宏观经济两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此转变过程中的政策效果及其在实践中的实施方式,以更清楚地理解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及其效果。
基本概念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挤出效应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本章重点及难点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2.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4.应用IS-LM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并不是都能自动达成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并不能保证资源与要素的充分利用;外生变量的变化常常会对IS、LM曲线分别产生冲击,进而影响短期国民收入y偏离充分就业点。
解决这一问题常常需要借助于人为的手段来辅助实现。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政府为了增进资源与要素的充分利用、实现均衡的国民收入向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转移等经济效率目标而对宏观经济活动有意识有计划的干预。
经济运行实践中,宏观经济政策又可分解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指标。
政策目标是一项经济政策要达到的目标。
它又可以分为终极目标与中间目标。
政策工具是政策制定者直接操纵的工具,是一种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并能对一个或多个宏观经济指标施加影响的经济变量。
目前,公认有效的政策工具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他政策都处在尝试探索中。
政策指标是那些指示我们是否正在更接近我们所愿意达到的目标的经济变量。
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
宏观经济政策指标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实施起着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P的修正:绿色GDP
来源 绿色GDP(可持续收入)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 年的著作中提出的。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 素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 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 绿色GDP=现行GDP-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 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 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 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区别
国民收入和产品帐户概览
产品法 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收入法 作为国内生产总值来源的收 入或成本: 工资或其他劳动收入 +财产所得(公司利润、业主 收入、利息、租金) +间接税(生产税) +折旧
消费(C) +国内私人总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X)
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图
名义GDP与实际GDP
实际GDP (1996年价 格) GDP ( 十 亿 美 元 / 年 )
名义GDP
(现价)
年份
名义GDP的上升夸大了实际产出的上升,因为存在价格 的因素。
2、GDP的组成
⑴消费
消费亦称“个人消费支出” ,近年来已占GDP总额的三分之 二(美国),我国接近35%。 耐用品(如汽车) 消 费 非耐用品(如食品) 支 服务(如医疗保健) 出
⑵ NDP与GDP
国内生产净值(NDP):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 部最终产品的净产值。 关系:NDP = GDP - 折旧 区别 所生产的全
对固定资本消耗的处理,前者将其扣除在 外,所以说NDP是 净增加值的总和。
⑶ NI
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 : NI)。广义 国民收入泛指 GDP 、 GNP 等经济活动总量。 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 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狭义国民收入(前面在介绍用收入法统计 GDP时已经提到),它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 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 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 NI=NDP-间接税
第5章 经济活动的衡量
当你能衡量你所谈论的东西并能用数字加以表 达时,你才真的对它有几分了解;而当你还不能 衡量,不能用数字来表达它时,你的了解就是肤 浅的和不能令人满意的。尽管这种了解也许是认 知的开始,但是在思想上则很难说你已经步入了 科学的阶段。
——凯尔文勋爵(Lord Keivin)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NDP = GDP-折旧 NI = NDP-间接税 PI = NI-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企 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红利 DI= 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
图解GDP、NI与DI关系
净出口 折旧 间接税
政府
直接税 企业净储蓄 国民收入 转移支付
一 、国内生产总值 ★ 定义 ★ 对GDP概念的理解 ★ 衡量方法:产品流量法和收入流量法 二 、国民账户统计细节 ★ 实际GDP与名义GDP ★ GDP的组成 ★ 国民收入帐户的其它产出指标 ★ 储蓄和投资 三 、国民账户统计存在的问题 四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
课前思考
1、你关注过我国的GDP吗?在世界 上排名第几呢?甚至你注意过 GDP是怎么样计算出来的吗? 2、经常听说“过去我国的国民收 入是靠投资拉动的,现在要改变 方式,以拉动内需的形式来增加 收入。”这句话如何理解?
⑵本期产出—— 只包含本期产出而不包括已有商 品的交易。 如:将新建的房屋计入GDP,但不包括新建房 屋的交易,但包括交易产生的劳务费。 ⑶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产 品,而且包括无形的产品——劳务。 ⑷市场价值——即以产品的现期价格衡量GDP。 ⑸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3、GDP衡量方法
宏观经济活动的环形流动图
简化的环形流动(消费),GDP既可以用 (a)最终产品流量,也可以用(b)成本流量衡量。
⑴产品流量法:环形流动图上部,人们支出货币来 购买最终物品和劳务,他们每年花费的货币总量 就是一种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GDP=C+I+G+NX(X)
⑵收入法:环形流动图下部衡量出的是产出成本的 年流量,企业以工资、租金、利息、股息和利润 形式支付,构成人们的收入量。
TA-税收
投资(IT):国内私人投资(I)+净出口(X,对国外净投资) 储蓄(ST):私人储蓄(SP)+政府储蓄(SG) 即:IT=I+X= SP + SG = ST
三、GDP统计所存在的问题
非市场性活动:地下经济活动、家务 劳动、闲暇的价值 环境破坏:温室效应 无效的GDP :投资却闲置 消失的GDP:灾后重建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1、定义 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总价值。是衡量 物品和劳务产出总量的最综合的指标。
2、对GDP概念的理解: ⑴最终产品 如:小麦-面粉-面包 10 20 30 GDP=10+10+10=30 『注』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 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指作为生产要素继续投入生产过程中的 产品和劳务。
二、国民帐户统计细节 1、 GDP的类型
名义GDP:给定年份中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以当年的市场价格来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实际GDP:从名义GDP中剔除了价格变化并以固定 价格来表示的GDP。 GDP紧缩指数:当年价格与基年价格的比值。 关系:GDP紧缩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名义GDP与实际GDP换算实例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服务领域。
图
美国国民产出中消费的份额
消 费 份 额 占 的 百 分 比
在大萧条时与二战时,消费所占的份额较小,近年来,随 着国民储蓄率和政府购买支出的下降,消费的份额近年来有所 上升。
GDP 年份
⑵投资
定义
指一年内一国的建筑物、设备、软件产品及库存等资本存 量的增加部分。 国民帐户收入主要包括有形资本(如建筑物和计算 机),忽略了大部分无形资本(如研发费用和教育支出)。 相关概念 总投资与净投资、实际投资与金融投资
(1) (2) (3)
名义GDP
年份 (当年价格:十亿美元)
价格指数
(GDP紧缩指数, 1929年=1)
实际GDP
(十亿美元,1929年价格) (3)=(1)/(2)
1929 1933
104 56
1.00 0.75
104/1.00=104 56/0.75=76
实际(或剔除了通货膨胀影响的)GDP是用GDP紧缩指数 去除名义GDP而获得的。
总投资与净投资
总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折旧)
固定投资: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 “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存货投资: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际支出, 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 售量的存货积累。
实际投资与金融投资
A:实际投资是耐用资本的生产。 B:金融投资指购买有价证券或股票等。 C:金融投资从私人角度看是投资行为, 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储蓄行为。
$10000
GDP总额
$10000
注:这是一个简化的经济社会,不存在政府、外贸部门和投资
⑶“GDP重复计算”问题
由于收入法很难直接判断最终产品和中间 产品,所以在实际统计时,需要使用附加 值法。 图 注:收入法本身就是附加值法计算的。
面包的收入、成本和附加值
(1) ( 2) ( 3) 附加值(工资、利润等) ( 3 ) = ( 1) -( 2) 23 30 57 80 190 (附加值总额)
生产阶段 销售收入 减:中间物品的成本 小麦 23 0 = 面粉 53 23 = 烘烤的生面 110 53 = 最终:面包 190 110 = 总计 376 186 =
附加值(value added):企业的销售额同从其他企业购进的 原材料和劳务的支付额之间的差额。 收入法不是企业成本的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个生产阶段生产要 素的收入之和。
⑶政府支出与收入
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计入GDP) 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政府收入: 税收 债务
不计入GDP
注:政府为债券支付的利息也是转移性支付。
政府购买(G)
从居民那里购买劳务府消费性开支及总投资。
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 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 的组成部分。
9,710 1,083
1 、员工薪酬
收入法或成本法 7,
2 、业主收入
2,833
5,794 2,130
3 、租金收入
4 、净利息 5 、公司利润(调整后) 6、折旧 1,
1,504 630 -4 -708 1,662 2,370
7 、生产税、统计误差与调整项
4、储蓄和投资
关系: 投资(I)=储蓄(S)
GDP
投资
DI
消费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
可支配收入
数据观察:GDP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十亿美元,当年价格) 产品法 1、个人消费支出 812 耐用品 1,056 非耐用品 40 服务 664 2、国内私人总投资 642 固定投资 1,721 非住宅投资 872 住宅投资 私人存货变动 3、商品或服务的净出口 出口 进口
政府转移支付
定义 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 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 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 支出。 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 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 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 结果 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政府转 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