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培养 学生养 成课前 预习 、 课后 复习 的习惯
首先指导 学生养 成课前预 习 的习惯 。具 体来讲 就是教师 在讲授 新课之 前 ,要求 学生利 用课余 时 间提 前对要 学习 的新 内容进行 预 习, 指导 学生认真 阅读数 学课 时内容 , 将 静止 的数 学文 字转化 为 自己的思想 ,将 在预 习过程 中不太理 解和 明 白 的问题标注 出来 , 将 自己的疑 问记录 下来 , 这样 老师在对 学生 预 习情 况进行 检查 的时候 , 就能 明了学生 的疑 点和难 点 , 进 而 在授 课过程 中加 强对 这方 面知识 的讲解 。不仅如 此 ,学 生通
的力量和作用, 而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思维活跃、 爱问问
努 力实现课 堂教 学活动有 序高效 地进行 。
二、 培养 学生敢 于质疑 的习惯 伟大 的物理 学家爱 因斯坦 曾言, “ 提 出一个 问题 比解决 一
个 问题 更重 要 ” 。可见 质疑 问难对 学 生学识 的增 长所 能发 挥
欣 喜 的是, 我们 发现很 多老师将 这一 理念和精 神贯彻 的很好 , 课堂上 踊跃发 言 的同学 日益 增多 ,往 往是 一个 学生发 言 尚未 结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他 同学就 开始 举手要 发言 。这种现象 固然很 好 , 但也 逐渐 暴露 出一个 问题 ,即部分学 生把 主要 的心 思都投 放在 发 言上 , 而在 很大程 度上忽 略 了倾 听, 根 本不知道 其他 同学发 言 的内容是什 么 , 这 无疑违 背 了鼓 励 同学们 发言提 问的初 衷 , 因 此 教师要 予 以必要 地修 正和 指导 , 请 同学们保 持安静 、 耐心 的
一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1. 从小培养数学兴趣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前提。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和活动, 比如一些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
家长和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喜欢上数学。
2.适应不同学习节奏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一些孩子喜欢通过听讲的方式学习,一些孩子则喜欢通过亲自动手来学习。
家长和老师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不能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差异性,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3.建立自信心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实践的学科,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候感到困难和挫折。
家长和老师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懂得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掌握数学知识。
4.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和老师需要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家庭氛围,多鼓励孩子学习、多夸奖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增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保障。
家长和老师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按时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每天保持适量的数学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心。
6.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后续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及时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确保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家长和老师也要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孩子巩固基础,并尽量简化复杂的数学知识,让孩子容易理解。
7. 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数学的情况,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环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注重启发性教学方法启发性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提示,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帮助他们培养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习惯十分重要。
首先,教师应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教室的布置也要符合学习数学的要求,如摆放数学概念图、示例题等物品,以便学生能随时查阅。
此外,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数学游戏、教具等,以让学生在课外也能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勤做笔记的习惯。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和练习题,让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习惯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采取启发性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某些数学问题在变化、变形过程中,其中有的量保持不变,如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时,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基本量也不变。利用这种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可以直接验证某些答案的正确性。
方法四:特殊情形检验
问题的特殊情况往往比一般情况更易解决,因此通过特殊值、特例来检验答案是非常快捷的方法。
方法五:答案逆推法
3、初中数学考试的5个小技巧
方法一:检查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是同学们检查时最容易忽视的,因此在解题时极易发生小错误而自己却检查数次也发现不了,所以,做完试卷第一步,在检查基本题时,我们要仔细读题,回到概念的定义中去,对症下药。
方法二:对称检验
对称的条件势必导致结论的对称,利用这种对称原理可以对答案进行快速检验。
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的学习非常讲究方法和技巧,初中数学就是学生们转换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们掌握初中数学学习方法和养成养好的学习习惯我整理了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提高初中数学计算正确率的窍门
真正的去理解解题方法,做完一道题目之后当堂回顾,把解题思路复述出来,并将做错的题抄在错题本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能将解题的错误率降低,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经常说,学数学很容易,秘诀就是:会做的做对,错过的不要再错如何提高中考数学的计算的正确率,以下有四种方法以供借鉴:
第一: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
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计算一道像37×54这样简单的式题,要用到乘法、加法的运算法则,经过四次表内乘法和四次一位数加法才能完成。至于计算一道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需要用到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的法则等大量的知识,经过数十次基本计算。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粗心大意就会使全题计算错误。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学生的行为习惯对于学习的成果和学业成绩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鼓励积极参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与分享精神、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沟通能力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鼓励积极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演示、讨论等形式,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同时,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学习成果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逐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做作业前预习、划分任务完成时间、合理规划学习进度等,通过学习计划和行动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反馈,激励学生自觉复习、总结和反思,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培养合作与分享精神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分享精神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借鉴和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理分工、共同努力的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如组织小班报告、班级交流会等,激发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分享的习惯。
四、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探究活动和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方案》【课题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帮助学生”。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那么,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
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
”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小学数学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一年之计在于春。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
故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和培养。
然而目前在我们学校多数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
其具体表现:1、有的学生学习无计划,作息无规律,回家不预习,课前不准备; 2、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学习马虎、不举手发言,不交流讨论,不练习思考; 3、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4、有些学生作业拖拉,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作业,依赖老师或同学的帮助;5、家庭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
6、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 7、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
8、另外,还有不少在低年级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的学生,可到了较高年级,成绩逐步下降,正如有些家长所言:“我的孩子越学越差,学前班考100分,到了一、二年级考90多分,三、四年级考80多分,五六年级考70多分,照此发展怎么办?”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害处非常大。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
习惯是一个人行为方式的自动化,是不需要思考和意志努力的行为方式,而学习习惯则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方式,是在一定情况下主动地去进行某些学习活动的倾向。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不是先天存在的,是后天形成的。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
”是的,数学学习也需要读书,可以读一些与数学学习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书籍。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读书,让学生把“读、思、练”结合起来。
从儿童一入学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
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从而读懂教材的结构、读懂知识的体系、读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读懂知识中蕴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籍的习惯除了读与数学学习直接相关的课本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如读数学家的故事,用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来感染学生;读数学科普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读数学杂志和数学小论文,用同龄人的学习成果来激励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把思维激发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
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你知道吗?》,还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中外数学小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孩子们应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想象力丰富的学科,如果孩子们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他们学习起来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孩子们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思考。
家长应该从生活中的日常事物入手,引导孩子们了解数学的魅力,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让他们帮忙算账;或者利用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需要勤奋和毅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们养成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鼓励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地学下去。
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告诉孩子们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整理笔记、刻意练习、勤于思考等。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教育孩子们如何整理笔记,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等方式,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家长和老师也需要引导孩子们如何利用辅助工具,比如计算器、作图工具等,来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应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在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一些逻辑思维游戏,比如华容道、数独等,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也要鼓励孩子们多多思考,多多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家长和老师也需要关注孩子们的数学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养成至关重要。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阅读课本的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教师要逐步训练学生养成仔细、认真、完整地阅读课本的习惯。
阅读课本时,做到边读边想,重点内容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弄清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来龙去脉。
并且,阅读课本的能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与课前预习习惯结合起来,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每次授课之前,把预习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预习要求,指导看书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2、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的习惯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课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某些知识听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
“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思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
同时,教给他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对应、假设、转化等思维方法。
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多向交流,主要以提问与发言为媒介,学生的课堂发言既是衡量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尺度,又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经常启发和鼓励学生勇于讲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
初中数学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好初中数学需要一定的努力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建议:
1.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学好数学的前提是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包括数学
概念、公式、定理等。
学生需要花时间理解这些基础知识的含义和应用,不断练习,直到真正掌握。
2.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数学思
维能力。
这包括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等。
可以通过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3.多做练习:数学是一门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的学科。
学生需要多做练
习题,不断摸索和总结解题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4.寻求帮助: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向老师、同学或者在线资
源寻求帮助。
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数学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
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6.建立信心:数学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具有挑战性,但不要失去信心。
建
立起对数学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一环。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学习进步!。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个家长都想要为自己的孩子实现的目标。
随着数学在学校教育和职业生涯中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 避免将数学视为一项任务不要让孩子将数学视为一项任务,而是教导他们将其视为一项宝贵的技能。
显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让孩子们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
2. 制定计划并坚持执行制定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例如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和每次学习的主题,对孩子们非常重要。
这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孩子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
同时,对于制定计划后,还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回馈。
3. 创新学习技术对于孩子们来说,让学习过程更有趣的关键可以是在学习中添加互动性和创新性。
例如使用数码游戏、应用程序和在线学习资源,能够让孩子们更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4.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一个可以专注于学习的安静的空间。
例如,确保他们在学习时不受到干扰和打扰的影响,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有效地学习。
这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包括为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如桌子和椅子;提供某些必要工具,例如纸张、笔和计算器。
5. 学习与教学相结合除了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家长还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中。
与孩子一起学习并试图解决一些难题,也有助于建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
6. 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面对数学困难时,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并提供实际的支持与帮助,并告诉他们错误也能成为体验与成长的一部分。
鼓励是帮助孩子们坚持学习数学的关键,这会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结论: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的需要,这也有利于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
努力获取数学知识,并培养自己的数学技能,这是学生们在未来成功的重要保证。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一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前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
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实际操作中,一开始可以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方法来进行,以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
2.认真听"讲"的习惯。
这里的听"讲",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
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3.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要求学生从小就养成:(1)规范书写,保持书写清洁的习惯。
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
(2)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
(3)认真审题,仔细运算的习惯。
(4)验算的习惯。
二、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比获得了多少知识更重要。
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2.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怎么对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怎么对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辅导。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法1.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
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
叶老的话阐明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
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的培养途径有:(1)课前预习。
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把上面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
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预习数学内容会显得较枯燥,所以,教师要经常表扬自觉预习的学生,以激励全体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2)课后整理。
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
(3)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4)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
检查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
2.尝试活动。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作用,这是学生能进行尝试活动的心理支撑点。
因此,学生具有了某一认知结构后,接着学习相应的后面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摘要: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也是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影响,还要认识到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支撑,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一个能力增强的过程、一个习惯培养的过程。
习惯是一种能力,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学生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1.认真听课的习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听课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分配时间,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认真仔细的习惯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学习中必须要有谨慎仔细的态度,不论是在运算还是在写的过程中都要学生认真地对待:书写要规范、工整,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出现;养成细心的习惯,认真审题、自信答题、检验改错,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
二、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有问题,却不敢提出,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敢于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要勇于发言。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进行评价,保护好学生每一次的学习成果。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习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仍是以表象为主,动手操作是最直接,也是最快获得知识的途径,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才能理解知识,并获得经验,这些经验对学生的学习亦是十分珍贵的。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家长的依赖心理仍然很重,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不去思考只寻求帮助,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独立完成作业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养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刻苦学习的习惯,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习惯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需要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本文针对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哪些良好习惯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哪些习惯是需要改善的,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由于应试教育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数学知识与解题技巧的传授,逐渐忽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实践过程中,学生出现学习问题往往不是知识方面的,更多的是不良习惯所导致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培养认真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数学教师以及在小学数学领域中的学生都主观认为阅读一般是文科的范畴,数学根本不需要阅读,最终就忽视了阅读,让学生无法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
现实中学习存在的问题:学生积极地背,掌握了知识,却不会用。
此类阅读流于形式,只是对表面知识的浏览,没有深化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也就是费了力却没有得到对应的收益。
阅读要反复品味,直到完全理解才罢休,阅读的过程不只是对文字简单的浏览,而是一个知识消化与转化的过程,将课本知识逐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灵活使用。
例如:当我们学习一些涉及到概念的知识理解时,在课本上学生所看到的对长方体的解释是“长方体上面与下面是完全一样的”,对完全一样这个关键词进行分析、理解;小学数学教材文字材料并不是很多,即使四年级教材内容,也大部分都是题目的形式,尽量降低了文字的出现,即使作为教师同时也会觉得没什么文字可以进行阅读。
又例如:一幅图上画了6只母鸡,4只小鸡。
而且在旁边还画了一个鸡笼,在大的鸡笼上标注了可以放3只鸡,而小的鸡笼上面标注了可以放4只鸡。
另外,还表明了一只母鸡需要10元,而一只小鸡则只要5元。
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 习而形成的较 为稳定 的行为特征 , 学 习习惯 是指学生 为达到好 的学 习效果而 形成的 一种学 习上 的自动倾向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 “ 简 单一句话 . 就是培养 良 的学 习习惯 。 那么小学生在数学学 好 ” 习中必须养成 哪些 良好的学 习习惯呢? 1 阅读自学 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 途径 。阅读是 、 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 。 通过 阅读教科书 , 可以独立领会知识 , 分析知识, 反复推敲 , 理解教材, 深化知识, 形成能力。 2总结归纳的 习惯 。 、 每课的知识是发散的 、 立的 , 孤 要形 成知识体系 , 后必须有 小结 。要把分散 在各课 中的知识 点 课 连成线 、 成面 、 辅 结成 网 , 学到 的知识 系统 化 、 规律 化 、 构 结 化, 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 , 活跃 。 思维 3反思和改错 的习惯 。读书 和学 习过程 中 , 、 尤其是复 习 备考过程 中 , 个同学都进行强 度较大 的练 习。 每 但做 完题 目 并 非大功告成 , 重要的在于将 知识引 申 、 展 、 扩 深化 , 尤其 是 再回头看从前 做错的题时 , 反思 。因此 , 更要 反思 是解题之 后、 纠错之 后的重要环节 。 一般来说 , 要从三个层次反思 :1 () 怎样做 出来或做错的?() 2 为什么这样做或错在哪里?() 3为 什么想到这种 方法或这种方 法不好在 那里? 。错解的根源是 什么?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 应 当培 养的优 良习惯还有很 多,诸如有疑必问 的习惯 ; 有错必 改的 习惯 ; 课前预 习习惯 , 后复 习独 立完成 作业的 课 习惯 ; 上课勤于 思考 , 积极举 手发言 , 语言表达完 整清楚的 习 惯 ; 做好必 要的 笔记 , 理笔记 ; 次有错 及是 纠正 的 习 能 整 每 惯 ; 间观 念强 , 时 不拖拉 , 不懂就 问而不是 不懂装懂 的 习惯 ; 解答问题不随 意 , 、 规范 慎重的习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成就学生智慧人生主讲人:孙娟平阴县龙山小学用良好数学学习习惯成就学生智慧人生古往今来,关于习惯的研究从未间歇过。
古有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的染丝说;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质疑观。
近有著名教育家、学者楚图南先生“习惯决定成败”观;中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学习习惯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观;教育家孙云晓“行为习惯决定人格”观。
正是由于习惯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学校已经将学习习惯培养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单纯从数学学科的角度上来讲,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教育的目的除了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数学思维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即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
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这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尽到的重要责任。
现在请老师们静下心来回想一下自己教学生涯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看是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2.计算不准确,没有养成规范的计算习惯;3.上课精力不集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讲习惯;4.学习懒散,依赖性强,缺乏认真独立思考的习惯;5.审题不严,缺乏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6.作业只追求“量”不追求“质”,没有形成优秀的作业习惯;7.缺乏预习和课前准备的习惯,忽视复习的习惯;8.学习死记硬背,只求结论,不重探究过程,缺乏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以上所提到的是多数学生存在的较集中的数学学习习惯问题,而这些不良的习惯正是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如何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下面我就影响学习习惯形成的各因素加以分析,说明在不同的年级段应有侧重地培养学生不同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结合自己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给大家提出一些可行的培养策略,希望通过对习惯培养的探讨,让老师们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有效途径。
老师们,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大致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我们常说的小学低年级段(一、二年级)、小学中年级段(三、四年级)、小学高年级段(五、六年级)。
小学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小学三、四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也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五、六年级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把握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关键期,在不同阶段着重于不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应具备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其培养策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
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15—20分钟。
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在生活、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监护和具体指导。
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对老师有特殊的依恋心理,几乎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他们对老师的信任超过了对家长的信任,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老师说了……”他们开始评价自己和别人,但评价自己时,只看优点,评价别人时容易受成人的左右。
他们很少能顾及到客观外界与自我的关系,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目的去行动。
一、二年级的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自己的信赖感,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
同时,要在各个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的这种信赖感能够更加持久。
作为小学的起始年级,小学一、二年级应主要培养学生听课、作业、书写方面的习惯,这三方面的学习习惯对后续学习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学生学习的最初就开始严格要求、着重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学生应具备的听课习惯及其培养策略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的小动作较多。
在传统的教学中把这些特征视为学生学习中最大的缺点,有的学生还被认为是患了“多动症"。
有时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求学生一动不动地听讲,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因此,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很容易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
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后续发展产生极不利的影响,甚至延误孩子的一生。
要想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光要求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精彩引入一节课能否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引入做得是否精彩,如果只是平淡地说今天要学什么知识,绝不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如果能针对低年级学生还沉浸在童话世界里的特点,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或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那么一定会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自然会很认真地听。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编一段这样的小故事:“森林里有一位老牛奶奶,她没人照顾,于是小羊他们班就决定去看望牛奶奶。
班里的同学集合完毕后,老师让小羊清点一下人数,小羊从第一名同学开始数起:‘l,2,3……19’,接下来小羊不知道该怎么数了,你能帮助他吗?"通过这样的引入吸引学生,使他们都跃跃欲试,教师自然不必担心学生的听课问题。
2.巧用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当中。
利用计算机可以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集成在一起使得各种媒体互补,传递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图文声并茂,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例如,在“认识时钟”的教学中,单纯的板演教学会造成教学效果低下,学生认识不清的后果。
而当借助于多媒体演示之后,教师可用动画生动地演示钟表的原理,能够让学生很清晰地看到什么是时针、分针、秒针,学会识表的方法。
3.重视动手操作钱学森教授认为,小孩子的思维也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然后到抽象的。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在上课时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
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每让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
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
例如,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要使摆的△比○多2个,在摆的时候,要让学生想一想先摆几个△,再摆几个△,一共摆几个△,让学生把自己摆的结果,到展示台上展示。
老师再在黑板上摆出以下图形:○○○○△△△△△△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图和数的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摆出来的6个△,是由与○同样多的4个△和比O多2△合起来的,进而理解4+2=6的算理。
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4.设置游戏活动心理学家艾里康宁关于儿童主导活动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和学习活动类型期的转化过程。
这个时期的孩子,借助游戏活动从初步学会理解人的某些行为,掌握了粗浅的生活经验,“形成了象征性机能和想象能力正在向通过对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逐步了解并掌握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规律的阶段转变。
"游戏活动具有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课堂教学后期容易产生的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心理因素协调发展起来。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知识时,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元、角、分有所接触,因而认为学习的必要性不大,无法形成学习的兴趣。
据此,可以采用争当优秀售货员的游戏进行教学。
首先,把一些商品摆在桌子上,如玩具娃娃、铅笔盒、铅笔、橡皮擦等物品,并由学生自己标价,之后选出售货员和顾客,当顾客选好要买的商品后,售货员要动脑算总价,告诉顾客应付款或找余多少,而顾客也必须进行计算,看售货员算对了没有,这样使枯燥乏味的简单货币认识变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积极性高。
(二)学生应具备的书写习惯及其培养策略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书写习惯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书写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书写习惯的培养应注意写字姿势的训练握笔和坐姿是否正确,既影响写字的美观和速度,又影响学生的视力和身体的正常发育。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并随时提醒学生写字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
读写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大腿成水平状态,两足着地。
教师应特别注意课堂上学生这些方面的状态。
2.书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示范作用小学生善于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自然也会模仿老师的书写。
教师不规范的书写会直接影响学生,而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书写的态度和学习的态度。
这要求在书写上,教师一定要先做示范,做表率,教会学生要一笔一划的书写,特别是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竖式计算时要用尺子画等号线。
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
3.注重书写习惯培养中评价、激励的带动作用在培养学生书写习惯时,要注意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书写习惯的重要。
如:可以让学生坚持写一日一句或写小日记,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手抄报等活动或比赛,由教师评出书写规范、漂亮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学生一定奖励,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相互学习,逐渐形成认真、规范书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