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周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导学案主备教师: 复备: 审核人: 【学习内容】:负数 P2—3页例1、例2 【学习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学习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体验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预习案(1)游戏感知负数: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减5分,平局计0分。
将每次的分数计在计分表上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甲分乙 (2) 听信息, 独立思考, 选择喜欢的方式, 把听到信息准确、简介旳表示出来 ?甲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学校四年级转來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
?小明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汇报:你是怎样记录的,指明学生汇报并展示其记录。
探究案1、相反意义的量1思考:刚才老师所说旳信息中的量都具有什么共同点,(明确具有相反意义旳量旳特征:(1) 有两个量(2) 有相反的意义) 思考:实际生活中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设计意图:应用学生已有旳生活经验,明确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即相反意义的两种量)2、正数和负数思考: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出示学生记录信息的方法,交流统一意见:用“,”表示正数,用“,”表示负数。
学生自学课本第3页内容,认识负数,明确负数的读写。
3、进一步了解负数思考:生活中那些地方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探究:温度计上显示:零下16?用____表示。
零上16?用___表示。
质疑:0摄氏度是不是表示什么温度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存入2000可以表示为:____.支出500可以表示为:____.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展示:,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负数的读写(先交流再由学生展示)(1)读出下面各数:2 ,3 ,9 ,206 ,2.18 ,12(2)写出下面各数:负八 ____.负二点六____.正七分之一____.负四点六____. 5、小结:(1)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___表示。
最新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数学导学案doc资料
和方便。
2、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
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
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难点: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预习导学】
(一)轻松热身。
1、说出意思相反的话。
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预习导学】 (一)轻松热身。 1、说说什么是负数? 2、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 8 5.6 +0.9
3 —
4
2
+
0
5
— 82
正数: (
)
负数: (
)
3 、 如 果 +20% 表 示 增 加 20% , 那 么 — 6% 表 示
)意义的量。
比较 +16 ℃与(
)16 ℃(填 、 或= )
2、自学例 2:观察图中的银行存折。
( 1)存入的钱用(
)表示,支出钱数前用(
)表示。存入和
支出是一组反义词,是两种(
)的量。
(2)图中“ 2000 ”表示(
),读作(
)。
“— 500 ”表示(
),读作(
)。
3、认识负数。
5
(1)像— 16 、— 500 、— 、— 0.4、、、这样的数叫做(
(
)。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4、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 2 摄氏度下降了 7 摄氏度,这天
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自主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20=1570(cm3)1570cm3=1.57L>1.5L 答:这壶水够喝。
知识点2:等积变形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2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28.26m2,高是2.5m。
用这堆沙在10m宽的公路上铺2cm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分析:沙堆由圆锥形变为长方体,其体积不变。
求沙能铺的长度,也就是求长方体的长。
可以先求出沙堆的体积,再用它除以长方体的宽和高就得到长方体的长。
答案:28.26×2.5×1/3÷10÷0.02=117.75(m)答:能铺117.75m。
2.(2018·湖北英山县)把一块长12cm,横截半径是3cm的圆柱形钢坯铸成一块底面半径是6cm的圆锥形钢坯。
圆锥形钢坯的高是多少厘米?答案:3.14×32×12=339.12(cm3)339.12×3÷(3.14×62)=9(cm)答:圆锥形钢坯的高是9cm。
知识点3:知识点3:组合图形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3题一块蜂窝煤如图所示(图见教材)。
做一块蜂窝煤大约需要用煤多少立方分米?分析:根据题意求用煤多少立方分米就要用大圆柱的体积减去所有小圆柱的体积。
答案:3.14×(12÷2)2×9=1017.36(cm3)3.14×(2÷2)2×9×12=339.12(cm3)1017.36-339.12=678.24(cm3)=0.67824(dm3)3.如图,一个直角梯形绕轴旋转一周后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答案:3.14×42×5+3.14×42×(8-5)答案:3.14×(6÷2)2×8=226.08(cm 3)=226.08(mL )答:最多能装水226.08mL 。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导学案(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导学案学习内容圆柱的认识(课本第17~19页,例1、例2)学习目标:1、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分部名称及圆柱的特征。
2、探究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底面周长及高的关系。
一、温故知新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对的棱的长度()。
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所有的棱长度()二、自学讨论,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第17~18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像客家围屋、蜡烛、钢管等物体的形状都是()。
(2)圆柱是由()个面围成的。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圆柱周围的面叫做()。
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3)圆柱的特征:圆柱的底面都是(),并且()一样;圆柱的侧面是();圆柱有()条高。
(4)以长方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2、尝试练习(完成18页做一做)3、阅读教材第19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形。
把展开的长方形纸重新包上,发现了: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
4、尝试练习:19页做一做。
三、展示质疑1、我想提醒同学们:__________。
2、对于今天学的知识我的疑问是:____________。
四、闯关练习1、填一填(完成练习三P20第1、2题)。
2、选一选(完成练习三P20第3题)。
3、连一连(完成练习三P20第4题)。
4、说一说(完成练习三P20第5题)。
5、判断。
(1)由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就能围成一个圆柱。
()(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是正方形。
()(3)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相等。
()(4)在不同的高度将圆柱横向切开,所有的横截面都相同。
()五、测评提升完成《课堂作业》11页。
学习内容圆柱的表面积(课本第21、22页,例3例4)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能正确运用公式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一、温故知新长方形的面积:S=()圆的周长:C=()圆的面积:S=()二、自学讨论,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P21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第3周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09号第二章圆柱和圆锥(复习)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学习目标】1、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2、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4、弄清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联系和区别;5、弄清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重点】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沟通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10-12页P19—20页和P25—26页的内容。
看后总结1、填表2,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3、公式填写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合作探究】要求:先在小组内一对一交流,然后在组内交流,并标出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1、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联系?2、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有关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注意什么?3、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总结:●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高分别相等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即S柱底=SV锥= V柱h柱=h●即S柱底=S h柱= h锥V柱=V锥●即【巩固提高】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S柱底= S锥底V柱=V锥h柱=h锥2、先将下面图形的底面半径和高标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然后求出圆柱的表面积和圆锥的体积。
(单位:cm )2、选择:(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60cm 3,则圆锥的体积是( )cm 3 A 、20 B 、10 C 、30(2)把一个圆柱形状的木块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状的木块,削掉的部分是这个圆柱体积的( )A 、13B 、23 C 、3倍(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的高是 2.4cm ,那么圆锥的高是( )cm A 、7.2 B 、2.4 C 、0.8(4)把一个棱长为4cm 的正方体切削成尽可能大的圆柱形状,问切削成的圆柱体积是( )cm 3A 、5.024B 、50.24C 、200.96 三、应用题3、一个装满小麦的粮囤,上面是圆锥形状,下面是圆柱形状。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负数的认识授课教师: 班级: 授课时间:__________课题:认识负数 课型 :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2、3页的内容,要认真填空哦。
【学习目标】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学习重点难点】正确认识理解负数的意义,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知识链接】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学法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2、3页内容,理解负数的意义,正确读写正、负数。
【自主学习】一、认真看课本例1情境图。
1、说一说: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表示什么?“16 ℃”和“-16 ℃”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号是什么符号,表示什么?二、认真看课本例2的图。
1、想一想: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20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500”表示____________ “-132” 表示_______________“50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2、“500”和“-500”一个表示存入,一个表示支出,其意义正好相反,这也是____________的量。
三、认识正、负数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号来表示。
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2、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 2.5 +54 0 -5.2 -31+413、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要认真合作交流,相信你们能行!【合作探究】1、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认识和想法,与同学分享你的知识,解答你的疑问。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数学思考(三)》精品导学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四、数学思考第3课时数学思考(三)【学习目标】1.利用等量代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相等的量可以用一个量来代替”的问题,培养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等推理方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正确解决等量代换问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探索点数与连线的条数之间的关系①3个点连成几条线段?5个点、6个点呢?②探索、整理后得出: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5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 6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你有什么发现?③根据规律,你知道8个点、12个点、20个点能连成多少条线段?2.简单的等量代换。
△=▲+▲+▲,▲=□+□,△=()个□二、自主探究1.学习例3.思考:根据△=□+□+□,把△+□=24中的△换成□+□+□,得到,所以□= ,△= 。
总结方法:题中把一个△换成()个□,得到()个□等于24,得出□=(),△=()。
思考:两个等式中都有☆,利用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可得到○= ,◎= ,因为☆代表同一个数,所以。
2.学例4思考并得出结论:①平角有个顶点条边,且平角的在一条上,而直线端点,且向两端无限延长。
②②思考并得出结论:(1),。
(2)2,可以得到:,,因为 = ,所以三、课堂达标1. 课本第104页第9题。
2. 课本第104页第10题。
四、学习评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评一评人生格言: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
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1.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2.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不要嘲笑铁树。
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
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第一单元:数到亿第一课:亿的认识- 通过观察亿的这个数字,学生了解亿的单位,掌握亿的概念。
- 通过实际生活中亿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亿的数量级和概念。
- 运用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亿的物品来认知亿的数量。
第二课:亿的读法- 向学生展示亿字音、字形的演变历史,并通过比较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差异,了解字的演变过程。
- 给学生一些亿字的例子,让他们写下这些亿字,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掌握亿的读法。
第三课:亿的认识- 将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抽取数字卡片,来比较各组的数字大小,培养学生比较数字大小的能力。
-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数字的位数,引导学生认识到亿的重要性。
- 运用亿字卡片,让学生写出各种亿以下的数字,通过操作的方式,巩固对亿的认识。
第二单元:拓展乘法第一课:乘数和积的认识-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乘数和积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乘法的兴趣和好奇心。
- 让学生通过操作乘积图形,观察并总结乘数和积的规律。
- 运用乘法口诀表,巩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第二课:用乘法代替加法- 展示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可以简化加法的过程。
- 让学生通过练,熟练掌握用乘法代替加法计算的方法。
- 运用乘法表演示,让学生体验乘法的快速计算方法。
第三课:乘法表的认识和掌握- 通过观察乘法表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表的含义。
- 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对乘法表的掌握。
- 运用乘法表,让学生进行口算练,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
......(以下为后面单元内容的简介,依次类推)第三单元:有理数之间的加减法......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第五单元:时间的认识......第六单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第七单元:整除与约数......第八单元:多位整数的认识......第九单元:中国和世界地图......第十单元:分数的认识......文档内容为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的完整版。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数学思考(3)(导学案)
第3课时数学思考(3)课题数学思考(3)课型复习课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是在为学生发展代数思想作准备。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难懂,教学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尝试,并组织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感受推理的严谨性,不要求学生会书写规范的证明过程,但学生要能模仿着表达,以此体会数学证明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思想。
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求图形代表的数值。
2.在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学会用演绎推理的思想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师生谈话,引入复习。
(5分钟)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列表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认真倾听教师谈话,准备进入复习。
1.求图形代表的数。
(1)○+△=150○=4×△○=(120)△=(30)(2)○+□=31△+○=20□+△=39○=(6)△=(14)□=(25)2.已知○×□=80,□×△=80,○是否等于△?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因为所以○=△。
3.如图,AO垂直于BO,CO垂直于DO。
你能说明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22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例3问题(1)。
(1)提问:你看懂了什么?你想怎么做?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启发。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3)组织研讨,提升认识。
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以下解题方法:已知△+□=24,△=□+□+□,可得□+□+□+□=24,即4×□=24,所以□=6,△=□+□+□=18。
教师指出:把△+□=24中的△换成□+□+□,这叫做等量代换。
(4)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3问题(2)。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体汇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导学案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第5课时 解决问题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第5课时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渗透“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怎样测量一个土豆、苹果的体积呢?问:要想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我们利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二、自主探究教学例71.读题,理解题意.条件是:瓶子内直径是8厘米,瓶内水高7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圆柱。
问题是:?2.分析与解答。
(1)这个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能不能直接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容积?怎样求出它的容积?我们可以把它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2)思考:怎样转化呢?学生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物演示。
用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内装同样多的水进行演示。
得出:倒置前水的体积+倒置后空气的体积=。
(4)引导学生说说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5)列式解答。
3.回顾与反思回顾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和过程,你有哪些收获?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可以利用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图形再求容积。
练习:完成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三、课堂达标1.完成练习五的第10题。
2.完成练习五的第13题。
3..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圆柱的高为4.5 dm,体积为81 dm3。
另一个圆柱的高为3 dm,体积是多少?四、拓展练习。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第3课时 反比例(导学案)
第3课时反比例一、引入新课。
1.说一说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投影展示,指名回答)(1)三角形的高一定,面积和底。
(2)总钱数一定,花的钱数和剩余的钱数。
(3)圆的周长和半径。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反比例。
1.学生回顾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
2.学生完成复习练习。
1.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的人数与站的行数的关系如下表。
每行站的人数与站的行数是否成反比例关系?为什么?答案:成反比例关系。
因为每行站的人数与站的行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行站的人数随站的行数的变化而变化,且两者对应的数的乘积一定。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1)汽车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2)住房面积一定,居住人口数和人均住房面积。
(3)生产电脑的台数一定,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2情境图和统计表。
说一说,从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2)观察表中数据,组织学生研讨:①表中有几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②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③水的高度和杯子的底面积的1.(1)杯子的底面积是10cm2时,水的高度是30cm;杯子的底面积是15cm2时,水的高度是20cm……(2)①表中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是两种相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学生尝试汇报后教师板书。
4.总结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展示:(1)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3)两种量对应的数的乘积一定。
5.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
小组讨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归纳填空。
(课件出示表格)就是倒入杯子的水的体积。
2.(1)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学生列举生活中反比例关系的例子。
3.学生用字母表示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
4.学生总结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
5.学生小组讨论,总结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填写表格。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圆柱、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本单元注重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同时加强了学生操作活动的安排。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部分几何知识,也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几何形体做铺垫。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并知道圆柱、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意义。
3.经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柱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及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4.能运用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1.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3.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1.理解圆柱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时教学设计1.圆柱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知道长方体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探究新知的方法,在学习新知时,自觉运用知识的迁移,亲身体验研究立 1.指出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②④是圆柱)认真观察教材第发现这些)通过观察圆柱形实说一说生上下粗细相同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的物体,叫作圆柱。
(3)组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圆柱形的物体,让学生整体感知圆柱。
2.教学例1,掌握圆柱的特征。
(1) 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圆柱形实物,说一说,圆柱由几部分组成?(2)让学生物、图对照,明确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圆柱的侧面有什么特征?两底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鼓励创新思维,体现方法的多样性)(4)认识圆柱的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周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09号第二章圆柱和圆锥(复习)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学习目标】1、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2、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4、弄清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联系和区别;5、弄清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重点】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沟通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10-12页P19—20页和P25—26页的内容。
看后总结1、填表2,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3、公式填写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合作探究】要求:先在小组内一对一交流,然后在组内交流,并标出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1、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联系?2、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有关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注意什么?3、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总结:●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高分别相等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即S柱底=S锥底锥=V柱h柱=h锥●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体积分别相等时,圆柱和圆锥高之间的关系即S柱底=S锥底h柱= h锥V柱=V锥●当圆柱和圆锥的高、体积分别相等时,圆柱和圆锥底面积之间的关系即【巩固提高】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2、先将下面图形的底面半径和高标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然后求出圆柱的表面积和圆锥的体积。
(单位:cm)S柱底= S锥底V柱=V锥h柱=h锥2、选择:(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60cm3,则圆锥的体积是()cm3A、20B、10C、30(2)把一个圆柱形状的木块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状的木块,削掉的部分是这个圆柱体积的()A、13B、23C、3倍(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的高是2.4cm,那么圆锥的高是()cmA、7.2B、2.4C、0.8(4)把一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切削成尽可能大的圆柱形状,问切削成的圆柱体积是()cm3A、5.024B、50.24C、200.96三、应用题3、一个装满小麦的粮囤,上面是圆锥形状,下面是圆柱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09号第二章圆柱和圆锥(复习)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学习目标】1、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2、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4、弄清圆柱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联系和区别;5、弄清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重点】复习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沟通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10-12页P19—20页和P25—26页的内容。
看后总结1、填表2,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3、公式填写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合作探究】要求:先在小组内一对一交流,然后在组内交流,并标出在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1、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联系?2、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有关知识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注意什么?3、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知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总结:●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高分别相等时,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即S柱底=SV锥= V柱h柱=h●即S柱底=S h柱= h锥V柱=V锥●即【巩固提高】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S柱底= S锥底V柱=V锥h柱=h锥2、先将下面图形的底面半径和高标在图中正确的位置上,然后求出圆柱的表面积和圆锥的体积。
(单位:cm )2、选择:(1)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60cm 3,则圆锥的体积是( )cm 3 A 、20 B 、10 C 、30(2)把一个圆柱形状的木块削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状的木块,削掉的部分是这个圆柱体积的( )A 、13B 、23 C 、3倍(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如果圆柱的高是 2.4cm ,那么圆锥的高是( )cm A 、7.2 B 、2.4 C 、0.8(4)把一个棱长为4cm 的正方体切削成尽可能大的圆柱形状,问切削成的圆柱体积是( )cm 3A 、5.024B 、50.24C 、200.96 三、应用题3、一个装满小麦的粮囤,上面是圆锥形状,下面是圆柱形状。
已知圆柱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4.5米,圆锥的高是0.6米。
(1)求这个粮囤的体积。
(2)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这个粮囤有小麦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一位小数)4、一堆沙堆成圆锥形,量的底面半径为2米,高1.5米。
把这堆沙装入货车。
已知车厢长5米,宽3.14米,高1.5米,问能容纳下吗?如果能,可以装多深?5、一根圆柱形木料,用去一半后,剩下部分如图,求剩余部分的表面积和体积?总结与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10号第二章圆柱的测试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举例说明圆柱和圆锥,能判断一个立方体图形或物体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的图形,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用“进一法”取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1、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2、解答有关圆柱实物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要求:复习前面学习过的有关圆柱、圆锥方面的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若有困难,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
一、填一填。
1、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2、一个盛满水的圆锥体容器高9厘米,如果将水全部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中,则水高()厘米。
3、有一个圆柱形罐头盒,高是1分米,底面周长6.28分米,盒的侧面商标纸的面积最大是()平方分米,这个盒至少要用()平方分米的铁皮。
这个盒子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4、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它们的体积相等,如果高也相等,当圆锥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那么圆柱的底面积是();如果它们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3厘米,那么圆锥的高是();等底等高的圆锥比圆柱的体积小()。
5、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512 立方米,高是6米,它的底面积是()平方米。
6、把一个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3分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立方分米。
7、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6厘米,那么圆锥体的高是 ( )厘米。
8、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二、请你当裁判。
1、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
()2、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和圆锥的体积相等。
()3、两个圆柱的表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它的体积就扩大9倍。
()5、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6、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9.42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内线一对一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并表出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1、一辆货车车箱是一个长4米,宽1.5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
装满一车沙,卸后沙堆成一个高5分米的圆锥形,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有一晾干的圆锥形小麦堆,量得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0.54米,如果每1立方米的小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重多少千克?如果小麦出粉率为80%,这堆小麦能磨出面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3.把一个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切割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巩固提高】1、一个圆柱形的汽油桶,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做这个桶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升?2、学校大厅有4根圆柱形柱子,每根柱子的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是5米。
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油漆费0.5元,那么漆这4根柱子需要油漆费多少元?3、有一个圆锥体沙堆,底面积是3.6平方米,高2.5米。
将这些沙铺在一个长4米,宽2米的长方体沙坑里,能铺多厚?总结与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11号第三章比例的意义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让学习自主学习教材32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下列的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2、你们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3、写出它们的长和宽的比,求出比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4、操场上的国旗:长和宽的比是。
教室里的国旗:长和宽的比是。
5、我们看到这两个的长、宽的比值,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二、、内容要求:(让学习自主学习教材33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下列的问题)1、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12:13和6:4 (4)0.6:0.2和34:14(5)0.1:10和1:100 (6)15:18和6:52、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1)6×4.5=2.7×10 (2)38×19和14×16(强调:本课主要利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3:18的比值是 0.3:1.8的比值是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如果能请把它写出来。
【合作探究】:要求:小组内一对一交流,然后组内交流,并标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1、如果5a=7b,那么a:b= : .2.如果m:11=n:6,那么m:n= :。
3、用4、1.2、6、1.8这四个数组成四个不同的比例。
【巩固提高】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判断下面哪两组比可以组成比例,并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1)、5:2和30:10( 2)、0.3:0.4和6.3:8.4( 3)12.8:3.2和24:4( 4)21:12和4.9:2.8(5)6:8和9:123、下列哪几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4、5、12、15 (2)1、2、3、5(3)0.8、2.4、1.2、4.8 ( 4)5、7、11、13( 5)1、5、16、805、按照下面的条件写出比例。
(1)6和9的比等于30和x的比。
( 2)和5.2的比等于5和9的比( 3)等号左边的比是2.5:等号右边的比是4.2:6.8 (4)0.45和0.1的比等于7.5和8的比4、玲玲今年9岁,哥哥今年12岁,3年后玲玲和哥哥的年龄与他们现在的年龄的比是否组成比例?如果能请把他们组成的。
比写出来5、在比例1:0.3=10:3中,如果第三项减去7,要保持他们比相等,第一项应该减去多少?6、写出一组内项都是12,并且比值是3的比。
7、有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是5:7,等号右边的比的后项是49,那么前项应该是多少?8、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都是6,两个外项分别是18和8,请你们写出这个比例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下册学案12号第三章比例的基本性质编制教师:审核领导:学生姓名:班级:组别: 【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1、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1、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2、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让学习自主学习教材34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下列的问题)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对打“√”,错打“×”0.5:0.25和0.2:0.4 ( ) 0.5 :0.2 和5:2 ( )1 2:13和6 : 4 ( ) 0.2: 和1:4 ( )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例如:2.4:1.6 = 60:40内项是;外项是;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 ;外项的积等于。
结论: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
归纳:在比例里,,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