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护理技术操作要求规范(完整版)

护理技术操作要求规范(完整版)

一、手卫生〔一〕洗手【目的】去除手部污垢和大局部暂住菌。

【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清洁剂〔通常为肥皂或含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擦手纸或毛巾或干手巾。

【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洗手指征】l.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接触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皮肤粘膜或伤口敷料后。

8.接触患者周围环境与物品后;9.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须知事项】1.洗手方法正确,手的每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

2.注意调节适宜的水温、水流,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3.洗手后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4.严格掌握洗手指征。

【相关知识】l.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去除物体表而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2.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3.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二〕手消毒【目的】去除致病性微生物,预防感染与交义感染,防止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

【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手消毒剂或消毒液、清洁枯燥小毛巾或避污纸。

如用刷手法另备刷手液、消毒手刷。

【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外科手消毒指征】进展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须知事项】1.消毒前先洗手并保持手的枯燥。

冲洗双手时,防止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防止倒流。

巾、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人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面部清洁、梳头【目的】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齐,感觉舒适。

【用物准备】护理车上备毛巾、梳子、橡皮圈或发夹、一次性垫巾、纸袋;必要时备护肤品。

脸盆内盛温水适量。

【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告知患者面部清洁、梳头的目的、方法、须知事项、配合要点。

最新版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最新版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章、常用护理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手卫生1、一般洗手(一)操作要点1.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二)注意事项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一)操作要点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者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二)注意事项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操作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3.打开无菌钳包,取出无菌持物钳容器罐置于治疗台面上。

4.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正确使用护理器材和药物,遵守操作程序,确保安全。

在操作前应首先说明操作目的和方法,以便病人理解及配合。

2.手术无菌操作。

联手洗手,穿戴洗消好的手术衣、手术帽、口罩、手术靴等无菌物品。

手术及外科操作时要穿戴手套,并用75%的医用酒精对手套及操作部位消毒。

3.做完操作,要立即废弃手套,并用肥皂洗手,消毒后方可离开。

4.处理患者体液时,如果涉及到污染,应通过正确的操作和滴灌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描述术前和术后操作步骤。

在操作病人前,医护人员应具备了解病人病情以及操作知识技能的能力和技能,应根据病人情况确定要完成的操作步骤及相应的常规操作流程,术前必须征询病人的历史情况及症状。

6.每天查房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具备系统化的治疗方案,如何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制订,确保治疗方案可以得到有效实施。

7.保持病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

无论何时,病人的隐私和尊严都应得到严格保护和尊重,医护人员应秉持基本的尊重和恭敬,合理地进行交流与沟通。

8.操作器械清洁彻底。

医护人员应保持用于设备和器械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是正确的,并随时监测灭菌程度。

9.遵循操作程序。

医护人员必须遵守规定的操作程序,不得随意改变程序,保证患者操作安全。

10.各项医疗操作要求标准化。

为保障医护人员正确实施各项操作,必须对每个操作的步骤、需求和效果进行标准化。

二、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是评判各项医疗操作是否有效和合理的依据,评分标准分为四个等级,如下:优良(10分):操作满足完全标准要求,未出现任何错误和隐患;全程操作流畅,病人得到了良好的照顾。

良好(8分):操作基本上满足标准要求,但可能存在细微错误和隐患;操作流畅性良好,病人得到了一定的照顾。

合格(6分):操作比较符合标准要求,但可能存在明显错误和隐患;操作流畅性一般,病人仍能接受。

不合格(4分):操作不太符合标准要求,存在重大错误和隐患;操作流畅性差,病人未得到有效照顾。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危及生命的患者,他们需要特殊的护理技术操作来维持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康复。

下面是危重患者常用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1.呼吸道管理:-确保通畅的呼吸道:保持患者头部位置合适,定期清洁呼吸道,移除分泌物和异物。

-气管插管:进行气管插管前需要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消毒器械,准备插管器械等。

操作时要轻柔、准确地插入气管,并固定好位置,以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是指在危重患者的颈部进行手术切开气管,插入气管插管来维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时需要注意消毒器械和手术部位,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2.静脉通路管理:-静脉穿刺:静脉穿刺是将导管插入患者的静脉内,以便输液、输血、给药等。

操作时需要消毒穿刺部位,采用无菌技术操作,并注意避免穿刺动脉或神经。

-静脉置管:当需要长期输液或大量输液时,可以选择在患者的手背或手臂上放置静脉置管,以便将导管连接到输液装置。

操作时需要注意导管长度、一次性使用、固定稳定等。

3.压疮预防:-肤色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的变化,特别是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脊柱、坐骨和脚跟等。

及时发现异常肤色,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体位翻身:危重患者需要经常翻身,避免长时间固定在一个姿势中,减少皮肤受压。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一般每2小时至4小时,进行一次体位翻身。

4.尿液管理:-尿液排出量的记录:对危重患者的尿液排出量进行详细的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尿液异常情况,如尿潴留、少尿或多尿等。

-导尿:当患者不能自主排尿时,可以进行导尿操作。

操作时需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注意消毒器械和导尿通路,以防感染。

5.疼痛管理:-疼痛评估:对危重患者进行定期的疼痛评估,记录疼痛程度和疼痛特点,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计划。

-给药: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镇痛药物,注意给药途径和剂量,防止过量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6.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对危重患者进行定时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记录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常用护理操作技术

一、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一) 铺备用床法[目的] 保持病区整洁,准备接受新患者。

表1-1 铺备用床操作规程总分:100分1. 铺床前后均应洗手,避免病原体经过操作者的手进行传播,以达到保护患者和自身的目的。

2. 操作前应仔细评估床的各部位1有无损坏,以确保患者安全。

3. 同室病友在进行治疗、换药或进餐时应暂停铺床。

4. 如遇有新患者入院时,则将备用床盖被3折于床尾,并根据病情在床中部加橡胶单和中单,改成暂空床,以方便患者使用。

(二)铺麻醉床法【目的】1.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

2.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3.保护被褥不被污染。

表1-2 铺麻醉床操作规程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同备用床注意事项。

2、更换全部床单,以保证患者术后安全、舒适。

(三)口腔护理【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患者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的变化,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注意事项:1、关爱患者,动作轻柔,边操作、边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对于凝血功能差得患者,要防止碰伤口腔粘膜及牙龈。

2、昏迷患者严禁漱口,需用开口器时,应从磨牙处放入(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

擦洗棉球不宜过湿,以防患者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擦洗时须用血管钳夹紧棉球,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操作前后要清点棉球数,有活动义齿应取下,浸入清水中保存。

3、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者,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真菌感染。

漱口溶液的选择:1.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等渗盐水、2%-3%硼酸液、0.02%呋喃西林液。

2.轻度口腔感染朵贝尔溶液。

3.口腔感染、口臭1%-3%过氧化氢溶液。

4.真菌感染1%-4%碳酸氢钠溶液。

5.绿脓杆菌感染0.1%醋酸溶液(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目的】使床铺平整、舒适、预防压疮,保持病区整洁、美观。

表1-4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操作规程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保护患者,冬天防止患者受凉。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者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

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平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

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

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进食。

危重患者喂饮或鼻饲。

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他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9、认真执行交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除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常用社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社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社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常用社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以提高社区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该规程适用于社区护理机构的护理人员,确保他们在执行常用技术操作时能够遵循规范和标准。

2. 安全措施- 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确保设备完好并符合操作要求。

- 护理人员应戴好手套,并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

- 护理人员应熟悉急救措施,以应对意外情况。

3. 常用社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3.1 测量血压- 护理人员应使用准确的血压计进行测量。

- 测量时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如患者上臂。

- 测量前应提醒患者放松身体,尽量不要说话。

- 测量结果应准确记录,并及时报告相关医务人员。

3.2 做床位和身体翻转- 护理人员应用正确的姿势,遵循正确的翻转技术。

- 在移动患者时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有需要时,应使用辅助设备,如护理带和便椅。

3.3 静脉输液- 护理人员应确保静脉通路的无菌,并使用正确的输液技术。

- 在输液前,应确认药物的名称、剂量和速度。

- 监测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4 伤口处理- 护理人员应戴好手套,并遵循正确的伤口处理流程。

- 清洗伤口时应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生理盐水。

- 应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并记录伤口处理的情况。

4. 总结在社区护理中,遵守常用社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工作标准服务规范对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措施,并按照规范执行各项操作。

这将确保社区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常用社区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的简要内容,希望对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注意:本文档仅为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十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十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十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特定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护理技术操作的规范和要求。

下面是十大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1.静脉输液操作规程:(1)核对医嘱和患者身份;(2)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3)消毒插管部位;(4)穿刺静脉,注意无菌原则;(5)固定静脉针头和输液管;(6)调整滴速和输液量;(7)观察输液过程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8)维护静脉通道的通畅和无菌。

2.导尿操作规程:(1)核对医嘱和患者身份;(2)消毒外阴部;(3)戴手套,准备导尿包;(4)用无菌导尿管插入膀胱;(5)注意导尿过程中的感染预防;(6)观察导尿过程和尿液量;(7)拔除导尿管,并注意尿液的变化;(8)向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宣教。

3.给药操作规程:(1)核对药品、剂量和给药途径;(2)提前准备好药物和给药器具;(3)消毒给药部位;(4)根据给药途径进行给药;(5)观察给药后患者的反应;(6)记录给药时间和药效;(7)妥善保管未用药物和药品残余。

4.气管插管操作规程:(1)核对相关医嘱和患者状态;(2)准备好气管插管器具;(3)提前给患者进行适当的镇静和麻醉;(4)消毒口腔和气管插管部位;(5)插入气管导管,并固定;(6)保持呼吸通畅和气压稳定;(7)观察患者的呼吸和氧合情况。

5.换药操作规程:(1)核对医嘱和患者身份;(2)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具;(3)消毒皮肤和伤口处;(4)妥善清洁伤口,更换包扎;(5)采用无菌原则进行换药;(6)注意伤口的观察和护理;(7)妥善处理废弃物和污染物。

6.血压测量操作规程:(1)核对医嘱和患者身份;(2)让患者适当休息和放松;(3)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仪器;(4)将袖带固定在患者的上臂;(5)调节袖带压力和位置;(6)开始测量血压,并记录结果;(7)观察血压变化和患者的反应。

7.高压吸引操作规程:(1)核对医嘱和患者身份;(2)准备好高压吸引器具;(3)消毒导管和口腔器械;(4)将导管插入口腔和气道;(5)开启高压吸引器,吸引分泌物;(6)观察吸引效果和患者的舒适程度;(7)妥善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器械。

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护理技术操作原则
1.护士应在治疗室或患者床边实施护理技术操作。

2.2治疗环境应清洁整齐。

3.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4.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实施护理操作的
目的、程序、并发症和风险,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合作的方法等。

在可能的情况下,向患者提供实施护理技术的多种方法、材料,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必要时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5.药物过敏试验或特殊护理技术操作前应备齐所需用品和必要
的急救药品、器材。

6.实施护理技术操作前,应严格遵守查对制度。

准确核对患者
身份(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评估患者病情、认知及心理状况。

护士执行给药、输血等治疗,应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7.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和隔离技术操作原则,注意职
业安全与健康。

8.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和记录。

9.操作完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必要的注意事项。

10.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处置。

11.必要时记录。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一、引言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常规技术操作步骤和规范。

这些规程包括了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卫生安全的操作、医疗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操作规程
1. 体温测量:使用体温计在患者口腔、腋窝或直肠测量体温,记录测量数值并将体温计消毒
2. 血压测量: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注意测量环境的安静和患者的姿势
3. 注射操作: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注意无菌操作和注射部位的消毒
4. 导管护理:负责导管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等
5. 伤口护理:对患者的外伤、手术切口等进行洗刷、消毒和包扎
6. 体位翻身:负责卧床患者的体位调整和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7. 饮食喂养:根据患者病情和处方医嘱,正确进行饮食喂养,注意饮食的清洁和消毒
8. 出入液、粪:负责患者排泄物的采集和测量,排泄物的清洁和处理
三、安全管理
1. 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消毒、洗手等防控感染的操作规程
2. 医疗废物处理:将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收集、消毒和处理
3. 火灾防范:负责病房内的火灾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四、总结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护理工作中的基础操作规范,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正确、规范地完成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护士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

护士技术能力规定和工作原则一、急诊室护士技术能力规定和工急诊作原则(一)技能规定1、纯熟掌握迎接救护车流程和分诊技巧。

2、掌握常见疾病旳急救流程和病情观测,如心跳骤停、急性中毒、多发伤、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休克、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性心衰、癫痫持续状态等。

3、纯熟掌握基础操作,如:氧疗、输血、多种注射、标本采集、病人转运、导尿灌肠、口腔护理、TPR、BP测量等。

4、纯熟掌握急救护理技能,如: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电动洗胃术、吸痰技术使用技术等。

5、掌握常见急救配合。

6、熟悉常见急救药物旳作用、剂量。

7、掌握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技术。

8、掌握急救记录旳书写。

(二)工作原则1、纯熟掌握急诊急救旳基础、专科知识和技能。

2、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制度、急救制度和操作常规。

3、分诊对旳,急救配合及时到位,操作规范。

4、急救记录及时、精确、无涂改。

5、具有良好旳心理素质、较快旳应变能力、敏锐旳观测力和较强旳沟通能力。

二、手术室护士技术能力规定和工作原则(一)技能规定1、手术室护士必须依法执业,持证上岗。

2、初次从事手术室工作旳护士,安排专职带教老师,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有关工作。

3、具有高度旳责任感及慎独精神,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4、掌握各班职责、业务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常规。

5、掌握手术室布局与环境规定,以及物品旳清洗、包装、灭菌、寄存常规。

6、建立无菌概念,掌握无菌操作。

7、熟悉手术疾病旳解剖及病理生理,纯熟掌握各科手术旳洗手配合及辅助工作。

8、尊重病人隐私,合理安顿手术体位,做好基础护理。

9、掌握《护理常规》手术室、外科、基础护理章节。

10、遇重大急救手术,能协调并纯熟配合医生及麻醉师实行急救。

11、具有良好旳应变能力,能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如:停电、停水、群死群伤等)。

12、具有一定旳医教研及管理能力,增进学科发展。

(二)工作原则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洗手规程1.手部预洗。

在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将双手在肥皂和温水中进行预洗,确保双手表面干净。

2.手部消毒。

在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感染性患者时,需要将双手进行消毒,确保双手没有细菌残留。

3.洗手步骤。

洗手时,应先潮湿双手,涂抹适量肥皂,揉搓双手至起泡,包括手指缝隙及指尖。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使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二、患者翻身规程4.准备工作。

在进行患者翻身操作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护理床单、护理垫等。

5.协助患者转换体位。

在进行翻身操作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翻身方法,保证患者转换体位的顺利和安全。

6.督促患者配合。

在进行翻身操作时,护士需要督促患者积极配合,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三、压疮预防护理规程7.定期翻身。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8.皮肤清洁。

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9.使用护理床垫。

在卧床患者的床上铺设专用的护理床垫,减轻局部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四、静脉输液护理规程11.静脉穿刺。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确保穿刺的准确和安全。

12.输液速度控制。

在进行输液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输液药物来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五、导尿护理规程13.导尿前准备。

在进行导尿前,需要准备好导尿管、导尿袋、消毒液等必要设备和工具。

14.导尿操作。

在进行导尿操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和导尿袋,确保导尿的准确和安全。

15.导尿后护理。

在导尿后,需要及时更换导尿袋,保持导尿通畅,避免感染的发生。

六、胃管护理规程16.胃管插入前准备。

在进行胃管插入前,需要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药物。

17.胃管插入操作。

在进行胃管插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插入方式,并确保插入的准确和安全。

18.胃管固定。

在插入胃管后,需要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避免胃管的移位。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1.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

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护理操作技术规范

护理操作技术规范

护理操作技术规范一、氧气吸入疗法评估:1、评估患者目前病情,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口唇、甲床等皮肤颜色,呼吸、脉搏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变化。

有无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对吸氧合作程度。

2、环境评估:病室内有无烟火,易燃易爆品等。

3、评估用物:氧气筒内是否有氧气“四防”标志,氧气表有无漏气;橡胶管,接头,流量表是否完整。

用物:氧气筒、方盘内备(吸氧管,流量表管蕊,玻璃接头,橡胶管)、流量表、敷料缸内有敷料、小药杯内盛清水、胶布、棉签、弯盘、别针、手电筒、板手、笔、输氧记录单、倒入1/3—1/2蒸溜水于湿化瓶。

实施:1、装表,打开总开关放出少量的氧冲走气门上的灰尘后关上。

2、接氧表并旋紧,接流量表管蕊,接湿化瓶,橡胶管连接氧气表。

3、检查氧表上的小开关是否关闭,打开总开关,开小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通畅,关小开关。

4、着装整齐,将氧筒及用物移至床旁。

5、查床头卡,解释,取得病人配合,助患者头偏向护士。

6、检查并以湿棉签清洁鼻腔,根据病情调节流量(小儿1-2升/分,成人2-4升/分,重症4-6升/分)。

7、测量长度(自鼻尖至耳垂的2/3),蘸水自一侧鼻孔插入。

8.、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别针固定枕上或床单。

9、记录吸氧时间,流量,签全名,观察病人吸氧后反应。

10、停氧1)取下别针,胶布,拔出导管,关流量表开关。

2)关总开关,再开流量表开关,放余氧后关流量表开关。

3)记录停氧时间,签名。

11、松节油擦净胶布痕迹,取舒适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按消毒,清洗,消毒后晾干备用。

二、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估:1、检查吸引器安装是否正确,通畅,漏气,及性能。

2、评估病人,拍背,听诊痰鸣音,查看口腔有无痰液。

用物:吸痰用物:电动吸引器一台,治疗碗内置消毒血管钳,无菌敷料缸,生理盐水于有盖容器内,消毒液瓶,小剪刀,吸痰管,手套,听诊器,手电筒。

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

实施:1、操作者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带至床旁,对床头卡。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 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 操作规程 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引言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应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它们的正确操作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护理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二、术语定义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但不限于静脉输液、护理导管、换药、口腔护理等。

2. 操作规程: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和规范,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3. 工作标准:指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和规定,包括操作流程、操作时间、操作频次等。

4. 服务规范:指在进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时,护士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服务要求,包括患者安全、隐私保护、沟通技巧等。

三、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 静脉输液操作规程1.1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输液袋、输液管、针头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3)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消毒穿刺部位。

(4)固定输液管,调节滴速。

(5)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症状,记录输液情况。

(6)完成后,整理好相关物品,记录操作过程。

1.2 操作要点:(1)操作前检查输液器材的完好性。

(2)正确选择穿刺部位,避免静脉穿刺失败或发生并发症。

(3)注意消毒操作,避免感染。

(4)调节滴速时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5)观察患者输液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3 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注意输液器材的保存和有效期。

(3)严格遵守输液速度和输液时间的要求。

(4)观察患者的输液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 护理导管操作规程2.1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导管是否完好无损;准备消毒液、棉球、胶布等。

(3)选择合适的导管规格,消毒穿刺部位。

(4)固定导管,保持通畅。

(5)观察患者导管使用情况,记录操作过程。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护理操作规程是对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护理操作的基本要求和规定,以确保护理过程的安全、有效和规范。

下面是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的内容:一、岗位责任:1. 护士应具备一定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护理操作。

2. 护士应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的指导和安排,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护理设备和器械。

3. 护士应具备责任感,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和效果。

二、护理流程:1. 护士在护理之前要认真查阅病人的病历和医嘱,了解病情和治疗要求,制定护理计划,并向患者说明护理内容和目的。

2. 护士应按照护理计划进行护理操作,包括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等。

3. 护士要注意护理方法和操作要点,保持护理操作的规范和正确性。

4.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汇报。

三、生活护理:1. 患者的生活护理包括个人卫生、饮食、睡眠等方面,护士要保证在医嘱的指导下进行。

2. 护士应确保患者的个人卫生,包括定期擦洗、漱口、洗头、换洗衣物等。

3.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饮食要求,合理安排饮食,定时喂食,注意饮食卫生。

4. 护士应帮助患者按时休息,提供良好的环境,如调整床位、保持安静等。

四、基础护理:1. 护士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

2. 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好体位转换,预防压疮和血栓的发生。

3. 护士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和治疗,包括静脉输液、注射等,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4. 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导尿、拔尿管等操作,保持尿液畅通和尿量正常。

五、常规护理:1. 护士要做好患者的洗浴护理,包括擦洗、冲洗、吸水、贴足等操作。

2. 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清洁牙面等操作。

3. 护士要定期翻身和按摩患者的皮肤,防止压疮的发生。

4. 护士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支持,关心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部)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部)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部)前言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患者健康和安全的关键性工作。

规范化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不仅能保证护理效果和安全,还能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十分必要。

一、术前准备1.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病情、生命体征及过敏史等信息,判断是否适宜进行该项护理技术操作;2. 检查操作设备及材料的完整性、质量及数量是否符合实施要求;3. 仔细阅读该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掌握操作要点,有清晰、准确的操作步骤与流程,并做好笔录准备。

二、术中操作1. 洗手,戴手套,在操作区域布置巾或纸巾。

在手术护理、无菌护理和感染性疾病患者护理时需采取消毒措施;2. 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病历号、操作部位、护理卡等信息,用药、用量是否符合医嘱;3. 对操作部位进行准确定位,保持部位清洁干燥,必要时剪去操作部位的毛发,消毒操作部位;4. 操作时,要按照正确、准确的顺序使用各种器材、药物及辅助设备,保持操作效果稳定;5. 操作时如发现情况有变化,要及时暂停操作,与医疗卫生人员协商处理。

6. 操作完成后,拆下并正确处理使用过的装置、器材和器械等;清理操作区域;核对固定贴合物的张力和松紧度、包扎的紧度和固定位置是否正确,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术后处理1. 操作完成后,及时取消相关治疗命令;2. 对患者进行观察,记录操作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措施或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3. 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科普、教育,告知操作后的特殊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对所选用的操作方法、器材、药物、护理卡进行全面评估,保证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2. 操作时应注意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预防,洗手和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是必要的措施;3. 对病情比较危重或需要进行特殊手术的患者,操作人员应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会诊专家协调处理;4. 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操作人员需要注意语言礼貌、态度亲切,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5. 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注意围绕操作区域悬挂“禁止进入”符号,若有必要可在手术室门口张贴提醒标语,发现有人员违规进入时应及时进行制止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手
一般洗手法
• 操作流程 • 洗手前取下手表、卷袖过肘,用肘或适
宜方法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取洁净 肥皂或洗手液 1.洗掌心:掌心对掌心搓擦使肥皂起沫 2.洗手背: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两手交替
一般洗手法
3.洗指缝: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4.洗指背:两手互握互搓指背,两手交替 5.洗拇指:拇指在对侧掌心中转动搓擦,
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当复 测体温
测量生命体征技术
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 术肢等部位测量脉搏。
测脉搏时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 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触及到脉 搏搏动为宜。
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脉搏异常的患 者,测量1分钟。
测量生命体征技术
测量血压时,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 者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 心脏同一水平。
手巾,纸巾擦干,毛巾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
染时,可以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 替洗手。
测量生命体征技术
测量生命体征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 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 坐浴等影响生命体征的相关因素。
测量生命体征技术
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 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 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治疗车清洁 治疗盘清洁 物品准备齐全 各类物品无混放,无菌物品有失效期 治疗车物品放置合理(正确使用治疗车)
操作总要求
操作前: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查对患者姓 名—用反问式查对方法,三查、 八对的内容,把床号改为查年龄)
操作总要求
操作过程:
善于与病人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病人的安全与舒适(体位) 掌握本操作的有关理论知识(皮试) 操作规范、安全、无菌观念强
皮试本首页印皮试的 告知流程及注意事项
(3)皮试后交待注意事项:嘱病人勿揉擦、覆盖注 射部位,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交待病人在病房 或护士指定的区域等候,不可随意走动。如有异 常(皮肤红肿、瘙痒、气喘、胸闷、腹痛、腹泻、 呕吐等),及时报告医务人员。注射后20分钟观 察结果。(4)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阴性:皮 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阳性:局 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 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 克
两手交替 6.洗指尖:指尖在掌心中摩擦,双手交替 7.洗手腕:两手互握互揉搓手腕
一般洗手法
流动水冲干净 用毛巾/一次性纸巾/暖风吹手设备
擦/吹干双手 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
防止手部在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一般洗手法
• 注意事项: 1. 洗手时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处
清洁 2. 洗手用的肥皂要保持干燥 3.洗手后可待其自然干燥,或用个人专用
操作总要求
操作过程:
操作动作轻柔、迅速、准确 及时发现和处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护
理问题 各项操作按时间要求完成
操作总要求
操作后:
操作后查对
交待注意事项:用通俗易懂的 语言

操作总要求 操作后
污物处理:用后物品处置符合 消毒技术规范
洗手
一般洗手法
用物准备: 洗手液或肥皂,毛巾/纸巾/暖风吹 手设备,流动自来水及水池设备, 盛污物容器
皮试记录本格式及内容
案例分享 — 1
病人TAT皮试阳性,护士按操作规 程予以脱敏,脱敏完后按要求留观 30分钟无过敏反应,病人回到家后2 小时出现皮疹,再次来院就诊,并 投诉医生、护士没有告知其脱敏后 会出现皮诊
案例分享—2
患儿因发热来院就诊,护士按医嘱按 操作规程给予患儿做青霉素过敏试验, 20分钟准时观察结果为阴性,10分钟后 正准备给患儿输液,而患儿突然出现抽 搐,随即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 亡,尸解结果——过敏性休克死亡
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 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下缘距肘窝2-3厘米。
测量生命体征技术
• 在肘窝内侧处摸到肱动脉搏动点, 将听诊器头紧贴肘窝肱动脉处,用 手固定,轻轻加压。握住输气球, 向袖带内打气至动脉搏动消失,再 升高20-30毫米汞柱。然后慢慢放开 气门,以每秒2-5毫米汞柱的速度使 汞柱缓慢下降。
皮试记录本应用的优点
杜绝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皮试记录本设 有皮试起止时间,避免了护士给患者皮试后 因忙于其他工知患者皮试的药名及目的,避免空腹进 行皮试,有过敏史不可皮试,告知病人出现 的过敏症状,皮试后在病房或护士指定的区 域等候,不可随意走动等。以取得患者或家 属的配合。
常见护理技术操作 基本要求
2010卫生部文件
24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测量生命体征技术 肌内注射技术 皮内注射技术 皮下注射技术 静脉输液技术 静脉注射技术 氧气吸入技术
操作总要求
操作前: • 操作者的仪表:着装、洗手 • 病人评估:病情评估、环境评估
着装
洗手
操作总要求
操作前: 用物的准备
皮试液配置方法
药物过敏试验登记本
皮试本首页印皮试的 告知流程及注意事项
皮试本首页印有皮试的告知流程及注 意事项,既是皮内试验的温馨提示,也 是皮试知情同意书,皮试前护士向病人 或家属详细解释皮试的注意事项,患者 或家属理解确认后在皮试记录本上签名。
皮试本首页印皮试的
告知流程及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如下:(1)皮试前询问过敏史: 询问病人进食时间,尽量避免空腹期间进 行皮试;询问病人或家属有无药物过敏史 (有:不可皮试,报告医生。无:告知皮 试的药名及目的,征得病人及家属签字同 意后皮试)(2)皮试中观察反应:询问 病人有无异常症状(如皮肤红肿、瘙痒、 气喘、胸闷、腹痛等),如有,及时报告 医生处理
皮试记录本应用的优点
可作为举证的有据材料 药物过敏反 应常发生在皮试过程或虽然皮试结果阴性, 但在用药过程中仍可发生,这时病人家属 常无端怀疑护士是否做了皮试?甚至否认 了护士询问过敏史。而皮试记录本上病人 或家属的签名包括了对护士告知的内容、 有无过敏史、皮试结果等内容的确认,一 旦对护士工作有疑问或发生护理纠纷,它 可作为举证的有据材料。
皮内注射术
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准确 备好抢救药物 询问过敏史
皮内注射术
禁用碘酒消毒皮肤 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
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皮内注射术
告知患者药物名称及注意事项 正确判断试验结果。对皮试结果阳
性者,应在门诊病历醒目标记,并 将结果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