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

《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复习巩固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知道电流,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会连接和识别及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4、会使用电流表。

能利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电路图的画法、实物图的连接2、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难点:1、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一般方法2、如何画电路图和连接实物图3、如何识别电路,并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我们已经完成了力学的复习,今天复习电学相关知识《电流电路》二、复习过程1、考点讲解2、订正考点,并识记。

3、例题精讲例1 如图是轻质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已知甲带正电,则乙、丙、丁三球的情况正确的是()A.乙带负电B.丙带正电C.丁带负电D.乙、丙、丁带电不确定例2 下面关于导体与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绝缘体既不能导电也不能带电B、金属容易导电是因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C、导体内的电荷都会发生移动,所以导体能够导电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例3 如下左图所示,甲、乙两个验电器,甲不带电,乙带正电,用金属杆将甲、乙连接起来,正确是()A.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B.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乙到甲C.电流方向是从甲到乙,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D.电流方向是从乙到甲,自由电子运动方向是从甲到乙例4 如上右图所示,当开关S1断开时,电路是;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是 .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路是 .(选填“通路”、“开路”或“短路”)例5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A.1.2 A 1.2 A B.0.3 A 0.3 A C.1.2 A 0.3 A D.1.5 A 0.3 A4、方法集锦:串并联电路的识别:①定义法:用电器“首尾相连”为串联,“首首相连、尾尾相连”为并联②电流法:电流路径有“一条”为串联,“两条及以上”为并联③拆除法:拆除其中一个用电器,相互影响为串联,不相互影响为并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知道原子及其结构、摩擦起电的原因。

3.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4.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方向的规定。

5.知道电路的组成,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学习准备】准备一个笔记本、铅笔、橡皮、刻度尺和笔。

在学习过程中做笔记和画图。

【学习方式和环节】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通过实验和推理,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原子及其结构,从微观结构上认识摩擦起电现象→通过电荷在金属棒中定向移动的实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通过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通过利用 LED 判断电流方向的实验,知道电流的方向→回顾复习电路的组成→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进行本节课学习的总结→完成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C.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2.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中〔〕A.有能够自由移动的质子B.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C.有能够自由移动的中子D.有能够自由移动的原子3.如图所示文具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橡皮 B.铅笔芯 C.铁文具盒 D.钢尺4.关于电流和电路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只要导体中的电荷运动,就会形成电流B.负电荷的定向移动能形成电流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D.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5.下列四个电路图中,符合电路基本组成条件且连接正确的是()【参考答案】1.B2.B3.A4.B5.B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按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能够正确的使用电流表。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电路 电流 复习导学案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电路 电流 复习导学案

电学复习一:电流、电路导学案【学习目标】(1)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串、并联电路的连接、识别和作电路图。

(3)电流及其测量,正确使用电流表。

(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及规律的应用。

【重点、难点】1、电流的概念2、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3、串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及应用【课前知识梳理】考点一:电荷1.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具有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能力不同②实质:电子从一个物理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理因缺少电子带电;得到电子的物理因得到电子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用摩擦过的所带的电为正电。

负电荷:用摩擦过的所带的电为负电。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5.验电器:作用:①检验②原理:的原理。

金属箔张角越大所带电荷。

6.中和:放在一起的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注: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显电性。

7.电荷量:单位是,符号。

8.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把叫元电荷,常用符号表示,其大小为。

9.导体和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下列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下列物质中等都是绝缘体。

金属、橡胶、人体、陶瓷大地、石墨、玻璃、塑料、食盐水溶液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例如:干木棒是绝缘体变潮湿后是导体;玻璃正常情况下是绝缘体,加热温度很高时是导体。

考点二、电流、电路11、电流符号:国际制单位:常用单位:mA 、μA12. 形成电流。

注: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13.电流方向的规定:把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流向。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学习目标】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流的形成的条件和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简单电路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能够识别串、并电路的电路图和实物图,要求会读、会画、会连;理解电流的物理意义,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两种电荷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6.验电器:(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7.原子结构元电荷:(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

(2)原子结构:物体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等量,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物体也呈电中性,但不能说物体没有电荷。

(3)元电荷:精确的实验表明,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即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

因此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基本电荷”,也叫“元电荷”(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用符号“e”表示,则e=1.6×10-19C。

要点诠释:(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

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2)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五章第2节: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二节:电流和电路【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基本构成和电路元件的作用。

3.通过动手实验认识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状态。

4.能识别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学习重点】能识别电路元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学习难点】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判断短路课前热身--自主预习阅读课本思考回答问题,然后进行组内交流。

1.电流(1)形成:电荷的形成电流。

(2)方向:把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经过用电器流向。

2.电路(1)一个电路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有、、、。

(2)画出以下元件符号:电池,开关,灯泡。

3.电路的三种状态:(1)正常接通,用电器能工作的电路叫做。

(2)电路中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做。

(3)叫做短路。

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做用电器被。

课堂展示--合作学习探究知识点一:电流及其方向1.想想做做:阅读教材图,将小灯泡连入电路。

2.问题思考:(1)小灯泡亮应具备什么条件?①②。

(2)闭合开关前自由电子运动,闭合开关后自由电子移动。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

跟踪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负电荷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B.电流方向总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C.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一致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小结1:(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在电源的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探究知识点二:电路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有、、和四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用电器消耗;开关控制电路的;导线提供电流的移动路径。

小结2: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而像开关、导线、一些仪表一般认为不消耗电能。

跟踪训练2.将电路中下列各个部分和其作用连接起来用电器提供电能导线控制电路通断电源消耗电能开关提供电流的移动路径探究知识点三: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认真阅读教材,仔细观察演示实验并填空。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电流和电路》【学习目标】(1)明白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明白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动手实验,熟悉通路、断路、短路,明白电路的组成;能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及简单的电路图(3)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熟悉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4)明白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本节重点】明白电路的组成,各类元件的作用,连接电路,画电路图。

【学习进程】知识点一:电流的方向请将电池、灯泡、开关用导线连接成电路,使小灯泡发光。

阅读教材P101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注意:电路连接好之前,开关要处于断开状态).:注意:任何情形下都不能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在一路!1.灯泡什么缘故能发光?答:。

2.导线、灯泡的灯丝、开关等都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3.在那个简单的电路中,你以为是什么电荷在做定向移动?答:。

4.由于历史的缘故,人们把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依照那个规定,请你说出电流流经的线路?答:当电路时,在电源的,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极通过用电器流向极。

5.若是电路中是自由电子做定向移动,那么电子定向移动的为电流的方向。

阅读P102小资料回答下面的问题:6.灯泡或其他用电器从哪个方向通过电流都会发光和工作,二极管有种,一种是二极管,一种是二极管,它只能让电流从方向通过,换一个方向的电流,二极管就发光和工作了。

知识点二:电路的组成阅读教材P102,回答下面的问题:7.电路由、、和四部份组成。

8.请你别离说出这四部份的作用?1). 2). 3).4).9.看讲义104页的图以后,你熟悉哪些实物?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电池及电池组_______________;电灯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________;开关______________ ;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_______;电阻____________;电动机_____________;相连的导线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电路图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散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第2节电流和电路(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 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

3.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

4. 能用电路元件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学习重点】“会连接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辨别通路、断路和短路”。

【学习难点】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和对短路、短接的理解和识别,同时规范地画出电路图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电荷的形成电流。

形成持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要有;②电路是回路。

2. 物理学中规定:把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极经过用电器流向极。

有一种半导体二极管,电流只能从它的极流向极,不能反向流动。

3. 由、、、组成电流流通的路径叫电路。

电源是(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是(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

4. 用规定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形叫电路图。

画电路图应注意如下几点: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造符号;②要注意所画电路图的元件符号与实物图具有性;③画电路图的导线要横平竖直,电路元件合理分布在电路图中;④电路元件符号(填“能”或“不能”)画在拐弯处。

5. 电路的三种状态:、和。

正常工作时的电路叫做。

某处被断开、没有电流通过的电路叫做。

短路有两种情况:①导线直接与两极连接,会造成电源短路。

②将导线与并联,电流会只从导线通过,而不走,这样我们就说这个用电器被短路了。

短路是电路不正常状态,会引起电路中的过大,烧坏电路元件或电源,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短路。

【合作探究】探究一、电流1.电流的形成(1)实验探究:让小灯泡亮起来【思考】几节干电池、一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你能不能利用这些器材使小灯泡发光?【设计电路与实验】①如图甲所示,没有电源,无论断开还是闭合开关,灯泡都。

②如图乙所示,断开开关,小灯泡;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小灯泡.(选填“发光”或“不发光”)【实验结论】小灯泡亮起来两个必要条件:①电路是;②电路中有。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流和电路复习学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流和电路复习学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2.会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以及电流特点,会进行简单的电路连接,会画电路图【学习重点、难点】1.电路的识别 2.电流表的使用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预习自学自学教材《中考先锋》,梳理知识体系。

展示提升知识点一:电流的强弱1.电流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通常用字母______代表,它的单位是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

2.其他常用的电流单位是______、______。

3.1mA=______A;1μA=_______A知识点二:电流的测量1..测量电流的仪表叫_______。

实验室用的电流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______A和______A;接0~0 .6A时每大格为_____A,每小格为___A;接0~3A时每大格为______A,每小格为______A。

2.电流表使用时:①电流表要______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电流从______入、______出;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______;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流表______连到电源的两极上.3..电流表读数:①确认量程②认清每大格和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③看清电流表指针向右共偏转了多少小格。

知识点三:串联电路1.将电路元件逐个首尾顺次的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______电路。

在这种电路中,电流路线有______(选填“一条”、“多条”),各用电器工作________(选填“彼此独立”、“相互制约”)。

2.连接电路时,在接线过程中,开关应该是_______的,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再_______开关。

3.在串联电路中,当开关连接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时,它所起的控制作用是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知识点四:并联电路4.将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______电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各部分的作用.2 认识常见电路和元件符号,会根据实物连接电路和画出电路图.3初步认识电流及其方向. 4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及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课前自学作业:1.观察教室中的电路,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并想一想一个完整的电路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教室中的电源在哪儿?电路中各部分有什么作用?2.电源是电路中的装置;用电器是的装置。

3.电流是的定向移动,物理学上规定,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源接人电路时,电流从电源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流回极.4.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半导体二极管中,电流只能从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

5. 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

6. 叫电路图;画出下列各元件的符号:开关,电池,灯泡,电动机。

三互动课堂:一观察实验,并填写:1 连接电路要注意(1)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________(2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________2 定义:把_____、_______、_____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______叫电路3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①、电源:能够提供_______装置,常见的电源有______________②、用电器:是________的设备。

③、开关:控制电流的_______。

④、导线:________电路的作用二认识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_________形成了电流。

采用什么研究方法?______ 2、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㈠电路中有_______㈡电路必须_______3、电流的方向电流沿着“ 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荷有两种,形成电流的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可能是两种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在金属导体中,做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做定向移动的是正、负离子。

4 二极管的特点:_______导电性联系生活:有一种二极管,电流流过时能够发光,叫发光二极管.如电视机、收录机等许多家用电器上的指示灯都是发光二极管;有些城市道路上的红绿灯、广场上的大屏幕电视、马路两旁的布告牌等都用的是发光二极管.5 想一想:电路有哪几种状态_____ ______ _______三电路图:1、定义:用________________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第2节 电流和电路 学习目标: 1. 认识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2. 知道电路有哪些部分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3. 会画简单的电路图4. 认识通路、断路、短路自主学习:●电流:将给出小灯泡、电铃、小电动机、电源、开关导线,分先后三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电铃响、小电动机转,看谁最快最好!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电流的形成: 。

形成电流的电荷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方向的规定: 。

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路:电路的构成: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1)、 (2)、 电路图: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电池和电池组 _______、________ ;电灯______;电流表_______;开关_______ ; 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电阻_______;电动机 ________;相连的导线_______________;●电路的三种状态: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在连接电路时,常听到有通路(也叫开路)、断路、短路三种说法,这三种情况各不相同。

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除了正常地切断电源,使电路断开外,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也会出现断路。

①用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②用电器内部断线;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保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1)元件用统一的符号; (2)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3)整个电路图最好呈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源的两极直接连在一起!险丝而断路。

【人教版】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物理《电流和电路》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十一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两种电荷考点 1.摩擦起电:“强得弱失”例 1、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变式训练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A.大气压的作用 B.静摩擦的作用C.分子间有斥力 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3、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 )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 B.冬天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C.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D.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能吸引铁屑考点 2.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例 1、A、B、C 三个轻质小球,已知 A 带负电,A 和 B 互相吸引,C 和 A 互相排斥,则( )A.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C.B 可能带正电,C 带正电 D.B 一定不带电,C 带正电变式训练 “若吸引有两种情况,若排斥只有一种情况”1、一个轻质 小球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2、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两者互相排斥,可判定(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负电 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考点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例 1、现有一根玻璃棒,不知其是否带电,请简要写出几种判断方法(1)用玻璃棒靠近轻小物体(如通草球),若吸引,说明玻璃棒带电.若不吸引,说明玻璃棒不带电.(2)用玻璃棒靠近带电体,若相互排斥,说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若相互吸引,说明玻璃棒带异种电荷;若没有吸引或排斥现象,说明玻璃棒不带电.(3)将玻璃棒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接触;若金属箔出现张角,则说明玻璃棒带电;若金属箔没有出现张角,则说明玻璃棒不带电变式训练1、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吸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化纤布料经摩擦后容易_____ ,因而会_____细小尘土使衣服变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电,靠近碎纸片时,会发现碎纸片会被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导学案一、导学目标•了解电流的概念和特性•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元件的作用•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二、知识回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电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例如电荷、电压等。

在本章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电流和电路的相关内容。

回顾一下,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在电路中,电荷在线路中移动形成电流。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了解电流的概念和特性。

三、电流的概念和特性1. 电流的概念电流(电流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线的数量,用字母 I 表示,其数学表示式为:I = ΔQ / Δt其中,I 表示电流强度(单位为安培 A),ΔQ 表示通过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库仑 C),Δt 表示通过的时间(单位为秒 s)。

2. 电流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计算电流的大小。

根据电流的定义,我们可以有以下计算方法:•计算电流强度:I = ΔQ / Δt•通过电流和时间计算电荷量:Q = I × t•通过电流和电荷量计算时间:t = Q / I3. 电流的特性电流有以下两个特性:•电流的大小和电荷量的多少成正比,与通过的时间成反比。

即电流强度越大,通过的电荷量越多,通过的时间越短。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从正向移动的电荷)到负电荷(从负向移动的电荷),与电子(带负电荷)的运动方向相反。

四、电路的概念和元件的作用1.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的一个闭合的电流路径。

简单来说,电路就是电流在导线中流动的路径。

2. 元件的作用•电源:提供电流,使电荷流动。

•导线:将电流从电源传输到电器元件。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

•电器元件:变压器、电阻器等,根据需要消耗或者改变电流。

五、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元件连接在同一条导线上,形成一个电流依次流过各个元件的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有:•电流在电路中的各个元件中大小相同,即I1 = I2 = I3 = … = In。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15.2 电流和电路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甲所示,高层建筑的墙体中有三根绞在一起的电线,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测量仪”把它们区分开。

判断时两人合作,小华将A、B连在一起,小明将“测量仪”连接X、Z两端时,灯泡发光;小华将A、C连在一起,小明将“测量仪”连在Y、Z两端时,灯泡发光。

则()A.A 和Z 是同一根电线,C 和Y 是同一根电线B.B 和Z 是同一根电线,C 和Y 是同一根电线C.A 和Y 是同一根电线,B 和X 是同一根电线D.C 和Y 是同一根电线,B 和Z 是同一根电线2.如图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均发光。

若把导线接在L2的两端,则()A.L1一定熄灭且已烧断B.L1一定变亮且仍完好C.L2一定熄灭且已烧断D.L2一定熄灭但仍完好3.如图所示,下列四图哪个是完整的电路图()A.B.C.D.4.普通手电筒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最接近于()A.0.03安B.0.3安C.3安D.30安5.电路和水路有许多相似之处。

下列与图中抽水机作用相似的电路元件是()A.用电器B.电源C.开关D.导线6.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使A带电,B不带电,再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金属棒中瞬间电流方向从A 到BB.B 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金属棒中瞬间电流方向从A 到BC.A 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金属棒中瞬间电流方向从B 到AD.B 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金属棒中瞬间电流方向从B 到A7.蓄电池是能够重复多次使用的电源,在对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A.电能转为内能B.电能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电能转化为光能8.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造成电厂供电瘫痪。

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A.使供电设备短路B.切断输电线C.炸塌厂房D.炸毁发电设备9.关于如图所示电路判断正确的是()A.S1断开,S闭合时,L1灯不亮,L2灯亮B.S1闭合,S断开时,L1、L2灯都不亮C.S1、S都闭合时,L1、L2灯都不亮D.S1、S都闭合时,L2灯不亮,L1灯亮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作正电荷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摩擦能够起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D.电荷移动的方向即为电流的方向二.填空题(共3小题)11.用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的金属球,则验电器A的金属箔片带电荷;再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连接,如图所示,则连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是从(选填“A→B”或“B→A”)。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和电路》导学案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自主学习:●电流: 将给出小灯泡、电铃、小电动机、电源、开关导线,分先后三次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电铃响、小电动机转,看谁最快最好!刚才的灯泡会亮、电机会转,是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

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电流的形成: 。

形成电流的电荷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电流方向的规定: 。

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路:电路的构成: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1)、 (2)、 电路图:画出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电池和电池组 _______、________ ;电灯______;电流表_______;开关_______ ; 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电阻_______;电动机 ________;相连的导线_______________;在连接电路时,常听到有通路(也叫开路)、断路、短路三种说法,这三种情况各不相同。

通路是指闭合开关接通电路,电流流过用电器,使用电器进行工作的状态。

断路是指电路被切断,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

除了正常地切断电源,使电路断开外,一般在下列情况下也会出现断路。

①用电路连接处接触不良;②用电器内部断线;③电路中电流过大,烧坏保险丝而断路。

短路是指电流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构成回路。

短路可分为整个电路短路和部分电路短路。

整个电路短路是指电源两端短接(图2-4),这时整个电路电阻很小,电流很大,电路强烈发热,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电源短路后,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几乎为零,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部分电路短路是指电路中某一部分电路首尾短接(图2-5)。

所以,短路是电路连接时应特别注意避免的一种不正常情况。

当堂训练:1、 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2、 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 极经过用电器流向 极。

九年级物理电路和电流中考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电路和电流中考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电路和电流中考复习导学案单元复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梳理,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结构以及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一定的解决电学问题的基本的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电学方面的一些现象。

一导(复习引入)1、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什么?2、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3、实验:在磁性黑板上连接如图1-1所示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

先后取走电路中任一元件,观察小灯泡是否还能继续发光。

将小灯泡换成电铃,重复上面的实验。

二、学(学生结合教材和目标并讨论,完成中考考点梳理)三析(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三)、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第2节 电流和电路》配套导学案(附答案)

2022年人教版初中物理《第2节 电流和电路》配套导学案(附答案)

第2节电流和电路【学习目标】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源和用电器以及它们的作用.2、知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3、理解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及方向的规定.4、认识电路的组成及各局部的作用.5、学会连接简单的电路,理解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学习重点】理解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学习难点】会连接简单的实物电路。

【预习检测】1、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中存在种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是。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

4、验电器的原理是:。

5、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有:〔1〕;〔2〕。

【共同探究】由P36“想想做做〞能否将这些器材连接,分别使小灯泡发光、电动机转、蜂鸣器发声?〔特别提醒: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否则会烧坏电池,甚至会发生危险。

〕实验证明:要想使灯泡发光,电动机转,蜂鸣器发声,必须要有,还要用将它们与电池连接,并且要闭合。

探究一电流我的收获:〔1〕电流:电荷的形成了电流。

〔2〕电流的方向:〔3〕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4〕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① _____________ ②初试牛刀:动手标出以下图中电流的方向议一议:阅读37页小资料“二极管〞,动手实验,学会利用二极管判断电流的方向,体会发光二极管的特点:甲乙如图甲中闭合开关,发光二极管发光,乙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

探究二电路的构成我的收获:(1)电路的组成:、、、。

(2)各电路组成局部的作用:A、电源B、用电器C、开关D、导线切记:任何情况都不能把电源的两极直接用导线连在一起!!!【拓展练习】1、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在电路中的提供电能的、消耗电能的、控制电路通断的和组成的。

2、人们把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酸、碱、盐的水溶液中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方向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3、金属里面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接上电源之后,它们就_________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两种电荷考点1 •摩擦起电:“强得弱失”例1、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B .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 •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变式训练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 .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 .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2、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考点2.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B. B 可能不带电,C 带负电C. B 可能带正电,C 带正电D. B 一定不带电,C 带正电变式训练“若吸引有两种情况,若排斥只有一种情况 ”1、 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 —定不带电B. —定带负电C. 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2、 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两者互相排斥,可判定(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 .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负电D .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考点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例1、现有一根玻璃棒,不知其是否带电,请简要写出几种判断方法(1) 用玻璃棒靠近轻小物体(如通草球),若吸引,说明玻璃棒带电.若不吸引,说明玻璃棒不带电. (2) 用玻璃棒靠近带电体,若相互排斥,说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若相互吸引,说明玻璃棒带异种电 荷;若没有吸引或排斥现象,说明玻璃棒不带电.(3) 将玻璃棒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接触;若金属箔出现张角,则说明玻璃棒带电;若金属箔没有出现 张角,则说明玻璃棒不带电 变式训练1、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吸附灰尘.其主要原因是化纤布料经摩擦后容易 因而会 细小尘土使衣服变脏.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靠近碎纸片时,会发现碎纸片会被 ,这是因为 。

知识点二:电流和电路 考点1.电流方向的判断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 A. 大气压的作用 B .静摩擦的作用 C.分子间有斥力D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下列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 A. 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C.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B .冬天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D .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能吸引铁屑 例1、A B C 三个轻质小球,已知 A 带负电,A 和B 互相吸引,C 和A 互相排斥,则(例1、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 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 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A.电流方向由A到B B •电流方向由B到A 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 D •始终无电流变式训练1、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能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关于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从地面流向尖端 B .从尖端流向地面C. 没有电流 D .由地面和空气带电的多少决定2、电视机显像管尾部的电子枪热灯丝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电视机荧光屏使荧屏发光,则在显像管内电流方向是()A.从灯丝到荧屏 B .从荧屏到灯丝 C .显像管内是真空的,无法通过电流D. 电视机使用的是交流电,显像管内的电流方向不断改变考点2.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荷的移动就形成电流B. 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C.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一定与电流方向相反D. 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只要使导体构成通路,导体中就有电流通过E. 只要电路是闭合的就一定能形成电流F. 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G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需要电源,且还必须是通路考点3.导体和绝缘体例1、下列物体中,通常状态下是绝缘体的是()A.铁钉B .瓷碗C.人体D .食盐水E .塑料尺F .铅笔芯G .金属刀片H .钢尺R.液态水银J .蒸馏水K .熔丝L.潮湿的木头M.加热的玻璃变式训练1、.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B. 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汽油都是绝缘体C. 绝缘体内缺少自由电荷,所以不容易导电D. 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2、如下左图甲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玻璃在常温下是 ______ 体;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玻璃在红炽状态下是 _____ 体.综合上面观察到的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右图甲中,闭_________ .原因是玻璃变成了 ______ .在图乙中,闭合开关后.在给钨丝缓慢加热的过程中,小灯泡 _________ ,原因是钨丝的温度越高,它的电阻 ___________ 合开关后,给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小灯泡考点4.电路的三种状态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和S2,则()A.灯泡L1亮,L2不亮B .灯泡L2亮,L1不亮C.灯泡L1、L2都不亮D .灯泡L1、L2都亮变式训练严重, 1、如果电路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物理学中称之为短路,这样的后果很这时灯泡会()A.变暗B •变得更亮C •正常发光D •不能发光2、小伟同学为某奶牛场设计了一个放养奶牛的自动报警装置:在牛栏上围绕一圈细导线,当奶牛在牛栏内正常活动时,值班室内的指示灯亮,一旦有牛跑出牛栏就会碰断细导线•这时值班室内的电铃响发出报警信号.画出其电路图.知识点三:串、并联电路考点1.识别串、并联电路例1.、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 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是()变式训练1、为了节能、方便,有的楼道照明灯使用声、光控开关,其原理是:光控开关在黑暗时闭合,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闭合.下面能实现只在黑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电路原理的是()A.光控——22{)V -—— B. C.------ --------丄光控奮控(X)——----------」一靑控1D.-------------- 1 ;------- 220V -一12、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S甲、S乙分别表示甲、乙两资料员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S馆长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知识点四:电路故障的判断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先判断连接方式,再根据题意判断是哪种故障,哪部分电路有故障例1、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L1发光,L2不发光B. L1被烧坏C. L2被烧坏D. 电池被烧坏变式训练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灯L发光.一段时间后灯L熄灭,已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为判断故障()A.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断路B.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灯L断路C.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短路D. 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流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灯L短路E. 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两端,若电压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短路F. 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两端,若电压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电阻R断路G将电压表并联在电阻R两端,若电压表有示数,则一定是灯L短路H.将电压表并联在电阻R两端,若电压表无示数,则一定是灯L断路(1)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 ______ 各支路电流之和(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冬冬同学根据他的实验数据认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他选用的两个电阻R1、R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R1 ____ R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你认为丁丁、冬冬同学的实验应如何改进?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 ,灯L 不亮. 只规格相同且完好的灯 L'替换灯L . (1) 若灯L'亮, ____ (选填“能”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 “不能”)准确判断出故障,或“不能”)准确判断出故障,理由是:3•如图所示,小强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时,闭合开关S 后,电流表有示数,可是过了一会儿后,却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减少了很多,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_________________ ,此时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识点五: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多次试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例1、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活动中,某同学连好如下图所示的电 路后,用电流表测出 a 、b 、c 三处的电流分别为la = 1 A 、lb = 0.4 A 、lc =0.6 A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则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C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 流值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改变电流表的量程或换电流表再测几次变式训练1、小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 S 由断开到闭合时,关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 A1的示数变大, B. A1的示数变小, C. A1的示数变大, D. A1的示数不变, A2的示数不变 A2的示数变大 A2的示数变小 A2的示数变大2、丁 丁和冬冬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的实验,他们的实验电路图及数据记录如 下所示.FT 的实验记录冬冬的实脸记录ll/A I 3/A I/Afo 203 n Q.5电濫 第1次 第丄次 第3次第斗次0.1S0.22 0.240.28 ;雪0.18 0.22 0.24 0.28 I/A ]G.360.440.4S0.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 J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识点六: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分支路连接)1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5 A,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的实物连接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