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二)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1-34讲全
小学三年级奥数精品讲义目录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第三讲乘法的巧算第四讲配对求和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第七讲数图形第八讲分类枚举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第十讲填数游戏第十一讲算式谜(一)第十二讲算式谜(二)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第十七讲时间与日期第十八讲推理第十九讲循环第二十讲最大和最小第二十一讲最短路线第二十二讲图形的分与合第二十三讲格点与面积第二十四讲一笔画第二十五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第二十六讲上楼梯与植树第二十七讲简单的倍数问题第二十八讲年龄问题第二十九讲鸡兔同笼问题第三十讲盈亏问题第三十一讲还原问题第三十二讲周长的计算第三十三讲等量代换第三十四讲一题多解第三十五讲总复习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
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
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
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
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
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
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
于是(93+95+96+88+89+91+93+91)÷8=90+(3+5+6―2―1+1+3+1)÷8=90+2=92。
你可以试一试。
”小熊照着小白兔说的去做,果然既快又对。
小学奥数全国推荐四年级奥数通用学案附带练习题解析答案40逻辑推理(二)
年级四年级学科奥数版本通用版课程标题逻辑推理(二)上一讲我们介绍了有关逻辑推理问题的简单例子,它们并没有用到专门的数学原理,而是直接运用正确推理,解决逻辑问题的。
这一讲我们将利用图表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逻辑推理问题。
列表法就是将题干中叙述的各种关系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理清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列表法主要适用于只有两类主要元素的题目;有的题目虽然给出了多于两类的元素,但只存在两类关键元素,这时就可以列表格。
其他的元素虽然不在表格中体现,却是联系这两类元素的纽带,根据它们,我们可以得出更多的信息,从而将题目解答出来。
当题目中涉及的主要元素超过两类,表格已经不能够清楚地表示时,或者涉及位置关系时,便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清关系。
列表的一般规则:实际解题时,我们常在表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
需要注意的是:①第一步应将题目条件给出的关系列在表上,然后再依次将分析推理出的关系列在表上;②每行每列只能有一个“√”,如果出现了一个“√”,它所在的行和列的其余格中都应画“×”。
例1小王、小张和小李三人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
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分析与解: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师,小王不是农民,小张不是农民。
由此得到左下表。
表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
因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个“√”,其余是“×”,所以小李是农民,于是得到右上表。
因为农民小李比小张年龄小,又小李比教师年龄大,所以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即小张不是教师。
因此得到下表,即小张是工人,小李是农民,小王是教师。
例2A、B、C、D与小强五个同学一起参加象棋比赛,每两人都赛一盘,比赛一段时间后统计:A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
问小强已经赛了几盘?分析与解:用五个点表示这5个人,如果某两个人之间已经进行了比赛,就在表示这两个人的点之间画一条线。
小学奥数讲义 第二讲-乘除法巧算之提取公因式与组合思想强化篇
乘除法巧算之提取公因数与组合思想计算中的提取公因数法是近几年来数学解题能力展示、希望杯和小升初中经常考的题目,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考试中不仅仅是只考提取公因数这样简单的题。
这类题目往往是同和、差、积和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解题。
常用的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有三种:⑴直接提取公因数例如:35⨯8-35+3⨯35⑵逐步提取公因数例如:计算: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1996⨯1995-1995⨯1994⑶利用和、差、积和商不变性质和不变性质:如果一个加数增加(减少)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增加)相同的数,它们的和不变;差不变性质:如果被减数增加(减少)一个数,减数也增加(减少)相同的数,则它们的差不变;积不变性质: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积不变;(零除外) 商不变性质:如果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商不变。
(零除外)例如:81⨯15+57⨯5【例1】计算:(2⨯5-9)+(2⨯6-8)+…+(2⨯9-5)【拓展】计算:7816⨯145+314⨯2184+169⨯7816=_________。
【例2】计算:⑴(873⨯477-198)÷(476⨯874+199)⑵512⨯81+11⨯925+537⨯19【拓展】计算:314⨯36+64⨯439【例3】计算:⑴(迎春杯初赛)53⨯57-47⨯43⑵19945⨯79+12⨯158+2449【拓展】计算:197⨯63+4792+409⨯21+9521⨯479 【例4】计算:2008⨯20072006-2006⨯20072008【拓展】计算:2008⨯20072006-2006⨯20072008【例5】计算:333⨯332332333-332⨯333333332=____________。
【拓展】计算:1991⨯199219921992-1992⨯199119911991〖答案〗【例1】 35【拓展】3140000【例2】⑴ 1,⑵ 61850【拓展】 39400【例3】⑴ 1000,⑵ 1580000 【拓展】 4811000【例4】 40140000【拓展】 40140000【例5】 665【拓展】 0。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第40讲一题多解(附答案)
《数学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第40讲一题多解一、专题简析: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思考方法,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使头脑更灵活。
在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首先确定思维的起点,然后沿着不同的思考方向,就能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在寻求一题多解时,还应该特别选择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和最佳途径。
二、精讲精练例1: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周种树,每边种8棵,每个顶点种一棵,每两棵树之间距离都相等。
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练习1、在一个正方形的菜地四周围篱笆,每个顶点插一根,每两根篱笆之间的距离相等,每边有12根篱笆,四周一共围了多少根篱笆?2、有一个三角形花圃周围种松树,每个顶点种一棵,每边种10棵,每两棵之间距离相等,周围一共种了多少棵?例2:一瓶花生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掉一半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
瓶里原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练习二1、一袋大米,连袋共重50千克。
吃掉一半后,连袋剩下26千克。
大米重多少千克?袋重多少千克?2、一筐苹果连筐共重85千克,倒去一半后,连筐共重45千克。
苹果和筐各重多少千克?例3:甲班有42人,乙班有35人,开学时来了25位新同学,怎样分才能使两班学生人数相等?练习三1、小明有18枝铅笔,小红有15枝铅笔,妈妈又买来13枝铅笔,怎样分,才能使两人铅笔一样多?2、甲仓库有粮食420吨,乙仓库有粮食370吨,又运来粮食180吨,怎样分,才能使两仓库粮食一样多?例4:从小青家经小红和小强家到学校有450米,从小青家到小强家有390米,从学校到小红家有320米。
从小红家到小强家有多少米?练习四1、亮亮经过小明、小丹家到电影院共500米,从亮亮家到小丹家是270米,从小明家到电影院是410米。
从小明家到小丹家多少米?2、小敏外出旅游乘车回家,从汽车站经医院、商店到家共1000米,从汽车站到商店是620米,从医院到家是690米。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三年级)1-40讲完整版全
第1讲找规律之蔡仲巾千创作一、知识要点依照一定次第排列起来的一列数, 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 2, 3, 4, ……双数列:2, 4, 6, 8, ……我们研究数列, 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 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依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 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 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 除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 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3, 6, 9, 12, (), ()(2)1, 2, 4, 7, 11, (), ()(3)2, 6, 18, 54, (),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2, 4, 6, 8, 10, (), ()(2)1, 2, 5, 10, 17, (), ()(3)2, 8, 32, 128, (), ()(4)1, 5, 25, 125, (), ()(5)12, 1, 10, 1, 8, 1, (), ()【例题2】先找出规律, 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15, 2, 12, 2, 9, 2, (), ()(2)21, 4, 18, 5, 15, 6, (), ()练习2:按规律填数.(1)2, 1, 4, 1, 6, 1, (), ()(2)3, 2, 9, 2, 27, 2, (), ()(3)18, 3, 15, 4, 12, 5, (), ()(4)1, 15, 3, 13, 5, 11, (), ()(5)1, 2, 5, 14, (), ()【例题3】先找出规律, 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2, 5, 14, 41, ( ) (2)252, 124, 60, 28, ( )(3)1, 2, 5, 13, 34, ( ) (4)1, 4, 9, 16, 25, 36, ( )练习3:按规律填数.(1)2, 3, 5, 9, 17, ( ), ( ) (2)2, 4, 10, 28, 82, ( ), ( )(3)94, 46, 22, 10, ( ), ( ) (4)2, 3, 7, 18, 47, ( ), ( )【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 填入适当的数.(1)(3) 练习4:, 在空缺处填上适当的数. (1) (3) 【例题5(1)(2) 练习5:(1)198, 297, 396, ( ), ( )(2) (3) 第2一、知识要点把一些书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 要使每个小朋友分得的本数最多, 这些书分到最后会呈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全部份完, 还有一种是有剩余, 而且剩余的本数必需比小朋友的人数少, 否则还可以继续分下去.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需比除数小, 这就是有余数除法计算中特别要注意的.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先确定余数, 如果余数已知, 就可以确定除数, 然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要记住:(1)余数必需小于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二、精讲精练【例题1】 [ ]÷6=8……[ ], 根据余数写出被除数最年夜是几?最小是几?【思路导航】除数是____, 根据____________, 余数可填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 又已知商、除数、余数, 可求出最年夜的被除数为6×8+5=53, 最小的被除数为______________.列式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被除数最年夜是53, 最小是______.练习1:(1)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年夜可填________, 最小可填_______.[ ]÷8=3……[ ](2)下面题中被除数最年夜可填________, 最小可填_______.[ ]÷4=7……[ ](3)下题中要使除数最小, 被除数应为________. [ ]÷[ ]=12 (4)【例题2】算式[ ]÷[ ]=8……[]中, 被除数最小是几?【思路导航】题中只告诉我们商是8, 要使被除数最小, 那么只要除数和余数小就行.余数最小为______, 那么除数则为______.根据这些, 我们就可求出被除数最小为:8×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2:(1)下面算式中, 被除数最小是几?①[ ]÷[ ]=4……[]②[ ]÷[ ]=7……[]③[ ]÷[ ]=9……[](2)下面算式中商和余数相等, 被除数最小是几?①[ ]÷[ ]=3……[]②[ ]÷[ ]=6……[](3)算式[ ]÷8=[ ]……[]中, 商和余数都相等,那么被除数最年夜是几?【例题3】算式28÷[ ]=[ ]……4中, 除数和商分别是______和______.【思路导航】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可以得知“商×除数=被除数-余数”, 所以本题中商×除数=28-4=24.这两个数可能是1和24, ____和____, ____和____, ____和____,又因为余数为4, 因此除数可以是24,12,8,6,商分别为____,_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除数和商分别是24, 1;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练习3:(1)下面算式中, 除数和商各是几?①22÷[ ]=[ ]……4 ②65÷[ ]=[ ] (2)③37÷[ ]=[ ]……7 ④48÷[ ]=[ ] (6)(2)149除以一个两位数, 余数是5,请写出所有这样的两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算式[ ]÷4=[ ]……[ ]中, 商和余数相等, 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4】算式[ ]÷7=[ ]……[ ]中, 商和余数相等, 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思路导航】题目中告诉我们除数是7, 商和余数相等, 因为余数必需比除数小, 所以余数和商可为1,2,3,4,5,6,这样被除数就可以求出来了.7×1+1=8 7×2+2=16 7×3+3=247×4+4=32 7×5+5=40 7×6+6=48答:被除数可以是8,16,24,32,40,48.练习4:(1) 下列算式中, 商和余数相等, 被除数可以是哪些数?①[ ]÷6=[ ]……[ ] ②[ ]÷5=[ ]……[ ]③[ ]÷4=[ ]……[ ] ④[ ]÷3=[ ]……[ ](2)一个三位数除以15, 商和余数相等, 请你写出五个这样的除法算式.(3) 算式[ ]÷9=[ ]……[ ]中, 商和余数相等, 被除数最年夜是____.【例题5】算式[ ]÷[ ]=[ ]……4中, 除数和商相等, 被除数最小是几?【思路导航】题目中告诉我们余数是4,除数和商相等, 因为余数必需比除数小, 所以除数必需比4年夜, 但其中要求最小的被除数, 因而除数应填_______, 商也是______.由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被除数最小是__________.练习5:下面算式中, 除数和商相等, 被除数最小是几?(1)[ ]÷[ ]=[ ]......6 (2)[ ]÷[ ]=[ ] (8)(3)[ ]÷[ ]=[ ]......3 (4)[ ]÷[ ]=[ ] (9)(5)[ ]÷[ ]=[ ] (7)第3讲配对求和一、知识要点被人称为“数学王子”的高斯在年仅8岁时, 就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又快又好地算出了1+2+3+4+……+99+100的结果.小高斯是用什么法子算得这么快呢?原来, 他用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先配对再求和.数列的第一个数(第一项)叫首项, 最后一个数(最后一项)叫末项,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 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不变的数, 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不变的数则称为这个数列的公差.计算等差数列的和, 可以用以下关系式: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二、精讲精练【例题1】你有好法子算一算吗?1+2+3+4+5+6+7+8+9+10=()练习1:速算.(1) 1+2+3+4+5+……+20 (2) 1+2+3+4+……+99+100(3) 21+22+23+24+……+100【例题2】计算.(1) 21+23+25+27+29+31 (2) 312+315+318+321+324练习2:计算.(1) 48+50+52+54+56+58+60+62 (2) 108+128+148+168+188【例题3】有一堆木材叠堆在一起, 一共是10层, 第1层有16根, 第2层有17根, ……下面每层比上层多一根, 这堆木材共有几多根?练习3:(1)体育馆的东区共有30排座位, 呈梯形, 第1排有10个座位, 第2排有11个座位, ……这个体育馆东区共有几多个座位?(2)有一串数, 第1个数是10, 以后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年夜4,最后一个数是90, 这串数连加的和是几多?(3)有一个钟, 一点钟敲1下, 两点钟敲2下, ……十二点钟敲12下, 分钟指向6敲1下, 这个钟一昼夜敲几多下?【例题4】计算992+993+994+995+996+997+998+999.练习4:计算.(1) 95+96+97+98+99 (2) 2006+2007+2008+2009(3) 9997+9998+9999 (4) 100-1-3-5-7-9-11-13-15-17-19【例题5】计算1000-11-89-12-88-13-87-14-86-15-85-16-84-17-83-18-82-19-81练习5:计算.(1) 1000-1-9-2-8-3-7-4-6-5-5-6-4-7-3-8-2-9-1(2) 1000-81-11-82-12-83-13-84-14-85-15-86-16-87-17-88-18-89-19(3) 2001-1+2-3+4-5+6-7+8-9+10-11+12-13+14-15+16第4讲加减巧算一、知识要点在进行加减运算时, 为了又快又好, 除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 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的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运用“凑整”的方法, 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做所接近的数进行简算.进行加减巧算时, 凑整之后, 对原数与整十、整百、整千……相差的数, 要根据“多加要减去, 少加要再加, 多减要加上, 少减要再减”的原则进行处置.另外, 可以结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凑整, 从而到达简算的目的.二、精讲精练【例题1】你有好法子迅速算出结果吗?(1) 502+799-298-98 (2) 9999+999+99+9练习1:计算.(1) 308+203-399-97 (2) 99999+9999+999+99+9(3) 1999+199+19 (4) 375+483+525+617【例题2】计算.(1) 487+321+113+279 (2) 736-567+264(3) 877+345-677 (4) 528-248-152练习2:计算.(1) 321+127+73+279 (2) 235-125+365(3) 987-733-167 (4) 487+(413-89)【例题3】计算下面各题.(1) 962-(284+262) (2) 432-(154-168)练习3:计算.(1) 421+(279-125) (2) 812+(168-112)(3) 823-(175+323) (4) 538-(283-162)【例题4】2000-111-89-112-88-113-87-114-86-115-85-116-84练习4:计算.(1) 800-99-1-98-2-97-3-96-4-95-5 (2) 1000-10-20-30-40-50-60-70-80-90【例题5】计算: 98+97-96-95+94+93-92-91+90+89-88-87……-4-3+2+1练习5:计算.(1) 2009+1+2-3-4+5+6-7-8+9+10-11-12+13+14……+2006(2) 1+2-3+4+5-6+7+8-9……+97+98-99第5讲图形个数一、知识要点同学们, 你想学会数图形的方法吗?要想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数出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那就必需要有次第、有条理地数, 从中发现规律, 以便获得正确的结果.要正确数出图形的个数, 关键是要从基本图形入手.首先要弄清图形中包括的基本图形是什么, 有几多个, 然后再数出由基本图形组成的新的图形, 并求出它们的和.二、精讲精练【例题1】数出下图中有几多条线段?【思路导航】方法一:我们可以采纳以线段左端点分类数的方法.以A 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 、AC 、AD 3条;以B 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 、BD 2条;以C 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 1条.所以, 图中共有线段3+2+1=6(条).方法二:把图中线段 AB 、BC 、CD 看做基本线段来数, 那么, 由1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有:AB 、BC 、CD 3条;由2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有:AC 、BD 2条;由3条基本线段构成的线段有:AD 1条.所以, 图中一共有3+2+1=6(条)线段.练习1:(1)数出下图中有几多条线段? (2)数出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例题2】数出图中有几个角?【思路导航】数角的个数可以采纳与数线段相同的方法来数. 方法一:以OA 为一边的角有:∠AOB 、∠AOC 、∠AOD 3个;以OB 为一边的角还有:∠BOC 、∠BOD 2个;以OC 为一边的角还有:∠COD 1个.所以, 图中共有角3+2+1=6(个).方法二:把图中∠AOB 、∠BOC 、∠COD 看做基本角来数, 那么, 由1个基本角构成的角有:∠AOB 、∠BOC 、∠COD 3个;由2个基本角构成的角有: ∠AOC 、∠BOD 2个;由3个基本角构成的角有:∠AOD 1个.所以, 图中一共有3+2+1=6(个)角.练习2:数出图中有几个角? (1) (2) 【例题3】数出右图中共有几多个三角形? 【思路导航】方法一:我们可以采纳按边分类数的方法.以PA 为边的三角形有:△PAB 、△PAC 、△PAD 、3个;以PB 为边的三角形还有:△PBC 、△PBD 2个;以PC 为边的三角形还有:△PCD 1个.所以, 图中共有三角形3+2+1=6(个).方法二:把图中三角形 △PAB 、△PBC 、△PCD 看做基本三角形来数, 那么, 由1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PAB 、△PBC 、△PCD 3个;由2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 △PAC 、△PBD 2个;由3个基本三角形构成的三角形有:△PAD 1个.所以, 图中一共有3+2+1=6(个)三角形.方法三:我们发现, 要数出图中三角形的个数, 只需数出线段 AD 中包括几条线段就可以了, 即3+2+1=6(个).所OC BA E D O CB A P D CB A以图中共有6个三角形.练习3:数出图中共有几多个三角形? (1) (2)【例题4】数出下图中有几多个长方形? 【思路导航】数图中有几多个长方形和数三角形的方法一样,长方形是由长、宽两对线段围成, 线段 CD 上有3+2+1=6(条)线段, 其中每一条与AC 中一条线段对应, 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 这里共有6×1=6(个)长方形, 而AC 上共有2+1=3(条)线段也就有6×3=18(个)长方形.它的计算公式为:长方形的总数=长边线段的总数×宽边线段的总数(3+2+1)×(2+1)=18(个) 答:图中共有18个长方形.练习4:(1)数出下图中有几多个长方形? (2)数出下图中有几多个正方形?【例题5】有5个同学, 每两个人握手一次, 一共要握手几多次?【思路导航】这道题可以用数线段的方法来解答.根据题意, 画出线段图, 每一个端点代表一个同学. 从图上可以看出, 第1个同学要与其余4个同学握手共握手4次;第2个同学还要与其余3个同学握手共握手3次, 第3个同学要与其余2个同学握手共握手2次;第4个同学还要与最后1个同学握手共握手1次.所以, 一共要握手4+3+2+1=10(次)练习5:(1)银海学校三年级有9个班, 每两个班要角逐拔河一次, 这样一共要拔河几次?(2)有1, 2, 3, 4, 5, 6, 7, 8等8个数字, 能组成几多个分歧的两位数?第6讲 植树问题一、知识要点爸爸给晶晶出了一道题:“小朋友们在路的一边植树, 先植一棵树, 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 已经植了9棵, 问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几多米?”晶晶一看, 随口答题:“27米.”同学们, 晶晶答对了吗?F E D C B A KG IH G F E D C B A 54321这一类应用题我们通常称为“植树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总距离、间隔长和棵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植树问题先要考虑植树的方式, 一般在不封闭的线路上植树, 棵数=总距离÷间隔长+1;在封闭的线路上植树, 棵数=总距离÷间隔长.另外, 生活中还有一些问题, 可以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答.比如锯木头、爬楼梯问题等等, 这时解题的关键是要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与植树问题中的“总距离”、“间隔长”、“棵数”对应起来.二、精讲精练【例题1】小朋友们在路的一边植树, 先植一棵树, 以后每隔3米植一棵, 已经植了9棵, 问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几多米?【思路导航】要得出正确的结果, 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的示意图: 根据“已经植了9棵”, 从图中可以看出, 第一棵树和第九棵树之间的间隔是9-1=8(个), 每个间隔是3米, 所以第一棵和第九棵相距3×8=24(米), 具体列式如下:3×(9-1) =3×8=24(米) 答:第一棵和第九棵树相距24米.练习1:(1)在路的一侧插彩旗, 每隔5米插一面, 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20面, 这条路途有多长?(2)在学校的走廊两边, 每隔4米放一盆菊花, 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放了20盆, 这条走廊长几多米?【例题2】在一条长42米的年夜路两侧栽树, 从起点到终点一共栽了14棵, 已知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问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几多米?【思路导航】根据“在路的两侧共栽了14棵树”这个条件,我们可以先求出每一侧栽了14÷2=7(棵)树, 那么从第1棵树到第7棵树之间的间隔是7-1=6(个).42米长的年夜路平均分成6段, 每段是42÷6=7(米).列式如下:42÷(14÷2-1)=42÷(7-1)=42÷6 =7(米) 答: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7米.练习2:在公园一条长30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 从起点到终03米6米9米12米15米18米21米24米9棵8棵7棵6棵5棵4棵3棵2棵1棵点共放了12把椅子, 相邻两把椅子的距离相等, 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几多米?【例题3】把一根钢管锯成小段, 一共花了28分钟, 已知每锯开一段需要4分钟, 这根钢管被锯成了几多段?【思路导航】我们先求出钢管被锯开了28÷4=7(处), 因而被锯开的段数有7+1=8(段).列式如下: 28÷4+1 =7+1 =8(段)答:这根钢管被锯成了8段.练习3:一根圆木锯成2米长的小段, 一共花了12分钟.已知每锯下一段要3分钟, 这根圆木长几多米?【例题4】甲、乙两人角逐爬楼梯, 甲跑到4楼时, 乙恰好跑到3楼, 照这样计算, 甲跑到16楼时, 乙跑到了几多楼?【思路导航】解答爬楼梯问题时, 不能以楼层进行计算, 而要用楼梯段数进行计算, 因为第一层楼是不用爬的, “楼层数-1”才是要走的“楼梯段数”, 根据题意“甲跑到4楼时, 乙恰好跑到3楼”, 实际上是说“甲跑3段楼梯与乙跑2段楼梯所用的时间相同.”照这样计算, 甲跑到16楼, 也就是跑了15段楼梯, 应是甲跑3段楼梯所用的时间的5倍, 在同一时间里, 乙跑的楼梯段数也是他跑2段楼梯的5倍, 也就是这时乙跑了10段楼梯, 即他跑到了第10+1=11(楼).列式如下:(3-1)×[(16-1)÷(4-1)]+1 =2×5+1 =11(楼)答:甲跑到16楼时, 乙跑到了11楼.练习4:小明和小红两人爬楼梯角逐, 小明跑到第4层时, 小红跑到第5层, 照这样计算, 当小明跑到第16层时, 小红跑到了第几层?【例题5】一个圆形跑道长300米, 沿跑道周围每隔6米插一面红旗, 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 跑道周围各插了几多面红旗和黄旗?【思路导航】在圆周上插旗, 插的面数正好即是分成的段数, 所以插了红旗300÷6=50(面), 由于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黄旗, 所以黄旗的面数就即是红旗的面数, 也是50面.300÷6=50(面)答:跑道周围插了50面红旗和50面黄旗.练习5:(1)有一个正方形水池, 周长是200米.如果沿着水池周围每隔10米装一盏红灯, 再在相邻的两盏红灯中间等距离地装4盏黄灯.问水池周围一共装了几盏红灯?几盏黄灯?(2)一条公路长480米, 在两旁植树, 两端都植.每隔12米植一棵樟树, 两棵樟树中间又等距离地栽了3棵柳树.问樟树和柳树各栽了几多棵?第7讲简单推理一、知识要点数学课上, 老师安插了一道题:□+△=28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 就要进行分析、推理.学会了推理, 能使你变得更聪慧, 头脑更灵活.数学上有许多重年夜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解答这类推理题时, 要求小朋友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关系,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消去等方法来进行解答.二、精讲精练【例题1】下式中, □和△各代表几?□+△=28 □=△+△+△□=()△=()【思路导航】根据□+△=28, 我们可以得出□=28-△;由□=△+△+△获得28=△+△+△+△, 4个△即是28, 一个△即是28÷4=7;由□=△+△+△可求出□=7+7+7=21.练习1:1.☆+○=18 ☆=○+○☆=()○=()2.△+○=25 △=○+○+○+○△=()○=()3.○+□=36 ○=□+□+□+□+□○=()□=()【例题2】下式中, □和△各代表几?□×△=36 □÷△=4 □=()△=()【思路导航】根据□÷△=4可知△为一份, □是这样的4份, 即□=4△;又根据□×△=36, 可以获得4△×△=36, 即△×△=9, 进一步获得△=3, □=4△=4×3=12.练习2:1.○和□各暗示几?○×□=16 □÷○=4 ○=()□=()2.想想, 填填.○×△=20 ○=△+△+△+△+△○=()△=()3.□和○各代表几?□=○+○+○+○○×□=16 □=()○=()【例题3】下式中, □和△各代表几?□+□+△=16 □+△+△=14 □=()△=()【思路导航】16里面有2个□, 1个△;14里面有1个□, 2个△, 16减去14即是2, 即□-△=2, 那么如果把△换成了□, 则16需要加上2, 即□+□+□=16+2, 那么□=(16+2)÷3=6, △=16-6×2=4.练习3:1.□+□+○+○=38 □+□+○=22 □=()○=()2.□+□+□+△+△=52 □+□+△+△+△=48□=()△=()3.○+△+□+□=10 △+□+△+□=12 △+○+□+○=12○=()□=()△=()【例题4】下式中, □和○各代表几?□+□+○+○+○=34 ○+○+○+○+□+□+□=48□=()○=()【思路导航】34里面有2个□、3个○, 48里面有3个□、4个○, 用48减去34获得□+○=14, 34中有2个(□+○)及1个○.所以, ○=34-14×2=6, □=(34-6×3)÷2=8.练习4:1.☆+☆+△+△+△=24 △+△+△+△+☆+☆+☆=36☆=()△=()2.○+○+○+△+△=54 △+△+△+○+○+○+○=76○=()△=()3.□+□+□+△+△+△+△=96 △+△+△+△+△+□+□+□+□=123□=()△=()【例题5】下式中, □、☆和△各代表几?☆+☆=□+□+□□+□+□=△+△+△+△☆+□+△+△=80☆=()□=()△=()【思路导航】因为2个☆即是3个□, 3个□又即是4个△, 所以2个☆即是4个△, 那么1个☆即是2个△.在☆+□+△+△=80中, 2个△可以用1个☆替代, 就酿成☆+□+☆=80, 而2个☆又可以用3个□替代, 也就是□+□+□+□=80, 所以□=20, ☆=20×3÷2=30, △=20×3÷4=15.练习5:1.△+△=○+○+○○+○+○=□+□+□○+□+△+△=100○=()□=()△=()2.○+○=□+□+□□+□+□=△+△△+□+○=40△=()□=()○=()3.□+□=○+○+○○+○+○=☆+☆+☆+☆+☆+☆+☆+☆□+○+☆+☆+☆+☆=320○=()□=()☆=()第8讲算式谜一、知识要点一个完整的算式, 缺少几个数字, 那就成了一道算式谜.解算式谜, 就是要将算式中缺少的数字补齐, 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算式.解算式谜的思考方法是推理加上检验考试, 首先要仔细观察算式特征, 由推理能确定的数先填上;不能确定的, 要分几种情况,逐一检验考试.分析时要认真分析已知数字与所缺数字的关系, 抓准解题的突破口.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下面算式的□内, 填上适当的数字, 使算式成立.谜底:【思路导航】已知被乘数个位是8, 积的个位是2, 可推出乘数可能是4或9, 但积的百位上是7, 因而乘数只能是4, 被乘数百位是1, 那么十位上只能是9.(算式见右上)练习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使算式成立.【例题2】□里填哪些数字, 可使这道除法算式成为一道完整的算式?【思路导航】已知除数和商的某些位上的数, 求被除数, 可以从商的末位上的数与除数相乘的积想起, 5630⨯=, 可知被除数个位为0, 再想商十位上的数与6的乘积为一位数, 这个数只能是1,这样确定商的十位为1, 最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为369+=.练习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使算式成立. 【例题3】在下面竖式的□里, 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 使算式成立. 谜底:【思路导航】要求□里填哪些数, 我们可以先想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是几多.容易知道, 被除数的十位数字比7年夜, 只可能是8或9.如果十位数字是8, 那么商的个位只能是2;如果十位数字是9, 那么商的个位是3或 4.所以, 这道题有三种填法(见上页).练习3:□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例题4】在下面竖式的□里, 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 使算式成立. 谜底: 【思路导航】通过观察, 我们发现, 由于余数是7, 则除数必需比7年夜, 且被除数个位上应填7;由于商是4时是除尽的,所以被除数十位上应为2, 同时3412 , 84=32⨯=⨯, 因而除数可能是3750(2)(1)048(2)0428180(1)44277443006864278232332323724282003447或8, 可是除数必需比7年夜, 因而除数只能是8, 因而被除数百位上是3, 而商的百位上为0, 商的千位是8或3, 所以一共有两种填法(见上).练习4:在下面竖式的□里, 各填入一个合适的数字, 使算式成立.【例题5】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数, 使算式成立.谜底: 【思路导航】通过观察, 我们发现, 商的个位8与除数的乘积是48, 由此可求出除数为6.再根据商的千位与6的乘积是二十几, 于是可求出商的千位是4, 因而被除数的万位是2, 千位是4, 然后可求出商的百位是0, 十位是2, 被除数的百位是1, 十位是6, 个位是8.(填法见上)练习5:在下面□中填入适当的数, 使算式成立.第9讲 乘法速算一、知识要点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但计算多位数乘法要一位一位地乘, 运算起来比力麻烦.其实, 多位数与一些特殊的数相乘, 也可以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计算乘法时, 如果一个因数是25, 另一个因数考虑可拆成4×几, 这样可“先拆数再扩整”.两位数、三位数及更高位数乘以11, 可采纳“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的法子, 但要注意相邻两位相加作积的中间数时, 哪一位上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比如两位数乘以11, 我们有“两位数与11相乘, 首尾不变中间变, 左右相加放中间, 满十进一头就变.”二、精讲精练【例题1】试着计算下列各题,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26×11 (2)57×11 (3)253×11(4)467×11【思路导航】通过计算、观察可以发现, 一个数与11相乘,所得的结果就是将这个数的首位和末位拉开分别作为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 再依次将这个数相邻两位由个位加起, 和写在十位、百位……, 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1)26×11=286 (2)57×11=627 (3)253×11=2783(4)247×11=2717(2)52962504(1)4880221204481646861424880221练习1:很快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1)12×11 (2)34×11 (3)25×11 (4)11×44(5)48×11 (6)65×11 (7)11×75 (8)87×11(9)124×11 (10)305×11 (11)439×11 (12)872×11【例题2】下面的乘法计算有规律吗?(1)25×24 (2)21×25 (3)25×427 (4)1998×25【思路导航】因为25×4=100, 因此, 一个数与25相乘, 我们就看这个数里有几个4, 有几个4就有几个100, 余1就加25,余2就加50, 余3就加75.(1)25×24=100×6=600 (2)21×25=100×5+25=525(3)25×427=100×106+75=10600+75=10675(4)1998×25=100×499+50=49900+50=49950练习2:速算.(1)12×25 (2)34×25 (3)25×121 (4)25×46(5)148×25 (6)643×25 (7)25×7252 (8)5678×25【例题3】很快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1)24×15 (2)248×15 (3)5678×15【思路导航】因为15=10+5, 那么24×15就可以写成24×(10+5), 也就是用24加上它的一半再乘以10, 24+12=36, 再用36×10=360.一个因数乘以15, 也就是用这个数加上它的一半再乘以10.具体过程如下:(1)24×15 (2)248×15 (3)5678×15=(24+12)×10 =(248+124)×10=(5678+2839)×10=36×10 =360 =372×10 =3720 =8517×10 =85170练习3:很快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1)34×15 (2)436×15 (3)8472×15【例题4】很快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1)45×9 (2)32×99 (3)78×999【思路导航】(1)我们可以先用45×10=450, 这样就多加了一个45, 因此我们还要从450中减去1个45, 即450-45=405.(2)我们可以先用32×100=3200, 这样就多加了一个32,因此我们还要从3200中减去1个32, 即3200-32=3168.(3)我们可以先用78×1000=78000, 这样就多加了一个78,因此我们还要从78000中减去1个78, 即78000-78=77922.从上面几题可以看出, 一个数与9相乘, 就用这个数乘以10,再减去这个数;一个数与99相乘, 就用这个数乘以100, 再减去这个数;一个数与999相乘, 就用这个数乘以1000, 再减去这个数.(1)45×9 (2)32×99 (3)78×999=45×10-45 =32×100-32 =78×1000-78=450-45 =405 =3200-32 =3168=78000-78 =77922练习4:计算.(1)32×9 (2)461×9 (3)1234×9(4)45×99 (5)85×99 (6)728×99(7)24×999 (8)3×999 (9)56×999【例题5】下面的乘法计算有规律吗?(1)15×15 (2)25×25 (3)35×35(4)45×45 (5)65×65 (6)95×95【思路导航】通过计算我们发现, 个位是5的两个相同的两位数相乘, 积的末尾两位都是25, 25前面的数是这个两位数首位数与首位数加1的积, 例如:我们还可以发现, 这种方法还适用于个位是5的两个相同的多位数相乘的计算.练习5:速算.(1)55×55 (2)75×75 (3)85×85(4)105×105 (5)125×125 (6)995×995第10讲添运算符号一、知识要点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 添运算符号和括号, 使等式成立, 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这种游戏需要动脑筋找规律, 讲究方法, 一旦掌握方法, 就有取得胜利的掌控.添运算符号问题, 通常采纳检验考试探索法.主要检验考试方法有两种:1.如果题目中的数字比力简单, 可以从等式的结果入手, 推想哪些算式能获得这个结果, 然后拼凑出所求的式子;2.如果题目中的数字多, 结果也较年夜, 可以考虑先用几个数字凑出比力接近于等式结果的数, 然后再进行调整, 使等式成立.通常情况下, 要根据题目的特点, 选择方法, 有时将以上两种方法组合起来使用, 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下面各题中添上+、-、×、÷、(), 使等式成立.1 2 3 4 5 = 10 1 2 3 4 5 = 101 2 3 4 5 = 10 1 2 3 4 5 = 10【思路导航】对这种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倒推法来分析.从结果10想起, 最后一个数是5, 可以从下面几种情况中想:□+5=10, □-5=10, □×5=10, □÷5=10.(1)从□+5=10考虑, □=5, 前4个数必需组成得数是5的算式有:(1+2)÷3+4+5=10 (1+2)×3-4+5=10(2)从□-5=10考虑, □=15, 前4个数必需组成得数是15的算式有:1+2+3×4-5=10(3)从□×5=10考虑, □=2, 前4个数必需组成得数是2的算式有:(1×2×3-4)×5=10 (1+2+3-4)×5=10(4)从□÷5=10考虑, □=50, 前面4个数必需组成得数是50的算式, 而前面4个数无法组成得数是50的算式.练习1:1.你能在下面的各数中添上运算符号, 使算式成立吗?(1)4 1 2 5 = 10 (2)4 1 2 5 =102.在下面各数中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使等式成立.(1)3 4 5 6 8 = 8 (2)3 4 5 68 = 83.巧添运算符号, 使等式成立.(1)3 3 3 3 =1 (2)3 3 3 3 =2 (3)3 3 3 3 =3【例题2】拿出都是8的四张牌, 添上+、-、×、÷或(), 使等式成立.你能试一试吗? 8 8 8 8 = 0 8 88 8 = 1 8 8 8 8 = 2 8 8 8 8 = 3【思路导航】这道题除可以用倒推法来分析, 还可以这样想:(1)即是0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运算是减法, 那么这四个数可以分成两组, 这两组的和、差、积、商应该相等, 有:8+8-(8+8)=0 8×8-8×8=0 8-8-(8-8)=0 8÷8-8÷8=0(2)即是1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除法, 那么四个数分成两组, 这两组的和、积、商分别相等, 相同的数相除也可获得1, 有:(8+8)÷(8+8)=1 8×8÷(8×8)=1 8÷8÷(8÷8)=18×8÷8÷8=1 8÷8×8÷8=1 8÷(8×8÷8)=1(3)即是2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加法, 那么两组数各为1, 有:8÷8+8÷8=2(4)即是3的思考方法:假设最后一步是除法, 那么前三个数凑为3个8, 有:(8+8+8)÷8=3练习2:1.在各数中添上+、-、×、÷或(), 使算式相等.4 4 4 4 = 0 4 4 4 4 = 1 4 4 4 4 = 24 4 4 4 = 3 4 4 4 4 = 4 4 4 4 4 = 52.巧添各种运算符号和括号, 使等式成立.5 5 5 5 5 = 0 5 5 5 5 5 = 15 5 5 5 5 = 2 5 5 5 5 5 = 33.用8个8组成5个数, 再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使它们的和是1000.8 8 8 8 8 8 8 8 = 1000【例题3】在4个4之间添上+、-、×、÷或括号, 使组成的得数是8.4 4 4 4 = 8【思路导航】这类问题, 我们可以用倒推方法来分析.这道题最后得数是8, 而最后一个数是4, 我们可以想□+4=8, □-4=8, □×4=8, □÷4=8, 然后再进行解答.(1)从□+4=8考虑, □=4, 前面3个4必需组成得数是4的算式有:4+4-4+4=8 4-4+4+4=8 4-(4-4)+4=8(2)从□-4=8考虑, □=12, 前3个4必需组成得数是12的算式有:4+4+4-4=8 4×4-4-4=8(3)从□×4=8考虑, □=2, 前面3个4必需组成得数是2的算式有:(4+4)÷4×4=8(4)从□÷4=8考虑, □=32, 前3个4必需组成得数是32的算式有:(4+4)×4÷4=8 4×(4+4)÷4=8练习3:1.你能在下面数中填上+、-、×、÷, 使结果即是已知数吗?(1)9 9 9 9 = 18 (2)5 5 5 5 = 10 2.在下面数中填上+、-、×、÷或(), 使算式成立.(1)4 4 4 4 4 = 8 (2)3 3 3 3 3 = 93.在下面几个数中填上+、-、×、÷或(), 使等式成立.(1)2 3 5 6 = 6 (2)2 3 5 6 = 6【例题4】在下面12个5之间添上+、-、×、÷, 使算式成立.5 5 5 5 5 5 5 5 5 5 5 5 = 1000【思路导航】这道题的结果比力年夜, 那我们就要尽量想出一些年夜的数来, 使它与1000比力接近, 如:555+555=1110这个数比1000年夜了110, 然后我们在剩下的6个5中凑出110减失落就可以了. 555+555-55-55+5-5=1000练习4:1.用12个3组成8个数, 它们的结果即是2000.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 20002.在9个2之间添上运算符号, 使结果即是1000.2 2 2 2 22 2 2 2 = 10003.用7个6组成4个数, 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6 6 6 6 6 6 6 = 600【例题5】在下面式子中适当的处所添上+、-号, 使等式成立.9 8 7 6 5 4 3 2 1 = 21【思路导航】这题左边的数字比力多, 等号右边的得数是21, 可以考虑在等号左边最后两个数字2、1前添+, 这时我们必需使前面几个数字的结果为0, 然后再用倒推的方法可以得出:9-8+7-6+5-4-3=0 9-8+7-6+5-4-3+21=21练习5:1.在下面算式中适当的处所添上+、-号, 使等式成立.9 8 7 6 5 4 3 2 1 = 232.在下面式子的适本处所添上+、-、×号, 使等式成立.1 2 3 4 5 6 7 8 = 13.在下面算式中适当的处所添上+、-号, 使等式成立.1 2 3 4 5 6 7 8 = 14第11讲文字算式谜一、知识要点一般说来, 算式都是由一些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 可有些算式却由汉字或英文字母组成, 我们称它为文字算式.。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2)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2)姓名:课题第二讲:数列求和。
励志言小朋友们:你的快速反应能力、你的综合理解能力将体现在这些富有挑战的训练题中。
你的数学能力在这里将得到大大的提升!知识反思1、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特点:像1,2,3,4,5,…,99,100这样的一列数一般叫做一个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特点是相邻两个数的差是相同的。
2、等差数列的各部分名称:公差:相邻两个数的差叫做公差。
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项。
首项: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叫做首项。
末项:数列中的最后一个数叫做末项。
项数:数列中共有多少项(共有多少个数)叫做项。
3、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和=(首项+末项)×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首项=末项-公差×(项数-1)课前检测请大家用8分钟时间,背过上面的知识,过关的同学别忘记“※”,累计十个,可以得到老师的一份小礼物。
自主学习(一)例1.计算1+2+3+4+…+39+40合作探究例2.计算2+5+8+11+…+209+212(一)精讲释疑(一)例2,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是2,末项是212,公差是3,利用公式求和必须知道项数。
项数=(212-2)÷3+1=210÷3+1=71自主学习(二)例3.求首项是5,公差是3的等差数列的前199项的和。
(缺少什么?)合作探究(二)例4.一个有25项的等差数列,末项是204,公差是8,求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精讲释疑(二)例4,要解答问题,看看知道什么,缺少什么。
想办法解决。
训练检测与能力挑战计算下面各题。
1、1+2+3+4+5+…+99+1002、1+2+3+…+49+50+49+…+3+2+13、1990+1991+…+2006+2007+20084、4+6+8+…+96+985、求首项是1,公差是2的等差数列的前50项的和。
6、一个有30项的等差数列,首项是1,公差是4,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7、一个有50项的等差数列,末项是2007,公差是2,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8、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1,末项是1997,公差是2,这个等差数列的和是多少?课后巩(1)、5+10+15+…+215+220固(2)、求首项是7,末项是99,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的和。
最新小学五年级奥数全册讲义(1-30讲)(含详解)【值得拥有】
小学五年级奥数全册讲义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字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则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数字谜(一)数字谜的内容在三年级和四年级都讲过,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
例如用猜想、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字谜涉及的知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讲述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分析与解: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
例2 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式中的□中,使等式成立:□□□×□□=□□×□□=5568。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四)
第三十一讲 分解质因数法通过把一个合数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质因数, 来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叫做分解质因数法。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在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有用, 在学习有理数的运 算、因式分解、解方程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还可为一些数 学问题提供新颖的解法,有益于开辟解题思路,启迪创造性思维。
例 1 一块正方体木块,体积是1331立方厘米。
这块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多 少厘米?(适于六年级程度)解:把1331分解质因数:1331=11×11×11答:这块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11厘米。
例 2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324,求这个数。
(适于六年级程度)解:把324分解质因数:324= 2×2×3×3×3×3=(2×3×3)×(2×3×3)=18×18答:这个数是18。
例 3 相邻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62,求这两个数。
(适于六年级程度)解:把462分解质因数:462=2×3×7×11=(3×7)×(2×11)=21×22答:这两个数是21和22。
*例 4ABC×D=1673,在这个乘法算式中,A、B、C、D代表不同的数字,ABC 是一个三位数。
求ABC代表什么数?(适于六年级程度)解:因为ABC×D=1673,ABC是一个三位数,所以可把1673分解质因数,然 后把质因数组合成一个三位数与另一个数相乘的形式, 这个三位数就是ABC所代 表的数。
1673=239×7答:ABC代表239。
例 5 一块正方形田地, 面积是2304平方米, 这块田地的周长是多少米?(适 于六年级程度)解:先把2304分解质因数,并把分解后所得的质因数分成积相同的两组质 因数,每组质因数的积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四年级数学奥数第40讲: 数学开放题
第40周数学开放题专题简析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一种题型。
由于客观世界复杂多变,数学问题也必然复杂多变,往往不可能得到唯一答案。
一般而言,数学开放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条件不足或多余;2.没有确定的结论或结论不惟一;3.解题的策略,思路多种多样。
解答数学开放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紧密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以问题为指向,对现有条件进行筛选、补充和组合,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
2.根据知识之间的不同联系途径对给定的条件进行不同的组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求解。
3.避免“答案惟一”的僵化思维模式,联系实际考虑可能出现多各情况,得出不同的答案王牌例题1A、B都是自然数,且A+B=10,那么A×B的积可能是多少?疯狂操练1(1)甲]乙两数都是自然数,且甲+乙=32,那么,甲×乙积的最大值是多少?(2)A和B两个自然数的积是24,当A和B各等于多少时,它们的和最小?、(3)A、B、C、三个数都是自然数,且A+B+C=18,那么,A×B×C积的最大值是多少?王牌例题2把1~6六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六个圆圈中,使每条边上三个数的和等于9。
疯狂操练2(1)把1~6六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六个圆圈中,使每条边上三个数的和等于12。
(2)把1~8八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八个圆圈中,使每个圆圈上五个数的和都等于21。
(3)把1~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图中的九个圆圈中,使每条边上四个数的和相等而且最小。
王牌例题3在一次羽毛球比赛中,8名运动埚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冠军,共打了多少场球?(两名运动员之间比赛1次,称为1场)疯狂操练3(1)在一次乒乓球比赛中,32名运动员进行淘汰赛,最后决出冠军,共打了多少场球?(2)在一次足球比赛中,条取淘汰制,共打了11场球,最后决出冠军,问有多少支足球队参加了这次足球比赛?(3)有13个队参加篮球赛,比赛分两个组。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全)
第一讲观察法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
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
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例6 1966、1976、1986、1996、2006这五个数的总和是多少?(适于三年级程度)1966+1976+1986+1996+2006=1966×5+10×(1+2+3+4)=9830+100=99301966+1976+1986+1996+2006=1986×5=9930例7你能从400÷25=(400×4)÷(25×4)=400×4÷100=16中得到启发,很快算出(1)600÷25(2)900÷25(3)1400÷25(4)1800÷25(5)7250÷25的得数吗?(适于四年级程度)*例8把1~1000的数字如图1-11那样排列,再如图中那样用一个长方形框框出六个数,这六个数的和是87。
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横着三个数,竖着两个数)框出的六个数的和是837,这六个数都是多少?(适于五年级程度)解:(1)观察框内的六个数可知: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大1,第三个数比第一个数大2,第四个数比第一个数大7,第五个数比第一个数大8,第六个数比第一个数大9。
因为用同样的方法框出的六个数之和是837,这六个数之中后面的五个数也一定分别比第一个数大1、2、7、8、9,所以,这六个数中的第一个数是:=135二136三137四142五143六144(2)观察框内的六个数可知:①上、下两数之差都是7;②方框中间坚行的11和18,分别是上横行与下横行三个数的中间数。
*例9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锯去一个顶点后还有几个顶点?(适于五年级程度)解:(1)锯去一个顶点(图1-12),因为正方体原来有8个顶点,锯去一个顶点后,增加了三个顶点,所以,8-1+3=10 即锯去一个顶点后还有10个顶点。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全集
--小学三年级奥数讲义全集专题一数图形专题简析:先确定起始点或起始边,数出图形的数量,再依次以后一个点(或边)数出图形的数量。
最后求出它们的和。
例1、数出下面图中有多少条线段?思路:以A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共3条;以B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共2条;以C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共1条。
所以图中共有线段3+2+1=6条。
试一试1:数出下图中有( )条线段。
例2、数出下图中有几个角?思路:以AO为一边的角有:∠AOB、∠AOC、∠AOD三个;以BO为一边的角有:∠BOC、∠BOD 两个;以CO为一边的角有:∠COD一个。
所以图中共有3+2+1=6个角。
试一试2:数出下图中有()个角。
例3数出下面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思路:数三角形的个数与数线段、数角的方法相同: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ABC、△ABD、△AB E三个;以AC为边的三角形有:△ACD、△ACE 二个;以AD为边的三角形有:△ADE一个。
所以图中共有三角形3+2+1=6个。
试一试3:数出下面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
专题二:找规律专题简析: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例1 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 )、( )(3): 2,6,18,54,( ),( )思路:第(1)小题:前一个数加上3就等于后一个数,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3。
所以()里分别填15和18;(2)第(2)小题:相邻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这样下一个数应为11增加5,所以应填16;再下一个数应比16大6,填22。
(3)第(3)小题: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所以()里应分别填162和486。
试一试1:先找规律再填数。
(1)2,4,6,8,10,(),();(2)1,2,5,10,17,( ),( );(3)1,5,25,125,( ),( );例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小学奥数全国推荐最新五年级奥数通用学案附带练习题解析答案40圆与扇形(二)
年级五年级学科奥数版本通用版课程标题圆与扇形(二)有时竞赛题中会考查一些关于无滑滚动、杠杆原理等物理知识,其中要用到关于圆的计算。
这类题要求我们知道一些简单的物理常识,因此平时就要注意积累。
最后我们举两个关于圆的、设而不求的例子,以提高同学们的思维水平。
无滑滚动硬币在支撑面上滚动,硬币边缘上各点与支撑面接触的瞬时,与支撑面无相对滑动,称硬币做无滑滚动。
这时,硬币边缘在与支撑面接触时,相对于支撑面的速度为0。
一个硬币沿一条直线滚动,并且没有滑动。
此时圆心运动的距离与硬币周长的比值就是硬币滚动的圈数。
硬币沿着曲线型边缘滚动,比如沿着另一个硬币边缘滚动,这种情况下若直接计算硬币自转多少圈容易算错,这时我们可以假定硬币边缘上有一红点,利用这个红点的指向间接判断硬币自转多少圈。
例1直径l厘米的圆沿边长为4.14 厘米的正方形内侧无滑动地滚动l圈(见图),则圆绕自己的圆心转了______圈。
分析与解:把整个过程分为4段,根据对称性知道,只要计算一段的情况就行了。
在一条边上滚动,是直线上的无滑动滚动。
用滚动距离除以圆周长就是滚动的圈数。
.4(=14÷-,故在一条边上旋转一周。
所以整个过程中圆绕自己的圆心转了4圈。
.3114)1例2半径为1的圆片绕着边长为6、7、8的三角板滚动一周,回到原位置。
圆片扫过的面积多大?分析与解:把扫过的区域分成六块,其中三块是长方形,总面积为42)876(2=++⨯;另外三块是扇形,能拼成半径是2的圆,面积是56.1214.34=⨯,所以圆片扫过的总面积是54.56。
例3 三个相同的硬币,将其中两个紧挨着固定在桌面上。
另外一个紧贴着这两个硬币滚动一周,没有滑动。
问,这个硬币自身转动几圈?分析与解:利用对称性知,只要计算滚动半周,硬币自转的圈数就可以知道了。
假设固定的两个硬币是左右相邻的,在右半周,滚动半周,硬币旋转34圈。
滚动一周,则硬币旋转38圈。
例4 试说明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与图中直角三角形面积相同。
四年级 奥数 讲义 教案库 2第二讲 游戏与对策
第二讲游戏与对策知识点拨我们在进行竞赛与竞争时,往往要认真分析情况,制定出好的方案,使自己获胜,这种方案就是对策.在小学数学竞赛中,常有与智力游戏相结合而提出的一些简单的对策问题,不论哪种玩法,要想取胜,一定离不开用数学思想去推算。
它所涉及的数学知识都比较简单.但这类题的解答对我们的智力将是一种很有益的锻炼.例题精讲智取火柴棍游戏【例1】桌子上放着55根火柴,甲、乙二人轮流每次取走1~3根.规定谁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谁获胜.如果双方采用最佳方法,甲先取,那么谁将获胜?【巩固】将例题中的条件“每次取走1~3根”改为“每次取走1~4根”,其余不变,情形会怎样?【例2】桌子上放着55根火柴,甲、乙二人轮流每次取走1~3根,谁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谁输,如果双方采用最佳方法,甲先取,那么谁将获胜?【巩固】桌子上放着60根火柴,甲、乙二人轮流每次取走1~3根。
规定谁取走最后一根火柴谁获胜。
如果双方都采用最佳方法,甲先取,那么谁将获胜?【巩固】在例题中将“每次取走1~3根”改为“每次取走1~6根”,其余不变,情形会怎样?【例3】(1)1998个空格排成一排,第一格中放有一枚棋子,现有两人做游戏,轮流移动棋子,每人每次可前移1格、2格、3格或4格.谁先移到最后一格,谁为胜者.问怎样的移法才能确保获胜?(2)桌面上放着54张扑克牌,两人轮流从中取走1张、2张或3张,取了最后一张者输.问应怎样取,才能确保获胜?想一想:该如何制定“作战”策略呢?【巩固】1111个空格排成一行,最左端空格中放有一枚棋子,甲先乙后轮流向右移动棋子,每次移动1~7个格.规定将棋子移到最后一格者输.甲为了获胜,第一步必须向右移多少格?【例4】甲、乙二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6的自然数,把两人报出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加起来的数是2000,谁就获胜.如果甲要取胜,是先报还是后报?报几?以后怎样报?【巩固】两人从1开始按自然数顺序轮流依次报数,每人每次只能报1~5个数,谁先报到50谁胜。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含详细分析解答(21-30讲)
第二十一讲守恒法小学奥数方法讲义、每道题都含有详细的分析和解答、以及适合的年级,一共40讲,适合学生、家长、辅导教师。
是小学一套难得的奥数资料。
应用题中的数量有的是变化的,有的是始终不变的。
解应用题时,抓住始终不变的数量,分析不变的数量与其他数量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把应用题解答出来的解题方法,叫做守恒法,也叫抓不变量法。
(一)总数量守恒有些应用题中不变的数量是总数量,用守恒法解题时要抓住这个不变的总数量。
例1晶晶要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24天看完。
如果要12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如果改为每天看18页,几天可以看完?(适于三年级程度)解:无论每天看多少页,总是看这一本书,只要抓住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变”这个关键,问题就好办了。
这本书的总页数是:15×24=360(页)如果要12天看完,每天要看的页数是:360÷12=30(页)如果改为每天看18页,看完这本书的天数是:360÷18=20(天)答略。
此题由于第一步是用乘法求出总数,因此也叫做“归总”应用题。
*例2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26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
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所围成的面积是多少?(适于三年级程度)解:这根铁丝的长是不变的量,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相同。
即:26×2+16×2=52+32=84(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84÷4=21(厘米)正方形所围成的面积是:21×21=441(平方厘米)答略。
解:书架上书总的本数是不变的数量,设它为单位1。
从“上层书的本书总的本数分成5份,上层的书占总本数的因此,书总的本数是:原来书架的上层有书:原来书架的下层有书:90-18=72(本)(二)部分数量守恒当应用题中不变的数量是题中的一部分数量时,要抓住这个不变的部分数量解题。
例1一辆汽车,从甲站到乙站,要经过20千米的平路,45千米的上坡路,15千米的下坡路。
小学六年级奥数第40讲 不定方程(含答案分析)
第40讲不定方程一、知识要点当方程的个数比方程中未知数的个数少时,我们就称这样的方程为不定方程。
如5x-3y =9就是不定方程。
这种方程的解是不确定的。
如果不加限制的话,它的解有无数个;如果附加一些限制条件,那么它的解的个数就是有限的了。
如5x-3y=9的解有:x=2.4 x=2.7 x=3.06 x=3.6y=1 y=1.5 y=2.1 y=3如果限定x、y的解是小于5的整数,那么解就只有x=3,Y=2这一组了。
因此,研究不定方程主要就是分析讨论这些限制条件对解的影响。
解不定方程时一般要将原方程适当变形,把其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来表示,然后再一定范围内试验求解。
解题时要注意观察未知数的特点,尽量缩小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减少试验的次数。
对于有3个未知数的不定方程组,可用削去法把它转化为二元一次不定方程再求解。
解答应用题时,要根据题中的限制条件(有时是明显的,有时是隐蔽的)取适当的值。
二、精讲精练【例题1】求3x+4y=23的自然数解。
先将原方程变形,y=23-3x4。
可列表试验求解:所以方程3x+4y=23的自然数解为X=1 x=5 Y=5 y=2 练习11、求3x+2y=25的自然数解。
2、求4x+5y=37的自然数解。
3、求5x-3y=16的最小自然数解。
【例题2】求下列方程组的正整数解。
5x+7y+3z=253x-y-6z=2这是一个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组。
解答的实话,要先设法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数,将方程组简化成例1那样的不定方程。
5x+7y+3z=25 ①3x-y-6z=2 ②由①×2+②,得13x+13y=52X+y=4 ③把③式变形,得y=4-x。
因为x、y、z都是正整数,所以x只能取1、2、3.当x=1时,y=3当x=2时,y=2当x=3时,y=1把上面的结果再分别代入①或②,得x=1,y=3时,z无正整数解。
x=2,y=2时,z也无正整数解。
x=3时,y=1时,z=1.所以,原方程组的正整数解为 x=1y=1z=1求下面方程组的自然数解。
(完整版)小学数学奥数方法讲义40讲(全)
第一讲观察法
在解答数学题时,第一步是观察。
观察是基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
小学数学教材,特别重视培养观察力,把培养观察力作为开发与培养学生智力的第一步。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从而发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把题目解答出来的一种解题方法。
观察要有次序,要看得仔细、看得真切,在观察中要动脑,要想出道理、找出规律。
*例1(适于一年级程度)此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
第二册,第11页中的一道思考题。
书中除图1-1的图形外没有文字说明。
这道题旨在引导儿童观察、思考,初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这时儿童已经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基于他们已有的知识,能够判断本题的意思
是:在右边大正方形内的小方格中填入数字后,使大正方形中的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的和,都等于左边小正方形中的数字18。
实质上,这是一种幻方,或者说是一种方阵。
解:现在通过观察、思考,看小方格中应填入什么数字。
从横中行10+6+□=18会想到,18-10-6=2,在横中行右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2(图1-2)。
从竖右列7+2+□=18(图1-2)会想到,18-7-2=9,在竖右列下面的小方格中应填入9(图1-3)。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9+6+□=18(图1-3)会想到,18-9-6=3,在大正方形左上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3(图1-4)。
从正方形对角线上的7+6+□=18(图1-3)会想到,18-7-6=5,在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方格中应填入5(图1-4)。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
小学四年级奥数讲义第一部分:数学基础知识1.1 自然数和整数- 自然数是指从1开始的正整数,用符号$N$表示。
- 整数是自然数和其相反数的集合,用符号$Z$表示。
1.2 加法和减法- 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它们的总数。
- 例如:$2 + 3 = 5$。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它们的差。
- 例如:$5 - 2 = 3$。
1.3 乘法和除法-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它们的积。
- 例如:$2 × 3 = 6$。
- 除法是将一个数分割成若干等份,得到它们的商。
- 例如:$6 ÷ 3 = 2$。
第二部分:奥数技巧和练2.1 快速计算- 利用9的乘法法则,可以快速计算一个数乘以9的结果。
- 例如:$4 × 9 = 36$。
- 利用倍数关系,可以快速计算一个数的倍数。
- 例如:$3 × 4 = 12$。
2.2 算式变换- 利用算式的性质,可以将复杂的算式转化为简单的算式。
- 例如:$(3 + 4) × 5 = 7 × 5 = 35$。
-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数的和或差。
- 例如:$8 × 7 = (5 + 3) × 7 = 5 × 7 + 3 × 7 = 35 + 21 = 56$。
2.3 枚举法和猜想法- 枚举法是一种通过列举所有可能情况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 例如: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可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公约数,然后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
- 猜想法是一种根据已有规律猜测答案的方法,然后通过严谨的推理来证明猜想是否正确。
- 例如:猜测一个数是偶数时,它一定能被2整除,然后通过证明偶数定义来证明猜想的正确性。
第三部分:练题1. 计算:$2 + 3 × 4 - 5 = ?$2. 计算:$7 - (4 × 2 + 1) = ?$3. 快速计算:$6 × 9 = ?$4. 快速计算:$5 × 7 = ?$5. 利用枚举法找出10以内的所有偶数。
小学数学奥数解题方法讲义40讲(二)之欧阳家百创编
(一)(二)第十一讲份数法————————————————姚老师数学乐园广安岳池姚文国把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份数关系,并确定某一个已知数或未知数为1份数,然后先求出这个1份数,再以1份数为基础,求出所要求的未知数的解题方法,叫做份数法。
(一)以份数法解和倍应用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倍应用题。
例1某林厂有杨树和槐树共320棵,其中杨树的棵数是槐树棵数的3倍。
求杨树、槐树各有多少棵?(适于四年级程度)解:把槐树的棵数看作1份数,则杨树的棵数就是3份数,320棵树就是(3+1)份数。
因此,得:320÷(3+1)=80(棵)…………………槐树80×3=240(棵)…………………杨树答略。
例2 甲、乙两个煤场共存煤490吨,已知甲煤场存煤数量比乙煤场存煤数量的4倍少10吨。
甲、乙两个煤场各存煤多少吨?(适于四年级程度)解:题中已经给出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甲煤场存煤数量比乙煤场存煤数量的4倍少10吨。
因此可将乙煤场的存煤数量看作1份数,甲煤场的存煤数量就相当于乙煤场存煤数量的4倍(份)数少10吨,两个煤场所存的煤490吨就是(1+4)份数少10吨,(490+10)吨就正好是(1+4)份数。
所以乙场存煤:(490+10)÷(1+4)=500÷5=100(吨)甲场存煤:490-100=390(吨)答略。
例3 妈妈给了李平10.80元钱,正好可买4瓶啤酒,3瓶香槟酒。
李平错买成3瓶啤酒,4瓶香槟酒,剩下0.60元。
求每瓶啤酒、香槟酒各是多少钱?(适于五年级程度)解:因为李平用买一瓶啤酒的钱买了一瓶香槟酒,结果剩下0.60元,这说明每瓶啤酒比每瓶香槟酒贵0.60元。
把每瓶香槟酒的价钱看作1份数,则4瓶啤酒、3瓶香槟酒的10.80元钱就是(4+3)份数多(0.60×4)元,(10.80-0.60×4)元就正好是(4+3)份数。
小学四年级奥数(40讲)
小学四年级奥数1—40讲第1讲找规律(一)第2讲找规律(二)第3讲简单推理第4讲应用题(一)第5讲算式谜(一)第6讲算式谜(二)第7讲最优化问题第8讲巧妙求和(一)第9讲变化规律(一)第10讲变化规律第11讲错中求解第12讲简单列举第13讲和倍问题第14讲植树问题第15讲图形问题第16讲巧妙求和第17讲数数图形第18讲数数图形第19讲应用题第20讲速算与巧算第二十一周速算与巧算(二)第二十二周平均数问题第二十三周定义新运算第二十四周差倍问题第二十五周和差问题第二十六周巧算年龄第二十七周较复杂的和差倍问题第二十八周周期问题第二十九周行程问题(一)第三十周用假设法解题第三十一周还原问题第三十二周逻辑推理第三十三周速算与巧算(三)第三十四周行程问题(二)第三十五周容斥原理第三十六周二进制第三十七周应用题(三)第三十八周应用题(四)第三十九周盈亏问题第四十周数学开放题第1讲找规律(一)一、知识要点观察是解决问题的根据。
通过观察,得以揭示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二、精讲精练【例题1】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6,19【思路导航】在这列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即每一个数加上3都等于后面的数。
根据这一规律,括号里应填的数为:10+3=13或16-3=13。
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数列。
练习1:先找出下列各列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6,10,14,(),22,26(2)3,6,9,12,(),18,21(3)33,28,23,(),13,(),3(4)55,49,43,(),31,(),19(5)3,6,12,(),48,(),192(6)2,6,18,(),162,()(7)128,64,32,(),8,(),2(8)19,3,17,3,15,3,(),(),11,3..【例题2】先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份数法把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份数关系,并确定某一个已知数或未知数为1份数,然后先求出这个1份数,再以1份数为基础,求出所要求的未知数的解题方法,叫做份数法。
(一)以份数法解和倍应用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和倍应用题。
例1某林厂有杨树和槐树共320棵,其中杨树的棵数是槐树棵数的3倍。
求杨树、槐树各有多少棵?(适于四年级程度)解:把槐树的棵数看作1份数,则杨树的棵数就是3份数,320棵树就是(3 +1)份数。
因此,得:320÷(3+1)=80(棵)…………………槐树80×3=240(棵)…………………杨树答略。
例2 甲、乙两个煤场共存煤490吨,已知甲煤场存煤数量比乙煤场存煤数量的4倍少10吨。
甲、乙两个煤场各存煤多少吨?(适于四年级程度)解:题中已经给出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倍数关系:甲煤场存煤数量比乙煤场存煤数量的4倍少10吨。
因此可将乙煤场的存煤数量看作1份数,甲煤场的存煤数量就相当于乙煤场存煤数量的4倍(份)数少10吨,两个煤场所存的煤490吨就是(1+4)份数少10吨,(490+10)吨就正好是(1+4)份数。
所以乙场存煤:(490+10)÷(1+4)=500÷5=100(吨)甲场存煤:490-100=390(吨)答略。
例3 妈妈给了李平10.80元钱,正好可买4瓶啤酒,3瓶香槟酒。
李平错买成3瓶啤酒,4瓶香槟酒,剩下0.60元。
求每瓶啤酒、香槟酒各是多少钱?(适于五年级程度)解:因为李平用买一瓶啤酒的钱买了一瓶香槟酒,结果剩下0.60元,这说明每瓶啤酒比每瓶香槟酒贵0.60元。
把每瓶香槟酒的价钱看作1份数,则4瓶啤酒、3瓶香槟酒的10.80元钱就是(4+3)份数多(0.60×4)元,(10.80-0. 60×4)元就正好是(4+3)份数。
每瓶香槟酒的价钱是:(10.80-0.60×4)÷(4+3)=8.4÷7=1.2(元)每瓶啤酒的价钱是:1.2+0.60=1.80(元)答略。
(二)以份数法解差倍应用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叫做差倍应用题。
例1 三湾村原有的水田比旱田多230亩,今年把35亩旱田改为水田,这样今年水田的亩数正好是旱田的3倍。
该村原有旱田多少亩?(适于五年级程度)解:该村原有的水田比旱田多230亩(图11-1),今年把35亩旱田改为水田,则今年水田比旱田多出230+35×2= 300(亩)。
根据今年水田的亩数正好是旱田的3倍,以今年旱田的亩数为1份数,则水田比旱田多出的300亩就正好是2份数(图11-2)。
今年旱田的亩数是:(230+35×2)÷ 2=300÷2=150(亩)原来旱田的亩数是:150+35=185(亩)综合算式:(230+35×2)÷2+35=300÷2+35=150+35=185(亩)答略。
*例2 和平小学师生步行去春游。
队伍走出10.5千米后,王东骑自行车去追赶,经过1.5小时追上。
已知王东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师生步行速度的2.4倍。
王东和师生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适于五年级程度)解:根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可求出王东骑自行车和师生步行的速度差是10.5÷1.5=7(千米/小时)。
已知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2. 4倍,可把步行速度看作是1份数,骑自行车的速度就是2.4份数,比步行速度多2.4-1=1.4(份)。
以速度差除以份数差,便可求出1份数。
10.5÷1.5÷(2.4-1)=7÷1.4=5(千米/小时)…………………………步行的速度5×2.4=12(千米/小时)………………………………骑自行车的速度答略。
(三)以份数法解变倍应用题已知两个数量原来的倍数关系和两个数量变化后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量的应用题叫做变倍应用题。
变倍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难点。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倍数的变化及相应数量的变化,从而计算出“ 1”份(倍)数是多少。
*例1大、小两辆卡车同时载货从甲站出发,大卡车载货的重量是小卡车的3倍。
两车行至乙站时,大卡车增加了1400千克货物,小卡车增加了1300千克货物,这时,大卡车的载货量变成小卡车的2倍。
求两车出发时各载货物多少千克?(适于五年级程度)解:出发时,大卡车载货量是小卡车的3倍;到乙站时,小卡车增加了130 0千克货物,要保持大卡车的载货重量仍然是小卡车的3倍,大卡车就应增加1 300×3千克。
把小卡车增加1300千克货物后的重量看作1份数,大卡车增加1300×3千克货物后的重量就是3份数。
而大卡车增加了1400千克货物后的载货量是2份数,这说明3份数与2份数之间相差(1300×3-1400)千克,这是1份数,即小卡车增加1300千克货物后的载货量。
1300×3-1400=3900-1400=2500(千克)出发时,小卡车的载货量是:2500-1300=1200(千克)出发时,大卡车的载货量是:1200×3=3600(千克)答略。
*例2甲、乙两个班组织体育活动,选出15名女生参加跳绳比赛,男生人数是剩下女生人数的2倍;又选出45名男生参加长跑比赛,最后剩下的女生人数是剩下男生人数的5倍。
这两个班原有女生多少人?(适于五年级程度)解:把最后剩下的男生人数看作1份数,根据“最后剩下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倍”可知,剩下的女生人数为5份数。
根据45名男生未参加长跑比赛前“男生人数是剩下女生人数的2倍”,而最后剩下的女生人数是5份数,可以算出参加长跑前男生人数的份数:5×2=10(份)因为最后剩下的男生人数是1份数,所以参加长跑的45名男生是:10-1=9(份)每1份的人数是:45÷9=5(人)因为最后剩下的女生人数是5份数,所以最后剩下的女生人数是:5×5=25(人)原有女生的人数是:25+15=40(人)综合算式:45÷(5×2-1)×5+15=45÷9×5+15=25+15=40(人)答略。
(四)以份数法解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几个部分数量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例1一个工程队分为甲、乙、丙三个组,三个组的人数分别是24人、21人、18人。
现在要挖2331米长的水渠,若按人数的比例把任务分配给三个组,每一组应挖多少米?(适于六年级程度)解:甲、乙、丙三个组应挖的任务分别是24份数、21份数、18份数,求出1份数后,用乘法便可求出各组应挖的任务。
2331÷(24+21+18)=37(米)37×24=888(米)…………………甲组任务37×21=777(米)…………………乙组任务37×18=666(米)…………………丙组任务答略。
例2生产同一种零件,甲要8分钟,乙要6分钟。
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时间内共同生产539个零件。
每人各生产多少个零件?(适于六年级程度)解:由题意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生产零件的个数与他们生产一个零件所需时间成反比例。
把甲生产零件的个数看作1份数,那么,乙生产零件的个数就是:生产零件的总数539个就是:甲生产的个数:乙生产的个数:答略。
(五)以份数法解正比例应用题成正比例的量有这样的性质:如果两种量成正比例,那么一种量的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另一种量的两个对应的数值的比。
含有成正比例关系的量,并根据正比例关系的性质列出比例式来解的应用题,叫做正比例应用题。
这里是指以份数法解正比例应用题。
例1某化肥厂4天生产化肥32吨。
照这样计算,生产256吨化肥要用多少天?(适于六年级程度)解:此题是工作效率一定的问题,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以4天生产的32吨为1份数,256吨里含有多少个32吨,就有多少个4天。
4×(256÷32)=4×8=32(天)答略。
例2每400粒大豆重80克,24000粒大豆重多少克?(适于六年级程度)解:每400粒大豆重80克,这一数量是一定的,因此大豆的粒数与重量成正比例。
如把400粒大豆重80克看作1份数,则24000粒大豆中包含多少个40 0粒,24000粒大豆中就有多少个80克。
24000÷400=60(个)24000粒大豆的重量是:80×60=4800(克)综合算式:80×(24000÷400)=4800(克)答略。
(六)以份数法解反比例应用题成反比例的量有这样的性质:如果两种量成反比例,那么一种量的任意两个数值的比,等于另一种量的两个对应数值的比的反比。
含有成反比例关系的量,并根据反比例关系的性质列出比例式来解的应用题,叫做反比例应用题。
这里是指以份数法解反比例应用题。
例1有一批水果,每箱装36千克,可装40箱。
如果每箱多装4千克,需要装多少箱?(适于六年级程度)解:题中水果的总重量不变,每箱装的多,则装的箱数就少,即每箱装的重量与装的箱数成反比例。
如果把原来要装的40箱看做1份数,那么现在需要装的箱数就是原来要装箱数的:现在需要装的箱数是:答略。
天的用煤量看做1份数,那么改进炉灶后每天的用煤量是原来每天用煤量的:用煤天数与每天用煤量成反比例,原来要用24天的煤,现在可以用的天数是:答略。
(七)以份数法解分数应用题分数应用题就是指分数的三类应用题,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1长征毛巾厂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人数少1/3,求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人数多百分之几?(适于六年级程度)解:从题中条件可知,男职工人数相当于女职工人数的:如果把女职工人数看作3份,那么男职工人数就相当于其中的2份。
所以,女职工人数比男职工人数多:(3-2)÷2=50%答略。
那么黄旗占:如果把21面黄旗看作1份数,总数量“1”中包含有多少个7/45,旗的总面数就是21的多少倍。
答略。
棉花谷多少包?(适于六年级程度)解: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个仓库各运走了一些棉花之后,甲仓库剩下成8份时,甲仓库剩下的是2份;把乙仓库的棉花分成5份时,乙仓库剩下的也是2份。
但是,乙仓库剩下的2份比甲仓库剩下的2份多130包。
可以看出,乙仓库的1份比甲仓库的1份多出:130÷2=65(包)如果把乙仓库原有的棉花减少5个65包,再把剩下的棉花平均分成5份,这时乙仓库的每一份棉花就与甲仓库的每一份同样多了。
这样,从两仓库棉花的总数2600包中减去5个65包,再把剩下的棉花平均分成13份(其中甲仓库8份,乙仓库5份),其中的8份就是甲仓库原有的包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