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说课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设计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能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归纳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了解,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教学难点(1)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平面镜、玻璃板、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等。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图片,如平静的湖面、穿衣镜中的人像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猜想,例如像与物体的大小是否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是否与平面镜垂直等。
(三)设计实验1、介绍实验器材,如平面镜、玻璃板、蜡烛、光屏、刻度尺等。
2、讨论实验方案:(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如何确定像的位置?(3)如何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4)如何测量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3、制定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在玻璃板后放置一个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2)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直到从玻璃板前看起来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标记此时蜡烛的位置。
(3)用刻度尺测量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面镜成像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1一、教材1、地位和作用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
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目标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
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课稿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本节的主要内容的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此外;认识和了解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应用..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本节的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而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也可以让学生破除惯性思维;科学认识生活中的简单现象..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②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③知道什么是凸面镜和凹面镜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重点培养设计实验和观察比较得出结论的能力..②学习用等效替代法确定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尽管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我们却可以用试验段方法研究它的特点;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科学方法的神奇②平面镜和球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很普遍;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难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设计与实验三、教学用具玻璃板、两支等大的蜡烛、直尺;光屏一、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观察和总结能力;本节将采用课堂演示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而对于实验的设计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体验对平面镜的特点进行猜想;并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并总结实验结论..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必不可少..本节主要的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讲解法等..二、说学法1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对于八年级学生;物理是一门新的学科;而对事物的观察不够细心;对生活现象的认识和思考也不够深刻..而对于生活和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却仍然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对于探究实验;目前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尚不知道如何对一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所以掌握探究过程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2学习方法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猜想和假设;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究..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的设计意图;实验现象的观察并由此讨论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三、说教学过程新课引入1、回顾前一节内容2、提出问题:光的反射有哪些应用光的反射的应用之一就是照镜子..而像镜子一样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如常见的穿衣镜;平静的水面;城市建筑的玻璃门窗、光滑的金属表面等..教学过程1、由活动引入;引发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思考和猜想..学生很容易从个人的生活体验和“镜前观像”的活动中猜想物与像大小可能相等、物与像左右可能相反;学生可能不易猜想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像的距离的关系;这里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人走近时;像也靠近镜面;人远离时像也远离镜面;引导学生猜想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可能相等..2、为了验证猜想;必须经过实验验证..实验的第一步是选择器材..教师可以从猜想出发;提出四个问题引导学生选择实验器材..并思考再这一过程中为什么要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常见的平面镜;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干什么;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用刻度尺测量距离..其次是对实验的设计..在前面我们已经遇到过对探究实验的探究方法..在这里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探究实验的设计..可以请同学们先自己设计;然后教师给予指导..探究实验的设计是依据学生的猜想一步步进行实验设计的..然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平面镜成像..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弱;需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讨论某一实验现象直接或间接验证了什么猜想..最后由学生小组讨论实验的结论..3、当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不止上面的几个结论..对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实际生活中我们想找到自己镜子中的人;但怎么也找不到;摸不着;由此来理解虚像;并引入虚像和实像的概念..4、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所形成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我们看见镜子中的像;看上去是镜子中的像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眼..5、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6、对于球面镜;只需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和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即可..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球面镜;让学生有个形象直观的认识..课堂小结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并结合课后练习巩固新课四、板书设计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与物左右相反(3)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5)像是虚像2、实像如小孔成像虚像如平面镜成像二、平面镜成像作图三、平面镜的应用四、各种面镜(1)凸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凹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课稿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本节的主要内容实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并运用其特点分析解释问题。
2、教学目标(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3)能通过对平面镜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教学用具课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蜡烛、火柴。
说教法1、观察猜想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在平面镜的像,联想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发展概括能力。
2、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3、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采用操作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
4、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说学法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观察、大胆猜想、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体验学习的过程。
由于远程教育平台制作的课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
真正将课堂变为展示自我的舞台,感受成功。
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图片欣赏2、照镜子二、新课学习(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教师:同学们,我们经常使用平面镜,对平面镜成像问题有许多感性的认识,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平面镜成像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篇1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新教材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等八方面来说一说我这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平面镜”是本章《光现象》中的关键内容,是光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光的传播”内容的延伸。
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以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
定性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是下一节定量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有铺垫作用。
教材这样编排,符合认识过程的发展规律。
正确处理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学好本节乃至本章知识的关键。
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和对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本节课的知识是平面镜的有关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略物理教学的特点与魅力,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学到了书本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多元智力得到充分发展。
根据以上两点的情况分析,特制定如下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探究点及其教学要求通过平面镜成像的边学边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像与虚像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训练点及其要求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提高通过观察提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
3、德育渗透点及其要求在探究实验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感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结合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
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3篇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市xx中学。
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平面镜成像》。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大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这个新概念,后面又将学到凸透镜成像,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一个延续,又为以下的知识埋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感受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成虚像的初步概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而八年级的学生物理探究能力比较弱,所以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是本课的重点。
虚像的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确定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平面镜成像现象,但不知其物理原理,因此物理探究兴趣比较高。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课件
凸面镜与凹面镜
练习:
1.身高 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 米的地方, 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 米的地方, 身高 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 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1米 米 ;
当他向镜面移近0 米时 米时, 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像也向镜面移近
0.5米 米
;像的高度是
(一)、魔术表演,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上课伊始,给学生表演魔术:水浇不灭 的火焰,烛焰烧手指。以此激发学生的好 奇心和求知欲。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 自然地引出新课: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 点。
(二)欣赏图片,观察生活,猜想假设
三、制定计划 设计实验
四、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平面镜成像时: 像的位置,大小 跟物的位置,大 小有什么关系?
1.6米 。 米
2.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B ) 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
B A
C D
3.一只小猫正好正好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一只小猫正好正好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 如图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如图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C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 教法学法 课堂设计
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因为平面镜是光的反射定律知识的实际应用,学 好本节内容,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反射 定律,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光学实验作了必 要的准备。 所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节 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光现象这一章起 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 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
A
B
C
D
4.一条小河水深10米,天空中一片云朵距离 水面大约7000千米,小红看到水中也有一 不是 片云朵,她看到的是真的云朵吗?——她 虚像 看到的是——,那水中的云朵距离水面有 7000千米 千米 ————远。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优秀篇〕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各位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内容。
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四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平面镜在生活中比较常见。
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
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象与虚象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学习通过观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搜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
(3)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4、教材处理采用”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5、设计思想(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1)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2)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3)演示法(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在讲台上再完成一遍)(4)实验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课堂(沪科版)3.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
1.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核心,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本质。
2.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这对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都是一种挑战。
二、学情分析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物理现象的敏感度,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因素来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提出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如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补充相关教学资源或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以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计划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首先,通过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的本质和原因。接着,介绍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的大小、位置、虚实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和阐述。然后,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如穿衣镜、哈哈镜等,让学生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最后,通过讲解一些与平面镜成像相关的科学故事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一)学生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的物理现象充满好奇。他们的认知水平已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需大量的实验和实际操作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在学习习惯上,他们大多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说课稿粤沪版八年级上册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了原有基础知识上,利用讨论法的方式让学生之 间相互交流,学生在思考中对原有知识理解更加透彻,不仅回顾了学过的知 识,而且对知识在想的多,想的奇中延伸和迁移,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中 感受学习的愉快。为此我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 大家想想为什么娃娃镜中的像不符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呢? 2、当我们自己照镜子的时候,“像”和我们的上下一致,为什么左右却被 颠倒了呢? 3、 通过学习大家谈谈生活中除了镜子和水面倒影,平面镜成像特点还有哪 些运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拓展延伸
学习知识不能局限于基础,要学以致用,才能深化知识, 才能不断延伸和更深刻的理解。为此我设定一下两个环 节。 (1)运用
学习平面镜的图示画法后。老师讲授具体的题目;学生学习后能在平面镜上 的一侧给出实物或者“像”,能画出相应的“像”与“实物”。
A
A‘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拓展延伸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说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是本册重点内容之一,不仅 是对前面学习光的基础知识的延伸, 而且为后面学习“凸面镜成像”奠定 基础。对于刚学物理的学生,在本节 实验上要强调物理实验的一般步骤和 注意的事项,结合教学重点,根据新 课标的三个维度要求,我制定以下教 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 度与 价值观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说教学对象
八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处于情势运算阶段,虽然 能够在心理上控制若干变量,还能考虑到其他几个变量, 摆脱了具体实际经验的支持,可以根据可能的情境进行思 维,但是他们刚刚开始物理的学习,在思考相关问题上缺 乏经验和往往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理解抽象的物理 概念上需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二、实验器材自制教具:两块木板(底板和底座)、圆柱(高13cm,直径为6cm )、轴承(内径为6cm )、玻璃板、自带直流电源的红绿灯泡(功率:3W,4.5cm 平放座式款)各一个、两个激光笔、刻度尺、两个加湿器。
平面镜成像实验仪器设计图,见图1。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自制实验教具利用激光定位、色光混合、可自由旋转的实验台等方法和实验手段,对传统的平面镜成像实验进行创新性的改进。
1、蜡烛:蜡烛易受客观因素影响。
蜡烛烛焰易受风的影响,容易摆动,而且烛焰是明火,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实验对环境光线要求比较高。
蜡烛燃烧会变短,不利于比较物像关系。
烛焰小,物像重合精度小,像与物不能完全重合,对比度低,难以比对它们的大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用灯泡光源盒代替蜡烛作为成像物,稳定性好,不易受到环境光照的影响,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见图2。
红灯绿灯发出的光混合后变为黄光,增强了对比度,更方便比较像的大小。
底板图1 平面镜成像实验仪器设计图图22、底座:由于实验时蜡烛和平面镜位置确定后不方便移动,使得大部分学生难以观察物和像的重合,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制作了一个转台,转台下方有滚珠轴承,转台可以360度旋转,便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实验现象,增加实验可见度和可视范围。
见图3图33、测量:在传统实验中物距像距由于中心难以确定,会给实验带来误差,为了减小误差,在红绿光源盒下方安装激光笔,激光具有准直性。
通过激光点投射在定标尺上的位置,可以快速方便的确定物和像的位置,准确读出读出物距像距。
“像”“物”连线与平面镜之间是否垂直的关系不能在实验中直接观察得到。
加湿器的使用可以观察立体空间中的光路变化,把光路真实、形象地呈现出来。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本实验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光经平面镜反射成像。
从魔术引入,利用自制教具,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