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ppt课件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 戚继光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决心。在国家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戚继光驱除倭 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并非追求个人 功名的崇高品质。
葡萄牙占据澳门
阅读课文,思考: 1、西方殖民者何时侵入我国? 2、葡萄牙用何种手段取得澳门 居住权?
郑和下西洋的远航特点:
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 航程远;到达国家多.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 说明理由。
郑和从小能吃苦耐 劳,培养了英雄无 畏的气概。
宋元以来我国的 造船业发达,能 造出巨大的海船。
1.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是造船技术的发达; 3.是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 泛运用; 4.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 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本课小结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交往
●戚继光抗倭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葡萄牙殖民者 攫取在我国澳门 的居住权
冲突
反 映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 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知识梳理(画一画,标一标,记一记)
一、郑和下西洋1405—1433 7次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原因 2、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情况 3、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影响 二、戚继光的抗倭 1、倭寇 2、“戚家军” 3、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 4、民族英雄戚继光 5、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外国殖民者开始对中国的侵略 2、葡萄牙通过欺骗(假意借用)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观察下列一组邮票
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 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地—— 柬埔寨
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地——泰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增强政治互信
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增 进政治互信,推动国际事务合 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应对挑战
加强沟通协调,妥善管控分歧 ,共同应对挑战,推动中外关 系不断向前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中外文化交流在文学、艺 术、教育、科技等领域取 得显著成果,增进了相互 了解和友谊。
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中外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高层交往频繁,国际事务 合作日益密切。
未来中外交往的趋势与挑战
趋势
未来中外交往将继续向纵深发展,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将更加紧密, 政治互信将更加牢固。
挑战
与中国的交往为西方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推动了西 方经济的繁荣。
丰富了西方的文化
中国文化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西方的文化内涵。
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进步
与中国的交往使西方更加开放和多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 2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中外交往推动了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促进 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中 外的交往与冲突

CONTENCT

• 中外交往的历史背景 • 中外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中外交往中的冲突与战争 • 中外交往对各自社会的影响 • 当代中外交往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01
中外交往的历史背景
古代中外交往的起源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丝绸之路逐渐成为古代中外交往的重 要通道,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
100%
玄奘西行
唐代高僧玄奘前往印度取经,促 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同时也为中 国与南亚地区的友好关系奠定了 基础。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ppt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ppt

戚继光抗倭
(原因)
元末明初, 倭寇骚扰。 明朝中期,
戚 继 光
奸商勾引,
烧杀掳掠。
戚继光是怎么样的 人?
未遥 敢知 忘夷 危岛 负浮 继 年天 光 华际 有以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是我国杰出的一位民族英雄。
但封 原侯 海非 波我 戚平意
台州九捷
抗倭形势图
①抗倭斗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广大 人民利益; ②他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③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 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④戚继光的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也是原 因之一。 以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是我国杰出的一位民族英雄。
郑 和 下 西 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 三宝,云南人,回族。 他家世代信奉伊斯兰 教,祖父和父亲曾从 海道到过伊斯兰教圣 地天方(今麦加),郑 和从小就听说过西洋 的一些情况。他12岁 入王府为宦官,明成 祖即位后,赐他姓郑。
BACK
郑和下西洋盛况(过程)
时间(早) 次数(多) 海船规模 (大) 船数(多)
航海图、罗盘针
美洲
罗盘针
印度
罗盘针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郑和最大的宝船
哥伦布最大的旗舰
约150╳ 60米
约 25╳ 6米
一个标准足球场
半个篮球场
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二.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 郑和吃苦耐劳、英勇无畏的品质 2、造船技术的发达 , 指南针的运用 3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三、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 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课外资料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PPT课件24 人教版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PPT课件24 人教版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553 年 葡 萄 牙
殖民者攫取在
我国澳门的居

住权
门 大




澳 门 总 督 府
澳门是西方殖民者在我国
非法占据的第一个侵略据点
课堂小结
中 交往 外 的 交 往 与 冲 冲突 突
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推行 了和平外交政策和睦邻友好 的交往模式,郑和是伟大的 航海家
象牙等
南洋纪念郑和 的宝山寺
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猜猜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国家和地区?
你对郑和的外交活动有何看法?
推行了和平外交政策和 睦邻友好的交往模式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堂张PPT)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堂张PPT)
到达 范围 设备 亚非30多个 国家和地区 航海图罗盘针 美洲 印度 范围最广 设备先进
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材料二:中国使臣上岸后,送上精美的金银、丝绸、 瓷器、茶叶等礼物,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喜爱。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他们代表明朝皇帝表达友好态度。各国国王亲自率王 子、大臣以最盛大隆重的仪式欢迎来自东方的客人, 回赠本国的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珍贵特产。 但是郑和七次大规模的远航,耗费
戚继光 (1528—1588)
戚继光:明代杰出军事 家,抗倭民族英雄,字元敬, 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 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 佥事,担负防御倭寇的任务。 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 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 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 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 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 声名远扬。
葡萄牙侵占澳门的过程
葡萄牙殖民者入据澳门以后,私自扩展土地,修
筑炮台,设置官吏,开创了直接侵占我国领土的先例。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 门的居住权。
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于中国。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 使主权,澳门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国家做贡献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 挺身而出,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表明戚继光驱除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并非追求 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
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郑和下西洋
友好 交往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矛盾 冲突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件



3、 随航人数要比欧洲: 多
1、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 ( C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比一比,谁记得快:
(1) 明朝什么时候,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
1405年 (2)郑和曾经几次下西洋? 七次 (3) 郑和下西洋到过多少个国家? 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4)郑和去西洋干什么?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次数
人数 船数
7次
27800人
4次
1000-1500人
1次
160人
大号宝船63艘 17艘 (共百余艘)
宝船长44。4丈, 旗舰,长24。5 宽18丈(长151。 米,宽6米。100 8米,宽61。6米) 吨,其他二舰50 吨、40吨
4艘(一说3艘)
船只大 小
120吨、 100吨、50 吨
特点:
1、 时间比欧洲最早的: 2、 规模要比欧洲航队:
时隔600年,今天热爱郑和的 人们、学者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纪 念郑和。
Hale Waihona Puke 郑和画像郑和宝船太仓刘家港
〈〈郑和航海图考〉〉书影
阿曼的永乐通宝
土耳其馆藏瓷器
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物馆15世纪动物形锡钱
印尼馆藏明青花
在印度发现的郑和鎏金铁像
今天在南京关于郑和的一些历史 景点和历史遗迹
南 京 郑 和 墓
• 1、印尼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马来西亚 有个地方叫“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 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C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土木之变 2、下列人物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是: B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祥 D、郑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和冲突35页PPT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和冲突35页PPT

台州大捷
抗倭形势图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动脑筋
结合戚继光的诗句,说说他身上有什 么高尚品德值得学习?
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决心。在国家危 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精神值得我们 学习。 戚继光驱除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 水火,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音乐
1、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 C )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2.历史复习小故事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关于 本课的哪些知识和内容,请用 说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以下。
郑和网 njzhenghe/
长江第一港郑和频道 sz.chinanews/zh.html
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船 上装载着大量金银宝物,以丝绸和瓷器最受 当地人喜爱。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 和使臣,多搭乘他们的船只来访中国。
郑和在航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海上迷路的可能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 的攻击(海盗等)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和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二、戚继光抗倭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他是谁?
你知道他是怎样 的一个人吗?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郑和本人是一 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 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 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 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 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 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 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 “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 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的交流,扩大了明 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 大的航海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授课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
郑和(1371——1435年)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
2、郑和下西洋的情况
郑和下西洋路线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
2、郑和下西洋的情况
3、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
郑和
哥伦布
达· 伽马
人数
船数
2.7—2.8万 1000—1500
200多艘 17艘
160
3—4艘
一、郑和下西洋 二、华侨和南洋的开发
1、南洋华侨的由来
2、华侨对开发南洋的贡献
一、郑和下西洋 二、华侨和南洋的开发 三、戚继光抗倭
1、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
明朝政府在沿海设置的卫所、堡垒 Nhomakorabea一、郑和下西洋 二 、戚继光抗倭
1、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
2、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
抗倭形势图
一、郑和下西洋 二、华侨和南洋的开发 三、戚继光抗倭 四、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1、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 居住权 2、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
利玛窦(1552——1610年)
《坤舆万国全图》
郑和
下西洋
哥伦布
达· 伽马
绕过好望角,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郑和
航程 下西洋
哥伦布
到达美洲
达· 伽马
绕过好望角, 到达印度
时间(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郑和
下西洋
哥伦布
达· 伽马
绕过好望角,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时间(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次数 7次 4次 1次
郑和
下西洋
哥伦布
达· 伽马
绕过好望角,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时间(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次数 7次 4次 1次
人数
2.7—2.8万 1000—1500
160
郑和
下西洋
哥伦布
达· 伽马
绕过好望角,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时间(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次数 7次 4次 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