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亚低温治疗与脑保护

合集下载

亚低温的脑保护共20页PPT

亚低温的脑保护共20页PPT
降温方法
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哌替啶50~100 mg+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4-5ml/h静脉泵入; 将冰毯机的降温毯垫于患者身下,头戴冰帽,大血管处用小冰袋,降温毯的温度控制在33~35℃。 室温保持在18-25℃。 通过上述方法,患者逐渐进入冬眠状态,表现为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平稳,频率相对较慢,对外界刺激反应明显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四肢肌张力无增高,皮肤毛孔无收缩,无寒战,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且稳定。 此时应密切监测体温,每30 min测1次肛温,保持在32~34℃。 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小时降1℃为宜。当肛温稳定在32~35℃ ,生命体征正常,应调节药物泵人速度,以0.5~2.0 ml/h为宜。
复温方法
自然复温,先停用冰帽、降温毯等物理降温措施,将病人置于室温中缓慢复温。 复温过程仍需应用肌松剂及镇静剂,以防肌颤导致颅内压增高。 以平均4小时升高1℃的速度,在12小时以上使其体温恢复至37~38℃为宜。
作用时程
存在争议。 国外有人(美国)提倡所有病人一律用24~48小时短时程。有人(日本)主张一律7~14天长时程。 我国主张治疗时程取决于患者的脑水肿和脑挫裂伤程度、颅内高压持续时间和下丘脑损伤程度。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而数学又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以后理科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小就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然后一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还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小学数学教学亦是如此。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用一个或者几个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内心的求知欲,从而让他们主动去研究提出的问题。例如,在讲解“除法”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用买雪糕这一问题来创设一个“学生问,教师答”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块雪糕的价格,然后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说出一个价格,老师就能告诉他们能买几块雪糕。当教师把学生提出的价格问题全部回答正确后,学生会很好奇老师是怎么算出来的,就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便被激发出来,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要经常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只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行为就一定要进行支持与表扬,因为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会增加学生内心的成就感,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愿意主动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也有利于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营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更加放松,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学习。 二、循序渐进,一步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预习,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让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所用到的旧知识有所了解并复习,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进而在上课听讲时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例如,在讲解“圆柱”这一部分内容时,就需要让学生复习圆的周长和底面积以及长方形面积的求法,这样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学生才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节课大约给学生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学,让他们针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讨论与交流,以此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一点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然而,光理论而不实践是不行的。在讲解完一部分内容后,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当学生做完练习题后,教师可发给学生参考答案,让学生自己为自己评判,对于做错的题采用“自己分析,自己总结”的策略,以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自己改正。于是,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的过程中,他们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作业和练习要有易有难,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训练 自主学习能力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培养的,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区别对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在布置作业或者要求学生做习题时,教师应分出层次,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做较为综合的习题,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做一些基础性的习题,适当安排一些较为简单的综合性练习。这样,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之下都能自己认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高。但是,教师在采用这一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要注意不能一味给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安排基础性习题,要在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解题技巧时适当对学生进行提高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取得进步,拉近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的距离。 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为了将知识“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掌握住学习方法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能够自主学习了,学生才能会学习、懂学习,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快、更准。 1.引言 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必须高度重视有效性的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指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教授后,学生具有一定的收获。这个教学活动的进行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可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行深刻挖掘,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2.1重视学生个性及特点,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学生在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因人而异地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要求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适当设置教学强度及训练密度。如进行跨栏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先对学生的跨栏技术、身体素质等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生具体的技术把握情况及身体素质情况等进行教学及训练安排。掌握较好跨栏技术的学生应适当将栏架高度提高,同时对学生的跨栏动作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让学生接受更大挑战,激发学生的征服欲,让他们越跨越有劲。而对于技术掌握较差、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则应该适当降低栏架高度,同时多让此类学生进行一些诱导性和辅助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帮助和鼓励,耐心地辅导他们完成相关动作训练。无论对怎样的学生进行学习及训练指导,教师均应积极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并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增强教学效果。 2.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趣味教学。 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最好老师,而趣味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应高度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趣味教学。趣味教学是指让学生在学趣并存、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学习。趣味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只有进行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才能使具体的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延伸,才能进行生动化、形象化的体育教学,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如教学篮球训练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述王治郅、姚明等优秀篮球队员如何通过艰苦的训练,参加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最后取得优秀成绩,为我国争得荣誉的事迹。在进行长跑训练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马拉松的由来,讲述雅典人战胜波斯人,菲迪皮得斯连续跑到雅典后因劳累过度而死的故事。这些由体育教学内容延伸出来的相关典故、故事及知识充满趣味,大大丰富了体育学习及训练的内涵。让学生在体育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丰富的文学知识,不仅使体育教学更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能调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及训练兴趣,为有效的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应用比赛方式进行教学也是趣味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在进行长跑训练教学时,可应用赶超跑、接力跑、分组对抗赛等多种比赛方式。多样化且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可有效提高学生训练的激情,促进教学有效性得到良好实现,增强教学效果。 2.3丰富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模式。 体育课教学活动多数在室外进行,室外进行的教学活动可为课堂设计提供更多条件,让课堂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妙地将一些与体育学习及训练有关的知识适当应用于课堂互动中,使体育课堂更生动和丰富。如在进行长跑学习及训练教学时,放学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让学生以跑步的方式回家,并且鼓励学生每天坚持,达到锻炼长跑耐力的目的。或者组织或鼓励学习利用周末到广场、敬老院等公共场所进行义务劳动,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提高体能的目的。同时,应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体育训练教学,还可有效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对武术的作用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学习武术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魄、培养意志、提升素养。同时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竞赛、才艺展示、武术表演比赛等,应用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接受相关的体育学习和训练。这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接受到相关体育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更能让学生深刻了解与体育相关的丰富知识,提高学习体育知识及训练的积极性。同时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索学习思维,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 3.结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爱好刚刚处于启蒙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进行体育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积极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对体育学习及训练的意义和价值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调动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有效教学顺利进行。

亚低温脑保护治疗PPT课件

亚低温脑保护治疗PPT课件
(2)定期检测血电解质,防止电解质紊乱。 (3)定期复查肝、肾等脏器功能。防止脏器功能衰竭。 (4)加强全身各系统的观察护理,防止因免疫功能抑制而
引起败血症、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5)复温时注意观察呼吸、体温、及电解质的变化,防止
出现反跳性的高热及高血钾。
9
谢谢大家!
10
4
注意事项:
1.强调伤后及早开始亚低温治疗,最好能在伤后6~8h入院 开始降温治疗。

2.低温时间不宜太长。

3.适当使用肌松剂和镇静剂,以防病人肌颤产热,影响降 温效果和升高颅内压。
5
临床应用:
1.33~34.5摄氏度的低温治疗,伤后6h开始,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外伤
病人的颅内压、脑氧代谢和脑血流,与37摄氏度温度相比,低温组预后明 显改善。 2.亚低温治疗一般在达到治疗温度后,维持24~48h,若病情需要则可延 长低温时间。 3.复温速度要慢,一般在12h内使温度升高至37摄氏度。 4.低温过程中给予肌松剂。以避免引起寒战。 5. 33~34.5摄氏度的低温治疗,未发生严重的心血管功能紊乱,凝血机制 未受影响。
2.复温时颅内压突然升高:复温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周期内完成。 3.肺炎及心律失常:护理上要加强拍背和吸痰,一般为每30分1次。 4.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按摩皮肤、减少皮肤受压、改善低温下
的血液循环,防止局部冻伤及褥疮发生。
8
其他
(1)定时检测凝血功能,防止凝血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和 促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引发大出血。
吸。 3.临床使用:卡肌宁200mg+氯丙嗪100mg+生理盐水250ml静
滴。采用输液泵控制给药速度和剂量。通常给药速度为 20~40ml/h。给药速度依据病人体温降低情况、血压、脉搏、 肌肉松弛程度决定。 4.在治疗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呼吸机应用和呼吸道护理,加 强生命体征监测和颅内压监测。 5.当病人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维持24h即可停止亚低温治疗。 疗程通常为3~7天。采用自然复温至正常,不可加热复温。先 停半导体降温毯,再停用肌松冬眠合剂,最后逐渐撤除呼吸机。

亚低温治疗护理

亚低温治疗护理

亚低温治疗护理
第9页
体温降低1℃,心输出量降低5% 。维持平均动脉压大于80mmHg,心率 >60次/分,呼吸18~22次/分,以确保
主要生命器官血液供给,一旦发觉心 率失常应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
亚低温治疗护理
第10页
低温使下丘脑释放抗利尿素降低以 及肾脏重吸收功效减弱而造成患者多尿 ,从而轻易造成电解质丢失。所以,应 严密观察患者尿液颜色、形状和量,定 时监测生化参数,尤其注意镁、钾、钙 改变,预防电解质紊乱。
2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应症同Ⅰ号方。
Ⅳ号方: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合用于有呼吸衰竭病人。
Ⅴ号方: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普鲁卡因
50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合用于少尿患者,
那根)50mg。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合用于高热、
烦躁病人,呼吸衰竭者慎用。
Ⅱ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氢化麦角
碱(海德嗪)0.3~0.9mg 。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适合
用于心动过速病人。
Ⅲ号方:哌替啶(度冷丁)100mg,异丙嗪(非那根)50mg,乙酰丙嗪
亚低温治疗护理
第11页
因为低温血小板可粘附聚集成团, 且外周血小板进入脾脏,肝脏增多,使 血小板降低,同时低温条件下凝血因子 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凝血功效差,轻易 造成凝血功效障碍。进行亚低温中必须 定时监测凝血四项,同时注意观察皮肤 及粘膜有没有出血等。
亚低温治疗护理
第12页
•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 预防肺部感染,尤其是气管切开患者 ,应定时吸痰 ,手法要轻,严格执行

亚低温脑保护的护理要点

亚低温脑保护的护理要点

亚低温脑保护的护理要点
1. 一定要密切监测体温啊!就像随时关注宝贝的情绪一样。

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就给患者量个体温,不能让体温波动太大呀,不然怎么起到好的脑保护效果呢!
2. 保持环境安静很重要啊!这就好比人在熟睡时需要安静一样。

要是周围吵吵闹闹的,能对患者好吗?所以一定得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3.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呀!就像时刻留意朋友的脸色变化一样。

要是发现有什么异常,赶紧告诉医生,可不能耽误了!
4. 皮肤护理也不能马虎啊!就像我们爱护自己的脸蛋儿一样精心。

按时翻身、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可别让患者出现皮肤问题呀!
5. 做好营养支持哦!这和给小树施肥让它茁壮成长是一个道理呀。

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来恢复,可不能让患者饿着呀!
6. 心理护理也很关键呢!这不就像给人鼓励打气一样嘛。

多和患者交流,哪怕他暂时不能回应,也要让他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啊!
7. 医护配合要默契呀!这就如同跳舞时两人要配合好步伐一样。

医生说怎么做,咱们就严格执行,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亚低温脑保护发挥最大作用呀!
总之,亚低温脑保护的护理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才能真的帮助到患者呀!。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

04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性原则
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舒适性原则
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减轻 治疗带来的不适感。
有效性原则
确保亚低温治疗的有效性 ,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 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控制低温程度
全身亚低温治疗通常用于治疗新生儿低体温、心肺复苏 等情况。
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方法包括使用冰毯、冰水浴等。
亚低温治疗设备与技术
亚低温治疗设备主要包括温度监 测仪、冷却装置、温度控制仪等

亚低温治疗技术包括温度监测、 温度控制、复温等步骤,需要专
业医护人员的操作和监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亚低温治 疗的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 完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亚低温治疗通常将患者的体温控制在 32℃~35℃之间,这个温度范围既能 降低脑组织代谢率,又不至于引起严 重的并发症。
亚低温治疗原理
降低脑组织代谢率
亚低温治疗通过降低体温,减缓脑组 织的代谢速度,减少脑细胞对氧和能 量的需求,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减少钙离子内流
亚低温治疗可以抑制钙离子内流,减 轻钙离子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有助 于保护脑细胞。
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
适当的亚低温治疗时间对于疗效的发挥至关 重要。
护理干预
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亚低温 治疗的疗效。
06
亚低温治疗的未来展望
亚低温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01
亚低温治疗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 ,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2
新型亚低温治疗设备的研发和应 用,将为临床提供更加便捷和精 准的治疗手段。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一、概念:亚低温主要是指轻度低温33-35℃(均为体何温度),中度低温29-32℃,在临床上用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者人工冬眠。

二、适应症: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中枢性高热、心肺复苏术后。

三、作用:1)、主要是积极预防、控制脑水肿和脑缺氧。

(1)、防止由于脑损害而引起的高热、保护血脑屏障,防止脑水肿进一步恶化。

(2)、降低脑组织代谢率和耗氧量,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减低颅内压。

(3)、减少甘露醇用量,相应减少肾功能损害的毒副作用。

2)、降温时间窗:伤后亚低温实施越早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也越明显,尽量在伤后24h内实施。

中心体温在8-12h逐渐降至33-35℃,并维持24-48h为宜。

四、作用机理1)减低脑细胞氧耗量,降低脑能量代谢,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

2)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

3)抑制有害物质释放,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

4)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

5)增加泛激素的合成,促进脑细胞结构很和功能的修复。

6)减少Ca2+的内流,调节钙蛋白激酶Ⅱ活性。

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当体温下降至25℃时,脑组织耗氧量仅正常的1/3;体温每下降1℃,脑血流量减少6.7%;但在复温后,氧耗并非恢复到以前水平,而是增加了15%;脑脊液压力也随体温下降而下降,体温每下降1℃,脑脊液压力下降5.5%;体温低于25℃时,脑实质容积约缩小4.1%;体温在18-20℃时,脑循环阻断30分钟是安全的。

六、方法:1)、局部降温:降温:冰袋、冰枕、冰帽、冰毯。

全身降温;冰水浴、亚低温治疗仪。

2)、降温前准备:1.头颅CT检查,如有手术指征,则先行急诊手术。

2.连接各种监护设备。

(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前要置入带有温度探头的导尿管,行BIS监测)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连接呼吸机(关闭呼吸机的加热装置?)、使用肌松药物。

4.常规化验检查(电解质、血凝等)。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文档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文档

亚低温治疗及护理一、亚低温治疗原理亚低温治疗是一种利用特定方法降低患者体温至亚低温状态的治疗方式。

通过降低体温,可以抑制脑细胞的代谢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脑组织的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在脑卒中、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亚低温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等。

二、适用人群与禁忌人群适用人群:1. 脑卒中、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2. 体温升高或中枢性高热的患者;3. 需要降低机体代谢和氧耗的患者。

禁忌人群:1.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不稳定的患者;2. 存在严重电解质紊乱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 存在颅内高压或病情危重的患者。

三、治疗方法与步骤1. 治疗方法:亚低温治疗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方法实现。

物理降温包括冰敷、冰毯、冰帽等,药物降温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退热药等。

2. 治疗步骤:(1)评估患者情况,确定亚低温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2)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3)选择适当的降温方法,如冰敷、冰毯等;(4)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降温速度和温度,避免过快或过慢降温;(5)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患者舒适,注意保湿和保暖;(6)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四、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1. 护理要点:(1)监测体温变化,保持体温在亚低温状态;(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和翻身拍背;(3)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评估病情状况;(4)注意保湿和保暖,预防皮肤冻伤和肺炎等并发症;(5)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2. 注意事项:(1)避免过快或过慢降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其他并发症;(2)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患者舒适,避免过度刺激和躁动;(3)对于存在心肺功能不全或电解质紊乱的患者,需特别注意监测和治疗;(4)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尊重其人格尊严。

五、常见问题与解答1. 亚低温治疗是否会对身体造成副作用?答:亚低温治疗对身体的影响较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皮肤冻伤、呼吸道干燥等。

亚低温治疗技术

亚低温治疗技术
Company Logo
呼吸系统
➢ 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患者,由于冬眠合剂的使用,中枢神经处于抑 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较缓慢,但节律整齐。
➢ 若呼吸频率太快或快慢不等,或呼吸变浅,出现点头样呼吸,应 考虑中枢过度抑制,立即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呼吸中枢兴奋 剂静滴,或行机械通气。
➢ 要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及有无口唇、指甲发绀等缺氧 表现,同时心电监护生命体征,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使 用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加强气道的管理,湿化气道,稀释痰液, 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5、高血糖
原因:抑制胰岛素分泌并引起胰岛素抵抗 应常规监测血糖 低温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影响外周血糖
监测结果。因此经动静脉置管及中心静 脉导管处抽血监测血糖
6、感染
抑制白细胞生成,破坏中性粒细胞及巨 噬细胞功能
抬高床头,预防VAP 监测血常规及胸片
7、复温休克
复温过程中,由于血管扩张,致有效循 环血量减少,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因此复温不宜过快,可适当给予儿茶酚 胺类药物以增加外周阻力。
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前先用体温表测温一次,然后将体温传感器置于肛门, 开机使用。主机即可显示体温,与先前所测体温表体温进行对比。
亚低温常使用体表降温法,应用降温毯,降温速度控制在2~4h降低10C常 在4~12h,将肛温降至32~350C
复温
停止亚低温治疗时:先关电源,再拔插头 断开主机与冰毯的管道 (管道出口高于冰毯,防止水流出)撤出冰毯,放出冰毯和主机 内的水 清洁冰毯和主机待用
பைடு நூலகம்环系统
➢ 24 h动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ECG、血压、脉搏、四肢肢端循 环情况及电解质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 正常情况下,患者应面色红润,四肢温暖,血压正常,脉搏稍慢 但节律整齐,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血压下降、心 律不齐,提示微循环障碍,说明冬眠过深或体温过低,应立即停 用冬眠合剂和亚体温治疗仪,给予保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紊乱,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分析【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亚低温脑保护作用机制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的体温处于一种可控制的低温状态[1]。

大面积脑梗死继发体温升高是脑部严重损害的结果,体温升高又加重了脑缺血,使脑梗死面积增大。

因此,开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亚低温治疗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1 亚低温治疗的保护作用机制亚低温具有脑保护作用,可作为神经保护治疗的有效措施[2],传统认为,亚低温主要通过降低葡萄糖和氧耗减缓脑代谢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一系列有关亚低温治疗对卒中模型动物的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理学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有:降低脑组织耗氧量,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抑制颅脑损伤或缺血后急性高血压反应;抑制颅脑损伤或缺血后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和释放;抗凋亡、钙离子介导的蛋白水解作用以及线粒体损伤,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对神经元的损害和氧自由基产生,保护血脑屏障,降低血管渗透性和减轻脑水肿,抑制免疫和炎症反应,降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减轻细胞膜渗透性改变和细胞内酸中毒,抑制神经元凋亡和脱氧核糖核酸(DNA)裂解,抑制脑升温后的脑损害。

2 体温升高对大面积脑梗死的影响大面积脑梗死继发体温升高的发生率为39.4%,感染是其主要原因。

大面积脑梗死继发体温升高是脑部严重损害的结果,体温升高又加重了脑缺血使脑梗死面积增大。

有研究显示,亚低温治疗病人的凝血功能有异常,提示较长期的亚低温要注意检测病人的凝血功能以防止发生严重的并发症[3]。

此外,'体温升高还会降低局部神经元DNA的自我修复能力,降低神经保护剂的疗效。

脑梗死后继发体温升高与大面积脑梗死导致间脑结构损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引起中枢性高热。

因此,对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积极防治感染,防止体温升高,对阻断脑疝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颅脑外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亚低温组)及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在伤后24 h内应用亚低温治疗,将直肠的温度控制在32~35 ℃;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降温,将直肠温度控制于37.8~38.5 ℃,其他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免疫功能。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的患者伤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明显下降,治疗优良率提高,且预后及免疫功能均显著改善。

结论:颅脑损伤的患者通过亚低温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亚低温治疗对其免疫功能亦具有保护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颅脑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创伤疾病[1],而亚低温治疗是近年国内外均公认的治疗颅脑损伤而行之有效的方法[2]。

不断有研究发现,亚低温治疗不仅可以避免深低温的不良反应,而且具有保护脑神经功能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的作用[3]。

现选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病例分析,现将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颅脑外伤患者80例,GCS评分3~5分者60例,6~8分者20例,均无明显的其他脏器复合伤和心肺功能衰竭。

其中男64例,女16例,年龄19~49岁,平均(33.11±2.43)岁。

交通事故伤者46例,高空坠落伤29例,机器压伤5例。

入院时体温为36.3~39.4 ℃;深昏迷者43例,中昏迷28例,浅昏迷9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亚低温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亚低温组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33.12±2.31)岁,对照组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33.10±2.59)岁。

亚低温技术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脑保护治疗中的应用

亚低温技术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脑保护治疗中的应用

亚低温技术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脑保护治疗中的应用作者:秦克秀王天辰张泓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08期[摘要] 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易产生广泛的组织器官损伤,亚低温(32~34℃)治疗能改善预后和使患者获益。

临床上可以选用降温毯、冷液体快速静脉输注、自粘型水凝胶包被、血管内冷却降温、冰敷冰帽等多种措施使体温降低。

一般认为在心肺复苏后0.5~0.6 h内开始降温是一个合适的“亚低温治疗时间窗”,低温时间l2~24 h,然后缓慢(0.25~0.5℃/h)复温到36.5℃。

寒战、肺部感染、低血压、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是低温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亚低温技术;应用;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 R541.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8-52-03[Key words] 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 Mild hypothermia; Application; Adverse reactions心搏骤停后的低温治疗已经成为复苏后的最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自20世纪50年代末现代心肺复苏学开创以来,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约30%~40%自主循环恢复,然而,由于心脏骤停而导致全身长时间的完全性缺血,机体在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又进入更为复杂的新的病理生理过程。

全身性缺血与再灌注的影响,在自主循环恢复后极易产生广泛的组织、器官损伤。

既往将这种状态命名为“复苏后病”(postresuscitation disease)或“复苏后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syndrome,PRS)[1]。

新近国际复苏联盟及美国心脏协会把这种情况称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2]。

亚低温疗法

亚低温疗法

亚低温疗法亚低温疗法(hypothermia therapy)是指采用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体核温度降至32~34℃之间,从而达到减轻脑损害、保护脑功能的目的。

临床上多采用两种方法来降低脑部温度,一是用冰袋、冰帽等头部局部降温;二是用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全身降温。

一、原理1.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轻乳酸堆积。

2.抑制脑损伤后白三烯B4及其他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和释放,减轻脑水肿,有效降低颅内压,在25~37℃,体温每降低1℃颅内压可平均降低5.5%。

3.保护血脑屏障。

有研究表明,在30~33℃时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显著减轻。

4.稳定细胞膜的通透性,主要是稳定Na+-K+泵的功能,使细胞内外的钠钾离子恢复正常,以防止脑水肿发展。

5.能显著抑制缺氧所造成的神经元钙离子内流,降低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二、适应范围(一)适应证1.心肺复苏术后。

2.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脑缺血。

3.颅内感染、脑干损害,尤其是伴有去大脑强直发作者。

4.持续性中枢性高热者。

5.颅脑外伤后有明显精神症状或谵妄、躁动不安者。

(二)禁忌证1.患儿处全身衰竭状态。

2.合并休克尚未纠正者。

3.未完全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者。

三、操作步骤1.遵医嘱应用冬非合剂冬眠灵(氯丙嗪)和非那更(异丙嗪)各1mg/(kg·次)静脉缓慢注射或肌内注射,以避免机体在物理降温时出现寒战。

2.待患儿进入昏睡状态,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明显减弱后开始用物理降温措施。

采用亚低温治疗仪,也可用冰枕、冰帽和颈、腋、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或敷冰水毛巾来降低体温。

3.监测肛温,把患儿的体温控制在肛温32~34℃。

四、护理要点1.低温疗法的效果与开始使用低温的时间有关,凡具有使用低温指征的患儿应尽早使用。

对心肺复苏术后患儿,在心跳呼吸恢复或心跳恢复及机械控制呼吸后即可开始降温,甚至在心脏按压的同时即可在头部用冰袋降温。

因为脑细胞损害和脑水肿在循环停止十几分钟即出现,循环停止后中枢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脑循环状态和脑部温度。

亚低温脑保护治疗课件

亚低温脑保护治疗课件
并发症:低血压、心律失常、感染等
01
01
02
03
04
处理方法: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亚低温治疗的温度和时间,加强护理
治疗原则:个体化、综合治疗,确保患者安全
02
03
04
亚低温治疗在脑损伤中的应用
01
脑损伤类型:包括脑外伤、脑卒中、脑缺血缺氧等
02
亚低温治疗的作用: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脑损伤
03
亚低温治疗的时机:在脑损伤发生后的早期进行
04
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
亚低温治疗在脑卒中的应用
治疗时机:亚低温治疗应在脑卒中发生后的6小时内进行
02
治疗方法:通过降低患者体温,减缓脑细胞的损伤和死亡
03
脑卒中患者: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
01
治疗效果:亚低温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优化亚低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01
研发新型亚低温治疗设备:提高治疗效率,降低成本
02
探索亚低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03
加强亚低温治疗临床研究:积累更多临床数据,提高治疗效果
04
亚低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技术难度大,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
1
机遇: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脑损伤,提高患者生存率
4
保护线粒体功能:亚低温可以保护线粒体的功能,维持脑细胞的能量供应。
亚低温对脑血流的影响
降低脑血流量:亚低温可以降低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的氧耗和代谢需求。
改善脑微循环:亚低温可以改善脑微循环,增加脑组织的氧供和营养供应。

亚低温脑保护治疗PPT课件

亚低温脑保护治疗PPT课件
• 最近的美国问卷调查发现,有30.9% 的急诊医师不采用亚低温 治疗方法。
• 国内对于亚低温治疗的了解较国外欠缺,认为亚低温治疗的循 证医学依据不足、方法繁琐、难以操作、担心不良反应,以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不规范。
二、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
脑损伤的机制
CHEST 2014; 145(2):386–393
Arctic Sun体温控制仪
侵入性降温
1. 体腔降温 2. 静脉输液法 3. 体外循环法 4. 血管内导管降温 5. 食道降温
1. 体腔降温: 用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灌入胸腔或腹腔进行灌洗降温。此法 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而且冰水直接接触心脏会发生心室颤 动或其它心律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常用于手术中的降温。
一、亚低温治疗概述
低温(hypothermia)疗法是一种以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
温降低到预期水平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
•轻度低温(mild hypothermia,33~35℃) •中度低温(moderate hypothermia,28~32℃) •深度低温(profound hypothermia,17~27℃) •超深度低温(ultra-profound hypothermia,2~16℃)
推荐亚低温治疗用于心脏骤停复苏的患者
Circulation 2010;122;S640-S656
低温治疗当前存在的问题
• 2006年美国1项针对急诊、心脏、ICU医师的调查,74%的医师 从未对PCAS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
• 2011年Kremens针对美国一个州ICU的调查,只有63%的医院 对PCAS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
降温准确快速、容易控制,可结合 血滤技术清除血液内有害物质。缺 点是需要复杂设备和准备,创伤大 、副作用多,不易在院前和大多数 急诊室使用。

亚低温对脑保护的治疗与护理

亚低温对脑保护的治疗与护理

能障碍等并 发症 ,近年来 已亚低温进行 脑保 护治疗 ,亚低温 如果一 侧瞳孔放 大 ,对光反射 消失 ,则 提示颅 内压有 血肿 ,
严格 的护理管理 ,笔者研究亚低温对脑保护 的治疗与护理方
法 ,临床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清理 口腔 ,防止 口腔 内细菌使 呼吸道感染 ,进行雾化 吸人 以
作 ,要为患者清洁会 阴部 ,防止尿路感染 ,更换尿袋 ,注意
1 . 3 . 2 生命体征 的监护
用亚低温治疗 的患者应该进行心 电
引流管 的通畅 ,要为患者定时翻身 ,防止发生褥疮 。由于低
温治疗 时角膜反射减弱而分泌物减少 ,所 以要注意保护好患
监 护 ,高压 、脉搏 以及面色等 情况 ,要 时刻注意体 温变化 , 并记 录肛 温 ,进行 比较 ,观察 患者呼吸情况 ,如果 出现 面色
化 ,患者属于睡眠状态 ,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则需要从瞳孔 以及其 他方面 ,双侧 正常瞳孑 L 为 圆形等大 ,对光反射灵 敏 ,
而一侧或是双侧 瞳孔进行性放大提示脑受压或脑疝 形成 ,如 果 患者 四肢 由屈 曲转为伸直内翻或无反应 ,则病情 加重 ” 。 1 . 3 . 4 呼吸系统 患者 咳嗽反射减弱或是消失 ,气道分泌物 不能 自主排出 ,则容 易造成气道 阻塞 以及肺部感染 ,需要行 气管切 开术 ,人工建立 呼吸功能 ,要保持 患者呼吸道通 畅 ,
【 关键词 】 亚低温 ; 脑保护 ; 临床治疗 ; 护理管理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4 9 8 5 . 2 0 1 3 . 0 9 . 0 3 5
脑部严重损伤具有较高 的死亡率与致残率 ,低温脑保护

亚低温技术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脑保护治疗中的应用

亚低温技术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脑保护治疗中的应用

r e w a r m i n g s l o w l y( 0 . 2 5— 0 . 5 ̄ C / h )t o 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3 6 . 5 ℃ .C h i l l s , l u n g i fe n c t i o n , h y p o t e n s i o n , a r r h y t h mi a s , t h r o mb o c y t o p e —
可以选 用降温毯 、 冷液体快速静脉输注 、 自黏 型水凝胶包被 、 血管内冷却降温 、 冰敷冰帽等多种措施使体温降低。一般认 为在心
肺 复苏后 0 . 5— 0 . 6 h内开始降温是一个合适的“ 亚低温治疗 时间窗”, 低温时 间 1 2~ 2 4 h , 然后缓慢 ( 0 . 2 5~ 0 . 5℃/ h ) 复温到 3 6 . 5  ̄ C。寒 战、 肺部感染 、 低血压 、 心律失 常 、 血小板减少是低温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 良反应 。 关键词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 亚低温技术 ; 应用 ; 不 良反应
Ab s t r a c t: T h e c a r d i a c a r r e s t p a t i e n t s e a s y t o p r o d u c e a w i d e r a n g e o f t i s s u e a n d o r g a n d a ma g e w i t h r e t u r n o f s p o n t a n e o u s c i r c u l a t i o n , mi l d
h y p o t h e r m i a( 3 2~ 3 4℃ )t r e a t m e n t c a n i m p r o v e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a n d b r i n g ma n y b e n e i f t t o t h e p a t i e n t s .C o o l i n g b l a n k e t s , c o l d l i q u i d r a p —

亚低温脑保护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亚低温脑保护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MEDICAL TREATMENT1低温脑保护作用机理治疗性的低温的机制存在多种分子和细胞水平[1]:①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②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③抑制乙酰胆碱、儿茶酚胺以及兴奋性氨基酸等内源性毒性物质对脑细胞损害作用;④减少钙离子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⑤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

2关于低温脑保护的临床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肺损伤和急性脊髓损伤时,降低核心温度可以有益的效果.Schwab 将100名大脑中动脉脑梗塞患者体温降至33℃,共48~72h,死亡率明显低于历史对照组[2],研究表明低温可以明显减少新生儿脑病患者的死亡率和中期致残率[3],200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期发表了两项临床研究[4-5]:院外心跳骤停患者复苏后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复苏后神经功能,同时也降低该类患者整体死亡率。

因此2003年国际复苏联盟(The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 ,ILCOR)推荐对于院外因室颤心脏骤停患者,如果复苏成功后持续昏迷,应用低温疗法治疗。

美国心脏协会在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推荐对复苏后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并在2010年指南中得到进一步认可。

3低温开始时机2007年Tissier 研究认为低温减少缺血后反应性充血,在缺血期提供心脏保护,其研究团队通过全氟化碳冷却液通气降温,发现再灌注前TLV 降温和对照组比较,损伤没有明显减少,表明仅仅在再灌注时降温是无效的。

而在再灌注较早阶段降温损伤明显减少[6]。

低温治疗开始时间应在伤后6h 以内才能起到较好治疗效果。

Jiang 等[7]动物试验发现伤后5min、15min 亚低温治疗对实验动物颅脑伤后运动神经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30min 后对颅脑损伤动物运动神经的保护作用明显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
生堡塞旦』L型!堕壅垫查!!!!生!旦箜望鲞笙!塑鱼!堕!垒P£!垦!垫生尘!坚!!!!!型!!!兰!!!!:!!!型!:!
・专家论坛・
亚低温治疗与脑保护
杨传忠朱小瑜 【摘要】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仍然威胁新生儿的健康质量,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新生儿缺氧缺血
性脑病患儿实施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已证明对神经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效果在出
研究用于早产儿(32~35周)缺氧损害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 肠炎(NEC)时的脑保护治疗。10‘11’。

亚低温治疗的神经保护机制 围生期窒息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主要原
因,通过对HIE发生的神经生化过程研究,有学者提出“继发性 能量衰竭”的概念…2|。在严重的缺氧缺血发生后,部分严重受 损的神经细胞发生死亡,但大部分进入“原发性能量衰竭阶 段”,氧和葡萄糖的供应中断,细胞内ATP迅速耗竭,各种代谢 产物堆积,兴奋性氨基酸释放;此时如经过有效复苏恢复灌注、 重新提供氧和能量供应,则进入“潜伏期”,受损细胞内ATP及 磷酸肌酸等得到短暂、迅速的部分或完全恢复;但经过6~48
author:y0昭Chuanzhong,Email:yangczgd@163.com
hypoxie—ischemic brain damage is still threatening the quality of the survivors.Immediate

【Abstract】Perinatal
cooling and the novel strategies of hypothermia plus
adjuvant
therapies.
【Key words】Hypothermia;Hypoxic—ischemic
eneephalopathy;Neuroprotection;Infant,newborn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Yang
to
Chua—
of
Neonatology,Shenzhen Maternity&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Affiliated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Shenzhen 518028,Guangdong Province,China Corresponding
果进行了综合评价”。2“,目前普遍认为亚低温治疗对足月儿或
近足月儿可降低中、重度HIE患儿病死率、改善神经系统发育 障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Jacobs等“J对11项RCT进行 荟萃分析,共纳入1 505例因围生期缺氧缺血所致的中、重度 HIE患儿,随访至18个月,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18个月时的 病死率和严重神经系统伤残联合发生率(RR=0.75,95%CI: 0.68~0.83;NNT=7,95%CI:5~10);生存者中严重残疾率也 明显下降(RR=0.77,95%CI:0.63~0.94);但对生存者中失明 (RR=0.57,95%CI:0.30~1.08)或耳聋的发生率(RR=0.93, 95%CI:0.37~2.34)无显著影响。虽然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较 高,但需治疗的心律失常、低血压或凝血功能的影响等不良反应 无显著增加。王来栓等”J也得到相似结果。在Jacobs等。2驯的 研究中也对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与全身亚低温治疗的疗效 进行分析发现,全身亚低温治疗对降低18个月时的病死率和严 重神经系统伤残联合发生率优于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RR: 0.69比0.85,95%CI:0.55—0.86比O.69~1.05)。随访到 7岁,初步结果也证实亚低温仍然具有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3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脑保护策略 如何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脑组织,是目前较为 关心的一个话题。许多国家根据临床多中心的RCT及循证医 学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指南。虽然对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具体实 施细则尚有一些争论,但治疗原则已基本达成共识。对亚低温 治疗开始的时间、亚低温方法的选择、亚低温的降温幅度、亚低 温持续时问、亚低温开始降温和结束时的升温速度等进行了规 范。
全球每年有1.36亿新生儿出生,约1 000万新生儿出生时 需要复苏处理;每年约有360万新生儿死亡,前3位的死亡原因 依次为感染、早产和窒息J。。估计有81.4万新生儿死于出生 时窒息及相关损害。。。围生期的缺氧窒息常常导致新生儿发 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发达国家发生率约为3%0,在发展 中国家可能会更高。J。至少25%一30%的HIE存活儿中有远 期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后遗症,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i大 的影响。4。。对于HIE的治疗方法,韩玉昆教授经过多年的实验 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了“三对症、三支持和分阶段进行处理”的 综合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在评估新生动物研 究和多项人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结果的基础上,美国国 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院(NICHD)在2005年提出将亚低 温治疗作为新生儿HIE的治疗模式,可以降低神经系统发育障 碍后遗症而无明显不良反应。5。近年各国与地区也相继推出 了亚低温治疗规范和指引”“。 在医学上一般将低温分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 (28~32℃)、深低温(17~27℃)、超深低温(0~16 cc),其中 轻度和中度低温(28~35℃)又称为亚低温。研究显示当体温 低于32℃时,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包括心血管系统、凝血功 能及内环境紊乱等。亚低温疗法是指用人工方法将患儿体温 降低2~5 oC(即体温降至33~35℃),以改善神经病理学、能 量代谢、电生理及功能预后,以达到治疗目的,临床证明是安全 有效的,且不良反应较小。9。在新生儿期主要用于足月或近足 月儿(>35周)围生期窒息缺氧引起的脑损害,近年来也有学者
生18个月甚至到儿童期仍然明显。现就亚低温的脑保护机制、亚低温过程中如何发挥其脑保护的最佳效果以
及亚低温治疗新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
亚低温;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保护;婴儿,新生
neonates
Hypothermia therapy and the neuroprotection of
nzhong,Zhu Xiaoyu.Department
于组织代谢水平的下降已足以满足组织对血氧的需求,血中反
映代谢状态的血乳酸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11’。 1.2降低细胞毒性物质的积聚在“原发性能量衰竭期”,无 氧代谢使得各种代谢产物堆积及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缺血又使 无氧代谢所需的葡萄糖转运减少,同时细胞膜功能的改变使钙 离子内流,激活一氧化氮(NO)合酶,NO生成增加。随着缺氧 缺血的改善,进入“潜伏期”,细胞能量得以短暂迅速的恢复,线 粒体缺氧后复氧又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损害氧化磷酸化和电 子传递相关的酶。损伤的线粒体在有足够能量供应时释放信 号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亚低温可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 放,减少氧自由基的爆发,减轻脑水肿,保护血脑屏障,减少钙离 子内流,减少NO的生成,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等,起到保护神 经和减轻神经元凋亡的作用”l。 1.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在缺氧缺血后同 时存在或序贯发生。严重的缺氧缺血导致细胞坏死,在轻度缺 氧缺血或坏死周边区域的细胞发生迟发性死亡。细胞凋亡是 一个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某些因素导致线粒体释放促凋亡细 胞因子等,然后通过效应性半胱天冬酶(Caspase)的级联反应, 最后对其底物分解和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进行清除。研究表 明: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损害的后续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 用…1;亚低温治疗可减少脑皮质、白质、脑干、海马以及丘脑、基 底核等部位的脑损害”。9。 亚低温的抗凋亡机制也可能与基因调控相关,其中p53基 因可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而Bcl一2是目前已知的主要抗凋亡 基因,其一方面通过防止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 C)的释放,阻 断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另一方面通过调节钙通道等从而抑 制细胞凋亡而达到神经保护作用。p53基因与缺血损害的程度 呈正相关,亚低温治疗时可下调p53基因的表达。20,并增加 Bcl一2基因的表达【“1。 动物研究发现:HIBD发生时,大量Cyt C从线粒体内释放 人胞质中,72 h达最高峰,亚低温治疗后Cyt C从线粒体内释放 入胞质明显减少;Caspase一3酶活性在HIBD的脑组织中24 h达 到最高峰,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HIBD引起的Caspase一3活性 升高,并以亚低温治疗24 h的降幅最大。”。。所以,亚低温对线 粒体途径细胞凋亡的发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1.4亚低温时细胞因子在脑保护中的作用 炎性细胞因子在 HIBD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如IL一1b、IL一2、IL-6、TNF—d和内皮 素一1(ET—1)等。亚低温治疗可抑制HIE急性期损伤性细胞因 子的释放,减轻HIE患儿的炎性级联反应,起到脑保护性作用, IL一6水平在HIBD发病24 h达到高峰,并与缺氧缺血的程度相 关;哑低温治疗时可明显抑制IL-6早期大量的分泌。2“,从而降 低IL-6与其他炎性细胞因子协同发挥细胞毒性作用,阻断d】 IL一6介导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 在中、重度HIE头部亚低温治疗24 h和72 h时,IL一1b和 TNF一仪明显低于非亚低温治疗患儿”。TNF一仪_lf改变血脑屏 障的通透性,促进炎性细胞进入神经组织内,损伤髓鞘,使少突 胶质细胞溶解死亡,使用抗TNF—d抗体可减轻脑细胞水肿和脑 损伤Ⅲo。IL一1b町使脑内前炎性介质和前凝血酶原水平增高, 促进急性神经病理变化。亚低温治疗町抑制IL—l b和TNF—O/.的
hypothermia
on
the basis of early muhimodality therapy iserapy for newborn with hypoxic・・ischemic encepha・-
are
lopathy(HIE).The
effects of hypothermia therapy

后,这部分细胞再次出现细胞能量代谢衰竭,进入“继发能量衰 竭阶段”,出现线粒体功能障碍,并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化级联 反应,最终促发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一旦进入“继发能量衰竭 阶段”,往往造成不可逆的细胞损害。原发性损伤是HIBD的始 发因素,而继发性损伤则关系着患儿的预后。所以,从HIE的 病理生理过程着手进行急性期的治疗,一方面需迅速恢复稳定 和持续的神经系统血液灌注,保证适当的氧和能量的供应,清除 堆积的代谢产物,包括积极有效的复苏以及“三对症、三支持” 等一系列早期的积极处理措施;另一方面需设法减轻二次能量 衰竭的发生,减少进入“继发能量衰竭”的神经细胞数。在细胞 进入“继发能量衰竭阶段”前的“潜伏期”内,尽早进行亚低温治 疗被认为是目前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亚低温治疗对神经细胞 的保护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机制。 1.1降低脑细胞代谢水平一般情况下,体温每增加1 oC,基 础代谢率增高13%,颅内血流灌注增多约8%;而脑部温度下降 l℃,脑代谢率可降低约5%,减少了氧和能量的消耗”l。脑细 胞损伤发生前,常出现细胞的高能量代谢,引起高能磷酸化物 质,如ATP、磷酸肌酸的耗竭以及乳酸的积聚,直接影响新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