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2-1.2.2第2课时分段函数及映射

合集下载

数学课件:第一章 1.2 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数学课件:第一章 1.2 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⑥吞噬:吞吃;吞咽;吞食。 ⑦回光返照:比喻人将死时神志忽然清醒或短 暂的兴奋。 ⑧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 喧扰,议论纷纷。 ⑨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 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 紧张到极点。 ⑩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三、文学常识 走近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 国大戏剧家、诗人。他幼年时就对戏剧产生了 兴趣,他曾进过文法学校,接触到古代罗马的 诗歌和戏剧。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曾在剧 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 登台演戏。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三个时期。 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 步成就时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主 要作品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典例 2] 已知实数 a≠0,函数 f(x)=2-x+x-a,2ax,<x1≥,1. 若 f(1-a)= f(1+a),则 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当 a>0 时,1-a<1,1+a>1. 这时 f(1-a)=2(1-a)+a=2-a,
f(1+a)=-(1+a)-2a=-1-3a. 由 f(1-a)=f(1+a)得 2-a=-1-3a,解得 a=-32.不合题意,舍去.
求 f(-5),f(- 3),f(f(-52))
的值.
[解析] (1)由-5∈(-∞,-2],- 3∈(-2,2), -52∈(-∞,-2],知 f(-5)=-5+1=-4,
f(- 3)=(- 3)2+2(- 3)=3-2 3. ∵f -52=-52+1=-32,且-2<-32<2, ∴f [f -52]=f -32=-322+2×-32=94-3=-34.
判断一个对应是否为映射,依据是映射的定义,判断方法为:先看集合 A 中每一 个元素在集合 B 中是否均有对应元素.若没有,则不是映射;若有,再看对应元 素是否唯一,若唯一,则是映射,若不唯一,则不是映射.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课时分层训练 :第一章 1.2 1.2.2 第二课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课时分层训练 :第一章 1.2 1.2.2 第二课时

第一章1.2 1.2.2第二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课时分层训练‖层级一‖|学业水平达标|1.下列对应是从集合M 到集合N 的映射的是( ) ①M =N =R ,f :x →y =1x ,x ∈M ,y ∈N ; ②M =N =R ,f :x →y =x 2,x ∈M ,y ∈N ; ③M =N =R ,f :x →y =1|x |+x ,x ∈M ,y ∈N ;④M =N =R ,f :x →y =x 3,x ∈M ,y ∈N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D .②④解析:选D 对于①,集合M 中的元素0在N 中无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①不是映射.对于③,M 中的元素0及负实数在N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③不是映射.对于②④,M 中的元素在N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②④是映射.故选D.2.若A 为含三个元素的数集,B ={-1,3,5},使得f :x →2x -1是从A 到B 的映射,则A 等于( )A .{-1,2,3}B .{-1,0,2}C .{0,2,3}D .{0,1,2}解析:选C 由映射的概念,A 中的元素在关系x →2x -1下,成为-1,3,5,则A ={0,2,3}.3.设函数f (x )=⎩⎪⎨⎪⎧x 2+1,x ≤1,2x ,x >1,则f [f (3)]=( )A.15B .3C.23 D .139解析:选D f (3)=23,f [f (3)]=f ⎝ ⎛⎭⎪⎫23=⎝ ⎛⎭⎪⎫232+1=49+1=139. 4.设函数f (x )=⎩⎨⎧x +2,x ≤-1,x 2,-1<x <2,2x ,x ≥2.若f (x )=3,则x =( )A .1B .±3 C.32D . 3解析:选D 若⎩⎨⎧ x +2=3,x ≤-1,即⎩⎨⎧x =1,x ≤-1无解;若⎩⎨⎧ x 2=3,-1<x <2,⎩⎨⎧x =±3,-1<x <2,所以x = 3. 若⎩⎨⎧2x =3,x ≥2,⎩⎪⎨⎪⎧x =32,x ≥2无解.综上可知,x = 3.5.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是两条线段(如图所示,不含端点),则f ⎣⎢⎡⎦⎥⎤f ⎝ ⎛⎭⎪⎫13等于( )A .-13B .13C .-23D .23解析:选B 由题图可知,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 f (x )=⎩⎨⎧x -1,0<x <1,x +1,-1<x <0,所以f ⎝ ⎛⎭⎪⎫13=13-1=-23,所以f ⎣⎢⎡⎦⎥⎤f ⎝ ⎛⎭⎪⎫13=f ⎝ ⎛⎭⎪⎫-23=-23+1=13.6.已知A =B =R ,x ∈A ,y ∈B ,f :x →y =ax +b,5→5且7→11.若x →20,则x =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 5=5a +b ,11=7a +b ⇒⎩⎨⎧a =3,b =-10.所以y =3x -10.由3x -10=20,得x =10. 答案:107.函数f (x )=⎩⎨⎧2x 2,0≤x ≤1,2,1<x <2,x +1,x ≥2的值域是________.解析:当0≤x ≤1时,2x 2∈[0,2];当x ≥2时,x +1≥3,所以函数f (x )的值域是[0,2]∪[3,+∞).答案:[0,2]∪[3,+∞)8.某单位为鼓励职工节约用水,作出了如下规定:每位职工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0立方米的,按每立方米m 元收费;用水量超过10立方米的,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2m 元收费.某职工某月缴水费16m 元.则该职工这个月实际用水量为________立方米.解析:该单位职工每月应缴水费y 与实际用水量x 满足的关系式为y =⎩⎨⎧mx ,0≤x ≤10,2mx -10m ,x >10.由y =16m ,可知x >10.令2mx -10m =16m ,解得x =13. 答案:139.设函数f (x )=⎩⎨⎧x 2+bx +c ,x ≤0,2,x >0,若f (-2)=f (0),f (-1)=-3,求关于x 的方程f (x )=x 的解.解:∵当x ≤0时,f (x )=x 2+bx +c ,∴f (-2)=(-2)2-2b +c ,f (0)=c ,f (-1)=(-1)2-b +c .∵f (-2)=f (0),f (-1)=-3,∴⎩⎨⎧ (-2)2-2b +c =c ,(-1)2-b +c =-3,解得⎩⎨⎧b =2,c =-2.则f (x )=⎩⎨⎧x 2+2x -2,x ≤0,2,x >0,当x ≤0时,由f (x )=x 得x 2+2x -2=x ,得x =-2或x =1. 由于x =1>0,所以舍去. 当x >0时,由f (x )=x 得x =2, ∴方程f (x )=x 的解为-2,2.10.如图,动点P 从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B 开始,顺次经C 、D 、A 绕边界运动,用x 表示点P 的行程,y 表示△APB 的面积,求函数y =f (x )的解析式.解:当点P 在BC 上运动, 即0≤x ≤4时,y =12×4x =2x ; 当点P 在CD 上运动,即4<x ≤8时,y =12×4×4=8; 当点P 在DA 上运动,即8<x ≤12时, y =12×4×(12-x )=24-2x .综上可知,f (x )=⎩⎨⎧2x ,0≤x ≤4,8,4<x ≤8,24-2x ,8<x ≤12.‖层级二‖|应试能力达标|1.函数f (x )=x 2-2|x |的图象是( )解析:选C f (x )=⎩⎨⎧x 2-2x ,x ≥0,x 2+2x ,x <0,分段画出,应选C.2.(2019·兰州高一检测)已知f (x )=⎩⎨⎧1,x >0,0,x =0,-1,x <0.g (x )=⎩⎨⎧1,x 为有理数,0,x 为无理数,则f [g (π)]的值为( )A .1B .0C .-1D .π解析:选B g (π)=0,f [g (π)]=f (0)=0.3.已知f (x )=⎩⎨⎧1,x ≥0,0,x <0,则不等式xf (x )+x ≤2的解集是( )A .{x |x ≤1}B .{x |x ≤2}C .{x |0≤x ≤1}D .{x |x <0}解析:选A 当x ≥0时,f (x )=1, xf (x )+x ≤2⇔x ≤1, 所以0≤x ≤1;当x <0时,f (x )=0,xf (x )+x ≤2⇔x ≤2,所以x <0,综上,x ≤1.∴解集为{x |x ≤1},故选A. 4.如图,在△AOB 中,点A (2,1),B (3,0),点E 在射线OB 上自点O 开始移动.设线段OE =x ,过点E 作OB 的垂线l ,记△AOB 在直线l 左边部分的面积为S ,则函数S =f (x )的图象是( )解析:选D解法一:当x∈[0,2]时,直线OA:y=12x,此时S=12·x·⎝⎛⎭⎪⎫x2=x24;当x∈(2,3]时,直线AB:y=3-x,S=12·3·1-12·(3-x)·(3-x)=-x22+3x-3;当x>3时,S=32.对比图形特征易得D符合.解法二:显然当x=2时,面积为1,排除A,B,注意到x∈[0,2]时,面积增速越来越快,排除C.5.(2019·聊城高一检测)若定义运算a⊙b=⎩⎨⎧b,a≥b,a,a<b,则函数f(x)=x⊙(2-x)的值域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f(x)=⎩⎨⎧2-x,x≥1,x,x<1.画出图象为由图易得函数f(x)的值域为(-∞,1].答案:(-∞,1]6.若函数f(x)=⎩⎪⎨⎪⎧2x+2,-1≤x<0,-12x,0<x<2,3,x≥2,则f⎩⎨⎧⎭⎬⎫f⎣⎢⎡⎦⎥⎤f⎝⎛⎭⎪⎫-34=________.解析:∵-1<-34<0,∴f ⎝ ⎛⎭⎪⎫-34=2×⎝ ⎛⎭⎪⎫-34+2=12,而0<12<2. ∴f ⎝ ⎛⎭⎪⎫12=-12×12=-14. ∵-1<-14<0,∴f ⎝ ⎛⎭⎪⎫-14=2×⎝ ⎛⎭⎪⎫-14+2=32. 因此f ⎩⎨⎧⎭⎬⎫f ⎣⎢⎡⎦⎥⎤f ⎝⎛⎭⎪⎫-34=32.答案:327.已知实数a ≠0,函数f (x )=⎩⎨⎧2x +a ,x <1,-x -2a ,x ≥1,若f (1-a )=f (1+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当a >0时,1-a <1,1+a >1,由f (1-a )=f (1+a )可得2-2a +a =-1-a -2a ,解得a =-32,不合题意;当a <0时,1-a >1,1+a <1,由f (1-a )=f (1+a )可得-1+a -2a =2+2a +a ,解得a =-34.答案:-348.设集合A =⎣⎢⎡⎭⎪⎫0,12,B =⎣⎢⎡⎦⎥⎤12,1,函数f (x )=⎩⎪⎨⎪⎧x +12,x ∈A ,2(1-x ),x ∈B ,若x 0∈A ,且f [f (x 0)]∈A ,求x 0的取值范围.解:因为x 0∈A ,所以0≤x 0<12,且f (x 0)=x 0+12, 又12≤x 0+12<1, 所以⎝ ⎛⎭⎪⎫x 0+12∈B ,所以f [f (x 0)]=2⎝ ⎛⎭⎪⎫1-x 0-12=2⎝ ⎛⎭⎪⎫12-x 0,又f [f (x 0)]∈A , 所以0≤2⎝ ⎛⎭⎪⎫12-x 0<12,解得14<x 0≤12,又0≤x 0<12, 所以14<x 0<12.由Ruize收集整理。

教学设计2: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教学设计2: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1.2.2 第2课时分段函数及映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2)纠正认为“y=f(x)”就是函数的解析式的片面错误认识;(3)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过程与方法(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辨证地看待事物的观念和数形结合的思想;(2)使学生认识到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对应、映射是一种联系方式;(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分段函数的概念.难点:分段函数的表示及映射的概念(1)重点的突破:首先以两个例题为依据,通过学生的研习,组内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分段函数,再结合生活中的其他实例充分理解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最后通过习题,利用师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分段函数问题的解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强化训练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意识,突出重点的同时化解分段函数的表示这一难点;(2)难点的解决:在映射概念引入时,可先从学生熟悉的对应入手,选择一些具体的生活例子,然后列举一些数学例子,分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一对一四种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是映射,逐步归纳概括出映射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体会出映射是函数的推广,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2.了解映射的概念.(易混点) 【问题导思】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使用表格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国内邮寄信函(本埠),每封信函的重量和对应邮资如下表: 信函重量m /g 0<m ≤20 20<m ≤40 40<m ≤60 60<m ≤80 80<m ≤100 邮资M /元 0.801.602.403.204.00(1)邮资M 是信函重量m 的函数吗?若是,其解析式是什么? 【提示】 据函数定义知M 是m 的函数,其解析式为:M =⎩⎪⎨⎪⎧0.80,m ∈(0,20]1.60,m ∈(20,40]2.40,m ∈(40,60]3.20,m ∈(60,80]4.00,m ∈(80,100](2)在(1)中有几个函数?为什么?【提示】 一个.因为(1)中的函数虽然有5个不同的部分,但不是5个函数,只不过在定义域的不同子集内,对应关系不同而已.如果函数y =f (x ),x ∈A ,根据自变量x 在A 中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则称这样的函数为分段函数.【问题导思】在某次数学测试中,高一(1—)班的60名同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把该班60名同学的名字构成集合A ,他们的成绩构成集合B .1.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吗? 【提示】 是的.2.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对应是函数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因为集合A 不是数集. 映射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例1.已知函数f (x )=⎩⎪⎨⎪⎧x +2,x ≤-12x ,-1<x <2x 22,x ≥2.(1)求f ⎝⎛⎭⎫f ⎝⎛⎭⎫32的值; (2)若f (a )=2,求a 的值.【思路探究】 (1)求f ⎝⎛⎭⎫32→求f ⎝⎛⎭⎫f ⎝⎛⎭⎫32 (2)就(a )的取值范围分三种情形分别求解. 【自主解答】 (1)∵-1<32<2,∴f ⎝⎛⎭⎫32=2×32=3. 又3>2,∴f ⎝⎛⎭⎫f ⎝⎛⎭⎫32=f (3)=92. (2)当a ≤-1时,由f (a )=2,得a +2=2,a =0,舍去; 当-1<a <2时,由f (a )=2,得2a =2,a =1;当a ≥2时,由f (a )=2,得a 22=2,a =2或a =-2(舍去).综上所述,a 的值为1或2. 变式训练 已知n ∈N *,且f (n )=⎩⎪⎨⎪⎧n -2, n ≥10f (n +5), n <10,则f (4)=________.【解析】 由分段函数定义,f (4)=f (4+5)=f (9)=f (9+5)=f (14)=14-2=12 【答案】 12例2. 画出函数y =|x +1|+|x -3|的图象,并写出该函数的值域. 【思路探究】 y =|x +1|+|x -3|――→绝对值定义零点分段法去绝对值――→分段分段函数―→作图【自主解答】由y =|x +1|+|x -3|={ -2x +2,x ≤-14,-1<x ≤32x -2,x >3∴函数图象如图由图象易知函数的值域为[4,+∞) 变式训练下列图形是函数y =⎩⎪⎨⎪⎧x 2,x <0x -1,x ≥0的图象的是( )【解析】 由于f (0)=0-1=-1,所以函数图象过点(0,-1);当x <0时,y =x 2,则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在y 轴左侧的部分.因此只有图形C 符合.【答案】 C例3.下列对应关系中,哪些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1)A =B =N *,对应关系f :x →y =|x -3|;(2)A =R ,B ={0,1},对应关系f :x →y ={ 1,x ≥00,x <0; (3)设A ={矩形},B ={实数},对应关系f :矩形的面积. 【思路探究】 紧扣映射概念中的“任意一个”“唯一”即可判断.【自主解答】 (1)集合A 中的3,在f 作用下得0,但0∉B ,即3在集合B 中没有相对应的元素,所以不是映射.(2)对于集合A 中任意一个非负数都唯一对应元素1,对于集合A 中任意一个负数都唯一对应元素0,所以是映射.(3)对于每一个矩形,它的面积是唯一确定的,所以f 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变式训练已知点(x ,y )在映射f 作用下对应的元素是(2x ,x +y ),则(1,3)在f 作用下对应的元素是( )A.⎝⎛⎭⎫12,52 B .(2,4) C .(3,5)D .(4,6)【解析】 由题意知,x →2x ,y →x +y ,故(1,3)在f 作用下对应的元素是(2,4).【答案】 B与分段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典例 (12分)如图1-2-4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边上有一点P ,图1-2-4沿着折线BCDA 由点B (起点)向A (终点)运动.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PB 的面积为y .试求:(1)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y =f (x )的图象.【思路点拨】 当点P 在线段BC 上时△APB 的面积随点P 的变化而变化,当点P 在线段CD 上时,△APB 的面积是一个定值,当点P 在线段AD 上时,△APB 的面积随点P 的变化而变化,可见应分三段考虑面积计算.【规范解答】 (1)①当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 S △APB =12×4x =2x (0≤x ≤4).2分②当点P 在线段CD 上运动时, S △APB =12×4×4=8(4<x ≤8).4分③当点P 在线段AD 上运动时,S △APB =12×4×(12-x )=24-2x (8<x ≤12).6分∴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2x ,0≤x ≤48,4<x ≤824-2x ,8<x ≤12.8分(2)画出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12分思维启迪1.本题因点P 所在的位置不同,得到的面积表达式不同,因而应分段计算,得出分段函数表达式.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点是根据自变量的取值情况决定其对应的运算法则,即保持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对应法则的一致性,一般需要分类讨论求解.课堂小结1.分段函数求值要先找准自变量所在的区间;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各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并集.2.判断一个对应是不是映射,先看第一集合A :看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是否都有对应元素,若有,再看对应元素是否唯一;至于集合B 中的元素不作任何要求.当堂达标1.已知集合A ={a ,b },B ={0,1},则下列对应不是从A 到B 的映射的是( )【解析】 在映射中允许“多对一”,但不允许“一对多”. 【答案】 C2.下列图形是函数y =-|x |(x ∈[-2,2])的图象的是( )【解析】 ∵x ∈[-2,2],故函数y =-|x |在x =±2处均有意义,排除C 、D 两选项.又当x =1时,y =-1<0,从而排除A 选项,故选B.【答案】 B3.已知函数f (x )=⎩⎪⎨⎪⎧2x +1,x ≥0-2x +1,x <0,则f (1)+f (-1)=________.【解析】∵f (1)=2×1+1=3,f (-1)=-2×(-1)+1=3,∴f (1)+f (-1)=3+3=6. 【答案】 64.已知函数f (x )=1+|x |-x2(-2<x ≤2).(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 (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写出该函数的值域.【解】 (1)当0≤x ≤2时,f (x )=1+x -x2=1,当-2<x <0时,f (x )=1+-x -x2=1-x .∴f (x )={ 10≤x ≤21-x-2<x <0.(2)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2)知,f (x )在(-2,2]上的值域为[1,3).。

课件5: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课件5: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错因分析] 以上解法的错误之处在于误解了映射的定 义.a4=10或a2+3a=10都有可能,因而要分类讨论.
[思路分析] 对于A映射f:A→B,A中的元素x的象可能是 B中的任意一个元素,故在解此类题时要将问题考虑全面.
[正解] ∵B 中的元素 y=3x+1 与 A 中的元素 x 对应, ∴A 中的元素 1,2,3,对应 B 中的元素 4,7,10. ∴a34k=+110=,a2+3a 或a32k++31a==a14.0. ∵a,k∈N, ∴ak==52., 这就是所求 a,k 的值.
[分析] 判断一个对应 f 是否为从 A 到 B 的映射,主要从 映射的定义入手,看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对应关系 f 下在集合 B 中是否有唯一的对应元素.
[解析] 对于(1),集合A中的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对 应元素,因而能构成映射;对于(2),集合A中的任一元素x在对 应关系f下在B中都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因而能构成映射;对 于(3),由于当x=3时,f(3)=2×3-1=5,在集合B中无对应元 素,因而不满足映射的定义,从而不能构成映射;对于(4),满 足映射的定义,能构成映射.
第一章 1.2.2 函数的表示法
第二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1.分段函数 所谓分段函数,是指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_ _对__应__关__系__的函数. [知识点拨]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要把它误认为是几 个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 值域的并集.
2.映射 (1)定义: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 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__任__意__一__个__元素x,在 集合B中都有__唯__一__确__定__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B为从集合__A__到集合__B__的一个映射. [知识点拨] 满足下列条件的对应f:A→B为映射: (1)A,B为非空集合; (2)有对应法则f; (3)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均有唯一元素与之对 应.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2.2分段函数和映射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2.2分段函数和映射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1

x,x≤-2, [练习 1]函数 f(x)=x+1,-2<x<4,
3x,x≥4,
若 f(a)<-3,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3) 解析:当 a≤-2 时,f(a)=a<-3, 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a|a<-3}. 当-2<a<4 时,f(a)=a+1<-3,此时不等式无解. 当 a≥4 时,f(a)=3a<-3,此时不等式无解.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3).
(2)由于分段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区间解析式不同,因此画图 时要注意区间端点处对应点的虚实问题.
(3)根据分段函数的图象求解析式时,首先求出每一段的解析 式,然后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
[练习 2]已知函数 f(x)=2|x-1|-3|x|,x∈R. (1)画出函数 f(x)的图象; (2)求函数 f(x)的值域.
解:(1)当 x<0 时,y=-2(x-1)+3x=x+2; 当 0≤x<1 时,y=-2(x-1)-3x=-5x+2; 当 x≥1 时,y=2(x-1)-3x=-x-2.
因此,
x+2,x<0, f(x)=-5x+2,0≤x<1,
-x-2,x≥1,
依上述解析式作出图象,如图. (2)由图象可以看出,所求值域为(-∞,2].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2 函数的表示法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和映射
[填一填] 一、分段函数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 x 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 同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________.
答案:分段函数
二、映射 设 A,B 是两个________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 ________,使对于集合 A 中的________一个元素 x,在集合 B 中 都有________确定的元素 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________为 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

必修1课件:1-2-2-2 分段函数与映射【

必修1课件:1-2-2-2 分段函数与映射【

第一章
1.2
1.2.2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1
(3)解不等式f(x)>a:
x∈I , 1 f(x)>a⇔ f1x>a, x∈I , 2 或 f2x>a.
第一章
1.2
1.2.2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1
第一章
1.2
1.2.2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1
第一章
1.2
1.2.2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1
自主预习 1.当自变量 x 在不同的取值区间(范围)内取值时,函数 的对应法则也不同的函数为 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不是几个函数,只是在定义域的 不同范围上取值时对应法则不同,分段函数是普遍存在又比 较重要的一种函数.
)
[答案]
D
第一章
1.2
1.2.2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1
6.某班连续进行了 5 次数学测试,其中智方同学 成绩 如表所示,在这个函数中,定义域是 {1,2,3,4,5} {85,88,86,93,95} . 次数 1 2 88 3 93 4 86 5 95 ,值域是
第一章
1.2
1.2.2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1
思路方法技巧
第一章
1.2
1.2.2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A版 ·数学 ·必修1
1
分段函数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2.2分段函数及映射课件新人教版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2.2分段函数及映射课件新人教版

即时自测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上“定义域”的并集,其值 域是各段上“值域”的并集.( ) (2)从映射 f:A→B 的角度理解函数,A 就是函数的定义 域,函数的值域 C⊆B.( ) (3)函数 y=x22x-+11,,xx∈∈((-0,2,2]0],的值域是(-1,5).
每个男生对应自己的身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设集合 A=B={(x,y)|x∈R,y∈R},从 A 到 B 的映射 f:
(x,y)→(x+2y,2x-y).在映射下,B 中的元素(1,1)对应 A
中的元素( )
A.(1,3)
B.(1,1) C.35,15 D.12,12
解析 (1)①中,当 x=2 时,在 B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不是映射. ②中,f:x→y=(x-1)2+3 对 A 中任意元素,在 B 中有唯一元素与 之对应,这个对应是映射. ③中,平面内的圆的内接矩形不唯一,这个对应不是映射. ④中,A 中的每名男生,在 B 中有唯一的身高对应,是映射. (2)依据映射的定义,x2+x-2yy= =11.,解之得 x=35且 y=15. ∴B 中的元素(1,1)对应 A 中的元素为35,15. 答案 (1)C (2)C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目标定位 1.理解分段函数的本质,能用分段函数解 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2.了解映射概念,了解函数是 一种特殊的映射,并能根据映射的概念判别哪些对应 关系是映射.
自主预习
1.分段函数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区间,有 着不同的_对__应__关__系__,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 它的图象由几条曲线共同组成. 温馨提示:分段函数不是由几个不同的函数构成的.分 段函数的定义域只有一个,只不过在定义域的不同区 间上对应关系不同,所以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课件:1.2.2.2 分段函数与映射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课件:1.2.2.2 分段函数与映射
������+(������-2) × 2 1 ������2; 2
2=2x-2;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3)当点 F 在线段 HC 上 ,即 x∈(5,7]时 , y=S 五边形 ABFED=S 梯形 ABCD-SRt△CEF =
1 1 1 2 (7+3)×2 − ( 7-x) = − ( x-7)2+10. 2 2 2 1 2 ������ ,������∈[0,2], 2
(4)是映射 ,因为 A 中每一个元素在 f:x→y= ������作用下对应的 元素构成的集合C={y|0≤y≤1}⊆B,符合映射定义.
1 2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二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
������ + 1,������ > 0, 【例 2】 已知函数 f(x ) = π,������ = 0, 求f(f(f(-3))). 0,������ < 0,
分析:先求f(-3),设f(-3)=m,再求f(m),设f(m)=n,再求f(n)即可. 解:∵-3<0,∴f(-3)=0.∴f(f(-3))=f(0)=π. 又π>0,∴f(f(f(-3)))=f(π)=π+1, 即f(f(f(-3)))=π+1. 反思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一定要注意所给自变量的值所在的 范围,再代入相应的解析式求得. 2.像本题中含有多层“f”的问题,要按照“由里到外”的顺序,层层处 理.
错因分析:本题是一个分段函数问题,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紧扣 “分段”的特征,即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对应关系,它 不是几个函数,而是一个函数.求值时不能忽视x的取值范围,因此错 解中x=-2和x=1都应舍去. 正解:当x≥0时,由x2-1=3,得x=2或x=-2(舍去); 当x<0时,由2x+1=3,得x=1(舍去).故x的值为2.

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教学课件:1.2.2.2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1教学课件:1.2.2.2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栏目导引
1.分段函数 如果函数y=f(x),x∈A,根据自变量x在A中不 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_对__应__关___系_,则称这 样 的函数为分段函数. 2.映射 设 A、B是两个_非__空__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 定的对应 关 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__意__一__个__元 素x,在集合B中都有_唯__一__确__定__的元素y与之对 应 ,那么就称对应f_:__A_→__B_为 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解析: A、B项中集合A中的元素0在集合B中 没有元素与之对应,C项中集合A中的元素1在 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故选D. 答案: D
栏目导引
解析: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1)利用描点法,作出f(x)的图象,如图所示. (2)由条件知, 函数f(x)的定义域为R. 由图象知,当-1≤x≤1时 f(x)=x2的值域为[0,1], 当x>1或x<-1时, f(x)=1,所以f(x)的值域为[0,1].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解析: (1)此函数图象是直线y=x的一部分.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2)此函数的定义域为{-2,-1,0,1,2},所以 其图象由五个点组成,这些点都在直线y=1- x上.(这样的点叫做整点)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必修1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栏目导引
④ 不是 ⑤ 不是 ⑥ 不是 答案: A
是一对多,不满足对应 元素 唯一性.
是一对多,不满足对应 元素 唯一性.
a3,a4无对应 元素、不满足 取元任意性.

高中数学第一章 1.2.2第2课时分段函数与映射讲义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高中数学第一章 1.2.2第2课时分段函数与映射讲义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1

第2课时 分段函数与映射学习 目 标核 心 素 养1.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会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能画出分段函数的图象.(重点,难点)2.能在实际问题中列出分段函数,并能解决有关问题.(重点、难点)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段函数的含义,提高学生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的能力.(重点)1.通过分段函数求值问题提升数学运算素养.2.利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素养.1.分段函数如果函数y =f (x ),x ∈A ,根据自变量x 在A 中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则称这样的函数为分段函数.思考: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还是几个函数? 提示: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 2.映射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1.已知集合A ={a ,b },集合B ={0,1},下列对应不是A 到B 的映射的是( )A B C DC [选项C 中不但b 元素没有对应的元素,而且元素a 所对应的元素不唯一确定,不符合映射的定义,故选C.]2.下列给出的式子是分段函数的是( )①f (x )=⎩⎪⎨⎪⎧x 2+1,1≤x ≤5,2x ,x <1. ②f (x )=⎩⎪⎨⎪⎧ x +1,x ∈R ,x 2,x ≥2.③f (x )=⎩⎪⎨⎪⎧ 2x +3,1≤x ≤5,x 2,x ≤1. ④f (x )=⎩⎪⎨⎪⎧x 2+3,x <0,x -1,x ≥5.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B [结合分段函数的定义可知①④是分段函数,②③中不同对应关系的定义域有重叠部分,故选B.]3.函数f (x )=⎩⎪⎨⎪⎧x +1,x ≤1,-x +3,x >1,则f (f (4))=________.0 [∵f (4)=-4+3=-1,f (-1)=-1+1=0, ∴f (f (4))=f (-1)=0.]分段函数的求值问题【例1】 已知函数f (x )=⎩⎪⎨⎪⎧x +1,x ≤-2,x 2+2x ,-2<x <2,2x -1,x ≥2.(1)求f (-5),f (-3),f ⎣⎡⎦⎤f ⎝⎛⎭⎫-52的值; (2)若f (a )=3,求实数a 的值.[解] (1)由-5∈(-∞,-2],-3∈(-2,2),-52∈(-∞,-2],知f (-5)=-5+1=-4,f (-3)=(-3)2+2×(-3)=3-2 3. ∵f ⎝⎛⎭⎫-52=-52+1=-32, 而-2<-32<2,∴f ⎣⎡⎦⎤f ⎝⎛⎭⎫-52=f ⎝⎛⎭⎫-32=⎝⎛⎭⎫-322+2×⎝⎛⎭⎫-32=94-3=-34. (2)当a ≤-2时,a +1=3, 即a =2>-2,不合题意,舍去.当-2<a <2时,a 2+2a =3,即a 2+2a -3=0. ∴(a -1)(a +3)=0,解得a =1或a =-3. ∵1∈(-2,2),-3∉(-2,2),∴a =1符合题意. 当a ≥2时,2a -1=3,即a =2符合题意.综上可得,当f (a )=3时,a =1或a =2.1.分段函数求函数值的方法:(1)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2)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直到求出值为止.当出现f (f (x 0))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已知函数值求字母取值的步骤: (1)先对字母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 (2)然后代入不同的解析式中. (3)通过解方程求出字母的值.(4)检验所求的值是否在所讨论的区间内.提醒: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时,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相应求出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跟进训练]1.已知f (x )=⎩⎪⎨⎪⎧x -4(x ≥6),f (x +3)(x <6),则f (2)等于( )A .2B .3C .5D .4D [因为f (x )=⎩⎪⎨⎪⎧x -4(x ≥6),f (x +3)(x <6),所以f (2)=f (5)=f (8)=8-4=4.]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例2】 如图所示,已知底角为45°的等腰梯形ABCD ,底边BC 长为7 cm ,腰长为2 2 cm ,当垂直于底边BC (垂足为F )的直线l 从左至右移动(与梯形ABCD 有公共点)时,直线l 把梯形分成两部分,令BF =x ,试写出左边部分的面积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大致图象.思路点拨:可按点E 所在的位置分E 在线段AB ,E 在线段AD 及E 在线段CD 三类分别求解.[解] 过点A ,D 分别作AG ⊥BC ,DH ⊥BC ,垂足分别是G ,H .因为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底角为45°,AB =2 2 cm ,所以BG =AG =DH =HC =2 cm , 又BC =7 cm ,所以AD =GH =3 cm. (1)当点F 在BG 上,即x ∈[0,2]时,y =12x 2;(2)当点F 在GH 上,即x ∈(2,5]时,y =x +x -22×2=2x -2;(3)当点F 在HC 上,即x ∈(5,7]时,y =S 五边形ABFED =S 梯形ABCD -S Rt △CEF =12(7+3)×2-12(7-x )2=-12(x -7)2+10.综合(1)(2)(3),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x 2,x ∈[0,2],2x -2,x ∈(2,5],-12(x -7)2+10,x ∈(5,7].图象如图所示.1.当目标在不同区间有不同的计算表达方式时,往往需要用分段函数模型来表示两变量间的对应关系,而分段函数图象也需要分段画.2.通过本例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建模素养.[跟进训练]2.下表为北京市居民用水阶梯水价表(单位:元/立方米).阶梯户年用水量 (立方米) 水价其中自来 水费水资 源费污水处 理费第一阶梯 0~180(含) 5.00 2.07 1.571.36第二阶梯 180~260(含) 7.00 4.07 第三阶梯260以上9.006.07(2)若某户居民一年交水费1 040元,求其中自来水费、水资源费及污水处理费各是多少. [解] (1)依题意得y =⎩⎪⎨⎪⎧5x ,0≤x ≤180,7(x -180)+900,180<x ≤260,9(x -260)+1 460,x >260,即y =⎩⎪⎨⎪⎧5x ,0≤x ≤180,7x -360,180<x ≤260,9x -880,x >260.(2)依题意得y =1 040,若x ∈[0,180],则5x =1 040,解得x =208,不合题意,舍去; 若x ∈(180,260],则7x -360=1 040,解得x =200,符合题意; 若x >260,则9x -880>1 040,不合题意. 故该用户当年用水量为200立方米.因此,自来水费为2.07×180+4.07×20=454(元),水资源费为1.57×200=314(元),污水处理费为1.36×200=272(元).分段函数的图象及应用1.函数f (x )=|x -2|能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吗?能否作出其图象?提示:能.f (x )=⎩⎪⎨⎪⎧x -2,x ≥2,2-x ,x <2.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2.结合探究点1,你能说一下画含有绝对值的函数图象的方法吗?提示:含有绝对值的函数,要作出其图象,首先应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函数转化为分段函数,然后分段作出函数图象.【例3】 (教材改编题)已知函数f (x )=1+|x |-x2(-2<x ≤2).(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f (x ); (2)画出f (x )的图象; (3)写出函数f (x )的值域.思路点拨:(1)分-2<x <0和0≤x ≤2两种情况讨论,去掉绝对值可把f (x )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2)利用(1)的结论可画出图象;(3)由(2)中得到的图象,找到图象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纵坐标,可得值域. [解] (1)当0≤x ≤2时,f (x )=1+x -x2=1,当-2<x <0时,f (x )=1+-x -x2=1-x ,∴f (x )=⎩⎪⎨⎪⎧1,0≤x ≤2,1-x ,-2<x <0.(2)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2)知,f (x )在(-2,2]上的值域为[1,3).分段函数图象的画法作分段函数的图象时,分别作出各段的图象,在作每一段图象时,先不管定义域的限制,作出其图象,再保留定义域内的一段图象即可,作图时要特别注意接点处点的虚实,保证不重不漏.1.在本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试讨论直线y =a 与函数y =f (x )图象的交点个数. [解] ①当a ≥3或a <1时,y =a 与y =f (x )的图象无交点; ②当1<a <3时,y =a 与y =f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③当a =1时,y =a 与y =f (x )的图象有无数个交点. 2.把本例条件改为“f (x )=|x |-2”,再求本例的3个问题.[解] (1)f (x )=|x |-2=⎩⎪⎨⎪⎧x -2,x ≥0,-x -2,x <0.(2)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图可知,f (x )的值域为[-2,+∞).映射的概念①A =R ,B =R ,f :x →y =1-xx +1; ②A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的运动员},B ={2018年俄罗期世界杯足球赛的运动员的体重),f :每个运动员对应自己的体重;③A ={非负实数},B =R ,f :x →y =3x . A .0个 B .1个 C .2个D .3个C [①中,对于A 中的元素-1,在B 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元素,则①不是映射;②中,由于每个运动员都有唯一的体重,则②是映射;③中,对于A 中的任一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则③是映射.]判断一个对应是不是映射的2个关键(1)对于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B 中是否有元素与之对应. (2)B 中的对应元素是不是唯一的.提醒:“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都是映射.[跟进训练]3.已知A ={1,2,3,…,9),B =R ,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f :x →x2x +1.(1)与A 中元素1相对应的B 中的元素是什么? (2)与B 中元素49相对应的A 中的元素是什么?[解] (1)A 中元素1,即x =1,代入对应关系得x 2x +1=12×1+1=13,即与A 中元素1相对应的B 中的元素是13.(2)B 中元素49,即x 2x +1=49,解得x =4,因此与B 中元素49相对应的A 中的元素是4.1.核心要点:(1)分段函数的概念.(2)分段函数求值要先找准自变量所在的区间,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各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并集.2.数学思想:已知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时,多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映射中的两个非空集合并不一定是数集. ( ) (2)分段函数由几个函数构成.( ) (3)函数f (x )=⎩⎪⎨⎪⎧x +1,x ≤1,-x +3,x >1是分段函数.( ) (4)若A =R ,B ={x |x >0},f :x →y =|x |,其对应是从A 到B 的映射.[答案] (1)√ (2)× (3)√ (4)×2.设函数f (x )=⎩⎪⎨⎪⎧x 2+1,x ≤1,2x ,x >1,则f (f (3))=( )A.15 B.3 C.23D.139D [∵f (3)=23≤1,∴f (f (3))=⎝⎛⎭⎫232+1=139.] 3.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其解析式为________.f (x )=⎩⎪⎨⎪⎧2x ,0≤x ≤1,2,1<x <2,3,x ≥2 [当0≤x ≤1时,设f (x )=kx ,又过点(1,2),故k =2,∴f (x )=2x ;当1<x <2时,f (x )=2; 当x ≥2时,f (x )=3. 综上f (x )=⎩⎪⎨⎪⎧2x ,0≤x ≤1,2,1<x <2,3,x ≥2.]4.已知f (x )=⎩⎪⎨⎪⎧x 2,-1≤x ≤1,1,x >1或x <-1.(1)画出f (x )的图象; (2)求f (x )的定义域和值域.[解] (1)利用描点法,作出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2)由条件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由图象知,当-1≤x ≤1时, f (x )=x 2的值域为[0,1], 当x >1或x <-1时,f (x )=1,所以f(x)的值域为[0,1].。

第一章 .1.2.2 第2课,时

第一章  .1.2.2 第2课,时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第2课时
例 3 以下给出的对应是不是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 (1)集合 A={P|P 是数轴上的点},集合 B=R,对应关系 f:数 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集合 A={P|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集合 B={(x, y)|x ∈R,y∈R},对应关系 f: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坐 标对应; (3)集合 A={x|x 是三角形}, 集合 B={x|x 是圆}, 对应关系 f: 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4)集合 A={x|x 是新华中学的班级},集合 B={x|x 是新华中 学的学生},对应关系 f: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第2课时
(1)解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2)答案 1 0 1 1 解析 f(1)=12=1,
f(-3)=0, f[f(-3)]=f(0)=1, f{f[f(-3)]}=f(1)=12=1.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第2课时
跟踪训练 2 已知 y=f(x)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f(x).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第2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3)由于每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内切圆与之对应,所以这个对 应 f:A→B 是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
(4)新华中学的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都不止一个,即与一个班 级对应的学生不止一个,所以这个对应 f:A→B 不是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第2课时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跟踪训练 1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1-x,x∈Z; 1 (2)y= ; x (3)y=x2-4x+3,x∈[1,3].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函数及其表示1.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分段函数与映射课件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函数及其表示1.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分段函数与映射课件
0, < 0,
A.0
B.π
C.π2 D.9
解析:f(f(-3))=f(0)=π.
答案:B
||

2.函数 f(x)=x+ 的图象是(
||
解析:f(x)=x+
答案:C
)
)
+ 1, > 0,
=
是分段函数.
-1, < 0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思想方法
当堂检测
3.已知A=R,B={x|x≥1},映射f:A→B,且A中元素x与B中元素y=x2+1
解:(1)函数 y=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思想方法
当堂检测
反思感悟 1.因为分段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区间内解析式不一样,
所以它的图象也由几部分构成,有的可以是光滑的曲线段,有的也
可以是一些孤立的点或几段线段,画图时要特别注意区间端点处对
应点的实虚之分.
2.对含有绝对值的函数,要作出其图象,第一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
通过图象得出实数根的个数.但要注意这种方法一般只求根的个数,
不需知道实数根的具体数值.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思想方法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 讨论关于x的方程|x2-4x+3|=a(a∈R)的实数解的个数.
解:作函数y=|x2-4x+3|及y=a的图象如图所示,
方程|x2-4x+3|=a的实数解就是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纵坐标相等)
自己的身高;
③A={非负实数},B=R,f:x→y= 3 .
A.0个 B.1个 C.2个D.3个

课件4: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课件4: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①aa24+=31aபைடு நூலகம்=,3k+1, 或②aa42=+33ka+=11.0,
∵a∈N,∴方程组①无解. 解方程组②,得 a=2 或 a=-5(舍). 则 3k+1=16,3k=15,k=5. ∴A={1,2,3,5},B={4,7,10,16}.
【例 4】 已知 f:A→B 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又 A=
2.理解映射概念时要注意的几点. (1)映射是函数的一种推广,两个集合 A,B,它们可以是数 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他集合. (2)集合 A,B 及对应关系 f 是确定的,是一个系统. (3)集合 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 它对应. (4)集合 A 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 B 中对应的元素可以是同 一个,即可以多个元素对应一个元素,但不能一个元素对应多 个元素. (5)集合 B 中的元素在集合 A 中可以没有与之对应的,即集
【问题探究】 1.用图表示下列两个集合 A,B 的元素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 (1)A={1,4,9},B={-3,-2,-1,1,2,3},对应法则:开 平方; (2)A={-3,-2,-1,1,2,3},B={1,4,9},对应法则:平方;
(3)A={30°,45°,60°},B=1,
22,
23,12,
其中 AB=4,另一直角边为 12-x,
所以 y=2(12-x),x∈(8,12].
综上所述,所求函数关系式是
2x y=8
212-x
0≤x≤4, 4<x≤8, 8<x≤12.
题型 3 映射的概念 【例 3】 图 1-2-5 建立了集合 P 中元素与集合 M 中元素的 对应关系 f,其中为映射的是哪几个?为什么?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意,y=x2+2x-3=(x+1)2 - 4≥-4,k∈B 且 k 在 A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则 k 的取值范 围为 k<-4.故选 A.

第一章 1.2 1.2.2 第二课时 分段函数与映射

第一章   1.2   1.2.2   第二课时   分段函数与映射

返回
解:因为 260÷ 52=5 (h),260÷ 65=4 (h), 所以,当 0≤t≤5 时,s=52 t; 当 5<t≤6.5 时,s=260; 当 6.5<t≤10.5 时,s=260+65(t-6.5). 52t,0≤t≤5, 所以 s=260,5<t≤6.5, 260+65t-6.5,6.5<t≤10.5.
因为 ABCD 是等腰梯形, 底角为 45° ,AB=2 2 cm, 所以 BG=AG=DH=HC=2 cm. 又 BC=7 cm,所以 AD=GH=3 cm.(2 分)
返回
[名师批注]
(1)当点 F 在 BG 上时, 1 2 即 x∈[0,2]时,y= x ;(4 分) 2
此时,l左侧的部分为等腰直 角三角形△BFE.
分段函数与映射
返回
分段函数 [提出问题]
某市空调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判定: (1)5 千米以内,票价 2 元; (2)5 千米以上,每增加 5 千米,票价增加 1 元(不足 5 千米的按 5 千米计算). 已知两个相邻的公共汽车站间相距 1 千米,沿途(包括 起点站和终点站)有 11 个汽车站.
返回
[解题流程] 求线l左边部分的面积y关于x的解析式 (1)欲求l 左侧的面积,应先确定形状(2)l在 AB之间,l在DC之间时,其左 侧的形状不
同,应分类讨论
l自左向右移动→确定l左侧图形形状→求图 形面积→建立所求函数解析式→画图像
返回
[规范解答] 过点 A,D 分别作 AG⊥BC,DH⊥BC,垂足分别是 G,H.
映射的定义
设A、B是两个 非空 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 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 任意一个 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 唯一确定 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 f:A→B 为从集 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教学设计4: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教学设计4: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教学目的:(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会利用映射的概念来判断“对应关系”是否是映射,感受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和映射概念中的作用,提高对数学高度抽象性和广泛应用性的进一步认识.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教学难点:映射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新课引入1.函数的常用表示法2.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区间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函数值域的并集;(3)分段函数的求解策略:分段函数分段解.3.复习初中常见的对应关系(1)对于任何一个实数a ,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P 和它对应.(2)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A ,都有唯一的有序数对(x ,y )和它对应.(3)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4)班级的座位都有唯一的同学与之对应.4.函数的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x ,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B A f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函数是“两个数集间的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当我们将数集扩展到任意的集合时,就可以得到映射的概念.例如,欧洲的国家构成集合A ,欧洲各国的首都构成集合B ,对应关系f :国家a 对应它的首都b .这样,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国家,按照对应关系f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首都与之对应.我们将对应B A f →:称为映射.一般地,我们有:映射定义:设A ,B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惟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B A f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mapping),记作:f A B →.练习 判断下列对应是不是从A 到B 的映射?解:图甲不是映射,因为集合A 中的一个元素对应了集合B 中的两个元素;图乙是映射,符合映射的定义;图丙是映射,虽然,集合B 中有的元素没有A 中的元素与之对应,但仍符合映射的定义; 图丁不是映射,因为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要对应集合B 中的元素,但是A 中的元素1,2--没有对应B 中的元素.说明:①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的对应就叫 映射.②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 到B 的射与B 到A 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其中f 表示具体的对应法则,可以用汉字叙述.③“都有唯一”什么意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的意思.例1 以下给出的对应是不是从集合A 到B 的映射?(1)集合A ={P |P 是数轴上的点},集合B =R ,对应关系f :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2)集合A ={P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集合B ={(x ,y )|x ∈R ,y ∈R },对应关系f :平面直角坐标素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3)集合A ={x |x 是三角形},集合B ={x |x 是圆},对应关系f :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4)集合A ={x |x 是新华中学的班级},集合B ={x |x 是新华中学的学生},对应关系f :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里的学生.解:(1)按照建立数轴的方法可知,数轴上的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实数与之对应,所以这个对应f :A →B 是从集合A 到B 的一个映射.(2)按照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可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任意一点,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与之对应,所以这个对应f :A →B 是从集合A 到B 的一个映射.(3)由于每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内切圆与之对应,所以这个对应f :A →B 是从集合A 到B 的一个映射.(4)新华中学的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都不止一个,即与一个班级对应的学生不止一个, 所以这个对应f :A →B 不是从集合A 到B 的一个映射.变式训练1:(1)A =R ,{|0}B y y =>,:||f x y x →=;(2){|2,}A x x x =≥∈*N ,{}|0,B y y y =≥∈N ,2:22f x y x x →=-+;(3){|0}A x x =>,{|}B y y =∈R ,:f x y →=上述三个对应 是A 到B 的映射.【答案】(2)例2 判断下列对应是否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1)A =R ,B ={x |x >0},f :x →|x |;(2)A =N ,B =*N ,f :x →|x -2|;(3)A ={x |x >0},B=R ,f :x →x 2.解: (1)0∈A ,在法则f 下,0→|0|=0∉B ,故该对应不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2)2∈A ,在法则f 下,2→|2-2|=0∉B ,故该对应不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3)对于任意x ∈A ,依法则f :x →x 2∈B ,故该对应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变式训练2:设集合{02}M x x =≤≤,{02}N y y =≤≤,从M 到N 有四种对应如下图所示:其中能表示为M 到N 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______.【答案】②③例3 甲同学家到乙同学家的途中有一公园,甲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与乙从家到公园的距离都是2km ,甲10时出发前往乙家.如图,表示甲从出发到乙家为止经过的路程y (km )与时间x (分)的关系.试写出()y f x =的函数解析式.【解析】理解题意,根据图像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解:当[0,30]x ∈时,直线方程为115y x =,当[40,60]x ∈时,直线方程为1210y x =-, 1[0,30],15()2(30,40),1[40,60].210x x f x x x x ⎧⎪∈⎪∴=∈⎨⎪∈⎪-⎩点评:建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把题中文字语言描述的数学关系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要注意求出解析式后,一定要写出其定义域.变式训练3:画出分段函数f (x )=2,0,2,02,11,22x x x x x ⎧⎪-≤⎪<<⎨⎪⎪+≥⎩的图象,并求出函数的值域.解:画出分段函数f (x )=2,0,2,02,11,22x x x x 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值域为[2,+∞).三、 课堂小结,巩固反思(1)理解映射的概念;(2)映射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四、 布置作业:A 组:1.已知22(1)()(12)2(2)x x f x x x x x +≤-⎧⎪=-<<⎨⎪≥⎩,若()3f x =,则x 的值是( )A. 1B. 1或32C. 1,32或D. 【答案】D2.在映射中B A f →:,{(,)|,}A B x y x y ==∈R ,且),(),(:y x y x y x f +-→, 则与A 中的元素)2,1(-对应的B 中的元素为( )A.)1,3(-B.)3,1(C.)3,1(--D.)1,3(【答案】A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1,x y y x ==B.y y ==C.,y x y =D.2||,y x y ==【答案】C4.下列图象中不能作为函数图象的是( )【答案】B5.设集合A 和B 都是自然数集合N ,映射f :A →B 把集合A 中的元素n 映射到集合B 中的元素2n +n ,则在映射f 下,B 中的20对应在A 的是( )A.2B.3C. 4D.5 【答案】C6.函数y =_____________ .【答案】(),0-∞B 组:如图,用长为1的铁丝弯成下部为矩形,上部为半圆形的框架,若半圆半径为x ,求此框架围成的面积y 与x 的函数式y =f (x ),并写出它的定义域.解:由题意AB =2x ,弧CD =πx ,于是AD =12π2x x --,因此,y =2x •12π2x x --+2π2x , 即函数的解析式为y =﹣2π42x x ++. 又由20,12π02x x x >⎧⎪⎨-->⎪⎩得0<x <1π2+, 故函数的定义域为(0,1π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2 函数的表示法
第2课时式 分段函数及映射
A 级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设f (x )=⎩
⎪⎨⎪⎧x +2,x ≥0,1,x <0,则f [f (-1)]=( ) A .3 B .1 C .0 D .-1
解析:因为f (x )=⎩⎨⎧x +2,x ≥0,1,x <0,
所以f [f (-1)]=f (1)=1+2=3.故选A.
答案:A
2.已知函数f (x )=⎩⎪⎨⎪⎧x +1,x ∈[-1,0],x 2+1,x ∈(0,1],
则函数f (x )的图象是( )
解析:当x =-1时,y =0,即图象过点(-1,0),D 错;当x =0时,y =1,即图象过点(0,1),C 错;当x =1时,y =2,即图象过
点(1,2),B 错.故选A.
答案:A
3.下列集合M 到集合P 的对应f 是映射的是( )
A .M ={-2,0,2},P = {-4,0,4},f: M 中数的平方
B .M ={0,1},P = {-1,0,1},f :M 中数的平方根
C .M =Z ,P =Q ,f :M 中数的倒数
D .M =R ,P ={x |x >0},f :M 中数的平方
解析:根据映射的概念可知选项A 正确.
答案:A
4.(2017·山东卷)设f (x )=⎩⎪⎨⎪⎧x ,0<x <1,2(x -1),x ≥1.
若f (a )=f (a +1),f ⎝ ⎛⎭⎪⎫1a =( )
A .2
B .4
C .6
D .8
解析:若0<a <1,由f (a )=f (a +1)得a =2(a +1-1),所以a
=14,所以f ⎝ ⎛⎭⎪⎫1a =f (4)=2×(4-1)=6. 若a ≥1,由f (a )=f (a +1)得2(a -1)=2(a +1-1),无解.综上,f ⎝ ⎛⎭⎪⎫1a =6. 答案:C
5.已知f (x )=⎩
⎪⎨⎪⎧1,x ≥0,-1,x <0,则不等式x +(x +2)·f(x +2)≤5的解集是( )
A.⎝ ⎛⎦⎥⎤-∞,32
B.⎣
⎢⎡⎦⎥⎤-2,32 C .(-∞,2) D .(-∞,+∞)
解析:当x +2≥0,即x ≥-2时,f (x +2)=1,则x +x +2≤5,
得-2≤x ≤32
;当x +2<0,即x <-2时,f (x +2)=-1,则x -x -2≤5,不等式恒成立.综上可知,x ≤32
,故选A. 答案:A
二、填空题
6.设f :x →ax -1为从集合A 到B 的映射,若f (2)=3,则f (3)=________.
解析:因为f :x →ax -1为从集合A 到B 的映射,f (2)=3,所以2a -1=3,得a =2,所以f (3)=2×3-1=5.
答案:5
7.已知函数f (x )=⎩⎨⎧x 2,x ≤1,
x +6x -6,x >1,
则f [f (-2)]=________. 解析:f (-2)=(-2)2=4,f (f (-2))=f (4)=4+64-6=-12
. 答案:-12
8.设函数f (x )=⎩⎪⎨⎪⎧12x -1(x ≥0),
1x (x <0),
若f (a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当a ≥0时,f (a )=12
a -1>a ,a <-2,矛盾; 当a <0时,f (a )=1a >a ,a <-1.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1).
答案:(-∞,-1)
三、解答题
9.已知f (x )=⎩⎪⎨⎪⎧f (x +1),-2<x <0,2x +1,0≤x <2,x 2-1,x ≥2.
(1)求f ⎝ ⎛⎭
⎪⎫-32的值; (2)若f (a )=4且a >0,求实数a 的值.
解:(1)由题意得,f ⎝ ⎛⎭
⎪⎫-32 =f ⎝ ⎛⎭⎪⎫-32+1=f ⎝ ⎛⎭
⎪⎫-12 =f ⎝ ⎛⎭⎪⎫-12+1=f ⎝ ⎛⎭
⎪⎫12=2×12+1=2. (2)当0<a <2时,由f (a )=2a +1=4,
得a =32
, 当a ≥2时,由f (a )=a 2-1=4,得a =5或a =-5(舍去).
综上所述,a =32
或a = 5. 10.已知映射f :A →B 中,A =B ={(x ,y )|x ∈R ,y ∈R},对应关系f :A 中的元素(x ,y )对应到B 中的元素(3x -2y +1,4x +3y -1),求:
(1)A 中元素(-1,2)在f 作用下与之对应的B 中的元素;
(2)在映射f 作用下,B 中元素(1,1)对应A 中的元素.
解:(1)因为x =-1,y =2,
所以3x -2y +1=3×(-1)-2×2+1=-6,
4x +3y -1=4×(-1)+3×2-1=1.
所以所求的B 中的元素为(-6,1).
(2)设B 中元素(1,1)对应A 中的元素为(x ,y ),则
⎩⎪⎨⎪⎧3x -2y +1=1,4x +3y -1=1,解得⎩⎪⎨⎪⎧x =417,y =617.
所以所求的A 中的元素为⎝ ⎛⎭
⎪⎫417,617. B 级 能力提升
1.设f (x )=⎩
⎪⎨⎪⎧x -2(x ≥10),f (f (x +6))(x <10),则f (5)的值为( ) A .10 B .11 C .12 D .13
解析:f (5)=f (f (5+6))=f (11-2)=f (f (9+6))=f (13)=13-2=11. 答案:B
2.若定义运算a ⊗b =⎩
⎪⎨⎪⎧b ,a ≥b ,a ,a <b ,则函数f (x )=x ⊗(2-x )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
解析:当x <2-x ,即x <1时,f (x )=x ;
当x ≥2-x ,即x ≥1时,f (x )=2-x .
所以f (x )=⎩⎨⎧x ,x ≤1,2-x ,x ≥1.
答案:f (x )=⎩
⎪⎨⎪⎧x ,x <12-x ,x ≥1 3.如图所示,动点P 从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顺次经过顶点B ,C ,D 再回到A .设x 表示P 点的路程,y 表示PA
的长度,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解:当P 点从A 运动到B 时,PA =x ; 当P 点从B 运动到C 时,
PA =AB 2+BP 2=12+(x -1)2=x 2-2x +2; 当P 点从C 运动到D 时,
PA =AD 2+DP 2=12+(3-x )2=x 2-6x +10; 当P 点从D 运动到A 时,PA =4-x .
故y =⎩⎪⎨⎪⎧x , 0≤x ≤1,
x 2-2x +2,1<x ≤2,x 2
-6x +10,2<x ≤3,4-x , 3<x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