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城区人群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合集下载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不已等,对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主要疾病负担之一。

本篇文章将主要探讨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进展。

一、抑郁症的流行病学1. 全球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到2015年,全球至少有3.5亿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郁症的影响,这一数字占全球人口的近5%。

据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健康负担之一。

2. 城乡差异在国内,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呈现出城乡差异。

据研究,城市居民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原因可能与城市人口密集,生活节奏快等因素有关。

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服务,抑郁症患者的诊治往往比城市中更为困难。

3. 年龄和性别差异抑郁症的患病率还与年龄和性别等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社会角色等因素有关。

另外,抑郁症的发病年龄呈现出U型曲线,即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于中年人群。

二、抑郁症的病因学1. 生理因素很多研究表明,抑郁症与神经递质的失调有关。

例如,血清5-羟色胺水平的下降会引起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患者的脑部中5-HT转运体表达量不足。

此外,一些遗传研究也发现,抑郁症与基因有关,例如5-HTTLPR基因的不同形态与抑郁症的患病风险存在一定关联。

2. 环境因素抑郁症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例如生活事件的压力、社会支持、睡眠不足等。

一些研究表明,突发性的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如失业、离婚等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而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3.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可以是抑郁症的原因,也可以是其症状之一。

例如,自我认知偏差和自我批评是抑郁症常见的心理特征,其可能通过影响血液中5-HT水平等方式,引起抑郁症的发生和加重。

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率的城乡差异及危险因素研究

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率的城乡差异及危险因素研究

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率的城乡差异及危险因素研究陶娜;尹平【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城乡中老年人群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预防保健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共纳入2011年未发生抑郁的人群7539例,采用调查问卷及收集个体体检数据的形式追踪随访至2013年,观察群体中抑郁的发生情况.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发生率为38.41%,其中农村发生率为42.35%,城镇发生率为26.26%,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躯体疼痛、高血压、听力差、生活满意度低、睡眠时间较短、日常活动受限、患慢性病、体质量较低为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病率较高,其中农村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此外,还应重点关注女性、患有慢性躯体疾病、听力受损、睡眠质量较差等抑郁高危中老年人群,积极预防抑郁的发生.%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urban and rural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and to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ve care on depression in aged people infuture.Methods Based on the data of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a total of 7539 cases without depression in 2011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he questionnaire and col-lection of individual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were adopted to observe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 at the end of fol-low-up to 2013.Classificationbetween groups was usedχ2 test or Fisher's exact probability method,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was 38.41%,of which,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rural area was 42.35% and in urban area was 26.26%.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001).Multi-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body pain,hypertension,poor hearing,low life satisfaction,short sleep time,limited daily activities,low life satisfaction, short sleep time,limited daily activities,chronic disease,low body weight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occurred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in China is high,of which the rural sampl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urban subj ects.In ad-dition,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women,suffering from chronic physical illness,hearing loss,poor quality of sleep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depression.【期刊名称】《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34)001【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中老年人;抑郁;发病率;影响因素【作者】陶娜;尹平【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9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中老年人群面临的精神卫生问题也逐渐突出。

抑郁症研究调查问题及调查数据报告

抑郁症研究调查问题及调查数据报告

抑郁症研究调查问题及调查数据报告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抑郁症的研究调查问题,并提供相关调查数据报告。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们。

为了增进对抑郁症的理解,并为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本文总结了目前社会对抑郁症的认知、治疗方法以及抑郁症患者在生活和职业方面的表现情况。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1.1 抑郁症的定义和症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长期的抑郁情绪和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

患者可能经历睡眠问题、食欲改变、疲劳、自责、无助感以及自杀倾向等症状。

1.2 抑郁症的影响范围抑郁症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可能导致个体的生活质量下降,职业表现不佳,甚至增加自杀风险。

对于社会而言,抑郁症患者的生产力下降会给经济和医疗系统带来重大负担。

第二部分:调查问题2.1 社会对抑郁症的认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程度。

问题包括:是否了解抑郁症的定义;对抑郁症患者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是否存在对抑郁症的偏见和歧视等。

2.2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有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进程。

调查问题包括:对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了解程度;对替代疗法(如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的认知情况;是否存在对治疗的偏见和误解等。

2.3 抑郁症对生活和职业的影响抑郁症对患者的生活和职业表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调查问题,我们可以了解抑郁症患者在社交活动、工作表现、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

问题包括:是否因抑郁症而错过社交活动;在工作中是否遭遇过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第三部分:调查数据报告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我们对抑郁症的研究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3.1 社会对抑郁症的认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抑郁症有一定的认知,但仍存在不少对抑郁症患者的偏见和误解。

很多人并不理解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并往往将其视作懒散或情绪低落的表现。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答案(疾病分布与现况调查)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答案(疾病分布与现况调查)

实习一疾病频率测量的常用指标五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选题1 B2 B3 E4 C5 B(三)论述题:答案见课本P17-18实习二疾病分布五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答案见课本P16-22(二)单选题1 B2 C(三)多选题1 ABD2 ABD3 ABDE4 ABCD5 BCDE(四)论述题:1. 答案见课本P262. 答案见课本P33-343. 答案见课本P35-364. 答案见课本P28实习三现况研究课题一问题:现况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种,此研究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抽样调查,常用的抽样方法主要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分级抽样。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该城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

课题二问题1:本次调查属于现况研究中的普查,是一种描述性研究。

问题2:普查的优点普查能掌握疾病的分布情况,明确流行特征和相关的流行因素,提供病因线索。

可普及医学科学知识教育,可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有利管理和治疗。

普查的缺点由于工作量大,常出现漏查调查对象,工作不易深入细致,不适合患病率很低的疾病,成本高,只能获得患病率的资料。

主要用途①早期发现病人;②了解疾病分布;③了解人群健康水平;④建立某生理指标的正常值。

课题三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区别:①发病率分子为新发病例;患病率分子为调查时所有新旧病例;②应用范围:发病率应用广,既适用于病程短的疾病,也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现况研究调查的是某一时点的是否患病的情况,不能得到发病率资料,不能计算发病率。

本研究中该城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课题四问题1:性别年龄别分布特点:糖尿病的年龄别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30 岁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在45 岁以前,男性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而45 岁以上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上升较快,60~65 岁期间达到高峰。

地区分布特点:农村的患病率均明显低于城市,这可能与农民主要从事体力活动有关,亦可能与城乡饮食结构的差异有关。

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及行为因素对其影响分析

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及行为因素对其影响分析

中国健康教育2021年1月第37卷第1期・论著・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及行为因素对其影响分析车贝贝1高晶蓉2陈德2贾晓娴2续琨2王剑2杨建军2余金明1【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的抑郁症状流行情况及相关的行为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学生抑郁情绪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

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上海市37所初中、22所高中和1所职高的学生共6178人进行调查,用X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上海市中学生抑郁情绪检岀率为364%,其中初中、高中和职高学生的抑郁率分别为364%、33.2%、46.3%。

调整相关因素后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吸烟、饮酒是抑郁的危险因素,OR值和95%C/分别为7.455(7.370-7.342).7.378(1.163〜7.477);过去8d 有7〜2d、3〜4d、0-8 d累计活动7h及以上是抑郁的保护因素,OR值和9%CI分别为0888(8578〜8478)、8573(8466〜8714)、8.263(8567〜8455);过去7d有7〜2d、3〜4d、5〜7d进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者抑郁的风险较低,OR值和95%C分别为8767(8633〜8927)、8692(8569〜8447)、8782(854〜848);每天睡眠时间7〜7h、^7h者较<7h者患抑郁的风险低,OR值和95%CI分别为8477(8654〜8SSO)、8733 (8784〜8435);失眠者抑郁症状的风险是未失眠者的2426倍(95%CI:2509〜3134)。

结论上海市中学生的抑郁情况不容乐观,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有利于减少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

【关键词】学生;抑郁;健康行为;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82-9932(2827)87-0827-86DOI:1816163/ki.issn.1(88-9932.2227.07.086Analysis on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its related behavioral factor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d Shanghai CHE Bei-bei,GAO Jing-rong,CHEN De ,JIA Xiao-xian,XU Kun,WANG Jian,YANG Jian-jun,YU Jia-ming.Key Laboratoro of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Mimstro of Health,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Sociol Risks Governance Co Health,Schont of Public Health,FuUnn Universito,Shanghni20083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itn related behavioral influencina factorn amoof miOdlv schorl students in Shanfhni,and to proviOv date support and suuiestiors foe ths preventior of depres-sior amoof miOdle school stuPents.Methods A totci of6177stuPents were selected from30jueive miOdle schools,20 senior high schools and18vocatiorcl high schools in Shanfhni by stratified mPti-stace cluster sampUnf method.The influen-cinf factor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analyzen by chi-square test and Looistic repressior.Resclts The detectior rate of depression amor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anfhci was36.4%,and the rates of depression symptoms amorf junior mio-dle school stuPents-high miOdle school stuPents and vocatiord high school stuPents were36.8%,33.2%and46.3%re­spectively.Stepwise locisno repression resylts showed thnt smorinf and drindinf were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with ORv V pc nd95%CI of1.455(1.154-4342)nd1.彳。

抑郁症研究调查问题及调查数据报告

抑郁症研究调查问题及调查数据报告

抑郁症研究调查问题及调查数据报告一、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影响全球数亿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近年来,抑郁症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为了深入了解抑郁症的相关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研究方法和调查结果,以期为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范围内抽取了名受试者,年龄范围为18-65岁,男女比例为1:1。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详细的临床评估和问卷调查。

2、调查工具我们采用了自编的抑郁症调查问卷和临床评估量表,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和家族史等方面。

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1、抑郁症患病率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3.9%。

其中,轻度抑郁占14.9%,中度抑郁占6.5%,重度抑郁占2.5%。

患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群体中无显著差异。

2、抑郁症状主要抑郁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兴趣丧失、失眠、食欲减退、精力减退、自我评价降低等。

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些症状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中均有所表现。

3、生活质量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包括工作能力下降、社交障碍、家庭关系紧张等方面。

抑郁症患者还面临着较高的自杀风险。

4、家族史有家族抑郁史的受试者在调查中的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无家族史的受试者,提示家族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讨论与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抑郁症。

以下是我们对如何改善抑郁症患者状况的一些建议: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

2、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心理治疗是抑郁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6.描述性分析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人群分布
时间分布
可用直方图表示,也称流行曲线。
空间分布
常见于 居住地点 工作地点 活动(学校、娱乐、旅行等)地点
人群分布
分析患者的特征 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或其他任何有用的描述病例特有的特征 如果发现一个特别的特征,通常会对查找危险人群提供一个线索,甚至找出一个特异的暴露因素 有些疾病首先侵犯一定的年龄组或种族 有时患某种疾病的人与职业明显相关 对疾病宿主、传播途径、高危人群认识越多,将获得更特异和准确的信息,以决定如何防治疾病
四、案例分析
案例1:龙岩市**乡**中小学麻疹爆发疫情
事件基本情况
2006年2月中下旬, 龙岩市**县**乡中心小学和中学发生麻疹爆发疫情,该县疾控中心于24日上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前往该乡开展现场调查处理,共搜索到9例疑似病例,采集血清标本送龙岩市疾控中心检测,经检测9例病例麻疹IgM抗体均阳性。
8.实施控制措施
去除暴露源 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 防止进一步暴露 保护危险人群
终止暴发或流行
9.完善现场调查
补充调查 进一步研究方案 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提高分子、分母的质量 复访
10.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 记录调查情况、结果及建议 种类 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总结报告
书面报告
建立病例定义
2006年2月份以来**县**乡出现发热(38℃以上),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或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科氏斑,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的病例,或有与确诊麻疹病人有接触史,确定为麻疹病例。 病例分类:①临床诊断病例:具备上述症状与体征的病例;②实验室诊断病例:具备上述症状与体征的病例,同时血清中查到麻疹lgM抗体或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
一、问卷说明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由章捷等人修订,共20个项目,包含16个消极情感项目和4个积极情感项目。

评分为1-4分:1=偶尔或无(少于1天),3=时常或一半时间(3-4天),4=多数时间或持续(5-7天)2=有时(1-2天),3=“多数时间或持续”量表划分的评分标准:≤16 分,无抑郁;16<总分≤19分,疑似抑郁情绪;≥20分,一定程度抑郁情绪;量表适用于一般人群的抑郁状况筛查。

反向计分题:4/8/12/16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而不是病人,因为它评价抑郁心情而非整个抑郁症侯群。

二、问卷题目
下面是对您可能存在或最近有过的感受的描述,请告诉我最近一周来您出现这种感受的频度。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的人群。

了解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抑郁症的患病率、高危人群以及可能的病因学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是了解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影响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抑郁症的患病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3.4亿人患有抑郁症,而在中国大陆地区大约有8600万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这个数字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抑郁症患者的数量之所以如此之多,与社会变革、生活压力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等因素有关。

二、高危人群1.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研究表明,有关激素、内分泌以及生理和社会因素可能是性别差别的原因之一。

2. 年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也不同。

青少年和女性更容易受到抑郁症的影响,而老年人则因为面临退休、亲人离世等压力而面临较高的患病风险。

3. 职业:某些职业上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抑郁症,如医护人员、艺术家、教师和销售人员等。

这可能与工作压力、情绪管理等因素有关。

三、病因学因素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有部分遗传倾向。

家族史中有抑郁症的人患上抑郁症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更高。

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病因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2. 生物化学因素:抑郁症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

低血清5-羟色胺水平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

此外,研究还发现,短暂性躁狂和抑郁症之间存在关联。

3. 心理社会因素:创伤经历、社会压力、家庭问题以及工作压力等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这些因素常常与抑郁症的起病和复发有关。

总结起来,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为我们了解该疾病提供了重要线索。

抑郁症的患病率逐渐上升,女性、青少年以及某些职业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其影响。

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都可能是抑郁症的病因之一。

综合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抑郁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选项:偶尔或无(少于一天),分数:1 | 选项:有时(1一2天),分数:2 | 选项:时常或一半时间(3一4天),分 数:3 | 选项:多数时间或持续(5一7天),分数:4 |
选项:偶尔或无(少于一天),分数:1 | 选项:有时(1一2天),分数:2 | 选项:时常或一半时间(3一4天),分 数:3 | 选项:多数时间或持续(5一7天),分数:4 |
选项:偶尔或无(少于一天),分数:1 | 选项:有时(1一2天),分数:2 | 选项:时常或一半时间(3一4天),分 数:3 | 选项:多数时间或持续(5一7天),分数:4 |
选项:偶尔或无(少于一天),分数:4 | 选项:有时(1一2天),分数:3 | 选项:时常或一半时间(3一4天),分 数:2 | 选项:多数时间或持续(5一7天),分数:1 |
结论序号 1 2
我很幸福 我比平时话少了
我感到孤独 人们对我不友好
我生活快乐 我曾经放声痛哭
我感到忧愁 我觉得别人厌恶我
我走路很慢
分数 0---16 17---60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adloff于1977年特别为评价当前抑郁症状的频度而设计的。着重于抑郁情感或心境, 整个量表 下六个侧面:抑郁心情、罪恶感和无价值感、无助与无望感、精神运动性迟滞、食欲丧失、睡
题目名称 一些通常并不困扰我的事使我心烦
我不想吃东西:我胃口不好 觉得即便有爱人或朋友帮助也无法摆脱这种苦闷
我感觉同别人一样好 我很难集中精力做事
我感到压抑 我感到做什么事都很吃力
我觉得未来有希望 我认为我的生活一无是处
我感到恐俱 我睡觉不解乏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新增题目
选项:偶尔或无(少于一天),分数:1 | 选项:有时(1一2天),分数:2 | 选项:时常或一半时间(3一4天),分 数:3 | 选项:多数时间或持续(5一7天),分数:4 |

残疾人抑郁状况调查研究

残疾人抑郁状况调查研究

残疾人抑郁状况调查研究王倩;张悠然;吴欢云;吕军;陈刚【摘要】本文以了解上海市残疾人的抑郁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目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3名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2.0对各项比较的人员结构差异进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显示金山卫镇抑郁检出率为51.40%,抑郁人数在男性、女性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9.20%和55.59%;中重度抑郁在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的检出率分别为28.14%、19.66%、16.67%和40.00%;轻度抑郁在未婚、已婚、离婚和丧偶残疾人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1.88%、27.18%、27.78%和27.27%,中重度抑郁在这四种婚姻状况的检出率分别为26.09%、21.67%、27.78%和51.52%;抑郁在农业和非农业残疾人中检出率分别为62.50%和42.48%.这提示上海市金山卫镇残疾人群抑郁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非在婚、文化程度高及户籍为农业的三类残疾人为重点关注人群.【期刊名称】《残疾人研究》【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残疾人;抑郁;影响因素【作者】王倩;张悠然;吴欢云;吕军;陈刚【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9残疾人群心理健康存在较高风险[1]。

在发展中国家,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较低,贫穷率较高,参与能力受限,独立性较差[2],这些因素均不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随着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念中残疾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的提出,残疾人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抑郁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当抑郁症状严重且持续时,可能发展为抑郁症。

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

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

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1.介绍
精神卫生国立学院的老年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CES-D是专为研究一般人
群的而设计的。

可以用于检查治疗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情况。

2.内容
在最近的一周内您的感受如何:
偶尔或无有时或少许时常或一半的时间多数时间或持续
(少于1天)(1~2天)(3~4天)(5~7天)
问题4,8,12和16内容是正向的
评分=所有问题的得分之和
3.解释
(1)最小分:0
(2)最大分:60
(3)>16 评分,处于抑郁的危险
(4)评分结果不证明抑郁,但是得分越高,抑郁的可能性越大。

(大于40分完成)
4.参考文献
1)McDowel I, Newell C. Measuring Health-A Guide to Rating Scales and Questionnaires,Seco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Radloff LS. The CES-D scale: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ppl Psychol Measure. 1977; 1: 385-401.。

CESD-SC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相关知识

CESD-SC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相关知识

CESD-SC流调中⼼抑郁量表相关知识1. 以过去⼀周来计算;2. 每项不⾜1天的为“0”分;有1-2天的为“1”分;有3-4天的为“2”分;有5-7天为“3”分。

3. 将20项得分相加,<15分⽆抑郁症状;10-15分可能有抑郁症状;20分以上肯定是有抑郁症状,建议看⼼理医⽣。

CES-D,共20题,其中4个为反向计分。

要求受试⽤0-3级评定最近1周内症状出现的频度。

总分为0~60分。

原作者最初推荐使⽤16分作为可能存在抑郁问题的分界点,对应80百分位;后来建议以28分作为抑郁状态的分界点,对应95百分位。

测量内容包含4个因素:抑郁情绪(depressed affect),含第1、3、6,9、10、14、17、18题;积极情绪(positive affect),含第4、8、12、16题;躯体症状与活动迟滞(somatic and retarded activity),含第2、5、7、11、13、20题;⼈际(interpersona1),含第15、19题。

3名研究者根据英⽂量表的项⽬,参考以往的⼏个中⽂译本,修改了少量不准确的项⽬表述。

例如,第20题(I could not“get going”)某版本错译为“我⾛路很慢”,本研究参考台湾译本“我曾提不起劲来做事”,将其修改为“我提不起劲⼉来做事”。

施测的指导语是:“下⾯20句是⼈们常有的⼀些感受,请选择适当的数字,代表你在最近⼀周中有⼏天有这些感受。

请在对应的数字上划圈。

0代表少于1天,1代表1~2天,2代表3—4天,3代表5~7天。

”青少年采⽤集体施测的⽅式,成年⼈采⽤集体施测与个体施测两种⽅式,⽼年⼈主要采⽤个体施测的⽅式。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若使⽤16分作为划界,在普通⼈群中有约1/3的⼈属于⾼分。

考虑到原编制者Radlof报告的16分对应80百分位,在我国采⽤16分为界可能偏低。

然⽽,本研究的施测时间在冬季,也可能导致CES—D 评分略⾼,因此是否需要提⾼划界分仍需探讨。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的编制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的编制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简版的编制
流调中心抑郁量表(Leicester Centre for Mood Assessment,LCMA)中文简版是一种用于评估和诊断抑郁症的量表工具,有助于快
速识别出症状显著的潜在患者。

它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自我评
价量表、行为监测报告、文字填空和记忆测验。

自我评价量表的目的是帮助临床医生发现抑郁症的潜在患者。


具有18个主要的题目,每个题目都有0到3分的得分,其中0分表示
症状不明显,3分表示症状明显。

总得分超过10分的潜在患者被认为
有抑郁症的风险。

行为监测报告旨在识别一连串不便的行为和情感模式,并收集和
分析临床医生对每种行为的看法,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患者的整体情绪。

这一部分由大约40个问题组成,根据病人的行为和情感回答这些问题。

文字填空的目的是测量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能力,并评估其与
病史有关的敏感问题,例如家庭暴力和自杀意念。

它由20个文字填空
组成,每一项均包含两个有关症状或认知功能方面的问题。

最后,记忆测验用于评估抑郁患者的空间和记忆能力,也就是患
者是否记住他们在不久前看到的内容。

它由3个资讯条款组成,每项
都包含三四个有关形状、颜色以及形状的变化的物品。

患者在评估完
毕后,需要将收集的资料和他们之前的回答与记忆测验的结果相结合,以判断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行为是否有改善。

总的来说,流调中心抑郁量表(LCMA)中文简版是一种方便快捷
的量表,用来识别抑郁症潜在患者,并收集更多相关信息,以帮助临
床医生对抑郁症进行有效评估和治疗。

城市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分析

城市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分析

城市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群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

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城市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城市人们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城市的繁华、交通拥堵、工作压力等因素使得城市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诸如紧张、失望、无助等。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人群中,每五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曾经经历过严重的焦虑情绪,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长时间的焦虑情绪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城市人群还容易陷入抑郁状态。

许多人却不知道,抑郁不是一种偶尔出现的心理状态,而是需要长时间的规定性观察和干预。

调查显示,城市人群中每10个人就有1个曾经或正在经历抑郁,而女性群体的抑郁状况更加严重。

抑郁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劳,更严重的是对工作及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城市人们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生活不规律,常常出现睡眠问题。

许多人经常抱怨自己睡得不够,但是,睡不够不是各种睡眠问题的唯一表现。

睡前翻来覆去的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者是醒来后无法进入深度睡眠,这些都是睡眠问题的危险信号。

只要不出现这些危险信号,那么睡眠的总时长可以比在此区间更长,依然符合“睡眠质量好”的标准。

城市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首先,工作压力是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之一。

现代的工作竞争压力大,过度竞争与不良的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工作压力,从而使人产生负面情绪。

然后,社会关系也是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交关系的缺失或者社交关系不良,对心理健康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此外,经济压力也是城市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对于城市贫困人群,经济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

如何保护城市人群的心理健康呢?首先,要积极关注和扶持城市贫困人群。

这样,人们的负面情绪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其次,大众应该更加重视每个人心理健康的问题。

抑郁流行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抑郁流行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感谢您参与本次青少年抑郁流行现状的调查问卷。

本问卷旨在了解青少年群体中抑郁症的流行情况,以及青少年对抑郁症的认知和态度。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您的回答将严格保密,请您放心填写。

本问卷预计耗时约10-15分钟,您的配合对我们研究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您感受的选项。

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A. 男B. 女C. 其他D. 不愿意透露2. 您的年龄:A. 12-15岁B. 16-18岁C. 19-21岁D. 22-24岁E. 25岁以上3. 您所在的年级:A. 初中B. 高中C. 大专D. 本科E. 研究生及以上4. 您所在的地区:A. 城市地区B. 乡村地区二、抑郁症认知情况5. 您是否了解抑郁症?A. 非常了解B. 了解一些C. 了解很少D. 完全不了解6. 您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有哪些?A. 持续的情绪低落B. 睡眠障碍C. 食欲变化D. 注意力不集中E. 自我评价过低F. 自杀念头G. 以上都是H. 不确定7. 您认为抑郁症的形成原因有哪些?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心理因素D. 以上都是E. 不确定三、个人经历与感受8. 您是否曾经出现过以下情况(请选择所有适用的选项)?A. 持续的情绪低落B. 对事物失去兴趣C. 睡眠障碍D. 食欲变化E. 注意力不集中F. 自我评价过低G. 自杀念头H. 以上都有,但不确定是否为抑郁症I. 没有出现过9. 如果您有上述情况,持续的时间有多长?A. 1周以内B. 1-2周C. 2-4周D. 4周以上10. 您是否寻求过专业的心理帮助?A. 是B. 否11. 您认为周围人对抑郁症的了解程度如何?A. 非常了解B. 了解一些C. 了解很少D. 完全不了解四、社会支持与干预12. 您认为学校在预防青少年抑郁症方面应该做哪些工作?A.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B.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C. 建立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D. 以上都是13. 您认为家庭在预防青少年抑郁症方面应该做哪些工作?A. 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B. 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C. 及时与孩子沟通D. 以上都是14. 您认为社会应该为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做哪些工作?A. 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B. 降低抑郁症的污名化程度C. 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源D. 以上都是感谢您的参与!请您认真填写完毕后,将问卷提交。

卫生通讯稿4篇

卫生通讯稿4篇

卫生通讯稿4篇XX年10月26日(星期二)下午12:40-1:40物理与信息技术系团总支组织全体学生会干部进行了全系教室卫生大扫除活动。

活动由系团总支副书记带队,以学生会各部门为单位,对全系14个教室进行了彻底打扫。

打扫过程中陆续有各班同学加入到打扫队伍当中。

大家在劳动中感受乐趣,在乐趣中提升自身素质。

通过此次活动的成功进行,使得全体学生会干部从实际出发,为全系学生爱护公共卫生做好表率,以达到提高全体团员素质的目的,相信我系卫生情况将再升一个新台阶。

卫生通讯稿(2):今年3月是我市第23个爱国卫生活动月,为响应上级的指示要求,积极做好爱卫月期间卫生工作。

为令全民动手起来参加卫生清理活动,我社区的义工分队起带头作用,利用义工的积极性和先进性进行一系列的讲文明、讲卫生活动,然后呼吁全民动起来,清洁环境、消灭四害,掀起一个爱国卫生活动新高潮,以整洁的市容市貌,迎接第16届亚运盛会召开。

早上9点正,义工们准时集中机床厂门口,我们一行25人分为3小队进行卫生清理,包括对窝棚、清理淤泥、积水、乱堆放的杂物、水渠、楼梯口等等的卫生清理工作。

期间,清理垃圾等杂物共0.5吨,对堵塞的水渠等进行疏通,把堵塞在水渠的淤泥等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为小区的整洁,防止孳生蚊蝇,把小区花坛的杂草除去,并进行了松土;对小区两个单车棚进行杂物清理,把乱堆放的杂物进行整理。

10:30分,我们把清理出来的垃圾运上车载走。

卫生死角清理完毕,义工们兴高采烈,不少人向我表示下次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要通知他们过来。

通过这次的活动,利用我们义工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也通过这次的活动向身边的人传递爱的信息。

卫生通讯稿(3):由学生处的老师和我院宿管部成员成立了一个检查小组,针对我院的学生寝室卫生情况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

首先,对于寝室的卫生情况,我们分成了五方面来评分,分别是:地面清洁,物品摆放整齐,窗户清洁,橱柜桌子明亮清洁,舒适、色彩、文化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上海市某城区人群抑郁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方芳, 张少平, 汪作为, 陈银娣, 薛志强, 周慧钧, 周天骍
作者单位: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83
刊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
年,卷(期):2009,18(8)
被引用次数:1次
1.王金荣;王德平;沈渔邨中国七个地区情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期刊论文]-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8(2)
2.肖凉;季建林;张寿宝城市人群中抑郁症状及抑郁症的发生率调查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0(3)
3.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1993
4.胡斌;卢小勇;魏波江西省抑郁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期刊论文]-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3(4)
5.唐牟尼;刘协和;韩海英成都地区55周岁及以上人群中抑郁症患病率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2)
6.Liu CY;Wang SJ;Teng EL Depressive disorders among older residents in a Chinese rural community 1997
7.崔利军;栗克清;江琴普河北省2004-2005年抑郁症的现况调查[期刊论文]-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7(3)
8.马辛;李淑然;向应强北京市抑郁症的患病率调查[期刊论文]-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7(2)
9.Kim MD;Hong SC;Lee CI Prevalence of depression and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for residents in the urban part of Jeju Island Korea 2007
10.Olsen LR;Mortensen EL;Beth P Prevalence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stress indicators in the Danish general population[外文期刊] 2004(2)
11.Whooley MA;Kiefe CI;Chesney MA Depressive symptoms unemployment and loss of income:The CARDIA Study[外文期刊] 2002
12.Paykel ES Life events,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1994
13.Wade TD;Kendler K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major depression:cross-sectional longitudinal and genetic perspectives[外文期刊] 2000(5)
14.杨大梅;刘红霞;郭瑞萍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的对比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1)
15.Judd LL;Rapoport MH;Paulus MP Subsyndromal symptomatic depression:a new mood disorder 1994
16.Judd LL;Schettler PJ;Akiskal HS The prevalence,clinical relevance,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 o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s 2002
17.Cuijpers P;Smit F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s a risk indicator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外文期刊] 2004(5)
18.Forsell Y A three-year follow-up of major depression dysihymia minor depression and subsyndromal depression:results from u populationbased study[外文期刊] 2007(1)
19.李一云;屠鉴源;陈德沂阈下抑部研究(Ⅲ):抑郁的亚综合征(SSD)的治疗[期刊论文]-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1(4)
1.李辉.张建球.赵后锋.马世民.梁立桂.陈飞.邱述领.靳自斌.王世勋.周维春.高海燕.韩振如城市人群抑郁症流
行病学调查[期刊论文]-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2)
1.王凤.冯正直.胡光涛.刘庆英.廖成菊.宋新涛.李嘉雯.王晓霞.李家速抑郁情绪个体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评定的试验范式研究[期刊论文]-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xwyxkx200908027.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