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课
复习课(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课(物质构成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c500cc48f5335a8102d22058.png)
(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相互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破裂为原子, 原子可以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⑴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 ________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 由________ 构成的,如氮气、水等。 ⑵氧化汞 _______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粒 子,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_______ 分解成 汞____ 和氧 _____ ,汞______直接构成汞, 每两个氧_____ 构成一个氧_____ ,无数个 氧________构成氧气。
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
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 B.Mg C.H
(B )
D.N
9、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富 硒大米等物质。这里的碘、钙、硒应理解为( C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B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联系:
1、元素概念建立在原子基础上; 2、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例12】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
元素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原子 (带正电)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带负电)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质子 中子 (不带电)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钠镁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743ae126c175f0e7cd137d4.png)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的物理性质二、钠的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切割绿豆大小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并迅速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现象浮, 熔, ,游, 响,红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问:若将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会生成铜么?2、与非金属反应Ⅰ、钠与氧气反应:钠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成Na2O,而在氧气中燃烧则生成Na2O2。
Ⅱ、在氯气中燃烧:剧烈、产生白色的烟Ⅲ、和硫粉混合研磨:(火星四射、发生爆炸)保存:隔绝空气和水,加煤油密封。
三、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1、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以单质形态存在化合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2、钠的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食盐(NaCl)纯碱(Na2CO3· 10H2O)Na2SO4, NaNO3等。
3、钠的主要用途性质决定用途(1)、制Na2O2(2)、制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导热剂(3)、高压钠灯(4)、还原稀有金属四、钠的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比较内容Na2O Na2O2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氧的化合价—2价—1价(过氧离子O22—)电子式稳定性较不稳定较稳定生成条件通过钠的常温氧化生成通过钠的燃烧生成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 + H2O==2NaOH 2Na2O2 + 2H2O==4NaOH + O2↑与CO2反应Na2O + CO2==Na2CO32Na2O2 + 2CO2==2Na2CO3 + O2与盐酸反应Na2O + 2HCl==2NaCl + H2O 2Na2O2+ 4HCl==4NaCl + 2H2O + O2↑用途用于少量Na2O2制取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保存密封保存密封保存澄清石灰水碳酸钠 碳酸氢钠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 2CO 3 Na 2CO 3·10H 2ONaHCO 3 俗 名 纯碱、苏打—小苏打溶解性 易溶于水易溶于水(溶解度较Na 2CO 3小)色 态 白色粉末 无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热稳定性 稳定易失水、风化受热易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H +CO 32-+2H +=CO 2↑+H 2O 较快,分步进行HCO 3-+H +=CO 2↑+H 2O 剧烈 NaOH不反应HCO 3-+OH —=CO 32-+H 2O 石灰水CO 32-+Ca 2+=CaCO 3↓石灰水足量:HCO 3-+Ca 2++OH -=CaCO 3↓+H 2O 石灰水不足:2HCO 3-+Ca 2++2OH —=CaCO 3↓+2H 2O+CO 32-BaCl 2 CO 32-+Ba 2+=BaCO 3↓ 不反应(若再加NaOH ,则有沉淀)CO 2 NaCO 3+CO 2+H 2O=2NaHCO 3不反应用途 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洗涤 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胃酸过多转化3.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1)硫酸钠Na2SO4·10H2O,俗名:芒硝,为无色晶体。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f005476c66137ee0619bd.png)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基本信息名称钠的性质执教者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
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学情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具体建议如下:(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与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
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5fa201ba1aa8114431d99d.png)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2.钠的氧化物及性质比较3N a 2CO 3与Na HC O 3的性4、焰色反应(1)定义:许多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实验步骤:a.点燃酒精灯(一点)b.将铂丝放入稀盐酸中清洗,在放到火焰上灼烧,直至火焰呈现原 来的颜色(二洗烧)c.用铂丝蘸取固体或液体待测物,灼烧、观察。
若是钾元素,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三蘸烧)。
d.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放在火焰上烧至原色,放回原处(四洗烧)。
二、镁及其重要化合物1.镁的性质化学名称 镁物理性质 硬度及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的银白色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表面均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化学 性 质 化 学 性 质 与氧气反应 2Mg+O 2 →2MgO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Mg+Cl 2 MgCl 2与水反应 Mg+2H 2OM g (O H )2+H 2↑与酸反应 Mg+2H +=Mg 2++H 2↑与碱反应 不反应 与盐反应 Mg+Cu 2+= Mg 2++Cu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2Mg+CO 2 2MgO+C制取① 煅烧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 加入海水沉淀池中 ③ 沉淀与盐酸反应 ④ 蒸发结晶电解(三)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式 Na 2CO 3 NaHCO 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溶解度较Na 2CO 3小) 热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H + CO 32-+H +=HCO 3- CO 32-+2H +=CO 2↑+H 2O 分步进行HCO 3-+H +=CO 2↑+H 2O OH - 不反应 HCO 3-+OH —=CO 32-+H 2O石灰水 CO 32-+Ca 2+=CaCO 3↓ 石灰水足量:HCO 3-+Ca 2++OH -=CaCO 3↓+H 2O石灰水不足:2HCO 3-+Ca 2++2OH —=CaCO 3↓+2H 2O+CO 32-BaCl 2 CO 32-+Ba 2+=BaCO 3↓ 不反应(若再加NaOH ,则有沉淀)CO 2 NaCO 3+CO 2+H 2O=2NaHCO 3 不反应用途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洗涤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胃酸过多转化点燃 点燃1、铝的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周期2. 铝的性质: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 族;铝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2)Al(OH)3+NaOH ======== Na[Al(OH)4]三、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 2O 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钠、镁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943def2add36a32d73758188.png)
第1讲 钠、镁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Na +的结构示意图:( )(2)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于100 ℃( )(3)标准状况下,5.6LO 2与适量Na 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 A ( )(4)1 mol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 2O 或Na 2O 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 A ( )(5)钠与水反应:Na +2H 2O===Na ++2OH -+H 2↑( )(6)NaOH O Na Na OH O −−→−−→−2222 ( )(7)222O Na Na NaCl Oaq −→−−−→−电解 ( )(8)钠的金属性比钾强,所以工业上用钠制取钾(Na+KCl K ↑+NaCl )( )(9)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考点二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1)Na 2O 2的电子式:( )(2)H 2O 2的电子式: H +H +2-( ) (3)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的离子方程式: ( )(4)Na 2O 2+H 2O===2Na ++2OH -+O 2↑( )(5)( )(6)Na 2O 2是碱性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 )(7)1 mol Na 2O 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 A( )(8)常温常压下,1 mol NaHSO 4晶体中含有2N A 个离子 ( )(9)1 mol·L-1的NaOH 溶液中含Na +数目为N A( )(10)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 )(11)Na 2O 2能分别与H 2O 、CO 2反应,可用作供氧剂 ( )(12)CaO 2能与水缓慢释放O 2,可用作供氧剂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 -3+Ca 2++2OH -===CaCO 3↓+CO 2-3+2H 2O( )(2)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CO 2↑+H 2O( )(3)NaHCO 3能与碱反应,所以是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 )(4)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5)饱和NaCl(aq)――→NH 3,CO 2NaHCO 3――→△Na 2CO 3( )(6)图2装置:根据实验现象推知酸性:CH 3COOH>H 2CO 3>C 6H 5OH图1 图2 图32、选择题( )(1)下列关于Na 2CO 3和NaHCO 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热稳定性:NaHCO 3<Na 2CO 3B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 3<Na 2CO 3C 、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 3<Na 2CO 3D 、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 :NaHCO 3<Na 2CO 3( )(2)将0.01 mol NaOH 和0.01 mol Na 2CO 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 -1稀盐酸。
专题复习:钠镁铝及其化合物
![专题复习:钠镁铝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ebf0afaca58da0116d174950.png)
专题复习:钠镁铝及其化合物1.(2016·课标全国卷Ⅱ,12,6分)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2.(2015·课标全国卷Ⅱ,13,6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3.(2016·江苏化学,6,2分)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4.(2014·福建理综,6,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5.(2013·安徽理综,12,6分)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O2-4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矿盐生产食盐,除去SO2-4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3)2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6.(2015·山东理综,10,5分)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A.AlCl3B.Na2O C.FeCl2D.SiO27.(2013·山东理综,9,5分)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硫酸C .盐酸D .稀硝酸8.(2016·浙江理综,27Ⅰ,6分)化合物Mg 5Al 3(OH)19(H 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2Mg 5Al 3(OH)19(H 2O)4=====△27H 2O ↑+10MgO +3Al 2O 3(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_______。
钠镁及其化合物完整版课件
![钠镁及其化合物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295d5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76.png)
(4)用乙装置实验,点燃气体产物时,是否需要检验纯度 否 (填“是”或 “否”)。 (5)按图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钠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 量的钠按下列两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的关系是 b (填字母)。 ①用铝箔包住钠 ②用铜箔包住钠 a.二者收集的气体一样多 b.①收集的气体体积较大 c.②收集的气体体积较大
2CO2+2Na2O2 2Na2CO3+O2 Δm
2 mol
56 g
x mol
28x g
2H2O(g)+2Na2O2 4NaOH+O2 Δm
2 mol
4g
y mol
2y g
则2484xx
2 y 3.6
18y 11.6,解得:x=0.1,y=0.4,
M
r
=
11.6 0.1 0.4
=23.2。
方法技巧 Na2O2与H2O、CO2的反应规律
4.如图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重要实验,为收集并检验气体产物,某兴趣小组将 甲装置改进成乙或丙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2H2O 2Na++2OH-+H2↑ 。
(2)按乙装置实验,液体添加完毕后,关闭活塞,打开右边胶塞,向煤油中加入一 小块钠,立即塞好胶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CD (填字母)。 A.钠块始终保持在a处,直至完全消失 B.钠沉入U形管b处而后又慢慢浮到a处 C.钠处于煤油和水的交界处上下浮动 D.随着反应的进行,煤油与胶塞处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 E.最终钠块在煤油中燃烧起来 (3)乙装置中漏斗在反应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储存反应过程中排出的水 。
解析 ①钠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镁沉淀,正确;②钠与硫 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得不到沉淀,错误;③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 气,反应放热且消耗水,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有白色沉淀氢 氧化钙析出,正确;④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 反应可生成碳酸钙沉淀,正确;⑤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铜蓝 色沉淀,错误;⑥钠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 水减少,有氯化钠析出,正确;⑦钠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铁红褐 色沉淀,错误。
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5fd90f6bec0975f465e2bd.png)
新梦想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第四步:“查”——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意义:一是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二是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4、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1)下列物质要用分子式表示:气体、难溶物、单质、氧化物、水、弱酸、弱碱。
(2)对于微溶物的处理A、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并标“↓”。
B、在反应物中有微溶物,若溶液是澄清的则要写成离子形式,若溶液是浑浊的则要成分子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4)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浓H2SO4与固体(Cu等)的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
(5)注意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关键就是看离子间是否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若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HCO3-不能与H+和OH-共存。
2、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注意隐含条件:(1)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如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Cu2+(浓溶液:绿色,稀溶液:蓝色)等。
(2)强酸性溶液中要考虑H+的大量存在(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强碱性溶液中要考虑 OH-的大量存在。
1、下列物质在水中部分电离且属于电解质的是()A、NaOHB、CH3COOHC、H2SO4D、CO2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H2和O2反应生成水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KClO3和MnO2混合共热制O2D、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3、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A、稀醋酸和稀氨水反应B、稀硫酸和烧碱溶液反应C、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4、某溶液加酚酞呈粉红色,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存在在此溶液中的是()A、K+B、Na+C、Ba2+D、Al3+5、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a2+、NO3-、CO32- B.K+、Na+、Br-、NO3-C.Ag+、Na+、Cl-、K+ D.NH4+、K+、NO3-、SO42-6、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K+、Fe2+、NO3-B、OH-、Cl-、Na+、NH4+C、Cu2+、NO3-、OH-、Cl-D、Mg2+、K+、Cl-、NO3-7、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OH-、NO3-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Fe2+、NO3-、Na+B、Ag+、NO3-、Cl-、K+C、K+、Ba2+、OH-、SO42-D、Cu2+、NH4+、Br-、OH-9、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若加入OH-就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就能放出气体的是()A、Mg2+、Na+、Cl-、CO32-B、Ba2+、K+、OH-、NO3-C、H+、Al3+、NH4+、SO42-D、Na+、Ca2+、Cl-、HCO3-10、在无色透明呈强碱性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AlO2-、NO3-、I-B、K+、CO32-、SO42-、MnO4-C、Na+、Cl-、CO32-、SO42-D、K+、HCO3-、CO32-、NO3-11、在酸性溶液中,若含有大量的Mg2+、Fe2+,则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Cl-B、NO3-C、SO42-D、OH-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氢氧化铜加入盐酸:OH-+H+H2O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 +2H+2Na+ +H2O + CO2↑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MnO2+4H++2Cl-Mn2++Cl2↑+2H2O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H+=H2OB、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O2-+ 2H+=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Ag+Cu2+ + 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14、下列各组中两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KOH与CH3COONH4,B a(O H)2与NH4ClB、HCl与Na2CO3,H2SO4与Na2CO3C、BaCl2与Na2SO4与Ba(O H)2与H2SO4D、Cu(O H)2和盐酸,Cu(O H)2和醋酸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H++CO32-=CO2 ↑+H2OB、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H2 ↑+Fe2+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 H)3↓D、钠投入水中:Na+H2O=Na++OH-+H2↑16、离子方程式BaCO3+2H+== CO2↑+H2O+ 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①HCl ②H2SO4③HNO3④NaHSO4⑤CH3COOHA、①③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⑤四、镁的提取及应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1)石灰乳的制备CaCO3高温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石灰乳)(2)沉淀1、写出制取Mg(OH)2的化学方程式:2、工业上冶炼镁是采用电解无水MgCl2,而不采用电解MgO,原因是:3、写出MgCl2制取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副产品可以制漂粉精,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主任审核批复教导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复习高中总复习:专题3第2讲钠、镁及其化合物(二)
![高考化学复习高中总复习:专题3第2讲钠、镁及其化合物(二)](https://img.taocdn.com/s3/m/808315f6c8d376eeaeaa31c7.png)
第2讲 钠、镁及其化合物(二)[考纲要求] 1.了解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
2.能正确鉴别Na 2CO 3和NaHCO 3,并能用实验的方法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 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4.了解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5.了解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计算。
6.记住Na 、K 等重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考点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名称 碳酸钠(Na 2CO 3)碳酸氢钠(NaHCO 3)俗名物理性质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____ 易溶于水(但比Na 2CO 3溶解度____),溶液呈碱性稳定性 ____,但结晶碳酸钠(Na 2CO 3·10H 2O)易____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 学 性 质与H +反应与碱反应[Ca(OH)2]与OH -不反应,但Ca 2++CO 2-3===CaCO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不足)与盐反应 CaCl 2不反应硫酸铝3HCO -3+Al 3+===Al(OH)3↓+3CO 2↑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相互转化Na 2CO 3 ①CO 2+H 2O ,②少量盐酸①固(加热),②液(NaOH)NaHCO 31.将CO 2气体通入到饱和Na 2CO 3溶液中有何现象?原因是什么?2.Na 2CO 3固体粉末中混有少量NaHCO 3,用什么方法除杂?Na 2CO 3溶液中混有少量NaHCO 3,用什么方法除杂?NaHCO 3溶液中混有少量Na 2CO 3,用什么方法除杂?3.如何鉴别Na 2CO 3和NaHCO 3?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2 第二单元 钠 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苏教版
![河北省行唐县高一化学 专题2 第二单元 钠 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18bbcf9ec3d5bbfd0a7423.png)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Na 与盐溶液的反应。Na 与盐溶 液的反应,实际是 Na 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NaOH 再与盐反应。因此,不管什么盐溶液与 Na 反应一定 有 H2 生成。Ca(HCO3)2 与 NaOH 反应:Ca(HCO3)2+ 2NaOH===CaCO3↓+Na2CO3+2H2O;KCl、Na2SO4 不与 NaOH 反应;MgSO4 与 NaOH 反应:MgSO4+ 2NaOH===Mg(OH)2↓+Na2SO4。
第二单元 第 1 课时
钠、镁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基础梳理
一、钠元素的存在和结构 1.存在:自然界中钠元素都以化合态 存在NaCl 、Na2SO4 和 Na2CO3 等。 2.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示意图: 。 (2)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容易失去 最外层的 1 个电子, 表现强还原 性。
二、钠单质的物理性质
2.与 H2O 的反应 (1)步骤:
(2)现象及解释
程式:2Na+2H2O===2NaOH+H2↑
3.钠与熔融的金属卤化物反应 钠能与钛、锆、铌、钽等金属氯化物反应,其中和 TiCl4 700~80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Cl4+4Na=============Ti
答案
(1)银白
表面变暗,因为 4Na+O2===2Na2O
(2)切下的钠表面附有煤油,这样做可防止钠与水反应放热 引起煤油燃烧 (3)镊子 皮肤 (4)钠的密度比水小,且熔点低,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使钠 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浮于水面上 (5)钠球与水接触的部位反应放出氢气,推动钠球在水面上 游动 (6)红 (蒸发的)水蒸气 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 使溶液呈碱性 手指表面有水分,能跟钠反应生成 NaOH 而腐蚀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还原剂
钠、镁及其化合物1 苏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钠、镁及其化合物1 苏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43328eed630b1c58eeb54e.png)
Na2CO3+Ca(OH)2=CaCO3↓+2NaOH; ②现代工业制碱:
电解
2NaCl+2H2O=2NaOH+H2↑+Cl2↑。
9
• (2)盛放NaOH溶液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 不用磨口玻璃塞以NaOH溶液为代表的碱 性溶液中的OH-可与磨口玻璃塞中裸露的 S粘iO连2在反一应起,不生易成打Na开2S。iO3,使瓶塞和瓶体
,Na2CO3和NaHCO3的区别、相互转化、
对照实验等。
2
• 涉及钠、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的题目一般 并不复杂、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结合 在一起则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预计 此类试题在今后的高考中将会继续保持, 并可能在设问方式、内容背景等方面有所 创新。
3
• 基础知识回顾
• 一、钠的性质与应用
• CO2+NaOH=NaHCO3(CO2过量)
• (1)当n(CO2)∶n(NaOH)=1∶2时,产物为Na2CO3;
• (2)当n(CO2)∶n(NaOH)=1∶1时,产物为NaHCO3;
• (N3a)当HC1O∶32。<n(CO2)∶n(NaOH)<1∶1,产物为Na2CO3和
• 本 碳题元中素守n(C恒O可2)得∶n:(NaOH)符合第(3)种情况,由钠和
要怨天怨地怨人怨己,抱怨自己的人生磕磕绊绊,不如人意。要知道很多时候,当在你盲目地追求着你的目标后,当你在怨天怨地怨人怨己时,回过头来看时,可能会发现:许多的美
• A.1∶3
B.1∶2
• C.2∶3
D.3∶2
方法指导:CO2与碱溶液的反应,当CO2、 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同时产物不相同。首 先判断产物,再用元素守恒的方法快速求解。 类似的有Al3+跟OH-(碱)的反应。
高三一轮《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
![高三一轮《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093a9818762caaedd33d426.png)
高三一轮《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考纲要求: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 族元素(但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 2O 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以NaOH 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如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转化和制法。
5、焰色反应:知道Na (黄色)和K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命题规律:钠及其化合物(Na 2O 2、Na 2O 、NaOH 、Na 2CO 3、NaHCO 3)的性质是考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出现在选择题、推断题、简答题、计算题中;碱金属与科学技术联系较多,如在电光源、光电管、核技术、贵重金属冶炼等方面。
复习方法1、表格化、网络化是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方法。
2、掌握反应本质和原理,建立化学过程,寻找比例关系式,是解题的重要思路。
必备知识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熔点低,密度小(ρ<1,比水轻),硬度小,用小刀可以切。
(2)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特点:Na 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Na -e -=Na +,易失去1e -,表现出强还原性,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①与非金属反应 2Na +Cl 2点燃2NaCl 2Na +S△Na 2S 4Na +O 2==Na 2O 2Na +O 2△Na 2O 2②与H 2O 反应2Na +2H 2O =2NaOH +H 2↑ (浮、游、熔、响、红-加酚酞) 分析上面这个反应的电子得失情况及氧化剂、还原剂。
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本质上是Na 与水电离出的H +反应) Na 应保存在煤油中,不能保存在CCl 4中。
一块钠放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 Na 2O 、NaOH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 Na 2CO 3·10H 2O 无水Na 2CO 3 其他:Na 与乙醇反应:2Na +2C 2H 5OH 2C 2H 5ONa +H 2↑(比钠与水反应缓慢) Na 与苯酚反应:2Na +C 6H 5OH 2C 6H 5ONa +H 2↑ ③与酸反应2Na +2HCl =2NaCl +H 2↑ 2Na +2CH 3COOH 2CH 3COONa +H 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④与盐溶液反应 Na 与CuSO 4溶液:2Na +2H 2O =2NaOH +H 2↑ 2NaOH +CuSO 4=C u (O H )2↓+Na 2SO 4 本质:先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
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29cc9f6258fafab069dc02db.png)
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晚会上,焰火贯穿了晚会的始终,成为最吸引“眼球”的晚会印象。
焰火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2.碱金属元素是周期性表现得最鲜明和最规律的一族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都能浮在水面上,都能保存在煤油中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都生成过氧化物C.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D.单质都是强还原剂,其阳离子都具有弱氧化性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A.都正确 B.②③④C.②③ D.只有④4.过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固体是( )。
A.Na2O B.Na2CO3C.Na2O2和Na2CO3 D.Na2O2和Na2O5.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2>V3>V1C.V1=V2=V3 D.V1>V3>V26.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专题3.3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优质课件)-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
![专题3.3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优质课件)-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98597987375a417876f8f6d.png)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要点二 金属镁的性质及应用
3.镁的应用 • 金属镁质轻,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 • 镁合金应用于航天器材、汽车发动机、光学设备等方面。 • 金属镁享有“国防金属”的美誉,被誉为“21世纪绿色结构材料”。 • 中学学习中遇到的镁:H2和Cl2(光)、铝热反应(热)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要点三 金属镁的制备
➢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硅为何能还原出镁?
2MgO+CaO+FeSi=== 2MgO+CaSiO3+Fe
性质
Mg
熔点650℃,沸点1107℃
MgO
熔点2852℃。沸点3600℃SiLeabharlann 熔点1420℃,沸点2355℃
SiO2
熔点1710℃。沸点2230℃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十一讲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内容索引
要点一 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主线 要点二 金属镁的性质及应用 要点三 金属镁的制备 要点三 镁的化合物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要点一 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主线
物质 熔点(℃)
氧化镁 2800
氯化镁 714
MgO的熔点高,耗能大。
【练习4】
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生产步骤有:①浓缩结晶;②加熟石灰;③加盐
酸;④过滤;⑤熔融、电解。正确的生产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①②
C.②④③①⑤
D.③④②①⑤
答案:C
钠、镁及其化合物专讲
![钠、镁及其化合物专讲](https://img.taocdn.com/s3/m/f27e63d176eeaeaad1f33080.png)
Mg在 中燃烧:镁条剧烈燃烧, Mg在CO2中燃烧: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 色固体, 色固体,瓶内壁有黑色物质附着
(二)4、Mg+Cl2 、
点燃
MgCl2
5、Mg和酸反应(HCl、H2SO4) 、 和酸反应 和酸反应( 、 Mg+2H+ Mg2++H2↑ 6、Mg和沸水反应 、 和沸水反应
△
Mg+2H2O
现
浮 熔 游 响 红
象
原
因
密度比水小 反应放热,Na熔点低 低于100 熔点低( 100℃ 反应放热,Na熔点低(低于100℃) 生成气体推动小球 生成气体 生成物质呈碱性
失2e-
2 Na + 2 H 2O = 2 NaOH + H 2 ↑
得2e-
标出电子得失, 标出电子得失, 写出离子方程式
2 Na + 2 H 2O = 2 Na + 2OH + H 2 ↑
HCO3 +H ==CO2 ↑ +H2O
3、与CaCl2反应 、
Na2CO3+CaCl2==CaCO3↓+2NaCl Ca2++CO32-==CaCO3↓ NaHCO3+CaCl2→ ×
4、与石灰水反应 、
Na2CO3+Ca(OH)2==CaCO3↓+2NaOH 足量NaHCO3与Ca(OH)2反应: 反应: 足量 2NaHCO3+Ca(OH)2==CaCO3↓+2H2O+Na2CO3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少量时: 当NaHCO3少量时: Ca2++ HCO3-+ OH-== CaCO3↓+H2O Ca(OH)2+ NaHCO3== CaCO3↓+H2O+Na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
2Na + Cl2 == 2NaCl
点燃
Mg+Cl2 = MgCl2
研磨
2Na + S = Na2S
--Βιβλιοθήκη 点燃Mg+ S = MgS
点燃
3Mg+N2=Mg3N2 Mg3N2+6H2O=3Mg(OH)2↓ +2NH3 ↑
思考:通过钠、镁和非金属反应条件的不同可
得出什么结论?
△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
操作上能否先通CO2,后通NH3? 思考:(1)在制小苏打的第一步操作中,是在饱和食盐 水中先通入氨,后通入二氧化碳,两种气体通入顺序不能 颠倒的原因是? (2)上述反应为什么能生成NaHCO3?
14
[练习] 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1)Na2CO3 (NaOH) (2) NaHCO3 (Na2CO3) (3) NaOH (Na2CO3 (NaHCO3) (4)Na2CO3)
水溶性 (250C溶解度为33克) (250C溶解度为9克)
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
NaHCO3+HCl=NaCl+H2O+CO2 ↑
热稳定性
稳定不易分解
加热 2NaHCO3==Na2CO3+H2O+CO2 ↑
用途 制玻璃、肥皂等 发酵粉、胃药等
10
思考:怎样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说明了什么?
4. 特殊性质
点燃
2Mg+CO2=2MgO+C
5
思考:
1.根据Na与水反应的现象,推测金属Na的性质特点。
密度小 熔点低 还原性强
2.写出Na与CuSO4(aq)、FeCl3 (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并说明反应实质。
3.推测:把一小块Na投入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
4. 将镁放到空气中燃烧,能得到哪些产物?什么物质的量最 多?
滴加 Na2CO3
开始滴加无气泡, 继续滴加有气泡。
一开始滴加, 立即产生气泡。
Na2CO3
HCl
13
侯氏制碱法:基本反应是往被氨饱和了的食盐水中 通入过量的CO2,有NaHCO3晶体析出。 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 ==NH4Cl+NaHCO3↓(晶体) 总: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晶体)
Cl2 Mg
结晶 干燥
电解
MgCl2·6H2O
MgCl2
8
钠的氧化物
名称
过氧化钠(Na2O2) 氧化钠(Na2O)
① 氧的化合价
-1
② 颜色状态
淡黄色固体
③ 与水反应
④ 与CO2反应 ⑤类 别 ⑥ 漂白性 ⑦用 途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复习课
元素化合物知识学法指导:
原子 结构
单质 性 化合物 质
存在形态 保存 用途 制法
1
钠、镁原子结构比较
Na
Mg
相同点: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变成稳定的金属 阳离子;都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属于活泼金属。
不同点:钠比镁更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比镁更活泼。
2
钠、镁物理性质比较
4
2. 与水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反应很剧烈,有轻微的爆鸣声
△
Mg+2H2O=Mg(OH)2+H2 ↑ 反应缓慢
反应的实质是金属和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反应
3. 与酸反应
2Na + 2H+ = 2Na+ + H2 很剧烈,甚至爆炸
Mg+2H+=Mg2++H2↑ 较剧烈
思考:通过钠、镁与水和酸反应的对比
15
钠及其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图:
NaCl
Na2O
NaHCO3
Na
NaOH
Na2CO3
Na2S
Na2O2
16
②制耐火材料(MgO)熔点 高
③植物叶绿素组成成分
③高压钠灯
7
钠、镁的制取 ★均采用电解法★
1、钠的制备 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NaCl的方法。
电解
2NaCl
===
熔融
2Na
+
Cl2↑
2、镁的工业常见制法
海水
Mg(OH)2 过滤 Mg(OH)2
盐酸
HCl
石灰乳 水
贝壳煅烧 CaO
MgCl2溶液 蒸发
1. 加热固体,产生能使澄清石灰
鉴 别 方
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的是碳酸 氢钠。
2 .溶解度大小比较法。
法
3.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剧
烈的是碳酸氢钠。
4. 溶解,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 色沉淀的是碳酸钠。
11
Na2CO3 NaHCO3 化学性质
思考:在实验室中,只用试管和滴管,不 用其他化学试剂,能否鉴别下列二种无色 溶液:Na2CO3和HCl?说明原理。
滴加 HCl
滴加 Na2CO3
开始滴加无气泡, 继续滴加有气泡。
一开始滴加, 立即产生气泡。
Na2CO3
HCl
12
Na2CO3 NaHCO3 化学性质
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HCl + Na2CO3 = NaCl + NaHCO3
HCl + NaHCO3 = NaCl +H2O +CO2
滴加 HCl
(1)相似性
都是银白色的轻金属,质地较软, 熔点较小,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2)差异性
镁的硬度比钠大,熔点沸点比钠 高。密度钠小于水而镁的密度大 于水。
3
钠、镁化学性质比较 1. 与非金属反应
与O2
与Cl2 与S 与N2
钠
4Na + O2点=燃2Na2O 2Na + O2 === Na2O2
镁
点燃
6
钠、镁的存在和用途
1、存在
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 镁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
只能以化合态(主要以 NaCl形式)存在
在于地壳和海水(MgCl2)中
2、用途
钠的用途
镁的用途
①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K-Na合金)
①制合金(与铜、铝、锡、 锰、钛等)
②钛、钽、铌、锆等金属
冶炼
熔融
TiCl4 + 4Na == 4NaCl + Ti
过氧化物 强漂白性 漂白剂、供氧剂
-2 白色固体 Na2O + H2O= 2NaOH
Na2O + CO2= Na2CO3
碱性氧化物
无
制Na2O2等
9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式量 俗名
Na2CO3
NaHCO3
106
84
纯碱、苏打 两者溶液均呈碱性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