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课件一、信息与信息传播课件(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课件 17.1信息与信息传播精品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课件 17.1信息与信息传播精品课件
一、信息与信息传播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特有的信息有哪三种,知道信息和和信息传 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
2、了解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会用v=λf进行简单 的计算,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3、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电磁波的传播过程就是能量的传递过程。
4、了解电磁屏蔽。 5、了解电磁波谱。
一、信息
定义:信息是各种有意义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 量越大。
人们对信息远距离传递的愿望——
——看千里眼
听 ——顺风耳
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所经历的五次源自大变革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
印刷的发明
电磁波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方法


旗语

驿传
信鸽
近代人、现代人传递信息的方法
电报通信是在1837年由美国 S.F.B.莫尔斯首先试验成功的
电报
1876年3月7日 ,美国科学家 贝尔成为电话 发明的专利人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 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自从使用了增音器之后,连接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电话成为可能
美军在 越南战争 时使用的 移动电话
1882年,磁性壁挂电话
1969 年, 可视 电话
现在 的手机 越来越 小,功 能越来 越多
美国电报电话公 司的手表式电
电话的构造和原理
(老式) 话筒 :金属盒、碳粒、膜片
电话
——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听筒 :永磁体、线圈、薄铁膜片
——把电信号还原成声信号
→电流通过电话线把信息传到远方

最新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信息与能源课件

最新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信息与能源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2)周期(T):波源振动 1 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 秒(s) 。
(3)频率(f):波源 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是 赫兹(Hz) 。
(4)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T内传播的 距离 ,单位是 米(m) 。
(5)波速(v):波的传播速速,单位是 米/秒(m/s) 。
请你写出波速、波长和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式 v = λ f
信息与能源
一、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1.通俗地说,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 消息 ;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 大 。 2.早期的传播工具有很多,比如:万里长城上的 烽火台 ,古代传递官文的 驿马 ,莫尔斯发明 的 电报 ,贝尔制作的早期 电话 等等。
3.了解波的特征物理量 (1)振幅(A):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 最大距离 ,单位是 米(m) 。
光在光纤内壁经过多次反射就可以从光纤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
典型题例03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节能、低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领域的重点.某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启动 时,内燃机不工作,蓄电池向车轮输送能量.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的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 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又可以给蓄电池充电.车速与所受阻力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某次测试中,由 内燃机提供能量,汽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0.5h,同时蓄电池的电能增加了5.4×107J,求: (1)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D.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光电转换,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诊断测评02
下列关于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 A )
A.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红外线属于电磁波
光波属于电磁波
这个是“逗”的
B.光导纤维可以传递信息进行通信,它是导体
光导纤维通常是玻璃或塑料做的,不是导体

2021春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17章 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2021春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17章 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SK版九年级下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第一节ꢀ信息与信息传播答案呈现提示:点击进入习题1 26有意义;大ꢀ电视节目7内;电磁波3C 4C 8文字;声音9A10B5D答案呈现提示:点击进入习题11B 1216C 1718BC1314B 1519A 20提示:点击进入习题211.信息是指各种事物发出的__有__意__义____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________.大2.电视节目有图像也有声音,广播节目只有声音,相同时间内__电__视__节__目____传播的信息量大.3.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下列为人类特有的是(ꢀꢀ)CA.气味B.动作C.图像D.叫声4.下列事件中,不是为了传递信息的是(ꢀꢀ)C A.警察向逃犯鸣枪示警B.进攻开始前发信号弹C.用枪向远处的敌人射击D.运动会上裁判员扣动发令枪5.下列各类传递信息的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能传递的信息量最多的是(ꢀꢀ)DA.电话B.电报C.书信D.可视电话6.信息必须通过___传__播___才有实际意义,以特定的手段和方式进行的____________活动,称为通信.信息传播7.【中考·威海】人们在使用手机时,芯片上晶体管中的电阻会发热,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内____能;手机通话过程中,是利用__电__磁__波__来传递信息的.8.中央10套曾报道了在古城里耶的一个古井中挖掘了大量的竹简,是有史以来发掘最多的一次,竹简上记载了秦朝统一的历史,竹简通过___文__字___向后人传递了信息,而爱迪生通过留声机第一次保存了_____信息.声音9.下列不属于早期信息传播工具的是(ꢀꢀ)A A.可视电话B.飞鸽传书C.以前有急事时,经常会用的电报D.在古代每隔一定的距离会设置一个驿馆10.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中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巨大发展.下列关于五次巨大的变革的顺序正确的是(ꢀꢀ)A.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诞生、语言的诞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电磁波的应用B.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诞生、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C.印刷术的诞生、文字的诞生、语言的诞生、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D.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电磁波的应用、印刷术的诞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答案】B11.通过快递公司把下列物品从北京送到南京,其中属于通信的是(ꢀꢀ)A.一台新电脑C.获奖证书B.会议通知D.一本科普书【点拨】会议通知传递开会的信息,是信息的传播,属于通信.其他都是传递物品,不是通信.通信是以特定手段和方式传播信息的活动,古代人用旗语交流、用烽火台传递敌情是通信,现代人用手机通话、QQ聊天、微信聊天也是通信.【答案】B12.最早发明电报机的科学家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美莫尔斯同时也发明了用____点____、________和___空__白___的不画同组合构成的__莫__尔__斯__电码,揭开了人类通信史的新纪元.13.__贝__尔____研制了最早的电话机,电话是由________和话筒___听__筒___两部分组成.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使用电话是因为固体比气体传声快B.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C.电话的话筒和听筒是并联的D.在电话中不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15.话筒和听筒是电话的两个基本部件.请你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话筒和听筒是根据__电__磁__转__换____的原理设计的.(2)话筒和听筒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怎样的.解:话筒中声能转化为电能,听筒中电能转化为声能.ꢀ【点拨】通过话筒把声音转化为变化的电流,显然是把声能(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听筒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则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话筒和听筒中的能量转化问题容易记混.16.小丽放学回家,先看了30 min的书,接着听了30 min 广播节目,又看了30 min电视,又和父母交谈了30 min,在这四个过程中获得信息量最多的是(ꢀꢀ)CA.看书30 min B.听广播节目30 minC.看电视30 min D.交谈30 min17.下列关于莫尔斯电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莫尔斯电码是由“点”“画”和“空白”构成的B.莫尔斯电码最初是通过无线电传播的C.莫尔斯电码可以通过电报机进行信息传递D.莫尔斯电码是一种符号信息【点拨】莫尔斯电码最初是通过电报机进行信息传递的,在电报机发明之初人们还没有掌握无线电技术,即莫尔斯电码最初是通过电线,用电流的通断来进行信息传递的.显然,选项B中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18.下列物品中,不属于储存信息的工具是(ꢀꢀ) A.刻有文字的竹简B.物理教材C.收音机D.英语磁带【点拨】收音机传递了信息,但没有储存信息.【答案】Cꢀ19.如图所示,“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开月球,并继续进行深空探测.A、B为卫星的两个喷气发动机.根据下表中指令可知,“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月的信号为(ꢀꢀ)A.00100ꢀ10001ꢀꢀꢀB.00100ꢀ01110 C.11011ꢀ10001 D.11011ꢀ01110【点拨】图片有一个向右的箭头,代表卫星向右加速离开,选择左边的喷气式发动机A,点火后发动机A 喷气推动卫星向右运动.对应的代码分别为“00100”和“10001”.【答案】Aꢀ20.【中考·常州】2015年8月21日,欧空局成功将两颗国际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在18时00分20秒这一时刻,控制中心接收到卫星发出的信号.卫星发出信号的时刻用莫尔斯电码表示,其代码为“·――――;―――··;―――――;―――――;·――――;――――·”.莫尔斯电码与数字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卫星发出信号的时刻为________________,此时它距控制中心________km.(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3×108m/s)【点拨】将题中的代码与表格中数字相对应可知,第1个代码为1,第2个代码为8,…….接收的时间为18:00:20.则信号传播经历了1秒钟,则距离为3×108 m =3×105 km.【答案】18:00:19;3×10521.如图所示是某种教材第五章的章首语的内容.请你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章首语中所提到的信息传播工具(写出两种):收音机、电视机________________.(2)章首语涉及的几种家用电器中,将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的是(C)A.收音机C.电饭锅B.电视机D.洗衣机(3)采用莫尔斯电码,每个人都可以与对方约定自己的电报密码.例如,小丽、小宇用上述教材作为密码本,用四位数字“8925”代表课本中p89、第二行第五个字“人”(标点符号、空格不算字数).①小丽发给同学小宇的“电报”是:8933,8917,8976,8941,8962.请你帮小宇翻译出这份电报.解:你在看电视.②小宇准备回复的电报内容是“我在煮饭”.请帮小宇编写这份电报的密码.解:8989,8917,8944,8947.【点拨】根据电报的密码翻译出的电报内容,应该是唯一的,但根据电报内容编写的电报密码可以有很多种.。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课件信息与信息传播PPT模板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课件信息与信息传播PPT模板
莫尔斯
1.设计:
活动:自制简易有线电报机和接收机
3.操作:(1)约定密码; (2)用莫尔斯电码点划的组合表示数字; (3)发出电报并翻译。
2.制作:
4.评价: 分析有线电报的优点和缺播工具
万里长城上的烽火台
古代传递官文的驿马
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
贝尔制作的早期电话
B.电话和电报
C.计算机和移动电话
D.文字和语言
典型试题
5.“乌云密布”标志着__大__雨____可能来临;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发现水中大量气 泡开始由小慢慢变大,意味着烧杯中的水即将__沸__腾____。
6.1832年,美国发明家莫__尔__斯____最早制成了电报机,同时也发明了利用 “点”“划”“空白”的不同组合构成的_莫__尔__斯___电码组合,揭开了人类通信史 上的新纪元。1876年,科学家__贝__尔____发明了第一部电话,真正实现了人与人
语言
符号
图像
一、信息
语言、符号和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
语言
符号
图像
二、信息传播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五次巨大变革。



电计



磁算



波机



的技



应术

用的


1.语言的诞生
2.文字的诞生
甲骨文
汉字的演变
3.印刷术的诞生
印章
雕版印刷
毕昇 活字印刷
4.电磁波的应用
4.电磁波的应用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三、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传播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传播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传播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信息与信息传播
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信息与信息传播
1. 信息 (1)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2)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就越大; (3)语言、符号和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
深度理解 相同的时间,视频通话传播的信息量大于语音通
话传播的信息量.在传播相同语言信息的基础上, 视频通话比语音通话多出相同时间的图像信息.
感悟新知
知1-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 1 [盐城模拟] 下列信息不属于人类特有的信息的 是( ) A. 语言 B. 味道 C. 符号 D. 图像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析:语言、符号、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信息,而其
知1-讲
感悟新知
2. 信息传播
知1-讲
(1)以特定的手段和方式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称为通
信.例如,书信、电话、微信、QQ 等都属于通信.
(2)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语言的诞生、文
字的诞生和印刷术的诞生,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与网
络技术的应用五次巨大的变革.
感悟新知
知1-讲
深度思考 两个人准备运用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 相同的时间,哪种通话传播的信息量大?
A. 移动硬盘
B. 录音磁带
C. 竹简
D. 纸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2 通过快递公司把下列物品从北京送到南京,其中属于
通信的是( B ) A. 一台新电脑
B. 会议通知书
C. 手机
D. 一件衣服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1信息与信息传播》课件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1信息与信息传播》课件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信 息 和五 信次 息巨 传大 播变 活革 动 的
语言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 印刷术的产生 电磁波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四、信息的传播工具。
万里长城上的烽火台在古 代战争中起着传递军事情报 的重要作用。
四、信息的传播工具。
这是古丝绸之路上最有名的“ 鸡鸣驿站”,它因在《大话西游》 中作为故事背景而盛名远播。在古 代,书信就是靠驿马这样一站一站 地传递的。
苏科版 物理 九年级 下册
信息与信息传播
教学课件
• 学生上课举手
• 汽车转向灯亮
• 电话铃声响
• 电视广告
• 在这些行为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 生活中的信息
• 什么叫信息?
通俗地讲,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信息的传递
• 你知道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 是利用光、声进行信息的传递 • 你知道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 是靠灵敏的触角来传递信息的 • 人类是怎能样来传递信息的? • 语言、手势、表情、颜色、符号、图像等
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 说,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 过5000万的有20种左右。汉语 使用人口达12亿多,占 全球人口20%以上。英语使用人口达5亿多。 印地语使 用人口5亿以上,主要是印度。
2、文字的产生
人类创造了语言之后又创造了文字。文字是语言的视觉情势。文字突 破了口语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4、电磁波的应用
那么,又有谁来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呢?此人便是亨利希·鲁道夫·赫兹 。1887年的一天,赫兹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他在两个相隔很近的金 属小球上加上高电压,随之便产生一阵阵噼噼啪啪的火花放电。这时, 在他身后放着一个没有封口的圆环。当赫兹把圆环的开口处调小到一定 程度时,便看到有火花超出缝隙。

信息与信息传播课件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

信息与信息传播课件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2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
九年级下册
情境导入
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
汽车转向灯亮
学生上课举手
情境导入
我们学校有许多名学生,为什么刚才所有的学生都不约而同的 一起进入教室呢? 因为铃声就是在向我们传达上课时间到了, 同学老师都应当回到教室上课的信息,其实生活中的信息无处不 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是怎么传播的。
由于人脑容易遗忘事情,一旦遗忘,信息就取不出来了。
B、烽火台是古时候遇到战事或紧急事件时,在城墙台上点燃的烟火,作为信号来报警的.不合题意.
早期人类是如何传传递信息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许多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
为了长期存储信息,如记数、记事等,就要创造一些符号代表语言,经过多少年代的发展,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文字,并固定了下来。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与 第三次信息技 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课堂探究 4、电磁波的应用
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但证
你知道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蚂蚁呢? 2、下列通信工具中,使用无线电波的是( )
明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更重要的是导
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不能随机变化。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与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蜜蜂是通过不同姿势的飞舞,蚂蚁是靠它那灵敏的触角来传
递信息的。
课堂探究
而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有的信息有三种:语言、符号、 图像
那什么叫信息呢? 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 越多,信息量越大。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课堂探究
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巨 大变革:

苏科版九下物理 1电磁波及其传播 课件

苏科版九下物理 1电磁波及其传播  课件

c.印刷术的产生
毕昇活字发明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发明者毕昇,时间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 。 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对此有详细记载.
d.电磁波的应用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能生磁
1864年,麦克斯韦——发表了电磁场理论,成为人类历史上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第一人。
动手试一试:
c.发报:甲采用莫尔斯电码——用点(开关接通时 间较短),划(开关接通时间较长)组合成数字2893、 6541,发给乙。
d.电码破译:乙利用莫尔斯电码先将点、划破 译成数字2893、6541;再对照约定密码 ,电 报记录的译文为“合作”两字.
b.约定电报密码:如与对方约定密码为“合 (2893)”、“主(3703)”、“作(6541)”、 “自(2156)”
b.美国发明家贝尔制成了最早的电话。
〖话筒〗
〖听筒〗
铝膜振动
碳粒受压时松时紧
电阻相应变化
电流相应变化
磁性强弱相应变化
薄铁片振动
发出声音讲话发声源自串联【电话的构造和原理】【结构组件】
【工作过程】
【原理】
话筒——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
3.现代传递信息的方法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d.电磁波的应用
e.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
五次巨大变革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1.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有烽火台、驿站驿马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2.近代传递信息的方法
a.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揭 开了人类通讯史的新纪元。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近代传递信息的方法

新苏科九年级物理下册17.1信息与信息传播课件

新苏科九年级物理下册17.1信息与信息传播课件
电子媒介打破了传统文化条件的限制.
语言的使用
文字的创造
印刷的发明
电报、电话、广播、电 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 术的有机结合
活在 动人 经类 历历 了史 五上 次, 巨信 大息 的和 变信 革息
传 播
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 怎么才能让信息有实际 意义呢?
• 必须通过传播 • 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 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 技术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 系。
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引发了思维模式的两次质变:
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引发了思维模式的两次质变:
文字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口头语言 和动作语言进行的交流活动中,不仅扩展了 交流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人们的 抽象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像等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 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 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 术革命,其意义不亚于人类开始制造 工具和人工取火。
人类会说话使知识的传播成为可能.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 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 为了长期存储信息,如记数、记事等, 就要创造一些符号代表语言,经过多少 年代的发展,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文字, 并固定了下来。
哪些?
• 烽火台、驿马、电报机、 电话,海军用的手旗、灯 光、擂鼓、鸣金、风筝 邮、以邮行与以次行 。
莫尔斯 发明的 电报机
莫尔斯
19世纪 70年代 的电报 机
老式电话机 1878年的电话
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2019年春物理苏科版课件│九年级下册│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2019年春物理苏科版课件│九年级下册│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1876年3月3日,贝尔的专利申请被 批准。在贝尔申请专利的几小时后, 另一位发明家艾利沙· 格雷也为他的电 话申请专利。由于几个小时之差,法 院裁定贝尔为电话的发明者。

语言的诞生 文字的诞生 印刷术的诞生 电磁波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三、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万里长城上的烽火台在 古代战争中起着传递军事情 报的重要作用。
这是古丝绸之路上最 有名的“鸡鸣驿站”, 它因在《大话西游》中 作为故事背景而盛名远 播。在古代,书信就是 靠驿马这样一站一站地 传递的。
莫尔斯
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 不但证明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更重 要的是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开辟了电 子技术的新纪元,标志着从“有线电通 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是 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应该说,从这 时开始,人类开始进入了无线通信的新 领域。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的信 五息 次和 巨信 大息 变传 革播 活 动
美国艺术家兼发明家(1791— 1872)。 1832年,41岁的美国画 家莫尔斯在一艘大西洋中航行的 邮船上听到美国医生杰克逊给旅 客们讲电磁铁原理。他联想起如 果用电流传输电磁讯号,不是可 以在瞬息之间把消息传送数千英 里之遥吗?从这以后,他毅然改 行投身于电学研究领域。
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
亚历山大· 格雷厄姆· 贝尔(18471922)美国(英国裔)发明家和企业家。 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 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被世界誉为“电 话之父”。
2008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 活字 印刷再现人间
4.电磁波的应用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当金 属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放在它附近的磁针 便会发生偏转。接着,学徒出身的英国物理 学家法拉第明确指出,奥斯特的实验证明了 “电能生磁”。他还通过艰苦的实验,发现 了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会有电流产生的现象, 此即所谓的“电磁感应”现象。

17.1信息与信息传播课件PPT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_2

17.1信息与信息传播课件PPT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_2

本节目标
(1)、知道信息的定义,了解人类特有的信息有哪三种。 (2)、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 传播工具,发现这些工具的优缺点。 (3)、通过实验了解电报机与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预习反馈 1 . 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有的信息有三种:语言、符号、图像。
2.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 造、印刷的发明、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
课堂探究
这个图的设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能,学生分组活动。 参照课本上的莫尔斯电码指导学生发“电报”
典例分析
例2 下列不属于传播信息工具的是( D ) A.竹简 B.烽火台 C.磁盘 D.空气
解析:A、竹简是古代用来记录文字的载体,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不合 D.到客船的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递的
那什么叫信息呢? 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 越多,信息量越大。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课堂探究
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巨 大变革:
语言的诞生
文字的诞生 印刷术的诞生 电磁波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课堂探究
1、语言的诞生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真正 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 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递信 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不 能随机变化。只有人类才会把无意义 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 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 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 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3 . 最早发明电报机的科学家是美国的莫尔斯 ,同时也发明了莫尔斯电码。
课堂探究
信息及信息传播
举出生活中你所获得的信息

信息与信息传播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信息与信息传播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二、信Βιβλιοθήκη 传播 经历的巨大变革 早期的通讯工具
二、信息传播 经历的巨大变革 4、电磁波的应用
二、信息传播 经历的巨大变革 5、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
三、自制简易有线电报机
三、自制简易有线电报机
目的:了解电报发送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设计电路
检查电路
三、自制简易有线电报机 操作
评价
四、评价与反馈
2020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一、信息
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判断即将到来的天气情况?
信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信息
一、信息
无处不在的信息
一、信息
语言
水沸腾
图像
符号 标准气压下 t =100℃
二、信息传播
二、信息传播 经历的巨大变革 1、语言的产生
2、文字的出现 3、印刷术
1、中考实行网上阅卷,要求每份试卷必须贴上条 形码.条形码扫描器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 元件构成,当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到条形码 上时,光敏二极管便接收到被条形码___反__射___ 回 来的光,并将光信号转变为____电____信号,再输 送到电脑获取考生信息。
四、评价与反馈
2、持续绕月9个多月的“嫦娥二号”卫星加速以离开月球,并继 续进行深空探测,如图所示,A、B为卫星的两个喷气发动机.根据 表中指令可知,使“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月应该对哪一发动机 发出何种指令A( )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苏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信息的传递
• 你知道蜜蜂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 你知道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 人类是怎能样来传递信息的?

一、信息是指各种事物发出的 有意义的消息。 二、人类特有的信息有语言、符号 和图像这三种。

三、信息的传播。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 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1、语言的诞生

2、文字的诞生

3、印刷术的诞生
毕昇活字发明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引 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发 明者毕昇,时间在北宋庆历 年间(1041-1048)。
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 其著作《梦溪笔谈》中对此 有详细记载,不仅记载了造 活字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 ,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还记载了许多 细节。

莫尔斯 发明的 电报机
莫尔斯
19世纪 70年代 的电报 机

老式电话机 1878年的电话

莫尔斯电码
是美国人莫尔斯于1844年
发明的。
最早的摩尔斯电码是
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
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
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
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
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
间的停顿。

莫尔斯电码
1
●————

3、印刷术的诞生
21世纪的活字印刷术仍在流传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当 金属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放在它附近 的磁针便会发生偏转。接着,学徒出身 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明确指出,奥斯 特的实验证明了“电能生磁”。他还通 过艰苦的实验,发现了导线在磁场中运 动时会有电流产生的现象,此即所谓的 “电磁感应”现象。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最新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课件

最新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1信息与信息传播  课件

接通的时间较 长 . ⁠
(2) 若与对方约定的电报密码中有“合(2893)”“主 (3703)”“作(6541)”“自(2156)”等,A给B发来的电报记录 为“··---;---··;----·;···--;-····;·····;····-; ·----”,则根据如表所示的信息,其译文为 合作 .
A. 挡板应沿AA'固定,灯泡L1显示操控开关S1的人所发信 息
B. 挡板应沿AA'固定,灯泡L1显示操控开关S2的人所发信息 C. 挡板应沿BB'固定,灯泡L2显示操控开关S1的人所发信息 D. 挡板应沿BB'固定,灯泡L2显示操控开关S2的人所发信息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户外广告传播信息主要是借助于( D )
A. 语言和图像
B. 文字和图像
C. 语言和文字
D. 语言、文字和图像
9. 下列不属于信息传播工具的是( D )
A. 古代的驿站和驿马
B. 电话和电报
C. 计算机和移动电话
D. 文字和语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下列各种情况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信息的? (1) 交通信号灯: 光 .
第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精细探测为“奋斗者”号在水下航行和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虽然 马里亚纳海沟两侧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奋斗者”号安装有前视 成像声呐设备,可对前方海山的距离和轮廓进行实时探测,帮助它精准 避开障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贝尔制作的早期电话
亚历山大· 格雷厄姆· 贝尔(18471922)美国(英国裔)发明家和企业家。他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创建 了贝尔电话公司。被世界誉为“电话之父 ”。
1876年3月3日,贝尔的专利申请 被批准。在贝尔申请专利的几小时后, 另一位发明家艾利沙· 格雷也为他的电 话申请专利。由于几个小时之差,法院 裁定贝尔为电话的发明者。
4、电磁波的应用
著名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进一步研究了法拉第 等人的研究成果,并把电磁感应理论推广到了空 间。他认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变化的电 场,在变化的电场周围又将产生变化的磁场,如 此一层层地像水波一样推开去,便可把交替的电 磁场传得很远。1864年,麦氏发表了电磁场理论 ,成为人类历史上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第一人。
4、电磁波的应用
赫兹的发现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它不但证明了麦克 斯韦理论的正确,更重要的 是导致了无线电的诞生,开 辟了电子技术的新纪元,标 志着从“有线电通信”向“ 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 是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 应该说,从这时开始,人类 开始进入了无线通信的新领 域。
5、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技术的应用
2、文字的诞生
人类创造了语言之后又创造了文字。文字 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突破了口语所受空间和 时间的限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3、印刷术的诞生
毕昇活字发明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引 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发 明者毕昇,时间在北宋庆历 年间(1041-1048) 。 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 其著作《梦溪笔谈》中对此 有详细记载,不仅记载了造 活字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 ,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还记载了许多 细节。
凡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语言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言呢?
据德国出版的《语言学及语 言交际工具问题手册》说,现在 世界上查明的有5651种语言。其 中使用人数超过5000万的有20种 左右。汉语 使用人口达12亿多, 占全球人口20%以上。英语使用 人口达5亿多。 印地语使用人口5 亿以上,主要是印度。
语言是人类的创造,只有人类有 1、语言的诞生 真正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 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中传 递信息但是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 不能随机变化。只有人类才会把无 意义的语音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 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 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 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 。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 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 质外壳和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 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 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 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 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 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许多人工 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
曾经风靡一时的传呼机
莫尔斯电码
1 2
● ● ●
— — — —
● ●
— — —

莫尔斯电码
是美国人莫尔斯于 1844年发明的。 最早的摩尔斯电码是 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 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 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 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 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 间的停顿。
3 4
— —






5
6 7 8 9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请你尝试用书本 第63页的方案来尝试 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 收机。 给同桌发一则一 个字的“电报”吧!
4、电磁波的应用
那么,又有谁来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呢?此人 便是亨利希· 鲁道夫· 赫兹。1887年的一天,赫 兹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他在两个相隔很近的 金属小球上加上高电压,随之便产生一阵阵噼 噼啪啪的火花放电。这时,在他身后放着一个 没有封口的圆环。当赫兹把圆环的开口处调小 到一定程度时,便看到有火花越过缝隙。 通过这个实验,他得出了 电磁能量可以越过空间进行传 播的结论。赫兹的发现公布之 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 1887年成为了近代科学技术史 的一座里程碑,为了纪念这位 杰出的科学家,电磁波的单位 便命名为“赫兹(Hz)”。
古代传递官文的信使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莫尔斯
美国艺术家兼发明家( 1791—1872)。 1832年,41 岁的美国画家莫尔斯在一艘大 西洋中航行的邮船上听到美国 医生杰克逊给旅客们讲电磁铁 原理。他联想起如果用电流传 输电磁讯号,不是可以在瞬息 之间把消息传送数千英里之遥 吗?从这以后,他毅然改行投 身于电学研究领域。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信 息 和五 信次 息巨 传大 播变 活革 动 的
语言的诞生 文字的诞生
印刷术的诞生 电磁波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万里长城上的烽 火台在古代战争中 起着传递军事情报 的重要作用。
三、信息的传播工具。
这是古丝绸之 路上最有名的“ 鸡鸣驿站”,它 因在《大话西游 》中作为故事背 景而盛名远播。 在古代,书信就 是靠驿马这样一 站一站地传递的开幕 活字印刷再现 人间
3、印刷术的诞生
21世纪的活字印刷术仍在流传
4、电磁波的应用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 ,当金属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放在它 附近的磁针便会发生偏转。接着,学徒 出身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明确指出, 奥斯特的实验证明了“电能生磁”。他 还通过艰苦的实验,发现了导线在磁场 中运动时会有电流产生的现象,此即所 谓的“电磁感应”现象。
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
• 想一想:刚才老师做了哪些动作、
说了哪些话?这些动作和语言包含 了什么意义?
一、信息是指各种事物发出的 有意义的消息。
(举一些你身边的有关信息的例子吧)
二、信息的传播。
1.人类特有的信息有语言、符号和图像这三种。
(你周围的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二、信息的传播。
2.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 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