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课件《滑轮》20页PPT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11.2滑轮(共19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件11.2滑轮(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a05def6c85ec3a86c2c571.png)
提起2m,则绳自由端A要拉过的距离 为__________m.
8.力F拉着滑轮以0.1m/s的速度向前移动,
如果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A与地面之间
的摩擦力为8N,则拉力F=
N,物体
A向前移动的速度时
m/s.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用滑轮组提起重物,物体质量为5㎏,若不计滑轮的重及摩擦,在A端所用力F为_________N,要使重物被提起2m,则绳自由端A要拉过的距离为__________m.
滑轮
动手尝试
小组合作:采用绳和一个滑 轮提升将货物提到高处,你有什 么方法?
请用钩码替代重物来模拟.
你是 这么 做的 吗?
使用时,轴固定 不动,叫定滑轮。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 的位置是否移动,又分 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实验探究1:定滑轮的特点
A:支点在轴心O处。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l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O.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
1
1 1 小组合作:采用绳和一个滑轮提升将货物提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2:在上述情况下,动力是阻力的 即 F= G (1)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F=
1 n
f
N F
. T
f
G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 _f 。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 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12_0N_ 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8.力F拉着滑轮以0.1m/s的速度向前移动,
如果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A与地面之间
的摩擦力为8N,则拉力F=
N,物体
A向前移动的速度时
m/s.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
用滑轮组提起重物,物体质量为5㎏,若不计滑轮的重及摩擦,在A端所用力F为_________N,要使重物被提起2m,则绳自由端A要拉过的距离为__________m.
滑轮
动手尝试
小组合作:采用绳和一个滑 轮提升将货物提到高处,你有什 么方法?
请用钩码替代重物来模拟.
你是 这么 做的 吗?
使用时,轴固定 不动,叫定滑轮。
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 的位置是否移动,又分 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使用时,轴和 重物一起移动, 叫动滑轮。
实验探究1:定滑轮的特点
A:支点在轴心O处。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__。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l 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O. 2: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____。
1
1 1 小组合作:采用绳和一个滑轮提升将货物提到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2:在上述情况下,动力是阻力的 即 F= G (1)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F=
1 n
f
N F
. T
f
G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_F=__13 _f 。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 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12_0N_ 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滑轮及其应用ppt 苏科版优秀课件
![滑轮及其应用ppt 苏科版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bdd86ac77da26924c5b055.png)
75.以智慧时时修正偏差,以慈悲处处给人方便。 三、如果你要做一件事,请不要炫耀,也不要宣扬,只管安安静静的去做。因为那是你自己的事,别人不知道你的情况,也不可能帮你实现梦想。千万不要因为虚荣心而炫耀,也不要因为别人的 一句评价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其实最好的状态,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听听前辈的建议,少错几步。值不值,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有时是”或“总是”)等
臂杠杆!
F2
F1
使用定滑轮能不能省距离?
使用定滑轮时,拉过的绳长
__等__于____(填:“大于”、
“小
于”或不“省距等离于,”也)不物费体距离升高
的高
h
度,__________________。
L2
L1RBiblioteka Rh F2F1
动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是: __动__力__臂__是__阻__力__臂__二__ __倍__的__省__力__杠__杆_____, 作用是: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鹤壁市淇滨中学 苗路成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围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什么是杠杆的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内容是___F_1_L_1=__F_2L_2_或__F_1/_F_2=_L_2_/L__1 _。 4.省力杠杆______动__力__臂__大__于__阻__力__臂___________。
2.动滑轮的本质是___动__力__臂__是__阻__力__臂__二__倍___的杠杆,其作 用是____省__力_____。 3.动滑轮不一定省力,只有在__绕__过__滑__轮__的__绳__子__平__行____的 情况下才可以省一半的力。
“有时是”或“总是”)等
臂杠杆!
F2
F1
使用定滑轮能不能省距离?
使用定滑轮时,拉过的绳长
__等__于____(填:“大于”、
“小
于”或不“省距等离于,”也)不物费体距离升高
的高
h
度,__________________。
L2
L1RBiblioteka Rh F2F1
动滑轮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是: __动__力__臂__是__阻__力__臂__二__ __倍__的__省__力__杠__杆_____, 作用是: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鹤壁市淇滨中学 苗路成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围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什么是杠杆的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内容是___F_1_L_1=__F_2L_2_或__F_1/_F_2=_L_2_/L__1 _。 4.省力杠杆______动__力__臂__大__于__阻__力__臂___________。
2.动滑轮的本质是___动__力__臂__是__阻__力__臂__二__倍___的杠杆,其作 用是____省__力_____。 3.动滑轮不一定省力,只有在__绕__过__滑__轮__的__绳__子__平__行____的 情况下才可以省一半的力。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11.2滑轮(共25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11.2滑轮(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68578133d4b14e84246836.png)
第十一章 简 单 机 械 和 功
滑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滑轮
轮 轴
滑轮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做你 的是 吗这 ?么
滑轮
定
滑
动
轮
滑
轮
特征:使用时,滑轮 的轴固定不动
特征:使用时,滑轮 的轴随物体一 起运动
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 次数 重力G/N
口诀:“奇动 偶定”,即奇数段绳子就从动滑 轮开始绕线,偶数段绳子就从定滑轮开始绕线。
几种常见的滑轮组:
例题反馈:
例1. 如图所示,物重100N,不 计摩擦、绳重及动滑轮重,求 拉力F的大小。
例2 、根据要求,画出下列滑轮组的绕绳方 法。
省一半力
省2/3的力
课堂练习:
1、某人站在地面上,要将700N的重物拉 起来,绳子的最大承重是300N,应怎样 设计滑轮组,能将重物提起且使用滑轮的 个数最少(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 的重力
施力的 方向
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G/N
F/N
F
1
2
竖直向上
1.2
2
3
竖直向上
1.7
G1
3
4
竖直向上
2.2
G
思考:刚才表中的数据与所得结论不符,仅是 由于误差造成的吗?
分析:由于滑轮自身具有重力。 G1=0.4N 此时F= 12(G+G1)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 但不能省力;
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 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 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 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滑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生 活 中 的 滑 轮
滑轮
轮 轴
滑轮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做你 的是 吗这 ?么
滑轮
定
滑
动
轮
滑
轮
特征:使用时,滑轮 的轴固定不动
特征:使用时,滑轮 的轴随物体一 起运动
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 次数 重力G/N
口诀:“奇动 偶定”,即奇数段绳子就从动滑 轮开始绕线,偶数段绳子就从定滑轮开始绕线。
几种常见的滑轮组:
例题反馈:
例1. 如图所示,物重100N,不 计摩擦、绳重及动滑轮重,求 拉力F的大小。
例2 、根据要求,画出下列滑轮组的绕绳方 法。
省一半力
省2/3的力
课堂练习:
1、某人站在地面上,要将700N的重物拉 起来,绳子的最大承重是300N,应怎样 设计滑轮组,能将重物提起且使用滑轮的 个数最少(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 次数
钩码所受 的重力
施力的 方向
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
G/N
F/N
F
1
2
竖直向上
1.2
2
3
竖直向上
1.7
G1
3
4
竖直向上
2.2
G
思考:刚才表中的数据与所得结论不符,仅是 由于误差造成的吗?
分析:由于滑轮自身具有重力。 G1=0.4N 此时F= 12(G+G1)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 但不能省力;
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 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 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 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苏科版物理九上:11.2滑轮 课件(共44张PPT)
![苏科版物理九上:11.2滑轮 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9ea26f67ec102de3bd8918.png)
13
【示范题1】如图甲、乙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10 N的物体,图_____________中的滑轮可以看作 省力杠杆,但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力F1的大小为_________N。
14
解析
【精讲精析】a是定滑轮,本质是等臂杠杆;b是动滑轮,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使用动滑轮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F1=G=10 N。 答案:b 改变力的方向 10
15
1.判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方法。
16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17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苏 科版物 理九上 :11.2滑 轮 课件(共44张PPT)课件优质课课件免费 课件PPT
(2)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苏 科版物 理九上 :11.2滑 轮 课件(共44张PPT)课件优质课课件免费 课件PPT
8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实验探究: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设计与进行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 ②如图乙所示,记下提升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移动的距离、钩码上升的高度; 拉力的方向与钩码运动的方向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③增加钩码的个数,再利用乙图所示的滑轮提升钩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移动的距离、钩码上升的高度。 ④保持钩码个数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方向,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移动的距离和钩码上升的高度。
1.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义。
①定滑轮:工作时轴____
_____的滑轮。
【示范题1】如图甲、乙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10 N的物体,图_____________中的滑轮可以看作 省力杠杆,但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力F1的大小为_________N。
14
解析
【精讲精析】a是定滑轮,本质是等臂杠杆;b是动滑轮,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使用动滑轮 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F1=G=10 N。 答案:b 改变力的方向 10
15
1.判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方法。
16
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17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苏 科版物 理九上 :11.2滑 轮 课件(共44张PPT)课件优质课课件免费 课件PPT
(2)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课件PPT部编版课件统编版部编版苏 科版物 理九上 :11.2滑 轮 课件(共44张PPT)课件优质课课件免费 课件PPT
8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实验探究: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1)设计与进行实验。 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G。 ②如图乙所示,记下提升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移动的距离、钩码上升的高度; 拉力的方向与钩码运动的方向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③增加钩码的个数,再利用乙图所示的滑轮提升钩码,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移动的距离、钩码上升的高度。 ④保持钩码个数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方向,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移动的距离和钩码上升的高度。
1.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义。
①定滑轮:工作时轴____
_____的滑轮。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2节 滑轮 课件(共20张PPT)
![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2节 滑轮 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218647227916888586d752.png)
F1
F2
F3
甲
乙
丙
2、实验探究:研究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是否省力?是否省距 离?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拉力 拉力移动距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方向
离S/m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
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
2、实验探究:研究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力?是否省距 离?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 距离的n倍。
s = nh
练一练
F
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 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 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当堂检测
1、观察下图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甲利用的是 动 滑轮,目的是省力,但费了距离,乙用的是 定 滑轮, 不省力,但改变了 力的方向 ,使操作更为方便。 要想既省 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就可以将两者组合,组成 滑轮组 ,起 重机上的滑轮组合就是实例之一。
当堂检测
2、小明站在地面上准备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 请在图中画出绕线的方法。
当堂检测
3、 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
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分别是F1、F2、F3,则( D )。
A. F1>F2>F3
B. F2>F3>F1
C. F2>F1>F3
D. F3>F1>F2
想想议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否得到这样一种机械,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 改变力的方向呢?
三、滑轮组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课件1-新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课件1-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587c2bff00bed5b9f31db1.png)
活动11.2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
活动一:定滑轮工作时的特点
定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定滑轮不能省力。 (3)能否省距离? 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F F1
定滑轮受力分析
(1)物体匀速上升: F1 = G物
(2)绳子与定滑轮之间有摩擦,
拉力略大:F1>G物
a
b
c
d
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 A,怎样绕线最 省力,画出绕线图。
F A
生活 物理 社会
杠杆、滑轮都是简单机械,它们还 可以变形为轮轴。
几种轮轴
1. 井上的辘轳 从右边看过去,可画成下图: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 省力杠杆。
2. 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画成下图: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二、滑轮
温故知新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省力杠杆 —— 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杠杆 —— 动力臂<阻力臂 等臂杠杆 —— 动力臂=阻力臂
l1 O
l2 F2
l2 O
l1 F1
F1
l1
F1
F2
l1 O
F2 l1 O l2
F1
F2
O l2 l2
省力杠杆
F2
是多少?
F
=
1 5
G物
F G轮
(b)若动滑轮重 G轮 不能忽略,那么
图中的拉力 F 应等于多少?
F
=
1 5
(G物+G轮)
G物
2. 如图所示,物体 A 重为 100 N,挂重物的钩子 承受的拉力是 _1_0_0__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 __5_0__ N(动滑轮自重不计)。
活动一:定滑轮工作时的特点
定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定滑轮不能省力。 (3)能否省距离? 定滑轮不能省距离。
F F1
定滑轮受力分析
(1)物体匀速上升: F1 = G物
(2)绳子与定滑轮之间有摩擦,
拉力略大:F1>G物
a
b
c
d
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物体 A,怎样绕线最 省力,画出绕线图。
F A
生活 物理 社会
杠杆、滑轮都是简单机械,它们还 可以变形为轮轴。
几种轮轴
1. 井上的辘轳 从右边看过去,可画成下图: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 省力杠杆。
2. 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画成下图: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二、滑轮
温故知新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省力杠杆 —— 动力臂>阻力臂 费力杠杆 —— 动力臂<阻力臂 等臂杠杆 —— 动力臂=阻力臂
l1 O
l2 F2
l2 O
l1 F1
F1
l1
F1
F2
l1 O
F2 l1 O l2
F1
F2
O l2 l2
省力杠杆
F2
是多少?
F
=
1 5
G物
F G轮
(b)若动滑轮重 G轮 不能忽略,那么
图中的拉力 F 应等于多少?
F
=
1 5
(G物+G轮)
G物
2. 如图所示,物体 A 重为 100 N,挂重物的钩子 承受的拉力是 _1_0_0__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 __5_0__ N(动滑轮自重不计)。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二、滑轮 》(一等奖课件)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二、滑轮 》(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ee6c20227916888486d775.png)
应将绳的自由端移动的
距离3
m。
4.如图所示,用一个重为10牛的动滑轮,来提升一个150牛的重物,不计 摩擦时,匀速提升重物向上的拉力最小为_____牛。
80
5.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重均为20牛,物体G的
重力均为100牛,若要使物体匀速上升,则
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FA=_1_0_0__牛, FB=__6_0__牛。
F
动滑轮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 的杠杆,动力是阻力的1/2。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等于被提升 重物升高高度的两倍。
G
动滑轮特点: 1、能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F=(G物+G动滑轮)/2。
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1/2G吗?
L2 O
L1/
L1
F2
F1
F1/ 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
必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
变形的滑轮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滑轮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3.会关于定滑轮、动滑轮及变形的滑轮计算题。
滑轮结构
轮
轴
滑轮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的分类
定滑轮 轴固定不 动
动滑轮 轴随重物 移动
.0
l2 l
F
1
G
F
F
定滑轮的实质: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等臂杠杆。
G
动滑轮的特点。
1、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方向不改变。
2、拉力的大小。
省力。
3、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费距离。
在使用动滑轮拉物体时,可以省力, 但拉力的方向不可以改变。
1、如图所示滑轮重均为20
牛,物体G的重力均为100
牛,若要使物体匀速上升,
2019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课件新版苏科版PPT
![2019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课件新版苏科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06a545dd88d0d232d46aba.png)
归 纳:当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相等时,存在两种绕法,绳子的
起始端可以在动滑轮上,也可以在定滑轮上;当动、定滑轮个数
相差一个时,绳子的起始端在个数较少的 [答案] 如图11-2-9所示 滑轮上.
问题2: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 N,
现用这根绳子来提起900 N的物体,并要求拉
力方向向下.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问题1:尝试完成下列组装滑轮组的绕绳工作,并归纳出你 绕绳的步骤或经验方法与同学们交流. (1)根据图11-2-7甲中的省力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忽略动滑轮的重和摩擦) (2)在图乙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二、滑 轮
图11-2-7
二、滑 轮
[答案] 如图11-2-8所示
图11-2-8
二、滑 轮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二、滑 轮
导学设计 应用示例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二、滑 轮
导学设计
学点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问 题:观察并寻找图11-2-2中甲、乙两组图片所示的滑轮 装置的不同之处.
图11-2-2
二、滑 轮
(1)重物被提升过程中滑轮轴的位置变化不同。图甲中滑轮轴的 位置__固__定__不_动__,该滑轮为__定__滑轮;图乙中滑轮轴的位置 __随__物_体__一__起_运__动___,该滑轮为_动___滑轮. (2)绕滑轮的绳子起始端所系的位置不同,定滑轮的绳子起始端 系在提升的重物上,动滑轮的绳子起始端系在固定位置处.
画出其装配图.
图11-2-9
二、滑 轮
应用示例
类型一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例1 如图11-2-2所示是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改变力的大 小和方向的实验.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同步课件:11.2 滑轮(共45张PPT)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同步课件:11.2 滑轮(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9d59d8ed630b1c58eeb569.png)
3.轮轴的平衡条件: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F1R=F2r 当R>r时,F1 < F2 这种轮轴 相当于省力杠杆。
生活中的 轮轴实例
门把手
汽车方向盘
扳手
1、请按要求在下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1
F= G
2
F= 1 G 3
1 F= 4 G
1
F= G
5
2: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1505:19:1805:19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5:19:1805:19:1805:19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F G物 G动 n
S绳 nh
G
G
n
奇动 偶定
起头 位置
特点: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课堂练习: 1.按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F
F
F
n=5
n=4
n=4
总结:
设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则关系式:
S=nh
不计绳重、摩擦
不计动滑轮重时:
F=
1 n
考虑G动滑轮重时:
F=1n (G + G动)
很显然: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越多,就 越省力
但是不能__改__变_力__的_方.向
如生活中的
。
起重机吊臂下的轮子
(三)滑轮组
总结:
设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则关系式:
S=nh
不计绳重、摩擦
不计动滑轮重时:
生活中的 轮轴实例
门把手
汽车方向盘
扳手
1、请按要求在下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1
F= G
2
F= 1 G 3
1 F= 4 G
1
F= G
5
2: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1505:19:1805:19Sep-2115-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5:19:1805:19:1805:19Wednesday, September 15, 2021
F G物 G动 n
S绳 nh
G
G
n
奇动 偶定
起头 位置
特点: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课堂练习: 1.按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F
F
F
n=5
n=4
n=4
总结:
设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则关系式:
S=nh
不计绳重、摩擦
不计动滑轮重时:
F=
1 n
考虑G动滑轮重时:
F=1n (G + G动)
很显然: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越多,就 越省力
但是不能__改__变_力__的_方.向
如生活中的
。
起重机吊臂下的轮子
(三)滑轮组
总结:
设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为n,则关系式:
S=nh
不计绳重、摩擦
不计动滑轮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