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网站从独白走向对话
21世纪高校图书馆信息交流方式的转变与发展
![21世纪高校图书馆信息交流方式的转变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e21e6247375a417866f8f25.png)
1 1 纸 质 图 书被 逐 渐 取 代 .
当 今 社 会 的 生 活 是 快 节 奏 的 , 们 希 望 以 更 加 人
“ 图 书 馆 ”这 个 词 语 是 源 于 拉 丁 文 中 的 “i r ru ” 是 单 词 “ir ru ” 生 出 来 的 , 拉 丁 l aim , b l aim 派 b 在 文 中 “i r ru ” 是 指 “ “ l a im 就 b 书 。自 从 “ 张 ” 中 国 东 纸 在 汉 时 期发 明 以来 , 书馆 一直 是 收藏 纸 质 图 书的地 图 方 。 千 年 来 中 国 的 藏 书 阁 、 书 楼 都 是 图 书 馆 的 代 几 藏 名 词 , 文 化人学 习苦读 的好地 方 。随着 2 是 0世 纪 4 0 年 代 计 算 机 的 问世 , 络 、 信 等 高 科 技 通 讯 技 术 日 网 电 新 月异 地蓬 勃发展 , 们 的阅读 方式 发生 了变化 , 人 人
21 0 2年 7月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g & Ec n my n e n oi S in eTe h oo y a oo
J l 0 2 uy 2 1
N o. 4 To alN o 1 t .26 4
第1 4期 总 第 2 4 6 期
2 世纪高校图书馆信息交流方式的转变与发展 1
钱 映 苏
( 国美 术 学 院 图 书 馆 , 江 杭 州 3 0 0 ) 中 浙 10 2
摘 要 : 着计算机 和 通讯技 术 的飞速 发展 , 随 人们 获取 信 息方 式的 变化 , 图书馆 信 息 交流 的方 式发 生 了 巨大的 变化 , 同时也对 高校 图书馆 的发展 产 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为 顺应环境 的 变化 , 图书馆 不被 边 使 缘 化 , 图 书馆 的 馆 员 也 提 出 了新 的 挑 战 。 对 关键 词 : 高校 图 书 馆 ; 息 交 流 ; 变 信 转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O 6 7 8 ( 0 2 1一 O 4一 O G2 8 6 A 10— 9 121 )4 O 4 2
从独白走向对话:公共治理价值体系的哲学意蕴与实践
![从独白走向对话:公共治理价值体系的哲学意蕴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e2bb03ceefdc8d376ee321d.png)
关 键 词 :独 白 ;对话 ;公 共 治 理 ;价值 体 系
中图 分 类 号 :D 3 6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4 4 2 0 ) 6 0 5 — 4 04 19 (0 9 0 ~ 0 统公 共 行 政 向现 代 公
式 与西 方 传 统 独 自式 的 。传 统 儒 家 都 把 封 建 道 德 律 看
显 示 出管 理 主义 严 重 的 弊病 :首先 ,在 行 政 系 统 内 部
表 现 为 两 个 方 面 ,一 方 面官 僚 机 构 内部 在 纵 向关 系 上
缺乏 “ 话 ” 对 ,依 赖 等 级 结 构 在 组 织 内部 层 层 授 权 ,
上级 对 下 级 进 行 监 督 和管 理 ,下级 只 能 对 上 级 负 责 ,
而 上 下 级 获 得 的信 息 又 是 不 对 称 的 ,造 成 官 僚 机 构 纵 向等 级 间 的独 裁 ;另 一 方 面 ,在 横 向关 系 上 缺 乏 “ 对
话 ” 由 于 强 调 专 业 化 和 分 工 ,但 是 协 调 不 够 ,这 种 ,
格 地 服 从 非人 格 化 的 取 向 ,是 一 种 “ 白式 ” 的统 治 独
共 治 理 转 型 的 哲 学 追 求
传 统 理 论 自然 科 学 的方 法 主 张排 除 人 的 参 与 , 以 追 求 所 谓 纯 粹 的客 观 真 理 。但 是 社 会 不 是 什 么 纯 粹 的
客 体 ,而 是 人 生 活 于 其 中 的世 界 ,它 不 仅 包 含 人 的 认 识 ,而 且 包 含 人 的情 感 和 意 志 等 ,这 不 是 自然 规 律 能 够 完 全 给 予 解 释 的 。 因此 ,从 哲 学 角 度探 讨 如 何 发 挥 人 的 主体 性 问 题 以及 如 何 展 示 人 的理 性 普 遍 性 问题 成 为 一 个议 题 。哈 贝马 斯 把 过 去 西 方 传 统 哲 学 对 “ 体 主 性 ” 的 强 调 进 而 转 化 为 对 “ 主 体 性 ” 的强 调 ,并 以 互 此 维 护人 的 主 体 性 和 理 性 的普 遍 性 。他 不 同 意康 德 关
从独白走向对话——谈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
![从独白走向对话——谈思想政治课对话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a301c61af1ffc4ffe47ac17.png)
底; 学生则习惯于一本书, 不动嘴, 不动脑 , 听就 听。课 堂无对 果 ,反而耽搁 了进度 。诸如此类 的问题暴露 了教师 由传统 的独 想 话, 师生无交流成为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的常态 , 其结果 必 自式教学 向对话教学转变时的不适应 ,从而在实践 中出现 了偏
然是教学无相长 。 师生难进步。要改变这一现状 , 让学生“ 起 差 。 动” 来, 让思想政治课“ 起来 , 师就要 突破传 统的独 自式教学 , 活” 教
多是生成的。预设 的 , 不管是形式还是 内容 , 教师事先要考虑周
3生生对话 。 . 合作探究
到。 生成 的 , 教师要预见 , 没有预见 的要机智应对 。 实践 中, 有些
生生对话是学生与学生之间 的对话。 学生通过独立阅读 , 获
便产生 了 流的欲望 。 交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 教师备课不充分 , 不具体考虑某个问题学生究竟会怎样回答 , 课 得了独特的感悟后 , 堂上会出现怎样 的对话 ; 安排讨论时 , 也不认真思考讨论的切人 习习惯和能力 将他 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小组 内每个成 员、 各小 点和课堂上的生成情况 。教师指导作用 的缺失必将导致课堂教 组之 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 每个学生既要积极发表 自己的看法 ,
生关系的建立起到 了明显 的推动作用 。
3 师引 领 作 用 的缺 失 . 教
学生是 教学活动的主体, 并不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 、 指
可 但更 对话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善了师生关系 , 改 必然提高 导 和引领作用。对话教学中的话题和结果 , 以是预设 的 ,
维普资讯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 将学生视作课堂教学 的平等参与者 , 而非被 间, 教师往往选择少数“ 优等生” 作为对话的主体, 相当一部分学
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
![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https://img.taocdn.com/s3/m/6985e804844769eae009ed5a.png)
成 了独 特 的理解 、体验 ,才算 得 上高 质量 的对 话 。学 生 阅读 是对 话 的起 点和 基础 。学 生在 整体 感悟 、理清 思 路 、体验 情境 、把握 意 蕴 、品 味语 言 、鉴 赏评 价等 实 践环 节上 ,借助 各种 阅读技 能 来 展 开对 话 。要 因 “ ”制 宜 :有 的文 本要 多 读 ,边读 边想 边 议 ; 文 有 的 则需 要讨 论 ,层 层剖 析 ,步 步深 入 ;有 的要 稍 加 点拨才 能 掌 握 。 即便 是 同一类 型 的文 本 ,或 侧重 词句 ,或侧 重 篇章 ,或 侧 重 某 些 写作 技 巧 ,或侧 重 思想 情操 陶冶 ,对话 的 方式 灵活 而 绝不 随 心 所欲 ,只 要能 更有 效地 实现 阅读 目标 即可 。 学生 反复 阅读 ,边 读 边 想 , 圈点 勾 画 ,并 在 阅 读 笔 记 上 写 出感 受 、欣 赏 、评价 。反复 阅读 、诵 读 ,把 语 言文 字化 作 鲜 明的 视觉 形象 地 展现 在学 生 面前 ,唤起 学 生的想 象 ,获得 语感 ,引起 情 感 上 的共 鸣 ,使 自己如见 其人 、如 闻其 声 、如历 其 事 、如 临其 境 ;反 复吟 诵 ,使 学生 熟 悉 了作 品 ,理解 了文 本含 义 ,体 会 到 了 文本 的感 情 和气 势 ,把 握住 了文本 所要 表 达 的思想 情 感 。在此 基 础上 进行 研 讨 ,相 互交 流 ,质 疑 启发 ,深 化理 解 。在 研讨 的基 础 上创 新 ,把 文 章 的某方 面和 自我 的生 活经 验 、文 化 内存 、思想 情 感等 联 系起 来 思考 , 内化 文本 ,通 过 比较 、联 想 和推 测 ,提 炼 出 某种 独特 的思 想 ,并用 简 要 的文 字表 达 出来 ,它 是最 高层 次 的 目
谈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
![谈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ad630387a0116c175f0e48c6.png)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相对 以往 的大众化服务而言产生的 种新型服务方式 , 是基于读者的信息使用行为 、 习惯 、 偏好
和特点 , 提供具好规范化服务的基础上 , 根据 读者的知识结构 、 心理倾 向、 信息需求 和行为方式等差异 , 主 动地向读者提供经过集成的相对完整的信息集合和知识集合, 促进读者有效检索和获取信息 , 同时也可以促进读者对信息
的有效利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 。在通常情况下 , 不 同的读者需求不同, 因而服务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 要针对不同
方位 、 多层次的信息需求作为当今高校 图书馆信息服务亟待
解决的问题 。
一
、
从被动 性服务 向主 动性服 务转变
进人 2 世纪 , 1 信息技术 日新月异 , 信息时代所呈现 出来 的信息需求多样性的特点使高校图书馆 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
第2 卷第4 3 期 21年7 00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l f hn cu i ri f c n e n ehoo y ScaS i cs dt n) orao C aghnUnv sto Si c dT cn lg { o i c ne io e y e a l e E i
念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 由原先落后的被动性服务方式转 向
读者的不同需求 , 提供有针对性 的信息服务。 总之 , 个性化服 务 以其能为不同读者提供有针对性 的服务特色受到图书馆界 的重视 , 当然也受 到广大信息读者的青睐。 如分类定制服务 、
数据挖掘服务 、 知识推送服务 、 课题跟踪服务等 , 这些服务都 具有个性化服务的性 质, 其信息需求 的深度 、 个体差异性 、 新 颖性等与普通读者相 比有很大的不同。图书馆 的一般外借 、
在独白语境中徘徊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对我国20所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栏目设置的调查
![在独白语境中徘徊的高校图书馆网站——对我国20所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栏目设置的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53e98ee081c758f5f61f6742.png)
无论 赋予 高校 图书馆 网站什 么 职能 。只有 通过 读 者访 问和利用 才 能实 现 。读 者访 问和利 用 图书馆 网站的活动 , 是一种 积极 的 阅读 活动 。 代 阅读 理论 现 认 为 .阅读 是读 者 与读 物之 间所展 开的跨 越时 空 的 互 动对话 [。所 谓对 话就 是 两个 ( 1 ] 或两 个 以上 ) 主体 之 间通过语 言而 进行 的话 语沟 通 .是 有关 各方 积极
21 00年 2月
情 报 探 索
第 2 ( 18期 ) 期 总 4
在独 白语境中徘徊的高校图书馆网站
一
对我 国 2 O所重 点 高校 图书馆 网站栏 目设 置 的调 查
郑 勇
( 北京 师 范 大 学珠 海 分 校 图书馆 广 东珠 海 598) 馆 网站 的 阅 读 活动 , 一 种 积极 的对 话 活动 。 于 高校 图书馆 网站 来 说 , 否 具 有对话 性 , 否 能 引起 读 是 对 是 是
阅规则 的“ 章制度 ” 规 一栏 访 问量却很 低 ( . 人 )这 51 , 是 因为 “ 阅服务 ” 目名称 含义 明确 。 务 内容 清 借 栏 服 晰, 符合读 者 网络 阅读 的特 点 , “ 章制度 ” 词含 而 规 一 义 不够清 晰 、 易产 生歧义 , 不利 于读者访 问和 阅读 。 1 2 0所重点 高校 图书馆 网站主 页栏 目设 置情 况 20 0 9年 5月 .笔者 对 我 国 2 O所重 点大 学 图书 馆 网站栏 目设 置情 况做 了调查 ,并将 各馆 主 页栏 目 ( 单) 了大致分类 统计 。表 1 菜 做 显示 : 各馆 主 页栏 目 菜 单 量 较 多 , 均 达 7 . , 得 图书 馆 主 页 页面 平 65个 使 普 遍 拥挤 , 主 次不 分 , 且 分类 不 够 清 晰 , 响 了读 者 影 访 问时选择利 用 的便捷 性 :能不 断为读 者提供 新信 息、 保持更 新状 态 的资讯 报道 类栏 目非 常少 ( 平均仅 37个 ) 严重制 约 了 图书馆 网站信 息量 , 响读 者访 . , 影 问的积极 性 : 资源利 用类 栏 目菜单量 最 多 , 占全部 约 栏 目菜 单 的 3 . ,表 明资 源建设 与 利用 受到 各馆 46 % 高度重 视 , 但栏 目菜 单 过多 , 也会增 加读 者利 用 时选 择 的困难 : 者服务 与 馆情介 绍类栏 目菜单量 较 多 , 读 表 明各 馆普 遍重视 图 书馆馆 情与 服务项 目的 自我 介 绍 和展示 : 各馆 都 提供 了读者 个人 信息查 询途 径 、 设 置 了 为读 者 利 用 图书 馆 资 源 提 供 帮 助 与 服 务 的栏 目. 明服务 意识 正在 普遍加 强 : 表 各馆都 设 置 了与读 者 联 系沟通 的栏 目.表 明都 比较 注意 跟读 者之 间的 联 系与沟 通 。
“从独白走向对话”的翻译模式及其实践启示
![“从独白走向对话”的翻译模式及其实践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5ea6e1bf18583d0496459e2.png)
T E SL 0 D H I K R A
绸互移 、
文 学与语 言 I
“ 从独 白走向对话” 的翻译模式及其实践启示
魏 双 霞
( 兰州商 学 院 经 贸学院 , 肃 兰 州 7 0 2 ) 甘 3 0 0
[ 要 ] 解 构 主 义 思 潮 的 影 响 下 , 们 对 原 有 的 翻译 理 念产 生 了 质疑 。 构 主 义 主 张 意 义 是在 对 话 中生 成 的 . 摘 在 人 解 从
[ 献 标 识 码 ] [ 章 编 号 ]0 5 3 1 (0 00 —0 10 文 A 文 10 — 15 2 1 )2 0 8— 3
一
、
解 构 主 义 对 翻 译 研 究 的 影 响
的价 值 判 断 也 打 上 了相 同 的烙 印 。
一
般认为解构主义运动始于德里达 、 柯和德 ・ 。 福 曼
解 构主义是对结构 消解式 的批评 . 是一种 反传统 、 反理
性 、 权 威 的 怀 疑 主 义 思 想 , 以解 释 学 作 为 哲 学 基 础 。 反 它 以拆 散 结 构 、 定 本 质 为 特 征 。 解 构 主 义从 结 构 内 部 寻 否
二 、 从 独 白走 向 对 话 ” 翻 译 理 念 “ 的
研 究 的 领 域 。 而形 成 了 多元 、 向度 的 翻译 研 究 局 面 。 从 多
要 排 除 的 主要 是 从 个 人 的感 受 , 作 品与 背 景 、 作 者 从 与 的联 系 , 道 德 的角 度 以及 其 他 非 内在 研 究 的 角 度 所进 从
行 的批 评 。 主 张把 作 品作 为 一 个 独 立 自足 的 存在 物加 他 以研 究 。 兰色 姆 看 来 , 体 东 西 , “ 歌 存 在 的现 实 ” 兰色 姆 还 认 为 诗 的本 体 性 即 诗 。 来 自它 可 以完 美 地 “ 原 ” 界 的 存 在 状 态 。 他在 《 求 复 世 征 本 体 论 批 评 家 》 书 的 中写 道 : 我 们 生 活在 这 样 一 种 世 一 “
浅议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
![浅议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d7d5d54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b.png)
浅议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1. 引言1.1 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与信息中心,承载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对于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学习、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纸质图书、电子资源和期刊杂志,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学术资料,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图书馆还是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举办各类讲座、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术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高校图书馆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信息保护的责任,收藏、整理和传承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的宝库,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对于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认识到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石,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学校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图书采访工作的意义图书采访工作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图书采访工作,可以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倾向,有针对性地采购图书,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满意度。
图书采访工作可以促进图书馆与出版社、书商等相关机构的合作与沟通,拓展图书馆的资源渠道,丰富图书馆的藏书,提升图书馆的学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图书采访工作也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和社会责任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图书文化传承。
图书采访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连接读者和图书馆资源的桥梁,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 正文2.1 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内容1. 采访对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图书馆馆藏的图书、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
通过对这些对象的采访,可以了解图书馆的藏书情况、读者需求和图书馆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信息。
2. 采访内容: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书馆馆藏的特色文献、读者借阅情况、文献资源的更新与维护、图书馆服务的改进和优化等方面。
采访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可以为图书馆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3. 采访方式:图书馆采访工作的方式主要包括实地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多种形式。
从独白走向对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
![从独白走向对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f493827e2bd960590c677aa.png)
2008年9月长春教育学院学报Se p.2008筮2垒鲞笺圣塑』Q坠£堕!Q£些垫g£b婴旦坠丝!i塑!旦§!i!竖!£yQ!:呈垒堕Q:墨从“独白"走向“对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伍少霞(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东广州511450)摘要: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独白”式“满堂灌”的讲授法缺乏学生主体的参与,不适应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学实效性差。
“对话”教学模式主张师生相互尊重,强调师生的互动,主张教学“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参与性,积极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感悟、思考、探索的能力。
因此,“对话”式教学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独白;对话:主体性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6531(2008)03-0046-03从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看,传统的教师“独白”式的讲授法仍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而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教学中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从教师“独自”走向师生“对话”。
一、传统“独自”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教师的“独自”式,即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唯一的能动者。
教师通过讲解、讲演、讲述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求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发生改变。
这种“独自”式的教学模式也称为“灌输式教学”、“注入式教学”、“填鸭式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们只要能够认真地听课,并作好课堂笔记,教师则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基本概念、主要观点等传授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就基本完成。
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教科书内容在学生知识经验中占据强势地位和权威性,不重视学生自身的自主体验;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统一性,忽视每一个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差异性”u’。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6cd542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e.png)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综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服务也逐渐向数字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与研究的重要资源中心,其个性化信息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之一。
本文将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基于用户需求和偏好进行定制化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
在高校图书馆中,个性化信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文献传递服务。
用户在图书馆搜索相关文献时,可以选择个性化的文献传递服务,将符合自己需求的文献传递到自己的邮箱或者个人文献管理系统中,提高文献获取效率。
2. 馆藏查询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高校图书馆提供的馆藏查询服务,在不同场景下查询到自己需要的图书馆馆藏资料。
比如,通过电子资源检索系统查询到具体的数据库或期刊,或者通过在线预约系统查询到馆藏书籍的可借阅情况等。
3. 个性化推荐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根据用户的阅读记录、搜索记录等信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书目推荐服务。
推荐的书籍可以基于对用户读者类型、阅读兴趣、学科特长等维度进行推荐。
1. 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图书馆用户需求分析图书馆用户需求分析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图书馆用户的需求与使用习惯,以及用户对各种服务模式的认知与接受程度。
1.2 个性化检索算法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检索算法研究,通过对用户阅读行为等信息进行分析,提高文献相关性的判断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文献推荐服务。
研究成果主要以算法优化、效果评估等方面为主。
1.3 个性化推荐系统开发针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信息推荐服务,开发了一些个性化推荐系统。
这些系统主要基于协同过滤、机器学习等算法,通过挖掘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文献、数据库等资源推荐。
2.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与实践国外研究者首先从概念上对个性化信息服务进行阐释和界定,同时也进行了实践研究,比如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的方式了解用户需求和接受程度,从而在此基础上提供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
浅议高校图书馆变被动为主动的读者服务
![浅议高校图书馆变被动为主动的读者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a0446dfb4693daef5ef73df3.png)
21 0 1年 o 9月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
Ju a o nnMehncladEetc nier gC lg o r lfHea ca i n lc ia E g ei o ee n a rl n n l
Hale Waihona Puke V0 . 9 № . 11 5
S p 2 1 e .0 1
另一方面是为了享受终身学 习的快乐。因此, 营造一 个 良好的、 充满文化 和学 习气息 的人文环境 , 吸引 是 读者的重要举措 。图书馆 的建筑、 硬件设施、 服务手
() 8.
Dic s n En io m e tS r ie o l g b a y s u so v r n n e vc fCol e Li r r e
浅 议 高校 图书 馆 变 被 动 为 主 动 的读 者 服务
李永红
( 河南机 电高等专科学校 , 南 新 乡 430 ) 河 500
摘要 : 读者服务是现代高校 图书馆工作 的核心 , 高校 图书馆应该创造条件 变被 动服 务为主动, 开展全 方位 的主动 式服 务 , 章阐述 了高校 图书馆开展 主动式服务的必要性 , 文 以及开展 主动式服 务的服 务模 式。 关键 词 : 高校 图书馆 ; 主动式服务 ; 读者
・ 收稿 日期 :0 1 12 2 1- -3 0 作者 简介 : 李永 红(9 7 ) 女 , 16 ・ , 河南新乡人 , 助理馆员 , 主要从事 图书分类研究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 1 年 5期 01
会活动, 围绕着如何使大学学生尽快成为高级专 门人 段 、 习环 境 应 充 分 体 现 出 以 人 为 本 的宗 旨。 比如 , 学 才而进行。第三 , 学习 自主性较大。大学学生的学习 提高馆舍环境质量 , 增强环境 功能 , 图书馆外营造 在 虽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 , 但是不像 中学生那样绝大 种安宁肃静 、 清新整 洁、 绿荫 环抱、 雅庄重 的气 典 部分时间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 的任务 , 而是有相当 氛 ; 图书馆 内要注意色彩运用、 家具 配备、 装饰 布置和 大的自主性 , 教师课堂讲授要求做到少而精 , 势必要 丰富多彩 的宣传导读 , 同时在采光 、 通风、 防噪声等方 求 大学学 生课 外 通过 自学 掌握 的 内容 多 。此 外 , 学 面也都要力求最好 。图书馆 的借 阅大厅及各个部室 大 学 生 自我 支配 的时 间较多 , 就 决定 了大学 学 生要 有 内部可以摆放名人字画、 这 格言 、 警句 , 再加上一些赏心 较强的 自学能力和学习计划能力, 合理安排好 自己的 悦 目的绿色植物 , 桌椅与书架 的选配与摆放 , 以读 都 学习时间。第四, 习创新性强 。在知识 经济时代 , 者感觉舒适为 出发点。还应该 经常举办一些读 书活 学 大学学生在大学受 到的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 的创 动, 使得读者与 图书馆之间的距离拉近 , 使读者更加 新 能力 , 同时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在 大 学学 习过 程 中 也有 热爱读 书 , 热爱 图书 馆 。成 立 了读 者 俱 乐 部 , 建 了 搭 个自 我要求创新的趋势。 读 者 与读者 之间交 流 的平 台。 通 过 这 些硬 性 和软 性 的环境 服务 , 之单 调 、 较 呆 4 大学 图书馆环境服务 的建设 目标 板 的环境 , 加有 利于知 识 的获取 。 更 4 1 环 境服 务建 设要 把美 好的第 一印象 带给读者 . 图书馆 应该认 识到 位 服务 环境 的重 要 , 于馆 情 基 当读者 初次进 入 一 所 图书馆 时 , 必须 要 了解 图 书 实 际 , 出应该 改 善 并 能 改 进 的 地 方 , 究 切 合 本 馆 找 研 在 馆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提供方式, 知道 目 身在何方 , 实 际的服 务环境 管理策 略 , 实践 中创 造让 读者 满 意 前 接下来 该往何 处 去 , 采 取 什么 行 动 。就 以流通 部 图 的优 质服 务环境 。营造 和 谐 阅读 空 间 , 该 彰显 图书馆 独 书 的借 阅 为例 , 者首 先必 须 知 道 图书 馆 的流通 部 在 特 人文特 色 。 读 何处 , 然后知道图书的陈列位置 ; 什么是馆藏图书 , 什 我 国大学 图 书 馆 采取 切 实 有 效 的措 施 增 强 服 务 么是文学类图书。如某校图书馆 流通部 的借阅制度 意识 , 改善服务环境 , 提高服务效率 , 是趋势 , 也是要 规定每个 借阅证 能借 三本 , 馆藏 图书 只能在 馆 内阅 求 。随着现代科 学 技术在 大 学 图 书馆 的 广泛 应用 , 大 读。这样的话 , 在流通部 的人 口处 , 即应摆放借 阅须 学 图书馆事业 既面 临着 机遇 , 同时 也需 要 我们 更 大 拓 知和温馨提示 , 即哪些书能借 , 借阅期限多长 , 以及一 展其功能 , 搞好 自我创新和服务 , 图书馆服务方式 使 些规章制 度 。这样 , 读者 可 以一 目了然 地 知道 哪 些 书 更加灵 活 多样 。 能借 , 以及 自己所需要 的图书的陈列位置。如果没有 ( 责任 编辑 杨 文 忠) 这些提示 , 读者会感到很茫然 , 会降低读者利用图书 参考文献 : [] 1 王琳 . 试论高校图书馆 以人为本的服务工作 [ ] 河南 图书馆学刊 , J. 馆 的意愿 及 满 意程 度 。 服 务环 境 管 理 的 目的就 是 要 2 0 ( ) 06,3 . 协助读者降低焦虑 , 很快地适应环境 , 愉快地完成每 [] 2 王利君等. 图书馆环境污染及其 防治[ ] 河南图书馆学刊 , 06 J. 20 , 趟 图书馆之 旅 。 ( ) 3. 4 2 坚 持 以人为本 。 立办馆 新理念 . 树 [] 3 李碧岩.图书馆的环境污染及其防御[ ] 图书馆界 , 0 3 ( ). J. 20 ,4 王文英 . 图书馆 的环境卫生与消毒措施[ ] 预防医学情 报 J. 为积极响应和配合学校 的和谐校园建设要求 , [ ] 图 4 朱文刚 , 20 ( ) 书馆在软性 和硬件建设 两方面都应努力营造一个 和 杂志 , 04,4 .
高校图书馆创新模式推进精准化服务读者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创新模式推进精准化服务读者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16343e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0.png)
心理论研究科技风2021年2月DOI:10.19392/ki.1671-7341.202106075高校图书馆创新模式推进精准化服务读者的思考徐惠芳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宁夏银川750004摘要: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单纯地走传统服务读者的老路,而是要根据时代背景的发展、读者服务的需求、学校建设的需要,打开服务思路,创新服务手段,探索新型服务模式,构建全新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就是要对读者需求进行摸底、重组和分析,更加突出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精准化服务的理念,策划更细致更精确的服务实施策略。
文章从预约式服务、情感化服务和精细快服务三种创新模式着眼,阐述了这三种新型服务模式的实施要点,分析了创新服务模式对推进高校图书馆精准化服务读者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新模式;精准化;服务读者1精准化服务模式1.1预约式服务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普遍性培训是比较初级和笼统的,没有细化到一定程度,开展精准化服务用户,首先要了解用户需求,在了解需求的前提下,对若干培训分支进行专题预约讲座。
比如,大一学生、大四学生、研究生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是不同的。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一学生希望通过讲座了解图书馆设置、架构、功能,馆藏资源类别、如何进行借阅、常用检索方式等;而大四学生希望通过讲座了解撰写毕业论文的资源,如何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就业形势分析指南等;研究生则希望通过讲座了解到引文数据库的使用价值等。
正是由于各类人群使用图书馆的侧重不同,各有所需 所好所取,所以预约式这种个性化服务用户模式就应运而生。
1.2情感化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趋向情感化理念,突岀了图书馆是满足以读者体验为导向的服务,是图书馆常规服务读者的升级版,是图书馆服务品质的内涵式提升⑴#图书馆情感化服务不但要求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情报信息供给服务,而且要让读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是一场舒适的心灵之旅。
从言语到话语——赋予高校图书馆网站以对话性格
![从言语到话语——赋予高校图书馆网站以对话性格](https://img.taocdn.com/s3/m/3716aaacb0717fd5360cdcf3.png)
2 4人 参 与 , 多 场 讲 座 由于 参 与 者 太 少 而 被 迫 取 消 。
笔者 2 0 0 9 年 曾调查 过武 书 连 大 学排 行 榜 排名 前 2 O
的我 国重点 大学 图 书馆 网站 , 发 现 大 都 处 于 自言 自
然而相 比资源与服务的丰富程度 、 环境的优越程度 , 固
用户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文献信息需要能不能得到满 鼍
足, 再 多的资 源 与服务 如果 不方 便 用 、 不 能满 足需 要 也是 枉 然 。例 如 中 山大 学 图 书 馆 的调 查 显 示 , 用 户
1卜
65
从 言 语 到 话 语 — — 赋 予 高 校 图 书 馆 网站 以对 话 性 格
而 失去 用 户 , 导致 用户 访 问量小 、 利用 率低 , 回 到 “ 话” 而 不“ 对” 的独 自言语状 态 。一项 针对 2 7个 省 、 市、 自治 区 的 高 校 本 科 生 、 研究 生 的调查 显 示, 仅
3 1 . 2 8 的学 生经 常访 问 图书 馆 网站 _ 4 ] 。上 海 交 通
用 。 由此 可见 , 图书馆 网站不 是 图书 馆 自我 展示 、 自
示功能摆在 了第一位 , 服务 功能摆在 了第二位_ 6 ] 。苎
他们 总 是试 图展 示 自己 的资 源 有 多 丰 富 、 服务有多 朋
我欣 赏 的言语 作 品 , 而 是召 唤用 户 阅读 利用 、 期 待 用 户 参 与对 话 的话语作 品 , 无疑 应拥 有对 话 的性格 。 2 话 语错 位 。 高校 图书 馆 网站难 解 的言语 之 结 当 图书馆 网站所 提 供 的话 语 跟用 户所 需 不 能对 接和 契合 , 就会 出现 错位 , 这 种错 位所 产 生 的直 接影
网络——高校图书馆采访的新平台
![网络——高校图书馆采访的新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204aa6f1770bf78a6529547c.png)
8 5
() 3 加快馆藏文献类型的多元化 。随着 科学技术 的迅猛
必备的。采访 工 作 , 是涉 及校 内外 各部 门 、 单位 , 同 系 各 不 部 , 同用途 , 同时期 , 不 不 要求采访人 员随时调整完 善采访计 划 , 足读者对 文献 资源 的需求 。另外 调研 能力 , 满 预测 计 划 能力 , 是网络采访对采访人员 素质提 出的新 要求 。采访 人 都 员 在管理与采购都应严格把关 , 严格审查 , 突出组织性 、 向 方 性、 指导性 , 要确保学校重点学科重 点专 业的供应 , 要适 应新
下提 高采访工作人 员的素质和采访质量是 当务之急。
关键词 : 高校 图 书馆 ; 网络 环 境 ; 书采 访 图 中 图分 类 号 : 2 9 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8 2 3 2 0 )6 0 4—0 G 5 .3 A 10 —9 3 ( 0 60 —0 8 2
现成 为现实 。网上 书店的 崛起对 传统 的图 书营销体 系产 生 了强烈 的冲击 。这种新 型 的图书采 访模 式—— 网络 采访 虽 然受各种 因素 的制约起步较 晚, 它具有 的全面 、 捷 、 但 快 方便 等优点 , 是其他采访模式不能 比拟 的。
一
二、 提高采访人员素质
采访人 员 的素 质 是影 响 图书采 访 工作 最 重 要 的因 素。 采访人员的工作态度 、 工作能力和工作成 效对形成 科学合理 的馆藏有着直接 的影 响 。面对 如此 繁多 的书 目信 息要 逐一 进行浏览 、 选购 , 是非 常繁重 的劳 动。而 当前 图书出版 及销 售市场又非常混乱 , 一些书店 、 书商推销 的图书印刷 、 装订质 量, 以及盗版 图书 辨别 , 都要 求 图书采访 人员具 备强 烈的责 任心和敬业精神 。掌 握原 则 , 证采访 工作 质量 , 保 在充 分调 研 的基础上 , 使购 书经 费得 以合理有 效地 利用 , 采访 人员必 须有较宽的知识面 和超前 意识 , 培养 敏锐 的市场 意识 、 选择 意识 ; 必须适应 网络信息 源向跨学科 、 多专 业 、 综合性方 向发 展的需求 , 对校内 的各 学科 和专业 的发 展方 向 、 究热点 等 研
从独白走向对话——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对应策略
![从独白走向对话——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分析与对应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042decf4028915f804dc283.png)
.
堡
垒 文课 堂提 问有 效 性 的现 状 分 析 与 对应 策略
@ 王 琴 玉
一
、
课 堂 提 问所 存 在 的 主 耍 问 发 言 者 一 对 一 的 对 话 后 , 我 们 绝 大 生 的信 心 都 能 受 到 鼓 舞 。 部 分 学 生 便 不 再 有 倾 听 的 习 惯 。其
下 列 问题 :
慢 慢地 讲 出来 。”
己 思 考 得 出 ,判 断 时 根 据 提 出 的 问
( 1 ) 课 文 的主人 公是 谁 ? ( 2 )小女 孩第 一次 遇见 爱 因斯 徽 坦时 , 是什 么情 形 ?第 二次 呢 ?
什么 样 的人 ?
原 因 之 三 :提 问 的 评 价 方 式 有 题 看 学 生 说 的是 否 有 道 理 ,是 否 有 善
相 性 提 问 ; ( 5 ) 评价 性 提 问 ; ( 6) 创 造性 生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来 表 达 ,而 不 是 机 因 为 真 正 的 学 习 是 从 相 互 倾 听 、
相 互勉 励 开始 的 。听课 中 , 提 问。 前 三类 属 于低 级认 知层 次 , 一 械 的记忆 和模 仿 。 以此 为标 准 , 我 互 交谈 、
们 对 老 师 课 堂 提 问 的 内 容 进 行 归 类 我 们 发 现 老 师 上 课 总 是 要 求 学 生 大 般 只 有 一 个 正 确 答 案 ,学 习 者 按 照 分 析 ,我 们 发 现 老 师 课 堂 提 问 的 问 声 地 发 言 , 做 到声 音 响亮 , 其实 , “ 在 所记 忆 的和对 知识 的 理解 ,照原 样 不 需要做 深 入思 考 。 对 学 题 符 合 问题要 素 的 占不 到 1 0 %, 学 生 以 自然 的 轻 声 细 语 来 交 谈 的 教 回答 即可 , 更 能 培 养 自主 、 合 作 的 学 生 的 回答 也 较 容 易 ,只 需 判 断 正 确 9 0 % 的课 堂 提 问 本 身 就 不 具 备 问 题 室 环 境 里 ,
高校图书馆形象话语的现状与建构
![高校图书馆形象话语的现状与建构](https://img.taocdn.com/s3/m/da86ea7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a.png)
高校图书馆形象话语的现状与建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殿堂,其形象话语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我们审视现实中的高校图书馆形象话语时,不禁发现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探讨当前高校图书馆形象话语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构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描绘一下高校图书馆形象话语的现状。
如果说高校图书馆是一座巍峨的知识大厦,那么其形象话语便是这座大厦的外观装饰。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形象话语却显得陈旧、单调,缺乏吸引力。
它们往往停留在传统的“借阅”、“查询”等功能性描述上,而忽视了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学术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价值。
这种现状就像是一幅色彩暗淡、线条简单的画作,难以引起观者的共鸣和兴趣。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高校图书馆形象话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高校图书馆过于强调自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导致形象话语过于严肃、刻板,缺乏亲和力和趣味性。
这就好比一位身着正装、面无表情的学者,虽然令人敬畏,但却难以亲近。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图书馆在追求时尚、潮流的过程中,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和流行词汇,使得形象话语显得轻浮、浅薄。
这就像是一位穿着奇装异服、言语夸张的年轻人,虽然引人注目,但却缺乏深度和内涵。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对高校图书馆形象话语进行重新建构。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突出多元价值: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借阅书籍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
因此,在形象话语中应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多元价值,如“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摇篮”等生动形象的描述。
2.融入时代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和升级。
在形象话语中应融入时代元素,如数字化、智能化等概念,展现图书馆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3.注重情感共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师生,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需求。
在形象话语中应注重情感共鸣,用温暖、亲切的语言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4.保持适度幽默:幽默是增强语言魅力的有效手段。
从独白到对话——西方心理学史探究型教学模式新探
![从独白到对话——西方心理学史探究型教学模式新探](https://img.taocdn.com/s3/m/4ee24f8e8762caaedd33d476.png)
N o. 2 1 6, 01 S ra O.54 e ilN 9
一教 学 改革与创 新
从 独 白到 对 话
西方心理 学史探 究型教 学模 式新探
孟维 杰
( 黑龙 江大 学, 黑龙 江 哈 尔滨 10 8 ) 50 0
摘 要 : 统 的 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 心理 学 史教 学模 式 凸 显 的是 以“ 一 受 ” 突 出特 征 的“ 白式 ” 学 。 究型 教 学 是 应 对 “ 传 授 为 独 教 探 西 方心理学史” 课程性质而构建的教 学模式 。 构建探 究型教 学有助 于提升“ 西方心理 学史” 课程教学质量 , 优化课 堂 结构 , 体现 出心理学史教 学模式 开放与对话的特点 , 从而推 动西方心理 学史教学模式从独白走 向对话。 关键词 : 究型教学 ; 白; 探 独 对话 ; 径 路 中 图分 类号 : 6 2 G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支毒 编 号 :02 40 (0 10 — 0 6 0 10 — 17 2 1 )6 0 9 — 2
皮亚杰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中主张“ 学习不应被看 西方 心理 学史 独 自式教 学简评 而是 学 习者 以 自 美 国著名 心理 学家 E波林 在 其经 典著 作《 . 实验 心理 成是 对 于教 师 的授 予知 识的被 动 接受 , 。有 学 学史 》 中指 出 :我 相信 心理学 家 只有 知道 了心理 学史 , 身 已有 的知 识 和经验 为基 础 的主 动 的建构 活 动 ” “ 才算 功行 完满 。” 方 心理学 史教 学 实践 发展 表 明 , 西 它 者 认 为 , 究 型教 学是 在 课 堂 教学 中有 组织 、 目的地 探 有 掌握 并形 成对 知 识 的深层 对 于 开启 学生 心 灵智 慧 和 提高 学 生 的心 理 学 理论 素 养 让 学生 通过 科学 探究 的方法 , 具有 重要 的基 础性 和开 创性作 用 。所 以 , 只有 借 助于 心 理解 。因此 , 究 型教 学是 一 种 以教 师 指导 为 前提 , 探 由 理 学史 , 心理 学家 才会拥 有一 种 开放 、 智 的心 态 。 生 学生 以个 人或 小组 为单 位 , 睿 学 通过 提 出 问题 、 料 收集 、 材 信 实验 解 开 才 得 以养成 一种批 判性 思 维与 历史 性思 维 。但 是 , 西方 息处 理 、 验证 、 决 问题 的方式 , 展 的师生 交互 式 心 理学 史 因为其课 程 的理 论与 历史 的性 质 , 教学模 式 的 、 在 教学 相 长的学 习活 动和 教学 过 程 。这个 过程 反 映 了 的架 构 与运 用上 , 面临着 很多 难题 , 中 , 白式 教 学模 教师 与学 生之 间 、 其 独 学生 与学 生之 间对 话 的话 语方 式 。一 式就 是 一个 亟须关 注 的问题 [ 2 1 。 般 而言 , 究 型教学 的基 本框 架 是 由“ 境 与指 要 ”“ 探 设 、自 、精 、练 等 西方心理学史人物众 多 , 理论体 系繁杂 , 逻辑线索 学 与研 讨 ”“ 讲与 答 疑” “ 习与 总 结” 四个基 本环 多元 。如果 教 师坚 守着传 统 的 “ 授一 受 ” 学模 式 , 无 节 有机 组合 而成1 四大教 学环 节 , 教 则 5 ] 。 相对 独立 、 为依存 、 互 疑会 陷入教 师讲 理论 , 学生 听理论 的独 白式教 学模 式窠 分别 作 用 , 成 一个 有 机 整体 , 层 深入 , 环 紧 扣 , 形 层 环 体 臼 中。独 自式教 学 的精神 理念 源 自于从 笛卡 儿 “ 思故 现 了教学 的有 序性 和动 态性 。 我 我在 ” 将人 类 理性 置 于 至高 无上 的地 位 , 理性 成 为 科学 ( ) 究型教 学模 式建 构与应 用 二 探 的代名 词 。 在教 学 中 , 师成 为 理性 的化身 , 为 “ ” 教 成 我 的 1 置教 学情 境与 指南 . 设 代名 词 , 师主 导课 堂到 处充斥 着 “ ” 意志 。教 师作 教 我 的 设 置教 学情境 是 西方 心理 学史 的基 本 环节 , 也是探 为 一个 话 语 共 同体 , 在面 对 学生 和 日常生 活 时 候 , 当 究 型教 学模 式 中不可 或缺 的 因素 。 充 所谓 教学 情境 是指教 了心理 学家 , 以理 性 名义剥 夺 了 “ 你们 —— 学 生 ” 的心 理 师 为 了引导 学生 学 习某 个 问题 而设 置悬 念 、 冲突 、 矛盾 、 生 活 体 验 , “ 们— —教 师 ” 理 性 法 则 代 替 了 “ 用 我 的 你 迷 茫所形 成 的教学 氛 围 。 设教 学情 境 的 目的是要 引起 创 们一 学生 ” 真实 生 活 , 的 用心 理 学 家 的话 语 代替 了学 生 学 生 的注 意 和思考 , 发 学生探 索 的兴 趣 和强 烈 的求 知 激 使 吸 话 语 [ 于是 , 3 1 。 西方心 理学 史教 学演 变成 为 以教 师一 言 堂 欲 , 学 生产 生 一种 最 佳 的 学 习心 态 , 引学 生 积极 主 去探 索 、 去发 现 , 而能 动地 去 完成 对知 识 从 为主 导 , 生被 动 灌输 的教 学模 式 , 成 为传 统 独 白式 动地 去研究 、 学 这 教 学 的真实 写照 。 这样 的教 学模 式不 但 隔断 了学生 与心 的构 建 , 自己 的头 脑 中形 成 较 系统 的知 识体 系 , 成 在 生 理 学 家对 话 , 隔 断 了教 师 与师 生 之 问对 话 , 也 导致 教 师 和发展 自 的 素质[ 从一 定 意义上 讲 , 心理 学史 课 身 5 1 。 西方 不愿 意教 、 学生 不愿 意学 的尴尬 局 面 。探 究 型教 学模 式 程 内容浩 繁 , 物 众 多 , 让 学 生 觉得 掌 握 和理 解 起 来 人 会 成为 教学 改革 一种 当然诉 求 。 难 度很 大 。 样 , 师设置 教学 情境 就显 得尤 为重 要 。 这 教 首 二 探 究型教 学模 式要 义 与构架 先, 教师 需要 对 学 生交 代 清 楚该 课 程 性 质 、 目的 、 意义 、 ( ) 究 型 教 学要 义 一 探 教 学方 式 、 材 选定 等 , 学 生对 该 课程 有 一 个 清晰 的 教 使 其 教 教 探究 型教 学模 式 的理论 基础 是建 构 主义 学 习理论 。 认 知 ; 次 , 师根 据 教 学 目的 、 学 时数 及学 生 人 数 ,
去图书馆采访的开场白
![去图书馆采访的开场白](https://img.taocdn.com/s3/m/313743d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a.png)
去图书馆采访的开场白
1、你好,某某某,我是某某电视台/报刊的记者,你有时间吗?今天需要占用您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对您进行采访。
2、xx您好,我叫某某,某部某某工作员。
今天想对一个关于图书管理相关问题的简短采访,不知道您是否得空。
3、观众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是某某为您在某现场为您第一时间带来的报道。
采访教师示例
开场白:老师,您好,请问您从教有多少年了?
采访内容:这么多来下来,您对教育最大的感触是什么?能不能给我们分享教学中一些感动的事情?
结束语:都说百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而我身边的老师,他不仅照亮了别人,也活度出了自己的精彩。
图书馆的阅读导向与读者询问
![图书馆的阅读导向与读者询问](https://img.taocdn.com/s3/m/dc7c21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f.png)
图书馆的阅读导向与读者询问在知识的海洋中,图书馆宛如一座灯塔,为求知者指引着方向。
而其中的阅读导向和读者询问环节,就像是灯塔的光芒和航海者的呼声,彼此呼应,共同助力读者在知识的航道上顺利前行。
图书馆的阅读导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服务。
它就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帮助读者在琳琅满目的书籍中找到自己所需。
这一导向功能的实现,依靠的不仅仅是书籍的分类摆放,更在于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指引标识和推荐系统。
首先,清晰明确的分类标识是阅读导向的基础。
图书馆通常会按照学科、主题、作者等多种方式对书籍进行分类。
比如,在文学区,又会细分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子类别。
每一个书架上都标有清晰的类别名称,让读者能够迅速定位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这种分类方式,使得读者在进入图书馆的瞬间,就能对整体的书籍布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寻找目标书籍。
其次,图书馆会设置专门的推荐区域。
这里摆放的往往是经过馆员精心挑选的热门书籍、经典著作或者与当前社会热点相关的读物。
这些推荐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引导他们接触到一些可能原本未曾关注过的优秀作品。
比如,在疫情期间,图书馆可能会推荐一些关于公共卫生、疾病防控方面的书籍,以满足读者对相关知识的需求。
再者,数字化的检索系统为阅读导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电脑终端或者手机应用,输入关键词,迅速找到相关的书籍信息,包括书籍的位置、是否可借等。
这种高效的检索方式,大大节省了读者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更快地获取所需的知识资源。
除了硬件设施和系统的支持,图书馆员在阅读导向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们就像是知识的导航员,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读者需求的敏锐洞察,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当读者面对众多书籍感到迷茫时,馆员能够通过与读者的交流,了解其兴趣爱好、阅读目的,进而推荐适合的书籍和阅读路径。
然而,即便有了完善的阅读导向系统,读者询问依然是图书馆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书馆文化交流与对话
![图书馆文化交流与对话](https://img.taocdn.com/s3/m/b0a9cc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d.png)
图书馆文化交流与对话在现代社会中,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资源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收藏图书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平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图书馆文化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促进这些交流与对话。
首先,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资源的中心,收藏了大量的图书、期刊、报纸和其他多媒体资料。
这些资源可以促进读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
读者可以通过借阅图书,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
在图书馆内,读者可以就同一本书或同一领域的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
这种交流与对话有助于拓宽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图书馆还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座谈会等,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进行文化交流与对话。
通过讲座,读者可以听取专家学者的讲解和见解,了解各种学术和文化的前沿动态。
通过展览,读者可以欣赏艺术作品、文化遗产等,与其他读者分享自己的感受。
通过座谈会等形式,读者可以就某一特定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读者对知识的需求,也促进了读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来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
通过建立在线社区或论坛,读者可以在网络上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和观点。
图书馆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相关的文化信息和活动,吸引更多读者参与交流与对话。
通过网络平台,读者还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资源,拓宽自己的阅读范围,与全球范围内的读者进行交流与对话。
要有效促进图书馆文化交流与对话,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图书馆应当建立起一个友好和开放的氛围,鼓励读者之间进行交流与对话。
图书馆可以设立读者交流區,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设施,方便读者交流。
其次,图书馆应当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读者参与并提供交流与对话的机会。
图书馆可以与学校、社区等其他机构合作,共同举办文化活动,拓宽交流的范围和渠道。
最后,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提供更多便利的交流与对话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网站:从独白走向对话——以我国20所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栏目设置为例郑勇2012-12-19 15:27:48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1期【英文标题】University Library Website: From Monologue to Dialogue With the Setting of University Library Websites of20 Key Universities in China as Example(Library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t Zhuhai, Guangdong, 519085)【作者简介】郑勇,男,1969年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馆员。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广东 519085【内容提要】通过调查20所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栏目设置普遍缺乏对话性格,但正在从独白走向对话。
为更好适应读者访问图书馆网站的对话要求,文章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栏目设置与建设的建议。
The paper surveys 20 key universities' library websites and finds that they are generally lack of dialogue characteristic,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on their way from monologue to dialogue. Aiming at satisfying the demand of readers in a better wa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bout columns and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websites at universities in China.【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站/独白/对话universitylibrary/website/monologue/dialogue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与读物之间展开的跨越时空的对话,读者与读物之间是一种互为主体、互相选择、互相理解、互相沟通的关系[1]。
读者访问浏览图书馆网页,也是一种阅读活动,因而也是一种读者与网页之间互为主体的对话活动。
1 对话及对话的展开什么是对话?顾名思义,对,即两者相对;话,即谈话。
所谓对话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通过语言而进行的交流。
对话是跟“独白”相对应的语言形态。
所谓独白,就是独自表达,自言自语,没有听众,没有交流对象。
教师兴致勃勃讲得唾沫飞溅,不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感受,学生不愿意聆听和参与,在下面恹恹欲睡,就是典型的教学独白。
图书馆网站无论自我介绍有多全面,栏目设置有多丰富,自以为做得有多精美,如果读者不愿访问,也就变成了独白。
读者通过QQ、电子邮件、留言跟图书馆员交流,是显性对话;读者访问浏览图书馆网页、网页栏目及内容进行思想与感情上的交流,是隐性对话。
对于高校图书馆网站来说,需要通过显性对话直接获得读者的需求信息和意见反馈,更需要通过读者访问和浏览图书馆网站的隐性对话来实现其功能与价值,因而是否适应读者网络阅读特点和需要,是否拥有对话性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任何积极有效的对话都必须以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为前提[2]。
由于网络读物的数字化和超文本性,网络信息的丰富性,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网络阅读方式的虚拟性,使得读者的网络阅读更具选择性和随意性,因而图书馆网站作为对话主体的一方,可以吸引读者、指导读者、帮助读者,赢得读者信任,但无法去要求读者。
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
是否拥有共同的话题,是否能满足彼此的需要,直接决定引起和展开对话的可能性。
读者是否会访问高校图书馆网站,关键在于其是否能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不同读者有不同需要,因此网站信息量的大小、功能的多寡、能满足不同读者需要的程度,对于他们的访问和阅读活动具决定性影响。
如果信息量小、功能单一、能为读者提供新信息的栏目少,必然影响读者访问的积极性。
高校图书馆网站是否能召唤读者访问和促进阅读对话,可通过读者访问量做出评价和判断。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网站无论是栏目设置、表达方式还是网页风格同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网站基本一致,因而其读者访问量统计对于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对话性无疑具有参考价值。
笔者2009年5月5日统计了该馆网站读者访问情况,该馆新版主页发布了427天,总访问量为152097,日均访问量为356.2。
表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图书馆主要栏目读者访问情况(各栏目网页日均访问量=各栏目网页访问量÷该栏目网页自发布之日到统计之日的总天数)表1显示,“常用数据库”网页访问量为52066次,日均访问155.9次,占整个网站日均访问量的43.8%,如果再加上该馆主页提供的无法统计的“数据库快速通道”和数据库分类导航读者访问量,可以肯定资源利用类栏目占据了图书馆网站大部分访问量,可见利用图书馆数据库资源为学习、研究和工作服务是读者访问图书馆网站的主要目的,对读者有用,是此类栏目高访问量的主要原因。
馆情介绍和读者服务类栏目读者访问量较少,这是因为这些栏目信息量极小,且内容长期不更新,只对新读者或有特定需要的读者(如外借图书超期读者需查询相关处罚规定)才有价值,对于多数读者来说,没有什么意义,这类栏目属于典型的独白式栏目;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借阅服务”和“学科服务”两栏目访问量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借阅服务是读者利用最多的服务,读者需要访问有关栏目获得利用此项服务中的相关规则,而“学科服务”这一栏目对读者有较强针对性,能召唤学科读者通过此栏目获得比较专业的深层次服务信息。
资讯报道类栏目访问量较高,表明读者对新信息新资讯有兴趣,特别是图书馆新资源报道和新实用信息(如五一放假通知)更受读者关注。
任何阅读对话都以语言为中介,语言是否可理解、可接受也直接影响阅读对话的展开。
表1显示,专为读者提供借阅规则的“借阅服务”一栏访问量较高,而同样可为读者提供借阅规则的“规章制度”一栏访问量却很低,这是因为“借阅服务”栏目名称含义明确,内容指代清晰,并可一目了然,符合读者网络阅读特点,且是从服务的角度介绍,跟读者之间无心理距离,而“规章制度”一词含义不够清晰、易产生歧义,查《现代汉语词典》还知,“规章制度”往往是上级行政机关规定必须遵守的规程和准则,其颁布者跟其所要求的对象不具有对等性,读者看到这个词,在心理上会产生距离感和被动压抑感,对访问和阅读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2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对话性调查访问我国各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看出各馆主页无论是栏目设置还是内容建设大都以独白为主,但有走向对话的趋势。
2009年5月,笔者访问调查了代表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水平的20所重点大学(名单见表4)图书馆网站,对各馆主页栏目菜单做了大致分类统计。
表2显示,各馆主页栏目菜单量较多,平均达76.5个,使得页面普遍拥挤,影响了读者访问时选择利用的便捷性;能不断为读者提供新信息、保持更新状态的资讯报道类栏目非常少(平均3.7个),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网站信息量,影响读者访问的积极性;资源利用类栏目菜单量最多,约占全部栏目菜单的34.6%,主要是各种导航目录,表明各馆都在试图改变长期以来“重藏轻用”的传统,努力从方便读者“用”的角度来揭示和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但过多的分类导航是否有利于读者访问利用值得反思,山东大学图书馆网站提供的“读者调查”显示,读者对于“按照多种方式对电子资源进行分类编排感觉如何”,回答“很方便”的占44.07%,回答“感觉一般”和“不方便”的却达到了55.92%;读者服务与馆情介绍类栏目菜单量较多,但主要是馆情的独白和服务项目的自我介绍,并不能直接为读者提供服务;各馆都提供了读者个人信息查询途径、设置了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帮助的栏目,表明服务意识正在普遍加强。
各馆都设置了读者联系的栏目(如“咨询台”等),但表3显示,能提供在线咨询实现读者与图书馆实时对话的只有6所,提供读者留言簿或BBS的只有8所,可见各馆虽重视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但多数馆只提供延时联系,被经验所证明更方便读者、更为读者所需要的即时联系不被重视,通过网络留言实现读者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也不受重视;10所馆通过“联系我们”这一具有对话性和召唤力的栏目提供了联系方式,但“我们”是谁?没有一所馆有相应栏目(如“关于我们”)与此对应。
表3还显示,15所高校图书馆设置了“书刊荐购”专栏,表明在资源建设上直接反映读者需求,正成为各馆共识;针对新生、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等特定读者对象设置个性服务专栏的只有6所,针对学科读者设置“学科服务”专栏的只有8所,表明多数馆缺乏服务读者的针对性。
表4 20所高校图书馆主页部分栏目菜单名称列表读者访问图书馆主页首先看到的是栏目名称,而不是内容,读者是否会访问某栏目,首先取决于该栏目名称所意指的内容是否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产生积极的阅读期待,因此栏目名称很重要。
表4显示,17所馆用“本馆概况”、“馆情介绍”、“图书馆概况”等名称来介绍馆情纯属自言自语,只有3所馆是从帮助和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角度来设置此类栏目;13所馆设了“规章制度”一栏,可见试图高高在上要求读者的意识普遍存在;18所馆设了读者教育专栏,但“教学与培训”是指图书馆自己开展的教学与培训活动还是面向读者推出的教学与培训活动指代不清,“读者教育”很容易被理解为对读者进行规章制度方便的思想教育,不利于读者接受;“常见问题”、“咨询台”通俗易懂,“PAQ”、“参考咨询”则让读者费解,图书馆网站主要是给读者访问和浏览,而不是图书馆人自己享用,采用图书馆专业术语作为栏目名称值得商榷。
3 赋予高校图书馆网站对话性格的建议高校图书馆网站是为读者服务的,这种服务是通过读者的访问和阅读来实现的,因而赋予其召唤力和对话性格,使读者乐于访问、乐于阅读,易于对话,并能保持对话的持续性,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根据阅读学和对话理论以及读者网络阅读的特点和接受心理,高校图书馆网站栏目设置与内容建设遵循以下原则是必要的。
3.1 感受性原则语言学认为人对语言的阅读和把握主要是无意识的不假思索的直觉活动,思维并不直接参与[3]。
网络阅读不同于纸本文献的阅读,主要是快速浏览式阅读。
快速阅读的主要特点是眼停时间短,注视点少[4]。
就是说读者停留在网页栏目和文章标题的时间极短,因而栏目菜单名称应具可感性和可接受性,即读者瞬间的扫视就能理解和把握,通俗易懂,没有歧义,所指代的意涵和内容无需辨识、一目了然,例如“参考咨询”、“虚拟咨询”显然都不如“向馆员提问”一词更易为读者的直觉所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