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建议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建议
5.加强土地流转管理,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道路
目前种植规模较少,商品化程度不高,也是影响粮农效益的重要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了农民基本平均分得一份土地的同时,也使土地耕种规模受到影响。分散的农户种粮技术和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成本也就相对较高,这些分散的农户,种粮主要是解决自己的口粮,粮食商品率低。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些进城农民通过各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和引导土地流转管理,使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有利机械化、规模化耕种,提高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提高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虽然家住农村,但是这次实践让对农村生活我有了更深的了解,真心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够得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善。
作者简介:丁敏来(1989- ),男,浙江缙云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学生,
7.要从保护农民利益和维护粮食安全出发,完善粮食收购价格制度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粮食价格一般由最低收购价格支撑和稳定,市场粮价一直围绕在最低收购价格上下波动,对稳定市场粮价和稳定农民收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个制度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制定后不能“一定几年不变”,应随着生产资料和市场工业产品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城市居民及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变化。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每年应视情况确定相应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以确保农民收入相对稳定和粮食安全。
3. 完善补贴政策
多年实践证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行之有食补贴政策,及时调整补贴方式,更有利促进粮食生产。
对现有补贴制度改进办法之一,是实行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最好能以卖给国家多少粮食进行补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有些类似几十年前的“大锅饭”,种多种少、种好种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因此国家按农民交粮量直补给粮农,农民交粮越多国家补贴越多,政府高价买进粮食之后再剥除种粮补贴部分平价供应给市场,既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控制了粮价不再上涨。建议财政部门整合各种支农惠农资金,综合考虑种粮成本、收购价以及市场物价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补助的数额,抓大放小,按投售的商品粮进行补贴,管理监督就容易得多,补贴操作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成因及对策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成因及对策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成因及对策农民是我国农业的中坚力量,种粮事关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然而,近年来,我国农民种粮积极性逐渐降低,这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成因及对策。

首先,农民种粮收益较低。

农业收入在整个农民收入中占比较大,但农业发展受到市场供求波动的影响较大,农产品价格不稳定,这使得农民很难预测收益情况,导致他们对种粮的积极性降低。

其次,农业劳动强度大。

农民种粮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和时间,农忙时节需要连续作业,这给农民带来了较大的劳动负担,使得他们不愿再以传统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

再次,现代化农机设备不普及。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现代农机设备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目前我国农机设备普及程度不高,很多农民仍然无法享受到农机化带来的好处,这限制了他们对种粮的积极性。

对策方面,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提高农产品收益。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例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稳定市场供求等,从而保证农户的种植收益,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通过农业科技的进步,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从而增强他们对种粮的动力。

再次,推进农业机械化。

加大对农机设备的宣传推广力度,提供农机设备的租借或补贴,减轻农民购买农机设备的经济压力,增加农民采用农机化生产的积极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业教育与培训。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活动,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增强他们对种粮的信心和兴趣,提高种植收益。

最后,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

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加强农民之间的合作,共同分享资金、技术和信息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提高农业竞争力,从而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总之,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农业科技、农机设备以及农民自身不断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够提高农产品收益、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加强农业教育与培训,最终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这一问题的出现,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讨论几个可能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首先,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生产收益下降。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迅速,但这种进步并未完全转化为农民的经济收益。

据调查,很多农民的农业收入非常低,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因此,他们不再积极参与农业生产,选择其他更有利可图的工作方式。

由于农业收益不高,农民对农业种粮的热情和积极性也相应下降。

其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二是劳动力短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失到城市工作。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尤其是年轻的劳动力。

农田耕种需要长时间和大量的体力劳动,如果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支持,农田难以得到很好的管理和耕种。

农民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会降低他们种粮的积极性。

此外,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三是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大。

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需求也较为不确定。

如果农民不能获得稳定的市场信息和市场保障,他们就难以为种植作物投入大量时间和劳动力。

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许多农民选择减少农业生产,转向其他更稳定的经济活动。

最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四是农田资源不足。

农田资源在我国是一种有限资源,土地面积有限,同时也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等多种因素的侵蚀。

由于农田资源不足,农民很难扩大种植规模,获得更丰厚的经济回报。

这也会降低他们种粮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农业生产收益的下降、劳动力短缺、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农田资源不足都可能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以提高农业生产收益、解决劳动力短缺、减少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保护农田资源等。

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而积极性的调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下面我将从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在加强农民培训方面,可以组织农技专家经常到农村开展培训活动,提供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指导,让农民了解最新的农业发展趋势。

同时,还可以设立农业培训学校,开设种植、养殖等相关课程,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其更加自信地从事农业生产。

第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环节之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条件,从而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村道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的灌溉水源,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种粮条件。

第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种植、养殖技术支持。

同时,可以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并掌握农业科技,提高其种粮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益。

最后,我们还可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的品牌认证制度,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进而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加强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之,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等。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让农民更加积极地从事农业生产,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

如何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

如何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呢?以下是一些建议: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1.推广科技和先进农艺技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通过科技和先进农艺技术的推广,农民能够学习到提高产量、减少损失的方法,增强他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信心,从而提高种粮积极性。

2.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田排灌条件,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和水源保证,为农民提供便利条件,使其更愿意从事种粮工作。

3.加大肥料和农药供应力度。

提供优质农药和肥料,帮助农民增加产量和农作物质量,从而提高他们种植的积极性。

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2.建立稳定的价格补贴政策。

保障农民的收入不受市场波动影响,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公平补贴,确保补贴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

3.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为农民提供农业保险,减轻他们面临的风险,增加他们种粮的积极性。

三、加强农民组织和合作:1.成立农民合作社。

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和协作能力,强化他们的产权保障,增强他们种粮的积极性。

2.推动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经营,提高他们的经营效益和收入水平。

3.加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通过加强政府与农民的沟通,了解和解决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信心。

四、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和待遇: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种粮的积极性。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的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强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3.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

提供农民培训和教育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综上所述,要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需要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民组织和合作以及提高农民社会地位和待遇等方面入手。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1.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

如果农产品的价格较低,农民可能会失去种植的动力,因为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利润来维持他们的家庭。

与此相反,如果农产品价格过高,农民可能会担心市场饱和,他们的产品可能无法售出。

2.劳动强度:农业生产通常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而且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

这可能让一些农民感到疲惫和不满意,从而影响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3.市场需求:农民通常会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种植作物。

如果市场需求较低,农民可能会转而选择其他收益更高的经济活动,例如种植更有市场潜力的作物或养殖畜禽。

4.不确定性:农业生产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变化、病虫害等。

这些因素使得农民无法预测收成或产品质量,从而缺乏种植的动力。

5.缺乏技术支持:一些农民可能缺乏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方法,这也可能导致他们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缺乏技术支持限制了农民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他们的利润潜力。

6.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种粮的基础,但土地所有权问题可能限制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一些农民面临土地争议、承包期限到期、缺乏土地使用权等问题,这使得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

7.缺乏资金支持:种植作物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然而,一些农民可能缺乏资金,无法购买农业机械设备、肥料和农药等必要的生产工具和材料。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可采取以下措施:1.价格稳定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来稳定市场价格,以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收入。

这可以通过设立最低收购价、农产品储备和补贴制度等方式实现。

2.技术支持:政府可以提供农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使农民了解最新的种植技术和方法,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政府还可以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3.金融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农业贷款、创业基金和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来支持农民。

这将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资金,并减轻风险。

4.土地权益保障:政府应加强土地管理和承包制度,确保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得到有效保护。

有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

有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

有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经济收益不高:种粮收入低于预期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种植粮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劳动和资金,但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很难保证收入稳定增长。

此外,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限,导致产量低下,从而减少了经济效益。

2.劳动力短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投身城市工作,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农民种粮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缺乏劳动力限制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市场需求不确定:市场需求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农产品市场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

农民在种植作物时面临着市场需求不确定性,这使得他们对种粮的积极性降低。

4.生态环境压力:农民种粮受到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

近年来,农业污染、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民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解决环境问题,这使他们缺乏动力和兴趣种植粮食作物。

6.政策支持不足:政府的农业政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不足,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例如,土地承包制度不完善、补贴政策不到位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农民对种粮的兴趣下降。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经济收益: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农业保险、贷款支持等措施,增加农民种粮的经济收益。

另外,培训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也能增加收入。

2.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农业生产。

3.加强市场监管和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政府可以加强市场监管,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对农民种粮的影响。

此外,加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提供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利润空间,也能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政府应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农业污染和土地退化,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增加种粮的动力。

浅析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浅析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价 更低 。
原 因 , 原 有 的 农 田 水 利 设 施 ( 提 灌 如 站 、水 库 、池 塘 、 沟 渠 等 ) 遭 到 严 重 破 坏 ,使 种 粮 难 度 增 大 ,投 入 增 加 ,抗 灾
能 力 减 弱 ,粮 食 生 产 无 保 障 。
性 ;二 是 大 力 推 广 普 及 “ 杂 ” 良 种 ; 两
浅 析 调 动农 民种 粮 积 极性
口 罗 付 乾, 连 县 农 业 局 农 技 站 筠
产 发 展 较 快 。 17 年 全 县 粮 食 总 产 量 仅 9 9 8 2 5万 k , 农 业 人 口 人 均 占 有 粮 食 6 g
2 1g 到 19 9k ; 9 9年 全 县 粮 食 总 产 量 达







, 发展研究
宜 宾 市筠 连 县地 处 四川 盆 地 南缘 ,
系 四 川 盆 地 与 云 贵 高 原 过 渡 地 带 ,全 县 辖 9 9 2 3 行 政 村 15 4 组 , 总 镇 乡 4个 7 个 人 口 4 .万 ,有 农 耕 地 22 h 2 1 7 .万 m ;气 候
温 和 ,雨 量 充 沛 , 自 然 条 件 较 好 , 属 亚
热 带 湿 润 性 季 风 气 候 ,适 宜 水 稻 、 玉
米 、 小 麦 、 薯 类 、豆 类 等 粮 食 作 物 的 生
长 ,又 利 于 烟 、茶 、桑 、 果 、蔬 、药 等 经 济 作 物 的 种 植 ,属 典 型 的 山 区农 业 县 。
食 比 较 效 益 低 等 因素 影 响 , 农 民 种 粮 积 极 性 大 大 下 降 ,面 积 减 少 ,投 入 不 足 ,
( )粮食 与经济 作物 、粮食 与劳动 3

关于粮食直补政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粮食直补政策的几点思考

利于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粮食种植
结构 , 增加种粮 收入 。
( ) 实 际 种 植 面 积 核 定 补 贴 额 三 以
全和完善。对粮食生产实行直接补贴
政策 ,给种粮农 民更多的是一种心理
预 期 , 此 , 定 的 直 补 政 策 , 稳 定 因 稳 对

粮食 直补政 策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 宽粮 食 补 贴 的 范 围 。实行 二 放
不断_扬 的化肥 、种子和农药等生产 L 资料价格 , 补贴的作用已大大抵消 ; 二 是农 民对粮食直补没有 明确的政策预
期。 每年 政 策 出 台 的时 间都 相 对 较 晚 ,
门很难做到准确把握。按补贴发放的 程序 , 由农 民申报 , 先 再由财政部 门核 实, 但在实 际操作中 , 对农民申报 的数
问题 探讨
关于粮食直补政策的几点思考
口 李 晓敏 毕 广 杰
国家 对 种 粮农 民实 行 直接 补 贴 政
连 续 性 , 响农 民安 排 粮 食 生产 。 影 因此 说 , 规 定 品 种进 行 补 贴 , 多 地 考虑 对 更
得不抽调大量的人力 、 物力 , 来保证直 补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行政成本过
直 补 政策 的设 计 初 衷 。
( )直 补 资金 发 放 方 式 有 待 改 四
数 ,对粮食直补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 性心存疑虑。三是 国家对 直补资金缺 乏明确的预算约束 。 从以上三方 面看 , 对农 民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扩大粮食 生产起决定性作用 的,不是粮食直补 政策 ,而是粮食市场的稳定后农 民种
避免 出现新的“ 谷贱伤农” 问题。 ( 改 变补贴的核算方法。补贴 三)
面积 的确 定 ,不 宜 以实 际种 植 面积 为

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对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对于保障粮食供应、促进农林牧渔业发展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在种粮方面的积极性有时候并不高。

因此,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以下是几点思考。

第一点,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

农民在种粮过程中遇到的病虫害、气候灾害等问题常常使他们失去种粮的热情。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能够帮助他们提前预测并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同时,政府和农业部门还应提供技术支持,为农民解决生产当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点,构建良好的市场体系。

市场是农民种粮的主要出路,供销问题直接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形成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和风险,确保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增强他们的种粮意愿。

此外,还应加强市场信息的发布和农产品品牌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激发农民的创业和生产热情。

第四点,加强农民的意识培养和宣传教育。

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还与其自身的意识和观念有关。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种粮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同时,还应加强农民职业道德教育和农业文化建设,引导和培育农民积极、主动、创新的种粮态度和思维方式。

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鼓励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培训学校、农民创新团队等农业组织,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构建良好的市场体系、加强农民的综合收入保障以及加强农民的意识培养和宣传教育等。

只有综合施策,形成科学、有序、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才能真正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一、引言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粮食安全则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而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他们的种粮积极性决定着粮食产量的高低。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

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性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的多少,而粮食产量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供应和安全。

只有农民种粮积极性高,粮食产量才能提高,才能保障粮食安全。

所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问题,更是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问题。

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土地资源充沛,土地质量好,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反之则是消极的影响。

2.政策扶持政策扶持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政策的倾斜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民对种粮的积极性。

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对农民的贷款支持等,都会直接影响农民对种粮的积极性。

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农民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认知,也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种粮的积极性。

如果市场需求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反之则会降低。

4.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对种粮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

而且,农业技术的进步还能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5.社会环境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民的贷款支持,给予农业的补贴,推出更多优惠政策,吸引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政府也要加大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改善土地资源质量,让农民在良好的土地资源上种粮,提高农民对种粮的积极性。

4.改善市场环境政府也要改善市场环境,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让农民对种粮的积极性提高。

政府要优化社会环境,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让农民对种粮的积极性提高。

五、结语要确保粮食安全,就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与对策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与对策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与对策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与对策谢筱勐近几年来,国家为了扶持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一方面在流通环节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另一方面不但取消了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还实行了种粮补贴政策。

这一系列政策的实行,对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还看到部分地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依然不高,在田间地头,我们看到一些地方还有撂荒的土地,杂草丛生,我们的心变得沉重起来:我县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宝贵,人均粮食产量较低,而一些地方的农民依然不重视粮食生产,原因何在?将来谁来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到农村进行了调查,期间,我们在于都的岭背镇大窝村、谢屋村等地与镇村两级干部进行座谈,并走访了部分农户。

一、主要原因一是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据于都县08年的资料显示,该县总人口为99.82万人,农村人口为76.1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为37.82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在22.35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的59.1%,外出务工人员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于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留在村里的人口大多为老、弱、病、残、幼等,劳动能力不强,受教育程度不高,运用科技知识能力欠缺,只有部分实在是离不开家的劳动力才留下来种地。

当前农村的现状是年纪较大的在家种地,年轻的在外经商、办厂、打工,一些家庭以前种双季稻,现改成种单季稻,甚至就根本不耕种,以至于撂荒。

如:岭背镇谢屋村一屋场10多户人,没有一户种植了粮食,只种了少许经济作物和自己吃的蔬菜;沙心乡沙塘村村民钟南京,兄弟4家就他夫妻在家,其它3兄弟都外出务工,一个七十多岁的父亲带着6个小孩子在家,农田基本上抛荒。

二是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

因自然灾害或年久失修,造成农村部分水利设施破坏和功能减退,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部分农田变成“望天田”,很大程度是“靠天收”,投入多产出少且不稳定,打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浅谈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黄棉珍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村义务工和积累工,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且补贴一年比一年增加,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也是一涨再涨,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民种粮吃了一颗定心丸,农民土地承包期由50年提高到70年,且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尽快步入小康社会。

近日,笔者通过到农村调查了解,认为,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从2007年起,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一涨再涨。

尿素由2007年每吨192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2520元,涨幅为31%;复合肥由2007年每吨180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4450元,涨幅达147%,磷肥由2007年每吨500元上涨到现在每吨2000元,涨幅达300%,稻种、农药价格比2007年平均上涨15%左右,农民因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上涨平均每亩比去年同期增加成本150元左右。

而粮食收购价格与去年持平。

因此,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化肥、农药、种子实际生产成本,制定统一销售价格,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价销售,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2、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我国现行粮食收购价格应以国际市场接轨。

据有关媒体报道,作为全球大米贸易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批发价格已从每吨580美元暴涨到760美元,而我国目前晚籼米零售价每吨仅为480美元左右,粮价上升空间大。

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现行粮食收购价格的基础上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农民种1亩田的纯收入达800—1000元,这样就会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继续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改革惠农资金发放方式。

现行惠农资金发放是按农民承包土地为依据发放,只要农民承包了土地,不管是否耕种,镇财政所都会按田亩把惠农资金打入农民的惠农卡中,因为没有政策规定没有耕种的农户不能享受政府的粮食补贴资金。

对提高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考

对提高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考

对提高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考摘要分析影响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及导致的后果,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推动全县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农民;种粮;影响因素;对策;山区近年来,山区农民种粮不赚钱、增产不增收、土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谁来种粮”已成严峻问题。

如何调动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总产量,保障粮食供给,是当前农村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1 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1.1 联产承包制已显局限性目前,粮食生产实行的还是家庭生产方式,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每户农户地块面积不大,把农民固定在一个家庭生产的小天地里,很难干出事业。

同时,由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生产规模小,在没有相应保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情况下,农户无力抵御和承担新技术带来的风险,联产承包制已显局限性,阻碍了农业发展,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1]。

1.2 个体种粮较其他行业效益低目前,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已经不是温饱问题,而是增收、致富的问题。

虽然国家对种粮农民还有补贴,但是,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化肥、种子投入增加,已经抵消了政府给农民的各项补贴。

据统计,2013年三明市农民人均粮食收入(不扣除成本)达到1 301元,遇到天灾人祸,或发生贱卖伤农事件,农民收入更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3 机械化程度低,种粮辛苦,最不体面据统计,三明农业机械化综合耕种水平34%左右,机械化程度总体还不高,大部分还是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

面对落后的生产条件和农田基础设施,农民种粮没有幸福感和尊严,年轻一代农民对于农业生产不仅没有好感,反而还多了一些厌恶,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了进城务工。

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大多40、50岁以上,且以老人、妇女居多[2]。

2 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导致的后果2.1 造成土地抛荒据统计,以小吃闻名的沙县,9万多的农村劳动力中,超过6万在外经营小吃,由于缺乏劳动力,最严重时全县有超过1/5的耕地被闲置。

根据2011年央视报道,国土资源部调查发现,我国每年撂荒的耕地近200万hm2。

种粮积极性论文:关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考

种粮积极性论文:关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考

种粮积极性论文:关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考摘要: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种粮比较收益率低、农资价格上涨过快、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粮食直补效应递减等。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应从提高种粮的收益入手,完善抛荒处罚,提高执行效力;严格控制农资价格,提高最低收购价;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提高激励水平,完善粮补政策。

关键词:农民种粮积极性成本收益对策0 引言农民种粮积极性堪忧,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这次我们深入农村进行调研,共走访中牟县的九个乡镇,调研发现,农民种粮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身口粮。

土地半抛荒或变相抛荒现象说明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本文拟以所调查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影响中牟县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对“三农”优惠和扶持的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改善。

但是,在现实中我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还不是很高,弃农经商、半农半打工、应付性耕种、专业农民老龄化趋势,无情的摆在我们的面前。

传统中常说的安居乐业中“乐业”这个词,在农村已失去了意义。

农民在现实中是为了增加收入搞活经济,但是在事实上,却出现了应付性耕种、种粮积极性不高的趋势。

在历史上曾以出现过的“七级工、八级工,不如社员一畦葱”的自豪感和精神向往不复存在。

如今,在农村安心种地的,大多都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而年轻的人,大多具有厌农思想,大都走向了城镇。

1.1 基层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我国一直把粮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供应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工作来抓,并纳入“省长负责制”的考核目标。

但是目前对抓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是“上热下冷中间断线”,一些基层党、政领导对抓粮食生产不太重视,认为很难出政绩,地方财税收入增加缓慢,所以总停留在一般的会议、文件等形式上,主动抓工作、主动抓落实的行动较差。

1.2 种粮比较收益率低如今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如果农民辛辛苦苦的劳作几年,种粮的收入却不高,却不够日常的开销,不够供孩子上大学一年的费用,不够盖房给孩子娶媳妇的费用,还不如出外打工经商挣的多,那么,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能高吗?可是种粮效益为何低呢?因为成本高,其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农药,农膜化肥等农资的价格虚高。

关于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一、引言农村种粮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不难发现农村种粮的积极性呈现下降的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本次调查共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农村地区的农民进行了广泛调查,得到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二、调查结果2.户籍制度和移民问题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在城市中找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福利,这促使了一部分农民选择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务工。

在农村地区,这种人口流动对于种粮的持续性和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外流导致农田面积减少,耕地资源受到压缩,农村专职种粮人员减少;另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时间较长,无法全程参与种植、管理和收割等关键环节,使得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3.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成为了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又一原因。

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水灾、冰雹等)频繁发生,给农民种植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使得许多农户对于种粮的积极性降低。

同时,环境污染也成为了许多地区农田退化的重要因素,土壤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也起到了制约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

4.机械化和科技进步随着农业机械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机械化手段和现代农业技术使得农民的种粮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然而,这也使得农民在种粮中的劳动量大幅减少,从而导致了种粮的积极性下降。

不少农民选择放弃自家土地,将其租赁给他人,自己则在农闲时间从事其他的收入活动。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农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2.户籍制度和移民问题导致了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进一步影响了种粮的积极性。

3.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使得农民对于种粮的风险感增加,减少了种粮积极性。

4.机械化和科技进步使得农民的种粮工作变得轻松高效,但也导致种粮的积极性下降。

关于提高达县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考

关于提高达县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考
关 键词 : 区 ; 民 ; 山 农 种粮 ; 影响 因素 ; 对策
2¨ 0 8年 , 县 粮食 喜 获 丰 产 , 却 丰 产不 增 收 , 和 国家 自立 的基 础 工作 来抓 ,并纳 入 了 “ 长负 责 D 达 但 省 尤其是 铁 山以西 、 以北 的石 桥 、 管村 、 子 、 庙 等 3 制 ”的考 核 目标 。但是 目前 对 抓粮 食 生 产和 粮食 安 堡 碑 4 个 乡镇表 现 较为 突 出 , 其 原 因在 于农 资价 格 上涨 、 全 , “ 热 下 冷 中间 断线 ”一 些 基 层 党 、 究 是 上 , 政领 导 对
的不同意见.会议 纪要 》2 0 《 ,00年 ( 月 1 9 3日) 7 。 第 期
【] 客. 谈 玉 米 ( 2博 也 品种 ) 定 制 度【 .北 京 农 业 ( 业 动 态 ) , 审 J《 ] 种 》
2) 【】 第 2 ( 5 6 ( 8年 0期 2 ~2 )
要 坚 定Leabharlann 地稳 步推 进 农 作 物 品种 审定 制 度 改革 , f1 国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服 务 中 心.全 国农 作 物 审定 品种 名 录 ( 3全 《 另
11 基层领 导重 视程 度不够 .
湿 润气 候 类型 , 候 温 和 , 量 丰 富 , 气 热 四季 分 明 , 早 春
夏长秋短冬适 中; 降水充沛 , 但分布不均 , 盛夏多干
我 国一 直把 粮 食作 为我 国经济 发 展 、市 场 供应 旱 , 秋冬 多 阴雨 ; 霜 期 长 , 无 云雾 多 , 日照 少 ; 业 灾 农
农村 工价 上 升 、 补贴 机制 不顺 等 因素影 响 , 导致 农 民 抓粮 食 生产 不太 重 视 , 为难 以出政 绩 , 于增 加地 认 难

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农业稳,则天下稳;粮食丰,则天下安。

粮食是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的战略物资。

而作为粮食生产主体的农民,其积极性如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户、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制约当前粮食生产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进行的调研,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一、当前制约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制约当前粮食生产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习惯原因,也有素质原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市场原因,既有技术原因,也有设施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当前粮食生产对农民来说仍然只是“不至饿肚皮”的副业,不可能成为“致富奔小康”的主业,种粮效益对农民激励力不够,吸引力不强。

具体分析,主要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一)种粮效益不高,“不愿种”的大有人在。

一方面,种粮成本居高不下。

据我们在常宁调查发现,当前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种子、柴油、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均呈上升趋势。

当前尿素、碳胺、磷肥、25%复合肥、40%复合肥分别达到了2200元/吨、680元/吨、1500元/吨、2200元/吨,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15%、3%、5%、14%;种子价格则普遍比去年同期上涨2-8元/公斤,当家早稻组合汕优402、金优402分别为28元/公斤,24元/公斤,分别比去年上涨了16%和20%,部分专有组合如Ⅱ优航1号、冈优188、Ⅱ优5号高达50-60元/公斤,较去年上涨了8元/公斤,涨幅达到了20%;柴油达到7.2元/ 升,上涨了30%;用工成本则由去年的50元/ 天,上涨到80元/ 天。

据此测算,今年我市双季稻每亩生产成本将上升100元左右,增幅达到了12%以上,而今年早稻、中稻保护价分别只上涨了9.7%、10.3%,可以说,农资价格的过快增长,吞噬了中央惠农政策给种粮农民带来的实际利益,挤压了农民增收的空间,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民种粮积极性逐渐下降,直接影响到了我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

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性,以及可行的措施。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粮食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生存和生活。

而粮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源自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努力。

如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将导致粮食供应不足,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障。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将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村收入,有利于农村民生的改善,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需要制定有利于农民种粮的政策。

政府要制定出台有利于农民种粮的政策,例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提供农业补贴等,从而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种粮技能和意识。

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种粮技能,增强其种粮的信心和积极性。

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工作中来。

企业要积极投身到农业领域,通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农业提供更多的帮助。

学校、科研机构也要开展相关研究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种粮技能和意识。

农产品的收购、加工企业也要积极发挥作用,提供更好的收购价格和服务,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在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下,可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5095字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几点思考
农业稳,则天下稳;粮食丰,则天下安。

粮食是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

而作为粮食生产主体的农民,其积极性如何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户、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制约当前粮食生产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进行的调研,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当前制约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制约当前粮食生产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习惯原因,也有素质原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市场原因,既有技术原因,也有设施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当前粮食生产对农民来说仍然只是“不至饿肚皮”的副业,不可能成为“致富奔小康”的主业,种粮效益对农民激励力不够,吸引力不强。

具体分析,主要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种粮效益不高,“不愿种”的大有人在。

一方面,种粮成本居高不下。

据我们在常宁调查发现,当前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种子、柴油、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均呈上升趋势。

当前尿素、碳胺、磷肥、25%复合肥、40%复合肥分别达到了2200元/吨、680元/吨、1500元/吨、2200元/吨,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15%、3%、5%、14%;种子价格则普遍比去年同期上涨2-8元/公斤,当家早稻组合汕优402、金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