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贤》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贤》学案

高二语文集备组:上官

一、预习:1.结合注释阅读全文;2.找出看了注释还不明白的字词句;

3.尽量将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活用、难解字词、句型)找出来。

二、2.解决读音问题,尤其注意姓氏异读的情况。例如:仲虺(huī)祭(zhài)公翟(zhái)景----墨翟(dí)

三、解决翻译问题。

比较难的字词:1. 有萧、曹、寇、邓之徒:徒:一类人。相同链接: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2. 不拘文牵俗:都是被动。相同链接: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孙子膑脚、韩非囚秦(《报任安书》)。3. 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同“途”,道路相同链接: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4.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贤能之士相同链接: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不同链接: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贤能的(《小石城山记》)。5. 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舒缓语气,不译。相同链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游褒禅山记》)

四、分析课文:

1.分析文章结构

问题:题目为“兴贤”,课文分两段,请问这两段和题目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指出能否“任贤使能”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问题。第二段论证为什么要兴贤,第二段提出怎样兴贤的具体办法。这是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有:A.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B.论点————论证————结论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问题:本文是怎么论证“为什么”的?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兴贤则昌(正),反之则亡(反)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历史事实,以古证今

五、参考译文:

国家都是因为任用贤能的人才能兴盛,因为不用贤能之人而专凭君主一己之见而衰败。这两点,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也是一般人所能认同的。可为什么和平安定的时代,有了贤能之人,就能够兴盛;混乱动荡的年代即使有这样的人也不能兴盛呢?这就在于是否任用这些贤能之人了。有了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

商朝的兴起,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这样的贤人;周朝兴起时,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臣;两汉兴起时,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这样的人,等到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这样众多的贤人。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这样的贤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而这其中有的出现在兴盛的时代,有的出现在衰败的时代,也和上面所说的相同。由此看来,有贤能之人并加以任用,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对于这种情况,怎么不应该慎重的对待呢?

现今的情况,和古代是相通的。现今的天下,就如同古代的天下。现今的士人和民众,也如同古代的士人和民众。古代在扰动不安的时代,还有像以上所说的那么多的贤能之人,何况现今太平安宁,怎么能说没有贤人呢?这就在于君主和处于上位的人如何任用了。广泛的征求众人的意见,有才能的人就能进用了;没有忌讳的事情,人们就敢于直言进谏了;不亲近小人,那些进谗阿谀之人就被疏远了;不斤斤计较于文牍细节,受制于世俗之见,主管相关部门的人就能够明辨的处理事务了;不挑别人的小毛病,有办事能力的人就可以按照

自己的设想以达到相应的效果了。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怕不会超越两汉,胜过三代而达到五帝三皇那样的盛世么?

练习:

1、解释下列各句中“盖”的意思

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己亭亭如盖矣。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5、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

6、英雄盖世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询众庶(广泛)B.则谠直之路开矣(正直)

C.轶三代(通“佚”,散失)D.然后践王帝、三皇之涂矣(道路,这里指境地)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流俗所共知耳B.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

C.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D.不有忌讳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衰也亦有三仁②其皆出于此乎

B.①则谗谀者自远矣②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①则何虑不跨两汉②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

D.①有贤而用之者②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责人以细过过:过错

B.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C. 以其境过清过:过于

D.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过:过错5.下列加点词“虽”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

B. 古虽扰攘之际

C. 故虽并天下

D. 不义,虽利勿动6.下列加点词“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

B. 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C. 泣孤舟之嫠妇

D. 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

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陈述了论点“国以任贤使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已而衰”,认为“治安之世”有贤才能造就兴旺之国,而“昏乱之世”,虽有贤才却无法挽回衰败的局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与不用。

B.文章第二段作者综观商、周以来的历史发展,援引史实,有力地证明:发现贤能,引进贤能,才能使国家再现“三皇五帝”时的繁荣景象。

C.为使自已的论证有说服力,作者在使用史实的时候,力数古代“用与不用”两种相反的结局,并把这些古代的事例当作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进行古今映照。

D.本文的思路先是由古到今,继而又从今返古;既连环往复,又一意到底,不生枝节。文章短小精粹,平易明快,言辞时而虎虎有生气,时而饱含深邃忧思,笔力雄健。

8.把下列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A. 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

B. 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

9.你认为文中提到的贤能之士怀才不遇的原因是什么?请找出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关的历史人物,分析他们怀才不遇的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到人尽其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