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政府时期英国福利国家改革论析(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23卷 第2期兰州商学院学报Vol123 No12 2007年4月Journal of 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 Ap r.,2007

撒切尔政府时期英国福利国家改革论析3

● 刘章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037)

摘 要: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福利国家消极的一面日渐暴露,撒切尔政府按照自由主义的原则对其进行了全面而谨慎的改革,力图在福利国家与经济发展中实现一个积极的平衡,其改革增强了英国福利国家的可持续性,同时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后果,但为后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撒切尔夫人;英国;福利国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91.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5465(2007)022043204

On the Reforma ti on of W elfare St a te D ur i n g the T i m e of M rs.Tha tcher

L I U Zhang-ca i

(Depart m ent of H ist ory,Cap ital Nor 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37,China)

Abstract:B ritish W elfare State’s negative effects e merged day by day in1970s.So,M rs.Thatcher re2 f or med the W elfare State wholly and modestly and wished t o keep a positive balance bet w een welfare state and econom ic p r ogress.Her refor mati on made welfare state more durative in B ritain,at sa me ti m e,it did bring s ome negative effects.I n a word,the refor mati on is the base f or the later,s o it is hist oric.

Key words:M rs.Thatcher;B ritain;welfare state;refor mati on

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的影响甚大的社会现象,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重大改良。一般认为,英国于1948年第一个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这有利于英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但从70年代中叶起,英国福利国家的弊端逐渐暴露,撒切尔夫人上台后掀起了一场“革命”,学界的这种看法似乎有夸大其对福利国家的改革力度的嫌疑,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检视,并试图提出自己的看法,相信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亦不无启示。

一、英国福利国家困境的表现

早在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就颁布了《济贫法》,因此二战后建立福利国家可以说是英国自身历史演化的结果,同时也是战后英国“共识政治”的结晶,它有利于治疗战争创伤,让英国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未来。但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福利国家消极的一面逐渐暴露,概括而言,其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社会福利支出日益攀升。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与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国家福利负担不断加重的一个过程,中央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迅速膨胀。

3 收稿日期:2006-11-17

作者简介:刘章才(1975-),男,河北枣强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及中外关系史。

英国公共支出主要项目的增长情况(1951~

1975年)[1]Appendix:Table A.3.

单位:百万英镑

年度

项目 1951

1961

1966

1971

1975

社会保障7071628257743098918福利服务96158262

国民保健4989301395 2784 6707

教育3981013176830236840住房40455596812404291

其他环境服务13537965211792405以上项目总计

2230

4663

7642

12535

29161

从上表可以看出,1951年到1975年间,英国福利支出增长约13倍,由于其G DP 增长缓慢,福利支出在G DP 中所占比例在20年间从14%迅速攀升到28%,

[2]P64

从而导致其政府财政支出窘

迫,仅从1951年到1986年,政府财政赤字累计达1209亿英镑。

其次,英国福利制度自身的弊病日趋严重。(1)欺诈现象严重。英国福利制度漏洞较多,人

口总数约为5800万,但社会保障号码却多达

7900万个,多出的号码多为欺诈者所有。(2)国家机构臃肿。福利国家时代也是西方国家社会行政发展迅速的时代,随着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1960年到1975年间,英国中央政府部门(包括国营公司)的职工在全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增长了6%,达到了28.2%,从而导致国家机构日益膨胀,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3)服务质量不高。国家对各个部门的规划较为僵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迅速调整,因此,许多服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毫无价值

[3]P308

,但是仍然保留着,同时人们

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又得不到满足。比如,民众对国民保健制度的服务非常不满,“医生和护士将你作为儿童对待,吓唬你并告诉你做什么,而从来不解释要在你身上做什么”[4]

税收与福利支出对收入的影响(1983~1984

年度)[5]P100

单位:英镑

每月收入5080100130200儿童津贴13.0013.0013.0013.0013.00家庭津贴22.5517.6013.898.290家庭收入补助22.507.50000家庭免费早餐5.005.00000纳 税0-7.88-13.88-19.88-43.83国民保险-4.50-7.20-9.00-10.80-18.00实际收入

108.55

108.00

104.01

110.61

151.12

最后,社会负面影响逐渐凸显。英国福利国家在全社会拉起了一道“安全网”,这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人们的收入经过调节后出现了这样的结果:低工资者的最终收入可能高于工资较高者。

由上表可以看出,不同收入者的实际收入相差无几,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英国出现一批从来没有工作过的成年人,他们依靠失业津贴及各种社会救助度日,成为“失业者”。另外,福利支出的剧增导致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企业主努力裁减人员或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投放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失业问题严重,1974年度时失业率为3%,而到1982年时已高达12%

[6]P171

,这些真真假假的失业者游荡街

头,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

二、撒切尔政府对英国福利国家的改革

面对长期的经济困境,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大力恢复自由主义的传统,强调让市场“自发”的调节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把改革的矛头指向了福利国家的各项制度。

1.养老金制度领域。80年代初期,政府进行

了第一次改革:(1)国家基本养老金制度不变,但同时强调国家基本养老金只能提供最低限额的生活费用,不可期望过高;(2)降低发放标准。保守党政府规定,对于年满50岁的男性和45岁的女性,凡已经交纳和将继续交纳按收入水平支付保险金的,在20年后可按原水准领取养老金,即相当于退休前20年平均工资收入的25%。但对于年龄不足50岁的男性和45岁以下的妇女,则降低发放标准,其总额相当于在岗工作时平均工资水平的20%。1988年,政府对养老金进一步进行了改革,强制要求所有企业推行职业养老金。职业养老金的上限不受限制,下限要求能够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如果职工想提高个人的职业养老金,可以交更多的捐助费。政府的这一举措在于调整养老金,使之更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为了鼓励各企业推行职业养老金,政府给予了优惠性政策,允诺各企业前5年向国家缴纳的国民保险费给以2%的回扣。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