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发展困境及对策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发展困境及对策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发展面临多方面的困境,包括:
1. 宏观环境的制约。
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慈善法不完善,导致非营利组织面临税务、财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2. 组织管理不规范。
民间慈善组织大多是由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成,缺乏专业化人才。
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容易出现不法行为。
3. 资金来源单一。
民间慈善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公众募捐,但是,近年来,不法分子打着慈善的旗号行骗现象屡屡发生,对公众募捐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困境,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完善慈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的慈善组织管理机制、税收政策和监督机制,提高慈善组织的合法性和信任度。
2. 加强民间慈善组织的自律管理。
加强组织建设,组建专业性的机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
3. 加强公众教育和媒体监督。
加强宣传,使公众了解慈善的真正内涵和作用,并加强媒体监督,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慈善组织打着慈善的幌子行骗。
浅析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缺失与完善
浅析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缺失与完善
目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慈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中国《慈善法》于2016年颁布实施,虽然填补了慈善法律法规的空白,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未对慈善组织的税收优惠提供明确的规定,对于非公募慈善组织的
管理尚未明确等。
二是慈善领域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慈善组织管理机构的建立尚
不健全,监管措施也不充分,尤其是针对非公募慈善组织的监管缺失。
三是资金流向透明度不高。
由于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到位,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也不够高,导
致慈善资金流向存在疑虑。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目前正在加强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推动
慈善领域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完善慈善法律法规,加强慈善组
织和项目的监管,加强慈善资金的管理和透明度。
同时,还在积极
推进慈善机构信息公开和财务公开,加强慈善组织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与重建
是慈善组织 的生命线 。我国的慈善组织是进行慈善 为 了获取 利 益而 不惜 以牺 牲 广 大 民众 的 同情 心为 代
事业不断完善 的一个平台 ,需要在赢得人 民群众信 价 , 将所有筹集到的善款放进 了 自己的口袋 , 当这样 任的基础上 , 进行力量 的整合 , 最终使那些慈善组织 的事 件不 断 被曝 光之 后 ,越 来越 多 的普 通 民众 开 始
弥补市场分配 、 政府分配 的不足。 慈善组织 的慈善活 公信力, 才更需引起我们的忧虑。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动充 当国民收入分配的“ 第三次分配” , 起着调节社 受到质疑,已经严重阻碍 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完 会公平的重要作用 , 甚至可 以称为社会保障的“ 最后 善发 展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2 7
6
西北工业 大学学报
第3 3卷
二、 造成 我 国慈善组织公信 力缺失 的主要 原因
存在着无序的状态。 3 . 我 国的慈善组织没有 实现完全独 立以及 完全
非 营利 性
慈善组织从 自身的性质上来讲应 当是独立于政 我国慈善组织 的公信力遭遇信任危机 , 存在着 府 管 理, 并 且是 非 营利性 的 , 但 是我 国的慈 善组 织 并 多方 面 的 主要 原 因 ,通过 对 这些 原 因进 行深 入 的分
中图分类号 : C 9 1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2 4 4 7 ( 2 0 1 3 ) 0 3 —0 0 0 5—0 3
信任 , 是中国转型社会 中的重要社会资本 , 任何
一
一
道 防线 ” , [ 2 1 这是 国家进 步 的重要 标 志 。 我 国 的慈善 事业 不 断繁 荣 ,各 种 冠 以慈 善组 织
论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与重塑
论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与重塑摘要: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慈善事业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慈善组织的生命所在。
慈善事业以自愿和信任为基础,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慈善组织自身的建设与能否获得公众信任。
然而,“郭美美事件”、“尚德诈捐门”、“中非希望工程”等一系列负面事件致使我国的慈善组织陷入了极其严重的公信力危机,其对中国慈善事业造成的致命伤害一直未见好转。
慈善组织挽回公信力的关键,是加强组织自身的规范制度性与自律性,完善多方监督机制,加快相关法律建设。
关键词: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一、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内涵与现状1.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内涵所谓公信,“公”即公众;“信”即信用、信任、信赖。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就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程度或慈善组织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1]。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其行为能力的基础,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体现着慈善组织的宗旨、价值观、诚信和服务水平等,同时也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一种评价,是公众满意度和信任度的反应。
相关研究表明,捐款数额与社会公信力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即公众基于对慈善组织运作能力与诚信品质的信任,才将财富转交给它。
2.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现状目前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极度下降,受到了各种事件的严重影响。
“郭美美事件”过后,新周刊曾发起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2%的网友表示不会再给红十字会捐款,15%的人表示待账本查清、每笔捐款去向公布后再作决定,仅有2%的网友表示会继续捐款。
据2012年6月28日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核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845亿元,占中国GDP比例为0.18%,人均捐款62.7元。
捐赠总量较2010年相比下降18.1%。
从接收捐赠主体来看,红十字会接收社会捐赠约28.67亿元,占全国捐赠总量的3.4%,同比减少59.39%[2]。
2011年度的捐赠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很大的原因还是在于“郭美美”系列事件引发的慈善透明度问责风暴,蔓延半年有余,对公众的捐赠热情确实产生了消极影响。
关于提高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对策分析
关于提高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对策分析[摘要]面对我国慈善组织监管不到位、公信力不断下降等现象,本文提出具体改善措施,争取营造更为良性的慈善组织运行模式,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扫清障碍,提供助力。
[关键词]立法规制透明性法律对策[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25-02一、我国古代与近代时期慈善事业的主要发展道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就提出了当政者应该施行仁政,他明确地主张作为弱势一方的民应该得到君王的体恤,获得政府的各种福利和救济,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慈善理论的一大基石,唐朝末年便是典型的例子,由于唐朝前期文化交流的繁盛,再加上安史之乱影响,佛教慈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后世有诗“南朝四百八十寺”是以为证,然而这种发展导致许多农民弃田出家,逃亡为僧。
实力日益庞大的佛教慈善组织难免冲击到封建制度下中央集权的统治权威。
因而不可避免的,本来由佛寺等民间性质的机构所倡导的慈善组织的管理工作变相地成为政府加强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工具,更为直接的说,慈善组织成为了当政者思想上的统治工具。
在这种模式下,慈善组织的所有花费和开销由政府承当,其主要管理人员也是通过政府专门制定委派而产生的,政府摇身一变,从幕后走到台前,掌握了慈善组织的主要话语权。
这种发展模式在后世的沿袭下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
有资料记载,有宋一代,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通过各种制度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社会救济模式,来适应各个阶层人民的福利需求。
虽然其目的最终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但依旧不得不承认的是,由政府来掌控慈善事业的命脉已经得到公认,并且日益完善,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
清朝末期,鸦片战争爆发,一系列社会变革由此开始,由于处于连年征战、天灾人祸的特殊时期,各个时期的执政当局没有限制的人力物力发展慈善事业,这样一来,到了民国,慈善的主要形式开始了从政府承办转向社会团体举办的质的飞跃。
慈善组织公信力长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慈善组织公信力长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慈善组织公信力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透明度不足:慈善组织在资金使用和财务公开方面缺乏透明度,难以让人了解捐款的真正用途和效果,容易引起信任危机。
2. 管理不规范:慈善组织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流程不规范,容易
出现捐款管理不当、资金滥用等问题。
3. 每年刊登财务报告:一些慈善组织的财务报告存在问题,比
如虚假报告、数据造假等。
4. 经费不透明:慈善组织在经费管理和使用方面缺乏透明度,
难以让捐助者了解捐款的真正去向,引起不信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慈善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资金使用和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实时公开捐款资金的使
用情况和捐款效果。
2.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流程,规范慈善组织的管理行为,保障捐赠者利益。
3. 定期公布财务报告,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加强对经费的透明化管理,让捐款人了解资金的具体用途,
增强信任感和参与意识。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研究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研究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慈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慈善事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组织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载体,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生存发展的命脉,如果慈善组织缺乏公信力,则会导致慈善捐赠环境的恶化,缺少捐赠资金,从而使慈善组织无法继续运作,并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从此方面来说,研究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对于慈善组织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此基础上提高公信力,完善慈善组织,发展慈善事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课题的研究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出发,在总结前人的研究观点的基础之上,又分别从我国慈善组织的现状,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以及对策等三大方面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阐述。
课题研究的方向符合时代的发展,观点清晰,并针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现状体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
政府从计划经济的包揽一切经济事务,到由市场去配置资源,协调经济的发展。
但随之而来人们却发现,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等。
这些社会问题不可能通过市场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当然也不是万能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自主意识的提高,人们更多的想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就使慈善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的“第三部门”得以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迅速发展,层出不穷的慈善丑闻也频频出现,例如近年的“郭美美”事件和“宋庆龄基金会”事件等,严重的影响了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
慈善的丑闻使人们在捐助慈善事业的时候多了几分疑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也成为了不容忽视题。
如今,公信力的缺失问题己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慈善组织组织的发展,同样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影响了社会诚信建设。
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困因及出路论文
论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困因及出路【摘要】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频频爆出慈善丑闻,致使其陷入极其严重的公信力危机。
慈善组织的官方“身份”以及慈善组织自身管理不足都是现慈善组织低迷不起的困因。
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重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公信力;慈善组织一、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问题现状分析公信力,本质上说是就是公众的信任程度。
从主体层面来讲,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就应该理解为红十字会在社会中被公众、政府、受捐赠者、捐赠者等的认可和信任程度。
公信力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体现了红十字会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慈善事业,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慈善事业在我国作为政府的组成部分更是在许多天灾人祸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近年,在汶川大地震中,他们高效、专业的救援更是让全世界都为人震惊。
但近些年慈善组织频频爆出的慈善丑闻也带给了慈善事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红十字会“郭美美红十字商会”事件,慈善总会“尚德诈捐门”事件、青基会“中非希望工程”等乙烯类事件将中国的慈善机构推上了一个又一个风口浪尖,使得原本发扬爱心的组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非议之中。
公信力的缺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社会捐款率大大降低,没有公众的捐款,慈善组织将失去其生存发展的源泉。
二、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一)慈善组织的“官方身份”,行政主导现象严重。
我国的慈善组织绝大多数都属于自上而下的类型,实质是政府管制下的半官方组织。
有学者认为我国慈善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如此评价的:慈善组织在社会结构定位上与政府的补充性强,分权性若;在功能作用上,执行性强,自治性弱;在运作机制上依附性强,独立性弱,受政府干预较多。
这种行政化色彩浓厚的慈善组织,从注册到资金募集、基金运作以及人事管理等方面政府拥有相当大的行政主导权,如若处理不当自然而然就会滋生腐败,进而导致公信力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估我国慈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的反思。
问题一:透明度和公信力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慈善经济发展中,透明度和公信力一直是存在的问题。
部分慈善机构缺乏有效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机制,导致社会公众对于慈善捐赠的信任度不足。
这不仅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更阻碍了公众对于慈善经济的参与。
问题二:慈善资金管理我国慈善资金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管理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慈善资金的最终利用效果,也降低了社会对于慈善经济的信任度。
问题三:社会参与度尽管我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但社会参与度依然不高。
很多人对于慈善事业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了解。
这也反映了慈善经济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问题四:制度建设慈善经济在我国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这为慈善领域的乱象埋下了隐患。
要想更好地推动我国慈善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上是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对于透明度和公信力问题,慈善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机制,向社会公众展示慈善资金的使用情况,增强公众的信任度。
在慈善资金管理方面,需要建立更为规范的管理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效果。
我们也应该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加强对于慈善经济的理解和认识。
在制度建设方面,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确保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制定出更为有效的对策,就一定能够推动慈善经济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总结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透明度和公信力、慈善资金管理、社会参与度以及制度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浅析我国慈善机构信任危机及其治理路径探索
浅析我国慈善机构信任危机及其治理路径探索作者:白卓群来源:《商情》2014年第47期【摘要】公信力是慈善机构以及慈善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慈善机构的不断增多与壮大,其管理漏洞却频频爆出,使得公众对慈善机构产生信任危机。
本文探究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产生问题的根源,结合我国国情与慈善事业发展现状,提出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重建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慈善机构;公信力;信任危机;重建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慈善事业也在稳步前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之一就是,严重影响到慈善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的诚信危机。
近年来慈善机构频爆黑幕,使其社会公信力迅速降低,非营利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红十字基金会因郭美美事件而名声大噪,汶川地震“天价帐篷”一度引起社会热议,许多明星筹建的慈善机构频爆失信事件,比如属于独立的法人机构的壹基金、红十字发展基金会下面的专项基金:玉米爱心基金、嫣然天使基金等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信任危机事件。
失信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公众对慈善公益机构的质疑。
一、我国慈善机构信任危机的主要表现在程昔武的《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一书中提到:“要想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就必须让公众相信两点:一是相信慈善组织会将资金按照其宗旨使用而不会滥用到其他地方;二是相信慈善组织有这个能力,能够很好地利用资源提供公益服务。
”由此可见,慈善组织公信力主要与慈善机构的组织能力与信息公开制度有密切关系。
总结种种慈善机构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的案例,我国公众对慈善机构存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慈善机构管理混乱,工作能力低下;其次慈善机构工作效率低下,其投入与工作预期目标相去甚远;最后慈善机构存在弄虚作假、贪污腐败问题。
二、我国慈善机构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探究(一)慈善机构的监督管理法制化程度低当前,我国慈善机构的管理没有完善的、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只主要包括:1998年国务院公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88年和1989年公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以及1999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及对策
中 图分 类号 : C 9 1 3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收 录 日期 : 2 0 1 4年 1 1月 1 1日
一
个 慈 善 行 业 的运 营 , 是 慈 善 组 织 能 够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的重 要 保
障。
虽然 网络 媒 体 的报 道 缺 乏 真 实性 、 存 在 谣 言 传 播 的 可 能 性
扰着 民间慈善组织。 在资金来源 方面 民间慈善组织 自成立后一
直 依 靠 自身 的道 德 自律 来 约 束 、 规 范 自己 , 并不 是 正 式 的 法 律 和 制 度 规 范 ,导 致 社 会 公 众 对 其 接 受 和 认 可 度 的 大 大 降 低 , 影 响 慈善 活 动 的顺 利 开 展 。
柱一 慈 善 捐 款 , 主 要 来 自于 社 会 公 众 和 社会 团体 的捐 赠 。 因此, 慈 善 组 织 的 运 营 和 发 展 离 不 开 公众 的信 任 和 支 持 , 公 信 力 构 成
了慈 善 组 织 的 核 心 。
二、 分 析 我 国慈 善 组 织 公 信 力缺 失 的 原 因
波、 安抚人心 , 反 而 引起 更 多 的质 疑 和 猜 测 与 问责 , 极 大 地 挫 伤
了捐 赠 人 的 积 极 性 。
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研究1
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问题引起社会各界深思。
本文试图以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研究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分析捐赠者、委托人与慈善组织即代理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导致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并借鉴西方慈善组织发展经验,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快“政社”分离去行政化、构建合理的慈善组织公信力评价体系、鼓励第三方评价参与等途径,重塑慈善组织形象,提高其组织公信力。
关键词:慈善组织;公信力;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慈善组织良莠不齐,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自媒体时代下的负面舆论等会对其公信力造成损害。
慈善组织作为“道德制高点”的承载者,担负着维护广大群众心灵净土的重责,其公信力是判断组织质量的重要标尺。
近年来,有关慈善组织的负面报道不断,“郭美美事件”的曝光使中国红十字会2012年社会捐款比2011年少1.5亿元;“尚德捐诈门”“壹基金丑闻”“罗尔事件”等一系列负面新闻,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质疑。
慈善组织留给人们“贪污”“腐败”的负面印象越来越深刻,社会各界对其公信力发出各种质疑声,作为道德使命回归的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塑迫在眉睫,找到影响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原因也至关重要。
一、文献回顾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都普遍认为,慈善组织正面临一场公信力危机,但学者们对其研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以Karyn Vanderwarren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侧重于对慈善组织自身制度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大量慈善组织腐败案例的研究指出,导致公信力危机的主要原因并非个人道德问题,而是缺乏完善的组织约束与监督机制。
一些西方学者将公信力危机的主要责任归结在媒体上。
例如,MargaretGibelman 与Sheldon Gelman 通过对媒体报道的分析,认为单一的慈善组织的丑闻经过大众媒体的报道和渲染,公众往往不会孤立地看待问题,媒体将单个案问题放得越大,公众就会认为整个慈善行业所存在的问题越大。
浅析慈善组织发展中的公信力建设
浅析慈善组织发展中的公信力建设作者:刘敏来源:《科学与财富》2012年第01期摘要: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存在和运转的基础。
提升公信力不仅是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前提,而且是其健康发展的需要。
本文结合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现状,找出改善的切入点, 对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慈善组织;信息披露;公信力一、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的现状公信力就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 。
但是大多数公众表示对慈善组织相关信息披露不满意,使得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严重不足,对慈善组织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例如2010年12月,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在京发布《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对目前慈善信息披露的现状予以较完整的呈现,报告显示,近九成公众表示对慈善信息公开不满意。
报告称全国仅有25%的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度较高,其中组织基本信息公开透明度最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则最低。
具体来说,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私人创办的慈善组织,有些企业通过其达到避税的目的,影响了公众对私人慈善组织的募捐信心;2、有些慈善组织,由于缺少法律规制,更容易沦为不法分子骗取善款的工具,使得公众不敢轻易向慈善组织捐款,影响社会舆论对慈善组织的评价;3、还有些慈善组织殆于公开财务收支状况,使得公众无法了解善款的使用方向,造成公众缺乏对慈善组织的捐款信心。
二、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的原因(一) 信息披露的不完善性对于慈善组织而言,信息公布的透明性应该是其工作的生命线。
对于捐赠款物的接收及使用情况是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公众的满意程度。
中民慈善捐赠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京发布《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对全国慈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年度梳理和分析。
报告发现, 42%的组织未制定慈善信息披露办法,使得信息公开有着随意性的特征,阻碍了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发展。
对于如此的信息透明程度,公众是绝对不会满意的。
浅析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
浅析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作者:吴慧敏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吴慧敏(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 233041)摘要:我国慈善事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新成就。
然而,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障碍,应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途径,以提升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
关键词:慈善事业;慈善组织;公信力;现状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8-0048-02’一、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现状(一)慈善组织或相关人员贪污善款慈善丑闻屡屡见报,沉重的打击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2011年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将我国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折射出我国慈善组织运行机制存在不少漏洞,引发了人们对慈善组织公信力和透明度的思考。
民政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该事件之后,社会捐款数急剧下降,降幅超过50%。
从胡曼莉事件、付广荣事件、牛群裸捐事件、中华慈善总会的“尚德诈捐门”到郭美美事件,慈善信任危机愈演愈烈。
类似还有2011年中国希望工程官员因私挪用事件:日本老人松冈洋明给中国希望工程捐款7000万日元,然而青基会有关领导用捐款来投资谋取私利,最后亏损。
这些事件只是我国慈善组织丑闻中的冰山一角。
(二)公众对慈善活动缺乏热情与美国大众广泛参加慈善事业相比,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主要靠政府附属的民政部门、海外华人和国际组织,民众参与率低,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普通公众慈善参与率低,富豪也不愿捐赠。
众所周知,我国的富豪不但数量大而且非常富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是高档宾利轿车和法国高档红酒的最大销售市场之一。
然而他们很少参加我国的慈善事业,他们宁愿把钱花在享受奢侈品上面也不愿意捐献给慈善组织。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慈善丑闻摧残了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使得公众不愿意捐款,态度冷漠。
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问题探讨
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问题探讨08共管辛美娜指导老师任金秋摘要:慈善组织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公信力则是每个慈善组织的生命力。
提升公信力不仅是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前提,而且是其健康发展的需要。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从“中国母亲”胡曼莉将善款据为己有到汶川地震中有些善款的不翼而飞,这让人们对慈善公益活动,对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抱有很大的怀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日益下降。
文章通过我国慈善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就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慈善组织公信力公众信息一、慈善组织、公信力概念界定(一)慈善组织弗里德曼(Friedman)将组织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分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其中非营利组织又分为慈善组织(Charitable Organization)和公共服务组织(Gamwell,Franklin I.1984)。
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只有从事慈善活动的非营利组织才能称为慈善组织,或者说慈善组织是面向社会接收各种捐赠,并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的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是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之外的社会组织,因此也常被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
非营利组织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除慈善之外,还包括艺术、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
慈善组织的慈善活动则主要集中在扶贫济困、紧急救助(赈灾救助)、社会福利(资助和兴办安老、助残、帮残、为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和精神扶助等)、助学等传统的慈善项目。
现阶段,我国慈善组织注册和管理的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社会团体是指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慈善组织是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
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是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慈善组织。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研究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研究慈善组织是提供慈善服务的组织,根据其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育慈善、医疗慈善、救援慈善等各类别。
慈善组织能够有序地完成公益事业,发挥社会职能,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由于慈善组织服务的客体多为弱势群体,而慈善组织本身则相当于是一种权力机构,其诸多问题一旦涉及到信任与公信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本文将以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其背后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其公信力。
一、公信力存在的问题1. 组织的面貌问题部分慈善组织面目模糊、利益金钱化。
由于慈善组织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许多慈善组织以非正式的方式运作,因此由实际表现要求公众对慈善组织进行信任度评估。
但是,有的慈善组织却玩弄法律漏洞,把慈善组织变为个人输送福利流的工具。
有些慈善组织甚至不履行自己承诺的义务却不承担法律责任。
因而,这些慈善组织的形象深受公众质疑。
2. 透明度问题过多的信息不透明使慈善组织处于缺乏信任、声誉飘忽的状态。
首先,慈善组织的收益去向、管理程序等对于公众来说是不透明的,很多慈善组织习惯于高调筹款,却不肯透明收支情况。
其次,慈善组织内部管理不透明,使得组织绩效不能保障。
很多时候慈善组织不会主动向外宣传自己的管理方法,不会明确自己的合法地位,而是宣称自己是一群志愿者或者组织。
这种情况下,公众很难快速找到慈善组织信任它的理由。
3. 财务管理问题有些慈善组织管理差,导致资金的不当使用或者流失。
因为各慈善组织的管理水平不一,导致部分慈善组织经常出现审计整改的情况,如财务管理不规范、流程控制不到位等问题。
这都直接影响慈善组织的筹款效率、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公众的参与透明度。
二、提高公信力的措施1. 进行公开透明的资金溯源慈善组织要提高公信力,就要进行公开透明的资金追踪,以便大家知道捐赠去向。
部分慈善组织开展的活动本质上是为了筹集资金,却不愿意公开自己到底需要多少资金、筹集到的资金去向等信息。
推动慈善组织透明度的提高,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即通过互联网的工具来实现,如开放官方网站的账目、公示每年财务报表等方式。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与路径探析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与路径探析作者:安连朋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25期【摘要】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缺失已影响了我国慈善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通过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从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体系、适度调整准入机制与政府职能、健全慈善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和完善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慈善组织;公信力;路径探析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产生了诸如贫富收入差距过大、仇富现象严重等社会问题。
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平稳有序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慈善事业为核心内容的第三次分配,能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缺陷。
为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慈善事业及慈善组织的发展,在历次重要会议上对慈善事业及慈善组织的定位和目标都进行过深刻阐述。
慈善事业及慈善组织能否长期地发挥效用,不仅取决于政府的扶持,更离不开公众的力量与信任。
但近几年随着“郭美美事件”、“中非希望工程”、“尚德诈捐门”、“宋庆龄石像”、“红十字会天价餐费”等事件的连锁反应,使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以及宋庆龄基金会等慈善机构陷入困境,造成公众对慈善组织公信力认同感下降,捐赠热情与募捐数额不断降低。
作为一种信任系统,慈善公信力是指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获得社会认可、支持和信任的能力,即慈善组织在慈善活动中通过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塑造社会公众的信心并兑现承诺进而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能力。
它是社会公众对慈善组织认同和信任度的反映。
慈善公信力是影响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恢复和重建慈善信用系统,构建慈善事业的信任文化,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慈善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剖析(一)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目前,与我国慈善事业有关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红十字会法》(1993)、《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公益事业捐赠法》(1998)、《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1999)、《基金会管理条例》(2004)以及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章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运行法律环境。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防范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防范一、问题的提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指慈善组织获取公众信任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慈善组织行为能力的积淀,体现了慈善组织的理念、诚信和具体服务的程度。
同时,它也是公众对慈善组织的评价,反映着公众对慈善组织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①作为一种社会信任系统,作为公共权威的真实表达,作为民众信任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公信力已经成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慈善事业发展中慈善组织能否公开透明运转,慈善组织内部的廉洁与否,其成员的社会声誉如何,都将关系到捐助者的精神满足程度,进而对慈善行为产生影响。
如果慈善组织不注重自律,甚至使善款“下落不明”,必然导致慈善组织公信力下降,从而丧失资源,丧失力量,甚至丧失其存在的价值。
因此,建立慈善信用体系,提升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实现历史使命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慈善事业赖以生存的灵魂。
近年来,被喻为“第三次分配”的慈善事业,对调整我国的财富结构、维护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慈善事业因此被称为“阳光的事业”、“崇高的事业”。
与此同时,一些不和谐事件的发生在拷问着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如玉树地震的善款风波、壹基金的身份之痛、巴比晚宴等。
2011年陆续在网上受到热炒的“郭美美炫富事件”、“万元餐费”等使中国红十字会的公信力遭到质疑。
而一些群众绕开慈善机构自发奔赴受灾地区进行直接实物捐赠的现象也引人深思。
这些事件从不同侧面表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正在遭遇社会认同的危机,影响着我国慈善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慈善事业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剖析导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受到公众质疑的深层根源,主要在于我国慈善事业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依据、管理制度及监管不力等诸多因素。
1.慈善事业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据我国迄今没有专门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缺乏专门规范慈善组织实体内容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包括对慈善事业运行的政策规范、监督机制及机构的活动领域等方面,由此导致慈善公益的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缺乏完善、系统的法律法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作者:张丽哲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1期中图分类号:C36文献标识码: A一、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公信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
民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指社会对一个慈善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慈善组织的无形资产,在日积月累的发展中形成,体现在权威性、信誉度、公众影响力等方面。
民间慈善组织失去了公信力,就相当于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会逐渐被社会、被公众所淘汰。
民间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概括而言,就是民间慈善组织公开说明组织所获各种资源的流向,以及说明各种运作是否有成效、是否符合组织宗旨及其社会承诺,用来证明其为可靠组织。
首先是组织的诚信。
组织公信力缺失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得不到较高数额的捐赠,只有具备良好信誉的慈善组织才能获得较高数额的捐赠,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如果公众对某个慈善组织不信任,是不可能让他们放心地把钱物交给该组织的。
其次是民众的反响;再者是机构评估的结果。
我国的慈善事业大多由政府主导,而且多数由政府离退休人士掌管,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各地的慈善组织与各地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上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的财政比较困难,因此善款就很有可能被挪用;最后,是组织的活动成效。
筹资的目的和组织的使命是要保持一致的,组织是否能完成既定的使命,所花的成本是否达到预定的效果,能不能满足捐助人的捐赠意愿和服务对象的需求。
捐赠人最关心的是捐款的有效使用率,也就是组织的绩效问题。
二、民间慈善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由于民间慈善组织不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及品牌经营等客观因素,导致筹集善款的影响力及号召力不够,从而妨碍了正常运行及发展,且善款管理不善、使用混乱,使接下来的再筹资难度更大,形成恶性循环,不断造成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缺失,主要来自政府、组织本身、社会环境这三个因素。
1.政府干预及管理问题我国民间慈善组织在资金运作、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且缺少政府的行政服务意识而过多干预,缺少立法支持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管理问题,造成公信力的缺失。
政府过多行政干预。
为了弥补我国慈善事业起步较晚的遗憾,同时也是为了推动慈善事业更好的发展,政府必然加大了介入力度,以此来推动慈善组织的运行和发展。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局面形成了社会和个人对政府强烈依赖的心理,又迫使政府不得不继续在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发展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政府介入其中的同时也凸显了它的功能过于强大,这一点在民间慈善组织的运行中每时每刻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2)缺少相关立法支持。
当前,法律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但仍不足以规范、监督、促进慈善事业的有序发展,且只能解释捐赠过程中的一少部分行为,并不能解决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慈善组织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还没有专门的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
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是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缺少慈善立法,就很容易发生慈善资金被挪用、贪污、改变用途等弊端,从而丧失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导致慈善信任危机。
因此,我国需尽快制订一部完备的《慈善事业法》来为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活动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和监管,这已然成为当务之急,其目的是为了使政府、组织、捐赠者与接受者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及保障,避免由于法律制度上的缺失而导致慈善资金擅自被挪用、贪污、改变用途等不良事件,从而破坏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引起危机。
缺少优惠的税收政策。
我国在规定企业和个人捐赠方面的税收政策方面优惠力度不够,“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免除;个人捐赠,没有超过应纳税额的30%的部分,可以免除。
”免税比例偏低,造成企业及民众参与的积极性降低。
对比国外,有的实行的是税前全免,有的减免30%甚至是50%,在企业捐赠方面的税收政策优惠力度很大。
由此可见,国内的税收政策在企业捐赠方面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阻碍了捐助的积极性,我国政府应予以重视。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改进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及民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促进慈善事业资金链的良性循环,为慈善组织的影响力及号召力予以政策支持,树立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2.慈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的欠缺性慈善事业的实施过程中,多少都会有一些贪污受贿、擅自挪用善款、款项用途不明等腐败行为,这些严重腐蚀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的行为大多都是由于在慈善组织机构内部欠缺较为完善、规范的管理机制所引发的。
财务问题上的透明度缺乏、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管理问题上的监管力度不够、制度不规范、不健全等多个层面的组织内部原因导致了腐败行为的产生,致使其公信力降低。
这些因素将在下文中进行阐述分析。
(1)财务机制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在自身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需要完善和改进。
(2)缺乏内部财务监督力度。
我国慈善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制度导致了贪污、挪用善款等事件的频繁发生,大多数慈善机构内部并未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即便是设立了这个职位,也是没有实权的,因为他们并没有聘请具有影响力或号召力的外部人员,而只是为了方便起见,随意在慈善组织内部指派了一些监事人员。
另外我国的慈善组织大多没有内部审计,即便有内部审计,也只不过是形同虚设。
因为大多数审计人员素质不高或者是没有实际的权利,常常会受到组织管理者的管制和压迫,导致财务的贪污事件发生。
[ 魏前梅.谈谈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管的制度设计.财会通讯,2005.(6):22.]我国很多慈善组织并不对外公开财务预算和定期的财务报告,而是经常暗箱操作。
这样不透明的操作和不规范的资金运作与管理,势必会为贪污腐败创造机会。
这是阻碍公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国慈善机构一直面临公信力困境的原因之一。
(3)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理事会,在一个组织或机构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多数的慈善组织机构内部并未设立这一具备管理、监督、检查等一定职能和权利的机构。
即使有个别的慈善组织内部存在理事会,也只是一个橡皮图章,并没有真正的实权。
理事会成员很多,规模庞大,并不具备实际管理、决策的能力;理事会会长期不活动、不开会,理事会成员同组织活动音讯隔绝;理事会成员的加入与组织体现个别人意愿,有违理事会精神。
3.缺乏慈善事业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我国慈善事业缺乏公信力,慈善组织资金运作与管理不良,除了政府、慈善组织本身的原因之外。
另一方面,与我国慈善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目前来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是很成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中国现在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总财富盈余并不多。
整体经济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对于慈善事业来讲,直接体现在资金的筹集困难这个问题上。
(2)慈善事业的社会成员参与度低。
尽管我国目前慈善组织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与世界上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政府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对慈善组织进行管理与控制,但慈善事业本起源于民间公益活动,所以民间慈善组织应占慈善事业的主体地位。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虽然政府也成立了一些公益慈善机构,但其也大多带着浓厚的官方色彩,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慈善机构少之又少。
在我国,政府在慈善活动中往往身兼数职、身处要位,既是发起者、组织者,也是参与者、管理者,甚至是操纵者,显得政府在慈善事业中过于强势、功能过强。
(3)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包括舆论监督、竞争形成的同行监督、捐赠者监督等等。
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大众传媒的监督。
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舆论对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监督并未奏效。
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社会舆论监督就处在一种不力的状态。
一是表现在媒体开设的慈善专栏太少,结果使得慈善组织及其活动的曝光率太低,致使社会关注度不够高;二是表现在媒体正面宣传成绩的多,而暴漏实质问题的少。
结果使得社会对慈善事业真实的运作情况知之甚少,对一些深层的问题更是缺乏认知与了解,从而失去了“话语权”。
[ 张耕主编:《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7一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l月第一次版167.]竞争环境是防止慈善组织官僚化的有效途径。
而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外部制度安排人为地限制了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三条明文规定:“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
限制竞争在客观上大大削弱了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力度,而如果在竞争环境下社会公众“用脚投票”和自由选择的信息可以直接反映给非营利组织,形成外部硬性监督及约束机制,迫使非营利组织提高公共服务的标准及质量。
我国公民在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方面比较欠缺,一方面是由于组织内部没有透明、公开的财务信息,使得民众无法行使进行有效监督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公民的社会监督意识比较淡薄,不能较好的行使和维护自己的监督的权利。
以长春市为例,在长春,几乎所有的民众都关心社会慈善事业,但几乎没有人愿意亲身去监督慈善组织及其行为,这也是长春人“说得多,做得少”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1] 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 郑成良.论司法公信力[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N].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3] 于慎鸿.程序公正与司法公信力[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8).[4] 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人民出版社,2006,(2).[6] 王海峰.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06,(2).[7] 王齐彦、李慷、王然.慈善事业发展研究[J].中国民政,2005,(5).[8] 许琳、张晖.关于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调查[J].南京社会科学,2004,(5).[9]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10] 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M].人民出版社,2006.[11] 邓国胜.中国需要第三次分配[J].半月谈内部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