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员流动管理
人员流动的管理措施
人员流动的管理措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人员流动已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
无论是员工主动离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还是企业因业务调整进行的人员优化,都对企业的稳定运营和持续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有效的人员流动管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员工流失带来的成本和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人员流动的原因分析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首先需要了解人员流动的原因。
一般来说,人员流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薪酬福利薪酬待遇是员工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或者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就可能会选择跳槽以寻求更高的收入。
2、职业发展员工希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职业地位。
如果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晋升机会、培训和发展空间,员工可能会感到前途渺茫,从而选择离开。
3、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工作氛围等。
长期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或者不和谐的团队氛围,都可能导致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
4、企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方式、领导风格、决策机制等也会影响员工的去留。
如果管理不善,导致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就容易引发人员流动。
5、外部因素如行业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环境等。
当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其他企业提供更多机会时,员工也可能会受到吸引而流动。
二、人员流动的影响人员流动对企业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主要包括:1、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的思维方式,带来创新和活力。
2、淘汰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员工,优化人员结构。
负面影响则表现为:1、增加企业的招聘、培训等成本。
2、影响团队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可能导致业务延误。
3、离职员工带走企业的知识和经验,造成一定程度的知识流失。
三、人员流动的管理措施1、完善薪酬福利体系企业应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同行业薪酬水平,确保员工的薪酬具有竞争力。
同时,提供多样化的福利项目,如健康保险、带薪休假、员工培训等,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2007年10月11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容纳较多职工,行业门槛和企业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
这是它优势的一面,但处理不好有可能向劣势转化。
一方面,解决就业可以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如果企业没有真正走向市场,没有按照经济规律运行,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使单位劳动生产率趋于更低,不利于开拓市场和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
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更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发挥自身的优势。
鉴于此,结合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现状,本文以制衣业为例,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含义及特点劳动密集型企业狭义上是指在生产成本中,工资支出与设备折旧和研发(R&D)支出相比所占比重大的企业;广义的讲是指单位资本占用劳动力较多或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企业。
一般认为,商贸餐饮、运输通信、文教卫生等服务业和纺织、、食品加工、电子通信设备等制造业以及建筑业,都属于吸纳劳动力相对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以下的特征:首先,大量使用人力劳动。
这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它区别其他企业的标志。
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使用人力劳动,才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
其次,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当前技术水平下,相当部分劳动仍然无法被技术取代,即使能取代,对于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用技术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劳动的成本。
特别是为了满足市场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或者对精湛手工艺品的追求,必须保留或采用人工作业。
再次,发展阶段性。
劳动密集型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逐步由占主导地位阶段向占非主导地位阶段过渡。
据专家研究,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持续了110年,日本持续了80年,我国台湾省持续了40年。
公司员工流动性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流动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员工个人职业发展,提高公司整体绩效,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三、流动类型员工流动形式包括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两种。
1. 内部流动:指员工在公司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调动,包括晋升、借调、轮岗、跨部门调动等方式。
2. 外部流动:指员工在公司之外的其他企业或组织中担任职务。
四、流动原则1. 精准匹配:流动应根据员工的能力、兴趣、发展需求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保证岗位与员工之间的匹配度。
2. 充分沟通:流动前,员工应与上级领导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员工了解流动原因、目的和具体安排。
3. 公平公正: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表现,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流动安排,不得存在任何歧视行为。
4. 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员工的流动安排,做好流动前后的交接工作,确保流动顺利进行。
五、流动管理1. 流动识别:公司将建立员工流动档案,记录员工流动情况,全面了解员工的流动历史和成长轨迹。
2. 流动评估:公司将建立流动评估机制,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能力、潜力、表现等方面的考核。
3. 流动安排:根据员工的流动意向和评估结果,公司将合理安排员工的流动路径和目标。
4. 流动培训:公司将为流动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适应新岗位的能力和素质。
5. 流动跟踪:公司将建立流动后的跟踪机制,定期了解员工在新岗位上的工作情况和发展态势。
六、流动激励公司将建立流动激励机制,对流动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流动活动。
七、流动保障公司将完善流动保障机制,保障员工在流动过程中的权益和利益,确保流动顺利开展。
八、流动监督公司将建立流动监督机制,及时了解员工对流动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流动管理制度,提高流动效果和工作绩效。
九、流动效果公司将根据员工的流动情况和企业绩效指标,评估员工流动的效果,调整流动策略,提升流动管理水平。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公司相关部门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全面落实员工流动管理工作,以促进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和发展。
人员流动的管理措施
人员流动的管理措施人员流动是一个组织中常见的现象,它直接关系到组织的运行效率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人员流动,我在过去的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本篇总结将围绕这些措施展开论述。
一、建立良好的招聘体系及引进政策首先,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招聘体系,包括职位分析、岗位描述、招聘渠道多元化和求职者评估等环节。
我们注重寻找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人才,确保招聘的质量和合理性。
其次,在引进政策上,我们注重员工的发展潜力和个人价值,重视激励机制并提供良好的培训和晋升机会。
通过这样的政策,我们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加入组织,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二、加强员工关系管理和激励措施人员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员工对组织的不满或者缺乏归属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员工关系管理和激励。
首先,我们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使员工感到自己的意见和贡献受到重视。
同时,我们建立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相处的企业文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其次,我们推行了灵活的工作制度,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我们鼓励员工参加培训和进修,提供晋升机会和薪资福利上的激励,以帮助员工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三、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和传承机制人员流动往往会导致组织内部知识的流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立了良好的知识管理和传承机制。
首先,我们注重员工知识的共享与传递,通过内部培训、交流会议等形式,将员工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沉淀和分享。
其次,我们鼓励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并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库。
通过这样的机制,我们实现了在人员流动时的无缝衔接,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流失风险。
四、建立人才储备和绩效考核体系为了更好地管理人员流动,我们建立了人才储备和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我们鼓励员工进行内部晋升和跨部门调动,通过内部人才储备,实现组织中人才的流动和合理配置。
其次,我们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人员流动管理办法
人员流动管理办法一、引言人员流动是指组织中员工在不同岗位间、不同部门间或离职等情况下的转移和变动。
良好的人员流动管理对于组织的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有效的人员流动管理办法,以确保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取得更好的业绩。
二、人员流动管理的目标1. 促进员工个人成长:通过流动机制,使员工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项目,培养其多岗位能力和跨部门沟通能力,帮助员工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2. 提高员工忠诚度:适度的人员流动能够满足员工的发展期望,增强其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降低员工流失率。
3. 提升组织整体能力:通过人员流动,实现组织内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之间的知识和经验的共享,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绩效和竞争力。
三、人员流动管理的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人员流动应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不偏袒个别员工,避免内部斗争和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
2. 个体发展原则:人员流动应综合考虑员工的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避免一刀切的分配方式,注重员工的个体差异。
3. 沟通透明原则:组织应及时向员工透露人员流动的原因、目的和流程,充分沟通,减少员工的猜测和焦虑情绪。
四、人员流动管理的步骤1. 需求分析:人力资源部门应与各部门密切合作,明确各个岗位的需求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流动计划。
2. 员工评估:通过面试、绩效评估和能力测试等方式,综合评估员工的能力、潜力和适应能力,为人员流动提供参考依据。
3. 流动决策:根据评估结果和组织的需要,由管理层根据流动政策和标准进行决策,确定人员流动的岗位和时间。
4. 流动实施:在确定的时间内,组织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安排人员流动的具体事宜,包括工作交接、培训安排等。
5. 流动追踪:人力资源部门应跟踪流动后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发展情况,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
五、人员流动管理的措施1. 岗位轮岗:定期组织员工在不同岗位间进行轮岗,帮助员工扩展岗位技能和经验。
2. 跨部门项目:鼓励员工参与跨部门的项目合作,促进跨团队的交流与协作。
员工流动与调动管理制度
员工流动与调动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有效管理和调配企业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工作乐观性和满意度,促进企业的发展与稳定,订立《员工流动与调动管理制度》。
二、流动管理1.流动原则:员工流动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2.流动类型:依据员工的不同需求和岗位的具体情况,流动分为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
–内部流动:指在企业内部进行职位更改和调整。
–外部流动:指员工由企业内部调整到外部单位工作。
3.流动程序:–员工提出流动申请:员工在所属部门书面提出流动申请,说明原因和流动意向。
–部门经理审批:所属部门经理依据申请的合理性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决议是否同意员工的流动申请。
–人力资源部审批:人力资源部依据部门经理的审批看法、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和公司的战略需要,最终确定员工的流动。
–流动通知:人力资源部向员工发出流动通知,明确调动时间、岗位、工作职责等信息。
–调动后评估:调动后的员工和接收部门进行工作适应性评估,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人力资源部进行跟踪和评估。
三、调动管理1.调动原则:依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员工的工作本领,合理布置岗位调动,实现优势互补和职业发展。
2.调动类型:–跨职能调动:员工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进行调动,以拓宽经验和提升本领。
–跨地域调动:员工在不同地区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之间进行调动,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跨项目调动:员工在不同项目之间进行调动,以提升项目管理和协作本领。
3.调动程序:–部门经理介绍:部门经理依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本领提出调动看法。
–人力资源部评估:人力资源部依据岗位需求、员工的本领和职业发展规划,评估调动的可行性。
–调动协商:人力资源部与员工进行调动意愿的协商和沟通,达成全都看法。
–确定调动计划:人力资源部确定调动计划,明确调动时间、岗位、工作职责等信息。
–调动通知:人力资源部向员工发出调动通知,明确调动的布置和流程。
–调动跟踪:人力资源部和接收部门进行调动后的跟踪和评估,供应必需的支持和培训。
企业员工流动管理分析
企业员工流动管理分析企业员工流动管理分析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一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劳动密集型即劳动力和初级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向“资金密集型即依靠大规模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转变,最终向“知识密集型即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转化这样3个发展时期。
一、人员流动的内涵从理论上说,人员流动是指人员在受限条件下,具有最大选择性的经济供给,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度体现了人员流动的自由度。
因而,对人们来说,在提供他的人力资源时,总是以人力资源的收益最大作为标准(这里收益是指人们自愿选择,闲暇之外的收益),社会在吸收员工时,以它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为标准。
广义的人员流动,则是指人员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工作状态可以根据工作的岗位、工作的地点、职业的性质、服务的对象及其性质等因素来确定。
因此,根据工作状态确定因素的不同,人员流动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职业间的流动、产业间的流动或地区间的流动等等。
经济学家认为,资源的流动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衡量一个经济体制优劣与否,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企业员工来说,通过教育和健康投资等形成的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和增值,往往要通过流动来完成。
人员的流动有助于解决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余缺调剂和个人专长的发挥,从而使劳动力与其他资源的相应配置得到改善。
在经济合理的流向下,人员从不太需要他们的部门或岗位流向更需要他们的部门和岗位,从发挥效益低的部门或岗位向发挥效益高的部门和岗位,从而达到动态平衡。
因此,从总体上说人员的自由流动是一种理性行为,不会因其产权的私有而导致流动的无序和过量。
二、影响企业员工流动的因素(一)员工流动的决策模型人员流动可以从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但究其本质,人员流动总是个体和其所服务对象――组织联合决策的结果。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们在做出任何决策时都会以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人员流动就是为追求其工作收益最大化,是人才个体追求其工作状态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
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特点及风险防范
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特点及风险防范一、引言建筑施工企业是指专门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企业。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用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用工安排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工程质量。
然而,建筑施工企业用工也存在一定的特点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特点1. 劳动密集型建筑施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施工现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从基层工人到技术人员,从工地管理人员到高级工程师,施工企业需要组织和管理各个层级的员工。
这种用工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2. 分工明确建筑施工作业一般都是按照工种和职责进行分工的。
不同的工种和岗位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知识,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内容和任务。
同时,企业还需要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以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3. 项目性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是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的。
每个项目的规模、要求和周期都不同。
施工企业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合理安排用工计划,招聘和培训相应的人员,并与业主、设计单位等其他相关方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调。
4. 需求波动建筑施工企业用工需求的波动性是较大的。
有时候需要大量的人手进行建设,而在项目结束后,用工需求则会减少甚至停止。
这种波动性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管理上的挑战。
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合理的用工规划和资源调配是必不可少的。
三、建筑施工企业用工风险防范1. 人力资源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
企业应该确保用工符合法律法规和工程要求,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
2. 安全生产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用工风险防范的重点之一。
企业应该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人员流动管理方案
人员流动管理方案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而人员流动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人员流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动管理方案势在必行。
一、背景与目的人员流动是指员工在组织内部或者外部之间转岗、调动、离职等人事行为。
人员流动管理方案的制定旨在减少员工离职、提高员工留存率,同时合理安排员工的晋升与调动,保证组织运转的稳定性和效率。
以下是该方案的具体内容。
二、流程与制度1. 人员流动申请与批准- 员工在提出人员流动申请之前,应先与直接上级进行谈话,明确其离职的原因,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并留住人才。
- 上级应认真考虑员工的申请并进行审批,必要时可以与人力资源部门协商,做出相应调动或晋升的决策。
决定应在合理的时间内告知员工。
2. 流动的程序与条款- 人员流动应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发展方向进行判断,合理安排岗位调动或职务晋升。
- 流动程序之前,应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或岗位交接,以确保员工能够顺利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 此外,应明确流动期限以及流动后的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确保员工权益不受损害。
3. 离职管理- 当员工提出离职申请时,应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改进方案。
- 对于关键岗位的离职,要及时制定继任者培养计划,确保流程的平稳进行。
- 离职员工的个人档案资料应妥善保管,包括离职原因、离职日期、离职手续等,以备未来参考。
三、企业支持与激励机制1. 培训与发展- 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企业应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鼓励员工参与并不断提升自己。
- 为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供晋升机会和岗位轮岗的机会,让员工感受到成长和发展空间。
2. 薪酬与福利- 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应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表现制定合理的薪资标准,包括绩效奖金、职称津贴等激励措施。
- 同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如年度假期、医疗保险、子女教育津贴等,提高员工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满意度。
人员流动管理方案
人员流动管理方案一、前言人员流动是指人员在组织内部或外部之间的转移和变动,包括员工的离职、调动、晋升等情况。
有效的人员流动管理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提升工作效率、稳定组织人员队伍并有效地留住人才。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动管理方案对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员流动管理的意义和目标1. 达成组织和员工的共赢:有效的人员流动管理可以满足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实现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共赢局面。
2. 优化人才结构:通过合理的调动和安排,可以优化组织内的人才结构,使得各部门和岗位的人员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战略执行能力。
3. 降低人力成本:适当的流动管理能够减少员工流失率,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有效节约人力资源的开支。
4. 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合理的流动安排可以帮助组织更快地调整人才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设计人员流动管理方案的原则为了确保人员流动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所有流动管理的决策都应该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每一位员工,避免歧视和偏袒现象的发生。
2. 尊重员工意愿原则:在流动安排中,尊重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意愿,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兴趣爱好,避免强制性的安排。
3. 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员工的能力、经验和特长进行合理的流动安排,以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和价值。
4. 成本效益原则:在流动管理中需要兼顾组织的经济效益,将流动管理与组织的整体战略目标相结合,确保流动管理对组织是实实在在的利大于弊。
四、人员流动管理的具体措施1. 建立流动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人员流动管理政策和流程,确立流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相关岗位,明确流动管理的流程和操作规范。
2. 确定流动渠道:建立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流动渠道,对于内部员工的晋升、调动和跨部门调配等流动提供透明公正的机会和渠道。
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2007年10月11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容纳较多职工,行业门槛和企业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
这是它优势的一面,但处理不好有可能向劣势转化.一方面,解决就业可以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如果企业没有真正走向市场,没有按照经济规律运行,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使单位劳动生产率趋于更低,不利于开拓市场和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更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发挥自身的优势。
鉴于此,结合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现状,本文以制衣业为例,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探讨.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含义及特点劳动密集型企业狭义上是指在生产成本中,工资支出与设备折旧和研发(R&D)支出相比所占比重大的企业;广义的讲是指单位资本占用劳动力较多或单位劳动占用资本较少的企业。
一般认为,商贸餐饮、运输通信、文教卫生等服务业和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电子通信设备等制造业以及建筑业,都属于吸纳劳动力相对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以下的特征:首先,大量使用人力劳动。
这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它区别其他企业的标志。
正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使用人力劳动,才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其次,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当前技术水平下,相当部分劳动仍然无法被技术取代,即使能取代,对于资本短缺而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使用技术的成本往往高于使用劳动的成本.特别是为了满足市场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或者对精湛手工艺品的追求,必须保留或采用人工作业。
再次,发展阶段性。
劳动密集型产业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逐步由占主导地位阶段向占非主导地位阶段过渡。
据专家研究,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持续了110年,日本持续了80年,我国台湾省持续了40年。
只有认识到我国的工业化还处于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劳动力是典型的“无限供给"的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潜能尚未完全释放出来,才能看到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还要持续较长的时期。
如何有效管理企业内部人才流动
如何有效管理企业内部人才流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内部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有效的人才流动能够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然而,若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失、团队不稳定以及业务受到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管理企业内部人才流动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理解人才流动的原因要有效地管理企业内部人才流动,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员工寻求内部流动的动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发展需求员工希望通过不同的岗位经历来丰富自己的职业履历,提升专业技能,拓宽职业视野,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2、对现有工作的不满可能是工作内容单调乏味、工作压力过大、与上级或同事关系不融洽等原因,导致员工希望通过岗位变动来改善工作环境。
3、对新领域的兴趣随着企业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员工可能对新的业务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有机会参与其中,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个人生活因素例如家庭住址的变更、照顾家人的需求等,可能促使员工寻求在企业内部更便利的工作岗位。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1、制定明确的内部流动政策企业应制定清晰、透明的内部人才流动政策,明确规定流动的条件、程序、时间节点等,让员工清楚了解内部流动的规则和机会。
2、设立专门的人才流动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员工的流动意向,评估员工的能力和潜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人才需求,推动人才流动的顺利进行。
3、建立人才数据库对员工的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培训情况、技能特长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在进行人才流动决策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合适的人选。
4、提供内部招聘平台定期发布内部招聘信息,鼓励员工自主申请感兴趣的岗位,同时为员工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岗位要求和自身的适配性。
三、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1、与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发展沟通了解员工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和规划。
2、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项目实践、导师指导等,帮助员工提升能力,为内部流动做好准备。
企业员工调转流动管理办法
企业员工调转流动管理暂行办法
为加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既保证公司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又能合理调转、流动企业员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员工的调转流动暂作如下规定:
一、人力资源部全面负责公司员工的调转流动工作。
二、由外单位调入公司的员工,由人力资源部初审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审核,报人力资源委员会研究批准。
由公司调出的员工,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批准。
调出调入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三、公司员工内部调转流动,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研究批准。
四、严格控制井下员工向井上流动,凡井下调至井上工作的员工,由用工单位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报总经理办公会研究批准。
五、调入公司机关工作的管理人员,由人力资源部初审后,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审核,报人力资源委员会研究批准。
非管理人员调入机关非管理人员岗位工作,由总经理办公会研究批准。
六、凡是调转流动的员工,调转前应向人力资源部提出调转申请及调出调入单位意见,人力资源部审核认为可以调
转流动的,方可提交有关会议研究决定是否调转。
七、参加研究员工调转流动的总经理办公会议人员是: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人力资源部部长。
八、员工调转流动原则上每月研究一次。
九、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人员流动管理方案
人员流动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人员流动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何有效管理人员流动,提高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员流动管理方案,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构建稳定的员工队伍,减少人员流动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2. 原则:公平、公正、灵活、透明。
三、流程管理1. 招聘与入职(1)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并制定招聘计划。
(2) 采取多种招聘渠道,如在线招聘、校园招聘、猎头推荐等,确保人才储备充足。
(3) 通过面试、笔试等环节,选拔合适的候选人。
(4) 对入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快速上手并融入团队。
2. 岗位留任管理(1)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职业发展空间。
(2) 定期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肯定和奖励,同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
(3) 建立健全的薪酬体系,确保薪酬公平、竞争力强。
(4) 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增进对企业的认同感,进一步减少流动。
3. 人才发展与晋升(1) 为员工提供广泛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例如内部培训、岗位轮岗、外部培训等。
(2) 建立健全的人才评价和晋升机制,保证优秀员工得到合理晋升机会。
(3) 为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设立目标和职业规划路线图,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4. 离职管理(1) 建立离职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离职手续。
(2) 做好员工离职面谈,了解离职原因,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3) 对辞职员工进行合理交接,确保工作的平稳过渡。
五、评估与改进1. 建立员工流动管理的指标体系,定期对员工流动率进行评估和分析。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优化流动管理流程。
3. 定期组织员工满意度调研,了解员工对流动管理措施的反馈意见,以期不断改进。
六、总结人员流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流动管理可以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情况汇报
公司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情况汇报导读:本文公司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文章标题:公司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情况汇报现场治安问题与对策——某集团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近年来江宁的开发建设速度斐然,建筑行业也得到空前发展。
众所周知,某集团从事的基础建设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需要许多劳务的输入。
这些劳务的输入,大部分来自于外省。
因此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想必诸位同行都有一套很好的管理方式、方法。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集团对于流动人口管理的基本思路。
流动人口的特点是散、乱、杂,要想管理好流动人口,首先,要从源头抓起,严把人员进出关。
由于劳务佣工来自五湖四海,文化素质高低不一,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如何寻找整体素质较好,施工作业水平较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公司对施工人员的进入渠道进行严格把关。
一是,对某些地方人员(如有些地方人员素质差,劳动思想观念薄弱,扰乱社会治安)坚决不引入。
二是,引进建制健全、队伍规模较大的施工队,减少小队伍,保证队伍稳定性。
三是,认真、细致查实引进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对身份不明的人员坚决不予以接收。
做到每位施工人员“三清”,即:身份清、家庭住址清、婚姻状况清。
公司和项目部有专门的劳动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劳务人员建立详细的台帐。
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针对外来人员“散、乱、杂”的特点,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
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与施工队队长签定经济责任状,并认真落实,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统一登记管理,建立施工人员花名册,一式肆份,其中上报行业主管部门一份,以便于行业管理;集团公司一份,以作为监督、检查依据;项目部一份,对人员实施管理;施工队自留一份,以备案备查。
此外,邀请属地派出所警官到集团公司为各分公司经理及项目经理、施工队长讲授流动人口登记、备案、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引进施工人员时的注意事项。
所以施工人员一旦引进,立即认真办理流动人员暂住证,纳入地方流动人口管理。
人员流动的管理措施
人员流动的管理措施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员流动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有效管理人员流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人力资源的稳定性,成为了每个企业领导者都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招聘引进、培养发展、激励保留以及离职流程等方面,探讨人员流动的管理措施。
一、招聘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要的任务是制定明确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招聘。
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面试评估体系,全面评估应聘者的能力和适应性,确保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和科学。
二、培养发展在人员流动管理中,企业需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制定全面有效的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系统性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其次,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鼓励员工参与职业技能认证和学历提升,提高员工的职业竞争力。
最后,建立良好的导师制度和内部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
三、激励保留人员流动管理中,激励和保留优秀员工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通过设立晋升渠道和竞争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确保薪酬分配的公平和激励效果。
同时,注重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员工关怀,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四、离职流程人员流动不可避免,企业需合理管理员工的离职流程,以减少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人力资源损失。
首先,建立健全的离职申请流程,规范离职程序,减少员工离职的纠纷。
其次,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和意见建议,为企业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最后,进行离职交接和知识沉淀,确保企业业务的平稳过渡和知识的传承。
综上所述,人员流动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招聘引进、培养发展、激励保留和离职流程等措施,可以有效管理人员流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员工的稳定性。
人员流动管理制度
人员流动管理制度人员流动管理制度是企业用来对人员流动情况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套制度,它的设计和实施是为了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实现人员流动和组织目标的统一、人员流动既是组织的必然要求,也是员工个人发展和职业提升的需要。
一个完善的人员流动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合理调动员工的岗位,促进员工的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保持组织的稳定运行。
一、人员流动管理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人员流动应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遵循真实、透明、公平的原则,保障每个员工的权益。
2、激励原则:人员流动的决策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意愿和潜力,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促进员工积极参与流动并取得良好的流动结果。
3、适应原则:人员流动应与组织的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策略相一致,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
4、循序渐进原则:人员流动应具有渐进性,通过反复实践和调整,逐步完善。
二、人员流动的范围和形式1、岗位调动: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员工的能力和发展需求,进行不同岗位之间的调动,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提升。
2、组织变动:根据企业的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对员工进行组织调整,实现组织能力和员工能力的最优匹配。
3、岗位晋升: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发展潜力,将其调整至更高级别的岗位,激励员工继续努力,提高工作积极性。
4、地域调动: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家庭状况的变化,对员工进行地域调动,保持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生活平衡。
三、人员流动管理的程序和要求1、调动程序:人员调动应经过员工本人申请或者企业组织审批,明确流动岗位的期望和调动细节。
同时,应重视对被调动员工的关怀和安抚,确保流动的顺利进行。
2、流动评估:人员流动前应进行评估,包括员工的能力、意愿、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相应的流动。
3、流动培训:为被调动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其适应和胜任新岗位,并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积极性。
4、流动结果评估:定期评估员工流动后的工作表现和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对流动效果进行总结和反馈。
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分析
型 酒店 发展 历程较短 ,对酒店 员工缺 乏长
远 的规划及 建立长效 的培 训、 激励机制 , 使
得 员工高 流失率 员工流动现状 ,分
责 、高强度的劳动量和员工更高的胜任能 力 ,使得 岗位的价值量提高 ,当然员工所
的 劳动 密 集 型 企 业 长 期 稳 定 发 展 。 关 键 词 : 经 济 型 酒店 员工 高 流 失 率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亟待提 高 ;从动 态上讲 ,劳动密集型企业 人 力资源体 制不健全 ,各种管理机制缺 乏 激励性等 ,这就使 得人力资源流动现象普 遍成 为一个 不争的事实。 因此 ,劳动 密集 型企业更要注重人 力资源的管理 ,发挥 自
内容摘 要 :劳动密 集型企业人 力资 源 管 理效 能一直 以来为 学术 界 所 关注 , 本 文 以 劳 动 密 集 型 企 业 的 代 表 经 济 性 酒 店 为 例 ,对 劳 动 密 集 型 企 业 人 力 资 源的管理 效能进 行分析 。本 文分析 了 经 济 型 酒 店 员工 流 失 现 象 ,探 究 员 工 流 失 原 因及 应 对 措 施 , 旨在 提 高 经 济 型 酒 店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效 能 ,减 少 人 才 流 失 ,进 而 促 进 包 括 经 济 型 酒 店 在 内
身 的优势 。
许 多高素质 的酒店人 才不堪 重负 , 终离 最
开酒店行 业。
( )酒店 方 面原 因 二
1薪酬体系和福利不够合理。 . 首先 , 当
前经济型酒店行业的酬薪相对较低 ,特别
经 济 型 酒 店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现 状 分 析 .
作 为劳动 密集型企业的经济型酒店面 临着高 流失率问题的困扰 ,人力成本随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知识经济的依托是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激烈的员工竞争。
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一般都是能合理用好员工的,反之,一个处于窘境的企业,它的实际现象也能反映了在员工使用上的不足和错误。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包含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不可懈怠的任务。
一个企业光重视员工是不够的,重视不等于使用得当。
使用不当或者运用不佳,都会造成员工的流失。
员工的不良流失势必给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带来危机。
所以,研究员工离职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对解决目前企业上的人才不足和人才流失的现象都有积极意义。
本文就以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公司(以下简称思柏公司)为例,对生产运营上实际遇到的基层员工离职问题进行一些探究,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阐述自己对员工离职这个问题的论点。
关键词:基层员工离职、离职管理、员工激励目录一、员工离职的概念和内容 (3)(一)员工离职的定义 (3)(二)员工离职的类型 (3)二、思柏公司基层员工离职问题分析 (4)(一)薪酬福利难以激励人心 (4)(二)培训制度过于简单 (4)(三)企业文化不深入人心 (4)(四)劳务派遣用工不公平 (5)三、思柏公司基层员工离职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5)(一)完善用工制度 (5)1.降低劳动强度 (5)2.改善录用程序 (5)(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6)1.设立绩效考核 (6)2.改善薪酬制度 (6)参考文献 (8)一、员工离职的概念和内容人才,是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是企业创新的灵魂。
知识经济的竞争,是企业人才之间的竞争。
但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原因,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的企业,面临着人员大量流动、人才大量流失的严峻问题。
这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上升,对企业战略的达成形成阻力。
现阶段来看,员工流失是企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不管是在什么产业、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员工流失现象都随时地与企业共生。
在我国,不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还是欠发达的西部;不论是私营企业、国有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都在为越来越高的流失率而感到困惑和无计可施。
(一)员工离职的定义一般而言,员工离职是雇员和雇主之间结束雇佣关系,员工离开原公司的行为。
员工离职是员工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员工流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高的员工离职率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
所谓员工离职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意的自愿离职。
这种劳动力流出方式对企业来讲是被动的,组织不希望出现的员工离职往往给企业带来特殊的损失,因而又称之为员工流失。
对企业员工流失最一般的定义是:“一个从企业领取货币性报酬的人中断作为企业成员的关系的过程。
”这个定义表明首先,员工与企业存在劳资关系;第二,员工处于企业组织的种种关系之中;最后,这种中断是一个过程。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者人认为:不要把人才当作一个水库来看守,而应该把人才当成一条河流来管理;不要期待它不流动,而应该设法管理它的流速和方向。
所以,作为企业不是想尽办法的去防止员工离职,而应是考虑如何控制员工离职的流量、流速和流动的方向,使其朝着更为合理并且对社会、企业和个人三者都有利的方向流动。
(二)员工离职的类型员工离职在性质上可以分为自愿离职和非自愿离职。
自愿离职包括员工辞职和退休;非自愿离职包括辞退员工和集体性裁员。
在离职各种类中,退休是对符合法定退休条件的雇员的一种福利待遇,在正常环境下其数量和比例具有可预期性,其发生对于企业更新人员年龄结构具有正面价值。
集体性裁员只发生在企业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只能通过裁员降低成本的情况,是一种偶发行为,一般在离职分析中不予考虑。
企业辞退员工往往是对行为严重违反企业规定或者无法达到工作岗位要求的员工惩罚,这部分离职由于其惩罚性,在离职整体中只占极少部分。
企业需要真正关注的是对员工辞职的管理。
辞职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企业认为不符合企业文化或企业内竞争的要求,在企业内部绩效评定中处于被列人竞争淘汰行列的员工,企业往往通过较低的加薪、缓慢的升迁等制度或方式暗示员工主动辞职,从而规避给付员工经济赔偿金。
另一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人才流失,即那些有利于企业运营和成长,是属于企业留才范围中的那部分员工的离职。
二、思柏公司基层员工离职问题分析思柏公司如此高的员工离职率,显然是不合理的,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客观,全面的去分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办法。
(一)薪酬福利难以激励人心薪酬福利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也是吸引和留住员工的手段。
合理的薪酬福利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努力工作。
但是思柏公司的薪酬福利制度非常简单,公司全员薪资结构由基本工资、职务津贴、奖金、加班工资四大块组成,而公司全员的基本工资、加班基数则均统一为无锡市最低工资标准,各岗位工资的差异则体现在职务津贴上,奖金则是用于调控各人员每月总工资收入的辅助项目,而承诺员工的年终奖,则往往在来年的年中或9月底才进行发放,很多辛苦了一年的员工就因为离职,而失去了得到年终奖的机会。
思柏公司实行综合工时,员工几乎没有节假日,强迫员工加班,不加就算作违反工作纪律,并且打劳动法的擦边球,一线员工正常工作时间的薪资待遇仅为无锡市最低工资标准,而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平时及节假日的加班工资。
计算社保时,按无锡市最低比例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更是只有部门优秀员工才给予的福利。
完善的福利制度对于吸引和保留员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加员工对于公司的忠诚度。
而思柏公司鉴于员工的离职率太高,基本没有任何员工福利,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员工的高离职率。
(二)培训制度过于简单培训制度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和员工互相发展,互相进步的纽带。
思柏公司的基层员工的文化素质不高,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沟通能力及一些基本知识方面比较欠缺。
员工除了简单的新入职及上岗培训之外再无其他培训,企业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更是海市蜃楼。
甚至偶尔碰到一个员工,询问他,思柏公司的品质方针是什么、环境方针是什么、公司已取得的相关ISO体系的证书有哪些、在生产过程中因注意哪些安全生产规程?员工对此一概不知。
完善的培训制度,不仅能使新进员工更好、更快的熟悉工作,还能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以及对即将开始的工作的热情与期待。
思柏公司没有形成系统的培训文件,部门经理也没有很好的培训意识,完全是想到哪交到哪,以致好多员工入职一月后,仍然对自己所要做的工作一知半解。
(三)企业文化不深入人心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思柏公司只有一句很少人知道的口号,没有系统的企业文化,公司高层根本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为业绩才是一切,市场的艰难、运营成本的上升,不得不节省开支:在工作环境的硬件设施上做文章,不准开空调、不再提供矿泉水等等,导致员工心里满腹牢骚。
(四)劳务派遣用工不公平思柏公司实行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合同工相结合的用工制度。
同工不同酬,受尽剥削,派遣员工的薪资水平比正式员工的薪资水平低20%至30%;派遣员工的安全健康得不到保障,生产安全被忽视等,每次派遣员工发生工伤后,都会产生长期的劳动赔偿争议;派遣员工的职业生涯豪无发展,由于不是正式职工,即使工作能力强,表现好也没有晋升机会,严重伤害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派遣员工享受不到福利,如产假、特休假、补充保险等;派遣员工没有组织归属感,不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
三、思柏公司基层员工离职管理的对策及建议员工离职管理不仅是处理员工离职问题,而是应该从员工入职时就开始做好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针对思柏公司的基层员工高离职率,我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善这一现状。
(一)完善用工制度1.降低劳动强度由于思柏公司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强度大。
思柏公司目前实行的是固定班,白班8点到17点,临时加班17点到24点。
由于承接的业务量很大,经常临时性加班。
有时管理层一个月上班26天,基层一个月上班30天。
导致很多工人都很累,难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大多数基层员工离职都是因为过于疲劳。
思柏公司应该实行轮班制,长白班和长夜班。
这样基层员工可以得到足够的休息。
长白班8点到17点,长夜班20点到次日5点。
2.改善录用程序思柏公司目前采用的是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相结合的用工制度。
目前思柏公司的用工情况:急用人时,不管该人员是否能够符合基本的录用条件,先录用了再说,年龄偏大,甚至不会写字的人员都一概录用。
思柏公司的用人,首先需要把好录用这第一关,录用员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考核员工的基本素质,对于应聘者的基本信息、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精神面貌、团队精神等方面加以考量、筛选;调查员工的专业背景,对于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以往岗位进行背景调查,一来检验员工的诚实度,二来能更好的了解到应聘者的专业能力,以便于安排到适合其发展的岗位;了解员工工作的稳定性,对于应聘者在旧单位的工作年数、换工作的频繁程度进行调查,跳槽频繁不代表该应聘者的能力就有多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不是培训学校,稳定性比能力更重要;考核员工的心理素质,对于应聘者是否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否有职业目标、是否有工作动力进行考量;研究员工的综合能力,根据岗位,考虑应聘者的年龄、能力、稳定性等,以作为长期培养的对象。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1.设立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人员聘用的依据。
由于实行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员工的工作、学习、成长、效率、培训、发展等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和定性的考核,按照岗位工作说明书的标准要求,决定了员工的聘用与否;绩效考核是人员职务升降的依据。
考核的基本依据是岗位工作说明书,工作的绩效是否符合该职务的要求,是否具有升职条件,或不符合职务要求应该予以降免;绩效考核是人员培训的依据。
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准确地把握工作的薄弱环节,并可具体掌握员工本人的培训需要,从而制订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绩效考核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
根据岗位工作说明书的要求,对应制订的薪酬制度要求按岗位取得薪酬,而岗位目标的实现是依靠绩效考核来实现的。
因此根据绩效确定薪酬,或者依据薪酬衡量绩效,使得薪酬设计不断完善、更加符合企业运营的需要;绩效考核是人员激励的手段。
通过绩效考核,把员工聘用、职务升降、培训发展、劳动薪酬相结合,使得企业激励机制得到充分运用,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员工本人,也便于建立不断自我激励的心理模式;把绩效考核与未来发展相联系。
无论是对企业或是员工个人,绩效考核都可以对现实工作做出适时和全面的评价,便于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便于发现与现实要求的差距,便于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符合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个人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