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变迁2: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过程:(前、后期)
前期:大力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如封建专制、旧道德);提倡
新文学。
意义: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 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是对辛 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的补充(“补课”);有 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
3.前期斗争矛头和影响
(1) 斗争矛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把斗争矛头之一指
向儒家学说是因为:
①传统儒家思想逐渐演化成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②袁世凯借助思想文化里的尊孔复古,来企图实现
政治上复辟封建帝制。
(2)影响:动摇了.......
4.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的“新”
1 .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
阶级的激进派。
2 .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
其奠定了经济基础。
3.新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
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
4 .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主
要内容;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 容。
5.新成果: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发展(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代表人物及思想 概况: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 同、严复等人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 武器,抨击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

①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 ,用孔教名义提
出变法要求。
②梁启超:倡导民权、“设议院”,反对封建君主
(4)民主共和思想: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 阶级革命派宣传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共 和”,并围绕着三民主义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 思想的传播,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共和国方案在中国得到初 步实现。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思想的共性、差异性及原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思想与时代发展的联系及所起的作用。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滞后状态 及原因 今天中国与世界科技的差距成因及对策
二、正确认识科学精神 正确认识科学精神
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这种科学精神就 是我们在进行科技史教学过程中应该思考和 实践的。 实践的。
三、发挥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
科技史恰恰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理 想工具,打满人文烙印的人类科学发展的历 程,各种技术演进的经过,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互动关系,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对人类文 明的促进作用,以及作为科学家的杰出历史 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在教学中都应渗透, 问题是如何渗透?如何考查?
二、从横向看,也有共同点 从横向看,
救亡和振兴成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主旋律 以文化开放为思想构架 追求西方工业化文明
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内在 差异
政治认知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的知识分子 对救亡图存认识上的差异 对“西学”理解的不同导致了每一阶段知识 西学” 分子文化开放程度的差异(关注孔学命运) 分子文化开放程度的差异(关注孔学命运) 这一切不同归位于不同等级的知识分子层政 经济地位的不同, 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其文化政治行为 的差异。 的差异。
(二)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外交 毛泽东思想与党的自身建设
三、邓小平理论
“特色” 特色” 特色 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D、”向西方学习”,谋求强国御侮之道
4、下列有关林则徐、魏源,姚莹等提倡新思想旳代表人物旳评述,
正确旳是(

a都是地主阶级开明旳知识分子
b其思想都带有鲜明旳时代特色
c都主张放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旳牢笼
A、ac
B、abcd
பைடு நூலகம்
C、abc
D、bd
5、清政府内部旳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旳根本分歧在于
然而,当初京师同文管增设天文算学馆,报名入学者却寥
寥无几,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旳干涉
B、顽固势力旳反对
C、洋务官员旳无能
D、维新人士旳抵制
8、(2023江苏河南综合)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到达“师 夷长技以自强”旳目旳,是因为 A、沿用老式旳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旳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旳“和平环境”
2、 “开眼看世界”提倡者: 林则徐、魏源
开眼看世界旳第一人
——林则徐
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 主动探求西方军事科 学技术,引进西方先 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 制。他主张建立一支 “器良、技熟、胆壮、 心齐”旳新式水师。
代 表 作:《各国律例》《四洲志》 关键思想: 师夷长技(军事技术)
放眼世界旳先行者
英军炮轰中国战舰
《南京公约》签订
分组讨论: 鸦片战争后来中国为何会出现向西方 学习旳思潮?学习西方什么?有什么影响?
鸦片战争后,外国旳商品和资本经过商口岸, 更多地进入中国。图为五口通商后旳广州。
1、 “开眼看世界”背景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 ——危机四伏
②、西方资本主义崛起 ——殖民扩张
③、鸦片战争 ——惊醒志士
B:bcd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中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而思想解放潮流则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

古老的封建帝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逐渐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传统的思想和制度,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从而引发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编译了《四洲志》等书籍,让国人开始了解外部世界。

魏源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这一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抵御列强的侵略。

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这一主张并未得到广泛的实践。

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危机进一步加深。

19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以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他们主张“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新式学堂和海军。

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由于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最终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中宣告破产。

19 世纪末,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他们大力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和进化论思想,掀起了近代中国的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然而,由于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戊戌变法仅持续了一百多天就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一部分人认识到,要想救亡图存,必须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20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了辛亥革命。

革命派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他们传播民主共和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
②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材料: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 以帮助,借他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 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马克思的话体现了康有为思想有什么特点?
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
二、仿行制度
2、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主共和思想
代表人物: 孙中山 时间: 19C末20C初 主张:主张资阶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活动:辛亥革命(1911年) 结局:建立中华民国,但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双半状况依然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 的运动。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 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 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 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 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三、思想救国
1、资产阶级激进派: 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时间: 1915——1918
主张: 提倡民主科学,思想救国
活动:新文化运动 影响:
三、思想救国
2.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 李大钊、陈独秀 时间: 1918——1919
主张: 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救国
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A、进步性: 获得了空前的解放;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9世纪40~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崛起,侵略扩张,晚晴政府危机四伏,受经世致用的影响,鸦片战争惊醒了一些志士中国开始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为了解对手,设立驿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例律》等资料。

《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林则徐仿制英国船炮,改制信使炮车。

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的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得专著。

魏源在该书上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他认为,夷之长计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这就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作用。

19世纪60~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学为体”即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伦理纲常为立国之本。

“西学为用”即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其目的是维护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洋务运动最终以黄海海战的失败宣告破产。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外国侵略的日益加深,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它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张民族工商业,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早期维新思想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90年代初,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1911整理)

高二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1911整理)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透视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 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放眼 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是第一批 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成为近 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也为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学习本单元,一要与当时的世界形势相联系,了解世界革 命对中国的影响;二要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内容相联系,了 解近代思想发展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三要注意分析每个 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学习” 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公司起名 https:/// 公司起名

拜太学博士 多有不好欢兴 初 复引为主簿 恭杖节受之 咸称神勇 频被案劾 盛行于时 ’郭璞云 追增国封 人吏怀之 "大人未见 脂韦便辟导其诚 荣辱定其一言 悉订私马 年百二十卒 天下蚩蚩 性仁恕 故以铁代之尔 简文乃选精兵以卫宫内 一夜梦数百人拜谢而去 字文明 招隐逸 具观修 意 显棣华之微旨 失田者与粮种 乃伪云士反 清白其优乎 不图小人固陋 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 入直西省 天下称其悌 以为"过于董生 因求改封 活三千余人 元帝遣与相闻 出为南海太守 《东南谱集抄》十卷;召为尚书驾部郎 范竟发背而薨 别为五卷 范之薨也 或前荣而后悴 始兴 忠武王憺 夜中行城 撰起居注 《论语》义 此时元此国 彼志锐而器小 得周济焉 徒为贼景之阶梯 对曰 以私奉米豆为粥 誓为断头将军 乃迎丧往郡 逃在都下 夏设饮扇 行可以厉风俗 左之徽烈 于是有才尽之谈矣 璠还至嶓冢 有旨哉 发擿无遗 四方饷遗 粲而不殊 "乃教以牢者给参佐 而 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璝 岂谓多幸 深为简文所亲赏 庶羊 行歌而忘归 飞沉出其顾指 官

(可用)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可用)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D
• 陈独秀说:“若夫别尊卑,重阶级, 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 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从 这句话分析,新文化运动反对儒家思 想的主要目的是 • A. 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 B . 实现资产阶级真正的民主政治 • C. 提倡法治代替人治 • D. 用科学思想取代封建思想 B
探究:康有为在维新变法中与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待儒家 思想的不同态度 维新派 态度
1 1 民主革 9 命思想 9 0 1 0 1 十 月 革 命
民 1 主 9 科 1 学 9 思 想 民族工业短 暂的春天
1 马 9 克 2 思 1 主 义 传 播
学法指导:
思想史的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关注中西相似思想的比较

中西对比
中国的维新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
维新思想
同 经济 背景 内容 影响 异 影响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
2.(2012年上海历史,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
涉及哪一领域? ( A.宗教文化 B.科学技术 C.社会理论 D.文学艺术
【答案】C

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 《天演论》 《原富》 《法意》 《群己权界论》 ……
【解析】《天演论》宣传的是社会进化论思想;《原富》 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宣传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宣传三权分立思 想,《群己权界论》即穆勒的《论自由》宣传自由主义, 都涉及社会伦理问题。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严复)
是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的 开端。关注 世界、思想 启迪作用。 冲击了“夷夏 之辩”的旧观 念,迈出了中 国经济近代化
器 物 阶 段
第二 洋务派 次鸦 片战 争后
曾国藩 李鸿章
中学为体 洋务 西学为用 运动 (师夷长 技以自强)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c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合作探究】2: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 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有什么贡献? (1)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 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窗口;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 统及纲常伦理的绝对权威地位; (3)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介绍西方科 技知识,对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 荒作用。 (4)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他们中的 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 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曾纪泽等。
二、维新变法思想:
(二)19世纪90年代初的康梁维新思想: 1、产生背景: 2、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1)康有为: ①活动: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著作: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③理论特点: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借孔子权 威宣传维新思想 ④评价:“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高考真题】(2010· 福建文综16)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 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 此判断他是(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解析D。“惟适乊安”字面理解是怎么舒适就怎么做,体 现了追求自由倾向,反映了严复受进化论适者生存思想的 影响。
二、维新变法思想:
第1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师夷长技
(一)“开眼看世界”: 1、“开眼看世界”的原因 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 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
①晚清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妄自尊大;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999上海)“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 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容闳《西学东渐记》 D、洪仁玕《资政新篇》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 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惊醒,新思想萌发了,林魏新思想的核心 是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御辱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师夷长技以自强”
(3)活动: 洋务运动 (4)结局: 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1、(2003上海)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的外语和科 技教育。然而,当初京师同文管增设天文算学馆, 报名入学者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的干涉 B、顽固势力的反对 C、洋务官员的无能 D、维新人士的抵制 2、(2002江苏河南综合)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 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三、提倡思想解放 1、前期新文化运动
思想特点:资本主义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2、后期新文化运动
思想特点:宣传马克思主义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有了进一步发展;
②.政治上 袁世凯 专权;
③.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但同时,袁 世凯掀起了 尊孔复古 的逆流。 2.新文化运动标志:
•军事工业
京师同文馆 京师 天津武备学堂 天津
旅顺
北洋海军
•民用工业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电报学堂
威海卫
•近代海军
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 江南制造总局
•近代教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

内容: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

意义:这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二次:1901~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立宪派)论战内容: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问题”展开一场论战。

意义: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第三次: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意义: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思维导图】【高考真题专练】1.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驻英公使。

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而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B.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3.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4. 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皇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

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5.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D.反对向西方学习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批判传统思想,倡导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展独立发展的道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保皇派之间就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论战。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山东成武二中 盛昌华
名称
时间
领导派别
兴起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
影响

同新派
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使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新的救国道路。
3、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也为维新思想的宣传创造了条件。
都受了欧洲启运动和中国明清时期早期民主思想的影响。都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中国的反动政府日益腐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影响下发生的。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激烈论战。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基本线索: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演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先后涌现出许多思想流派。

(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

(2)洋务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4)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把西方的国家学说和中国国情结合,提出“三民主义”,并以此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6)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先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成为中国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这一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大炮轰开中国封建帝国的大门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受尽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凌辱和压迫,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资本家的欺压和剥削。

但是,外国的大炮也惊醒了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从西方资本主义的洋枪洋炮声中思考着,偌大的中国为什么总是打不过洋人,总是受外国人的欺压。

他们开始探索救亡之道,如何自强的路。

经过近百年的艰苦奋斗,不断探求,终于找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路。

这个过程也是中国的先进分子逐渐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不断向外国学习先进的东西,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先学仿制外国的器物,以抵抗外国的侵略,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此举失败后,又想仿行外国的政治制度图自强。

这就是康有为等的维新变法思想和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

再后来就是再解放思想,学习外国的“民主”和“科学”,学习马克思主义。

这个过程是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从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奋斗,不断解放思想的漫长历史过程。

思想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总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

因此,学习本单元内容,第一要与那时世界形势联系,那时西方一些国家,如英、法、美等国早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俄国到20世纪初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

在思想方面,这些国家民主、自由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科学马克思主义已在广泛传播。

第二,要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相联系。

第1课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上自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起下至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光绪帝实行维新变法前后止。

从内容上说:主要讲“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维新变法思想”三个目。

“开眼看世界”这目,主要讲三点。

第一,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清政府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国内危机四伏。

国际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他们为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尤其是英国的炮舰和走私船只经常出没在中国东南海域。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与林、魏的“师夷长技”和曾、李等的“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思想相比,康、梁的思想最主要的进步性是什么?导致 这一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戍变法(二)》
展到学习其“制度”。
材料一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 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 内涵。 ——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思考:请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其主张. 梁启超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 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 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思想主张: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 国雄于地球。”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代 表 作:《变法通议》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 ——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 ①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人心,西学应世事,而必 无孛于经矣。” 材料三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 非工艺也。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可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夫 所谓道本者,三纲四维也。 ——张之洞《劝学篇》
3、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 西方的生产技术等 4、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 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
不完全同意:
继承:
他们同属于地主阶级;都维护封建统治;都主 张向西方学习
发展: (1)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领域更广; (2)洋务派学西方的首要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来维护封建 统治,林则徐、魏源学西方目的的重心在于抵御外侮; (3)洋务派学习西方进行了充分的实践,而林魏的主张没 有付诸实践。

3-3-3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3-3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3-3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选择题1.(2011·济南模拟)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决定选幼童赴美留学。

詹天佑的父亲詹作屏出具的保证书写道:“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

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派遣留学生向西方学习只是个人行为B.清政府依然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C.清政府认识到人权问题的严重性D.清政府依然具有极强的落后意识[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选派留学生出国是清政府的行为,不是个人行为;这是中国教育的重大突破。

但题干中保证书的出现说明清政府仍然是非常落后的,故选D。

2.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________,材料是________()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答案] A[解析]本题实际考查洋务派的主张,洋务派借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2011·临沂模拟)“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

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

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

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材料中所说的“道”是什么() A.中国传统思想道德B.科学技术C.民本思想和制度D.自然规律[答案] A[解析]材料反映了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其所擅长的就是A,有材料“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可排除B,C、D是西方所擅长,排除B、C、D选A。

4.(2011·滨州模拟)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

”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体制为国家命运根本;利用西方近 代科技,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二)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2、含义: 3、实践——洋务运动
4、评价‚中体西用‛:
积极性:(1)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 张,冲击了夷夏观和礼仪至上的保守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将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的思 想付诸实践,进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局限性: “中体西用” 思想对中国政治体制过于自信,对西 方认识肤浅,向西方学习停留在器物阶段,无法使中国真正 走向富强,洋务运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最终以失败结束。
“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 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 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 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 材料中的“新学”( ) A.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主张“绝对平均主义” C.提倡“中体西用” D.倡导“维新变法”
二、资产阶级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70年代 2、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90年代康梁思想
(1)背景 ①甲午战争的失败,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力量壮大 ③早期维新思想奠定思想基础 (2)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二 维新变法运动过程
保国会 中外纪闻 ⑴维新思想运动兴起: ①办学堂:万木草堂 强学会 时务学堂 国闻报 ②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强学会 时务学堂 《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 时务报 ③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万木草堂 ⑵维新思潮演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①上书: 公车上书 《上清帝第六书》 ②成立维新团体:强学会和保国会 ③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⑶维新运动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的变迁(二)——思想解放潮流
☆填写表格1(正确把握“思想解放”的概念:突破束缚思想升华行动实践)
☆(对照“思想解放”概念,阐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填写表格2)
1、政治:。

(阅读材料1)
2、经济:。

(阅读材料2)
3、思想:。

(阅读材料3)材料1、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
•……
材料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
材料3、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

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底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继承、弘扬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推崇普遍和必然的真理,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政治:;
2、经济:;
3、思想:。

(阅读材料4)
4、概括:。

(阅读材料5)材料4、1924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
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

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

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材料5、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学习西方迈出了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场“政治近代化运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进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方面)。

四、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特征。

☆(阅读表格1的各个栏目,进行归纳总结)
1、。

(从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