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少阳病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六经辩证之少阳病证和太阴病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六经辩证之少阳病证和太阴病证少阳病证,是指人体受外邪侵袭,邪正分争于表半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少阳病从其病位来看,是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正是半表半里之间,因而在其病变的机转上属于半表半里的热证。
可由太阳病不解内传,或病邪直犯少阳,或三阴病阳气来复,转入少阳而发病。
【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本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呕恶为其主症。
邪犯少阳,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故见往来寒热;少阳受病,胆火上炎,灼伤津液,故见口苦、咽干;胸胁是少阳经循行部位,邪热壅于少阳,往脉阻滞,气血不和,则胸胁苦满。
肝胆疏泄不利,影响及胃,胃失和降,则见呕吐,默默不欲饮食。
少阳木郁,水火上逆,则心中烦扰;肝胆受病,气机郁滞,故见脉弦。
太阴病证,是指邪犯太阴,脾胃机能衰弱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太阴病中之“太阴”主要是指脾(胃)而言。
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也可因脾气素虚,寒邪直中而起病。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
或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
【证候分析】太阴病总的病机为脾胃虚寒,寒湿内聚。
脾土虚寒,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寒湿内生,湿滞气机则腹满;寒邪内阻,气血运行不畅,故腹痛阵发;中阳不振,寒湿下注,则腹泻便溏,甚则下利清谷,下焦气化未伤,津液尚能上承,所以太阴病口不渴;寒湿之邪,弥漫太阴,故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
六经辩证之少阴病证与厥阴病证少阴病证,是指少阴心肾阳虚,虚寒内盛所表现出的全身性虚弱的一类临床证候。
少阴病证为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
病至少阴,心肾机能衰减,抗病能力减弱,或从阴化寒或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两种不同证候。
少阴进化证:少阴进化证,是指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而阳气衰弱所表现出的临床证候。
【临床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解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解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解第一节概论一、少阳含义在六经中医,少阳有经腑两层意义。
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少阳腑则包括足少阳胆腑与手少阳三焦腑。
少阳与六气之相火对应。
足少阳胆又与五行之甲木相配,手少阳三焦则与相火相配。
少阳既与五气(在天五行)之相火(当为燥)对应,又与五行(在地五行)之火(相火),木相配。
手少阳三焦配相火,而手厥阴心包亦配相火,因此,手厥阴心包之经藏也就与少阳紧密联系在一起。
六经中医对少阳有一个很重要的论述,就是少阳主枢,处于表里之间,在半表半里,是说少阳处于太阳(表)与阳明(里)之间,是太阳与阳明之枢机。
二、少阳病含义在《伤寒》里,少阳病原本主要指足少阳胆病,未包括手少阳三焦病。
但是,于实际上,《伤寒》之少阳病,除目眩可算病在胆腑,其它均谓病在胆经。
而更多者,实为胆腑燥淫,客入它藏它腑引起的病变。
其一,是燥客三焦引起的病变,典型如小柴胡汤证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还有结胸痞鞕等等。
其二,是燥客胃腑引起的病变,即所谓阳明病燥者。
其三,是燥客脉腑引起的病变,典型如身黄,出血者。
但是,上述燥客致病,除小柴胡汤证,大多未收入《伤寒》之少阳病,而是分散于太阳阳明之中。
与少阳主枢之论述相应,六经中医称少阳病为枢机病,因此,少阳病之治法,有三禁之说,即禁吐,禁汗,禁下,只能和解。
所谓和解,主要指和解太阳阳明表里,既不汗解于太阳,亦不下解于阳明,而是表里俱解于少阳枢机。
但是,六经中医,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表里可以和解于少阳,亦不能很好地解释是怎样实现和解。
此外,六经中医但说和解表里,而未说和解藏腑寒热(燥)。
反映出理论不能深入。
三、少阳病治方医学辨解在治方医学里,主要以病机分病。
因此,治方医学所认识之少阳病就是病机在足少阳胆腑,及其本体足厥阴肝藏之病。
少阳病产生之病因——燥邪客犯它藏它腑,所引起之病变,分别归属所在藏腑。
手少阳三焦,在治方医学里,属于肺藏之表腑,但非相火之腑,而是天七热腑,因此,病机在手少阳三焦之病,不归入六经之少阳病,而对应六经之太阳病,是为热病。
余秋平讲少阳病——少阳本证(二)
余秋平讲少阳病——少阳本证(二)回顾:上一节我们通过深入研究《伤寒论》少阳病篇的有关条文,总结了少阳证的核心病机如下:外邪进入少阳经后,郁而化热,如果不兼脾胃虚弱者,少阳郁火就会循经上攻头面五官诸窍,出现相应的头面部位的郁火证(炎症)。
上节课,给大家留了三个思考题:1、单纯的少阳郁火证,可否用小柴胡汤来治疗?2、少阳本证的代表方到底是什么?3、临床上如何辨证出诸多不典型的少阳症?▼▼▼小柴胡汤不是少阳证的代表方!少阳证的实质是少阳郁火循经上攻头面五官的炎症。
因为少阳本证不兼有脾胃虚弱,故少阳郁火只会循经上攻,而没有乘虚犯胃乘脾。
所以单纯的少阳证,其治疗只须柴胡配黄芩清透少阳经的郁火,再加炙甘草顾护中气即可。
加炙甘草,是为了防止少阳经的邪热,乘虚犯胃乘脾,同时防黄芩苦寒伤败脾胃之阳气,即《金匮要略》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小柴胡汤证,则是少阳郁火证,兼胃虚停痰,胆热犯胃证。
正是因为有胃虚停痰,才会有少阳郁火犯胃的病机,出现纳差、胃胀、呕吐等见症。
小柴胡汤证和少阳本证的病机特点截然不同,单纯的少阳证,如果误用小柴胡汤治疗,反而有害!因为小柴胡汤里有生姜、半夏等辛温化痰药,如果胃中无痰饮内停,反而会燥伤肝胃之阴,徒增肝胃之热。
如果胃气不虚,误用了人参、大枣,反而会壅阻中焦,徒增少阳与阳明的郁热。
完全是画蛇添足!(关于小柴胡汤证,后续文章会有相关讲解)▼▼▼少阳本证的代表方——柴胡黄芩甘草汤所以我认为:少阳本证治疗的代表方,是柴胡黄芩甘草汤,而非小柴胡汤!柴胡:辛凉,透散开泄,能外透少阳经的郁邪。
柴胡用量大时,也能发汗退热;黄芩:苦寒,清热泄火,能清泄少阳经的火热;柴胡配黄芩:一升散一苦降,火郁得以透发。
炙甘草:甘平,补益中气,防止黄芩太过苦寒而伤败脾胃的中气,甘缓又能缓上冲之火势。
加炙甘草,还有“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意,防止少阳郁火刑克脾土。
所以少阳证治疗的几个柴胡剂,多有柴胡、黄芩、甘草。
伤寒论--少阳病篇(七版)
23
原文229:阳明病,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 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提要:以“发潮热”展开阳明病与少阳病之 辨 分析: 应与不大便腹胀满痛俱见为阳明实证 发潮热 今大便溏—阳明腑实未成无疑 大便溏是
与胸胁满不去者—少阳病无疑故云 “与小柴胡汤” 辨证要点
2019/4/13
伤寒论
24
原文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 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 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提要:以“不大便”展开阳明病与少阳病之 辨 辨舌 分析: 证上 与舌上白胎者—阳明病可排除 不大便 与胁下硬满、呕 少阳病可辨故 要白 点胎 云“可与小柴胡汤” 舌上白胎 为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戢然 2019/4/13 25 伤寒论 与101条同义
2019/4/13
伤寒论
21
原文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 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 之。 提要:少阳兼里虚的证治 分析: 中 虚 脾 络 不 通
2019/4/13
腹中急痛—(木乘土)中虚脾络不通 脉涩—脾络不通血行不畅 脉弦—少阳主脉,也与腹痛有关
伤寒论 22
施治:
97条很强调胆气犯胃胃失通降有“故使呕也”可
据,总之96、97仲景不厌其烦阐述胃失通降病理 表现,以揭示胆胃在生理、病理状态下关系极密 切。 96条提示少阳柴胡证的来路是太阳,97条结尾二 句话又指出转属阳明的去 路,从而说明少阳小柴 胡证实属表里之间,其意甚精。
2019/4/13 伤寒论 17
先予温中补虚散邪缓痛—小建中汤 腹痛止而少阳之邪未解—小柴胡汤 此即“不差者”之本意。 启发:
此条文以先建中后开郁是和法的活法,绝非先与
少阳病第二节ppt课件
食谷者哕。
34
类似紧,故合称沉紧。 (病欲离表而入少阳)
与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
30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二、小柴胡汤禁例 【原文】 (98)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 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 面目及身黄,头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 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 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提要】 表病里虚误治变证及中虚饮停证禁用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释义
病 血弱气尽 —气血虚弱 因 腠理开 —卫外不固
邪气因入。
胸胁苦满 -正邪相搏,结于胁下。 少阳受邪,
主 往来寒热,休作有时 —正邪分争。 枢机不利, 证 嘿嘿不欲饮食—邪郁胃呆,情志不舒。进而影响
腹痛
气滞不舒。
呕 木邪乘土 胃失和降。
脾胃功能。
12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治法:和解少阳—小柴胡汤主之。 转属阳明证治: 服小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邪入阳明,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一、小柴胡汤证 【原文】(96)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①,胸胁苦满②, 嘿嘿③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 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 汤主之。
1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词解
①往来寒热:即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 ②胸胁苦满: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 ③嘿嘿:嘿通默。即表情沉默,不欲语言。
颈项强 ——表证未解。
小便难 ——脾不转输,水不下行 。
(以上证候为脾虚湿郁,治当温中祛湿。) 误与柴胡汤 ——更伤中阳(方偏苦寒)
脾虚气陷 泻利下重 。
33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2.中虚饮停证禁用小柴胡汤: 渴 ——脾阳不足,水气不化,津不上承。 饮水而呕 ——饮入之水被停饮所格拒。 柴胡汤不中与也 ——误与柴胡,胃气将败
伤寒论太阳病概说
(3)表郁轻证――邪郁不解,正邪交争――热多 寒少如疟状――表郁轻证
(2)、太阳病里证 • 气分证-五苓散证 • 血分证-桃核承气汤证,抵当汤证
(3)、太阳病兼证
太阳病兼证――病机重心不变,兼见 次要症候,但亦是病理改变的一个方 面,不容忽视。
③表郁轻证可兼见里热证―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4、太阳病变证 -变证最多是太阳病最大的特点
(1)“表邪传里必先胸” --与无形之邪相结则为虚烦 --与有形痰水互结则为结胸误伤脾胃之 气,升降失司――现“心下痞”诸证
(2)太阳水不化气,而有水停诸证。太阳之邪遍 涉诸经可见热证,虚寒诸证。
5、太阳病类似证 --不属太阳病,因某些证候类似,列此以资鉴别
(1)风湿证 (2) 十枣汤证 (3)瓜蒂散证
三、治则
(1)太阳病本证(辛温发汗) 表实――峻汗――麻黄汤 表虚――觧肌(发汗)――桂枝汤 表郁轻证――小发其汗――桂麻各半汤
四、太阳病的传变
传
太阳病
阳明 少阳
内陷--三阴(尤以少阴为多见)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起于目内目此,上头 行项,夹脊,行人身之背。
(二)病理
太阳病的概念: 为外感病的初期。 外邪侵袭人体,正邪交争于肌表,以 营卫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病证。 病位:在表。 病性:属阳属实。
(二)病理
(二)病理
1、太阳病的病因:风寒外袭
《素问·评热病论》:“巨阳主气,故先受邪”
2、病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
营卫不和是太阳病的基本矛盾。因为太阳主皮 肤而统营卫,故营卫失调是其主要的病理机制。
(二)病理
二.证侯分类
1、太阳病本证: 太阳表证 太阳里证
3-少阳病篇PPT课件
2、少阳病兼变证: 少阳兼表证 —— 柴胡桂枝汤证 少阳兼里实证 —— 大柴胡汤证 少阳兼水饮证 ——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少阳邪热弥漫证——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3
三、治法: 本 证:和解少阳,以利枢机——小柴胡汤。 兼变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四、治禁: 汗、吐、下法(少阳三禁)
-
4
第一节 少阳病提要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第三节少阳病兼变证
-
5
第一节 少阳病提要
-
6
一、少阳病提纲
【原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3)
【提要】少阳病提纲。
-
7
【释义】 口苦——胆火上炎 邪入少阳,
少阳之为病 咽干——热灼津伤 郁而化火, 目眩——邪热上扰 上扰清窍。
此外,本条应与96条合参,其证还当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 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只有二条原文合参,辨证才能更加全面。
口苦 —胆火上炎。
咽干 —热灼津伤。
目眩 —邪热上扰。 脉弦细 弦 —胆火内郁,疏泄不利。
细 —气血不足,抗邪乏力。
-
18
胸中烦而不呕
—邪郁胸胁,未犯胃腑。
渴 —热邪伤津。
腹中痛
或然 证
胁下痞硬 —肝胆气郁,横逆犯脾。 心下悸,小便不利
《少阳病辨证论治》课件
06 少阳病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来源
介绍病例的来源,如某医院、某患者群体等。
病例基本信息
提供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信息。
主要症状
描述患者的主要症状,如发热、口苦、咽干等。
病例分析过程
诊断依据
阐述医生根据哪些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少阳病辨证论治》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少阳病的定义与特点 • 少阳病的病因与病机 • 少阳病的辨证方法 • 少阳病的论治原则 • 少阳病的预防与调护 • 少阳病案例分析
01 少阳病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与概念
少阳病是中医六经辨证中的一个证候,主要指邪气侵犯足少阳胆经所引起的病理变 化。
鉴别诊断
说明该病例与其他相似疾病的区别点。
治疗方案
介绍医生为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如中药方剂、针灸等。
病例总结与启示
治疗效果
01
总结治疗后的效果,如病情缓解、痊愈等。
经验教训
02
分析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如诊断失误、治疗方案不当等。
临床意义
03
阐述该病例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如对少阳病治疗的启示等
。
02 03
蒿芩清胆汤
适用于少阳湿热证,症见寒热如疟,胸闷呕恶,口苦溲黄等。方中青蒿 、黄芩清肝胆湿热;竹茹、半夏和胃降逆;枳壳、茯苓行气利湿,使湿 热之邪从大小便而去。
四逆散
适用于肝脾不和之证,症见胁肋胀痛、心烦易怒、脘腹胀满等。方中柴 胡疏肝解郁;芍药柔肝缓急;枳壳、甘草调和中焦气机。全方调和肝脾 ,疏肝理气。
导致少阳病。
内伤七情
忧、思、怒、喜、悲、 恐、惊等七情刺激,影 响脏腑功能,引发少阳
少阳病辨证论治.ppt
小柴胡汤证
▪ [原文] 96条: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 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 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 [提要] 小柴胡汤证的证候表现及治疗 ▪ [讲析]
▪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 指次指之端,……布膻中, 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 焦;
▪ 其支者,……侠耳后直上, 出耳上角,……
▪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 交颊,至目锐眦。
▪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 嗌肿喉痹。
▪ 胆:
贮存胆汁和排泄胆汁(胆者,中精之府) 主决断(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头痛发热:胆火上扰,清窍不利故头痛发热。 ▪ 禁忌:误汗则津液外泄,化燥伤津,胃中干燥,
促使邪气内传阳明,胃中燥热上扰心神则谵语。
少阳本经受邪
▪ 表现:口苦,咽干,目眩 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 头痛发热,脉弦细
▪ 病机:胆气内郁,胆火上炎 ▪ 治法:清泻胆火,和解枢机 ▪ 方药: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四、少阳病分类及治则:
▪ 1.少阳病本证:和解少阳 ▪ 2.少阳病兼变证:和解少阳为主
兼表邪未解者 兼化燥成实者 兼三焦气化不利,水饮内停
五、少阳病转归
▪ 1.痊愈: ▪ 2.传经:阳明、太阴、厥阴 ▪ 3.变证:结胸、痞证、惊悸、谵语……
少阳病
▪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
▪ 咽干:胆火上炎,灼伤津液则咽干;《灵枢·奇病 篇》“咽为胆之使。”
伤寒论原文-少阳病篇
伤寒论原文-少阳病篇伤寒论原文-少阳病篇伤寒学派源自中国古代医药学术体系,其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就是《伤寒论》。
这本经典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全书分为六篇,分别讨论不同类型的伤寒病。
其中,《伤寒论》第五篇名为“少阳病篇”。
《少阳病篇》是《伤寒论》中的重要篇章,探讨了少阳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辨证治疗等内容。
下面我们将对《少阳病篇》进行详细解读。
少阳病是一种外感疾病,主要是指阳气与阴气之间的失调所致。
根据《少阳病篇》的记载,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寒热往来、头痛、眩晕、口苦、呕吐、胁肋胀痛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苔脓、舌质暗红、脉象浮紧等体征。
经过详细的辨证施治后,张仲景总结出了两个重要的治疗原则:一是“不可攻其表,当解其肌”,即不可直接攻击表面的症状,应优先调理肌肉;二是“不可多攻其脉,当调其营卫”,即不可过度调节脉搏,而应调节营卫之气。
根据不同的病情,张仲景提出了“阳病三阳”的理论。
所谓“阳病三阳”,指的是少阳、太阳、阳明三种病症的表现。
在《少阳病篇》中,张仲景详细阐述了少阳病与其他两种阳病的区别,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少阳病患者,张仲景推荐了一些草药和治疗方法。
在草药方面,他建议使用黄芩、柴胡、半夏等药物,以清热、降逆、解表的方式治疗病症。
此外,他还对于针灸疗法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将其作为治疗少阳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此外,《少阳病篇》还对少阳病的并发症和预后进行了讨论。
张仲景明确指出,少阳病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转化为更严重的太阳病或阳明病。
因此,对于少阳病的治疗需要早期干预,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总的来说,张仲景的《少阳病篇》为后世医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经典文献,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医者对于少阳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还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当今医学实践提供参考。
虽然这本经典问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其价值依旧不减。
《少阳病篇》中所述的种种病症与治疗原则,对于今天的医学研究和实践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医少阳病证
下载后 可复制文字哦
中医少阳病证 02
3.兼阳明腑证 原文:太阳病……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 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论》) 主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下利。 治则:和解少阳,兼清阳明。方例:大柴胡汤(柴胡、黄芩、芍 药、半夏、枳实、大黄、生姜、大枣)。 4.兼脾虚寒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解也,柴胡桂枝 干姜汤主之。(《伤寒论》) 主症:胸胁满痛,口苦心烦,不欲饮食,大便溏薄,腹胀,苔薄 ,脉弦迟无力。 治则:和解少阳,温脾祛寒。方例: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 枝、干姜、天花粉、黄芩、牡蛎、炙 01
少阳病是半表半里的病变。由于外邪侵入本经,或由他经传来, 因为正气衰弱邪气内侵,与正气相搏结于少阳经所致。 1.少阳病主证 原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 呕……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 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脉弦。 治则:和解少阳。方例: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 甘草、生姜、大枣)。 2.兼太阳经证 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伤寒论》) 主证:发热,微恶寒,肢体烦痛,微呕,胃脘支满,郁闷不舒。 治则:和解太阳少阳各半之邪。方例:柴胡桂枝汤(桂枝、黄芩 、人参、炙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柴胡)。
第四编:少阳病篇2少阳病纲领
第四编:少阳病篇2少阳病纲领第二章少阳病纲领本章为少阳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法则。
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此条之解释见上章少阳病概说。
历代医家对此条有不同的解释,用热病论与运气学说的解释是比较容易辨别其是非的。
唯其用经络学说的解释,是因为二者之间确有些雷同的东西,所以要指出其张冠李戴的错误就必须要对《灵枢·经脉篇》与伤寒六经辨证法有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才能知道:经络学说是在针灸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而伤寒六经,是在伤寒临床实践中形成的理论,二者是不同质的矛盾,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因而有各自不同的理论,用经络来解释伤寒六经者,由于上述的原因,所以它只能取其形似,而不顾其本质。
例如:钱潢说“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下颈入缺盆。
邪在少阳之经,故目眩而咽干。
”又说:“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
且手少阳脉之支者亦走耳前,至目锐眦,动则病耳聋喉痹。
故少阳之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灵枢·经脉篇》,是长期针灸实践的总结。
从发现一穴一证到发现穴与穴之间,证与证之间的联系形成经络,确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但伤寒六经病是外界生物病原体引起的抗御过程,虽然伤寒六经的一部份证状与经络所发病证相似,但如果说伤寒六经病是引动经络所发生的证状,却不是正确的理论。
因为这一说法既不能阐明伤寒六经病理,又没有临床指导意义,是不足取的。
章太炎先生指少阴病为心疾,说少阴病心脏无不衰弱者;指少阳为三焦病,说少阳病进而为厥阴;说太阳不必为膀胱,阳明为胃肠病,太阴为胃肠虚寒不必脾。
太炎先生对六经病的见解是数百年来可卓然自立的。
确给后人以启示。
陆渊雷先生说:“六经病篇之首,各有之为病一条,说者相承,以为本经病之提纲。
今复考之,惟太阳太阴二条,足以概括本经病状,堪当提纲之名。
其它四经颇不然矣!阳明病提纲胃家实是但举承气腑病而遗却白虎经病也,少阴之提纲脉微细但欲寐亦不足尽少阴之病状,厥阴病自分两种,其一上热下寒,其一寒热胜复,提纲亦举其一遗其一、本条少阳提纲则举其近似之细者,遗其正证之大者,于提纲中尤为无理。
第二节、少阳病辩证纲要一、少阳病提纲
第二节、少阳病辩证纲要一、少阳病提纲
第二节、少阳病辩证纲要
一、少阳病提纲:
原文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语译:少阳主相火,亦主枢机,胆腑疏泄正常,则相火得以正常游行出入,温暖人体,维持生理功能。
因病而相火妄动,则危害人体。
故少阳发生的病证,以口苦、咽中干燥、头目眩晕等为主要见症。
提要:少阳病提纲。
分析:成因:邪入少阳;
病位:胆、三焦。
病性:热。
症状:口苦,咽干——少阳胆腑郁热之象,胆腑郁热,蒸迫津液上溢则口苦;少阳郁火灼津则咽干。
目眩——胆火上炎,邪干空窍。
辩证要点: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病机:胆气内郁,胆火上炎。
凡具此脉证者,可诊断为少阳病。
本条从胆火内蕴,伤津、上扰立论,揭示了少阳病胆热、气郁的特点,作为少阳病的审证提纲。
少阳病
对胃肠的作用
改善食欲 抑制胃粘膜水肿、充血及瘀血等病变 减轻炎症细胞浸润 促进胃粘液的分泌 恢复胃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的自我保护作用
少阳病篇 32
抗炎作用
柴胡、黄芩、甘草、生姜等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
柴胡:柴胡皂甙,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拟制白细胞游 走、组织增生、变态反应、介质的释放
沉——邪已离表
脉
病属少阳
紧——为弦之甚
少阳病篇 37
(101)辨小柴胡汤的使用法及战汗而解的机转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少阳病症候复杂,见症较多, 诊断少阳病无需诸证俱备
足以反映少阳病病理所在——小柴胡汤和解以治
“柴胡汤病证而 下之” (误下)
正气虚弱——邪陷三阴(不入阳明) 正气尚旺——柴胡证不罢——复与柴胡汤
正不胜邪——恶寒 正邪盛衰不同,致恶寒发热交替出现
正能胜邪——发热
太阳病——同时俱见:恶寒重,发热重,恶寒轻,发热轻 恶寒发热 少阳病——交替而作: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
疟疾病——发有定时:有时间性,一天两至,一天三至
少阳病篇 16
(96) 外感风寒,邪陷少阳的证治
“伤寒五六日,中风”
失治误治,邪陷少阳 枢机不利,正邪分争——往来寒热 邪壅少阳,经气不利——胸胁苦满
少阳病篇 10
(265)少阳伤寒的脉证、治禁及转归
胆火内盛
胆热灼津——脉弦细 胆火上冲——头痛 胆热外发——发热
少阳病篇 11
头痛发热鉴别表
证型
鉴别要点
太阳病 头项强痛 恶寒发热
头
发
阳明病 前额头痛 但热不寒
痛
热
少阳明 两侧头痛 往来寒热
口中和 脉浮 口渴
25 少阳病本证
治疗经过:尚未吐下-----未经误治,乃病邪自然
传变所致
处理:与小柴胡汤------病关少阳,宜和解
辨柴胡汤的使用法及误下后复与柴胡汤的机转 (101/P268)
伤寒或中风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四大主证之一)------说明证情的不典型性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
-----病程的曲折性 复与柴胡汤------再与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蒸蒸而战,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战汗
治疗:小柴胡汤
药后反应:渴者------病转阳明
处理:以法治之------白虎或白虎加人参汤
作业: 案3.黄某某,男,59岁。口渴尿多8 年,全身浮肿半年。患者于8年前诊断为糖尿 病。近半年出现全身浮肿,前医与麻杏薏甘汤、 参苓白术散、真武汤疗效欠佳。现证:口渴喜 饮,小便不利,微口苦,心烦,大便欠通畅, 全身浮肿。舌淡暗,苔薄黄白稍腻,脉沉弦。
证 情
处理:医二三下之---误以阳明,用攻下
一 误治结果: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
---脾虚不运,寒湿郁 滞,气机不利
再误治:与柴胡汤----误以少阳证,投小柴胡汤
后果:必下重----脾虚气陷而泄利下重
证 情
证候:渴饮水而呕----脾虚饮停
二 治禁:柴胡不中与也
误治结果:食谷者哕----苦寒伤阳,胃气衰败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一、小柴胡汤证
学习要求:
• 掌握小柴胡汤证 • 了解小柴胡汤证的禁例
案2.刘某,男,48岁。右胁胀痛反复 发作3年,加重2天。患者3年前诊断为胆 囊炎、胆石症。近日因受凉,出现胁痛 加重,伴恶寒发热,口苦口干,纳差, 时时欲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提问:
(1)该患者主要脉症?
第二节少阳病本证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二、大柴胡汤证
【原文】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 ,【後陈提四蔚要五:】凡:日太论,阳少柴之阳胡气病證逆兼仍而阳在内明者干里,,实先必的與籍证小少治柴阳。胡之湯
【。辨嘔枢治不转要止而点外】,出:心者病下,机急仲:,景少鬱名阳鬱为枢微柴机煩胡不者证利,。,為但阳未小明解柴腑也 ,與胡大证柴心烦胡,湯或,胸下实中之结烦則聚,愈或。心(下1悸0,3)重在于
治法或黃:协欬芩和调者,解,,加少有茯小阳和苓,解柴四调少胡兩达阳湯;枢,主若机疏之不。利。渴方三,用(焦外小,9有6柴调)微胡达熱汤气者。机,,
柴去宣胡人半通斤參内,外黃加,芩桂运三枝转兩三枢人兩机參,之三溫效兩覆,微故半汗为夏愈少半;阳升(若病洗欬主) 甘者草,(去炙人)參生、薑大各棗三、兩方生(。切薑),加大五棗味十子二半枚(升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乾升薑,二煮兩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 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 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却復發熱汗 出而解。(101)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原文】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 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鞕,脈細者 ,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 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 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 。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 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 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則解。(148 )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二节少阳病本证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一教若一、参胸则小:中清柴柴煩泄胡芩而半汤合不里证用嘔之,者邪一,热则去,以半邪疏夏热解、郁半人滞表參得之,解郁加,滞栝则, 病【脇樓 四机枢 夏原苦實 兩:机 调文滿一 半邪自 理】,枚 、犯能 脾傷嘿; 栝少【运 胃嘿寒若樓阳辨转,不五渴根,治,降欲六,四胆要胆逆飲日去兩火点腑止食,半;内】亦呕夏若郁:,中必。,腹,清人心風加中枢和参煩,人痛机。、喜往參者不生炙嘔來合,利姜草,寒前去、、或熱成黃半大胸,中胸 主症煩:芩枣而往,益不来加气嘔寒芍和,热藥中或,三,渴胸兩皆,胁;佐或苦若使腹满脇之,下中品心痞,痛鞕烦为,,喜扶或呕去正脇大,祛下棗嘿邪痞,之鞕, 嘿不或欲加用心饮牡。下食蠣…悸,四…、口兩本小苦;方便,若寒不咽心热利干下并,,悸用目、或,眩小攻不便,补渴不脉兼、弦利施身者细,有,。升微去降熱,
《少阳病篇七版》课件
《少阳病篇七版》PPT课 件
少阳病篇七版 PPT 课件是一个全面介绍少阳病的演示文稿。从概述到预防与 保健,详细介绍了少阳病的症状、治疗方法和危害。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吧。
一、概述
什么是少阳病?
少阳病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疾病分类,主要表现为肝胆疾病和胸胁部疼痛等症状。
少阳病的分类
根据中医理论,少阳病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少阳病、少阴病和阳明病。
四、预防与保健
饮食预防
平衡饮食、戒烟限酒是预防 少阳病的重要措施。
运动预防
适度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 力,预防少阳病的发生。
心理预防
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人 们保持健康,预防一些心理 相关的少阳病。
五、结语
1 少阳病的危害
少阳病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2 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
及早的预防和治疗能够有效地阻止少阳病的发展,维护身体健康。
3 未来展望
在中医领域,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创新来提高少阳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六、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 《中医临床指导原则》 2. 《中医诊断学教程》 3.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
英文文献
1. "Diagnostic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Yan Wu, et al. 2.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y Cheng Xinnong 3.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by Huangdi
少阳病的发生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关于“往来寒热” 成无已:邪在表则寒,邪在里则热,今邪 在半表半里之间,未有定处,是以寒热往来。 方有执:往来寒热者,邪入躯壳之里,脏 腑之外,两夹界之隙地,所谓半表半里,少 阳所主之位,故入而并入阴则寒,出而并入 阳则热,出入无常,所以寒热间作也。
3 少阳喜呕 《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 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篇》 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讨论] 1 证治 证: 往来寒热――正邪分争,互有胜负 主证 胸胁苦满――邪郁少阳,经气不利 嘿嘿不欲饮食――胆郁犯胃 心烦喜呕――胆火上炎,胃气上逆 胸中烦而不呕――邪郁胸中,未犯胃腑 渴――邪热伤津 腹中痛――肝胆气郁,横逆犯脾 或然证 胁下痞硬――同胸胁苦满但较重,或兼水饮内停 心下悸,小便不利――水饮内停,凌心则悸 不渴,身有微热――里和而表未解 咳――寒饮犯肺
[原文]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 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 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 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 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97)
[讨论] 1 提示少阳的体质状态:血弱气尽,腠理 开。 2 病机病位: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 于胁下,正邪分争。 3 证候: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 饮食,腹痛呕吐。 4 治疗:小柴胡汤主之。
[讨论] 1 阳微结 头汗出――热郁于里,气机不畅, 不得宣发,但蒸于上 微恶寒――表证尚在 阳微结 手足冷――气机郁滞,阳郁不达 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邪 结少阳,津液不下,胃气不和 脉细(当为沉紧而细)――气机郁 滞,气血流行不畅
治疗:疏利枢机,宣畅三焦――小柴胡汤。
2 小柴胡汤的作用机理 上焦得通――气机得以宣通――胁满除 气机宣通 津液得下――津液输布下行――大便调 三焦调畅 胃气因和――和降功能恢复――呕除 濈然汗出
3 “濈然汗出” 三焦调畅,气机宣通的标志。举凡因为三 焦阻隔,气机不畅,津液不布所致的咳嗽、 呕吐、大便不通、小便不利等,用了小柴胡 汤以后,均可因为濈然汗出而解。与此相类 的情况还有五苓散要求多饮暖水,汗出愈。
第二节 少阳病证
一 小柴胡汤证 [原文]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 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 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 柴胡湯主之。 (96)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了 人參三兩 半夏 半升(洗)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 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 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 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 兩;若脅下痞硬者,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 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 三兩,溫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 生薑,加五味子半升、幹薑二兩。
[原文]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 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229)
[讨论] 1 原文分析 阳 发潮热――热入阳明 明 大便溏,小便自可――腑实未成 病 胸胁满不去――少阳之邪未解 先治少阳,与小柴胡汤。
2 小柴胡汤治疗的发热: 往来寒热(96、97) 身热恶风(99) 头痛发热(265) 发潮热(104、229、231) 呕而发热(149、379) 差后发热(394) 由此可见,退热是小柴胡汤的主要功效。
[原文]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 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讨论] 1 证候分析 不大便――病位在肠,故可属阳明 阳明病 胁下硬满、呕――少阳病的特征 舌上苔白――非阳明燥热 与小柴胡汤
[原文]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 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100)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 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薑三兩(切)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 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 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原文] 傷寒中風 ,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 必悉具。凡柴胡湯證而下之,若柴胡湯證不 罷者,複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 出而解。(101)
[讨论] 1 小柴胡汤的运用方法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 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 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 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
“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还具有治未病 的意义。
2 误下后服小柴胡汤战汗的机理 必蒸蒸而振――正气得药力之 误下后复与 助奋起抗邪,正邪相争 小柴胡汤 发热汗出而解――正胜邪却, 邪随汗泄
[原文]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 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99)
二 小柴胡汤禁例 [原文]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 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 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 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 穀者噦。(98)
[讨论] 1 本来的证候 脉浮弱,恶风寒――太阳 得病六七日 脉迟,手足温――太阴 应为桂枝人参汤证。
2 误下后的柴胡疑似证 不能食――中气更虚,受纳无权 胁下满痛――寒湿郁滞结于胁下 医二三下之 面目及身黄――寒湿郁滞发黄 小便难――脾虚湿停 颈项强――表证仍在 误下伤中,寒湿发黄。再用小柴胡汤则中 阳更虚,气虚下陷,故下重。
3 中虚饮停的柴胡疑似证 渴欲饮水――饮停气阻,津不上承 呕――饮停于胃,胃失和降 若误认为呕为少阳而用柴胡汤,中气必败, 而为食谷者哕之危候。
5 转属阳明证治: 服汤已――渴――属阳明――以法治之。 少阳有或渴一证,服汤已渴,必少阳证罢。 6 高下: 克我者高,即肝胆;我克者下,即脾胃。
[原文]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 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 者,與小柴胡湯。(266)
[讨论] 1 本条是从太阳转入少阳。 2 脉沉紧:沉与太阳之浮相对而言;紧为 弦之甚者。
4 除阳明病以外的“不大便”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也 (因有不大便,才强调不可下),宜麻黄汤。 (36)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 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 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56)
[原文]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 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 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裏也。脈沉,亦在裏 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 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 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 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 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148)
4 本条可断在“与柴胡汤”后。 为黄疸兼少阳,与(231)同例。《金匮》 中的黄疸亦有小柴胡证。当然也可辨阴阳, 特别要辨舌,阴黄可用小柴胡合茵陈理中汤 之类。 颈项强:《金匮真言论》:东风生于春, 病在肝,俞在颈项。 《金匮》: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机:邪入少阳,胆火内郁,三焦阻隔。 治:和解少阳。 方:小柴胡汤
柴胡――苦,微辛,微寒,气质清轻, 苦味最薄,疏少阳之郁 黄芩――苦寒,气味较重,善清胆及胸 腹蕴热而除烦 生姜、半夏――辛温化痰,降逆止呕 参、草、枣――益气和中,先实脾气, 扶正祛邪
全方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疏 胆气之郁结,清胆火之上炎,除三焦之阻隔, 补脾胃之虚弱,去痰湿之阻滞,从而达到宣 通内外,调达上下,和畅气机的目的,此即 和解少阳。 煎服法:去滓重煎。
加减法: 胸中烦而不呕――去参、夏,加栝蒌实除热荡实; 渴――去夏,加人参、栝蒌根,清热生津; 腹中痛――去芩,加芍药,和脾络,于土中泻木; 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咸以软坚利水; 心下悸、小便不利――去芩,加茯苓淡渗利水; 不渴,外有微热――去参,加桂枝以解外; 咳――去参、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温肺化 饮,收敛肺气。
[讨论] 1 原文分析 阳脉涩――浮取而涩,本虚,气血不足 腹中急痛
中焦虚寒气血不足
阴脉弦――沉取而弦,主痛,邪在少阳
复为少阳之邪所乘
2 治疗原则 先与小建中汤――调和气血,建中止痛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腹痛止而少阳病不除者 3比 较 (96)少阳兼腹痛――小柴胡汤去黄芩――以少阳为主 (100)腹中急痛――先小建中汤,后与柴胡汤――以中焦虚寒为主
设不了了者――里气未和――得屎而 解(微通大便)
2 与纯阴结的鉴别 阳微结(少阳) 脉细沉紧 手足冷 纯阴结(少阴) 微恶寒
半在里半在外,头汗出 悉入在里,不得有汗 ――若亡阳汗出,必伴 阳虚之证
3 《注解伤寒论》注释本条:“与小柴胡 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成无已将原文中的 “必有表,复有里”和“半在里,半在外” 解释为“半表半里”,是现在将少阳病称为 “半表半里”的来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