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注意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D】(夺:改变) 11.B(A、以均表目的;B、表承接于是,就 /表转折,却;C均为介词“替” D均介词“在”)12.【C】(在古文言文中,省略宾语应较省略主语频繁。在句读时特别要注意。C项里上,既可为主语,亦可为宾语,划入后作主语,还是划入前作宾语。显然,将上视作主语语势更畅)13、1)他多次强硬进谏,(因而)不能够留在朝庭内任职,被贬为东海太守(2)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3)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

木假山记【宋】苏洵

木之生,或孽①而殇,或拱②而天;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③,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

④!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①孽(niè):树木的嫩芽。②拱(gǒng):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

③(fén):水边。④岌(ií)然:高耸的样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或.孽而殇或:有的B.而其激射啮.食之余啮:咬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数:命运 D.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薪:木柴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强之以.为山斧斤以.时人山林 B.以及于.斧斤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然予之.爱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不幸而为风之所拔不幸的是因为大风拔起了它

B.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远离斧砍刀削C.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我看到中间的峰,魁梧奇伟,傲然蹲坐D.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的两座峰倾服似的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以“木假山记”为题,借欣赏木假山,抒发感慨,阐述事理。

B.树木遭受斧伐、风拔、水漂之后而成为木假山,是不幸中的大幸。

C.作者对木假山的“爱”与“敬”,不是因其外形像山,而是心有所感。

D.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议结合,使文章显得厚重,耐人寻味。6.D(薪:名词做动词,砍木柴)7.C(c项都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介词,把;按时。B项,介词,表被动;比。D项,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表修饰,可不译)8.A(不幸被大风刮起)9.C(“不是因其外形像山”过于绝对)

奚谓过而不听于忠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竖刁何如?”管仲曰:“不可。夫人之情莫不爱其身,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其身不爱,又安能爱君?”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公曰:“然则易牙何如?”管仲曰:“不可。夫易牙为君主味,君之所

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君所知也。人之情莫不爱其子,今蒸其子以为膳于君,其子弗爱,又安能爱君乎?”公曰:“然则孰可?”管仲曰:“隰朋可。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取材于《韩非子·十过》)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欲适.君之故适:迎合

B.少欲则能临.其众临:面对

C.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与:任用

D.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馁:饥饿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君其.试以心决之君其.用之

B.刚则犯民以.暴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夫易牙为.君主味为.人笑之始也。

D.多信则.能亲邻国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假如不幸您一病不起,政事该移交给谁呢

B.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鲍叔牙的为人,刚愎自用而且对上级很凶悍C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内心坚强,就足以为群臣做表率,行为廉洁,就可以担任大的职务

D.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最终被他的臣子害死,丧失了威名,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9.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齐国离卫国并不太远,卫公子开方却十五年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如此无情无义,管仲认为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B.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并作为菜肴献给齐桓公。管仲提醒齐桓公,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又怎会爱别人呢?

C.管仲向齐桓公推荐隰朋,认为他内心坚强行为廉洁,淡泊寡欲诚实守信,是个贤臣。但齐桓公没有采用这个建议。

D.管仲死后仅三年,竖刁、易牙、卫公子开方三人就联合作乱,派人严守,把齐桓公活活饿死,三个月都没人去收尸。

[参考答案]

6.B [临:治理,管理。]

7. A [A项两个“其”都是语气词,“还是”。B项前句“以”作介词,“用”;后句“以”作连词,译为“而”或省去。C项前句“为”作介词,“给、替”;后句“为”作介词,“被”。D项两个“则”均为连词,前句“则”表承接,“就”;后句“则”表转折,“却”。]

8. B [B项“上”通“尚”,崇尚。]

9. D [D项“派人严守”的意思原文中没有。]

忠义水浒传序李贽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盖自宋室不竞,冠屦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是故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愤南渡之苟安,则称灭方腊以泄其愤。敢问泄愤者谁乎?则前日啸聚水浒之强人也,欲不谓之忠义不可也。是故施、罗二公传《水浒》而复以忠义名其传焉。

夫忠义何以归于《水浒》也?其故可知也。夫水浒之众何以一一皆忠义也?所以致之者可知也。今夫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理也。若以小贤役人,而以大贤役于人,其肯甘心服役而不耻乎?是犹以小力缚人,而使大力者缚于人,其肯束手就缚而不辞乎?其势必至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浒矣。则谓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然未有忠义如宋公明者也。今观一百单八人者,同功同过,同死同生,其忠义之心,犹之乎宋公明也。

独宋公明者身居水浒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则忠义之烈也。真足以服一百单八人者之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