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美学的内在超越结构
儒家美学思想的构成
儒家美学思想的构成儒家美学思想的构成孔子的美学思想受其恢复周礼的最终目的的制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且过多地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强调美统一于善,但孔子对美善统一的艺术基本原则的阐述以及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美学命题,为儒家美学建构了基本的理论框架,从根本上规定了儒家美学的基本特征的形成。
首先,儒家美学最典型地继承华夏民族古老的礼乐传统,对远古的巫术礼仪进行改造、扬弃,使“诗”、“乐”及各类艺术成为“仁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代礼乐传统是以氏族血缘传统为根基的。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之后,原始氏族社会的遗风并没有被消除,反而是长期地保留下来,氏族血缘宗法关系和统治关系紧密结合。
血缘关系的长期留存使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礼乐传统浸染着浓厚的伦理色彩。
不难看出,从孔子开始,历代儒家的美学理论总是和礼义、伦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儒家美学因其基于血缘关系而统一于伦理学。
其次.儒家美学很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自先秦以来,大多数的儒家代表人物都不否认个人存在的价值,都肯定个体具有独特的情感、性格、知识长处等;另一方面,儒家又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看成比个体的个性发挥更重要。
社会的和谐,仁义得到推行,这是第一位的,个体的发展只有得到社会的肯定才有意义,个体个性的充分发展一直被认为是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才有真正的价值。
在儒家看来,艺术(诗、乐等)作为“仁学”的组成部分,其真正意义在于引导、培养个体的健康发展,使个性的发挥朝着有利于群体和谐的方向发展。
孔子强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记》强调“致乐以治心”⑥,注重的都是艺术对于个体与社会统一和谐的意义。
再次,儒家美学把美善统一的境界看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主张艺术与伦理的高度统一性。
儒家美学的一系列命题,如孔子的“文质彬彬”说,孟子的“浩然之气”说,《乐记》的“致乐以治心”论,《毛诗序》的“志”与“情”统一说等,都是把艺术(诗、乐)和伦理(仁、礼)结合起来,体现着美善统一的境界。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
浅析孔子思想中的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的浅析孔子思想中得美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得在与大伙儿谈论孔子美学思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美学: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得意义是“对感观得感受”.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美学(aesthetica)》一书得出版标志了美学作为一论文联盟门独立学科得产生.它是从人对现实得审美关系动身,以艺术作为要紧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得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得制造、进展及其规律得科学. 是以对美得本质及其意义得研究为主题得学科.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春秋末期得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得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同时被后世人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一生得要紧思想我们能够归为四个部分:政治方面其核心是“礼”与“仁”;经济思想最要紧得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得义利观和"富民"思想.个性差异要紧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妨碍得教育思想,和核心为“美”和“善”得统一得美学思想.这也是形式与内容得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得手段,陶冶情操得重要方式.wC 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方面修身成性.他得美学思想对后世得文艺理论妨碍巨大.下面,我将结合孔子得要紧名言来谈一下他得美学思想:(一)文质彬彬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文”和“质”是相对得,“文”是指外在得.文采;“质”是内在得,朴实得自然得无修饰得;“野”是指粗鲁;“史”是指言辞华丽但虚伪.从表面上看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就失去了原来朴素得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因此文化得进展要与人类得本质相习惯,相协调.确实是孔子所要求得“文质彬彬”.这是从大得方面来看.从个人方面来看是讲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非常粗俗,一个人假如过于文雅了就会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合实际.因此要求要“文质彬彬”,确实是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如此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意义得君子.这个地方得“文”和“质”上升为美学得思想范畴确实是审美、艺术得内容和形式.“文质彬彬”确实是孔子所讲得“文”和“质”得统一,“美”与“善”得统一,内在与外在得统一,简而言之确实是要求内容与形式得统一.(二)尽善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韶:古代得一种乐舞;尽美:乐舞得音调、形式得完美;尽善:要紧指其所涵蕴得思想意义之雅正;《武》:周武王时乐舞名;这句话得意思是在孔子谈到《韶》得时候,觉得“音调形式美极了,思想意义好得了极点”.在谈论《武》时,“美到了极点,但善还不够好”.这则语录中提出了“尽善尽美”讲,就要求文艺作品能够尽美尽善,这也是孔子文艺思想得审美特征.这个地方孔子看到了美与善得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从善得观点看是完满得东西,从美得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整得.美具有独立存在得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然而孔子又认为:美与善相比,善更是全然得.美尽管能给人以感官上好得冲击,但美要符合“仁”得要求,确实是要具有善得内涵,才有社会存在得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得统一.如此既相对又统一得观点,在矛盾中不断进展上升,就形成了孔子得“尽善尽美”得思想.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得华与实、情与理等咨询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得妨碍.(三)中声以为节“《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淫:过分.意思是讲:“《关雎》这首诗,欢乐却不是没有克制,悲伤却不至于过于悲伤.”这就讲明了情感应该是有秩序有克制得恰到好处得倾诉,也确实是所谓得“中声以为节”.从中国艺术对感情得表现来看,绝大多数正是保持着一种理性得人道操纵性质.比如整个中国艺论文联盟术对“写意”手法和审美“间离”效果得追求.这一重要原则也贯彻了孔子得“中庸”(《论语·雍也》载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道德标准.体现在音乐艺术中,就要求情感表现不偏不倚,造就一种“中正平和”得音响形式.中和审美原则表现在音乐艺术上,首先强调对个体情感得制约,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通过约束人们得情感,达到艺术形式中正、平和目得.中国音乐是为了从内心建立和塑造这种普遍性得情感形式,这也确实是‘乐从和’得美学全然特点.”这种“中和”得标准在儒家思想不断进展中对中国音乐产生了非常大得妨碍,造就了中国音乐和、净、清、远、古、澹、恬、逸等音乐主流得审美追求.规范了中国音乐得进展方向.以上能够看出:孔子得以“美”和“善”为核心得美学思想给中国得艺术产生了深远得妨碍,这种美学思想也贯穿于他得政治、经济、教育思想中,以及道德标准中.我们从孔子得美学思想中看到了在其妨碍下进展得艺术之精细、细腻、精巧与完美.相信在孔子得美学思想得引导下,中国得艺术会一直保存着它最清亮得一面,然后接着进展下去.。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浅析孔子美学思想)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浅析孔子美学思想的全部内容。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一479年)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音乐家,也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创始人。
说起大圣人孔子,孔子不但是我国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重要的文献整理家、文艺理论批评家。
孔子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千古推崇的教育家。
他在美学上的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的“美育",不论从诗教、乐教或艺术教育来看,孔子都是中国最早具有原创性的美学家.孔子的美学与其“仁学”息息相关,其美学重点不是在培养专业艺术家,而在通过美育,培养健全的精神人格.孔子的时代,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尚处于萌芽状态.孔子—-这位中国古代的文化巨人,不仅给后人留下许多探索社会人生和安邦治国的论述,显示了其作为思想家。
教育家深邃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
同时对文艺也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构成了他关于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能和文艺的审美标准等独特的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文艺家的价值观念,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并且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传统.而孔子的美学思想比较丰富,涉及到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等问题,在中国的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影响至为深远。
,他以仁学去观察和解决有关审美和艺术教育问题,系统地总结了春秋以前的美学理念和艺术教育实践,创立了以“中和” 为精髓的儒家美学体系,具有为政治功利目的、伦理道德观念服务的鲜明的实践性,并为后世美学思想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孔子的美学思想要点总结
孔子的美学思想要点总结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古代中国思想家孔子对美学问题作出的有关美学的主张和观点。
在孔子的美学思想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要点,下面将对其进行总结。
首先,孔子认为美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他认为,美不仅存在于外在的事物和形象中,更重要的是在于人的内心感受。
孔子注重人的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发挥,强调美的体验是一种内在的体验,而非仅仅在于外在的形象。
其次,孔子提出了“道德之美”的观点。
在孔子看来,美不仅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美与道德的紧密关联。
孔子倡导人们用道德来衡量事物的美丑,认为只有具备了道德的内涵和价值的事物,才能被归为美。
第三,孔子的美学思想中体现了他对“和谐”的追求。
孔子认为,美是一种和谐的表现,并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他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和谐以及自然界之间的和谐,认为和谐是美的基础。
第四,孔子强调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培养人们的心灵和情感,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美的感受。
孔子提倡人们通过修身养性来培养美的情操和修养,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美的态度和修养。
第五,孔子关注了艺术的作用和价值。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具有启发人们思想和情感的功能。
孔子提倡人们尊重艺术,借助于艺术来传达美的感受和体验,使之成为一种对美的追求。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自然美的价值。
他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无穷的美,人们应该保护和尊重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体验到自然之美。
综上所述,孔子的美学思想具有三个重要的要点。
首先,美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其次,美与道德有紧密的联系;第三,和谐是美的基础。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审美教育和艺术的作用以及自然美的重要性。
这些要点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美学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美学思想要点
孔子的美学思想要点第一篇:孔子的美学思想要点美学思想的定义美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带有很强主观性的对美的思想认识,是人对事物的美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偏好。
一般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的审美气质。
孔子的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
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第二篇:孔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孔子的美学思想概而言之就是礼乐美学。
从美学角度研究礼乐,它的核心是美与善的关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欢迎阅读!摘要: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誉满全球,其美学思想更是其思想的精髓之一。
一定意义上讲,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美学家之一,他在美学上的贡献体现在诗教、乐教或艺术教育等论述之中。
在孔子之前,虽然有关于美的论述,但大多是只言片语的言论,没有形成系统的美学思想。
而孔子之美学思想则较为系统完善,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孔子的主要贡献在于从他的“仁学”思想体系出发,对先前的美学思想做了高度的概括,并向前发展了它,以前所未有的形态,确立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构架。
关键词:论美;感美;审美;用美;美学思想一、孔子论美(一)孔子认为美要符合“仁”。
所谓“里仁为美”(《论语99里仁》)就是讲的这种美。
里仁,代表村里的生活非常文雅温馨,孔子认为这就是“美”。
李泽厚先生认为孔子的美学以“仁学”为基础。
孔子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99八佾》)也就是说,如果人的内心的里面没有“仁”的精神作主宰,只去讲究外在的礼节,此时,再去追求什么音乐之美,便没有意义了。
所以孔子强调,“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99阳货》)即“美”并不是只看外表的玉帛或形式的华丽,也不是只从表面听些钟鼓声,就以为美,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美,而是内心里先被“仁”感动。
(完整word)浅析孔子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摘要孔子虽然没有专门谈论美学的专著,涉及到艺术的论述也比较分散,但是他的美学思想却极其丰富。
其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中和之美"、“美与善的统一”、“仁学之美”等方面。
应深入研究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人格和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孔子“年少好礼”,酷爱音乐,当时的鲁国文化比较发达,较完整地保留着周代的乐舞,“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以自己对艺术实践的亲身体验和对诗歌、音乐、舞蹈等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孔子的美学思想为后世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从解读《论语》出发,归纳出了中和之美、美与善的统一、以仁学为核心的美学思想等几方面。
一、中和之美孔子的“中和"美学观是对美的本质问题辩证的阐释,自然界相互联系又矛盾对立,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观念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孔子的中和思想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并进行着有机的调节,积极的变通,是具有高度智慧的思想。
中和思想适当地把握了度的界限,是认识的辩证性、全面性的体现,充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
世界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存在两极又存在中立。
“中和"的实现能使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事物和谐统一起来,相互融合在一个集体中. 中和思想体现在美学之中表现为中和之美。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篇》)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了妄人。
郑声淫,侯人殆。
(《论语·卫灵公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关雎》描写了男女之间朴素的爱情,孔子认为,情感不仅要能表达精神上的纯洁和崇高,更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受到理智的制约。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孔子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孔子中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奠基人之一。
孔子的美学理论体系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里仁为美”的主张,这是他对文艺和审美活动进行观察和总结所得出的基本认识。
他认为“乐”是实现“仁”的一种手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乐”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是因为在先秦社会的各种艺术门类中,“乐”占据中心的位置,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因此古代艺术美学中的许多精深见解,常常来自对音乐的创作和欣赏。
另一方面,孔子看到了音乐这一表情艺术的特性,就是乐可以冶性,可以生情,可以成仁。
因为它可以移人性情,感发心志,所以人们乐于接受而行仁道。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明显地重视艺术的功利性,并且把艺术看作人们的一种内在心理欲求,因此只有学习礼乐,才会成为全面的人,合目的的人。
孔子关于“成于乐”、“游于艺”的艺术观,是在正视艺术感染作用的前提下所作的理论上的高度概括。
而对艺术作用的具体阐释,则是他关于“兴、观、群、怨”审美范畴的论列。
按后人的解释,“兴”的价值在于使人“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就是通过作用于人们的情感,使人情感激发。
所谓“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这样孔子便把艺术与社会联系起来,突出了艺术的社会意义。
艺术本来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不仅给人以教益,供人以认识的对象,而且还具有美刺社会的功能。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个统一的整体,又各有侧重,总的都是强调艺术的功能和作用。
此后的荀子、曹丕、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人都沿着这个线索,多有发挥,在我国古代艺术美学中,形成一种占据优势的理论观点。
孔子在文艺批评和文艺欣赏方面,还提出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准则和文(形式)与质(内容)统一的观点。
论孔子美学思想的超越性
The Transcendence of Confucius Aesthetics
Thought
作者: 许丙泉;卢政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威海 山东 威海
出版物刊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题词: 超越性;仁;礼乐
摘要: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个体追求的超越性,这种思想来源于殷商神权文化和周朝的礼乐思想。
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生意义的形而上追求。
孔予以'仁'来解释'礼',賦予了'礼'以新的生命力。
个体通过把'仁'体现在'礼'中,完成了个性的塑造,也由此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这既突出了人的个性发展的要求,又使这种内在要求能在更高的目标中得到体现,从而使个体的存在有了超越性,使日常生活审美化。
孔子的美学思想再认识-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
孔子的美学思想再认识-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的美学思想具有很深的美学造诣,基本可以概括为美善统一思维中和之美和以仁学为中心的美学思想。
孔子第一次区分了善和美,并且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了。
孔子的美学思想对我国两千多年的关于美的探究产生了深渊的影响,所以我们研究孔子的美学思想对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铸造民族灵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于仁之上的美孔子的真善美的思想是构建在仁的思想之上的,仁学思想也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孔子对美得论述有:《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可以看到的是孔子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他的美的观点是建立在夫君等等的伦理纲常之上的,是建立在仁这个道德情感基础之上的。
孔子以善来诠释美的,称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他又规定了美是中和之美,是圆润的美,没有矛盾冲突,和谐之美,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也不是昂扬澎湃的美,之所以,就是因为这种音乐容易让人失去这种中正和平之美,让人起了邪念,动了贪,是不好的音乐,容易引发人走上不归路。
《关雎》之所以美,在于让人产生内心平和的感觉,乐而不,哀而不伤。
孔子的仁不仅仅是善美的合一,而且还是真的合一。
表现在不仅仅就是爱护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亲人还关照其他的人。
所以这种构建与仁之上的真善美具有统一性,这种真善美都是统一于中和之情的,都是发于合乎真理的,不是澎湃的,不是一时迸发,是以学院关系为基础的,合乎中理的美,不是纯粹的自我。
人的原始性逐渐被社会化。
这样,人性慢慢具有了理性和感性双重交融,表现出了仁.二、尽善尽美一方面:孔子认为美善是同义的,美善是不分的。
在《论语》中有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美学观点的通俗概括
2019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是统治思想,所以孔子的美学思想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关键词:孔子美学观点内在美外在美抽象美形象美心灵美自然美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不少人士把孔子的美学理论说成“纯粹的赞美‘仁’的唯心主义思想”,并且认为“在孔子所有的论美言论中,接近给美这个概念下定义,算作美学命题的只有‘先王之道斯为美’和‘里仁为美’”,并说这是“孔子美学思想最基本的命题”,“概括了他的美学观”(杨思寰,1981年《社会科学辑刊》)。
二千多年前,让孔子为“美”“下定义”,本来就是十分荒诞的事。
虽然孔子的美学观点至今尚无定论,研究孔子思想的唯一可靠的材料也只有一部《论语》,且孔子很少有专门论述“美”的直接内容,但他的美学观点都分散蕴含在他的“诗论”“乐论”和“文质论”中。
通过对《论语》的研究、分析、归纳、梳理,我们可以略窥其美学观点的大概内容。
可以肯定地说,孔子的美学思想是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以来,关于孔子美学观点的论著不少,但其分析阐述都过于专业化、理论化。
以下是我对孔子美学观点的一些通俗概括。
一、孔子美学观点中的内在美(内容)与外在美(形式)与孔子的诗论一样,他的美学观点充满了强烈的功利思想,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但他没有把“美”与“善”完全混为一谈,已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审美价值(外在美)和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美)之间的关系,即注意到了形式与内容的辨证关系。
《论语》中的“美”往往指具有可观的事物。
比如“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罕·十三》)。
《论语》中的“善”常常属于道德思想范畴,与“美”同义,如“君子成人之美”“里仁为美”,这里的“美”都是“美好”的意思。
《为政·二十》中有“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你任用品德高尚的人,教育(那些)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勤勉了”,这里的“善”即“品德高尚的人”。
浅析孔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孔子的美学思想摘要: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孔子;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孔子的美学思想比较丰富,涉及到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等问题,在中国的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影响至为深远。
1、孔子的审美理想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
首先,拿“仁”这个概念本身来讲,《论语》一书记载孔子讲“仁”达百余次,每次讲法都不尽相同,很值得个中玩味。
它具有非概念所能确定的多义性、活泼性和不可穷尽性,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审美。
从另一角度来看,它也暗示了孔子的人生最高境界将是审美。
其次,从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到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到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等,从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亲子关系到“泛爱众”,甚至到泛爱物,这不仅把一种自然生物的亲子关系予以社会化,而且还要求把体现这种社会关系的具体制度(“礼乐”)予以内在的情感化、心理化,并把它当作人的最后实在和最高本体。
这非常难得。
孔子认为在他的学生中,颜回是最好的。
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仁”是一种完美的人格,也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天地境界,颜回可以保持这种境界达三个月之久,其余的学生,不过是偶尔能达到这种境界。
孔子自谦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可见达到“仁”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是很少的。
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会达到“仁者与物浑然一体”,天下无美而无不美。
最后,孔子为了实践自己的审美理想,又提出了“为仁由己”的原则。
孔子讲:“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意思是说,实行“仁”(或做到“仁”),主要在于自己。
表现了孔子对自觉性的高扬,也表现了孔子对主观能动性的强调。
孔子美学思想的超越性探究
28贼。
可她每次去小银匠铺子里时,仍会暂时忘掉耻辱,忘掉恐惧,满心欢喜的祈求:“这日子真好,老天爷,就让俺这样过下去……”。
[6]多么卑微的祈求,即使丧失了一切,只要能享受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尊重与爱情,碧兰就认为是值得的。
碧兰的放纵与反抗本身,流露出了人类原始的生命活力,她反抗的不只是封建礼教给予她的肉体上的摧残,更是反抗封建道德给她精神上的折磨。
她在压抑与放纵之间矛盾、徘徊,体现了一个封建女性反抗的艰难,但她最终抛弃一切的大胆和勇敢,又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本能力量和魅力,具有积极向上的世俗意义。
三、死亡在这场道德与人性冲突的较量中,碧兰倾其所有。
弱小无力的她在反抗中竭尽全力,但对手却过于强大,过于黑暗。
尽管触到了生命的美好,她却无力留住那份希望与光明,最终仍摆脱不了令人心酸的命运,逃脱不了被黑暗吞噬的悲惨结局。
在男权至上封建社会里,女性只能是男人的附属物,自由、尊严与爱情,只能是她们遥不可及的一份奢望。
碧兰的觉醒只能带给她更大的痛苦,她的反抗只会使她的生命更为短促。
她最终死在她那表面清正廉洁、背地贪赃枉法,表面亲切有加、背后心狠手辣的公公的阴谋诡计之中。
碧兰所处的时代环境,决定了她的所作所为是宗法、世俗所不容的;碧兰所处时代的道德标准,决定了她的反抗得不到任何关爱与同情。
因此,她不能不死亡,也不能不被毁灭。
从某种意义上讲,碧兰的悲剧不是她一个人的。
她只是封建社会千万个女性中的一个,但她又不同于那千千万万女性中的一般女人,因为她为自己的命运抗争过,尽管结局是灭亡,但她毕竟曾得到过属于她自己的短暂快乐,得到了她渴望的自尊与爱情。
碧兰不止一次的在心中欢喜着她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男人的妻子,她不止一次的在心中酝酿着,她终有一天会光明正大的嫁到小银匠家去,她也曾大胆的告诉老银匠:“从今以后,你就把我看成你的儿媳……”[7]直至临死前,她依然想用行动完成她为人妻为人母的梦想,她喊出的最后一句话是让她生出那个孩子!碧兰短暂的一生都在与她的生存困境做不屈的抗争,她的一生似乎是中国封建女性反抗史的缩影。
功能之美:孔子美学的内在维度
功能之美:孔子美学的内在维度马鸿奎【摘要】孔子美学向来被视为是功利的实用主义,饱受批评.当代美学对\"审美无功利\"观念的反思以及对价值论美学的深化,为重新阐释孔子美学提供新的历史契机.区别于外在功能,内在功能是事物是其所是的根本原因.从内在功能角度对\"兴观群怨\"说加以阐释,可以发现孔子美学的内在逻辑:根源于审美对象之材料和结构的内在功能,使得审美对象呈现出特定的功能之美审美特性.孔子美学内在功能维度的发掘既揭示出孔子美学的普遍意义,同时也是对当代美学思潮的呼应.【期刊名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6)003【总页数】7页(P120-126)【关键词】孔子美学;兴观群怨;功能之美;审美特性;内在功能【作者】马鸿奎【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2.2现代美学视野中,孔子的美学思想常常被批评为是功利的实用主义。
立足于当代美学新思潮对现代美学理论体系的反思和超越,重新审视孔子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对批判的反思刘若愚在谈到儒家文艺理论时曾说,“实用理论是基于文学的达到政治、社会、道德或教育目的的手段这种概念;由于得到儒家的赞许,它在中国传统批评中,是最有影响力的”[1]227;“孔子的文学概念主要是实用的”[1]237。
施友忠则尖锐地批评道,“儒家常常把道德的问题和文艺的问题,混为一谈”“孔子重文的思想抵不过他那实用的动机”[2]152。
李泽厚在对比儒道美学时,也提到“儒家由于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3]49。
现代美学视野中,艺术和审美世界自足自律,独立于社会伦理之外;而孔子美学强调艺术和审美为伦理教化服务。
孔子将艺术置于政治的场域,赋予审美以伦理的价值和意味,使得艺术和审美沦为政治教化的手段而失去了其独立性。
这就是孔子美学招致严厉批评原因所在。
从“侍坐”篇看孔子生命美学之超越性
从“侍坐”篇看孔子生命美学之超越性作者:张雅凡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09期摘要“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字数最多(共有三百九十三字)的一篇文章,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讨论人生的一次场景。
面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不同回答,孔子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从孔子反应中我们可以从生命美学的角度去理解孔子的生命美学。
而四个学生的不同理想也是大不相同,孔子的回答虽然看似不同但在其背后的对他人的认同不可忽视,遂本文从超越论的观点去探讨孔子的生命美学。
得出孔子的生命美学在超越性上的一些特质。
关键词《论语》孔子生命美学超越中图分类号:B222.3 文献标识码:A0绪论生命美学在中国的首倡应当是1985年前后,之后生命美学成为美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
超越一词的哲学意涵传入中国也有一段时间了,牟宗三和唐君毅后来在康德的超越上加以中国本土化,创造了中国的“内在超越”理念。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其生命美学也被多次讨论。
《论语·先进》中“侍坐”一篇是孔子和四个学生来讨论如果“被知”会有怎样的作为,其实也是对人生的探讨。
四个学生想法不一,孔子的反应也不一样,此处用境界论的眼光去探讨孔子的生命美学,笔者认为是有发挥空间的。
前人对《侍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方法,曾皙回答的内涵以及孔子之志向去讨论。
笔者认为探讨孔子的想法光是探讨曾皙的说法是不够的,需从前后的回答去总和探讨。
笔者认为孔子的生命美学应当集中在超越之解上。
1生命美学生命美学究竟从本质上讲是什么,很难被精准的用语言定义。
认识论下的美学以及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都认为“美是客观的”,是“历史实践”的。
中国生命美学代表人物潘知常指出这样的对美学的研究角度是有偏颇的。
正如潘知常对审美动作的论述,他认为“审美活动是进入审美关系之际的人类生命活动,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需要,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需要的满足,同时,它又是一种以审美愉悦(“主观的普遍必然性”)为特征的特殊价值活动、意义活动。
【课外阅读】从“五美”看孔子美学思想的特点
【课外阅读】从“五美”看孔子美学思想的特点孔子美学思想的实质与特点,诸如它的狭隘的阶级性和政治功利性,它的先验论性质和政治道德化倾向一样,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在他关于抽象的内在美的观念中。
在伐国,关于抽象的内在美的观念早在孔子之前就已产生了。
昊季扎至鲁观乐,评论“二南”时说:“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他根据古代流行的“乐象其德”的见解,把“二南”所体现的“王化之基”肯为美,这种美就是一种油象的内在美。
孔子继承了关于这美的观念并作了一定的发展,从而使它成为他的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对于事物的一种审美评价,孔子所说的抽象的内在美由于受着他的奴隶主阶级立场的制约,而有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它并非包括所有客观事物,而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领域,如政治、思想、道德、修养等等,是对于这些特定事物的审美评价。
其具体表现形态则主要是品德修养的美,为人处世的美等。
这些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以一种特定的政治思想为基础,并且与从政的实践密不可分。
孔子说:“遵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论语·尧曰》),他把“遵五美”“屏四恶”作为从政的必要条件,这就从美与政治的关系上向我们揭示了抽象的内在美的本质。
特别是“五美”与“四恶”对举,一反一正,鲜明对立,从这里入手或许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孔子美学思想本质的不同侧面。
“五美”是指“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同上)从内容看,最重要的是“欲而不贪”。
孔子对它的解释是“欲仁得仁,又焉贪?”这是说君子从政要努力追求仁义,即要爱人重义,不贪图财利。
君子有“九思”,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见得思义”。
(《季氏》)“见得思义”是完善道德的开始,而“克己复礼”,讲求仁义,乐道好施,不为财利所动,是君子道德的最高表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小人所以缺乏这种抽象的内在美,原因也在于此。
这就是说,这种美只能为君子独占而与小人根本无关。
孔子美学
试论孔子美学及其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已经成为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孔子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源头之一,在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孔子美学的主要内容:(一)孔子的“美”的理念美与善是孔子美学的核心,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美表现在内在特征而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美的事物不等于美。
孔子主要从伦理的角度看待美,美是与人的道德本性相关联的一种外在形式。
事物美不美要看它是否合乎道德本性。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文质彬彬”是美与善结合的表述,“文质彬彬”强调“文”与“质”,“美”与“善”的统一。
在这里,“质”是内容,就人来说,指的是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是形式,就人来说,指的是人的风度、言谈举止、服饰等外部形象。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很好,富有仁爱之心,但外部形象欠缺,未免粗野;反过来,一个人外部形象好,衣着得体,但品德不好、自私自利,则未免虚浮,只有“文”与“质”统一起来,方为一个“君子”。
(二)孔子的艺术思想孔子说:“吾不试,故艺”。
首先,孔子认为,艺术是实现仁道的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这就是艺术的本质,通过艺术的熏陶,能使人能够且愿意去做好事。
即艺术与道是相辅相成的。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作为诗的艺术是人性的开端,而作为乐的艺术是人性的完成。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美学的艺术是道的充分实现。
此外,在孔子看来,所有的艺术的评价尺度和根本特点是“和”或者说“中庸”。
孔子提出“过犹不及”,既反对“过”,也反对“不及”,偏执一端最终会走向极端。
克服“过”和“不及”弊端最好的方法是折中、调和,从而使两者达到和谐相宜,恰到好处。
“过”则节制,“不及”则补充,断“过”而补“不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美学的内在超越结构郭持华(杭州师范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5) 摘 要:孔子的“仁”,是一种人性的理想状态,在主体求仁、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中,诗、礼、乐等艺术起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超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Coufuc ius’Aesthetics of Self-tran scendence StructureGUO Ch ihuaAbstract:Confucius’R en(Benevo lence)is an ideal state of hum anity.Such arts as the Poetry,the R ites and theM usic p lay a key ro le in the course of the subject’s seek ing after R en and realizing self-transcendence.Key words:transcendence,start&p ro sper w ith poetry eztablish w ith rites,accomp lish w ith m usic 1、人而不仁:审美超越的起点孔子身处中国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天下有道”向“天下无道”过渡的大变动时代,深深忧虑于“礼崩乐坏”的社会政治局面,不仅身体力行、汲汲乎周游列国谋求实施其“正民”、“富民”、“教民”之道,并且在对古代礼乐文化传统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逻辑的角度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致力于个体人格修养,并通过个体人格修养去建构社会规范、正面承担社会历史的政治伦理责任的哲学,亦即后世所谓“修己而安人”、“内圣而外王”的孔门仁学。
力图解决现实历史中社会政治问题这一伟大使命,注定了孔子不可能像古希腊智者一样,孜孜以求于对外在的、客观的世界本体作形而上的思辨与阐释。
相反,对现实人生和人生现实的密切关注,赋予了孔子之思以鲜明的人学色彩。
从而“为生民立命”、对人的本性作出规定,不得不被孔子纳入操思。
儒学经典《中庸》引孔子之言“仁者,人也”,这被孔子规定为“人”的本性收稿日期:2000—04—12的东西就是“仁”。
《论语》一书记载孔子讲“仁”达百余次,其涵义宽泛而多变,每次讲法都不尽相同,以致后世注疏者抉微索隐阐明大义时往往歧见纷呈、莫衷一是。
本文认为,“仁”是孔子通过对上古礼乐文化传统的反思,将礼乐之道内化而成的理想的主体人性。
首先,就“仁”的内涵而论,它是礼乐之中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道。
《阳货》篇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按孔子之意,礼乐的根本并不在其繁缛的节文仪式(玉帛、钟鼓),而是隐藏在诸种具体规范背后的形上之道一面,即礼乐的原则或精神实质。
这礼乐之道是什么?简洁地说,一曰等差、二曰博爱。
礼乐传统源远流长,从传说中神农造琴、舜弹五弦琴而治天下,到有史料记载的周公“制礼作乐”。
礼乐相济一直是华夏民族赖以化邦育民、齐家治国的法宝。
《礼记・乐记》云:“乐统同,礼弁异”、“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万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可见礼乐基本上是一种整合社会、协调人际关2000年9月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 o l.13,N o.3第13卷 第3期Journal of J iaxing Co llege Sep.2000系、规范人的行为的人文文化。
它使混乱未凿的原始人群有君臣、上下、尊卑、贵贱之分,又使他们在血缘基础上由“亲”及人,由“爱有等差”而“泛爱众”,在整个社会建立起一种既有严格等级秩序又具有某种“博爱”的人道关系。
因之,“等差”和“博爱”可视为是先圣人制礼作乐以求社会长治久安、人际谐和有序的本根和核心原则。
一切有形可见、有范可依的礼乐仪式都不过是“等差”和“博爱”这种内在之道的外化显现、具体演绎而已。
礼乐不是孔子的创造,但礼乐之道是孔子的新阐释。
他以“仁”概括之,曰“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颜渊》)。
其次,就仁的性质而论,它是主体人性的内在欲求。
孔子一再强调自己“述而不作”(《述而》),“吾从周”、“梦见周公”(《八佾》)……其意确是要维护、复活周公的礼乐文化传统。
但春秋之世,“民散久矣”(《子张》),单纯视周礼为外在规范已经不能维系人心,单纯用强制手段已经不能使人们遵守和履行周礼,因之,要复周礼不得不另辟蹊径。
孔子为此而煞费苦心,他一方面从具体的礼乐仪文中抽象、剔剥出一种精神原则性的道,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把这种礼乐之道——仁牢牢置根在人的情感心理中,置根在个人对理想人性的自觉追求中。
后者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群体的社会规范如何才能与个体的心理欲求溶为一体?外在的强制规范如何才能内化为人的生活的自觉理念?且看孔子的解释。
《阳货》篇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子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这里,孔子把“三年之丧”的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对父母的情感即亲子之爱,实质是把“礼”是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欲求。
因为守丧是尽“孝”礼,而:“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
仁的根本就是孝悌,其基本内涵——等差和博爱系由尊长(孝)、爱幼(悌)演化而来。
既然孝悌建筑在日常亲子之爱上,那么仁也是根置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骨肉情感中。
最终结果是,仁被人性化、心理化,在人身上生稳了根。
礼在仁中,仁在情感心理、人性欲求中。
从而,礼所代表的等级制度、伦理规范不过是从情感心理辐射开去的产物而已,也有赖于个体的情感心理来建立。
故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颜渊》)。
仁被内化为个体追求自我超越、人性圆满的内在欲求。
仁虽然最后奠基在个体的情感心理和人性欲求中,但它毕竟已经上升并抽象为群体的礼乐之道。
所以,孔子并不像其后继者孟子那样将仁视作先天的德性,而是把它作为人性的一种理想状态而提出。
在孔子看来,现实社会中委实仁人志士太少,“人而不仁”者太多,以致令他反复慨叹“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里仁》),“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而所谓“礼崩乐坏”,也并非礼乐的仪式程序遭到歪曲删改,恰恰是礼乐之道——仁被置而不顾,方出现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这种僭越礼制的社会现象。
因之,孔子更为关注的是个体如何求得仁以实现自我的超越和人性的圆满。
整个一部《论语》,一以贯之的便不外是修己之道、求仁之方。
后世学者陈淳谓“孔门教人,求仁为大”①;可说是入木三分之见。
仁既然植根在个体的情感心理中,那么,在修己求仁的内圣之途中,以情感为核心的诗乐等艺术审美有何关键性作用?孔子为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审美与人性超越《阳货》篇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之相近,是因为人人都具有亲人之爱等日常情感心理,从而禀有求仁趋仁的潜在本性。
但仁作为礼乐之道,又毕竟超越了个体的狭・13・ 第3期 郭持华:孔子美学的内在超越结构隘性,代表了群体的社会伦理,只是人性的一种理想状态。
因而,习染、文饰的功夫不可或缺。
习之好坏,文之成败,直接关系到离仁的远近,即理想人性的完美与否。
在这样一条艰难卓绝、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修己之途中,陶冶性灵、铸造情感的诗、礼、乐等艺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先说“兴于诗”。
包咸注“兴于诗”曰:“兴,起也。
言修身当学诗”。
学“诗”何以成为修己求仁的基础?其一,从功能上看,诗艺术能诱导、铸造并进而规范人的情感。
“诗可以兴”,它能感发人的志意,振奋人的精神,启迪人的智慧,美化人的心灵,在情的触发与升华中激起人们对善的追求和热爱,使人心宛如被春风唤醒了的河流滔滔奔向开阔明朗之境。
诗又“可以怨”,既保障了日常情感的合理渲泄,又使之“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被锤炼、建造在相对平宁和谐的形式中,得到适度陶冶和规范。
其二,从其性质上看,“诗言志”,它既非现实事物图景的简单再现,也非一己自然性情之主观表现,而毋宁说是抒发诗人心所向往之的志向远大、高洁志趣。
先秦时代将“志”理解为怀抱,旨在强调诗所言说、传达的东西主要是人在意念上目的上对人自身生存状态及理想人格的一种前景性展望。
孔子说士“志于道”,将礼乐之道、理想人格明确规定为“志”的本根和旨归,使“言志”和“载道”获得了内在统一。
从而,学诗与求仁被紧紧绑在同一根藤蔓上,成为个体道德自我完善与人性内在超越的途径之一。
其次,关于“立于礼”。
孔子“诗”、“礼”、“乐”并举,“礼”如同“诗”、“乐”一样,似应被理解为是一种人生的艺术。
从考据和训诂的角度看,“礼”字表示向神恭敬地呈现祭品的一种崇高、优雅的动作。
“礼”字的最初含义是敬神典礼的文雅精神。
如果把这种精神应用到实际生活上并且作为行为的标准,那么人的行为就会崇高而文质彬彬了。
因而,“礼”的延伸意可以说是举止文雅的艺术或一种优雅和模范行动的体系。
不仅其动作、行为、表情、言语、服饰、色彩等一系列感性形式均与“美”有关,而且在内在维度上“礼”与人的心理情感紧密相连,直接关乎人心的向善求仁和人性的圆满生成。
现代新儒家冯友兰抓住这一点,指出“儒家所宣传的丧礼葬礼,是诗与艺术而非宗教”②,这是颇富创意的见解。
《论语》说“立于礼”,又说“不学礼,无以立”,认为人只有在礼艺术中才能建立和成熟为人。
这实际是视礼为人性的要源,赋予规范日常生活的礼以神圣的意义和崇高的位置。
这条思路在《左传》中亦有例证。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又“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③。
一方面将“礼”神圣化为天地之经纬、民性之所由生,另一方面又把“赴礼”看成人性生成之根本途径。
“礼”艺术使人“立”、使人性“成”的核心在于,它不只是“仪”,还体现内在的形上之道——仁,从而包括对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心理的规范和陶冶。
杜预注上《左传》引文说,“为礼以制好恶喜怒哀乐六志,使不过节”。
孔颖达疏说:“此六志,礼记谓之六情。
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发而皆中节”与杜预的“使不过节”系同一意思,都是指人的各种情感心理必须接受礼的规范、要求、塑造,所突出的正是礼艺术对人内在本性之开掘和个体人格之修养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礼艺术要求人们从心理到身体,以实际行动来参与、接近、契合某一神圣的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在崇高文雅的进退俯仰中,个体的感性行为、动作、言语、情感都严格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程序。
从而,外在之美和内心之善一同得到陶冶。
最后,关于“成于乐”。
包咸注曰:“乐所以成性”。
刘宝楠《论语正义》曰:“乐以治性,・23・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3卷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
乐艺术通过对人的情操进行感化和陶冶,使人的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最后达到理想人格的完成和理想人性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