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
高中思想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优质教学课件
人类才对他们有了深入的理解。目前,日本动物行为专
家使用高速相机发现,狗看到主人时会扬起眼眉,首次
看到陌生人时会竖起耳朵,不同的面部表情可映射出控
制情绪的大脑活动性,上述活动证明了
① 人们借助于认识工具扩展了人类认识的来源
② 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 通过科技设备获取第一手资料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组 :
1、中国高铁的发展离
1、铁路工作人员 铺设铁路这一实 践 活动由哪些要 素构 成?是不是 想怎么 铺就怎么
第二组 :
中国高铁由 “四纵四横” 到“八纵八 横”建设与
不开铁路科研人员、 铁路工人的努力也离 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 ,这说明实践具有 什 么特点?
铺?
燕 子筑巢有
2 、中国高铁时度由
毛泽东
④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
C②④ D③④
4 、下列诗句中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哲学寓意 相近的是 A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D B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5 、法国人塞尔日 . 阿洛什和美国人戴维 . 为茵兰德因
三、认识反作用于 实 践
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
实践是
认 识的
基础
实践
(决 定
()反方 法 论 要 求作用 )来自: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
•点重 视 科 学 理 论 的 指 导 用作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 力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 标准
高二政治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前案)课标要求了解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实践活动的特性,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核心素养1.科学精神:理解实践的含义,区分实践的各个特征,把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2.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与实践1.认识(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_______。
(2)两个阶段: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________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________。
②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________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________、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________和表象三种形式。
③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________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________、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________的认识,包括概念、________和推理三种形式。
④感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___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___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________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实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____的物质性活动。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________为主体、以________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________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________。
(2)基本形式基本的实践活动有改造自然的________、变革________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________等。
(3)特征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________、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具有________。
②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________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________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________发展着的。
高二政治2.6《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新人教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过程:一、巩固复习(5分钟)唯物论的主要哲理有哪些?二、新授(25分钟)1.实践及其特点⑴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实践是以为主体、以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②实践是一种活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区别于人的认识活动、理论活动。
学生分析:杜威、费尔巴哈、黑格尔对实践的理解与马克思的实践观有何差别?(投影)⑵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学生讨论: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投影)②实践具有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改造自然界还是改造人类社会,实践都是在指导下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中的人的活动。
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3)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一是,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其中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例1、(06年重庆)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①医生治病②法官办案③文艺演出④调节分配结构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④例2、报告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
实践没有止境,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A历史性 B.社会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要获得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要么参加社会实践,要么学习书本知识,即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
但是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知识来源于。
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学生区分:“认识的来源”与“获取认识的途径”(投影)◇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44)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高二】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高二】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目标:1、知识目标:(1)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2、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对旧唯物主义实践意义的理解的比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情绪、态度、价值观和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要点: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难点: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内容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程)马克思生前最喜爱的一则寓言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不懂。
”船夫说。
“你失去了生命价值的三分之一,”哲学家说。
“你懂哲学吗?”“更不懂。
”哲学家叹了口气:“那么你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价值!”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不,不!”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真理?――说明了我们不单要有认识,更重要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中。
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要理解良好实践的含义,我们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指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
――也就是说,作为实践,它必定是人的活动,其主体只能是人,像牛耕地、蜜蜂建巢都不是实践。
第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活动,它可以将概念存在转化为现实存在。
实践是一种现实活动,它不同于概念活动。
此外,实践可以将我们大脑中的概念意识转化为现实中的某种东西。
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1.蜜蜂筑巢2。
教师讲课。
学生们努力学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关于克隆人的争论。
克隆羊“多莉”问世――属于实践活动的有4、6(过渡)我们理解实践的意义。
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之后,华国锋 担任党政军最高领导职务。他不但没有勇气纠正毛泽东 晚年的错误,反而批准“两报一刊”( 《人民日报》、 《红旗》杂志、《解放军报》 )1977年2月7日在社论 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凡是毛主 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既不足以维护毛泽东的历 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更不可能使党从极“左” 思想教条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两个凡是”提出后,遭到了邓小平、陈云等人的 坚决反对,并引发了全党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 讨论。
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改造社会: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想一想” :袁隆平的成就 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成就吗?
A.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 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B.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 系中的人,他们离不开与 社会各方面的联系; C.他们的实践活空(前苏联)
古代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对季节的 需要产生了古代天文学;农业提水灌 溉、城市建筑、手工业、航海的需要 产生了古代力学;测量土地面积、计 算时间、制造机械的需要产生了古代 数学. “久病成良医”这句话包含什么道理?
巧 对 对 联
竹 篮 装 笋 母 怀 儿
(丫鬟)
稻 草 捆 秧 父 抱 子
(农夫)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①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 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 血问题,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残废和 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 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 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 认识的标准。 ④为救人而输血失败的原因,直至发 现人的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 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高二【思想政治(统编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 事物,如果不超出认识的范围,人们就无法 判定其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 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 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 是否相符合。
从西红柿的食用之谜被解开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 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 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 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阅读与思考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 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 向前进。”
荀子提出,没有什么“生而知之”,而是“求之 而后得”,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性”,而是 后天学习积累而成。
上述三种关于认识的观点有何不同?
1.认识与实践 (1)什么是认识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认识过程的阶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初级阶段)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 内 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 区 涵 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 别 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 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 目的。 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 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 义。
本课小结
1.认识与实践 (1)认识是什么: ①认识的含义;②认识过程的阶段 (2)实践是什么: ①实践的含义; ②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 ③实践的特点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选教案优秀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中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选教案优秀范文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理念是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针对高二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特点,重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力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引领中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现象,能为自己将来的生活与实践做一点有价值的指导,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高二政治必修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设计教案可以看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前奏,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断,深化对实践本身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讨论来升华对实践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三、教学策略高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同时本课的标题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引入“实践”,来学习“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后回归实践概念本身,让学生在已有哲学基础上来理解实践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课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每组有两张任务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我们仿照江苏卫视综艺节目《非常了得》,即选手给出信息,由嘉宾来判断是真是假。
我们的六组同学就是今天的嘉宾,请打开手中的任务卡1,要求是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一起来判断下面五个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后由小组代表来回答,同时还要告诉大家你的判断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展示五个命题: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月球表面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减少5.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副板书:判断从哪儿获得)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汇总答案教师讲解:苹果到底哪里最甜,羽毛与铁球是否同时落地,酱油吃多了会不会变黑,地铁价格会不会影响人们乘坐,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对于这些认识的判断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高二政治学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高二政治学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
下面是本文库为您推荐高二政治学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学习目标】--导1、识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重难点】重难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一、基础梳理--思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什么2、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几个4、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6、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合作探究--议、展、评1、下列谚语主要体现的哲理归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2)吃一堑,长一智(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5)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
(6)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7)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8)学以致用(9)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20世纪20年代,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
抗生素问世后,1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了救治,抗生素成为应用最广的治疗药品。
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使人们发现,抗生素具有导致血液疾病和产生耐药性等弊端。
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灵丹妙药。
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
以上材料是怎么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三、自我检测--检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③实践出真知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③④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
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
届高二政治新课标课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必修
特别提醒: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 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实践可以(kěyǐ)表现为单个人的 活动。
第十三页,共38页。
(2011·全国)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 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tiáojiàn)下热量 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tiáojiàn) 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 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 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 )。
第三页,共38页。
3.想一想,是什么(shén me)力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提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 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的需要,尤其是生产 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第四页,共38页。
4.(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以上说法的理解。 (2)你认为是非能够说清楚吗?怎样才能说清楚? 提示:(1)庄子在这里陷入了不可知论,认为找不到一个标 准判断是非。 (2)是非是能够说清楚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判断 是非的标准也要看事实,看实践的结果。 教材(jiàocái)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入探究是非 或真理的标准问题。
(3)探究(tànjiū)世界规律科的学实验
活动。
第十页,共38页。
有人认为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试评价这一 观点。 提示(tíshì):(1)这种看法好像是既看到了实践的客观性,又看到了实 践的主观性,其实,它割裂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 一,因而是错误的。 (2)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等诸要素是客观的,因而由实践诸要素 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但实践是人 的活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实践不是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的活动。我们不能 把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割裂开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高二政治 第六课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简要评析漫画中老者与农夫的观点
高二政治 第六课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认 识 从 哪 里 来 ?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一切真知都来 源于实践 个人知识可以通 过学习获取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2.实践的特点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实践是主观能 动性的活动 原因 表现 实践主体 的能动性 实践主体 的创造性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高二政治 第六课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类 在期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出新 的生存空间。进行火星探测之旅的美国“勇气”号 和“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用更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 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是否还尚存微量生物的迹 象。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 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 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 一吃。 ———毛泽东
高二政治 第六课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思考:课本第44页问题
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揭开的?从中我们 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可见,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 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 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荀子
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使用 手段都是客观的,建设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 其运动规律制约的。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是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为了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科研团 队从配方调整、结构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到渗 水漏水检测,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精细考量、严格的 工艺检测以及多种形式的验证才能达标。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是单个 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科研团队的集体智慧,并且港 珠澳大桥的建设经历了提出想法、设计图纸、开工建 设等历史过程。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海底沉 管隧道,其技术复杂性、施工难度、施工风险都极具挑战。要达到 港珠澳大桥120年使用寿命的高标准高要求,海底沉管隧道必须保 证沉管不渗漏、经受住时间和海水的考验。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就 会导致海水渗漏,就会锈蚀钢筋影响海底隧道的使用寿命。为了降 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从配方调整、结构设计、施工过程、质量控 制到渗水漏水检测,每一道工序都要经过精细考量、严格的工艺检 测以及多种形式的验证。沉管预制技术攻关团队在克服了各种困难 的基础上耗费两年时间进行了1000多次的比对试验,终于研究出提 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创造了近100万方混凝土无裂 缝的奇迹。这一成果为确保沉管120年的使用寿命提供了关键技术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结合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理解实践的特点,了解建设港珠澳大桥的科技突破,增强自信心。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举例说明生活 (2)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实践的产物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误区澄清] 月球探测是以获得对月球真理性认识为目的。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对号入座
有目的、有意识的 改造活动 受客观事物及其运 动规律制约 一定社会关系中的 人的活动
主观能 动性 客观物 质性
社会历 史性
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1、蜜蜂筑巢与建筑工人盖房子最本质
的区别是什么?
主观能动性
2、《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独自 在荒岛上生活了许多年,搭帐篷,种
庄稼,他这种单个人的实践活动还具 有社会性吗?
不会游泳 怎能下水
不下水,怎能 学会游泳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自主探究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 1、什么是实践? 一切物质性活动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实践为什么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含义 人们
客观世界 物质性 活动
主体 对象 直接现实 性活动
自然界 人类社会
非纯主观 思维活动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这一观点的?
马来西亚土地 马来西亚土地集团
经圆满完成咯接驾事宜 于是王爷也打算忙完手头の事情就放心踏实地回府里 鉴于昨天晚上水清の那各仓皇逃窜 他担心今天过去又打咯她壹各措手别及 所以才会特意吩咐壹各 小苏拉 赶快回府里给年侧福晋传口信 告诉她晚上他会过去 结果王爷虽然被皇上放咯假 却是被他の十六弟叫住咯 十六小格那壹次伴驾随行热河 壹去就是四各多月 虽然前些天 王爷去咯密云 但那两天十六小格正好被皇上派去恭送两位蒙古王爷 待他送完壹程之后赶回圣驾左右之时 王爷又已经提前动身回咯京城 由于四各来月别见他の四哥 两兄弟平时 关系又相处甚好 于是十六小格壹看今天皇上没什么啥啊事情 回京又早 大家都清闲下来 于是就拉上王爷壹起去坐壹坐 聊壹聊 第壹卷 第873章 守约王爷只是吩咐小苏拉去给 年侧福晋传他今天要去怡然居の口信 并没什么说啥啊时候过去 又是好久别见十六小格 那是除十三小格以外 与他关系最为交好の兄弟 所以对于十六小格の提议 王爷当然想也 没想地就同意咯 两各人由于好久别见 此番相见宾主尽欢 原本只是打算坐壹坐 聊壹聊 后来实在是意犹未尽 两人别但移到咯酒楼 更是又派人叫来咯十三小格 十三小格の酒量 甚是惊人 在诸皇子中很少有人能与他匹敌 于是那壹场临时聚会下来 竟然持续咯将近三更天の样子 由于皇上回咯京城 明天还有早朝 兄弟三人才别得别竟犹未尽地散咯宴席 否 则定会是壹醉方休到天明 虽然是最亲厚の兄弟之间の聚会 由于王爷并别是海量之人 所以即使是见到咯久违の十六小格 还有酒量极高の十三小格坐陪 他今天喝酒仍是很有节制 尽管很有节制 从持续咯将近两各多时辰の宴席撤下来 浑身上下自然是带着壹股浓烈の酒气 回到王府之后已经是三更天 又是壹身酒气熏天 秦顺儿也别晓得他曾经给怡然居传过 口信 所以想当然地将王爷搀回到咯朗吟阁 而且是直接搀回咯后院卧房 先是服侍他喝咯醒酒汤 又沐浴更衣洗漱壹番 就赶快将他安置在咯床上 熄咯烛火就悄悄退到咯外间 即使 已经躺在咯床上 即使因为酒精の作用而头脑昏昏沉沉 可是他总觉得有件事情还没什么办利落 想来想去 他终于想起来咯 他现在应该躺在怡然居の床上才对!那时他才发觉犯咯 壹各大错误 竟然没什么派人再给她传各口信儿 说他今天别过去咯 即使别看更漏他也晓得 现在至少已经是三更天 而水清壹惯早睡早起 那各时候早就应该安置咯 他若是过去 又要吵得她壹晚上都别得安生 既然今天已经是那各样子 只有明天再去给她赔壹各别是 虽然决定明天再去给水清赔各别是 可是他の心里还是别踏实 言而无信非君子也 即使她 已经睡下来 但是他过去壹趟 就算是别吵醒她 别跟她说啥啊话 只要是他过去咯 也算是遵守咯承诺 是各守信之人 壹想到那里 他又强撑着身子从床上起来 由于已经洗漱完毕 换好咯亵衣亵裤 懒得再来回折腾 于是就让秦顺儿给他随便拣咯件外袍 直接披在身上就去咯怡然居 当他走到怡然居大门口の时候 望着那扇虚掩の院门 平生第壹次没什么吃咯 那各院子の闭门羮 既令他惊讶万分 更是令他感动别已 今天他根本就没什么抱着她给他留门の幻想 壹来是因为他の失信食言 二来都已经三更天咯 惯常早睡早起の水清早就该 歇息 以前他以为她会留门の时候 他永远都是吃咯闭门羮 而今天他以为她会给他吃闭门羮の时候 却是有壹扇门 壹直在等候 望着那扇专门他而留の院门 他想也没想 抬手就推 开咯 第壹卷 第874章 背运由于早早得咯他要过来の口信 整各院子全都处于壹级备战状态 所以他只是推咯壹下院门 立即就见到咯小柱子赶过来向他请安 其余の奴才们全都各 就各位 恭候他の大驾光临 他暗自庆幸 幸亏他过来 否则真是……远远地 那束温暖の烛光正从“灯塔”中放射出耀眼の光芒 指引着他前进の方向 此刻の水清又累又困地趴在桌 子上正睡得香甜 而月影也是因为累咯整整壹天 而且随着时间壹点点地推移 从壹更天壹直等到三更天 最后竟也体力别支 终于别知别觉地歪倒在门边の小矮凳上 所以
高二政治课件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新必修4
登陆,并于3月2日传回资料,使人们认识到火
星过去(guòqù)曾有过水资源,这个红色星球上
可能存在过生命,这说明现代实践的发展,提
供了新的认识工具,不断推动着人们认识的发
展。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2、实践(shíjiàn)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火车,轮子与铁
轨(tiějuǐ)摩擦产生阻 力,能达到的最高运
什么(shén me)是 社会性、历史性P?43
第十三页,共38页。
1961年人类 1969年人类 2004年勇气
(rénlèi)首次 (rénlèi)首次登 号登陆火星
升入太空实践是历月史(性美的活国动) (前苏联)
⑶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huǒxīng) (美国)
第十四页,共38页。
想一想
“三个代表”重要(zhòngyào) 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 是检验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准。
第三十页,共38页。
练习
1、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实践(shíjiàn) 《公民古代大发明家目鲁的班,在一次
攀登(pāndēng)山崖时,抓住一撮丝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谁对?
(农夫(nóngfū)的观点是对的)
第十七页,共38页。
农牧业生产
天文学
(shēng战ch争ǎn()zhàn孙zh子ēn兵g)法
改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
居里夫人科学实验(kē对xu镭é元素的认识
shíyàn)
……
……
实践
认识
说明了什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十八页,共38页。
茅草,被草叶的细齿划破了手,他
从这里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这
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三十一页,共38页。
高二政治必修二 高二政治必修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在课前做好教案是离不开的!为此,下面整理了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理解并掌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用实践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知识服务于实践。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由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突出地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正确理解该知识点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正确的人生观,学好下一阶段的知识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这块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初步接触,需要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环节首先是,导入新课部分通过播放“中国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自主创新”的新闻报道视频,提问学生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上的技术试验是一种什么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引出本框题的学习和对“实践”概念的介绍。
下面是讲解新课部分-----也就是本节课难点的教学--- 一、实践及其特点(板书)难点的突破首先多媒体展示荀子的一段话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创新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参考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断,深化对实践本身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讨论来升华对实践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课堂“精讲”】(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别。
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
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
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2)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3)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和历史性3.实践的基本形式。
教材“专家点评”阐述了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活动的形式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之一,理解这一内容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明确实践的具体形式是无限多样的,每一种实践活动都有它的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来自资源网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 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 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 以上诗文都说明了什么的重要性? 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性的活动。
对火星上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最核心的追求,人类在期 待与火星生物会面的同时,也在渴望开发出新的生存空间。 正在太空进行火星探测之旅的美国“勇气”号和“机遇” 号火星探测器将用更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 过生命,是否还尚存微量生物的迹象。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无论火星是否能成为孕育生命的摇篮, 对它的探索都将对保护地球起到积极的意义。 如果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其灭绝或仍旧存 在对地球都有借鉴作用;如果它从未有过生 命,那将证明火星一定缺少了某些适合生命 的独特元素,这也促使我们更加珍惜地球的 环境和资源。
1961年人类首次升 入太空(前苏联)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 2004年勇气号登陆 (美国) 火星(美国)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⑶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小结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 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单项选择
1、下面的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蜜蜂酿蜜
阅读全文,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什么是实践? 2、实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1、实践是人们改 造客观世界的一 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①⑤⑥⑦ )
下列属于实践的有(
①医生治病②蜜蜂筑巢③蚂蚁搬家④厦门海湾型城市战略研讨会 ⑤教师上课⑥防治禽流感⑦开采石油⑧学生看书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想一想
一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取得重大发现,以 至用他个人的名字来命名科学定理、定律。 他们的科学实验工作是否具有社会性?为什 么? (1)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2)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 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 (3)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⑴实践是客 观物质性活 动
构成实践的要素 是客观的物质的
实践的主体—人是客观的 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社会是客观的 实践的手段—工具和设备是客观的
三峡工程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 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 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 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C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D营业员售货 2、我国通过制定“十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 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 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 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一则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 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202页
问题: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哪里?
分析:人比蜜蜂高明之处在于,人能用意识指
导自己的行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改造世界的 活动。动物也能改变环境,造出精美的蜂房,但 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 动。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4、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5、恩格斯说:“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 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 标前进的特征。”这里强调的实践的特征是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实践具有目的意识性即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