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五时八教 化法四教共44页文档
教观纲宗1序
天台九祖
初祖龙树菩萨
二祖北齐慧文
三祖 南岳慧思
五祖 章安灌顶
六祖 法华智威
七祖天宫序者,端绪也。
教观纲宗科释
天台教观课程
绪 言
什么是天台宗
?
天台宗又称法华宗,这是 因为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 判释如来一代时教,将法 华经判为佛一生讲法的最 高经典。代表理论书籍有 《法华玄义》、《摩诃止 观》、《法华文句》,被 奉为天台三大部。
天台宗所依的主要经论
以《妙法莲华经》为本宗的根本经典, 以大智度论为指南, 以涅槃经为扶疏, 以大品经为观法, 引维摩、仁王等经以增信, 引佛性、宝性等论以助成。
修行 教 法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三论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即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一、三论宗:在印度称为“中观”学派,主要以弘传龙树、提婆的中观思想而得名,传人中国以后,以《中论》、《百论》、《二十门论》三部论立名为三论宗。
三论宗的主要思想是阐述般若思想,因此也有说是“般若宗”,由于般若思想是讲“性空”之理论,所以也称为“性空宗”。
三论宗在印度以中观学派的名称广泛传播,在传承上主要是师资授受相传,但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有一段时期没有明显的师资相承,只是从学统上相承。
二、唯识宗:是由印度弥勒、无著、世亲(又翻译做“天亲”)创立的宗派。
此宗主要依据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因为是依弥勒说、无着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的宗,所以叫瑜伽宗。
慈恩寺的创立与玄奘有关系,而玄奘在慈恩寺所建译场实际上是玄奘翻译佛典的基地。
窥基在玄奘圆寂之后,回到慈恩寺悉心研究唯识学经典,撰写了大量注疏,被称之为“慈恩法师”,唯识宗之所以能够成立且被称之为“慈恩宗”,与窥基的成就也有莫大的关系。
慈恩寺是唯识宗的祖庭地位是无可动摇、举世公认的。
现在的问题是,在新时期如何复兴唯识宗以便恢复慈恩寺的祖庭地位。
三、天台宗:是以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等为依据,吸收了印度传来的和中国发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统地组织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因为创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台山,所以叫天台宗。
宗义以五时八教为总纲,以一心三观、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此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
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教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叫五时。
八教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化仪四教为顿、渐、密、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
三观是修行的观法,即空观、假观、中道观。
此三观可以于一心中获得,名为一心三观。
天台宗资料
【新闻导入】2014年5月27日,创建于1400多年前的天台宗首次在它的发祥地——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矗立起了“象牙塔”,在庄严的礼仪活动后,浙江佛学院(筹)天台宗佛学院揭牌宣告成立,中国有了首个天台宗高等学府。
天台宗佛学院置于天台县万年禅寺之内。
万年禅寺发端于东晋,始建于唐,号称“佛国明珠”,南宋时曾列入“五山十刹”,兴极一时。
该寺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日僧荣西、道元曾先后来此求师学法,回去后分别创日本“临济宗”和“曹洞宗”。
学院两涧襟带、山阜拱卫,处于山抱水环之中。
院内殿宇宏敞,层楼叠阁,深山古寺,环境清幽。
【创始人】天台宗学统自称有九祖: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章安大师)、智威、慧威、玄朗、湛然。
另有以慧文禅师为初祖,或以智顗大师为初祖。
智者大师(公元538年~公元597年)为中国天台宗祖师(三祖,即以慧文、慧思为初祖、二祖)。
隋代荆州华容(湖北潜江西南)人,俗姓陈。
字德安。
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
七岁即好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诵持之。
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绪出家。
未久,随慧旷学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贤山,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诸经,二旬通达其义。
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苏山,参谒慧思,慧思为示普贤道场,讲说四安乐行,师遂居止之。
一日,诵法华经药王品,豁然开悟。
既而代慧思开讲筵,更受其付嘱入金陵弘传禅法。
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从而树立新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
智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
他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
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亦称法华宗。
自智顗以来,代代相传。
十一世纪初,因争论智顗《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分为山家和山外两派。
山外不久衰微,今所传者都是山家派。
因隋炀帝授予他智者之号,故世称『智者大师』。
《教观纲宗》已校对
教观纲宗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
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
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别以次第为观,圆以一心为观。
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
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别圆二种教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
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
就圆观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
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开权显实,则实融于权。
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
且约一代略判五时:一、华严时。
正说圆教兼说别教。
约化仪名顿。
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约化仪名渐初。
三、方等时,对三藏教半字生灭门,说通别圆教满字不生不灭门,约化仪名渐中。
四、般若时,带通别二权理,正说圆教实理,约化仪名渐后。
五、法华涅槃时,法华开三藏通别之权,唯显圆教之实,深明如来设教之始终,具发如来本迹之广远,约化仪名会渐归顿,亦名非顿非渐;涅槃重为未入实者,广谈常住,又为末世根钝,重扶三权,是以追说四教,追泯四教,约化仪亦名非顿非渐。
而秘密不定二种化仪,遍于前之四时,唯法华是显露,故非秘密;是决定,故非不定。
然此五时,有别有通,故须以别定通,摄通入别,方使教观咸悉不滥。
今先示五时八教图,次申通别五时论。
通别五时论(最宜先知)《法华玄义》云:“夫五味半满,论别,别有齐限;论通,通于初后。
”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时,十二年中,说三乘别教。
’若尔,过十二年,有宜闻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岂可不说?若说,则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说,则一段在后宜闻者,佛岂可不化也?定无此理。
经言:‘为声闻说四谛,乃至说六度,不止十二年。
’盖一代中,随宜闻者即说耳。
如四阿含、五部律,是为声闻说,乃讫于圣灭,即是其事,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人言:‘第三时,三十年中,说空宗,般若、维摩、思益。
天台宗
Ⅱ 性具善惡說
智顗說:“只惡性相即善性相,由惡有善,離惡 智顗說: 只惡性相即善性相,由惡有善, 無善。 善與惡本來具足于眾生本性之中。 無善。” 善與惡本來具足于眾生本性之中。 又說“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 又說“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 不淨即不滅。 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 不淨即不滅。” 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淨,是因 為諸法實相非染非淨,即染即淨。惡性、 為諸法實相非染非淨,即染即淨。惡性、善性均 為諸法實相所具足于一心之中。善惡淨染的諸法, 為諸法實相所具足于一心之中。善惡淨染的諸法, 既不是由清淨法性所生,也不是由濁染的識( 既不是由清淨法性所生,也不是由濁染的識(阿 賴耶識)所生,而是本來具足、自然存在的。 賴耶識)所生,而是本來具足、自然存在的。
(3)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是天臺宗修觀行時的觀法。 一念三千是天臺宗修觀行時的觀法。 臺宗修觀行時的觀法 一念:亦稱一念心,指心念活動之最短時刻, 一念:亦稱一念心,指心念活動之最短時刻, 當前現實的妄念; 當前現實的妄念; 三千:一切法,即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 三千:一切法,即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善惡、性 相差別之總現象。 相差別之總現象。 一念三千:即凡夫一念之中, 一念三千:即凡夫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間諸 法性相。 法性相。蓋天台宗思想即針對介爾一心即具三 千世間之迷悟諸法。 千世間之迷悟諸法。
5.天臺宗主要理論 5.天臺宗主要理論
(1)止观说 止、觀:靜止或止息一切境与妄念稱“止”,真智通達, 靜止或止息一切境与妄念稱“ 一切境与妄念稱 真智通達, 認識諸法,發起正智稱“ 認識諸法,發起正智稱“觀”。 由止成觀,由觀資止,兩者互成為止觀。 由止成觀,由觀資止,兩者互成為止觀。 止屬定,認識諸法皆空;觀屬慧,把握諸法實相,觀照 止屬定,認識諸法皆空;觀屬慧,把握諸法實相, 假有。 假有。
天台圆宗四教五时西谷名目 (2卷)〖〗
no.2376顯戒論卷之上前入唐受法沙門傳燈法師最澄撰稽首十方常寂光常住內證三身佛實報方便同居土大悲示現大日尊稽首十方真如性妙法一乘真實教四教五味權實等八萬法藏一切經稽首十方內眷屬大智大悲大三昧第一義諦和合僧軒前地上諸菩薩歸命臺藏盧舍那千華百億釋迦尊歸合佛性一實戒十重四十八輕戒歸命上座如來母文殊師利大菩薩歸命妙海王子等二十有餘菩薩眾歸命南岳大台等傳戒師師諸聖眾我今顯發一乘戒利樂一切諸有情為開圓戒造此論仰願常住深三寶冥護顯護無妨難傳戒護國盡後際二種生死諸有情防非觀惡護佛種開悟一心法性本自受法樂遊寂光恭聞。
在俗君子。
靡恃己長。
睇此沙門。
何談彼短。
噫乎守玄欲默。
圓戒將泯。
順世發言。
是非難絕。
是以。
造顯戒論。
時弘仁君。
伏惟皇帝陛下。
明等日月。
德同天地。
政行五常。
教信一味。
弘仁無外。
賢臣無隱。
佛日重光。
內證道興。
窟教大戒。
必可興顯之時。
蘭若禪窟。
必可建立之日。
所以舉三寺文。
請大乘院。
定文殊位。
望菩薩僧。
原夫。
賜白牛朝。
不用三車。
得家業夕。
何須除糞。
故經云。
正直捨方便。
但說無上道。
又云。
今所應作。
唯佛智慧。
當今六統。
振勢抑沒佛戒。
群釋憑口。
強慕對論。
三百刺心。
何得緘口。
且直筆代口。
以陳萬一。
伏願明君。
幸照殿最。
此論三卷。
有上中下。
錄其篇目。
先發大網。
云爾。
大網。
云爾。
顯戒論卷上。
爾篇。
十三明據。
開雲顯月篇第一。
開顯三寺所有國篇第二。
開示大日本國先大乘寺後兼行寺明據一。
開示建寺本願有差別明據二。
開示鳴鐘無遮建現事明據三。
開示初修業菩薩不同小乘寺明據四。
開示同小律儀菩薩不同小律儀菩薩明據五。
開示四種三昧院明據六。
開示大乘得定者明據七。
開示利他之故受小律儀明據八。
開示上品殊勝不大乘意明據九。
開示菩薩利他故外現聲聞相明據十。
開示叡山不類大天明據十一。
開法減後分部住持明據十三。
顯戒論卷中。
三篇。
二十九明據。
開顯文殊上座篇第三。
開示小乘上座明據十四。
開示大乘上座偈明據十五。
開示大唐文殊為上座親制明據十六。
開示前入唐留學僧不言上座明據十七。
佛教文化
对五时八教的理解佛陀讲法四十九年,因时间、地点和讲法对象的不同,其内容也就不同。
佛陀涅盘之后,弟子将佛陀讲法的内容整理成佛教经典。
佛经典籍浩如烟海,常人穷一生之力不能尽观。
佛经不仅数量多,其内容纷杂,高深奥妙,如何很好的总结整理这些佛经呢?就有判教这一说法。
就譬如儒家把书分为“经、史、子、集”这四部。
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就提出了“五时八教”的判教的方法。
用五时来判定佛陀讲法的时间次序;用八教则说明佛陀说法的法门和说法的仪式,可以说是按内容形式来分的。
五时,第一是华严时,第二是阿含时,第三是方等时,第四是般若时,第五是法华涅盘时。
从五时里面又判出八教来,“藏教、通教、别教、圆教”,是“化法四教”;“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是“化仪四教”。
佛陀讲法的五个时期,又有“五时、五味”的比喻,这五时是“日出时、明照时、正照时、斜照时、反照时”,五味是“牛乳、酪、生酥、熟酥、醍醐”。
这五时、五味的比喻,也说明了佛陀讲法是日渐淳熟。
第一时华严时,佛陀讲的是《华严经》,这部经是说给菩萨们听的。
佛陀讲《华严经》的时候,那些阿罗汉、比丘,达不到菩萨境界的,是看不到也听不到。
用日出来比喻,也就是太阳首先是照到高山上;太阳刚出来,还不能普照众生。
第二时阿含时,佛陀讲《阿含经》,讲“经、律、论”三藏,讲“因缘、四谛”法,阿含时就属于“三藏教”,又叫“藏教”。
“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给菩萨们讲了,照到高山了,又照到幽谷里去了,也就是这部经是最愚笨的人,也能明白。
第三时方等时,方指四方,等指平等,综合起来也就是四方平等,众生平等。
所以方等时佛陀讲法的经典,属于方等部。
方等时就属于通教,这个通的意思是“通前通后,通大通小”,方等时正好在五时的中间呐,前通小乘的藏教,后通大乘的别教;前通阿含,后通般若。
所以通教有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乘的是小乘,启的是大乘。
太阳出来照了高山,照了幽谷,现在照的是大地了。
第四时般若时,属于别教。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的特色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的特色2006年2月第28卷第1期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ofTaizhouUniversityV01.28.No.1Feb.2006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的特色曾其海(台州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浙江临海317000)摘要:天台宗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它根据《法华经》的"会三归一"观点,把受教育者分为四等,并提出与四等受教育者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化仪四教)和教学方法(化法四教),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它还非常重视教风和学风建设,其创始人智额制定的《制法》十条,保证了天台宗教风的清肃;还制订了十务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天台学风.关键词:天台宗;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天台教风;天台学风中图分类号:B946.1;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08一(2006)01—0005—04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它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思想宝库,中国佛教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化为中国佛教,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以天台山为座山的佛教天台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依佛经的经王《法华经》立宗, 在阐发《法华经》的教义时,大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并随机逗教,自由发挥.在理论上,它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命题,诸如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性恶说,无情有性,止观并重,五时八教等等;在实践上它创立了在佛教界颇负盛名的天台学风.在宗教的外衣里,天台宗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试图从"因材施教","天台教风","天台学风"这三方面作探讨.一,因材施教在教育活动中,佛教把受教育者放在中心的地位,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得因材施教.佛祖释迦牟尼就是这样做的.《法华经》被公认为释尊晚年的圆熟思想的说教,是开示佛怀的究竟之说.该经的《序品》说: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意深远,其语巧妙……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收稿日期:2006—01—17作者简介:曾其海(1948一),男.浙江临海人,教授.病死,究竟涅檠;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法华经》根据"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的果位,把众生对应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低根性者,这类众生无法接受大乘法,故有一次如来在法华会上讲《法华经》时,当即有男女僧俗五千人"从座起,礼佛而退".第二类是"钝根"者,这些人"贪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这些人只能授予小乘之法.第三类是"利根"者,所谓"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这类菩萨乘人可授予大乘法.第四类是智慧圆满之人,这类人不需次第渐修,只要给他点拨一下,即大彻大悟,顿然成佛.根据这四类众生的"根性"(智商),天台宗把教材(所有的佛经)亦分成对应的四类,这便是天台宗判教中的"化仪四教",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藏教:藏教的内容是指以《阿含经》为主的小乘经,律,论.这部分教材向学者讲明因缘生灭,四圣谛等道理,通过析空而断除见,思二惑,入无余涅架.《阿含经》等但明事物"空"的一面,而不知事物"不空"的一面.通教:通教的内容以《般若》为主,包括《方等》等其它大乘经典.这部分教材向学习者阐明"因缘即空"的道理,即因缘和合的6台州学院学报第28卷的一切事物均无自性,当体即空,毕竟空.其所证之果,通于有余,无余两种涅檠.故日通教.别教:此教不为二乘人(声闻,缘觉)说,而专为菩萨而说.别教的内容则别指《维摩经》等,要学习者观三谛而悟中道实相之理,内则断除无明见思,外则利他化度众生.圆教:圆教是释迦一代教法极至,宣说大乘究竟之理.主张诸法圆满具足,圆融无碍举一全收;众生迷悟不别,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檠.所属经典为《华严》,《涅檠》,《法华》等. 众生的根性搞清楚了,教材也确定了,剩下来的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了.天台宗根据四类众生,把教育方法也分为四种,这便是天台宗判教中的"化法四教",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顿教:这种教育方法的对象是根机敏慧的众生,所说的经典为《华严经》,《法华经》等.由于这些众生悟性极高,所以他们不需要方便权说的次第渐进, 不必借助名言概念,顿然悟入浑沦圆具,含摄周遍的究竟实相,如桶脱底,大彻大悟,心心寂灭,流入菩萨若海,成等正觉.渐教:这种教育方法,顺序渐进,层层递进.教育的对象是利根的众生,从果位而言,是专为菩萨而说.修行的观法上,他们要经过次第三观:第一空观,先把万物看空;第二假观,既要看到空,又要看到假有;第三中观,中观要求双照二谛.然后入不次第观,进入实相.从修行的果位上,也要经过次第渐进的"十地",不能一步成佛.秘密教:这种教育方法是对不同理解力的众生同听某一经而言.由于众生根机有别,即使同听某一教义,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即"同闻异解".由于这种"同闻异解"各不相知,故名秘密教.秘密教总体上是对"钝根"众生说而言.不定教:这种教育方法也是对不同理解力的众生同听某一教义而言.由于众生根器有别,即使同听某一教义,也会产生不同的功果,故日不定.不定教总体上是对低根众生说教而言.从天台宗的秘密教和不定教的设教可以看出,天台宗的教育方法是比较灵活的.即使在钝根,低根众生的教育中,如方法得当,有的众生也会脱颖而出,收到意外的教育效果.二,教风建设教风建设对一个宗教或一个教派都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假如教风清肃,不仅赢得社会声誉,教团兴旺,还会得到统治者的旌表.反之,如果教内败坏,臭名远播,必然招来统治者的惩处,教团也将遭毁灭性的打击.这一点, 天台宗人深有体会.如天台三祖慧思就遭教团内多次迫害,几乎死去.智颉对师父慧思的遭迫害有切肤之痛,因而对教风问题有深切的认识.此外,智颤几度驻足金陵,涉足于僧团上层和往来于朝廷皇室,对金陵的教风腐败时有所闻,对皇室的一次警告,甚至要沙汰僧尼都如坐针毡.他放弃金陵的优惠条件,婉言谢绝皇室的一再挽留,执意要去天台山,避开都市佛教,另立山岳佛教,其原因之一是为求得一个好的环境,建立一个好的教风,安众行道.出于智额的威望和学识,他到天台山后,四方僧众闻风而来,传说当时天台山有36道场.僧众一多,难免鱼龙混杂,良莠难分.虽然大多数僧众能正信正行,但也有少数人心术不正,行为不轨. 为此,智颤亲自制定了十条《制法》,[1J(哪作为丛林规范,要求僧众严格执行.在《法制》的开头部分,有一段类似于今天的"序言",把制定《制法》的目的意义作了说明.文日:观乎晚学,如新猿马,若不控锁,日甚月增.为成就故,失二治一,蒲鞭示耻,非吾苦之.今训诸学者,略示十条,后若妨起,应须增损,众共裁之.此文大意是说,根据现在的情况,新来的僧众,凡心骚动,心猿意马,如不及时加控制和强制,后果则可想而知.为成就故,今把丑话说在前面,否则,届时不仅我苦,连你也苦.今略示十条,以作试行,日后如有不妥,再作增减.希望大家共同监督执行.第一条,所有僧众"当修三行:一依堂坐禅;二别场忏悔;三知僧事.此三行人,三衣六物,道具具足."这一条指出了作为僧人必须明了的事项: 按指定的僧堂坐禅,忏悔;明确僧人应该具备的器物和用途.如三衣:一为"五条衣"(内衣),日常作业和就寝时穿用;二为"七条衣"(人众衣),在礼诵,听讲,授戒等庄重场合穿用;三为"九条衣" (大衣),在人王宫,王城,说法,重大集会等场合穿.又如六物:在具备三衣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钵(吃饭用),坐具(坐禅用),漉水囊(为救护水虫生命之用).第1期曾其海: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研究7第二条,"衣堂之僧,本以四时坐禅,六时礼佛,此为恒务."该条对僧众一天的基本修行内容作了明确的时段性安排.第三条,"六时礼佛,大僧应披人众衣,衣无鳞陇,若缦衣悉不得."本条告诫修习僧众应注意衣着礼仪,切不可轻慢.第六条,"其二时食者,若身无病,病不顿卧,病已瘥,皆须出堂,不请食人众."本条规定了进斋,生病,请假制度,以防托病卧床,小病大养等不良之风滋长蔓延.第七条,"其大僧小戒,近行远行,寺内寺外,悉不得盗啖鱼肉辛酒,非时而食."该条敬告僧众不要忘记自己是方外之人,应慎独,不犯戒,不管是远行近行,寺内寺外不得私下啖鱼肉和饮酒. 不得非时而食,佛教规定:诸天早食,叫作初分;人类午前食,称中分;畜生午后食,称哺分;神鬼夜食,叫夜分.因此佛教有"过午不食戒",该戒有三种含义:其一为防晚食碗快作声,引起饿鬼思食之苦;其二为比丘托钵夜晚至人家乞食不便;其三晚食过饱易起欲念妨碍修持.故不得非时而食.第八条,僧名和合,柔忍故和,义让故合.不得争计高声,丑言动色."这一条规定处理僧众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只要能坚持忍受,就能和气; 只要坚持正义谦让,就能相互合作.切不可纷争喧吵,言语污秽,表情冲动.最后提出,若犯诸制,扞不肯忏,此是方外之人,不从众网,则不同止."意思是说,若犯了《制法》条例,又坚持而不肯忏悔者,已经不是方外之人(即已经不是修持佛法的僧人),因而不就再留在僧众之中,应逐出僧团.三,学风建设智额不仅重视教风建设,同时也非常重视学风建设.鉴于门下学僧,有些只专心理论文字,而不会透过权且施设的名言概念去把握佛教本质, 即究竟实相之理.这些人被智叛斥为"文字法师".另一些人只会默默坐禅,对佛教理论茫然无知,当然更谈不上"以定发慧",智颉把这些人斥这为"暗证禅师".无论是文字法师还是暗证禅师,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错误,即学习方法不对头.面对僧众的这些学习倾向,智额觉得有必要建立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智叛在他的《摩诃止观》卷七下,专门为门下学人制定了十条学习方法,"今有十意,融通佛法".这便是着名的"天台学风".第一条,明开合,权实道理."明道理,寂绝亡离,不可思议.即是四谛三二一无,随情智等,或开或合,若识此意,权实道理,冷然白照."这条要求学僧要明白"开合","权实"的道理.学佛的目的是悟人"实相"(即佛的境界),此所谓"实".但实相是不可思议的,是言语道绝的.为了达到实相认识,必须借助权且施设的名言概念,这便是所谓"权"."开合"又叫"开会","开"即先把究竟的实相展开为语言的,理论的(名言概念)的东西,使学习者俗听易懂,循序渐进的方法."会"即在"开"的基础上,摆脱名言概念,整体地直悟实相.智额认为,学佛者必须首先明白这个基本道理.第二条,运用天台和八教理论把握佛教整个体系.'教义纲格,匡骨盘峙,包括密露,泾渭大小,即是渐,顿,不定,秘密,藏,通,别,圆.若得此意,声教开合,化道可知."该条是说佛教理论,高深浩瀚,有的提纲挈领,有的具体阐述,有的是密法,有的是显教,有的是大乘,有的是小乘,但只要你在方法上运用顿,渐,秘密,不定,在内容上采取藏,通,别,圆,就能纲举目张,把握开合,最终把握住佛教的理论体系.第三条,学会用"四悉檀"方法来圆融佛经矛盾,言义争执."经论矛盾,言义相乖,不可以情通,不可以博解.古来执争,连代不消.若得四悉檀意,则结滞开融.怀抱琐析,拔掷自在,不惑此疑彼也."这一条说,由于佛讲经有五时之别,弟子作论有不同的理解,自古以来为这些问题争执不休,有些学僧也堕入其中,惑此惑彼.但只要你学会用"四悉檀"(四种理解佛教经论含义的方法) 的含义来理解,就会矛盾白解,疑虑全消,圆融无碍.第四条,务必破除学习中的谬误."若知谬执而生塞者,巧破尽净,单复具足,无言穷逐,能破如所破,有何所得耶?"意思是说,如果在学习中有时明知是谬误,仍固执不改,则必须站在佛教的立场上,加以种种开导,务必把谬误除掉.第五条,学习要有自己的体会和看法."结正法门,对当行位.修有方便,证有阶差.权实大小,贤圣不滥,增上慢罪,从何而生."意思是说,当8台州学院学报第28卷你得到结论说某一法门是正确的时,还要通过实践来判断它属于何种行位.因为修习方法有多种,证悟的阶位也有高下.懂得这一点,就会分清大小乘,区别贤者,圣者.第六条,"于一法门,纵横无碍,纶绪次第,叠叠成章."这一条要求学僧对于第一法门,都要从各种不同角度,纵横无碍地进行研讨,体会,直至完全理解为止.第七条,"开章科段,钩锁相承,生起可爱."这条要求学僧对佛教经论要按章节分段学习.并注意理论上的前后逻辑关系.第八条,"贴释经文,婉转绣媚,总用上诸方法,随语消释,义顺而文当."这条要求学僧阐释经文时,要合乎教义原意,并要文理通顺,语句动人.第九条,"翻译梵汉,名数兼通,使方言不壅."这条要求学僧如果将梵文原典翻译成汉语时,必须文理兼通,没有两种语言上的隔阂.第十条,"一一句偈,如闻而修,人心成观,观与经合."这条要求学僧对佛经的一句一偈,都要细心地听闻,思考,修习并全心作观想,最后达到观想与经义完全符合.总之,天台宗的因材施教的受教育者中心论思想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天台教风,学风,在教育进入大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今天,仍然具有借鉴作用.参考文献:[1】圆清百录[A】.太正藏?誊四十六[C】ResearchofChineseTraditionalIdeologyforEducation——FeaturesofIdeologyforEducationoftheBuddhistSectofMountTiantaiZengQihai(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TaizhouUniversity,Linhai,Zhejiang,317000) Abstract:TheBuddhistSectofMountTiantaiisrichinideologyforeducation.Onthebasisoft hetrinityin"Saddharmapundarika—sutra",peoplebeingeducatedfellintofourdegreesandcorrespondingteaching contentsandmethodswerepresented.Theidea"teachinginaccordancewiththeiraptitudes" was.toagreatextent,developed.Besides,greatimportancewasattachedtothebuildingofteachingandlear ningatmosphere. TenregulationsmadebythefounderZhiyiensuredgoodteachingatmosphere.Healsoworde douttenpracticallearningmethodsforBuddhistmonks.Keywords:theBuddhistSectofMountTiantai;ideologyforeducation;teachinginaccordanc ewiththeiraptitudes;teachingatmosphere;learningatmosphere。
天台山的人文风俗
天台山的人文风俗天台人讲话初听象爆炒豆一样,不容易听懂。
细究起来却很有些特色和奇妙之处。
天台话至今古风犹存。
譬如“我”,天台方音近“吾”,“你”近“汝”,而“他”字则称“渠”(音gai)。
关于这个“渠”,明代冯梦龙民歌集上有句唱词“月出于山弗见渠”,唐代寒山诗云“卧者渠自卧”,说到底也是标准的天台话。
早上起来,天台人先要看天,以决定行止,早晨这段时间就叫做“窥星”。
上午是白昼的前半部则称“昼前”。
“午昼”当然是中午,也叫“日昼”。
午后就成“昼了”。
古汉语日安为晏,晚也,来者届也,下午就是晚上将要来临,就称“晏届”;傍晚是下午的尾声,称它“晏届脚跟”是很妥当的。
黄昏即称“黄困”,是因为你人昏头搭脑想困觉了。
“明天”则叫“天亮”。
这些都可以说是天台人的特创。
另外,把“不”说成“弗”,“看”说成“相”,“筷”说成“箸”,都是古风犹存的例证,《诗证》等先秦古籍里常看到这些字。
天台人说话别出心裁,十分形象。
如把“厉害”说成“煞夹”。
这“煞夹”是古代衙门刑罚叫做手拶。
官老爷一声“给我煞煞夹”,那么犯人的手指是非夹烂不可的。
再如做人庸碌无为,叫做“无结煞”,这“结煞”是指音乐的板眼。
还有称性格执拗不驯、自讲自听的人为“拗驴”、“死钉板”,也是一种即知其意的。
天台人富有幽默感,这在方言中也有所反映。
如管吹牛劲儿大的叫“拉天”。
把天也要拉下来,不是吹牛到了极点?笨拙迟钝则称“瘪死藤”,藤死后还要晒瘪,足见其死性。
“占地门槛硬”,活画出地头蛇色厉内荏的纸老虎面目,同时表现了爱憎分明的感情。
天台土俗语作为当地民间的口头文学,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间流传的许多俗语、歇后语,既生动又诙谐,于平淡中见新奇。
诸如:拔直火筒两头通;大水牛冲走,箬帽头捞转----贪小失大;蛤蟆塞桌脚---硬撑;老爷(指泥塑菩萨)眼,死盯板---不开窍;斧头打凿,凿打树----连环记(计);狗咬螺蛳壳---空作乐,等等。
智岂页(538-597),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颖川(今河南许昌),出生于郑州华容(今湖北省监利县)。
天台五时八教图
因果 (之 正因 感體 證)
修觀 觀所緣之一念
果 ( 聖修 果所 )證 得 之
所證 三身 法座
道樹
(一心)圓修三觀
次第三觀
體空觀
三千諸法(性具三千,法界 圓融不思議心體)
如來藏(具足恆沙佛法,唯 真)
阿梨耶識(通真、妄)
圓證(法身、解脫、般若) 三德
理六度(三輪體空)
正化菩薩旁化二乘 界內利根 一切法如幻,當體即空
(幻有空二諦)幻有為俗 諦,幻有即空為真諦。
事六度
旁化 界內鈍根 理在正習之外
思議生滅
生滅四諦
生住異滅四相遷移
貪瞋癡等分,四心 流動 滅三界有苦,歸真 諦之無樂
道能對治易奪
正化 理在習氣之外 理在正使之外
(實有二諦)陰入界等皆實法為俗諦,實有滅為真諦。
四教八法比較表
四
八法
教
釋名
總說
四 教
苦
(
集
佛
所
滅
說諦
之
道
教 法 十二因緣
)六 度
所化機
所加被 總說
理
(
二諦
教
法
所
詮
釋
之
三諦
義
理
)
圓教
別教
通教
菩薩
藏教 辟支佛
聲聞
圓妙、圓滿、圓足、圓頓、 教、理等八,別前藏、通, 通前一,通後二,三人同 經律論三,條然不同。餘三則經律相混,又依《法華》故
說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 亦別後圓教。
(圓融三諦)三諦同別教, 唯中、俗、真三諦各皆具一 切佛法,一諦即三諦,三諦 即一諦。
教观纲宗t
相似即者。内凡加行位也。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见道。
分证即者。前三果有学位也。初须陀洹果。此云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名见道位。二斯陀含果。此云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犹润一生。三阿那含果。此云不还。断欲界思惑尽。进断上八地思。不复还来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论曰。智者章安。明文若此。今人绝不寓目。尚自讹传阿含十二方等八之妄说。为害甚大。故先申通论。次申别论。先明通五时者。自有一类大机。即于此土。见华藏界舍那身土常住不灭。则华严通后际也。只今华严入法界品。亦断不在三七日中。复有一类小机。始从鹿苑终至鹤林。唯闻阿含毗尼对法。则三藏通于前后明矣。章安如此破斥。痴人何尚执迷。复有一类小机。宜闻弹斥褒叹而生耻慕。佛即为说方等法门。岂得局在十二年后仅八年中。且如方等陀罗尼经。说在法华经后。则方等亦通前后明矣。复有三乘须历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会归摩诃衍道。佛即为说般若。故云。从初得道乃至泥洹。于其中间常说般若。则般若亦通前后明矣。复有根熟众生。佛即为其开权显实。开迹显本。决无留待四十年后之理。但佛以神力。令根未熟者不闻。故智者大师云。法华约显露边。不见在前。秘密边论。理无障碍。且如经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如是法者。岂非妙法。又梵网经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坐金刚华光王座等。岂非亦是开迹显本耶。复有众生。应见涅槃而得度者。佛即示入涅槃。故曰。八相之中。各具八相不可思议。且大般涅槃经。追叙阿阇世王忏悔等缘。并非一日一夜中事也。
秘密亦有二义。一秘密教。谓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为此人说渐等。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法华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故非秘密)二秘密咒。谓一切陀罗尼章句。即五时教中。皆悉有之。
不定亦有二义。一不定教。谓于前四时中。或为彼人说顿。为此人说渐。彼此互知。各别得益。即是宜闻顿者闻顿。宜闻渐者闻渐也(法华决定说大乘。故非不定教相)二不定益。谓前四时中或闻顿教得渐益。或闻渐教得顿益。即是以顿助渐。以渐助顿也(随闻法华一句一偈。皆得受记作佛。故非不定益也)顿教部。止用圆别二种化法。渐教部。具用四种化法。显露不定。既遍四时。亦还用四种化法。秘密不定。亦遍四时。亦还用四种化法 顿教相。局惟在圆。通则前之三教。亦自各有顿义。如善来得阿罗汉等。渐教相。局在藏通别三。通则圆教亦有渐义。如观行相似分证究竟等。秘密教。互不相知。故无可传。秘密咒。约四悉檀。故有可传。不定教。不定益。并入前四时中。故无别部可指 约化仪教复立三观。谓顿观渐观不定观。盖秘密教。既不可传。故不可约之立观。设欲立观。亦止是顿渐不定三法皆秘密耳。今此三观。名与教同。旨乃大异。何以言之。顿教指华严经。义则兼别。顿观唯约圆人。初心便观诸法实相。如摩诃止观所明是也。渐教指阿含方等般若。义兼四教。复未开显。渐观亦唯约圆人。解虽已圆。行须次第。如释禅波罗蜜法门所明是也。不定教。指前四时。亦兼四教。仍未会合。不定观。亦唯约圆人。解已先圆。随于何行。或超或次。皆得悟入。如六妙门所明是也(此本在高丽国。神州失传)。问但说圆顿止观即足。何意复说渐及不定。答根性各别。若但说顿。收机不尽。问既称渐及不定。何故惟约圆人。答圆人受法。无法不圆。又未开圆解。不应辄论修证。纵令修证。未免日劫相倍。
中国哲学-佛教宗派
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
因创始人智顗(538~597)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
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
智顗注有《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
其判教,主张“五时八教”,把自己信奉的《法华经》列为佛的最高最后的说法。
其教义主张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显现,以中、假、空三谛圆融的观点解释世界。
理论该宗的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
但是,创立天台宗的宗祖实际为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所传的宗旨,以教观总持,解行并进,一变当时北方偏重禅法,南方偏重义理的学风。
著有天台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和《摩诃止观》等。
在天台三大部中,《法华玄义》是说明《法华经》题的《法华》纲要达意论,亦可说是智者大师以《法华》为中心的佛学概论;《法华文句》是以因缘、约教、本迹、观心四意,即四个层次对《法华经》的解释;《摩诃止观》则是智者大师“说己心中所行”的法门,即观心大法,亦即修道的方法论。
就是在这部典籍里,概括出了一念三千这一重要的概念。
根据“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教义,把诸法归结于刹那一念,以便正观正行而演说出一念三千。
这一念三千的理论是智者大师晚年的思想结晶,使得一心三观的思想更进一步圆熟。
由智师向上推溯,它是一大果实;向下演变,它是活水之源。
所以荆溪湛然大师在《止观辅行》卷五之三云:大师于觉意三昧,观心食法,及诵经法。
小止观等,诸心观文,但以自他等观,推于三假,并未云一念三千具足。
乃至观心论中,亦只以三十六问,责于四心,亦不涉于一念三千。
唯四念处中,略云观心十界而已。
故至止观,正明观法,并以三千而为指南,乃是终穷究竟极说。
修行方式:天台宗在修持上,以止观著称。
天台止观有三种:(一)渐次止观,(二)不定止观,(三)圆顿止观。
渐次止观:是历涉深浅法门之次第,始自人天乘,终至菩萨、佛乘,渐次积累修持之功。
即《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是。
天台宗资料
【新闻导入】2014年5月27日,创建于1400多年前的天台宗首次在它的发祥地——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矗立起了“象牙塔”,在庄严的礼仪活动后,浙江佛学院(筹)天台宗佛学院揭牌宣告成立,中国有了首个天台宗高等学府。
天台宗佛学院置于天台县万年禅寺之内。
万年禅寺发端于东晋,始建于唐,号称“佛国明珠”,南宋时曾列入“五山十刹”,兴极一时。
该寺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日僧荣西、道元曾先后来此求师学法,回去后分别创日本“临济宗”和“曹洞宗”。
学院两涧襟带、山阜拱卫,处于山抱水环之中。
院内殿宇宏敞,层楼叠阁,深山古寺,环境清幽。
【创始人】天台宗学统自称有九祖: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章安大师)、智威、慧威、玄朗、湛然。
另有以慧文禅师为初祖,或以智顗大师为初祖。
智者大师(公元538年~公元597年)为中国天台宗祖师(三祖,即以慧文、慧思为初祖、二祖)。
隋代荆州华容(湖北潜江西南)人,俗姓陈。
字德安。
世称智者大师、天台大师。
七岁即好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一遍,即诵持之。
年十八,投果愿寺法绪出家。
未久,随慧旷学律藏,兼通方等,后入太贤山,诵法华、无量义、普贤观诸经,二旬通达其义。
陈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苏山,参谒慧思,慧思为示普贤道场,讲说四安乐行,师遂居止之。
一日,诵法华经药王品,豁然开悟。
既而代慧思开讲筵,更受其付嘱入金陵弘传禅法。
于瓦官寺开法华经题,从而树立新宗义,判释经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观之基础。
智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体系。
他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称为天台宗。
因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故亦称法华宗。
自智顗以来,代代相传。
十一世纪初,因争论智顗《金光明玄义》广本的真伪,分为山家和山外两派。
山外不久衰微,今所传者都是山家派。
因隋炀帝授予他智者之号,故世称『智者大师』。
天台宗五时八教--化法四教
密切之关系。
5、由四谛明四教
藏 通 别 圆 生灭四谛 无生四谛 无量四谛 无作四谛 迷真重 迷真轻 迷中重 迷中轻 界内钝根 界内利根 界外钝根 界外利根 事 理 事 理
其义出《涅槃》〈圣行〉 如其云︰“知四圣谛有二种智,
一者中、二者上。中者声闻缘觉智,上者诸佛菩萨智”。
三偏一圆,界内、界外,各一事理,故成四种,前二种业 力构造,后二佛性变造别圆之异在于有无即意
一、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思议两种因缘,为利、钝两缘,辨界内法论也。
《中论》云:“为钝根弟子说十二因缘生灭相。”此简异外道,外 道邪谓诸法从自在天生,或言世性,或言微尘,或言父母,或言无因 当道理。 此正因缘不同邪计,唯是过去无明颠倒心中,造作诸行,能出今 世六道苦果,好恶不同。当知无明与诸行合故,即有六道名色,六入、 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等,随上中下,差别不同。人天诸趣, 苦乐万品,以生归死,死已还生,三世盘回,车轮旋火。观此无明念 念无常,前后不住,所生善恶迁变速朽,所受名色衰损代谢,烦恼、 业、苦,更互因缘,都无暂停;
痴惑之本,既无常、苦、空、无我,了知此理, 则无明灭,无明灭,故诸行灭,乃至老死灭。若不 燃火,则无烟,是名子缚断,无子则无果,灭智灰 身离二十五有,是名果缚断,则是下智观十二因缘, 得声闻菩提也。 此十二因缘,新新生灭,念念不住,故名生灭 十二因缘也。
二、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 思议不生不灭十二者。此以巧破拙。 《中论》云:“为利根弟子说十二不生不灭。”中根不见佛性
二、对机: 化界外钝根,独被菩萨,不共二乘人说 三、教理: 别教讲“因缘假名,无量四圣谛理”,是对界外钝根众生 诠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 四、观法: 次第修空、假、中三观 五、断证: 明三谛以断三惑 修空观,断见思惑,证入十住;从空起假,入十行位,断尘沙 惑;然后融会空假观照中谛,经十回向熏伏无明;趣入十地,渐证法 身;至等妙觉,成就佛道。三观次第而修,三谛次第而照,三惑次第 而断,三智次第而得,位位各异,分分不同,进不如圆教之圆融,故 谓之别,盖贬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