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基础(第4版)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定位管理学基础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管理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它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专业核心课程。
管理学是从管理实践中总结、归纳、抽象和概括出来的科学原理,它着重研究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具有共性的基本理论。
围绕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创新等职能展开各章内容。
这些基本原理对于各行各业的管理都具有指导意义,任何将来有可能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的这门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这门既要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其感到管理的实用性,又可以奠定专业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各专业管理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管理学基础》的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学习管理的兴趣为突破口,以树立学生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为核心;以塑造学生的管理责任感为灵魂,重视在指导思想和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以解决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管理意识与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管理能力为根本。
课程以案例为主线,按照“管理认知、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管理创新”的逻辑顺序将课程分为六大模块。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该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中心,以实用性和应用性为目标,建立“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即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使学生掌握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综合性、一般性的管理技能,它既区别于以宏观管理、概念技能为主的高层综合管理能力,又区别于以专业化为特征的生产、营销、财会等职能管理技能;以管理基础知识和管理思想为两大基础,使学生掌握管理的概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职能等基础知识以及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的需要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计划与决策的能力、组织与人事的能力、领导与沟通的能力和控制与绩效考核的能力等四大关键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管理学原理4-管理思想
第四章:管理思想——当代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戴明环(PDCA); “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称为“朱兰三部曲”
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的3部开创必著作是:1962年的钱德勒《战略与结构》,1965安索夫的《公司 战略》,以及同年安德鲁斯的《商业政策:原理与案例》。
学习型组织理论:
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 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组织。
孙子:
孙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其军事思想和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传世 之作《孙子兵法》中。国外的许多大学师生和企业家们都把《孙子兵法》作 为管理著作来研读。“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 、“必以全争于天 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唯民是保”等思想至今仍为管理者们所 运用。
第四章:管理思想——中国
商鞅变法 ;文景之治;万里长城;都江堰;
第四章:管理思想——中国
孔子: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以和为目标的 以德治国思想是其管理思想的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3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一、教学要点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4、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6、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7、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8、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9、效益的概念。
10、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1、伦理的特性。
12、伦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13、关键名词: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二、习题(一)填充题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 管理和战略,__________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_________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 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_____________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管理系统属于____________。
8. 科学知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_________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二)选择题1.系统有哪些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客观性B.集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E.稳定性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A.集合性B.层次性C.相关性3.责任原理要求________________。
管理学原理 第四章 计划工作概述
管理学原理第四章计划工作概述名词解释:1、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3、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4、灵活性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
5改变航道原理: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6、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
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P89答:①目的性②主导性③普遍性④经济性2、简述计划工作的意义?或简述计划工作的重要性? P90-91答:计划工作是指导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对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计划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①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
②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
③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
④有利于控制。
3、简述计划工作的程序? P93-96答:①估量机会②确定目标③确定前提条件④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⑤评价各种方案⑥选择方案⑦制订派生计划⑧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4、计划工作的原理有哪些? P96-99答:①限定因素原理②许诺原理③灵活性原理④改变航道原理5、简述改变航道原理的基本内容? P99答: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因为未来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制订出来的计划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4.管理学原理
1:组织工作基本上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正确错误2:“管理理论丛林”现象的存在,意味着管理理论的不成熟。
正确错误3:法约尔认为,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正确错误4:在处理组织的职权关系时,应充分发挥职能职权,并尽可能限制参谋职权。
正确错误5: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人是“经济人”。
正确错误1:以下命令结构中,哪几项属于分权式?( )1.发令者宣布受令者的工作任务,而且封闭其构想和意图;2.发令者传播其构想意图,至于实现它们的手段、方法,则由受令者自由选择;3.发令者既宣布其构想、意图,又规定执行方法、手段;4.受令者同时也是发令者,组织意图由组织的多数成员共同拟定。
5.B+D答案为:2 4 52:有效控制应具有哪些特征?()1.适时控制2.适度控制3.最佳控制4.客观控制5.弹性控制答案为:1 2 4 5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2.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3.管理的“载体”是组织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5.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答案为:1 2 3 4 54:管理的法律方法的特点是()。
1.概括性2.规范性3.强制性4.稳定性5.针对性答案为:1 2 3 45: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概括了企业活动2.提出了工人是“社会人”的观点3.提出了管理职能4.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5.提出“法约尔跳板”原理答案为:1 3 4 51: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概括了企业活动2.提出了工人是“社会人”的观点3.提出了管理职能5.提出“法约尔跳板”原理答案为:1 3 4 52: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涉及的方面有()1.材料创新2.组织创新3.工艺创新4.手段创新5.产品创新答案为:1 3 4 53: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1.工作环境2.工作特征3.工作能力4.工作条件5.工作时间答案为:1 2 3 44: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了团队的工作方式,请问导致这种工作方式的原因有哪些?()1.使管理层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2.只有C+D3.提高绩效4.提高决策速度5.创造团结精神答案为:1 3 4 55:有效控制应具有哪些特征?()2.适度控制3.最佳控制4.客观控制5.弹性控制答案为:1 2 4 51:领导连续统一理论是由()提出的。
管理学原理教案
管理学原理教案【教案】管理学原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概念和起源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3. 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模型4. 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模型四、教学过程【引入】在开始本次教学之前,我想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管理?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思考一下。
【探究】1. 管理学的概念和起源在本节课的第一部分,我们将了解管理学的概念和起源。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的学科,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通过学习管理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组织的管理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一个组织。
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本节课的第二部分,我们将学习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目标导向、计划与组织、指挥与协调、监督与控制。
这些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石,也是有效管理的基本要素。
3. 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模型在本节课的第三部分,我们将介绍管理学的主要理论模型。
管理学的理论模型包括:科学管理、行为管理、系统管理和环境管理。
这些模型帮助我们理解组织的运作规律,并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 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在本节课的最后部分,我们将看看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组织和领域,如企业管理、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
通过学习管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实际管理中的挑战。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了解了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管理思维和能力,并在未来的实践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是本次管理学原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谢谢大家!。
管理学系统原理
管理学系统原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到组织、计划、领导、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管理学系统原理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管理实践中的系统应用。
在现代社会,管理学系统原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管理学系统原理强调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指把一个复杂的事物或问题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其中的各个部分。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需要以系统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从整体上把握和处理各种管理活动,使得组织运作更加协调和高效。
其次,管理学系统原理强调协调性和整体性。
管理学认为,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管理者需要通过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整个组织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同时,管理者也需要从整体上考虑问题,而不是片面地解决某一个方面的问题。
此外,管理学系统原理还强调了适应性和动态性。
管理学认为,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者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来灵活调整管理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竞争环境。
最后,管理学系统原理还强调了综合性和多元化。
管理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巧,以及各种管理资源,来实现组织的各项管理目标。
同时,管理者也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多元化,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管理决策和管理活动。
综上所述,管理学系统原理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系统思维、协调性和整体性、适应性和动态性,以及综合性和多元化。
管理者需要在管理实践中充分运用管理学系统原理,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管理挑战,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学原理 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
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42.简述决策的程序。
答:(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4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答: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1)确定组织目标.(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
(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4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答: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7)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45。
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
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管理学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专业面试题及答案1. 请简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答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涉及设定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组织是指建立有效的结构和流程以实现计划;领导则涉及激励和指导团队成员;控制则是监控和调整计划的实施,确保目标的实现。
2. 描述一下你理解的领导力。
答案:领导力是指个人影响、激励和指导他人或团队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它包括沟通、决策、团队建设、创新和战略思维等技能。
3. 在团队管理中,如何处理团队冲突?答案:处理团队冲突的方法包括:1) 识别冲突的根源;2) 鼓励开放和诚实的沟通;3) 寻找共同点和利益;4) 制定解决方案;5) 实施解决方案并监控结果。
4. 请解释什么是战略管理。
答案: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实施和评估跨功能决策的过程,旨在实现长期目标和提高竞争优势。
它涉及分析内部和外部环境,制定战略计划,以及执行和监控战略计划的实施。
5. 描述一下你理解的企业文化。
答案: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
它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决策,以及组织的整体氛围和形象。
6. 在管理中,如何激励员工?答案:激励员工的方法包括:1)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2) 认可和奖励优秀表现;3)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4) 建立积极的工作环境;5) 提供反馈和支持。
7. 请谈谈你对变革管理的理解。
答案:变革管理是组织在面对变化时,通过规划、实施和监控变革过程来实现目标的方法。
它包括识别变革需求、制定变革计划、沟通变革、实施变革和评估变革结果。
8. 在项目管理中,如何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答案: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的方法包括:1) 明确项目目标和期限;2)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3) 分配任务和资源;4) 监控项目进度;5) 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6) 定期更新项目计划。
9. 描述一下你理解的人力资源管理。
答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在招聘、选拔、培训、评估和激励员工方面的过程和实践。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
管理学必背知识点一、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的学科。
2. 管理的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3. 管理的层次:高级管理、中级管理和基层管理。
4. 管理的特点:目标性、系统性、协调性、灵活性和科学性。
二、管理的过程1. 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和计划。
2. 组织:将资源合理配置,构建适应目标实现的组织结构。
3. 领导:通过影响和激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4. 控制: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绩效,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管理的理论1. 科学管理学: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管理,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管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强调人性化管理。
3. 现代管理学:强调适应变化和创新,注重组织的学习和发展。
4. 质量管理学: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追求零缺陷和客户满意度。
5. 策略管理学:关注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竞争优势。
6. 变革管理学:研究组织变革的过程和策略,强调管理变革的能力。
四、管理的技能1. 沟通技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理解他人的意图。
2. 决策能力:分析问题、制定决策方案并做出决策。
3. 领导能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成组织目标。
4. 团队合作:协调不同成员的工作,实现协同效应。
5. 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内外部利益冲突。
6. 问题解决:识别和解决组织中的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和绩效。
五、管理的环境1.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结构、人力资源和技术等内部要素。
2. 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法律等外部要素。
3. 不确定性环境:变动频繁、难以预测的环境,需要灵活应对。
六、管理的伦理1. 遵守法律法规:管理者应遵守国家和组织的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2. 尊重员工权益:关注员工的权益和福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 社会责任:管理者应承担起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积极回馈社会。
七、管理的挑战1. 全球化竞争: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管理者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公基管理学
公基管理学
公共基础知识中的管理学主要涉及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职能、管理方法和管理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其中,系统原理是指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协调各个部分来实现整体目标;人本原理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管理的核心;责任原理要求明确各个管理层次和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效益原理则关注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职能涉及确定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计划;组织职能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分配职责和协调工作;领导职能关注激励和引导员工,以实现组织目标;控制职能则涉及监督和调整组织的活动,以确保其按照计划进行。
管理方法包括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和教育方法等。
行政方法依靠行政权力进行管理;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手段来引导和激励行为;法律方法通过法律规范来约束和规范管理活动;教育方法则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管理伦理涉及管理活动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它关注管理者的道德责任、诚信、公平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强调管理者在决策和行为中应遵循道德准则。
以上是公共基础知识中管理学的一些关键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在实际管理情境中做出有效决策和实施管理措施都非常重要。
管理学4个基本原理
管理学4个基本原理
1. 分工原理:根据各个成员的特长和专业领域,将工作任务和责任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人员。
通过分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的浪费。
同时,分工也能使人员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益。
2. 统一指挥原理:在组织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领导者或管理者来负责协调和指导各个成员的工作。
通过统一指挥,可以确保组织内部的协调一致性,避免决策的混乱和工作的重复。
3. 权责一致原理:管理者必须要有与其所拥有的权力相对应的责任。
即只有承担了相应的责任,管理者才能行使其所拥有的权力。
通过权责一致原理,可以减少权力的滥用和责任的推卸,提高管理效能。
4. 激励约束原理:通过激励和约束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促使他们为组织的目标努力工作。
激励可以包括经济奖励、晋升机会、荣誉表彰等,约束可以包括制度规范、考核评估等。
激励约束原理有助于提高组织内部的工作积极性和执行力,达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原理 完整版
第一章1,.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1)目的性(2)依存性(3)知识性2.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地(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3、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2.组织3.领导4.控制5.创新4,管理的二重性(1)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相联系,通过“指挥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文化相联系的,通过“监督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社会属性5,正式权力和地位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6.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基本业务职能人际技能:与他人协作的职能概念技能:从整体上把握组织资源、活动和经济绩效的能力7.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研究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第二章1,西方早期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1)劳动价值理论2)劳动分工理论3)“经济人”观点(2)查理·巴贝奇:1)“边际熟练”原则2)合理化建议制度3)利润分配制度工资收入组成:按工作性质所确定的固定工资为提高劳动效率而提出建议应给予的奖励按在生产中所做的贡献分得的利润(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观点:1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管理制度:工作定额制度“第一流工人”制度刺激性付薪制度标准化制度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离例外管理制度(4)杰布蕾斯夫妇:进行“动作研究”制定出一套砌砖的标准作业方法(5)对泰罗制的评价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提高了生产率,推动生产发展管理职能与职能执行的分离把人看做纯粹的“经济人”(6)法约尔:六种基本活动是①技术活动;②商业(经营)活动;③财务活动;④安全活动;⑤会计活动(指货物盘存、成本会计、核算等);⑥管理活动(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学原理:理解管理学四个基本功能
管理学原理:理解管理学四个基本功能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对于组织和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理解管理学的原理和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运营组织的学科,它包含许多重要的原理和理论。
其中一个核心概念就是管理学的四个基本功能,即: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个基本功能,帮助读者了解管理学的核心原理。
1. 规划规划是管理学的第一个基本功能,也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关键。
规划涉及制定目标、决策和确定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
管理者需要考虑到组织的长期和短期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
规划还需要管理者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未来的机会和挑战。
通过有效的规划,管理者可以确定组织应采取的行动,实现组织的目标。
• 1.1 设定目标设定明确的目标对于组织和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
管理者需要根据组织的使命和愿景,制定合适的目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和有时限的,以便于对目标的达成进行评估和监控。
设定目标为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帮助员工明确工作重点,激发团队的动力和创造力。
• 1.2 制定战略和计划在设定目标之后,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和计划。
战略是指长期的,涉及整个组织的目标和方式。
计划是指实现特定目标的具体方式和步骤。
战略和计划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环境,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通过制定明确的战略和计划,管理者可以为组织提供指导,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
• 1.3 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是规划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管理者需要了解市场趋势、经济状况、竞争对手和法规等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机会,预测和规避潜在的风险。
2. 组织组织是管理学的第二个基本功能,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源、设计组织结构和协调人力资源。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灵活性,促进信息和资源的流通。
• 2.1 分配资源管理者需要根据组织的需求和目标,合理分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和设备等。
管理学--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管理概述 管理学概述 管理的基本问题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
第一节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含义 二、管理的特征 三、管理的要素与职能 四、管理的性质 五、管理的目的
一、管理的含义
1、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 成既定的目标。(团队精神)
三、管理的要素与职能
1、管理的要素 (1)人 (2)财 (3)物 (4)时间 (5)信息 2、管理职能 (1)计划 (2)组织 (3)人员配备 (4)领导 (5)控制
四、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二重性 1、自然属性 (1)为组织共同劳动而产生,反映了社会协作劳动本身
的要求,力求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合理地组织生产力, 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 不同而有所改变,是一种客观存在。 2、社会属性 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 的要求,受到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按 统治阶级意志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和完善 生产关系。
(2)注意: ❖ 科学性 ❖ 艺术性
5、数学方法
运用数学模型,对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算、 测量、分析和执行管理职能的一种方法。 (1)特点 ❖ 计量性 ❖ 严密性 ❖ 广泛性 ❖ 先进性 (2)注意的问题 ❖ 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前提 ❖ 只是管理的手段 ❖ 运用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 11.720. 11.7Saturday , November 07,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 1:46:19 01:46:1 901:46 11/7/20 20 1:46:19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1.701:46:1901 :46Nov -207-N ov-20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1:46:1901:46:1 901:46 Saturday , November 07,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 720.11. 701:46:1901:4 6:19No vember 7,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7日上 午1时4 6分20. 11.720. 11.7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1月7日 星期六 上午1 时46分1 9秒01:46:1920 .11.7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1月 上午1时 46分20 .11.701 :46Nov ember 7, 2020 重标准,严要求,安全第一。2020年1 1月7日 星期六 1时46 分19秒0 1:46:19 7 Nov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1时46 分19秒 上午1 时46分0 1:46:19 20.11.7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720.11. 701:46 01:46:1 901:46:19Nov- 20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 月7日星 期六1 时46分1 9秒Saturday , November 07,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创造应创造的事情 。20.11. 72020 年11月7 日星期 六1时4 6分19 秒20.11. 7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XXXXXXXXXXX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学分:4 适用专业: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管理类、经济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管理、经济课程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也称一般管理学或管理原理学,主要讲授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
本课程目的是以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注重管理实践能力的运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学科性质;2.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熟悉各种管理学派的产生背景和应用特点;3.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职能的基本概念、理论、程序、模式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书面的和口头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管理课程的基础。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4学分,建议开设56学时。
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陈嘉莉,《管理学原理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主要参考书: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孔茨、韦里克,《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4.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W•H•纽曼,小C•E•萨默,《管理过程——概念、行为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995年。
6.P•F•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工人出版社,1989年。
管理学原理第三、四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三)、权责利对等原则 )、权责利对等原则
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取其酬。 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取其酬。
四、人本管理战略
人本管理战略主要表现为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 人本管理战略主要表现为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 主要任务包括: 主要任务包括: 1、人才的吸引和补充。 、人才的吸引和补充。 2、保持组织正常运转所需人才和合格劳动力。 、保持组织正常运转所需人才和合格劳动力。 3、员工的培训和专门人才的储备。 、员工的培训和专门人才的储备。 4、充分发挥既有人才的作用。 、充分发挥既有人才的作用。 完成以上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任务, 完成以上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的战略任务,应从组 织的公共关系策略、组织策略、 织的公共关系策略、组织策略、人事策略及全体策略 等方面入手。 等方面入手。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对管理工 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 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对一切管 理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 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管理的系统 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管理的 原理、人本原理、动力原理、效益原理 、和谐原理,掌握术经济环境下, 在当今的社会技术经济环境下,管理原理体系 应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应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即: 系统管理原理、人本管理原理、动力管理原理、 系统管理原理、人本管理原理、动力管理原理、 和谐原理。 效益原理 、和谐原理。 以上构成管理原理体系的五个基本管理原理, 以上构成管理原理体系的五个基本管理原理, 都是现代管理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哲学, 都是现代管理不可缺少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哲学,是 不可违背的管理的基本规律,它们既相互独立, 不可违背的管理的基本规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 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管理学原理笔记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这一内涵包括: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为什么要进行管理一、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二、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三、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四、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五、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管理的五大职能是什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扮演的角色一、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二、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三、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所需技能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是什么一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三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四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六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七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八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九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理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 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两个基本的观点:a:一个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b: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分为五级需要: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双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包括: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等.2激励因素:这些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结论: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即以对工作本身是否满意,工作中个人是否有成就、是否得到提升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X、Y理论X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励的办法是不足以战胜其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并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努力地去完成工作目标;一般人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性”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 Y理论的主要观点:人并不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取决于这个工作对他们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制造性.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几种相关的伦理道德观1功利主义道德观 2权力至上道德观 3公平公正道德观 4社会契约道德观 5推己及人道德观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有哪些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2建立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 3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4设定工作目标 5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管理的基本方法1法律方法 2行政方法 3经济方法 4教育方法 5技术方法什么是决策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的原则满意原则.决策的类型一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三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四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六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决策的特点1:目的性 2:可行性 3:选择性 4:满意性 5:过程性 6:动态性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2决策是各级、各类主管人员的首要任务. 3决策是执行的前提,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决策. 4决策能明确目标,统一行动,让组织成员明白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决策的方法一、集体决策方法:1头脑风暴法 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 2政策指导矩阵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 2风险型决策方法 3非确定型决策方法什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一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个自的贡献的准则.什么是集权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程度上的的分散.集权、分权的优缺点集权的好处:能够统筹全局,牢牢的控制住发展的方向,而且,像一些大工程不需要通过表决就可以由最高领导人通过. 弊端:1降低决策的质量 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 3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分权的好处:能够快速对事件、机会作出反应,不用经过上级部门的严格控制,自己可以自主的决定.这样也可以活跃底层气氛,形成创造力. 弊端:意见过多,不能偶有效统一一个方向,各个底层都有自己的方案,都朝不同的方向进行,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什么是管理幅度任何主管能够直接有效的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量总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管理幅度.如何有效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组织自上而下的实施指挥与监督的权利级差,管理幅度有成为管理宽度或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自制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较大的管理幅度意味着较少的管理层次,相反的较小的管理幅度意味着较多的的管理层次.在现代管理中越来越多的组织都在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影响这一关系的因素很多,在确定是主要包括一下因素:1主管人员与其下属上方的素质和能力 2所面临的问题种类 3授权 4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 5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 6组织文化的凝聚力什么是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灶共同工作,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相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如何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1、首先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与正式组织吻合.2、通过建立和选产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地贡献.如何选聘管理人员通过竞争来选聘管理人员和程序和方法:1公开招聘 2粗选 3对粗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 4民意测验 5选定管理人员什么是领导所谓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不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的要素是什么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部下来达到企业的目标.领导与管理的相同、不同之处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但是,领导更多的是建立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一个人可能既是管理者也是领导者.领导者的权利来自哪里受哪些因素影响一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权利,二是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影响因素:1组织授权程度 2职位的高低 3个人能力的大小 4个人影响力 5组织的分散程度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哪些1、思想素质 2业务素质 3领导素质领导的方式有哪些一、专权型领导. 是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要求下属绝对服从领导.二、民主型领导.是指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要求上下融洽,合作一致地工作.三、放任型领导.是指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完全自由.仅仅为下属提供信息并与企业外部进行联系.什么是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内涵极为丰富.包括:1做领导的本职工作 2善于同下属交谈,倾听下属的意见 3争取众人的信任和合作平易近人、信任对方、关心他人、一视同仁 4做自己时间的主人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学会合理的使用时间、提高开会的效率如何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和条件,包括:1思想素质2业务素质 3身体素质.二、领导者除了应有管理的业务知识还应有较高的业务技能,包括:1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 2决策能力 3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 4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 5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6知人善任的能力.三、作为领导者,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善于集中;既要关心企业任务的完成,又要关心职工的正当利益.什么是激励激励就是领导者通过改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外在因素,以诱使职工内在的产生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为什么激励激励就是要研究如何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提高人的积极性.如何激励一、激励的原则:1目标结合原则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3引导性原则 4合理性原则 5明确性原则 6时效性原则 7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8按需激励原则二、激励的类型:1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2正激励与负激励 3内激励与外激励三、激励的方法:1工作激励 2成果激励 3批评激励 4培训教育激励四、具体方法:1委以恰当的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2正确评价成果,合理给予报酬,形成良性循环 3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进取精神谁激励谁领导者根据工作环境、工作性质来激励员工.职工用工作效绩激励领导者.激励的理论有哪些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4、斯金纳的强化理论5、波特、劳勒的激励模式波特、劳勒的激励模式1、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与奖励的价值,还受到个人察觉出来的努力和受到的奖励的概率的影响.2、个人实际能达到的绩效不仅仅取决于其努力的程度,还受到个人能力的大小以及对任务的了解和理解程度的影响.3、个人所应得到的奖励应当以其实际达到的工作效绩为价值标准,尽量剔除主观评估因素.4、个人对于所受到的奖励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受激励者对所获报酬公平性的感觉.5、个人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将会反馈到其完成下一个任务的努力过程中.沟通在管理中的作用1、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2、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3、沟通也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建立联系的桥梁.沟通的障碍是什么1、个人因素:选择性接受、沟通技巧的差异2、人际因素: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程度、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3、结构因素: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空间约束4、技术因素: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信息过量如何克服沟通的障碍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2、要学会“听”3、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4、缩短信息传递链,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5、职工代表大会6、工作组7、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8、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如何解决管理中出现的冲突1、谨慎的选择你想处理的冲突2、仔细研究冲突双发的代表人物3、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4、妥善选择处理办法什么是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为什么要进行控制必要性: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如何进行控制一、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分为四类: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二、根据时机、对象和目标的不同,控制分为三类:预先控制、现场控制、成果控制.三、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有效的实现预定目标.因此应做到:1适时控制 2适度控制 3客观控制 4弹性控制四、控制的过程:1确定标准 2衡量工作绩效 3纠正偏差什么是审计审计师对反映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记录及财务报表进行审核、鉴定,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审计的内容有哪些1、由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进行的外部审计.2、由内部专职人员对企业财务控制系统进行评估的内部审计.3、由外部或内部的审计人员对管理政策及其绩效进行评估的管理审计.什么是创新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知道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为什么要进行创新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3、工艺过程的需要4、产业和市场的改变5、人口结构的变化6、人们观念的改变7、新知识的产生企业中需要创新的内容有哪些1、目标创新2、技术创新:要素创新与要素组合创新、产品创新3、制度创新:产权,经营,管理制度创新4、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5、环境创新。
《管理学概论》第四章课堂笔记
福师《管理学概论》第四章管理原则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要求学生知道;理解要求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明白其中主要的观点和联系;掌握要求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自身知识,并能用于考核及平时的实际问题分析。
掌握属于本课程教学要求的最高层次。
理解和掌握层次的内容为本课程主要考核的内容。
本章内容同学们要本章重点掌握管理学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等基本理论。
◆知识点解析一、管理的人本原则(一)人是管理的目的管理的人本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价值,并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管理的人本原则是管理学通过总结人类管理实践经验而提出的指导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代表了现代管理学和成功管理者的基本共识,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观念。
在管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人”始终是一个基本的概念。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依据对人的一定看法而提出来的,各种管理理论的区别,大都可以归结为对人的理解不同。
例如,X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假设之上的,Y理论则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假设之上的,Z理论则试图超越人性“善”还是“恶”的问题。
再如,传统的管理理论往往把人当作手段来看待,认为人和机器等工具一样,无非是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而现代管理学则普遍地摒弃这种看法,把人看作是目的,认为人本身就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
所以,对于现代管理学来说,关于“人是手段”还是“人是目的”的争议,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首先,“人是目的”的观点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
具体地说,关于“人是目的”的共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人作为目的是一个客观目的,它不是由某人或某一组织确定下来的,而是由管理系统中全体成员的基本的和共同的利益决定的;其二,人作为目的又是一个普遍目的,它是一切活动的目的。
其次,“人是目的”的观点综合了管理学发展的成就。
管理学的发展,以不自觉的形式趋近于真理,因而,对管理模式的最新设计有可能在极其有限的意义上反映人是目的的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信息交换
物质交换 物质交 换
外部环境
组织与环境之间 在相互作用,组 织必须适应环境 的需要
能量交 换
信息交 换 20
1、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只有当系统从外 部获得的能量大于系统内部消耗散失的能量时,系统才 能克服熵而不断发展壮大。 2、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只有不
13
三、系统原理要点
1. 整体性原理 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 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 且系统整体具有组成部分以及组成部分总和所不具有的 新的特性。 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
加和性与非加和性问题 • 整体既然是部分的集合,对于某些性质和度量来说,整体与部 分之间存在着加和性。 • 非加和性反映在整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某部分 孤立存在和作为整体一部分时的性质和行为不同,这种相互作 用是整体或者说是系统所具备的。
14
如一个电力系统是由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组成的整体, 它具有一些单独电厂不具备的功能:如在检修时可以互为备 用,水电火电各尽所长分别承担基荷与峰荷,可以错开用户 高峰而节约容量,局部事故可以不间断电力供应等。这些都 是电力系统形成后的系统性能、整体性能。 如拿破仑所描写过的一定数量骑术不精的法国骑兵,由于形 成一个密集队形和严格的纪律,它所显示出来的整体性的新 的力量,就能战胜骑术较精、剑法高超、善于单个格斗,但 缺乏严格纪律、人数较多的马木留克骑兵。 前者整体显示 出来的力量大于单个作战的力量之和,而后者则相反。
18
3.开放性原理 1、概念:
A、与环境互动从而获取资源; B、具有自我维系能力。 2、熵:不能做功的能量。根据热学第二定律,所有系 统都会自发地朝着熵增加的状体发展—最终达到一种要 素完全混乱、结构差别彻底消解的高度无序状态。但是 ,对于开放系统,由于能够从外部环境获取能量,会出 现熵减,即“负熵”现象。
2
(二)概括性
管理原理是对包含了各种复杂因素和复杂关系的管理活 动客观规律的描绘,或者说是在总结大量管理活动经验的基 础上,舍弃了各组织之间的差别,经过高度综合和概括而得 出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
3
(三)稳定性
管理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它随着社会经济 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是它也不是变化多端和 摇摆不定的,而是相对稳定的。 不管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速度有多么快,这个确
15
另外也有一句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 个和尚没水吃,同样也是三个人的集合,为什么反而出现了 相反的效应呢?这就是结合得不好,不能成其为系统。
16
思考题
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如何理解“1+1>2 ”?
17
2. 动态性原理
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 动状态则是绝对的。 系统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是绝对的。 掌握动态性观点,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有助于预见 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 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定性是相对稳定的。因此,管理原理能够被人们正确认识和
利用,从而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4
(四)系统性
本书作者提出的四大管理原理,即系统原理、人本原理 、责任原理、效益原理,本身就是具有高度系统性的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管理的实质,就是在系统内部,以人为本,通过确定
责任,以达到一定的效益。
5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1. 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 2. 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 3. 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 和手段。
6
第二节 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 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 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32年提出“开放系统理 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 理,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到1945年才公开发表,他 的理论到1948年在美国再次讲授“一般系统论”时,才得 到学术界的重视。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 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责任原理 效益原理
1
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一)客观性 原则:是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原理的认识引申而来的,是人 们规定的行动准则。 原理:是对管理活动客观必然性的刻画,违背了原理必然会遭 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承受严重的后果。
7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通 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个相互区别,而又相互作用和制约的 要素(部件)所组成,并能实现一定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1、系统整体的统一性。系统要素的性质和行为并非独 立地影响整体的性能,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地来适应整体 系统的需要,完成整体功能。 2、系统功能的非简单可加性,即整体功能要大于各局 部功能的简单相加之和。
8
自然系统:
由自然物组成的系统,系统内的个体按自然法则存在或演变,
产生或形成一种群体的自然现象与特征。 人造系统: 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建立的系统,系统内的个体根据人为的 、预先编排好的规则或计划好的方向运作,以实现或完成系统
内各个体不能单独实现的功能、性能与结果。
9
二、系统的特征
集合性 系统是由各个要素结合而成的。 层次性 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 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司
分公司
工厂
工厂
工厂
工厂
工厂
车间
车间
11
12
相关性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例如一个机械加工车间是由一些机床组成的,但仓库里堆放的一 群机床不能构成车间,必须按工艺要求把机床按一定顺序排列, 把它们开动起来才能成其为车间,各车床之间就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