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教育在中学的探索与实践
博物馆里小学生中学生老奶奶作文
博物馆里小学生中学生老奶奶作文1. 引言1.1 概述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它们不仅是保存和展示珍贵文物的地方,也是人们学习和感受历史的窗口。
博物馆吸引了来自不同年龄段的参观者,包括小学生、中学生以及老奶奶等不同群体。
本文将分析博物馆对这三个群体带来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博物馆里的小学生、中学生和老奶奶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探讨小学生在博物馆中参观时的动机以及从中获得的知识和启发,并分享一些个人体验。
其次,我们将聚焦于中学生,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估与体会,以及探索领域与培养兴趣所取得的成果及实践应用。
最后,我们将关注老奶奶这一特殊群体,回顾他们对历史故事进行回忆与感悟,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意义,并剖析与年轻人交流互动带来的心灵愉悦。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博物馆在小学生、中学生和老奶奶中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博物馆教育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比不同群体在参观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体验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博物馆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此外,通过文章结论部分提出对未来博物馆教育发展推广的建议,能够促进博物馆教育事业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共同推动社会文化进步。
2. 博物馆里的小学生:2.1 参观动机:小学生们对博物馆的参观动机多种多样。
首先,他们可能被老师或家长引导前往博物馆,以增加他们对各种知识领域的了解。
此外,一些小学生也有着自发的兴趣和好奇心,想要亲眼目睹历史文物、珍贵艺术品等展品。
还有一部分小学生抱着玩乐的心态来博物馆,期待在展览中体验到乐趣和刺激。
2.2 获得的知识和启发:在博物馆中,小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启发。
首先,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文物、展板以及专家解说获得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博物馆还为小学生提供了互动环节和儿童导游服务,使得他们通过参与式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初中历史的文化遗产教案
初中历史的文化遗产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熟悉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内容;
3. 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介绍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内容;
3.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教学内容:
1.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内容:长城、故宫、兵马俑、都江堰等;
3. 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内容,并进行展示;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1. 图片展示;
2. 课件资料;
3. 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评估:
1. 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学生的讨论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要求;
3. 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
邀请专家学者到班级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保护和传承文化遗
产的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组织类似的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途径探索
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途径探索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进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学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途径,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一、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故事、生活智慧和美好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情感投入。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朗诵等活动,让学生身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代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自主地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进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二、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古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多彩,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情感,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思想。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解读古代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内心世界,感悟作品的情感表达和精神内涵。
通过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
三、开展课外拓展活动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领悟古代文学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古代文学作品的朗诵比赛、文学沙龙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加深入地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四、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古代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古代文学的传承,还应该注重对古代文学的创新和发展。
中学生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建议
中学生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保护长城,做到以下几点:1、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2、声援少先队去制止那些在长城乱扔垃圾的人。
3、成立保护长城的宣传队,在旅游点等地方进行宣传,提醒人们要保护长城。
4、告诫公民无此长城设点收费,使长城显得更美丽。
5、对破坏长城的人进行诉责。
6、向有关部门敦促,利用电视、广播向全国宣传,使每人心中存有“维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抓起”的观念。
7、添加保护长城的标语牌。
8、不随身携带危险物品,不投掷烟头。
9、在长城内见到垃圾应随手捡起。
10、无此长城上面往下投掷垃圾,维护长城周围的环境。
11、不应在长城上乱涂乱画。
12、不要在长城上大声大吵大闹,毁坏了别的游人的好心情。
我们的倡议:保护长城,保护文物,保护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美好财富,这既是守法行为,更是爱国的表现,愿我们从小树立保护长城等文物的意识,做一个守法爱国的好公民,愿我国的“世界遗产”永远放光敬重的长城风景区的各位领导:您们好!低声下气打扰了您们的工作,真对不起!我就是一名小学生,我就是看见了一则关于长城被毁坏的报导,才想到给您们写下这封建议书。
当我看见这则报导时,我深感非常愧疚,我们中国人怎么一点儿文明都没!毁坏长城也就等于是在羞辱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啊!他们就是我们的祖先啊!这些人到底是不是想要过,他们正在毁坏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可能就是他们自己的祖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得的!为此,我深感非常心痛。
于是我为维护长城明确提出了几点建议:1、让游客们自己带垃圾袋;并且在每隔米处建设一个垃圾桶。
2、加装摄像头、广播;再打听人执勤,然后被辨认出的人在毁坏长城罚款。
3、让那些住在长城附近的无业游民来当长城的保护员。
4、向政府建议:保护区内要少建房、并且必须建好必须投入使用风格统一的公用设施。
以上,是我为保护长城贡献出的一小点儿力量,希望各位领导不要见意。
经过本报非政府的“邀请你当记者探访和古遗迹游等”活动,已经深深爱上西安和古遗迹的特邀嘉宾记者于亚男、崔庚年、宋朝环路、王建华等人,昨日联手收到倡议,期望全系列西安的市民们从自身抓起,自觉地爱惜文物,维护文物。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的方案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的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日益增强。
作为未来的接班人,学生们了解和尊重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兴趣,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一个完善的方案,使学生们能够获得丰富而有深度的参观经验。
首先,为了实现参观文化遗产的目的,学校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该计划应该包括参观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安排的活动。
时间的安排应该尽量避开学生们的重要考试或其他重要活动,确保他们能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
地点的选择应该多元化,以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
活动的安排可以包括参观、介绍和互动等,以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
其次,为了确保参观的顺利进行,学校需要组织一支专业的导游队伍。
导游应该对参观地点有深入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讲解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将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意义生动地讲述给学生们,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此外,导游还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们提问和交流,以促进他们对文化遗产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第三,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讲座和授课。
这些专业人士可以是历史学家、艺术家、考古学家等。
他们可以用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们解读和解释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互动,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文化遗产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和体验文化遗产,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与之相关的手工艺活动。
例如,学生们可以参观陶艺工坊并亲自体验捏陶花、制作陶器等活动。
这些亲身参与的经历可以加深学生们对文化遗产的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除了参观和亲身体验,学校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文化遗产相关的教学内容。
老师们可以根据参观的地点和内容设计相关课堂活动和讨论。
例如,学生们可以用文化遗产为主题进行小组研究和展示,探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的关系等。
通过将参观经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文化遗产的知识。
博物馆教育与中小学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探讨
博物馆教育与中小学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探讨2.拓宽学生视野博物馆是传承和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其中陈列着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
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能够了解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国际视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
3.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博物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博物馆教育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推动课程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博物馆教育与中小学教学相结合,可以通过实地教学、情景再现等方式为教学注入新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设置主题课程中小学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设置相关主题课程,引导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实地教学。
历史课可以结合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进行教学,地理课可以结合博物馆中的地理景观进行实地考察,艺术课可以结合博物馆中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与研究等。
2.组织博物馆参观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博物馆的魅力,感受博物馆的教育价值。
学校还可以配合博物馆的临时展览或者专题展览,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参观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博物馆的内容。
3.开展博物馆教学课程学校可以与博物馆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教学课程,让学生在博物馆中进行系统性学习和研究。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博物馆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博物馆教育与中小学教学相结合的挑战与对策1.资源不足的问题由于博物馆资源有限,不同地区的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的中小学无法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博物馆事业的支持力度,拓宽博物馆资源获取渠道,增加博物馆教育资源的普及程度。
中学生保护世界遗产倡议书
中学生保护世界遗产倡议书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一群热爱历史文化、关心环保事业的中学生。
今天,我们特别向大家呼吁,保护好世界遗产,让历史与自然的珍宝长久流传。
我们都知道,世界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它们代表着我们的历史、文化、自然,是我们的根和灵魂。
然而,面临着各种威胁,世界遗产正遭受着侵害和破坏。
首先,我们要保护好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凝聚民族团结、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但是,由于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等原因,许多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
我们应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仅要学习和传承我们的文化,还要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
其次,我们要呼吁保护好自然遗产。
自然遗产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瑰宝,是珍贵的自然生态系统,也是我们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因为人类活动、环境污染等原因,自然遗产正面临着许多威胁,动植物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我们要提高环保意识,积极投身到保护自然遗产的行动中,减少污染,保护生态,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最后,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好世界遗产。
保护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责任,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
我们要加强国际交流,共同研究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和方法,共同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让世界遗产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保护世界遗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它意义重大,关乎我们的未来。
让我们从现在起,立下保护世界遗产的决心,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细节做起,传承优秀文化,保护自然生态,共同守护我们的世界遗产。
让我们携手同行,用行动去呼唤更多的人们,关注、保护、传承世界遗产!谢谢大家!保护世界遗产倡议书。
中学语文教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价值
中学语文教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价值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智慧文化的结晶,是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体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传承与保护是当代青年学生的重要任务,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纳入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是必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必将为中学语文课程注入新鲜的活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学语文;教学一、语文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的基本特点,语文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修、逻、文”八个方面的基本能力,其中“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能力,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直接展现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要求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以广阔的阅读素材为基础的,通过广阔的阅读提升语言运用文字的能力。
我国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岁月的沉淀、洗礼,这些非遗文化是极具感染力的,将优秀的非遗文化选入课本,为语文课程注入新鲜的生命力,在非遗文化中有着许多优美的歌谣、戏剧、传统节日习俗等,这些都将为语文课本提供广泛而极具经典性的素材,此外,在学习非遗文化中,还可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陷入了标准化、模式化中,以至于写作有了相应的模板可言,来自实际生活的素材极少,夸大和莫须有成为了作文最新的代名词。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活,取之于生活,是语文写作的最佳素材,青少年对这种新鲜的非遗文化往往具有极强的兴趣,如在一些非遗文化中,一些经典的神话故事和传统习俗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等,通过对其进行赏析,从而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改变以往写作“假、大、空”的现状。
中学语文课程还要求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文从字顺、表达清晰,口语表达能力中素材是关键,不切实际的口语表达素材难以让学生真正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所思所想。
大班教案之世界遗产巡礼
大班教案之世界遗产巡礼在中,世界遗产巡礼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主题。
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世界遗产巡礼不仅能帮助孩子拓展视野,增长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和地理的兴趣。
通过参观和学习世界遗产,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伟大,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和风俗,从而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世界遗产巡礼的第一站可能是中国的故宫。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走进故宫,孩子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瑰宝,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妙和美丽。
他们可以看到悬壶济世的宫廷故事,了解孝道忠诚的传统美德,体验古代皇帝的豪华生活,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着,世界遗产巡礼可以前往埃及的金字塔。
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的奇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走近金字塔,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了解他们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情况下如何建造这些巨大和精密的建筑,体会到古埃及文明的伟大和辉煌。
他们可以学习到埃及古代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了解到金字塔的秘密和谜团,感受到这个古代文明的神秘和神奇。
在世界遗产巡礼的旅程中,还可以去墨西哥的玛雅遗址。
玛雅遗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金字塔和庙宇遗址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
走进玛雅遗址,孩子们可以探寻古代玛雅人的生活和文化,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体会到他们在热带雨林中创造的独特文明和建筑风格。
他们可以参观祭坛和宫殿,了解玛雅人的日常生活和仪式活动,感受到这个神秘文明的魅力和魔力。
最后,世界遗产巡礼可以前往希腊的雅典卫城。
雅典卫城是古希腊的中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也是古代民主制度和文化艺术的象征。
走近雅典卫城,孩子们可以领略到古希腊人民对美学和理性的追求,了解他们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体会到古代雅典的繁荣和辉煌。
他们可以参观帕台农神庙和巴特农神殿,了解古希腊建筑的风格和特点,感受到这个古代文明的智慧和魅力。
学生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书
学生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书尊敬的教育部和学校领导:近年来,在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作为学生,我们深感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我们国家的独特性、促进社会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为此,我们愿以学生的身份向您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首先,我们建议在学校中增加文化遗产教育的内容。
通过宣传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文化遗产以及地方性文化遗产,增加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
此外,可以在课堂上引入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和故事,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其次,我们建议组织学生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参与文物修复和保护项目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文化遗产的珍贵和脆弱,增强其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主题的调研和创作,以图文展览、文化艺术表演等形式展示学生的成果,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
第三,我们建议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可以在学校内部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展示学校的文化遗产和校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学校的文化积淀。
同时,可以邀请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和学者来校,开展讲座和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水平。
此外,我们还建议通过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可以在专业课中增加文物修复和保护的教学内容,为对文物修复和保护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与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合作,开展实践课程和实习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工作中。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建议,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他们成为我们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中坚力量。
同时,我们也期待教育部和学校领导对于学生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予以认真考虑和支持,为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1. 引言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需探讨的问题之一。
中小学生正值成长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文化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
在这个关键时期,向他们传授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价值观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是值得重视和推广的。
本文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中文化传承的方法和策略、中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以及中小学教育中文化传统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中小学教育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精神财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体系的改革,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观念,通过教育传承,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修养和素质,培养学生的美感和人文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人。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文化素养,更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作者:李卫英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04期摘要:通过探讨贵州省民族中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类型,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主要问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路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挖掘和培养。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教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4-0044-05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的强大压力和冲击,一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已经消失,大量传统的民族技艺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日渐衰微。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作为保护、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不仅应该为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主流教育提供传承渠道,更应该创造一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的文化空间,让年青一代能够充分地对这种活态文化进行再认知和再体验,使这种民族的生命记忆成为他们的精神文化内核,进而积极地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内容和类型贵州省自2002年10月颁布了《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后,当地各民族中小学就积极地对各种有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
2006年起,贵州省已有40所学校以省级立项的方式启动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
目前,贵州省各民族中小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通过聘请本民族的有识之士和手工艺持有者以及本校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方式进行。
具体来看,这些传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传承以技能型为主的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族歌舞、民族音乐和民族体育等方面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阳舞狮技艺校园传承的路径研究与实践
76体育风尚SPORT & STYLE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阳舞狮技艺校园传承的机制研究与实践》(GXZZJG2019B144)作者简介:王振亚(1984—),男,汉族,山东济宁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阳舞狮技艺校园传承的路径研究与实践王振亚 广西中医学校摘要:田阳舞狮历史悠久,是壮族舞狮优秀代表,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教育教学意义重大,然而当下田阳舞狮传统师承模式已不能满足校园传承需求。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等,分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阳舞狮技艺进校园活动开展的现状,探讨了田阳舞狮技艺校园传承的方法与策略。
提出:结合第一课堂提高壮族舞狮文化知识校园普及率;依托第二课堂营造壮族舞狮文化环境,建立良性校园传承生态系统等建议,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个案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方法与策略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近年来网络游戏、手机娱乐APP 越来越多的占据着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指尖上的“毒瘾”也成为家庭、学校、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
2011年,经文化部、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将地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学校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价值,有利于特色校本课程及校园文化的建设、丰富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亦符合新教改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观”。
2017年广西中医学校筹备组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阳舞狮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及其教练团队进校开展“舞狮文化进校园”活动。
本研究从学校教育教学视角出发,分析探讨了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阳舞狮技艺校园传承的方法与策略。
一、田阳舞狮技艺概述舞狮又称狮舞、狮子舞、耍狮子等,源于中国,是一种集武术、杂技、音乐、信仰、民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传统文体活动,自问世以来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经久不衰,并随着华人移居海外闻名于世。
与文化遗产之间有趣的事情作文600字
与文化遗产之间有趣的事情作文6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与文化遗产之间有趣的事情作文600字篇1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
登上长城,你会为它绵延万里的气势所折服,你会为它雄伟壮丽的身姿所震撼,你会为它坚固苍雄的霸气所感慨。
这样伟大的建筑居然是修建于遥远的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它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
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总,长度为米。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在毫无科技技术的古代,它们又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真是难以想象呀!因此有了一个关于长城的传说:这个传说的名字叫孟姜女哭长城。
从前,秦国有一位姑娘叫孟姜女,她的丈夫叫范喜良,就在他们成亲之日,闯进了几个衙役,一拥之下,把丈夫范喜良抓走了。
原来,秦始皇正在全国各地抽调大批农夫修筑长城。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范喜良毫无音讯。
姜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急之下做好棉衣,千里迢迢,修长城的地方。
可是孟姜女到了那里才知道自己丈夫早已死去。
于是她放声大哭起来,一哭就是三天三夜。
她的哭声惊天动地,长城被她的哭声震得的足足塌了里长。
随后,孟姜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从身一跃,跳海自尽了。
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啊!万里长城真是凝结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血汗!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与文化遗产之间有趣的事情作文600字篇2与文化遗产之间有趣的事情(作文2000字)大家好,我是个热爱历史和文化的小朋友。
从小我就对古人留下的各种文物和古迹非常感兴趣,每当看到这些文化瑰宝时,总会激发我无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这些年来我和文化遗产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吧!记得小学时,我们全家去云南旅游,到了丽江古城游览。
世界遗产日主题班会教案
世界遗产日主题班会教案引言:大家好,今天是九月十八日,也是世界遗产日。
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我们特别安排了一堂关于世界遗产的班会活动。
在这次班会中,我们将一起了解世界遗产的定义、重要性以及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珍惜我们的世界遗产。
一、了解世界遗产1. 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地域或全球范围内,因其独特性、代表性或普遍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具有世界文化或自然遗产价值的地点、建筑物、遗址等。
2. 世界遗产的分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大类。
文化遗产包括历史遗址、古建筑群、文化景观等,而自然遗产则指自然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地质遗迹等。
二、世界遗产的重要性1.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同时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和谐。
2. 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自然遗产包括了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
保护自然遗产意味着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这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1. 政府的责任各国政府有责任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来保护世界遗产,并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来进行遗产保护和管理。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人们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认识。
2. 公众的责任作为公民,我们也有责任保护和维护世界遗产。
我们可以通过参观世界遗产地、了解相关知识、遵守不破坏遗产的规定等方式来履行自己的责任。
结语:世界遗产日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世界遗产的重要日子。
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世界遗产尽一份力量,让这些独特而珍贵的遗产得以保存和传承下去。
希望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增加了对世界遗产的了解,并能够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学生历史实践能力培养探究——以“漳州片仔癀:老字号品牌的传承和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例
中学生历史实践能力培养探究——以“漳州片仔癀:老字号品牌的传承和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例福建漳州市华侨中学(363000) 孙晓琛[摘 要]老字号是一个地方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漳州片仔癀作为老字号,源于宫廷秘方,传承近五百年,是蜚声中外的名贵中成药, 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的保护、继承和创新活动,对加强漳州地区老字号品牌的探究和交流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实践活动是培养中学生历史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围绕乡土历史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实现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需要。
[关键词]乡土历史;实践能力;片仔癀;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2-0061-03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实践活动是培养中学生历史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围绕乡土历史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实现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需要。
片仔癀在漳州地区可谓家喻户晓,漳州市区“片仔癀国药堂”的招牌到处高悬,很多漳州人家里收藏有片仔癀,将其作为镇家之宝。
片仔癀产生于明末,历史源远流长,其卓越功效使其成为传世珍宝,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被誉为“神州妙药”“中国特效抗菌素”。
因此,引导学生探究片仔癀这个中华老字号很有意义。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产生深刻、直接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把乡土历史资源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实现。
“漳州片仔癀:老字号品牌的传承和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挖掘乡土历史资源中的丰富素材,为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具有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历史实践能力提高的现实意义。
一、 引导自主探究,激发历史意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
如何将“活”的历史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领悟历史,体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体验历史教材蕴含的丰富情感,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剪纸在当代中学生中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剪纸在当代中学生中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作者:龚鲜梅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12期摘要: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它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者——中学生,更应该担负起重任。
中学生对于剪纸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历史赋予中学生的责任,中学美术教育注重对学生真、善、美情感的培养以及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培养。
而民间美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中安排相应的剪纸艺术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传递家乡的情怀。
剪纸艺术是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针对剪纸在当代中学生中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剪纸;民间艺术;中学生教学;艺术教育一、利用学生浓厚的兴趣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坚定了剪纸教学的决心。
在教学中我发现,光讲理论知识或者是如何鉴赏一件作品其实离学生非常遥远,时间一长学生觉得没什么意思。
何不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呢?同时还要方便可行、效果立现。
于是我想到了剪纸,只需一张纸、一把剪刀或刀子。
让我没想到的是,在我的引导下,起初好多学生甚至男生认为自己不能完成精细的剪纸作品在一周后不但完成了,而且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剪纸课结束后,还有学生陆续找我要剪纸的图样,我觉得很欣慰。
因此,在此后的教学中,我尽量让剪纸的内容更丰富一些,从四大名著人物到山水、神话人物、动画、民俗等等。
我们需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剪纸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需要灵活地剪出物体的形象,还需要用它来进行游戏,甚至可以达到美化周围的环境,或者可以把自己的剪纸作品装框当作礼物送给朋友或者装饰自己的居室,非常有纪念意义。
真正激发了学生对于美的感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引导学生巧妙地装饰日用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由于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全部来自于山区,他们离家很远,缺少亲人的关心和呵护。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学课件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学习目标
1.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 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重点)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 识。(难点) 3.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素养)
3.为了庆祝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12周年,学生会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介绍“京剧”。请你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京剧艺术的三大特性。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只表演这一项,就包括唱、念、做、 打四种门类。如果把音乐、美术(包括化妆、脸谱、舞台设计、 布景绘制等)、灯光、服装(刺绣工艺)、道具(工艺品制作)等都 包括在内,京剧实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综合艺术。京剧不仅使 生活万象舞蹈化、音乐化、节奏化,而且形成了相对固定、相 对规范的表演程式。
拓展探究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我们传承历史 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后记
导学案课堂同步导学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
第六单元 情操志趣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预习导学 合作探究 分层作业
1.了解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措 施和意义。
2.搜集、推荐、评选当地的文化遗产,并对当地的文化遗产 进行遗产保护申请。
(3)【乡音探究】演出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对淮剧的唱词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妍找来此次演出曲目的唱本片段,现在 请你和她一起探究:淮剧的唱词有哪些特点?
客堂间,先打扫, 厨房内把热水烧, 煤炉扇得火直冒, 我再淘米下锅把粥熬, 萝卜干子切切好, 抽空上街排队买油条。
——《买油条》
街上行人少, 店堂多萧条。 石灰店里白靠白, 剪刀店里刀铲刀, 铁匠店里硬打硬, 馒头店里糕摞糕。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摘要】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如何被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探讨传统文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分析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情况,探讨了如何有效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更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方法,更加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一种需要持续推进和发展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中学历史教学、融入、地位、影响、现代教育、结合、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为什么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日益被人们重视和探讨。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史、民俗、宗教、风俗、道德、艺术等的综合体现。
而中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明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宝贵财富。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等价值观念也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历史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人才,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珍贵遗产 民族遗产教学反思
珍贵遗产民族遗产教学反思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和民族遗产面临消失的危险。
作
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民族文化。
因此,我
们需要认真反思民族遗产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在学校中,民族遗产教学仅仅是在某些历史或文化课中出现,
而不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使得学生无法深入
了解民族遗产。
此外,许多学校的民族遗产教育仅仅是在表面上弘
扬民族文化,而忽略了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们需要改变这种教育模式,建立更完善的民族遗产教育体系。
这种新的体系应该包括独立的民族遗产学科,在这门学科中,学生
可以深入地研究和体验民族遗产的丰富和多样性。
同时,学校应该
将民族遗产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民族文化维护和
传承中。
此外,教师在民族遗产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他们应该具有
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和专业的知识。
通过培训和专业的研究,教师
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民族遗产教学水平,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
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民族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建立更多的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加强民族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同时鼓励和支持民族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民族遗产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我们应该通过改变教育模式,优化教育体系,加强教师素养和政府支持等措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珍贵的民族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遗产教育在中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施维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15期
摘要:世界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这一财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愈显珍贵。
世界遗产教育是对学科教育的补充,在中学开设世界遗产教育等相关课程,对于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使中学生了解、认识、热爱世界遗产,提高保护意识,弘扬华夏根基,培养国际视野,本文就以笔者执教世界遗产社团多年的经验,就世界遗产课程的内容选择和课程组织方面在中学的实践进行总结,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学;世界遗产教育;世界遗产社团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056-02
世界遗产是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是人类文明曾经和正在创造的一切珍贵资源的总和,是地球留给我们,也是我们要留于后人的宝藏,是我们考察地理、洞悉历史和探索未来的纽带,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以中国为例,截至2014年6月,《世界遗产名录》中已收录中国的47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意大利(拥有50处世界遗产)。
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4项复合遗产。
另外,我国还有30项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世界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许多国家都提出了世界遗产教育问题,并一直备受人们重视和关注。
2004年6月,在中国的苏州召开了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并通过了实现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集体行动的纲领——《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团体、机构以及协会一起行动,“鼓励更多的学校普及遗产知识,设置相关课程,将世界遗产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因此,本校教师进行“世界遗产与中学课程的相容关系”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试图结合世界遗产教育,将世界遗产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机结合,寻找青少年遗产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培养华夏根基、国际视野国际公民。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青少年的年龄特征,我校成功开设了多样的世界遗产整合课程;另一方面以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为依托,以成立世界遗产社团为团体,除了现有的课程,另独立设置世界遗产教育课程,组织编写《中国的世界遗产》校本教材。
本文就以笔者执教世界遗产社团多年的经验,就世界遗产课程的内容选择和课程组织方面在中学的实践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在中学,世界遗产教育课程应完成以下目标:(1)提高知识和技能。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球的演变以及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科学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史迹与
最美的景观,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取知识。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的遗产数量、种类以及地域分布情况;对世界遗产的相关组织和评审要求与程序进行详细了解;揭示世界遗产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对世界遗产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并告知学生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丰富多样的,认识它们在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生态等方面所体现的价值。
通过了解世界遗产所特有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2)正确转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多样化的、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领悟世界遗产的美学价值和科学性。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更多地区关注社会生活,增强其和谐发展意识,环保意识以及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丰富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世界遗产理念,结合其他的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对保护遗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增强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保存、展现以及遗传后代的意识和可持续管理的责任感。
了解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自觉培养尊重历史文化、尊重自然科学的意识,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和组织
(一)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
由于世界遗产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受有限的教学时间的影响,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坚持以下原则:遗产的分类和分布地区尽量完整,尽量包含最新成功申报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著名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国内遗产的同时兼顾西方遗产。
另外,依据学校所在地苏州,特别介绍苏州及周边的世界遗产,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周围的世界遗产进行保护的意识。
对某一处遗产进行详细介绍时,要突出自然遗产的科学和美学价值,突出文化遗产的历史性、文化性、民族性以及社会性。
(二)教学内容框架
教学分为四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讲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根据物质类和非物质类对自然遗产、复合遗产、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对保护世界遗产和濒危遗产的知识进行讲解,第四部分讲解申报世界遗产的程序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文本的撰写方法。
世界遗产社团活动时间为每周五下午最后两节课,每学期大约40个课时。
(三)教学形式
由于世界遗产的知识十分广泛,且内容繁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结合多种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实现其教育功能。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充分利用音响、图片等多媒体教学工具。
如在讲解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时,用梯田的四季景观图以及一天早晨中午黄昏的景观图对梯田的美景进行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这样将会大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适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意识。
每节课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获取相关知识,并在论坛上或通过电子邮件形式与教师沟通,让学生参与其中。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解世界遗产分类时,教师提出“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有什么微妙差别”这样的设问,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
3.重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人翁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仅靠课堂内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教师积极外界联系,每学期,组织学生就一个世界遗产地为研究性学习课题,让学生考察附近的世界遗产之地并进行深入理解,对该遗产地的突出价值进行详细了解,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保护现状,考察完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申遗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每学期还会在全校组织世界遗产嘉年华活动,以模拟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为基础,对各国的世界遗产文化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言传展演。
在活动中,所有学部都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抽签确定各自所代表的国家,随后完成方案、筹款、展演、活动、推广等系列工作,最终展现出整个班级对世界遗产的理解和诠释。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逐步懂得了作为世界公民应有的包容和担当,对世界文化遗产有了更多的主人翁精神,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三、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世界遗产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科教师很难胜任。
往往自然遗产涉及美学、科学、地理学等理科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多涉及文学、艺术、建筑、历史等文科知识,这就对教师的学科背景要求很高,单个教师很难具备各个方面的知识。
因此我校在实际教学学科中逐渐鼓励更多学科的教师加入到世界遗产社团的指导教师团队里面来,目前配备了地理、历史、语文、数学、生物、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甚至还从校外请来一些民俗艺术家来指导上课,多方位、多角度的给学生开拓视野。
(二)世界遗产地实地考察成本高。
价格成本高,很多遗产地一旦成为世界遗产,旅游发展十分迅速,门票价格暴涨,在良好的收益面前,便忽视了世界遗产的基本功能,使得学生们望而却步;安全成本高,中学生年龄偏小,安全意识薄弱,学生安全给教师和学校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实践中,我们力争争取校方、景区、家长多方面的支持,目前学校已有多个景区合作单位,如世界遗产留园教育基地合作项目,同时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安全教育,带着学生走出校园,亲近世界遗产。
总之,世界遗产的教育意义和作用深刻地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其教育意义。
正如北大教授晁华山所说:“作为当代人,我们在创建现存的遗产方面虽然没有贡献,但是如果我们想让下一代的人和我们一样,能够欣赏到这些完好无损的遗产,我们就应该认真保护这些遗产。
如果这样做了,这也可算是我们与前代人一样,对保护遗产有了贡献。
换句话说,遗产的命运正握在我们年轻人手中。
”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学设置世界遗产教育课
程,让更多的学生走进世界遗产,自觉地去认识它们,保护它们。
愿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人类的共同遗产,并把她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作者单位:苏州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曹伦华.中国的世界遗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汪琪.世界遗产与青少年传统文化传承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