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一起追寻数学中的美

合集下载

引领学生采撷数学之美

引领学生采撷数学之美

引领学生采撷数学之美数学世界,五彩缤纷,数学园地里处处开放着美丽花朵,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但是,中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等多方面的限制,很难体验到数学美。

之所以会产生这些情况,这与数学教学忽视贯彻数学中的审美原则有关。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数学审美教育。

注意挖掘数学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数学美感,当学生发现数学确是一个美的世界时,便会改变对它的成见,极大地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因此,加强对中学生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让学生学会识图,在识图中感受数学的“形状美”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的影子,找到许许多多的图形。

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相似”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后观察乡镇一角的街景,从中去发现一些熟悉的数学图形,并让学生归纳,有哪些图形是相似的?如:在教《轴对称变换》的教学中,可让我们的学生自由发言,讲讲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哪些叶子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师里有哪些也是对称的图形呢?让我们的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在课余的时间,我们还可带领学生漫游在数学“王国”,如:在数学的园地里,完全正方形作为一朵沁人心脾的奇花,曾陶醉过多少观赏者!五种正多面体以其形式美带来的神秘感,使古代人曾把它们分别作为火、风、水、土、空气的象征,而这五种图形总名之为宇宙的图形。

由宇宙美神得到的黄金矩形是最令人心醉的优美图形之一。

它在形式比例上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

因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诸如像柜、图书、杂志、火柴盒及至国旗都采用了这一优美的图形,以带给人们更多的美感的享受。

通过以上的体验与学习,学生能感觉到数学是美丽而神奇的,数学美不胜收。

在识图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审美的能力。

二、让学生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叹数学的“和谐美”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鉴赏能力,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用美学的眼光审视所学生的数学知道,研究数学发现的过程,向学生渗透科学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畅游在数学美的世界里

引导学生畅游在数学美的世界里

引导学生畅游在数学美的世界里说到数学,不少人会联想到枯燥乏味,很难把它跟“美”联系在一起。

数学真是乏味无趣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本身既是学生理解、运用知识技能,发展潜能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发现、体验、追求、创造美的过程。

一、从观察与探索中发现美、体验美数学的数式、图形、比例等,无处不存在着和谐美的因素。

这些美好的形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丰富联想。

由美产生的愉悦心理体验,是学生追求真知的支柱和动力。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数学中的美,激发美好的情感,产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1.感受形式美数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形式美。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适当的数学内容,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形式美。

例如,在计算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观察下列算式的特点,找出规律,再根据规律填数。

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面对这座数字“宝塔”,学生心底会惊叹数学的神奇!这种数学的形式美不仅赋予了枯燥的计算教学新的生机,而且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美育。

2.体验对称美德国数学家魏尔曾经说过‘(美与对称性密切相关”。

数学的对称美是侧重于展示形态的和谐与平衡美。

在教学几何知识时,可通过观察、操作、绘制等方法,让学生领悟直线美、曲线美和对称美。

例如,在学习了“圆”之后,可以让学生用圆规画出如下的对称图案:学生们在这样的实践练习中,体验到图形的对称美、和谐美,也激发了他们数学学习的强烈动机。

3.品味简洁美数学的简洁性是指数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和表达形式的简洁,而并不是指数学内容本身的简单。

它既是数学结构美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学形态美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

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

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

动听的音乐,让人心情舒畅;美丽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充满着向往和追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是让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数学修养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实施美的教育不仅仅是音乐课、美术课的任务,各个学科都应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才能有效的发挥各科在基础教育中的整体作用。

一、数学中存在美美无处不在。

无论是简单的阿拉伯数字,还是纷繁复杂的几何图形,那优雅的线条和简洁的形式,都给人以美的感受。

无论是优美和谐的“黄金分割”还是高深莫测的“哥德巴赫猜想”,都令人心驰神往。

数学的博大精深和广袤无垠,使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的追求,他们如痴如醉,废寝忘食,正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中的美,体会到了数学带给他们无穷无尽的乐趣。

很多人认为只有在高端的数学领域,才能感受和体会到数学的美,只有数学家才有追求数学美的权利。

其实不然,数学美融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学美贯穿于我们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正如数学家普罗克拉斯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二、数学中美的特征1.形式的简洁美简洁美是数学美的显著特征,无论是小学中的“九九乘法表”,还是初中用方程或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无不体现了数学言简意赅、简单明了,化复杂的实际问题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独特魅力,这也是许多同学喜爱数学的真正原因。

2.形式的对称和谐美对称和谐是数学形式美的重要标志,它给人匀称、协调的美感。

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抛物线等,不仅形象直观还给人以对称和谐的美感,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仿佛置身于神奇的图形世界,受到了美得熏陶。

直线、射线的延伸性则直接将人的思维发散到广阔的空间之中;神奇的尺规作图,更是让人咂舌不已。

一次次的视觉冲击和思维震撼,不得不让人对数学产生浓烈的兴趣。

我这样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数学的美

我这样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数学的美
美观念和创造性 思维 , 学会在 学习 中品味和鉴 赏 , 直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 中,作 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 引导者 和合 作者 的教 师 , 在组织学 生学习时 , 如果 能 善于引导学生沟通各知识点之 问的联系 , 不仅能激发
至在活学 、 活用 中创造数学之美 。
1 . 初次接触数学 。 就 开始数 学美的渗透教 育
4 + 1 2 = 1 6 ( 颗) 。
接 着 ,我又引导学 生把这道题 和前面 的夹 手帕 手 帕题的基础上再 多 1 排而 已 ,所 以钉子 的个 数也
数量关系式可 以表示为 : 图钉数 = 4 + 2 ×( 图画张 问题进行对 比。学生惊喜地发现 , 钉 图钉题就是在夹
数一 1 ) 。 2 . 通过 看 图得 出 4张 图画要 1 0颗 图钉 , 而 且知 就 由原来 的 ( 手 帕数 + 1 ) 变成 了( 图画张 数 + 1 ) X 2 。
有意识地把智 育和美育结合起 来 ,从数学教 材和教
在最初 进行数学 审美 教育学教 材和教学 内容 中的美 更多是外 在 的。而数 学美 一般体现 在其 内在 的逻 辑
育因素 , 让学生 在愉快 的审美享 受 中感受 、 发 现数学 美 、 思想美 , 它们是数学审美教育的核心和魅力所在 。 之美 , 掌握基本 数学知识和数 学技能 , 形成独 特 的审 所 以, 随着年级的递增 , 我的审美教育也逐步深入 。
图钉像这样 钉 3 排, 那就是乘 3 的关系 了 , 对吗 ?” 我
学生讨论 “ 你认 为怎样 的书写是美观 的” 。讨 论结果
了使作业看起 来更美观 ,我在 一年级 的时候 就引导 多种解题 的方法——
2 0 1 4年 4月 C

探索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中的美学和奇妙之处

探索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中的美学和奇妙之处

探索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中的美学和奇妙之处探索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中的美学和奇妙之处数学是一门充满了奇特、美妙和神秘的学科。

它不仅是一种工具,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更是一门探索世界的艺术。

数学的美学和奇妙之处蕴含在各种数学概念、性质和公式中。

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中的美学和奇妙之处。

I. 数学的美学:对称与比例之美美是一种对称的体现。

在数学中,对称是一种重要的性质。

它可以在几何学和代数学中找到。

例如在几何学中,正多边形的各个边和角都具有对称性,无论是三角形、四边形还是多边形。

这种对称性让我们感受到数学世界的秩序和和谐。

此外,比例也是数学中的美学之一。

比例在自然界和艺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黄金分割是一种著名的比例,它能够呈现出一种得体而优雅的美感。

黄金分割不仅出现在自然界中的螺旋壳和花瓣中,还经常在建筑和艺术作品中运用。

II. 数学的奇妙之处:数列与无穷数列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它是由一系列有序的数字组成的。

数学家通过研究数列,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奇的结果。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它的特点是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形成了1、1、2、3、5、8、13...的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的出现频率极高,这种规律性令人着迷。

另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学概念是无穷。

无穷是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概念,它代表了无限的可能性。

数学中有无穷多个自然数、无穷多个有理数,甚至无穷多个实数。

无穷给数学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领域。

III. 数学的美学:图形与变换图形在数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用来描述几何形状,还可以帮助人们观察和分析数学关系。

圆、三角形、正多边形等各种图形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美感。

变换是数学中另一个令人着迷的概念,它可以改变图形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从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美学效果。

常见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和镜像等。

通过变换,数学家能够探索出许多有趣的性质和规律,发现隐藏在图形中的美学之处。

帮助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

帮助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

帮助学生发现欣赏数学美
--教学感悟
当我第一次提到“数学美”时同学们都笑了,我想在同学们心目中谈到美根本就跟数学搭不上边,数学在同学们的心中的评价只能是“枯燥”、“乏味”、“毫无乐趣”。

实际这是对数学的误解,其实在数学中从来就不缺少美,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也不善于引导同学们去发现。

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我们去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提供一些数学美让学生们去欣赏。

数学教材中隐含的美育因素有很多个方面,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当我们将这些美的方面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可以用心去体会数学美,发现数学美。

我们还可以举一些具体的美的实例,如搞服装设计,如果拥有黄金分割的知识,就会感觉自己的设计很舒服.。

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数学的美——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之处数学是一门美妙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者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门艺术。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第一,数学中的对称美。

对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可以存在于各个领域中,如几何学、代数学等。

在几何学中,正多边形以及各种对称图形都是对称美的体现。

比如,六边形、八边形等正多边形都有旋转对称性和镜像对称性,这些对称性让人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感。

在代数学中,对称群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种对象在某种变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并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称性的存在让数学与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美。

第二,数学中的规律美。

数学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数学家来说是一种美的追求和发现。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具有美妙规律的数列,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这个数列在自然界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植物的分枝结构、螺旋线等,这些都展示了数学规律的美感。

再比如,黄金分割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数学比例,它被广泛运用在艺术和建筑中,给人一种和谐、美妙的感觉。

数学的规律美让人们对世界的运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人们对数学的美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第三,数学中的证明美。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的学科,证明是数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证明,数学家们能够揭示数学的真理,发现数学中的美。

一次成功的证明不仅仅是一个结论的证实,更是一种思维上的享受。

证明的过程需要逻辑推理、创造性思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正是这些因素让证明具有了美感。

数学家们通过精妙而巧妙的推理,将一个个数学难题一一攻克,向我们展示了数学中的美妙之处。

第四,数学中的数学公式之美。

数学公式是数学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数学公式的美在于它们简洁、精确、富有表达力。

比如,欧拉公式是一个闪耀着美光的数学公式,它将五个基本数学常数以一种简洁而优雅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这个公式被认为是数学中最美的公式之一。

探索数学的美丽世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

探索数学的美丽世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

探索数学的美丽世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探索数学的美丽世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数学是一门智力活动,也是一门美学科。

然而,在学生眼中,数学常常被视作一门枯燥、困难的学科,缺乏趣味性。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呢?一、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之美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

比如,在一个花坛中,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圆形的花瓣、长方形的花盆等等,这些都是数学中的几何形状。

通过观察和了解这些形状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形态之美的感知。

二、数学中的艺术之美数学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数学中的图形、曲线、等式等,都能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通过讲解一些数学中的美妙定理和公式,如费马大定理、黄金分割等,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艺术之美的兴趣。

三、数学中的思维之美数学思维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法,让学生通过寻找不同的解法并比较它们的优劣,可以培养他们的灵活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数学证明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推理证明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维的美妙和奥妙。

四、数学中的应用之美数学是一种实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比如,几何学在建筑和设计中的应用,代数在经济学和物理学中的应用等。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看到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五、数学中的历史之美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演变,了解到一些伟大数学家的数学思想和贡献。

通过讲解数学史故事,如欧几里德和柏拉图的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它给人类带来的美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妙与奥秘。

数学不再是一门乏味的学科,而是一门充满魅力和趣味的学科。

让学生从小就爱上数学,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追寻美的踪迹,展现数学魅力

追寻美的踪迹,展现数学魅力

追寻美的踪迹,展现数学魅力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和传授,而忽视了数学美的渗透,以至于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永远产生不了对数学的兴趣,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数学本身特有的美,重视用数学美去感染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

1 欣赏内在美,以美育人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过去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对数学学习的审美化、艺术化的价值导向,学生在严肃的数学面前倍感枯燥,很少体验到数学的内在美。

其实数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感:数学符号和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语言的逻辑美、图形的对称美、方法的技巧美等等。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美的素材,把学生带进数学美的世界,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欣赏到数学的内在美,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向学生介绍天安门、故宫等等中国的古代建筑都是对称的,鼓励学生去浏览这方面的史料,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

现代建筑中对称也比比皆是。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欣赏到了图形的对称美。

再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和“割圆术”,感受数学研究中方法的神奇、美妙和中国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2 体验趣味美,以美激情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注重在愉快体验,增加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有趣”的数学世界中去漫游;那里有美丽的黄金分割,奇妙的分形世界,迷人的平面镶嵌,还可看到数学与文学、数学与艺术的汇合与交融,欣赏卓越而完美的公式……。

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数学的趣味美,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开展数学游戏活动,让数学课堂充满着数学趣味性,学生喜闻乐见。

如开小小运动会、打数学扑克、评选优秀邮递员、猫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开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使得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

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

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严谨的学科,对于许多小学生来说,它常常被认为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让人望而却步。

然而,世界上无处不在的数学却蕴含着无尽的美感。

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通过培养他们的数学审美观,让他们对数学充满兴趣和热爱。

一、几何之美几何学是数学中最直观、最容易引起小学生兴趣的分支之一。

几何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它可以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和建筑中找到许多美妙的形状。

比如,太阳花是由对称的花瓣组成的,蜂巢则是由规则的六边形构成的。

这些美妙的几何形状不仅美观,而且有助于孩子们锻炼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带领小学生观察身边的几何形状,如菱形的砖铺地面,然后让他们通过绘制和计算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美。

二、数列之美数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不仅有一定的规律性,还蕴含着许多美妙的数学思想。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它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一种美妙的数学规律。

我们可以通过让小学生写下前几个斐波那契数并观察它们的规律,引导他们发现数列中的美丽。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手机或电脑上的数学软件,通过展示各种有趣的数列图形,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图形之美在数学中,图形是一种常见的工具。

不同的图形有着不同的属性和美感。

比如,圆形是一种完美的图形,它的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同,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

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小学生观察和绘制其他有趣的图形,如心形、星形等,引导他们发现图形的美。

通过给小学生展示各种图形的美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数学公式之美数学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它们不仅体现了数学的智慧,还隐藏着许多美妙的数学思想。

比如,勾股定理是一个简洁而又美丽的公式,它将三角形边长、直角关系和平方数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我们可以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推导一些数学公式来让小学生理解数学公式的美感。

引导他们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数学,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之美和数学之趣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之美和数学之趣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之美和数学之趣数学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展示了数学的美妙和趣味。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中的数学之美和数学之趣,并展示出数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数学之美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拥有它独特的美感。

首先,数学的美在于它的规律性和精确性。

数学中的数列、函数、几何形状等等都符合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可以被精细地表达和描述。

当我们理解这些规律,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之处。

其次,数学之美还体现在它的抽象性和智慧性。

数学将问题进行抽象,通过符号和公式的运算,使问题简化,更易于理解和解决。

这种抽象的过程需要思维的跳跃和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最后,数学带给我们的美还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数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它的应用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

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数学之趣除了美感之外,数学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首先,数学中的游戏和谜题给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休闲娱乐时间,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数独、数学推理题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思维敏捷度和逻辑思考能力。

其次,数学中的实例和应用也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实际应用贯穿于生活、自然和科技的方方面面。

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最后,数学奥赛和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参加数学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竞技中的刺激和快乐。

三、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数学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学习数学,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数学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抽象思维。

在6和7中寻找数学美的教案设计

在6和7中寻找数学美的教案设计

在6和7中寻找数学美的教案设计数学美指的是数学在表现形式上的美感。

它不仅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指数学本身和数学教育都追求的目标。

寻找数学美,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中的美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那么,在6和7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寻找数学美?下面我将结合6和7年级的学习内容,为大家提供几个教案设计的思路。

一、通过数学之美探究数学美的内涵1.教学目标了解数学之美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重点理解数学之美的内涵。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教学步骤第一步:教师以轮廓图的形式呈现数学之美的大致内涵,为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提供思考的切入点。

第二步:通过课程展示,让学生了解数学之美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数列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第三步:通过学生搜集、分享、展示优秀数学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通过现实案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数学之美的具体内容。

通过学生互相分享的方式,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数学之美。

通过提供课程展示,引导学生认知数学之美的多样性。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数学之美。

二、通过积木拼图寻找数学美1.教学目标通过积木拼图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的存在。

2.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积木拼图的方式理解数学中的结构和对称。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

3.教学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先自己拼一下,学习积木的构造过程和规律。

第二步:提供一个完整的模型,教师演示如何拆解和组装,让学生破解规律,了解数学中的结构和对称性。

第三步:学生自主拼装一个模型,体验数学的美感。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通过积木拼图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美感,在实践中了解结构和对称性。

通过破解规律,让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了提高。

同时,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更有兴趣。

三、通过数学游戏实现寻找数学美1.教学目标通过数学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寻找数学美的过程中提高其数学技能,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索数学之美引导孩子发现数学的美妙

探索数学之美引导孩子发现数学的美妙

探索数学之美引导孩子发现数学的美妙探索数学之美引导孩子发现数学的美妙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常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无趣且难以理解。

然而,数学蕴藏着许多奇妙的美丽,而我们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有责任引导孩子去探索数学背后的美妙。

本文将探究如何通过创新的方法和精心设计的教学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充分领略到数学之美。

一、数学的美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数学并不只存在于教科书和课堂中,它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几何形状到时间、距离和金融投资等等,数学无处不在。

我们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观察和分析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他们发现数学的美丽。

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孩子去公园,观察不同形状的游乐设施,引导他们认识几何图形;带他们去超市购物,让他们参与计算价钱和找零钱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引导孩子从游戏中学习数学孩子们对游戏总是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数学益智游戏,例如数独和拼图等。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来让孩子们体验数学的乐趣。

比如,让他们扮演商店老板和顾客进行简单的买卖运算,或者让他们成为建筑师,在模型世界中进行尺寸和比例的计算。

三、利用数学游戏和图案设计激发创造力数学不仅仅是纯粹的计算,它还鼓励我们思考和创造。

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和图案设计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例如,我们可以邀请孩子设计自己的数学棋盘游戏,规定每个方格上的数字和运算规则,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同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自行探索各种图案和数列,通过改变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审美观。

四、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尝试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推导来找到解决方法。

数学探索之旅带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

数学探索之旅带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

数学探索之旅带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抽象,导致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甚至害怕数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的奥妙,我们尝试进行一次数学探索之旅,将学生带入数学的世界。

探索1:发现数学的美妙我们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学中的美妙现象和优美的公式,比如黄金分割、费马大定理等等。

这些都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或者数学中的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通过图表、实验等形式来呈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深奥之处。

探索2:游戏中的数学数学不仅仅是一堆公式和符号的堆砌,它也可以充满乐趣和游戏性。

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如数独、解谜、数学竞赛等,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

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乐中感受到数学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

探索3:数学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它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问题的解决等方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比如,我们可以讲述数学在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他们身边的存在。

探索4:数学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数学思维训练题或者数学思维训练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提供一道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敏锐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5:实践探索与创新在学生对数学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实践探索和创新。

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设计数学模型等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探索之旅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数学探索之旅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数学探索之旅带领学生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数学探索之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数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奇迹的学科,它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的奥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为他们开展一次数学探索之旅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站:数学的美妙世界数学是一门智力的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

在这个环节,我们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数学的美妙世界。

通过展示数学的艺术性,如数列的华丽华尔兹、逆向思维带来的错位图案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和无限可能性,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第二站: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是学生认知和思考的重要模式,它培养了学生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我们将以问题为核心,运用数学方法和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例如,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解决,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第三站: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数学不仅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更是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有力工具。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实地考察城市规划和交通流量问题,让学生探究数学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激发他们对数学实际运用的兴趣。

第四站:数学的创造力数学的魅力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这个环节,我们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索的活动,鼓励他们提出新问题和新方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例如,通过数学竞赛和数学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挑战和乐趣,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数学探索之旅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探索数学的奇妙世界,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带领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妙和无限可能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他们发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我们相信学生们会对数学充满热情并获得更大的成长。

激发学生对数学中的美的体验

激发学生对数学中的美的体验

激发学生对数学中的美的体验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常常被认为是抽象、枯燥和乏味的。

然而,数学中隐藏着无尽的美。

激发学生对数学中的美的体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数学中的美的体验。

一、培养学生数学的直观感受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体的学科。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直观感受。

例如,在学习几何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模型、立体图形和图形拼图,让他们亲手触摸、摆弄,感受形状的美妙。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艺术品或建筑物中的几何元素,提供实际应用背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美感。

二、在解题过程中发现美妙的数学解题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许多学生对于解题过程感到乏味和困惑。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美感,我们可以在解题过程中强调思考的乐趣和探索的过程。

例如,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数学原理和逻辑关系,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我们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度来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解题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数学与艺术的结合数学与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将数学与艺术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美妙之处。

例如,在几何学中,可以通过绘制图形来探索对称性和比例关系;在数列和函数中,可以通过画出曲线图来观察数学模式和规律。

这种将数学与艺术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美。

四、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除了课堂教学,数学实践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美感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美妙。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建模、数学游戏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并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数学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增强他们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寻找数学中的美

寻找数学中的美

寻找数学中的美
3月27日,北台小学数学一年组的实践活动竞赛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拉开了帷幕。

为落实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结合本学期学习内容----平面图形的拼组,开展了全年级的拼图竞赛。

我们希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会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数学学习充满着创造。

为期一周的拼图大赛中,一年组数学老师高度重视,积极筹划,认真辅导,做到教学相长。

全体一年级学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既让学生巩固了新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览过程中,精美的拼图前站满了很多好奇的孩子们,就连高年级孩子都驻足欣赏,所有孩子都在啧啧的赞叹声中,与一年级小朋友们一起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的奇妙。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是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这也是我们今后数学教学要积极探索的领域。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
数学美是指数学中那些符合数学原理且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
结构或形式。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寻找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美: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寻找
数学美的存在,如建筑物的对称性、自然界中的斐波那契数列等。

2. 通过艺术作品感受数学美:引导学生欣赏具有数学美的艺术
作品,如蒙德里安的画作、埃舍尔的画作等。

3. 制作数学手工艺品:鼓励学生参与制作数学手工艺品,如拼图、折纸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数学美。

4. 探究数学之美:借助教学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
之美,如黄金分割、数列、对称性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中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
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发现身边的数学之美

发现身边的数学之美

发现身边的数学之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无论是大到宇宙间的星辰运行,还是小到花瓶上的斜线交错,都离不开数学的影响。

数学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洞察事物背后的规律,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探索身边的数学之美。

1. 自然界中的数学之美自然界是数学之美的源泉之一,数学规律贯穿于各个领域。

比如黄金分割,它常常出现在自然界的各个角落。

例如,花朵的瓣数、树叶的排列方式、螺旋形的贝壳等等,都是黄金分割的生动体现。

这种比例之美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美感。

另外,自然界中的几何形状也展现了数学之美。

例如,蜂窝状的蜂巢、雪花的对称形状等,都是由数学原理所决定。

这些简单而又复杂的几何形状,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数学在自然中的精妙应用。

2. 建筑中的数学之美建筑是数学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无论是建筑的平面设计,还是立体结构的构建,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

例如,建筑师需要运用几何知识来绘制平面图纸,计算建筑的尺寸比例,确保建筑物的稳固和美观。

此外,建筑中的对称性和比例也是数学之美的体现。

对称美是建筑中常见的美学原则,它能让建筑更加和谐。

比例美则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让人沉浸在数学之美的世界中。

3. 经济金融中的数学之美经济学和金融学是数学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这些领域中,数学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规律和金融风险。

例如,利息的计算、股票市场的波动、金融衍生品的定价等,都需要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来预测和分析。

同时,数学在风险管理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例如,在保险领域中,数学可以用来计算风险、制定保险费率,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保障。

这些数学应用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了数学对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4. 艺术中的数学之美数学和艺术看似两个迥然不同的领域,但其实它们在很多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数学可以为艺术提供灵感和规律。

例如,画家们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出具有立体感的画作;音乐家则借助数学的节奏和音符组合,创作出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

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伽利略说过:“数学是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

”我很欣赏这句话,他把数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非常喜欢数学,因为数学知识无时不在体现出它的周密性、逻辑性、规律性与变化性,无时不在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

它把善于创造、触类旁通者引入神秘的数学殿堂,领略不尽它的美妙。

罗素曾经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还要在学生心中栽下“数学美”的种子,引领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数学奠定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我引领学生在最基础的方面发现数学之美,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引领学生发现数字之美数字,是学生每一天都接触的,是数学中使用最为频繁的。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你看,0——9这些阿拉伯数字,就像琴弦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它们有机的组合、排列,同样能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

简单的10个阿拉伯数字经过排列组合,能表示很多很多的数,反映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数量,所以数字之美首当其冲。

学生初入学时,我会教会学生记忆数字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象豆芽咧嘴笑,7象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吃饭,0像鸡蛋做蛋糕。

”数字字形之美一定要深深印在每个学生的脑中,从这些美的数字开始,孩子们开始了数学学习之旅。

在课堂上,语文中的古诗也拿来在课堂上吟诵,引导学生感受数字的魅力。

例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菜花都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学生一起追寻数学中的美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湖南省资兴市一中学 李春燕
记得去年刚接手美术班的第一节课,我曾问过学生:“作为美术特长生,你们觉得数学美吗?”同学们或笑而不答,或摇摇头,或直截说“太枯燥”、“太难学”。

是呀,长期以来,由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精确性与抽象性,另外面对升学压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急功近利,以解题、应试能力为中心,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低落,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何美之有?”
数学真的不美吗?翻开数学教材,到处存在美:字符美、构图美、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下)为例,欧拉公式“V-E+F=2”堪称“简洁美” 的典范,五花八门的多面体有多少?谁也说不
清,但它们的顶点数V ,面数F 和棱数E 竟然都符
合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还有“杨辉三角” 利用组
合来表示二项展开式的系数就以成了杨辉三角。

三角
中下一行中间各系数分别是它的两肩上两个系数的
和。

每行中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数相等;除1以外的
其余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第N 行各数之
和等于2N 通过教师的深入挖掘,使学生看到一个小
小的“三角形”,却蕴藏着如此众多的数学知识,从而
充分感受到杨辉三角形在形式上所具有的简洁美,图
形上存在着的对称美,生成方式上体现出的统一美,
这般匠心独具的设计,难道不美吗?
数学美作为一种诱因,往往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旦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了审美趣味性,学习过程便会在前进中留下美的轨迹,审美趣味将成为学生心理生活的催化剂,成为学生积极的自我完善的力量,让学生对前、后知识进行比较,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为了介绍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几何意义,教师要求学生将公式()11n a a n d =+-变形为
()1n a d n a d
=+-,看到当d ≠0时,αn 是关于n 的一次式。

若令y=αn ,x=n ,k=d ,b=α1=d ,则可得直线方程y=kx+b ,由此可见,以自然数集N 为定义域的函数αn=f(n)的图象应是直线y=kx+b 上那些x ∈N 的点的集合,而这一直线的斜率k=d ,在纵轴上的截距b=α1-d ,这就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几何意义。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直线方程的形式是相同的,学生从中获得了和谐的美感,很自然,在和谐美的启示下,学生容易将经过两点(x 1,y 1),(x 2,y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y 2-y 1)/(x 2-x 1),创造性地用来解决由等差数列的两项αm 、αn 来求其公差d 的问题,即d=(αn-αm)/(n-m),此公式还能简捷地用作解决不少的等差数问题,学生从中获得了美的享受,启迪了思维,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材中的数学美不乏其例,欲让美的源泉,汩流入学生的心田,发掘美是亟为重要的一环,这驱使我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思考、去实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挖
掘数学中美的因素,以数学的魅力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
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富有创意的板书美、生动的语言美、精致的教具美来营造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通过创意性课堂设计,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去感受学习的创造之美。

如,笔者在讲授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时,不是直接把公式告诉学生,也不是象课本一样推导前n 项和公式,而是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内容编成问题,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问题:我班55个同学,向学校爱心基金捐款,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每人10元;第二种:1号捐1分,2号捐2分,3号捐4分,4号捐8分------,48号捐542分,问哪种方式捐款多?
此时学生会很感兴趣地计算:设总数为S=1+21+22+23+---+542当列出式子后会发现现有知识没有办法算出,此时学生对问题会感到困惑,思维受阻,但我还是不急于抛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再想一想,议一议,对问题展开观察和猜想,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各项之间的关系,发现1,21,22,23,----247构成首项为1,公比为2,项数为48的等比数列,如果两边同乘公比2,
则会有:
S=1+21+22+23+---+542,
2S= 12+22+23+---+542+552
两式相减得S=552-1,而552-1多大?可借助于物理上一些数据反映,如地月距,学生为之惊叹,此时再引导学生类比上面的方法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 项公式学生会情绪高涨地跟老师一起推导。

二、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教材中的美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学时,教师如果从抽象到抽象,不以感性形象显现,那么,美感就会丧失殆尽,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电教、图表、模型、游戏、表演、形象生动的语言等直观手段,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借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些传统教育方法鞭长莫及的地方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挖掘和提炼新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且尽可能的去体现。

立体几何是在学生已有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讨论空间图形的性质;它所用的研究方法是以公理为基础,直接依据图形的点、线、面的关系来研究图形的
图2 性质。

从平面图形到空间图形,从平面观念过渡到立体观念,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初学立体几何时,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的能力及较强的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主要原因在于人们是依靠对二维平面图形的直观来感知和想象三维空间图形的,而二维平面图形不可能成为三维空间图形的真实写照,平面上绘出的立体图形受其视角的影响,难于综观全局,其空间形式具有很大的抽象性。

如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不一定画成交角为直角的两条直线;正方体的各面不能都画成正方形等。

这样一来,学生不得
不根据歪曲真象的图形去想象真实情况,这便给学
生认识立体几何图形增加了困难。

而应用多媒体教
学手段将图形动起来,就可以使图形中各元素之间
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惟妙惟肖,使学生从各个不
同的角度去观察图形。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
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像在讲二面角的定义时(如图2),当拖动点A 时,点A 所在的半平面也随之转动,即改变二面角的大小,图形的直观地变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在讲棱台的概念时,可以演示由棱锥分割
成棱台的过程(如图3),更可以让棱锥和棱台
都转动起来,使学生在直观掌握棱台的定义,
并通过棱台与棱锥的关系由棱锥的性质得出棱
台的性质的同时,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美,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讲锥体的体积时,可以演示将三棱柱分
割成三个体积相等的三棱锥的过程(如图4),
既避免了学生空洞的想象而难以理解,又锻炼了学生
用分割几何体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种方法中体会美
1.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而且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既把学生置于既有趣又有一定思维强度的学习环境中,使他们在紧张的思维活动中得到一种满足感;让他通过克服困难而获得成功的愉快感;让他们在自己的发现中享受到创造的喜悦感;让他们在知识的应用中体会到知识的价值。

如笔者在讲授椭圆的定义时,针对所教学生都为美术特长生的特点,让学生合作上讲台画椭圆,结果一组同学用美术里教的绘图法,利用长方形来画,所需时间长些;另一组用提前自学的知识去画。

其他同学在坐位上也饶有兴趣地画了起来。

最后 大家一比较,都觉得后一组画得更美些。

接下来再结合第二组的画法引出椭圆的
定义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当然第一种画法也可以为后面学习椭圆的性质中的长Í
¼3图4
轴、短轴知识作准备。

2.学习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的核心。

能否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的关键。

强烈的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思维,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让学生进行发现、探究学习,感受学习创造的美。

3.形式特征是“简、美、真”。

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揭示美的因素,能使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与原先的学习情境相类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在叫学生做题时,提倡一题多解,引导和鼓励学生用美的形式特征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面临不同解法时,要考虑择优选择方法。

特别是一些轨迹问题、立体几何的问题都可以这样去分析。

4.在大力提倡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基础训练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对基础训练的要求是,训练要有目的,有计划,训练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安排要有坡度,要有层次。

因此在练习中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巧妙构思,做到环环相扣,自然流畅,体现层次美
多年来,在教学工作里,我注意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已初见端倪。

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作业不整洁,字迹潦草,格式不规范等现象会逐渐减少,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本本字迹工整、作图规范、计算正确、格式规范的作业,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

碰上难题也乐于去讨论、去探索,发现奇美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纵横观之,我认为数学美与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提高可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由“数学美”引发“学习兴趣”进而达到“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产生“乐趣”更会欣赏“数学美”
数学不愧为自然科学的“皇后”,她是如此之美。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数学本身之美,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感知美、欣赏美、理解症状、创造美,遨游在数学这美的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