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珠屿大伯公庙宗教艺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广工大选修世界宗教与宗教文化
2010 —2011 学年第2学期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平时作业
在观看视频《明海大和尚柏林禅寺开示》后,我对佛教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我本以为佛教的人每天的生活只会念经,修行等,生活枯燥无味,并且做这些事与平时生活没有一点的关系,只是为了修道之类的。
但今天通过明海大师的话,我清楚了解到了他们的修行与生活有密切相关。
正如明海大师所说的一句话:生活中修行,修行中生活。
并且佛教大部分传达并不是靠语言的,是靠声音传达他们的信息。
并且每个人都会有序的跟着声音做每一个步骤。
而每个寺教育弟子们的方式不一样的。
在这里我了解到这一点,我一直以为全部寺庙是一样的。
通过视频我了解到了我一直误以为的事情.我了解了他们生活的方式和平时的活动。
在了解这些的同时,我更进一步了解到了现代的出家人。
我发现他们更愿意与外界交流佛教,更加让年轻的一代人亲近佛教的大门,传承佛教,让大家对佛门消除神秘的隔阂。
现在的出家人更加与时并进,把佛教融入生活,融进社会。
马来西亚大伯公庙植物造景设计研究
马来西亚大伯公庙植物造景设计研究作者:黎宣,滕健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4年第4期黎宣,滕健(广西大学林学院11级研究生530004)摘要:马来西亚华人理事会决定将拥有211年历史的海珠屿大伯公庙进行修善,这个工程要求在慎终追远保留传统祭祀的功能外,进一步发展其文化及休闲娱乐的功能。
本文的植物造景设计方案是根据甲方的要求针对不同地点的性质及功能加以改善及发展,将植物的造景区域划分为:庙会区、祭祀区、文化养成区及海上休闲区,吸引更多的人到访。
关键词:马来西亚;大伯公庙;植物;设计寺庙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又是宗教的。
它追求超凡脱俗、清净无欲以及修养内丹的境界。
许多寺、观修建在风景优美之地,内部庭院栽植名贵花木,形成古木参天、独具自然风貌的园林环境。
寺庙的植物配置主张由心灵的感悟而印证眼前之物,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可见大自然中的风花雪月无不禅理,草木花叶皆是玄机。
1 大伯公庙的历史背景及存在问题1.1 大伯公庙的历史背景18世纪中叶,广东的张理、丘兆迸及福建的马福春3位客家人,相约一起到印尼椰城谋生。
在前往目的地时遭到飓风的袭击,船被吹到槟城的一个海角。
3人便在岛屿上开辟起新的生活,直至相继逝世。
后人敬慕3人的冒险精神及兄弟之情,把他们安葬于海珠屿进行祭拜,统尊3人为“大伯公”,于是便有了大伯公庙。
1.2马来华人的宗教观大伯公庙是南洋大伯公信仰的发源地。
据马来西亚的调查报告显示,华人宗教已经内化为马来华人的精神要素,更是华人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之时,向内寻求缓解压力和向外抗争的资源和媒介。
1.3 存在的问题大伯公庙是华人南下拼搏的历史见证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南移的始祖,但由于大伯公庙存在的历史久远,缺少维善,后人又受到了当地生活习俗及宗教的影响,因此便陷入被人遗忘的处境。
2 设计的目标及原则2.1 设计目标为使大伯公庙在保留祭祀等原有功能的同时环境得到改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让更多的香客与游客乐于前往游赏,将大伯公庙改造成为一个融宗教、艺术、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活动区域。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与宗教艺术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与宗教艺术中国古代是一个充满了宗教信仰的社会,尤其在古代,宗教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宗教建筑和宗教艺术作为宗教信仰的重要表达形式,在古代中国发展得非常繁荣。
它们不仅是神圣的空间,也是文化与艺术的结晶,承载着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信仰和美的追求。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包括了佛教寺庙、道教观宇以及众多的神庙。
这些建筑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古代中国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佛教寺庙通常坐北朝南,主要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以及后殿等构成。
山门是寺庙的入口,多采用重檐庑殿式的建筑形式,宏伟壮观。
天王殿是供奉佛教护法神,通常有四门四方,西天竺的风格也受到了影响。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庙中最重要的殿堂,供奉佛祖,一般采用单檐歇山顶的建筑形式,建筑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瑞气盈门。
后殿则是供奉千手观音等菩萨的地方,结构多样化,艺术性很高。
道教观宇则比佛教寺庙要简洁一些,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布局通常比较规整。
观中最重要的建筑是正殿,供奉道家主神,古时主要是三清,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无上真人。
正殿以及其他建筑都以墨绿色为主,体现了道教的审美理念。
道教观宇注重山水间的关系,常以山水构筑为背景,使整个建筑看上去非常和谐自然。
神庙是供奉各种神明的场所,包括民间信仰和中国古代官方宗教的信仰。
神庙里供奉的神明种类繁多,有土地神、财神、神仙等等。
不同的神庙具有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风格,但总体上讲,神庙建筑有三大特点:一是尊重自然,注重天人合一,常以自然元素如花卉、石头等为装饰;二是注重局部的繁复和装饰性,通过浅浮雕、彩绘等手法,让整个建筑色彩斑斓;三是注重空间感和层次感的营造,常常采用重檐深宅的形式,让整个建筑给人一种高大、庄严的氛围。
与宗教建筑相辅相成的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宗教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体现了宗教信仰的内涵和美学追求。
佛教艺术以佛像为代表,包括彩塑、铜铸、石刻等。
彩塑用各种色彩为佛像上色,丰富了佛像的形象;铜铸佛像以铜为材料,技艺高超,尤以四明铜佛最为有名;石刻则以佛经为纹样,通过在石头上镂刻形成佛像和佛教故事。
马来西亚的道教
马来西亚的道教王伟芳摘编道教传入马来西亚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但是一直未受重视,有关的研究工作也非常之少。
马来西亚社会上似乎有一种普遍的错觉,就是以为华人多数信仰佛教,甚至极具权威的学者著作也以为华人多数是佛教徒,实际情况并不尽然。
佛教虽是华人所信仰的宗教之一,但在马来西亚民间,道教徒不仅比佛教徒多,道教的神庙也比佛教的寺庙为多。
近年来,道教徒也开始醒悟.他们了解到四大宗教理事会(佛教/基督教/印度教/锡克教)中,道教没有代表地位,又缺乏全国性的组织.更没有培养弘法人员的院校。
所以他们积极筹备组织了全国性的总会,来挽救这种不利的局面。
现就道教传入马来西亚的情况,道教著名宫观,各帮的道教宗派,全国性的道教组织及道教主要活动情况简介如下:一、马来西亚道教历史及著名宫砚道教教派约于1 9世纪中叶传入马来西亚.道教之俗神如海神妈祖、关帝圣君、福德正神、玄天上帝等则更早传入。
各地最早建立的宫庙,或主祀或配祀道教俗神的极多,如马六甲的青云亭及宝山亭,丁加奴的和兴宫,吉兰丹的镇兴宫,话望月的水月宫,槟城的广福宫,海珠屿大伯公庙,宝福社,城隍庙,吡叻的坝罗古庙,太平的粤东古庙,岭南古庙,柔佛的柔佛古庙,吉隆坡的仙四师爷宫等。
马来西亚的道教宫观,规模一般都不大,部分信徒自设家庭式的神坛,历史悠久的著名道教宫观有:1、怡保南天洞约创于1 868年.主祀太上老君.紫微帝君,玉皇大帝等道教神仙。
由客籍道长龚承德创办,后传儿子龚声扬道长,第三代主持是杨至汉道长,第四代是郑理吉道长,都已羽化登仙,目前由南天洞保管委员会管理。
南天洞所属为何道教宗派则不详。
2、怡保龙头岩又称龙窟。
开创于1 894年,主祀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据众道士的神圣牌位获悉,龙头岩是属道教东华山海云派。
开山祖师是客家人钟善坤道长,后传到李真祥道长,自李道长仙逝后,即无道士主持。
3、怡保东华洞供奉玉皇大帝、太阳太阴星君、太上老君、孔子、观音等。
约有百年历史,开山鼻祖是丘伦初道长,’传了八位道长,当最后一位道长羽化后,一群善男信女于1 983年成立“东华洞佛寺打坐中心’’委员会,管理庙务,该委员会不时邀请泰国和尚教导禅定,东华洞逐渐佛教化,可以说是道教式徽的一个例证。
浅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宗教在中西美术史担任的角色及对艺术的影响1宗教与艺术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艺术之所以被宗教所影响,具体表现在后者利用前者来宣扬与传播自己,并为前者所需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精神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千丝万缕的,是“人类普遍的无法摆脱情感精神病”,两者在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方面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宗教与艺术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这区别于科学说属于的现实实证的领域、理智的领域。
因此,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强调说:二者“是人们到达痴迷的境界同时摆脱现实环境需要的两个途径,都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
所以,罗丹曾告诉我们:“人类之中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最信仰宗教的”。
因为宗教和审美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大多都是超脱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产生的情感,两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方面的满足而是精神方面的愉悦。
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宗教对于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第一,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
并且艺术创作与其直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了艺术所不可忽视的发展因素。
而宗教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致力于从世界获得一种自由,致力新关系和新理解的行动自由。
从世界各民族的民学史来看,最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由宗教文化背景所产生的神话故事。
在西方国家中,如但丁、普希金、拜伦等欧洲的作家,他们都曾借鉴基督教文学产生的代表作《圣经》之中描写出的许多写作素材而撰写出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
作为欧洲文学开端的古希腊文学,也是源于古希腊神话,如对所示欧洲文化发展起过巨大作用的“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中国传统建筑的宗教意义宗教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的宗教意义宗教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古代智慧与技术的结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对宗教信仰的一种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佛教寺庙、道教庙宇和古代皇家建筑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中宗教文化的体现。
一、佛教寺庙:高雅庄严的宗教艺术之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使得佛寺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佛教寺庙建筑注重空间布局与艺术美感的完美结合,以表达对佛陀教诲的敬仰和顺应。
寺庙一般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等构成,每个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符号意义。
1. 山门:是佛寺的入口,通常有两座高大的门柱,象征者人们进入修行的门槛。
门柱两侧的石狮子象征着护院和护法,寓意保护佛法。
门顶上悬挂的额匾上用金字书写着佛教经文,体现了对佛教教诲的尊重。
2.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主殿,供奉着佛陀的法像。
大雄宝殿通常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分别是供奉佛陀、菩萨和护法神的场所。
殿内的壁画和浮雕以佛教故事为主题,展现出优美的艺术效果,带给人们宁静与敬仰之感。
3. 钟楼、鼓楼:分别用于清晨敲钟和黄昏击鼓,宣告时间。
寺庙中的钟楼和鼓楼也成为了传统建筑的独特特色,其庄严、神圣的音乐声在大自然中回响,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二、道教庙宇:天人合一的建筑抱负道教是中国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诞生了许多特色鲜明的道教庙宇。
道教庙宇致力于实现天人合一的抱负,建筑风格上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1. 角楼、门楼:道教庙宇往往建在山间或风水宝地,而角楼、门楼则是连接外界和庙宇的重要通道。
角楼的特点是高挑、圆角和华丽的装饰,寓意将天地与人的联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 壁画、彩绘:道教庙宇装饰着丰富多彩的壁画和彩绘,常以仙境、神话和仙神形象为题材,展现了道教世界的神秘与美好。
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不仅为庙宇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也为信徒提供了一个安静祈福的场所。
3. 轩堂、殿堂:道教庙宇中的轩堂、殿堂是供奉神像的场所,也是信徒参拜和瞻仰的地方。
宗教的社会功能探索[1]
试论舟山海洋宗教信仰“社会整合治理功能”功能浙江海洋学院倪浓水【内容摘要】海洋民间宗教信仰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也是当下影响面比较广的一种宗教信仰现象,本文依据社会整合理论,从社会学和民俗学角度,探讨以舟山为代表的海洋宗教信仰社会整合治理的多方面功能以及价值。
【主题词】海洋宗教信仰社会整合功能由于海洋空间和海洋生产生活的特殊性,海洋宗教信仰文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信仰,它在空间限定、时间演变、内在性质、典型体现和民间普泛存在等方面,都显示出了特殊的宗教信仰文化的特色和品质。
1906年到1908年,英国人拉德克利夫-布朗去印度的安达曼群岛重点考察了岛民社会的宗教信仰问题,并据此写成了《禁忌》一书。
在《禁忌》中,布朗指出,群岛上的宗教信仰既可以减轻人们的忧虑,也可以把新的忧虑带给人们,这就是布朗对海洋民间宗教信仰的独特发现。
①布朗的这个发现明确了两点:一是海岛上的居民依靠信仰来“减轻忧愁”;另一方面信仰也会给岛民带来新的情绪的波动。
这两点发现涉及的正是海洋宗教的社会整合治理功能问题。
所谓“社会整合治理”功能,是指一种能够调整或协调民间社会中不同因素的矛盾、冲突和纠葛,使之成为统一体系过程和结果的文化功能。
学理上它属于社会学范畴,但大量存在于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之中,发挥着一种特殊的“社会整合”的管理效果。
②舟山是海洋宗教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
自从舟山有居民开始,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就开始滋生和发展,并且与岛民的心理定势、思维方式和生活选择密切相关。
进入新时代后,舟山的海洋宗教文化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繁荣,而且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它们在社会稳定维系、心理抚慰、人伦情理调节以及社会焦虑释放等方面,充分发挥着独特的社会整合治理功能。
一、海洋宗教信仰的历史性和当下的多元形态存在所谓海洋宗教信仰,是指发生、流行、存在和影响于沿海和岛屿中的一种属于生命信仰性质的宗教现象。
中国海洋文明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所以海洋宗教信仰也具有强烈的历史性。
【推荐】当代宗教建筑
【推荐】当代宗教建筑2016-07-28城视窗禅艺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的宗教建筑,信仰是否依旧宗教,无疑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
三大宗教深深影响着东西方世界的历史进程和人们的精神文明,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宗教的发展史。
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也前仆后继的投身宗教建筑艺术,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等,它们早已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和重要的旅游资源。
在当今世界,艺术上的不断创新,设计师们早已不甘寂寞地盯上了宗教,纸笔翻飞间设计出新颖奇特的新式建筑,让宗教建筑焕发出新的活力,令人目不暇接。
如此这般古老又时尚的碰撞,又会令哪些建筑成为新一代的地标呢?佛教—当代建筑台北法鼓山农禅寺水月道场农禅寺及法鼓山佛教学院创办人圣严法师在被问及对未来寺庙的想法时表示,他曾在禅定冥想时看到寺庙的样貌有如空中花、水中月,于是他说:“取名为水月道场吧”。
于是一座由台湾大元建筑事务所姚仁喜设计的位于广大关渡平原的农禅寺水月道场顺应而生。
一进入道场,即能看到远方的主讲堂,静静伫立于80公尺长的荷花池中。
超大柱廊在池中的倒影,伴随着飞扬其间的金色帘幔,自成一虚幻雅致风光。
主材料利用建筑混凝土,设计上尽量屏除华丽色彩与装饰,企图传达简朴的禅佛况味。
大厅的下半部刻意运用透明设计,为上半部的“木头盒子”带来空悬于上的缥缈灵幻印象。
大厅西面厚实的木墙上用中文刻着著名的《心经》,当阳光透过镂刻的经文洒进来时,空间瞬间充满修养灵性氛围。
长廊外的金刚经则是在GRC 预制装配板上用混凝土灌镂空的字,充当遮阳帘使用时更增添宗教意义。
阳光洒落时,穿透经文,铭刻到内部表面,彷佛为众人揭示佛祖的悉心教诲,无声胜有声。
巴黎佛光山巴黎佛光山位于巴黎市郊碧西市(Bussy Saint Georges) 绿地公园的中央,由台湾著名建筑师姚仁喜设计。
它强调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概念。
建材没有多余装饰,建筑物本身大小适中,拥有广泛绿地空间,安稳融入这块土地。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浅谈我国佛教音乐的特点地位和作用我国佛教音乐具有独特的特点。
佛教音乐以其庄严、祥和、清雅的音乐形式,独特地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内涵。
佛教音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性:佛教音乐是一种宗教音乐形式,其目的是传播佛教教义、唤起修行者对佛陀和佛法的敬仰和信仰。
佛教音乐通过优美的旋律、悠扬的咏唱,让信众们在修行和礼佛中感受到宗教的庄严和力量。
2.禅意:佛教音乐以其清净、安宁、悠扬的音乐特点,具有独特的禅意。
佛教音乐的旋律简单、自然,听众可以通过音乐的律动和声音的变化进入到内心的静谧和平静状态,达到安抚身心、追求超脱的目的。
3.喜乐:佛教音乐以其欢快、欢乐的音乐形式,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佛教音乐中的喜乐元素,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信心,给人以积极的力量和鼓舞。
我国佛教音乐在音乐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佛教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音乐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宗教与艺术的结合:佛教音乐融合了佛教的宗教性与音乐的艺术性,形成了独特而独具魅力的音乐形式。
佛教音乐在庙会、法会等宗教仪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促进音乐交流与发展:佛教音乐通过佛教的传播,使得我国的音乐文化得以与世界各国的音乐进行广泛的交流和互动。
佛教音乐传播到东亚诸国,形成了东亚地区特有的佛教音乐文化,丰富了整个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内涵。
3.音乐多样性的呈现:佛教音乐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艺术风格,丰富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多样性。
佛教音乐在不同地域、不同宗派的佛教文化中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格,如南方的讲经乐、北方的大悲赞等,丰富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形态和内容。
我国佛教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作用。
佛教音乐不仅在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具有广泛的作用,对于推动社会和谐与文化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精神心灵的安抚:佛教音乐通过舒缓的旋律和悠扬的唱诵,能够带给人们宁静、安抚的精神享受。
中国庙学教育实践及其启示
史 庙 学 的 结 构 总 体 足 “ 庙 西 学 ” “ 庙 东 学 ” 者 “ 庙 东 、西 或 前
后 学 ” 种 结 构 , 别庙 学 在 历 史 演 变 中成 为 中 间 为庙 , 侧 三 个 两 为 学 的 结 构 , 如 山 两 平 遥 文 庙 。 如 果 以 现 代 人 的 视 角 解 例
教 育 科 学 文摘
21 0 0年 第 2期
教 育 史
中 国 庙 学 教 实 及 其 启 示 育 践
田 增 志
中央 民族 大学 教育 学 院 , 京 1 0 8 北 00 1
《 内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2 0 社  ̄ 0 9年 第 5期 , 7 0 约 5 0字
程。
统 文 化 知识 和 德 性 高 尚 的 人 的 目的 , 到 儒 学 所 倡 导 的 完 美 达
人格“ 内圣 外 王 ” 的境 界 , 现 “ 学 之 道 , 明 明 德 , 亲 民 , 实 大 在 在
在止于至善” 的崇 高理 想 。
国 内对 庙 学 研 究 的 人很 少 , 了介 绍 庙 学 的 历 史 沿 革 的 除
间。
( 末 以后 逐 渐 改 称 明伦 堂 ) 特 定 的 学 习场 所 、 经 阁 如 奎 宋 、 藏 ( ) 阁 ( ) 以及 师 生 住 宿 的 斋 舍 等 , 中许 多 成 为 这 个 魁 星 楼 , 其 大 的教 育 空 间 中具 有 文 化 符 号 性 质 的 建 筑 物 , 如 明伦 堂 。 例
庙 学 的名 称 也 是 一 个 动 态 变 化 的 称 谓 , 者 以历 代 对 孔 或 子 的 封 号 或 尊 号命 名 , 文 庙 、 子 庙 、 圣 庙 等 ; 者 以 作 如 夫 宣 或
浅谈对南海神庙及庙会文化中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对南海神庙及庙会文化中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寻求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美术教育的差距,体现本地艺术特色,提高学校美术教学质量。
从而加强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识与关怀,落实学生在表现、审美、生活实践各领域的学习成效,弥补美术教科书教材编选不足,也为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发、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本文结合南海神庙及其庙会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例,对课程开发的意义、资源筛选策略、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以及课堂操作实效性等方面进行阐述,或许能够对农村艺术教育薄弱的学校进行艺术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些许借鉴与启示。
标签:南海神庙;庙会文化;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庙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既是古代文化的缩影”活化石”,又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再生态,是保留基础上的扬弃。
珠江三角洲一带最具特色的庙会应该算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举行的广州黄埔区庙头村南海神庙庙会,又叫波罗诞、南海神诞。
每逢南海神庙庙会,珠江三角洲一带村民就从四面八方到南海神庙,或祈福,或观光,或购物。
南海神庙作为我国四海神庙中唯一保存完好的神庙,不仅有建筑、雕塑、碑林等艺术资源,还是我国古代海外交通贸易史上的一个重要遗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丰富的历史资源也值得我们的挖掘与探究。
一、合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对课程开发的意义当前,新课程已建立起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地方与学校在教材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通过开发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缩小城乡差距,弥补美术教科书教材编选不足,对于加强学生对乡土资源的认识与关怀,为当地的特色资源开发、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1、是缩小城乡美术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
相比较市区艺术教育拥有的设施、高科技设备以及取得的显著效果而言,边远郊区由于缺乏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保障,要想在美术教育方面与市区缩小差距,只能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资源,在有限投入中争取良好的收效,农村地区的美术教育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末。
浅谈宗祠文化对中职生的德育指导作用
浅谈宗祠文化对中职生的德育指导作用摘要:宗祠文化拥有久远的历史,积淀着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当前的中职生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的传承。
中职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不仅要让学生学好科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增强其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努力将学生培养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争取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宗祠文化既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发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各学科授课内容和宗祠文化融合起来,能在达到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们更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宗祠文化,让学生们形成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关键词:宗祠文化;中职生;德育教育;指导策略在中职生的教学之中,德育教育非常重要。
宗祠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为了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对新时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合理的平衡职业技能培训以及道德修养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发展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让学生学习宗祠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因此,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学习宗祠文化才能够将中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论述了对中职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宗祠文化的学习传承对学生的重要指导作用,期望在今后的发展中,广大中职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 学习宗祠文化,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学校中,老师常说应当“先学做人,再学做事”,我们处于这个世事繁杂的世界之中,必须先要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如何与他人交往合作,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才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为社会发展和祖国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中职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青春阶段,易与朋友、同学发生各种摩擦、矛盾,不善于表达自身感受,不善于和平解决问题,对某些事物容易混淆是非对错,正确的引领和指导是提升中职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
宗教艺术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宗教艺术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宗教艺术是指在宗教信仰体系中所产生和发展的艺术作品,例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
宗教艺术在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价值,它在多种宗教信仰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同时也是传达文化和思想的有效途径。
宗教艺术的形成宗教艺术的形成离不开宗教信仰的基础,这种信仰内在于人心,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基石之一。
在古代人类发展的早期,宗教信仰也是人类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化,艺术开始被赋予了宗教的含义。
在某些宗教信仰中,人们通过宗教艺术来表达对神灵的信仰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利用宗教艺术来宣扬教义。
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文化中,艺术和宗教信仰密不可分,这些文化中的宗教艺术也是赋予了清晰的宗教含义。
埃及金字塔中的图案、壁画和雕像记录了各种宗教仪式和神话故事;古希腊和罗马都是多神教国家,他们把各种神灵的形象集中在神庙建筑中,为神庙的艺术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宗教艺术的价值宗教艺术不仅在宗教信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在历史文化中体现了独特的价值。
宗教艺术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了宗教信仰,传递了文化信息,并在建筑、绘画、雕塑等领域上推动了艺术发展。
首先,宗教艺术是宣传宗教信仰的有效途径。
很多宗教信仰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宗教艺术,例如礼拜仪式中的音乐、建筑、绘画等。
这些艺术作品能够让信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宗教信仰,使他们更加奉行信仰。
其次,宗教艺术提供了表达文化和思想的媒介。
宗教艺术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文化上的宗教艺术都代表着当地文化和历史传统。
宗教艺术的设计和制作中体现了时代的灵魂和思想,是研究文化的重要材料。
再次,宗教艺术在建筑、绘画、雕塑等领域上推动了艺术发展。
宗教艺术在建筑、绘画和雕塑等领域上具有自己的特征与美学标准。
在建筑艺术领域,从古代埃及金字塔到今天的基督教教堂,各种类型的宗教建筑都是建筑史上的重要产物。
在绘画和雕塑领域,宗教艺术推动了不同时期的绘画和雕塑风格的发展和变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
艺术与宗教宗教艺术的表达与意义
艺术与宗教宗教艺术的表达与意义艺术与宗教:宗教艺术的表达与意义艺术折射出人类的情感、信仰和文化。
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现象,也经常通过艺术来表达和传播。
宗教艺术作为宗教信仰与艺术形式的交融,既承载着个人对神圣的追求,也展现着社会的文化价值。
本文将探讨艺术与宗教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宗教艺术的表达方式与意义。
一、艺术在宗教中的角色艺术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形式,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宗教的内涵。
艺术为宗教提供了展示和传播的媒介,通过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形式,宗教可以更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艺术作为宗教信仰的表达方式,帮助人们凝聚信仰,强化对神圣的敬畏。
比如,在基督教中,教堂的建筑被赋予了独特的宗教象征意义,通过雄伟的建筑和精美的艺术装饰,人们能够沉浸于一种特殊的宗教氛围中,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和力量。
其次,艺术还可以帮助宗教故事和教义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
绘画和雕塑常常被用来描绘宗教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佛教艺术中的佛像和壁画可以传达佛陀的教诲和智慧,让人们对佛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艺术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宗教情感和热情。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常常被运用在宗教仪式和礼拜中,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歌词,引发信徒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信仰的体验和理解。
音乐的力量可以使信徒更加投入到宗教活动中,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和安慰。
二、宗教艺术的表达方式宗教艺术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观众的关注。
不同宗教的艺术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试图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宗教的意义和价值。
1. 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宗教艺术中最为显著和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之一。
各大宗教都有属于自己的宗教建筑,这些建筑以其雄伟和壮丽的形象成为宗教文化的象征。
例如,基督教的大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和佛教的寺庙等都展示了不同宗教信仰中对于神圣之地追求的共同点。
2. 绘画与雕塑绘画与雕塑是宗教故事和神圣形象的主要呈现方式。
马来西亚海珠屿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应用研究
马来西亚海珠屿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应用研究马来西亚海珠屿大伯公庙是位于马来西亚槟城的一座古老庙宇,其建筑风格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这座庙宇的典型特色是其石雕书法,这些古老的艺术作品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也是海珠屿大伯公庙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浅谈马来西亚海珠屿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应用研究,探讨其特点和意义。
一、马来西亚海珠屿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特点海珠屿大伯公庙的石雕书法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技艺的延续与创新海珠屿大伯公庙的石雕书法在技艺上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雕刻技术,包括凿刻、刻划、镂空、镶嵌等等。
同时,其也不断吸收了现代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如在传统的古代龙凤图案上加入了现代的图案元素和时尚色彩。
2. 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海珠屿大伯公庙的石雕书法作品的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多样,涉及了象形文字、文字、几何花纹、图案等等。
这些手法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表现,也让作品更具强烈的艺术张力和观赏性。
3. 内涵深邃的文化意义海珠屿大伯公庙的石雕书法作品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
例如,龙凤图案代表着中国古代的皇家封建制度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福”字则代表着幸福和吉祥,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二、海珠屿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意义和应用1. 传承和继承古代文化作为石雕书法这一古老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和继承者,海珠屿大伯公庙的石雕书法通过古代艺术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的深邃内涵流传下来。
作为文化遗产,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变化,这对于后世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由于海珠屿大伯公庙位于马来西亚,因此这些石雕书法作品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机会。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有利于推广中国文化和艺术,也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友谊。
“社”与海外“客家”认同的建构--以海珠屿大伯公庙为中心的讨论
文化遗产2020年第6期“社”与海外“客家”认同的建构——以海珠屿大伯公庙为中心的讨论**[作者简介]冷剑波(1983 -),男,湖南益阳人,民俗学博士,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广东梅',514010);王琛发(1963 -),男,马来西亚槟城人,哲学博士,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
(福建漳',363000)*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全球客家通史”(项目编号:17ZDA194)子项目“客家向海外的拓 展”,以及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招标项目(项目编号:20KYKT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 杜正贞:《区域社会中作为信仰、制度与民俗的“社”——基于近十年晋东南研究的反思》,《学术月刊》2016年第6期。
② 郑振满:《明清福建里社组织的演变》,载郑振满《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52 -253页。
③ 杜正贞:《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④ 赵世瑜:《历史过程的“折叠”与“拉伸”——社的存续、变身及其在中国史研究中的意义》,《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冷剑波+马]王琛发[摘 要]海珠屿大伯公庙被视为马来西亚槟城嘉应、惠'、大埔等五属客家人的"祖庙",以"地缘"结合“神缘”形式结成的“嘉德社” “惠福社”和“大安社”等五社为大伯公庙内部的祭祀组织。
历史上因“客闽之争”而结成的五大社以及各社的联合,发挥了祭祀神明、联络乡情、共谋福利、金融慈善等重要功能,不仅实现了 19世纪末以来槟城客家人内部的整合,也实现了客家与其他华人帮群间的"组织性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客家人的群体性文化认同意识得以建构和不断强化。
马来西亚海珠屿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应用研究
马来西亚海珠屿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应用研究马来西亚海珠屿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应用研究大伯公庙是一个寺庙,也是一个中国社团机构,在马来西亚海珠屿地区。
作为一个寺庙和文化机构,大伯公庙的墙壁、柱子以及门神等处均设置了许多书法和石雕作品。
这些书法和石雕作品不仅仅是装饰物,更是社团文化传承的思想和精神的体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本文旨在探讨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应用与研究,从中深入挖掘出中华文化的决定性成分。
一、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历史和特点大伯公庙是连接中国和马来西亚以及东南亚华人社区的文化枢纽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
大伯公庙的建筑风格和传统非常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因此,书法和石雕的运用也非常的广泛。
大伯公庙的石雕书法首先具有历史意义,它记录了这个枢纽之中的重要事件。
同时,石雕书法样式也非常传统,表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例如,对于门神石雕,可以看到神明骑着狮子,手持宝剑,鼓足勇气留神观察门外,保护好整个社区。
而其他的风景石雕则表达了对于中国自然生态环境的关心和祝福。
因此,这种石雕书法技艺既具有历史性又根植于传统文化,于当地华人社区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二、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应用1. 祭祀用途寺庙中一些壁画,如供奉神明的壁画,往往会以石雕书法的方式展现。
这种展现方式可以使神明更加形象化,更具象化的展现了寺庙内各种祭祀活动的特色。
这些石雕书法可以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真实。
2. 文化传承用途大伯公庙的石雕书法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各类文化活动。
比如举办各种文化展览会或社会活动,它们可以运用这些石雕书法作为主要的展品。
同时,这些石雕书法的运用也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 教育用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失落日益加速。
因此,人们需要各种渠道将传统文化重新传承下去,而大伯公庙石雕书法的运用,则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机构或各种社会组织中,可以运用这些石雕书法作为启蒙教育,使其获得正确认识,从而逐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宗教知识:宗教雕塑和绘画的功用
根据藏族⼈的观点,⼈类所有的知识可以分为五类,称为五明。
五明⼜分⼤五明和⼩五明。
⼤五明包括⼯巧明、医⽅明、声明、因明和内明。
⼯巧明是指⼯艺学,医⽅明指医学,声明指声律学(或特指梵⽂语⽂学),因明指正理学,即逻辑学,内明指佛教哲学;⼩五明包括在⼤五明之内,指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象学。
这样共有五明五科(⼩五明)⼗种学问。
⼯巧明⾥的三种⼯巧是根据⾝、语、意三者不同的⼯巧技能⽽有所区别。
⾝之⼯巧主要是造像,诸如描绘佛陀画像,菩萨画像,制作佛塔之类的圣器,也制作⽇常⽣活⽤品;语之⼯巧包括对佛教经⽂的释读和诠注以及诸如歌唱、乐曲、⾳调、咒语等等;意之⼯巧指头脑对宗教⽅⾯或其他⽅⾯的所有知识的感受⼒是⽆⽌境的。
⾝之⼯巧所做的各种⼯艺品中最上等的被认为是佛教造像,其中包括雕塑和绘画。
这些造像根据佛陀所现的三⾝分为三类:⼀是法⾝,⽤诸如坛城、*、佛塔和”擦擦“袖珍⼩佛像雕塑等等的法物表⽰;⼆是受⽤⾝,⽤⼀些带有法结、丝饰⾐袍的各种⾝饰、头饰的神灵造像表⽰;三是变化⾝,⽤没有佩戴饰物的神灵形象表⽰,例如穿僧⾐的释迦牟尼像。
这些宗教艺术雕像被认为是最上等的艺术品,因为这些雕像主要供信徒崇拜。
同时,由于崇拜者认为宗教艺术造像体现了他们的修习功德,因⽽他们可能通过宗教艺术造像⽽进⼊善业功德之中。
善业功德思想活动的结果,就是在佛徒的⼼中⽣出对佛法的极⼤热诚。
宗教艺术品是信徒崇拜的象征物,信徒通过崇拜这些象征物来获取善业功德。
因此,只有将这些作为崇拜对象的宗教雕塑和绘画按照规定的尺⼨、⽐例准确地制作出来才合乎要求,也是宗教艺术品制作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项。
如果宗教艺术品没有按照规定的尺⼨⽐例制作,那么艺术家以制作艺术品⽽获得的善业功德就可能因为艺术家错误的制作尺度⽽损失殆尽。
除此之外,⼀件不成⽐例或制作粗糙的宗教艺术品还会削弱崇拜者对佛法的忠诚,因为佛教神灵对崇拜者的佑护是与崇拜者对佛法神灵的忠诚程度相互对应的。
艺术在宗教仪式中的作用
艺术在宗教仪式中的作用宗教仪式经常借助各种艺术形式来丰富体验,传达深刻信息。
艺术在宗教仪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音乐能营造宗教氛围。
宗教音乐如赞美诗和祷告音乐可以唤起信徒的心灵体验,营造出虔诚安宁的氛围。
这种心灵体验有助于信徒进入宗教仪式,投入祈祷或冥想状态。
音乐的力量超越语言,直达人心,这使其成为宗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二,视觉艺术丰富仪式意义。
在许多宗教中,雕塑、绘画和建筑艺术都用于装饰宗教场所,代表宗教信条,描绘宗教故事。
这些视觉艺术不仅使宗教场所显得庄严神圣,也让信徒通过美感体验理解宗教教义,感受信仰的意义。
第三,文学作品阐释信仰。
许多宗教以文字或典籍为基石,这些文学作品蕴含丰富的宗教思想与价值观。
在宗教仪式中诵读这些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信徒理解信仰的深刻内涵,得到心灵的慰藉与启迪。
文学在传达宗教教义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四,戏剧重现宗教事件。
一些宗教会在重要节日采用戏剧形式,如舞蹈、戏剧来重现宗教典故或事件。
这种现场的视觉重现,让信徒身临其境,加深对宗教往事的记忆与理解。
戏剧艺术生动的呈现方式,表达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
第五,舞蹈引领情感体验。
舞蹈是一种让身体参与的艺术,它可以引领信徒的情感与身体体验。
一些宗教采用特定舞姿或舞蹈来表达敬拜之心,或进入冥想状态。
这种体验是理性思考无法企及的,可以让信徒在仪式中获得心灵的升华。
总之,各种艺术形式在丰富宗教仪式,传达信仰内容,引领心灵体验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们超越语言的限制,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唤起信徒的情感共鸣。
艺术让宗教教义与价值在美感体验中得以升华,这是其他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宗教仪式得以艺术之美感化,也使艺术向宗教敞开心扉,双方在交融中达到协同效果。
艺术是宗教表达的重要方式,宗教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传 承 。
一
谈会 , 了解各个 专业师 生在具 体课程教 学 中存在 哪些 问题 , 一方
面及 时了解 学生在 学 习中有哪 些 困惑, 另 一方 面 , 定期分 享专业 教 师在教 学 中有益 的经验和教 学方法, 进行记录并定 期总结。学
装 锹, 育 研充
学生心理 。陈望衡 先生 曾经写道 : “ 美感 , 其实就是一种爱感。 ” 爱 心是 一位优秀 的、 有责任心 的设 计师必备 的 品质。设计 师需要对 生活 、 对他人 、 对社会有发 自内心 的爱 。因此, 教育者也有 责任培
口
摘
要: 槟城 的海珠屿大伯 公庙是
为人 师者 的最 大成就。 而学生 的创 造力 与想 象力也会促 进教 育
宗教 庙宇建 筑 的人 文 资源是人 类
历史 与文 化的结 晶。一座 座宗教 庙宇 建筑 如 同一本 本记 载历史 和文化 的典 籍, 让 人们穿越 历史 的轨迹 , 去 品味那 深 厚 的文 化底蕴和 艺术魅 力。槟城 海 珠 屿大伯 公庙正是 这样 一座文 化 内涵 丰富 的寺 庙。槟城是 马来 西亚佛 教 的 中心 , 而大伯公庙则是槟城佛教文化传
是这 三位 华人 结义 兄弟 , 即张理 、 丘兆 祥、 马福春 , 三人被 尊为
②邓佑玲. 中国少数民族美 学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2 0 1 l : 2 - 3 . ③ 陈望衡. 当代美学原理. 人民出版社, 2 0 0 3 .
( 作者单位 : 中南民族 大学美术学院)
大伯 公 、 二伯公 、 三伯公 , 大伯公庙 建立在过 去张理坐化 的岩 洞原址 , 让信仰者感 觉到大伯公 的历史传奇 有着穿梭于心 灵 的实感。 因此 , 海珠 屿大伯公庙 主要用于祭 拜华侨先驱神格
者 的持续进步 , 这 也是教 育的理 想状 态。
三、 以 中南 民族 大 学环 境 艺 术 设计 专 业 为例 的教 学
改 革实 践
中南民族 大学美术学院针对 目前存在 的问题 , 根据环境 艺术
和评估机 制 制订 了适 宜的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效衔接 的教 学方法
设计 专业方 向 自身特点进行 了尝试性 的教 学改革 , 建 立 良好 沟通 和模 式。采用 的较为有效 的途径为 : 第一 , 在 基础课程教 学开始 , 建立 一套循序 渐进 、 具有启发 意义 的实践教学模 式 , 有效培养 大 学生创 新意识和能力 , 激发学生在之后 的专业课程 学习中主动思
考 问题 , 并致力 于用 设计解决 问题 , 从 而使 学生 的整体 专业 素质 得到 有效提高。第二 , 定期对专业系教师和各级专 业学生组织座
浅析海珠屿大伯公庙宗教艺术 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播 的 中心 。我们 可挖掘其 宗教 文化价 值, 充 分发挥该 宗教 庙宇建 筑的作用 ,
象征 , 而有 了彼 此认 同一个客 家主体 而共称 “ 五属” 的概 念 。
① 张建 中. 艺术 院校 两段 式教 学衔接 问题研 究—— 以中国美术学院专
业基 础 部 分部 为侧 . 艺术 教 育 , 2 0 1 1 ( 6 ) .
以海珠屿大伯公 庙作为 主体 , 由这 五属客家人 的会馆派 出信 理 员共管, 是五属作为合作共 同体 的根据 , 大伯公庙 也就 成为 五属乃 至其他客家人 的信仰 中心 。海珠 屿大伯公庙 崇祀 的就
陈
涵, 并对 其在 教 学应 用方 面体现 的 自
牟 H 然、 人文 与 宗教价值 等进 行 了探 讨 , 期 z 望 宗教 艺术在 大 学教 学应 用 中能提 供
一
定的教 学参考价值 。
关键 词 : 大 伯 公 佛 教 文 化 文 化
遗 产
激发 学生 的潜 能 , 并 引导他们 走 向正确的专 业学 习方 向 , 是
注释 :
地, 大伯公庙随处 可见。在槟城 , 华人 中的客家人 一直流传着 大伯公张理 的神话 , 据说他领 着他的两名 结义 兄弟, 最早 带领
族 人开垦 槟榔 屿。原籍 永定 、 大埔、 惠州 、 增城、 嘉应 的客 家
人, 百年 以来一直都把 海珠屿大伯公 视为相 互间团结认 同的
编辑
王 树 凯 1 28 Nhomakorabea 教学心得
ART EDUCATl 0N R ESEARCH
化 的英灵 , 是南洋大伯公信仰 的发 源地 。 2 . 马来大伯公庙宗教信 仰的发展 在马 来西 亚 , 华人 宗教 一般 以佛教 、 道教 为主体 , 并且 融合 了对祖先 的崇拜和对 多种 民间宗教 的信仰。大伯公 庙宗教信仰 在马来 西亚 占据重 要地 位。在槟城 , 大伯公 庙的香火极其 旺盛 ,
、
大 伯 公 庙 的 宗 教 信 仰 渊
源 与发 展
1 . 客家大伯公宗教信仰的渊源 大伯公在 马来 西亚华 人 中妇孺 皆 知, 深受马来 西亚 华人 的爱戴 , 因此在马来 西亚 华人 的聚居
院教 学管理领 导定期对教 学成果进行评估 , 学院定期举 办展览活
动对 课程教 ≠成果进行 展示。这 种教 学模 式可 以有效地为 艺术 设 计专业教师提供 一套 系统 的实践教 学参考模 式 , 使教 师能够根 据 实践教 学 内容正确 、 灵 活地 采用 不 同的启发 式教 学手 段 , 从 而 提 高教 学质量。
马来西亚华人祭拜华侨先驱的场所 , 也
是槟城 佛教 文化传播 的 中心。文章 主
要 探 究 大 伯 公 庙 的 历 史 渊 源及 文 化 内
养学 生的社会 责任 心和对社会 、 他人 的仁爱之心。创造力是设计 师必备 的素质之一 , 也是设 计实践 中的 内驱力。 审美 的创造力 主
要 为想象 力。 想象是 审美 心理 中最主 要 的环节之 一 , 具 有独创 性、 典范性 与直觉性。 我国著名 的美 学家朱光潜说 : “ ‘ 形象思维 ’ 和‘ 想象 ’ 所 指 的是 一 回事。 审美 是培 养 形象 思维 的最好 的途 径。 ” 形 象思维正是设 计师不可或缺 的一种思维方式。 4 . 教学相长—— 教与学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