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蝙蝠各雷达共58页文档
11.蝙蝠和雷达(完美版)
![11.蝙蝠和雷达(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2dce46804d2b160b4ec01a.png)
次数
试验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试验结果
证明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次实验
16
第一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
哈!没撞到!
18
次数
试验方法 把蝙蝠的 眼睛蒙上
试验结果 铃铛一个 也没响
证明 夜间飞行 不靠眼睛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同学们,希望你们从更多的生物 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更多的发明 创造,希望你们像一只只雄鹰展翅在 科学的蓝天上,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 们中间。
真糟糕!
次数
试验方法 把蝙蝠的 眼睛蒙上 把蝙蝠的 耳朵塞上 把蝙蝠的 嘴巴封住
试验结果 铃铛一个 也没响 铃铛响 个不停 铃铛响 个不停
证明 夜间飞行 不靠眼睛
第一次
第二次
夜间飞行 要靠耳朵 夜间飞行 要靠嘴巴
第三次
比较句子: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
蝙蝠是哺乳动物, 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 黑褐色细毛,夜间在空 中飞翔,吃蚊、蛾等昆 虫。
雷达
雷达是利用极短 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 的装置。可用来测定 目标的方向、距离、 大小等,在使用上不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它广泛应用于军事、 天文、气象、航海、 航空等方面。
蝙蝠 和
雷达
蝙蝠和雷达之间到底有什 么联系呢?
临川区龙溪中心小学
授课人:章海鹏
猜猜这是什么?
一架飞机在夜航!如果飞机前方突然出现了 障碍物,那多危险啊!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https://img.taocdn.com/s3/m/8167b7d9be23482fb5da4c47.png)
11.蝙蝠和雷达一、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所在的第三单元主题为“大自然的启示”,的确,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类因翱翔的鸟儿萌生了制造飞机的梦想,因夜间飞舞的蝙蝠引出了发明雷达的探索。
这在课题中一个“和”字,就揭示出动物与人类发明之间的联系。
本文生动翔实地讲述了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发现蝙蝠嘴耳的特殊功能,又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而发明雷达,解决飞机夜航安全问题的有趣故事,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小品文。
新颖有趣的话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探索发现,加上思路清晰、表达严谨的阐述,极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开展探究学习,深化语言训练。
课后的练习共有三道,也提示了我们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和段落的概括能力,初步掌握疑问句、感叹句、比喻句等基本句式的表达方式;在科学知识储备上,接触过有关声音的知识,学过《回声》一文,对于声波的知识有了解。
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进一步学习、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年级学生对概括叙事性文章的主要内容上训练较多,对说明性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训练相对较少;结合重点词句概括主要内容的的方法归纳掌握多,利用题目扩充概括的方法训练少,本文有得天独厚的学习资源。
三、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科学家探索、发明雷达的完整过程,理解蝙蝠和雷达的联系以及雷达的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2.在具体的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反复研究、终于”等词语的意思及其作用。
3.学习利用把握要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重点:1.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体会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蝙蝠的特殊飞行本领发明了雷达。
教学难点:较为准确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整体感知1.导入:今天,让我们踏上这科学之旅,一起去揭示自然与生活中的奥妙!2.游戏:下面我们就做个游戏。
11《蝙蝠和雷达》课件
![11《蝙蝠和雷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4e002a6c85ec3a87c2c5a2.png)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 让它在屋子里飞。 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
铛响个不停。
把蝙蝠的嘴封住, 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 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 铛响个不停。
蝙蝠和雷达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 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 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蝙蝠和雷达
比较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填空。 飞机上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嘴巴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声音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耳朵 )
蝙蝠和雷达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断变化可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 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似 的百叶窗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 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神奇的大自然赋予生物特有的灵性,科学家凭借敏锐的视角,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探究大自然的秘密,今天就让我们跟 随科学家的脚步继续学习《蝙蝠与雷达》。齐读课题。
默读课文:
找出文章的过渡段、体现蝙蝠灵巧 飞行的段落、科学家做试验的段落、 雷达工作原理的段落。
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
章鱼的脚上,长有强有力的吸盘,它靠吸盘来摄取食物。 根据章鱼吸盘产生巨大吸力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 明了我们常见的“真空吸盘式”塑料挂衣钩,这种塑料吸盘 只要往玻璃或平整的木板上一按,挤出盘内空气,就能牢牢 地吸在上面,一个小小的衣钩可擎住一件大衣的重量呢!
蝙蝠和雷达
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
蝙蝠在夜间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https://img.taocdn.com/s3/m/0c5eb96ca417866fb84a8e88.png)
第二次
蝙蝠夜间飞 行,靠的不 是眼睛,而 把蝙蝠的耳朵 蝙蝠到处乱撞, 是嘴和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塞上。 配合起来探 路的。
把蝙蝠的嘴巴 蝙蝠到处乱撞, 封住。 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
阅读第八自然段,思考:飞机在夜间怎样飞行的?
障碍物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 无线电波 ______ ,无线电波遇 反射回来 , 到障碍物就________ 荧光屏 上。驾 显示在______ 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 上,能够看清楚前方 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 __________ 机在夜里飞行也 十分安全。 _______
蝙蝠 清朗 飞蛾 敏锐 漆黑 探路 揭开 铃铛 荧光屏
捕捉 避开 模仿 蚊子 配合 苍蝇 障碍物 横七竖八
• 解释词语:
•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 章。形容纵横杂乱。
举例: 墙角横七竖八地放 着很多扫帚。 加工厂内,横七竖 八地放着许多圆木。
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敏锐:某一方面能力突出 敏捷:多指动作迅速 兔子( 敏捷 )地一跳,躲开了老鹰的攻击。 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因为它的眼睛特
蝙 蝠
蝙蝠Βιβλιοθήκη 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 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皮质 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 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引 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 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眠。
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类动物。在大约900 种不同的蝙蝠中,有一半以上依赖于回声定 位来发现飞行中的障碍物,寻找回巢的路以 及捕获猎物。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 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 合起来探路的。
哈哈!我知道了!
蝙 蝠
嘴
超声波
耳朵
11蝙蝠和雷达-2汇总
![11蝙蝠和雷达-2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bc4610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b.png)
1。由令人厌烦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特殊惊异 的小型气体。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 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设计了水母耳风暴猜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 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 义。
3。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很多动物的爪子。
4。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例: 反复——经过反复思考和计算,小 明最终做出了这道题。 证明——看到蚂蚁搬家,小军说要 下雨了,果真,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 了下来,证明小军说得对。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飞机夜航 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发。 其次段:〔3至6自然段〕科学家经过 反复争论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 隐秘。 第三段:〔7自然段〕科学家仿照蝙 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 机在夜里飞行很安全。
4、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和蝙蝠飞
自由读课文 画诞生字新词 自学生字新词
生字学习
biān fú 蝙蝠
wén bì 蚊避
yíng jiē 蝇揭
bǔ é 捕蛾
ruì dāng 锐铛
ài yíng 碍荧
雷达 蝙蝠 避开 敏锐 仿照 捕获 漆黑 超声波 障碍物 启发 试验 铃铛 荧光屏 协作 探路 隐秘 横七竖八 仿照 争 论 驾驶
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蝙蝠超群的飞行本事,引起 了科学家的思考。
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事超群?划出 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夜间飞行能捕获微小 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 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 电线,也能灵敏地避开。
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 的思考?为了弄清晰,科学 家们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 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 方法?结果怎样?〔填写以 下表格〕
蝙蝠与雷达1
![蝙蝠与雷达1](https://img.taocdn.com/s3/m/ee523ab3195f312b3169a5b1.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1课(人教版)
蝙蝠与雷达
绍兴市鲁迅小学 卢迎
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头部 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 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 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 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几乎所有蝙 蝠均于白天憩息,
夜出觅食。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
蝙蝠象征“福气”。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
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 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 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 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 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 测目标的影像。雷达在使用 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 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是呀!斯兰瑞Leabharlann 的实验只能 证明蝙蝠飞行跟什么有关,要揭 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科学家 不知要实验多少回,研究多少次 呢!那蝙蝠究竟在夜间是怎样飞 行的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初读课文要求:
1、读课文时要求字字读准, 句句读通。
2、找出文中的句子来说 明“蝙蝠”与“雷达”的关系。
蝙蝠 飞蛾 蚊子 铃铛 苍蝇 障碍物 荧光屏
揭开 推进 摹仿 避开
晴朗 敏锐 横七竖八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 能安全飞行呢?原来人们从蝙蝠身 上得到了启示。
2、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 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 说说三者的关系吗?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 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
启示。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 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 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 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 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四下11《蝙蝠和雷达》
![四下11《蝙蝠和雷达》](https://img.taocdn.com/s3/m/1386652feefdc8d376ee32b8.png)
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相似,它的信 息载体是无线电波。 其原理是雷达设备 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 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 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 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 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 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Page 8
自然段大意:两次试验证明蝙蝠在黑夜 飞行与嘴和耳朵有关,为下文揭秘提供 了依据。
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第二次试验记录表。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 试验条件 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试 验 情 况
第 二 塞住蝙蝠的 次 耳朵 __________ 试 验
结
果
蝙蝠就像没头苍 蝇似的到处乱撞, 挂在绳子上的铃 铛响个不停。
Page 35
Page 36
Page 5
蝙蝠夜间,蝙蝠靠超声波探路和捕食。 它们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声波 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加来,由 此蝙蝠就能辨别出这个物体是移动的还 是静止的,以及离它有多远。
Page 6
蝙蝠的分辨能力也是惊人的。如有一种在热 带生活、专吃鱼的食鱼蝠,常常在水面上飞 行觅食。当它在水面上飞过时,就向水里发 射超声波。尽管超声波遇到鱼体反射回来的 信号非常微弱,但食鱼蝠仍能听到回声,并 迅速降落到水面把鱼抓住。食鱼蝠的探测本 领,引起了军事科学家的注意,他们想仿制 出一种能在飞机上发现潜水艇的雷达,以准 确地打击潜水艇。现在已经知道,许多农业 害虫一听到蝙蝠的呼叫就会仓皇逃命,于是 人们便想模仿蝙蝠的声音来驱赶害虫。
Page 30
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通过飞机夜行 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话题 。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科学家做了三 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 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合起来探路的。 第三段(第8自然段)科学家从蝙蝠身 上的得到启示,给飞机撞上雷达,保证了飞 机安全飞行。
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https://img.taocdn.com/s3/m/3605c842f7ec4afe04a1dfd5.png)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 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 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 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 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 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 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 的大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 停。
11 蝙蝠和雷达
明德小学
孙学琴
读一读
蝙蝠 清朗 漆黑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推进 障碍 横七竖八
铃铛
反射 没头苍蝇
探路
超声波
揭开
荧光屏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 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 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 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 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 得到了启示。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 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 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 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 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 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 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 向。
作业:收集一篇有关仿生学的文章。
再 见
铃铛没响 铃铛响 铃铛响
试验结论
与探路无关 与探路有关 与探路有关
说明科学家做过许多次试验,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 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蝙蝠
嘴巴 障 碍 物 耳朵
雷达
天线 障 碍 物 荧光屏
说说这课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或者有什么感受吧?
蝙蝠和雷达的资料
![蝙蝠和雷达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af6ea46f121dd36a22d82ce.png)
蝙蝠和雷达的资料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雷达是一种神奇的电学器具,它由电磁波往返时间,测得阻波物的距离.假如你问雷达是谁发明的?在芬克的雷达机械中说,“雷达的发明,不能专归于某一位科学家,乃是许多无线电学工程师努力研究,加以调准而成。
”在战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由五百位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于雷达的研究。
希奇得很,在自然界中,你找得到神为某种动物所豫备的雷达.在一九四七年一月号的英国奋勉杂志上,科学家B. Vesey-Fitzgerald 发表了一篇很有趣的文本,给我们解释蝙蝠在黑暗中如何指导自己飞行,不论如何黑暗,如何狭窄的地方,绝不碰壁,这是什么原因?它怎样知道前面有无障碍呢?关于这事有两位美国生物学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四○年已经证明,蝙蝠能够避免碰撞,是藉一种天然雷达,不过是声波代替电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
从蝙蝠口中发出一种频率极高的声波,超过人类听觉范围以外,二位科学家藉着一种特制的电力设备,在蝙蝠飞行时,将它所发的高频率声波记录出来。
这种声波碰到墙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碍物的距离远近,而向适宜方向飞去。
蝙蝠传输声波也像雷达一样,都是相距极短的时间而且极有规则,并且每只蝙蝠,有其固有的频率,这样蝙蝠可分清自己的声音,不至发生扰乱。
因这缘故,蝙蝠飞行之时,常是张口,假如你将它口紧闭,它便失去指挥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墙上,无法飞行.这个有趣的实验,道破了它的秘密。
实验证明,蝙蝠主要靠听觉来发现昆虫。
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口腔发射出来。
11蝙蝠和雷达
![11蝙蝠和雷达](https://img.taocdn.com/s3/m/9e6e082ec850ad02df804136.png)
容它?为什么?
敏锐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
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
没有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
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你想试一下在夜间飞行吗?
选词填空: 敏锐 敏捷
兔子( 敏捷)地一跳,躲开了老 鹰的攻击。
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是因为 它的眼睛特别( 敏)锐吗?
你们人类真了不起!竟然连我们蝙 蝠界的秘密都知道,我真的很想知 道你们人类是怎么发现我们的秘密 的。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吗?
你(雷达)的天线就像是我(蝙蝠)的_____嘴___
你(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我(蝙蝠)的
__超_声__波___ 你(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我(蝙蝠)的___耳_朵____”
仿生学: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受到动物特点 的启发而发明的?向同学作介绍。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 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 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的结论,并且 受到启示,发明了( 雷达 )。
默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出过渡句。 第2自然段: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 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设问 这个过渡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读了这个句子,你心中产生什么疑问?
对于蝙蝠在夜间飞行,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
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8。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
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 船等一切事情上。
铃铛响个不停
靠耳朵
第三次
封住嘴巴
铃铛响个不停
靠嘴巴
谁能来当科学家为小蝙蝠解释试验的过程呢? (要注意人称的变化)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 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 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11.蝙蝠和雷达
![11.蝙蝠和雷达](https://img.taocdn.com/s3/m/cbdeec6e03d8ce2f006623c6.png)
嘴巴
物障 碍
耳朵
蝙蝠
嘴巴
物障 碍
耳朵
雷达
天线 荧光屏
物障 碍
出示填空: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巴。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
发出的
。
雷达的 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说明科学家做过许多次试验,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 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 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 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试验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试验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 铃铛一个也没响,那 么多的绳子,它一根 也没碰着。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 让它在屋子里飞。 的到处乱撞,挂在绳
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把蝙蝠的嘴封住,让 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 的到处乱撞,挂在绳 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 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 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默读第6小节,用横线线划出蝙蝠能在夜 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 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 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 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 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清朗 捕捉 蚊子 避开 敏锐 苍蝇
推进 横七竖八
清朗 捕捉 蚊子 避开 敏锐 苍蝇 推进 飞蛾 铃铛 揭开 障碍物 横七竖八 蝙蝠 荧光屏
铛( ) 碍( ) 挡( ) 得( )
揭( ) 荧(荧光屏) 喝( ) 莹(晶莹 ) 渴( ) 萤(萤火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顺 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 让它在拉有许多 绳子系有铃铛的 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 响,绳子一根 也没有碰着。
蝙蝠夜间飞 行,靠的不
是眼睛,而
把蝙蝠的耳朵 蝙蝠到处乱撞, 是嘴和耳朵
塞上。
铃铛响个不停。 配合起来探
路的。
把蝙蝠的嘴巴 蝙蝠到处乱撞,
封住。
科学家做的后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 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 撞,挂在绳子上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 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问题:是眼睛特别敏锐吗?
地方
条件
第一次:
三次 试验
第二次:
(一百多年前)
第三次:
蝙蝠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超声波耳障Fra bibliotek朵碍 超声波
嘴
物
超声波
耳
朵
改变方向
再手语一遍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 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 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 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 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zhàng)碍物就反射 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 行的方向。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 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 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 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 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 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 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的。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 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 的。
⑵飞机夜里安全飞行是从什么身上得到启示?
(蝙蝠)
3、思考: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什么?
手语课文
11、蝙蝠与雷达
清朗的夜空中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 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 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黑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 é)和蚊子;而且无论 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 jí)使一根极细的 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qī) 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
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 巧地避开。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 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 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 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 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 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 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 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 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结果
说明
第一次: 屋子里
三次 试验
第二次: 屋子里
(一百多年前)
第三次: 屋子里
把眼睛蒙上 把耳朵塞上 把嘴封住
没碰着 不是靠眼睛
靠耳朵 到处乱撞
靠嘴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 é)和蚊子;而且无论 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 jí)使一根极细的 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qī) 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问题:是眼睛特别敏锐吗?
地方
条件
结果
说明
第一次: 屋子里
三次 试验
第二次: 屋子里
(一百多年前)
第一次: 屋子里
把眼睛蒙上 把耳朵塞上 把嘴封住
没碰着 不是靠眼睛
靠耳朵 到处乱撞
靠嘴
证明: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
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 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 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 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 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zhàng)碍物就反射 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 行的方向。
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 让它在屋子里飞。 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
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a
把蝙蝠的嘴封住,让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
它在屋子里飞。
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 铛响个不停。
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 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共同点:遇到障碍物会将无线 电波反射回来。
问题:是眼睛特别敏锐吗?
地方
条件
结果
说明
第一次: 屋子里
三次 试验
第二次: 屋子里
(一百多年前)
第三次: 屋子里
把眼睛蒙上 把耳朵塞上 把嘴封住
没碰着
不是靠眼睛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第二\三次实验
真糟糕!
问题:是眼睛特别敏锐吗?
地方
条件
11 蝙蝠和雷达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
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 装置。雷达把无线电 波从天线发射出去, 再用接收装置接受反 射回来的无线电波, 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 器上,可以得到探测 目标的影象。雷达现 在已经广泛应用在军 事、天文、气象、航 海、航空等方面。
蝙蝠是哺
乳动物,夜 间在空中飞 翔,吃蚊、 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 靠本身发出 的超声波来 引导飞行。
铃铛响个不停。
实 验方 法 结 果证 明
次数
问题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
(嘴)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
蝙蝠的( 超声波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
的( 眼 睛 )
思考
• 1、为什么飞机夜航会很安全? • 2、科学家一共做了几次试验? • 3、每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 • 4、 试验结果如何?
实验顺序 实验方式 第一次 蒙上蝙蝠的 第二次 第三次
填表
实验结果 飞了几个钟头,
实验结论 蝙蝠夜飞不靠
板书
•
嘴
•
•
超声波
• 蝙蝠 达
• (障碍物)反射
•
•
耳朵
天线
无线电波 雷
(障碍物)反射
荧光屏
说话练习:
1、人们从( )身上得到了
启示,发明了(
),
用它来(
)。
2、我知道( )的发明,用
它来(
),这是从
(
)得到启示的。
复习:
1、看拼音写汉字。
zhàng
é
qī
jí
mó
( 障)碍 飞 ( ) ( 蛾)黑 ( 漆)使 ( )仿 即
摹
2、想想:
⑴飞机晚上飞行时会不会碰到东西?安全吗?
(不会.很安全)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一只
蝙蝠,雷达发出的无线电 波就像蝙蝠的______,雷 达上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_______。
鱼----轮船 丝茅草-----锯子 乌龟背----拱形的屋顶
蜜蜂与偏振定向器
蜜蜂采集花粉而不迷路,感光色素分子对偏振光特别 敏感,具有良好的定向功能。科学家受益于蜜蜂偏振光定 向本领,研制出偏振定向器用于飞机、舰船。
响尾蛇与热定位器 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
热定位功能,对0.001摄氏度的温差都能感觉出来,且反应 时间不超过0.1秒。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 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就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 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 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探测器。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 第一次,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 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 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 着。
科学家做的后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 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 撞,挂在绳子上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 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 é)和蚊子;而且无论 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 jí)使一根极细的 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qī) 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 第一次,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 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 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 着。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 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 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 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zhàng)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 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摹(mó)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 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显示在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 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 第一次,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 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 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 着。
科学家做的后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 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 撞,挂在绳子上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 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