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三则》教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合集下载

《日知录三则》教案3-1

《日知录三则》教案3-1

《日知录三则》教案一、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癸丑,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13—1682),昆山人,初名绛,国变后易名炎武,学者称亭林先生。

亭林先生相貌丑怪,瞳子中白而边黑,性情耿介,不谐於世,与同裏归玄恭(庄)为友,时称“顾奇归怪”。

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那是一个动荡年代的前夜。

外有满清贵族崛起于东北,大有叩关南下之势。

内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席卷中原大地,明朝统治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就在这年的五月,顾炎武生于江苏昆山的一个小镇。

清兵南下,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

他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到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然中落,兄弟五人,炎武排行老二。

在他很小时,就过继给别人。

顾炎武从小就跟随祖父读书并受到过比较严格的儒家教育,嗣父早卒,嗣母王氏受过良好教育,这些对于他以后人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顾炎武性情耿介,很有志向,在青少年岁月里他广泛接触名当时的名士大儒,讲学论道以天下为己任,年轻时候的他就认识到科场应试无足轻重,用心研学实用之学,清兵攻陷南京后,顾炎武在苏州、昆山参加了抗清斗争。

昆山城陷,嗣母王氏在家乡沦陷后绝食以身殉国,临终留下遗言给顾炎武:“汝无为异国臣子”,国恨家仇,嗣母遗言,使顾炎武终生保持了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

表现在: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甥,时任清政府高官的徐乾学弟兄,也很少走动。

有一次,徐乾学坚邀舅舅到家中做客,他无奈去了,但拒绝饮宴,以表示不食清禄之义。

公元1680年,顾炎武原配在昆山病故,他在悼念妻子的诗中写道:“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在地下你见到年迈的父母,请秉告二老:明朝的遗民还有我这个人。

这一年顾炎武已经六十八岁了。

他漂泊北方25年,最终客死异乡。

顾炎武的一生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的《日知录》、《昌平山水记》、《山东考古录》、等著作都是实地考察和书本知识相互参证,认真分析研究以后写成的。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9 《日知录》三则》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9 《日知录》三则》

《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李娥娥教学目标1、理解“经世致用”的内涵。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本文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手法。

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展示法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设计由学生较为熟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导入。

二、自主学习,新知发现(一)、了解作者及“经世致用”思想,完善下面资料。

A顾炎武(1613—1682),昆山(今属江苏)人。

初名绛,清兵破南京,更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

早年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时,积极参加抗清斗争。

明亡后, 曾游历山东、河北、山西诸边塞,考察山川形势。

晚年定居华阴,卒于曲沃。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

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

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B“经世致用”的含义是什么?明确:“经世致用” 经世:经国济世;致用:学用结合。

经世致用的思想源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深有感触地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北宋二程注重实学精神,强调“穷经,将以致用也。

”到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有感于明亡的历史教训,深切意识到徒讲义理的书生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给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因而主张钻研经书要与研究当代社会问题结合起来。

发展后世有魏源、龚自珍及梁启超、孙中山等人。

(二)、研习课文熟读课文,给下面字词注音,结合注释翻译文章,积累文言知识。

无稽之言(ī)剿袭之说( chāo)谀佞之文(ú)(nìng)庶(hù)乎其传也与舛( chuǎn )漏三、合作互补,共同发展(一)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认为有益之文有哪些益处?无益之文有哪些坏处?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明确:A有益之文:明道、纪政事、察民隐、道善行。

高中语文 9.9《日知录》三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9.9《日知录》三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参考示例:人是会思想的动物,人活在世上就应该懂得做人的基本道 理,懂得人活在社会上的权利和责任,懂得社会道德伦理,懂得自己 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又是假恶丑,懂得人与人 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懂得付出与收获 的关系等等,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世,成为真正 的人。
﹒﹒﹒﹒
三、名句默写 1.__________,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2.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__________,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 3. 谓文章止于润身,__________。 答案:1.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 2.后世之所不可无 3.政事可以 及物
【文言归类】 一、一词多义
答案:动词,观看/动词,观察、审察/动词,观赏/名词,景象
谓文章止于润身( ) 5.止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答案:动词,停留/动词,停住、中断进程/动词,挽留
况望多名誉( ) 吾令人望其气(《鸿门宴》)( ) 6.望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 )
答案:动词,通晓/动词,通行、通过/副词,普遍/量词,遍
士当以器识为先( )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 ) 3.识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 )
答案:名词,见识/动词,认识/动词,识别、辨认/动词,记住
无足观矣(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 ) 4.观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 记》) ( )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九单元《日知录》三则(4)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教案第九单元《日知录》三则(4)

【课题】赏析古代散文经典之美,以《日知录》三则为例【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结合导学案完成)。

2、体会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3、学习本文的“散文笔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分享——“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联系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

”解题,明确《日知录》文体特点——古代短小精悍的散文。

二、读其文过渡: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越需要人们反复吟咏、诵读。

1、分组齐读,读准字音。

(师生共同点评,顺便提示文中重要字、词、句)过渡:语言文字是人类传达思想的工具2、自由品读,读出思想。

(生分享交流)预设——“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应著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之书”“读书人应以器识为先,识经术、通古今,摒弃华而不实之风”小结:无论是写文,还是著书,抑或为人处世,作者认为都应该讲究“经世致用”。

三、思其义1、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这种思想主张?(生发言畅谈)2、如何理解顾炎武口中的“天下”?引入顾炎武:“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小结:作者的思想中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其立足点不在于一国、不在于一时,而在于苍生和现世、后世,已经突破了时空之局限,达到一种高远的思想格局。

四、感其技过渡:语言文字可以辅助思想的传达,但还得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才能使其传达的思想深入人心。

1、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传达自己的思想的呢?找出来并具体分析。

明确:对比、举例、引用2、文中有没有直接表述作者这些思想观点的句子?明确:文章没有严密的逻辑论证过程,但传达的道理依然深入人心。

拓展——《荀子·劝学》片段(可联系《过秦论》《阿房宫赋》《寡人之于国也》等片段)引入余党绪:“‘理’的传达与‘理’的论证,不完全是一码事。

《日知录》三则教案:打造高效学习方法

《日知录》三则教案:打造高效学习方法

《日知录》三则教案:打造高效学习方法。

《日知录》是一本经典的散文集,由清代文学家袁枚所撰,内容涵盖了诸多方面。

其中,袁枚在书中也写了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讲解,被认为是非常实用的教育指导今天,我们将结合《日知录》中的三则教案,来探讨如何打造高效学习方法。

一、多读书“人不读书,像废墟”,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同时也是《日知录》中袁枚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

他强调了“虽未必精至一事,然见多闻广,常可得益”。

发现新的知识和事物可以刺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大脑处于一个活跃、充满激情的状态。

如果我们从各个方面多读书,吸收各种知识和文化,我们就能够拥有一颗富有创造力的大脑,同时能够更好地处理复杂的任务和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地读书。

学生应该明确目标,选择与自己专业或兴趣相关的书籍,按照计划进行阅读。

此外,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英语原版书籍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语言能力的方法。

但是,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的技巧,充分理解并总结书中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理解就更是非常重要。

但是,“如盲人捉象,或一字不解”,也是袁枚在《日知录》中提到的难点。

很多时候,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不知如何概括中心思想,难以理解作者的用意,无法获取有用的信息。

这时,要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1、了解文章类型和结构: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确定文章的类型和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表达方式。

2、摘抄重点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摘抄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者精华句子,以备后续复习。

3、多思考、反思:通过不断地思考、欣赏文章来加深理解,并尝试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与作者的比较。

4、记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记录下思考和比较过程中的想法和结论,这有助于后续的回顾和复习。

三、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袁枚在《日知录》中提到的一个学习方法是通过写作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

《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

《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提供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顾炎武其人其事、生活背景及《日知录》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词句。

3.启发学生质疑解惑,把握顾炎武的文论主张,理解作品的社会价值。

4.注重学有所获,引导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视顾炎武的观点,并结合现实加以评论。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质疑解惑,把握顾炎武的文论主张,理解作品的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知识迁移,古为今用。

教学工具:PPT、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仰望大师“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同学们,请齐读这两段文字,并概括大意。

师预设:亡国与亡天下之辨,提出“保天下,匹夫有责”的观点。

这就是梁启超先生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出处。

它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

师问:哪位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顾炎武和他的作品《日知录》?(师补充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及《日知录》的内容)教师引入学者评价:“非一世之人,非一世之书”“负经世之志,著资治之书”“独超千古,直接老杜”“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师总结:作为“人师”的顾炎武,在道德理想和文化实践上,都为后代读书人树立了不朽的典型。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聆听大师教诲,感悟一代经师的经世致用思想和治学之道。

二、初读感知疏通文意学生一读正音明句读,二读画疑难通文意。

疑难词句(学生不懂词义的句子及难以理解之处,前者及时解决,后者留待后面研习环节)通文意(要求学生概括文段大意)三、研习文本,悟大师济世情怀《文须有益于天下》1.筛选信息:作者认为有益之文有哪些益处?无益之文有哪些?预设:益处——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之善无益之文——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

9《日知录》三则-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9《日知录》三则-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

9 《日知录》三则-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一、教学背景《日知录》是唐代文学家袁宏道所著的一本学习笔记,袁宏道的《日知录》共16卷,是承先启后的《世说新语》和《文选》的学习笔记,记录了唐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

本教案以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为依据,将帮助学生加深对唐代文化和《日知录》的了解,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日知录》的历史背景和作者袁宏道。

2.学习《日知录》中的三则故事,了解其故事情节和背后蕴含的哲理。

3.辨析《日知录》中的语言、文化和艺术特点。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日知录》中的三则故事,分析其蕴含的哲理和意义。

2.难点:辨认《日知录》中的语言、文化和艺术特点,并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实际应用和表达。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自主学习请学生提前阅读《日知录》选取篇目,并在笔记本上整理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故事寓意等。

2. 教师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历史背景,了解唐代社会的变革与制度,认识袁宏道的学术成就和文学贡献。

3. 课堂互动教师请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对《日知录》中三则故事的看法和心得体会,学生之间可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以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

第二课时1. 自主学习请学生在笔记本上收集《日知录》故事中的艺术形式、人物塑造和情节表现等要素,并加以整理和总结。

2. 教师辅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日知录》和其他文学作品的风格差异,帮助学生理解《日知录》的独特艺术表现方式。

3. 课堂互动教师请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以《日知录》为素材,按照特定主题创作小说、散文或诗歌,促进学生自由创作,拓展学生学术思维能力。

第三课时1. 自主学习请学生在笔记本上总结《日知录》故事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价值,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体悟、有所领悟。

2. 教师辅导教师引导学生重温《日知录》三则故事,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背后的哲理和内涵。

3. 课堂互动教师请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各自选取的篇目,通过展示表情、配乐等形式进行音乐化故事讲述,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9《日知录》三则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9《日知录》三则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究”《〈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以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具体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术联系社会现实或自己的学习经验,吸收本单元课文阐述的治学方法和表现出的论辩艺术。

2、通过作者关于作文、做人的论述,让学生体会“经世致用”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经世致用”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这话谁说的?(梁启超)出自哪部著作?其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提出的概念。

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来梁启超将顾炎武这段话,归纳成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认为,朝代的更替是君与臣统治阶层的事,国对他们而言,代表着君臣权力与地位,以及对财富分配的规则。

保天下,保的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权力,以及民族文化伦理的延续,那是民族中每一个布衣匹夫的权力和责任。

实际上,《日知录》是顾炎武从青年时代开始积累资料,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读书笔记。

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作品,去领略其中的真味!二、研习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曹丕在他的《典论·论文》说过这样一句话:“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文章关系到治国的伟大功业,流传后代而不朽的盛大事业!这句话可谓将文章的撰写抬高到了极致。

那么,既然写文章关系如此重大,怎样去写文章呢?怎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呢?咱们一起来看看顾炎武的观点。

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9课 《日知录》三则 课件5

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9课 《日知录》三则 课件5

文本助读
知识梳理
4.析活用 (1)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怪、乱: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悖乱人伦 道德之事) (2)朝满夕已除(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3)马牛而襟裾(名词作动词,穿衣服) (4)然则以文人名于世(名词作动词,闻名) (5)焉足重哉(形容词作动词,称道) (6)摭我华而不实我实(名词作动词,研究) (7)谓文章止于润身(使动用法,使……受益)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3.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 文人者矣。
译文唐、宋以后,文人何其多啊!本来就有不懂经学,不通晓古今, 而自以为是文人的啊。
点评《文人之多》是顾炎武议论“文人”的著名篇章,作者起笔以 感叹开端,直揭主题,融入了强烈的情感:“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 也!”这一开头,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莫明其妙:“文人之多”有什么不 好?为什么单说“唐、宋以下”?再往下读,就会明白作者的本意。他 说“文人之多”,是因为有些“不识经术,不通古今”的人,滥竽充数,“自 命为文人”。显然,在作者心目中,“文人”这一称呼是有其特定意义 的,作为“文人”,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识经术”“通古今”。作者用苛 刻的眼光审视“唐、宋以下”的元明清时代,即对于他来讲的“近现 代”,表明了他关心社会现实的精神,也表现出他尊古复古的思想。
-学年人教版选修《中 国文化经典研读》第9 课 《日知录》三则 课
件5
了解知识领域
本单元涉及的是清代学术,主要介绍古代学者的治学态度。“经 典课文”为顾炎武的《<日知录>三则》,而“相关读物”则是章学诚 的《浙东学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日知录》是一部大型学术札记,节选的三则见于该书卷十九, 阐述了他关于作文、著述及立身处世的观点,体现了顾炎武一以贯 之的经世致用精神。《文史通义》是章学诚积一生之学著成的史 学论著,凝聚了作者大半生的心血。《浙东学术》是《文史通义》 中很有分量的一篇,作者立论鲜明,引证丰富,反对空言、提倡切实 致用的思想贯串始终,字里行间洋溢着堂堂正气和烈烈激情。

日知录

日知录

《日知录》三则教案二学习目标1、学习《日知录》三则,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等思想。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这话谁说的?(梁启超)出自哪部著作?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清末维新运动领袖梁启超将顾炎武这段话,归纳成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认为,朝代的更替是君与臣统治阶层的事,国对他们而言,代表着君臣权力与地位,以及对财富分配的规则。

保天下,保的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权力,以及民族文化伦理的延续,那是民族中每一个布衣匹夫的权力和责任。

《日知录》是顾炎武从青年时代开始积累资料,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读书笔记。

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作品,去领略其中的真味二、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那是一个动荡年代的前夜。

外有满清贵族崛起于东北,大有叩关南下之势。

内有李自成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席卷中原大地,明朝统治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就在这年的五月,顾炎武生于江苏昆山的一个小镇。

清兵南下,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

他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先世代明朝为官,到了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然中落,兄弟五人,炎武排行老二。

在他很小时,就过继给别人。

顾炎武从小就跟随祖父读书并受到过比较严格的儒家教育,嗣父早卒,嗣母王氏受过良好教育,这些对于他以后人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顾炎武性情耿介,很有志向,在青少年岁月里他广泛接触名当时的名士大儒,讲学论道以天下为己任,年轻时候的他就认识到科场应试无足轻重,用心研学实用之学,清兵攻陷南京后,顾炎武在苏州、昆山参加了抗清斗争。

昆山城陷,嗣母王氏在家乡沦陷后绝食以身殉国,临终留下遗言给顾炎武:汝无为异国臣子,”国恨家仇,嗣母遗言,使顾炎武终生保持了不与清廷合作的态度。

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9课 《日知录》三则 课件4

最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9课 《日知录》三则 课件4

庶乎其传也与? 宋人书 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 或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代人的书,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马贵与《文献通考》, 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写成的,于是就成为后世
不可无之书。 耳:罢了。未及就:没有写作的。庶乎:
不可缺少的书。
或许。以:用。遂为:于是就成为。
“文章岂不贵, 经训乃菑畲。
何:为什么。固:原来。
“文章怎么不珍贵,经籍义理的解说是根本。 菑畲:本义为耕耘,耕
稼为民生之本,故 潢潦 无 根 源,
朝满
以喻事物的根本。地上流淌的雨水没有源头,早晨还是满满
夕 已 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
的,到了晚上就蒸发干了。人不通晓古今,就像穿衣服的马牛。自身行为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 译文:文章在天地之间不可断绝的原因,是它能宣传事理,记述政事。 句式: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 (2)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译文: 对国家有益处,对将来有益处 。 句式: 倒装句,介宾短语作状语被后置。正常语序应该是“于 天下有益,于将来有益”。
剿袭之说,谀佞之文, 若此者, 有损于己, 剽窃别人的东西,拍马屁的文章,像这四类文章,对自己有损害,
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对别人无益处,多一篇,就增加一篇的危害。
若夫:发语词。无稽:没有根据。 剿袭:剽窃人言以为己说。
著书之难
子 书 自 《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 先秦诸子之书除《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
提奖后生, 故 华 而 不 实。”本朝嘉靖以来, 提拔奖励后生,所以只是外表好看,内容空虚。”本朝嘉靖以来

日知录文档

日知录文档

《〈日知录〉三则》公开课教案临涣中学黄彩侠一.教学目标:1.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

2.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2三.教学时数 2课时四.教学设想:学习中国的文化经典,可以说是一个与先哲对话的过程。

所谓与先哲对话,就是带着问题去探究,从文化经典中寻求启发;对话研读的过程也是从经典中汲取营养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主要是采用对话的教学方式研读经典。

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自主预习疏通文意第2课时(一)导入(略)(二)读经典——与作者对话1.学生简介作者强调:顾炎武的治学思想经世致用:“经世”经国济世;“致用”学用结合。

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

2.检查朗读(三)品经典——与文本对话围绕“益”思考本文1.什么内容的文章是有益之文?2.在作者心目中怎样的文人?怎样的态度才能著有益之文呢?(四)悟经典——与心灵对话有“益”之文承载了作者什么思想(道)?重点研读第三则明确要点:轻空疏不学,以文媚俗的文人轻文采华章重义理崇尚经术,讲究务实宗旨:经学致用补充有关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认为,一种文化学术的价值标准是它的实用性。

先秦时期,儒家以天下为己任,建构一种合理化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形式。

南宋时浙东学派中以吕祖谦为首的金华学派提倡经世致用,主张治经史以致用,反对当时的理学家奢谈心性命理的空疏之学。

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

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等。

清初学者在总结明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感明季学风的空疏不实,对国家、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

他们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

他们学风的特点是:务当世之务,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勇于任事,不务空谈,“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致力于创新,绝不蹈袭古人;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9 《日知录》三则-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9 《日知录》三则-人教版

《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由分享一句励志话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导入,并引出本课课题。

二、出示本节重点1、了解顾炎武及其“经世致用”的思想。

2、研习第一、二则,并积累文言知识。

三、了解作者顾炎武先由学生讲述顾炎武的小故事,老师再做补充,同时引出并介绍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四、预习检测学生当堂翻译两个重点句子:(1)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译:像这样的文章,对天下有好处,对将来有好处。

(3)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

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五、文脉梳理1.研讨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1)本则观点是什么?(文须有益于天下)(2)什么样的文章是“有益之文”?(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善)(3)什么样的文章是“无益之文”?(怪力乱神、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4)本则使用什么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小结:作者先从正面立论,一口气说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

后从反面申述,对无益之文,作者也从四个方面列举其弊端。

(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2.研讨第二则《著书之难》(1)从著书的角度,作者肯定了哪些书、否定了哪些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著书原则?(首肯《孟》《荀》及《老》《庄》等,否定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其“汇而成书”,不自成体系;“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2)作者认为古人中还有谁做到了此原则?作者为何推崇此二人?(司马光、吴端临;他之所以推崇这两部书,表明了他著书的价值尺度,即都是经世致用著作的典范,是史学著作)(3)作者认为今人坚持了著书原则吗?原因何在?(后人著书,产量越高,速度越快,错误越多。

后世作者创作态度不诚实,动机——“成名”不纯。

)(4)本则的观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著书难;古今对比论证。

)小结:作者谈古论今,阐述著书原则,表明爱恶褒贬,再次体现了他经世致用的思想。

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日知录》三则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范文文稿

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日知录》三则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范文文稿

《日知录》三则1.连线作者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初名绛,字忠清,清兵南下,改名炎武,字宁人。

因家乡有一亭林湖,故学者尊他为亭林先生。

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

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

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鼻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作为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他著作繁多,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用毕生心力所著的《日知录》,是顾炎武的读书札记的合集,以考据性文字居多,内容丰富,考证翔实,集中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2.整体感知《日知录》是顾炎武花了30多年心血“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笔记形式的著作,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贯通古今,博大精深,在政事、世风、礼制和科举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书中的经世思想是非常丰富的。

顾氏提出了社会风气的好坏决定社会兴衰的观点,他认为“风俗衰”是乱之源,并列举大量事例,说明奢靡浮华的社会风气是导致国家衰亡的重要原因。

他说评价君主的功绩首先要看社会风气:“论世而不考其风俗,无以明人主之功。

”他不但从政治上提出了整顿“人心风俗”的具体措施,如重流品、崇厚抑浮、贵廉、提倡耿介和俭约等,还从经济上分析了“人心风俗”败坏的原因,认为要使风俗变好,必须有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物质条件。

除正面倡导培养人心风俗、加强礼治外,他还强调法制,主张严惩败坏世风的贪官奸臣,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吏者之勿贪,不可得也。

”顾炎武看到了“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张进行社会变革,提出要顺势而行,“物来而顺应”的变革思想。

对于君主的地位,君主与臣下的关系,顾炎武也作了新的解释。

在《周室班爵禄》条中,他说天子、公、侯、伯、子、男并不是天生的尊贵,他们管理国家事务,与老百姓一样,也是靠劳动吃饭。

“禄”是他们为老百姓工作,取之于百姓的报酬。

所以,君主不应该肆虐于上以自尊,不应该厚取于民以自奉。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化经典研读 9 《日知录》三则》9

2022年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化经典研读 9 《日知录》三则》9

?日知录?三那么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教学方法:设疑法、引导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巧设情境入文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梁启超从一位大思想家的语录中提炼出来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二、知人论世说背景插入视频,结束顾炎武生平与学术思想三、提要钩玄明文意一〕、学文言,知句意检查学生对文言知识的预习情况二〕、理思路,明观点?文须有益于天下?1、什么样的文章有益于天下?2、作者为什么认为文章要有益于天下?板书:益----------------------------------------损明道、纪政、察民、道善怪力乱神、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引导、帮助、提升、称道迷惑、虚假、抄袭、谄媚真、善、实、美恶乱假丑〔正能量〕〔负能量〕儒家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章要经世致用?著书之难?1、著书应著什么样的书?为什么?2、后人怎样著书?什么原因?〔人心急躁,动机不纯,书无什实用价值〕板书:古人力而能传难----自成一家----所未及不可无----〔贵创新〕今人速而不传端正态度,反对急功近利,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

?文人之多?1、作者认为唐宋以来的文人太多了吗?2、你认为“李杜〞是“真文人〞吗?你如何看待“精通经术〞与“擅长文学〞这两种文人?经学家也有过分注重章句之学,不顾全篇旨意,舍本逐末的文学家除有他的审美观和个人情感外,还反映社会现实不能一概抹杀。

板书:多----不识经术不通古今----韩愈、刘挚、杨雄、鲁直----立身贵务实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就要识经术,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经世致用。

《日知录》三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知录》三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九单元经世致用《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学校: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授课教师:黄莹芝日期:2019/6/27 课型:新授课班级:高二1702班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积累文言知识和文言词语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学重难点】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教学方法】朗读法任务驱动法交流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诵读导入(3分钟)主要目的: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检测上一节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二、讲授新课(27分钟)读完后思考:从文章找贯穿全文的一个字,即“文眼”?【研读1】“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研读《文须有益于天下》(一)朗读与感悟(二)思考与交流:1.本则的观点是什么?2.怎样的文章才是有“益”的?3.这一则运用什么方法论述论点的?明确:观点:文须有益于天下强调文以载道,文以纪事,文以揭示民间疾苦、称扬善行,从正面立论,从反面申述,旗帜鲜明地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研读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研读《著书之难》(一)朗读与感悟(二)思考与交流:1.著书之难,难在何处?2.作者推崇的著书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这一则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明确:著书之难,难在自成一家作者析古剖今,运用事例和对比论证方法,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书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

实际上还是在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

【研读3】为文必先为人——叶圣陶研读《文人之多》(一)朗读与感悟(二)思考与交流:1.作者认为唐宋以来文人太多了吗?2.作者认为,作为文人,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作答)3.这一则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明确:“文人之多”,是因为有些“不识经术,不通古今”的人,滥竽充数,“自命为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知录〉三则》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教案
2010-03-19 10:17
《〈日知录〉三则》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教学目标
1、学习《〈日知录〉三则》,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述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学习《浙东学术》,了解章学诚反对“空言学问”、提倡“切于人事”的学术思想,体会浙东学术的务实精神。

(提高班不作要求)
教学重点:
1、字词积累,词句翻译。

2、体会“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齐声诵读)
“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正始》
梁启超将这段文字概括为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师补充: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

到了险要的地方,立即叫老士兵询问其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发书核对校正。

有的直接走过平原大野,没有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发书仔细认真复习。

二、学生说“我知道的顾炎武”。

(历史书上有较详细的介绍)(结合教材
P73)
师教学参考:
“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精华,起源于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说。

“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

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李塨、王源等等。

清初学者在总结
明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感明季学风的空疏不实,对国家、民族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国家者”。

他们要求学术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

他们学风的特点是:务当世之务,康济时艰,反对脱离社会实际;勇于任事,不务空谈,“生存一日当为民办事一日”;致力于创新,绝不蹈袭古人;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

他们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社会问题的一切方面。

二、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纪政事也:“纪”通“记”剿(chāo)袭菑(zi)畲(shē)潢
(huáng)
摭(zhí)我华(huá)而不实我实
三、结合注释自读全文,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四、语文科代表收集疑问,课后师整理疑问。

第二课时
一、展示学生疑问,学生带着疑问齐读全文,然后解答疑问。

二、师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点:
文之(主谓间助词)不可绝于天地间者(状语后置),曰明(阐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百姓疾苦)也,乐道人之善也。

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

若夫(至于那)怪力乱神之事,无稽(考证)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状语后置),无益于人(状语后置),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子书自《盂》、《荀》之外,如《老》《庄》《管》《商》《申》《韩》,皆自成一家言。

至《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故取诸子之言汇而为书,此子书之一变也,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

其(语助词)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後世之所不可无,而後为之,庶乎其传也与?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文献通考》,皆以(用)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後世不可无之书。

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

若後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他们)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这样)多也!固(固然)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

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这是一首家庭版“劝学诗”,是韩愈写给他儿子韩昶的。

韩昶生于徐州的符离,故小名曰符。

全诗为五古,54句270字,大意在于论说学习的重要性。

)曰:“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解释经义是根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己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而宋刘挚(刘挚为北宋中后期人物,历仕仁宗、神宗、哲宗诸朝,曾任御史中丞、尚书右丞等职。

他为官清廉,颇有政绩。

初仕,任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市)县令时,为民请命,上书朝廷,大幅度提高了绢、棉折合税钱的价格,百姓感恩戴德,泣呼“刘长官活我”。

)之训子孙,每曰:“士当以(把)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

”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状语后置),焉足重(称道)哉。

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

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後生,故华而不实。

”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

《宋史》言:欧阳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

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三、根据内容的推进,师准备思考讨论题(最好利用学生的问题)
1、结合《文须有益于天下》说说自己对“经世致用”思想的认识。

师补充介绍:
顾炎武治学,并非纸上谈兵,亦且身体力行,注重实际调查。

他晚年流寓秦晋之间,每出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他怀抱经世之才,不愿为统治者所用,常常自己“小试”一番。

他曾垦田于山东,畜牧于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

曾慨然叹曰:“使吾泽中有牛羊千,则江南不足怀也!”他漂泊北地25年,最终客死异乡。

然其生活所资皆赖自我操持经营,财力有余,无需乞求,可见其非凡的经济才能。

2、结合“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说说明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与社会现实关系的思考。

3、《文人之多》中,作者将文人分为两类人,一类识经术通古今者,二类是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者,作者对前类文人予以赞赏,认为后类文人不值一提,你认为作者观点是否过于极端?
师补充介绍:
从汉代到清朝的经学家,很多人过分注重章句之学,根本不顾全篇旨意,有舍本逐末之弊。

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讽刺诗《嘲鲁儒》即言:“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另一方面,文学家也并不是普通的“醉汉”,文学除了它的审美价值之外,还有它反映社会现实的认识功能,不可一概抹杀。

四、诵读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