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16经典液相色谱法jdyx

合集下载

经典液相色谱法

经典液相色谱法
5.6 0.35 16.0
Rf,A
6.9 0.43 16.0
Rf,B
四. 薄层色谱法
点样
展开
过程:铺板→活化→点样→饱和→展开→显色→定性定量
1. 原理:
将混合组分的试液, 点在铺了吸附剂的玻璃板一端, 在密
闭容器中用适当的溶剂 (展开剂、流动相) 展开, 各组分不断 地被吸附, 解吸附… 随展开剂前移,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 的吸附力 (吸附常数)不同, 产生差速迁移, 而达到分离。
符号:

吸附剂(硅胶), 粘合剂(煅石膏), 掺入荧光剂254 nm, 呈黄绿色。
薄层板的铺制
常用平滑的玻璃板,洗净待用。

软板: 吸附剂直接铺涂。最大缺点,风吹即飞(已不用)。 硬板: 吸附剂+粘合剂糊状铺板凉干活化
常用粘合剂: CMC-Na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5~0.75%的
一般低温展开效果较好 温度 物质极性

展开剂极性 展开剂极性↑ Rf 极性物质Rf ↑ 亲脂性组分Rf ↓ 展开剂蒸气
极性大,Rf小 极性小,Rf大

对Rf 影响较大,应先让溶剂蒸气将层析缸饱和
例:用纸色谱分离,正丁醇为流动相,比较下面三个化合物的 Rf
CHO HC HO CH HC HC OH OH OH
经典液相色谱法
1. 概述 2.液-固吸附柱色谱法

经典液相色谱法

经典液相色谱法

定性
每种组分的Rf值在一定条件下为一常 数,但由于影响Rf值的因素较多,因此 根据一种展开剂展开后得到的Rf值作为 定性依据是不够的,需要经过两种以上 不同组成性质的展开剂得到的Rf值并与 对照标准品比较,相互一致时,才可认 定该斑点与对照品是同一种化合物,如 果二者的Rf值不同,可以作出不是同一 化合物的结论。
分析化学(二)
第十六章 经典液相色谱法
分析化学教研室 骆雪芳 liuluo21998@126.com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液固色谱法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 四、薄层色谱法 五、纸层色谱法
一、概述
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 经典液相色谱:固定相颗粒较大且不均匀 常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低 分析周期长 现代液相色谱:固定相颗粒小且均匀 高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高 分析周期短
阴离子交换树脂 (乳胶型)
SO3- N+R3 SO3- N+R3 N+R3 N+R3 N+R3 N+R3
SO3-
N+R3
N+R3 SO3-
N+R3 N+R3 N+R3
N+R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μ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析化学PPT课件:第十六章-色谱分析法概论-第二节-色谱理论基础-2

分析化学PPT课件:第十六章-色谱分析法概论-第二节-色谱理论基础-2

色谱柱长:L, 虚拟的塔板间距离:H, 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n, 则三者的关系为:
n=L/H 理论塔板数与色谱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n 5.54( tR )2 16( tR )2
W1/ 2
W
半峰宽
2020/8/25
调整保留时间
峰宽
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 单位柱长的塔板数越多,表明柱效越高。
➢ 用不同物质计算可得到不同的理论塔板数。
2020/8/25
1. 塔板理论 (P351)
➢ 塔板理论把色谱柱比作一个分馏塔,设想其中 有许多塔板。认为在每个塔板的间隔内,试样组分 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经过多次的分配平衡后, 分配系数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 塔板理论中还引入塔板数和塔板高度作为痕量
柱效的指标。
各组分的保留时间(t)不同, 能达到分配平衡
(2)不同物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不同,用有效 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作为衡量柱效能的指标时,应指明 测定物质。
(3)柱效不能表示被分离组分的实际分离效果,当两组 分的分配系数 K 相同时,无论该色谱柱的塔板数多大,都 无法分离。
(4)塔板理论无法解释同一色谱柱在不同的载气流速下 柱效不同的实验结果,也无法指出影响柱效的因素及提高 柱效的途径。
分配系数与色谱分离
(三)色谱分离的前提
分配系数不等是色谱 分离的前提

液相色谱法知识点详解

液相色谱法知识点详解
(三)展开: 在密闭的展开槽内进行
1.近水平展开:适合于软板 2.上行展开:适合于硬板 展开方式 3.多次展开 4.双向展开:适合于成分较多,性
质接近的难分离物质的分离 展开时应注意的问题: 1.展开槽必须密封好 2.防止边缘效应(展开前用饱和剂蒸汽饱和半小时 3.展开时应恒温,恒湿
(四)显色:(斑点定位) 有色斑点→日光灯下观察 无色斑点→用物理检出法和化学检出法
一.混合物完全分离的条件: 1.两物质的流出峰相距足够远 2.每一峰的宽度必须足够窄
色谱法基本理论: 1.色谱流出曲线 纵座标:洗脱组分的浓度 横座标:保留时间(tR ) →某一组分由开始洗脱 到从柱子中被洗脱下来所需要的时间
每一组分峰面积的大小或峰的高低反映组分 浓度的大小 色谱流出曲线的作用: (1) 判断混合物分离的好坏 (2) 定性 (3)定量
则两个组分的色谱峰必将重合。
(3)两个组分的K或k值差别越大 ,则相应的两色谱峰相距就越远。
§ 柱色谱法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 固定相:固体吸附剂 流动相:液体 原理: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 (一)吸附剂及其选择 1.常用的吸附剂:硅胶,氧化铝,聚酰胺,活性碳等 a.硅胶:适用于酸性和中性物质,活性级别↑含
3.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薄层色谱法是将适 当粒度的吸附剂作为 固定相涂布在平板上 形成薄层,然后用与 纸色谱法类似的方法 操作以达到分离目的。

《液相色谱法》PPT课件

《液相色谱法》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6
A: 高效液相色谱与经典液相色谱方法的比较
高速:HPLC采用高压输液设备,流速大增加,分析速度极快,
只需数分钟;而经典方法靠重力加料,完成一次分析需时数小时。
高效:填充物颗粒极细且规则,固定相涂渍均匀、传质阻力小,因而柱 效很高。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数百种物质的分离。
高灵敏度:检测器灵敏度极高:UV——10-9g, 荧光检测器——10-11g。
(6)梯度洗脱装置 (7)进样器 (8)色谱柱 (9)色谱填料 (10)检测器 (11)数据处理系统与自动控制单元
§7-3 新型液相色谱仪简介
(1) waters的UPLC (2)岛津高效率HPLC-2010A/2010C型 (3)岛津LC-VP系列应用系统离子色谱仪
§7-4 液相色谱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通常将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理分成吸附色 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 四大类。但有些液相色谱方法并不能简单地归 于这四类。
精选课件ppt
8
第七章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7-1 概述 (3)液相色谱的分类
类型
表7-1 液相色谱分类 主要分离机理 主要分析对象或应用领域
第七章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7-1 概述
(1)液相色谱简介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
和气相色谱一样,液相色谱分离系统也 由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组成。液相 色谱的固定相可以是吸附剂、化学键合 固定相(或在惰性载体表面涂上一层液 膜)、离子交换树脂或多孔性凝胶;流 动相是各种溶剂。
被分离混合物由流动相液体推动进 入色谱柱。根据各组分在固定相及流动 相中的吸附能力、分配系数、离子交换 作用或分子尺寸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 色谱分离的实质是样品分子(以下称 溶质)与溶剂(即流动相或洗脱液)以 及固定相分子间的作用,作用力的大小, 决定色谱过程的保留行为。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适合于无紫外吸 收、无电活性和不发荧光的样品的检测。
4.电化学检测器(以电导检测器为例)
电极
电导仪
电极
问题 电导检测器怎样消除流动相电 导的干扰? 例如,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分 离碱金属离子时,通常用HCl作为 流动相。
5.示差折光率检测器 几乎所有物质都有各自不同的折射率, 因此差示折光检测器是一种通用型检测器。 灵敏度可达10-7g· cm-3。主要缺点是对温度 变化敏感,并且不能用于梯度淋洗。
(4)液相色谱中制备样品简单,回收 样品也比较容易,而且回收是定量的, 适合于大量制备。但液相色谱尚缺乏通 用的检测器,仪器比较复杂,价格昂贵。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色谱技术是互相 补充的。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已被广泛 应用于分析对生物学和医药上有重 大意义的大分子物质,例如蛋白质、 核酸、氨基酸、多糖类、植物色素、 高聚物、染料及药物等物质的分离 和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仪器设备费 用昂贵,操作严格,这是它的主要 缺点。

分析化学 液相色谱法PPT课件

分析化学 液相色谱法PPT课件

子 性
交 阳
换 离
树 子
脂 交
, 换
常 树
用 脂
,R -分S O别3用H 表R -示C (ORO表H示和树R脂- O的H骨表
示。
• 阳离子交换反应
2021年5月
R
- SO3-H+
+
M+Cl- == R 第31页/共68页
SO3-M+
+
H+Cl-
31
2.阴离子交换树脂
• 所连的活性基团为碱性基团 • 如含季胺(-N(CH3)3)的树脂称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含伯胺基(-NH2)、 仲胺基(-NHCH3)和叔胺基(-N(CH3)2)的树脂为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 树脂水化后分别形成R-NH3OH、R-NH2CH3OH、R-NH(CH3)2OH 和RN(CH3)3OH等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所连的OH-可被阴离子交换和洗脱。
3
)
+ 3
X-
+
NaOH
==
RN(CH3
)
+ 3
OH
-
+Na+X-
2021年5月
2021年5月
30
第30页/共68页

各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不同 COOH)和酚羟基(-OH)等。

第十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

第十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

16.5.4 流 动 相
一、流动相要求
a. 流动相纯度要高,与固定相不相溶,不发生 化学反应 b. 价格便宜,毒性小,易于纯化 c. 对试样溶解度适宜,不发生沉淀
d. 粘度小
e. 与检测器匹配
极性顺序:水>甲醇>乙腈 >四氢呋喃>环己烷
二、流动相组成
采用二元或多元溶剂系统
底剂 + 洗脱剂
正相色谱
第十六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Rheodyne公司
16.1


16.1.1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比较
1. 柱寿命长 2. 分离效率高 3. 分析时间短 4. 进样量小 5. 检测灵敏度高
16.1.2 HPLC与气相色谱
1. 使用范围不同 2. 流动相作用不同 3. 色谱柱不同
4. 检测器不同
5. 样品制备性能不同
17.1.2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
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一种 液相分离技术。
原理
根据组分间不同的特性,在电场中迁移的速率不同而进 行分离,这些特性包括组分所带电荷、大小、极性、亲 和能力、等电点、相分配系数等。
17.1.3 淌
淌度

单位电场下带电粒子的电泳速率,也称为电迁移率。
mAU 0.8
0.7
Match 985

分析化学第16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分析化学第16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吸附过程是试样中组分的分子(X)与流动相分
子(Y)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过程,即为
竞争吸附过程 。
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仪器分析
X m + nYa
Ka = [X a ][Ym ] [X m ][Ya ]
n n
X a + nYm
[X a ] X a / S a Ka [X m ] X m / Vm
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仪器分析
色谱学的重要作用
诺贝尔化学奖: 1948 年,瑞典 Tiselins ,
电 泳 和 吸 附 分 析 ; 1952 年 , 英 国 马 丁 (Martin)和辛格(Synge),分配色谱。
应用的科学领域:生命科学、材料科学、
环 境科学等。(科学的科学)
药学(药物分析):各国药典收载了许多
k a = K a S a / Vm
在色谱柱(Sa与Vm一定)时,Ka大的组分保留强,
后被洗脱,Ka小的组分在吸附剂上保留弱,先
被洗脱。
Ka与组分的性质(极性、取代基的类型和数目、
构型有关)。
第十六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仪器分析
以硅胶为吸附剂:极性强的组分吸附力强。 ①饱和碳氢化合物为非极性化合物,不被吸附。 ②基本母核相同,引入的取代基极性越强,则分 子的极性越强,吸附能力越强;极性基团越多, 分子极性越强 (但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 ③不饱和化合物的吸附力强,双键数越多,吸 附力越强。 ④分子中取代基的空间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定性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日光,紫外光, 定性分析——日光,紫外光,显色 定量分析——洗脱法, 定量分析——洗脱法,薄层扫描法
四,纸色谱法
将固定相放在纸上,以纸做载体进行点样,展开, 将固定相放在纸上,以纸做载体进行点样,展开, 定性,和定量的液定性,和定量的液-液分配色谱法 固定相:纸纤维吸附的水 流动相: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饱和正丁醇) 流动相: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饱和正丁醇) 分离机制:同液分离机制:同液-液分配色谱 1 定性参数: R = f 1+ K VS Vm 讨论: 与组分性质, 讨论:Rf与组分性质,流动相及溶解度有关 极性组分→易保留, 极性组分→易保留,Rf 小(流动相极性↑, Rf ↑) 流动相极性↑ 非极性组分→易流出, 非极性组分→易流出,Rf大(流动相极性↑,Rf ↓) 流动相极性↑
续前
4. 三者关系图示: 三者关系图示: 组分wenku.baidu.com吸附剂 极性 活性小 非(弱)极性 活性大
流动相 极性 非极性或弱极性
二,薄层色谱法
(一)概述 (二)定性参数 (三)吸附剂的选择 (四)展开剂的选择 (五)薄层板的制备 (六)定性与定量分析
(一)概述
1.定义: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 定义:将固定相均匀涂布在表面光滑的平板上, 形成薄层而进行色谱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2.操作过程:见图示 操作过程:见图示 铺板 →活化 →点样 → 展开 →定位(定性)/洗脱(定量) 定位(定性)/洗脱(定量) 3 . 分离机制: 吸附 ( 分配 , 离子交换, 空间排阻 ) 分离机制:吸附 分配, 离子交换 , 空间排阻) 吸附( 4.特点:分析快速,灵敏,显色方便 特点:分析快速,灵敏, 5.应用:药物杂质检查,纯度测定 next 应用:药物杂质检查,
VS 1 又Q =1+ K R' Vm
L0 L 1 K VS Vm = L 1
续前
Vm 1 Rf = R' = = 1+ K VS Vm Vm + K Vs
K ↑ Rf ↓
讨论 Rf与K有关,即与组分性质(溶解度)以及薄层板 有关,即与组分性质(溶解度) 和展开剂的性质有关 色谱条件一定, 只与组分性质有关, 色谱条件一定,Rf只与组分性质有关,是薄层色谱 基本定性参数, 基本定性参数,说明组分的色谱保留行为

(三)吸附剂的选择 根据被测物极性和吸附剂的吸附能力 被测物极性强——弱极性吸附剂 被测物极性弱——强极性吸附剂 (四)展开剂的选择(同液固吸附色谱流动相的选择) 同液固吸附色谱流动相的选择) 根据被测组分,吸附剂和展开剂本身的极性
(五)薄层板的制备
定性分析——窄条 定性分析——窄条 定量分析——10×20cm 定量分析——10×20cm 硅胶G——自含粘和剂 硅胶G——自含粘和剂 硅胶H——不含粘和剂,铺板时另加入CMC 硅胶H——不含粘和剂,铺板时另加入CMC 硅胶FH254——含荧光剂,254nm紫外光照发绿光 硅胶FH254——含荧光剂,254nm紫外光照发绿光 硅胶FH365——含荧光剂,365nm紫外光照发光 硅胶FH365——含荧光剂,365nm紫外光照发光
(一)分离原理
各组分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 利用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吸附中心对不同组分的 吸附能力差异而实现分离
(二)常用吸附剂:多孔,微粒状物质 常用吸附剂:多孔,
1. 硅胶 2. 氧化铝 3. 聚酰胺
1. 硅胶(SiO2H2O) 硅胶(
结构: 结构:内部——硅氧交联结构→多孔结构
表面——有硅醇基→氢键作用→吸附活性中心
2. 氧化铝
碱性氧化铝 pH 9~10 适于分析碱性,中性物质 适于分析碱性, 中性氧化铝 pH>7.5 适于分析酸性碱性和中性物质 pH> 酸性氧化铝 pH 4~5 适于分析酸性,中性物质 适于分析酸性,
3. 聚酰胺
氢键作用 氢键能力↑ 氢键能力↑强,组分越后出柱
(三)吸附剂和流动相的选择: 吸附剂和流动相的选择:
图示
图示
L0 L2 L1
(二)定性参数
1. 比移值Rf 比移值R
设R' 为单位时间内一个分子在展开剂中出现的几率 设 R' 1 为单位时间内一个分子在固定相中出现的几率
定 展 保 比 时 开 留
uR L1 t L1 R' = = = u0 L0 t L0
(R' ≤ 1)
原点到组分斑点质量中 心的距离 L Rf = = 1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L0
特性: 特性:
1)与极性物质或不饱和化合物形成氢键 物质极性↑,吸附能力↑→强极性吸附中心,不易洗脱 吸附活性次序:活泼型>束缚型>游离型 2)吸水→失活 →105~110OC烘干30分钟(可逆失水)→吸附力最大 →500OC烘干(不可逆失水)→活性丧失,无吸附力
适用: 适用:分析酸性或中性物质
续前
续前
1)K↑大,Rf↓小 K↑大 2)薄层板一定,对于极性组分 薄层板一定, 展开剂极性↑ 展开剂极性↑大,Rf↑大(容易洗脱) 容易洗脱) 展开剂极性↓ 展开剂极性↓小,Rf↓小 (不容易洗脱) 不容易洗脱) 范围:0 3)Rf范围:0< Rf <1 (组分迁移速度和距离小于展开剂迁移速度和距离) 组分迁移速度和距离小于展开剂迁移速度和距离) Rf = 0.2——0.8(常用) ——0 常用) 0.3——0.5(最佳) ——0 最佳)
第四节
经典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 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 经典液相色谱:固定相颗粒较大且不均匀 常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低 分析周期长 现代液相色谱:固定相颗粒小且均匀 高压下输送流动相 柱效较高 分析周期短
一,液-固吸附色谱
(一)分离原理 (二)常用吸附剂 (三)吸附剂和流动相的选择
续前
2. 相对比移值Rs 相对比移值R
原点到组分斑点质量中 心的距离 L1 Rs = = = Rf(参) 原点到参考物斑点质量 中心的距离 L2
讨论
Rf(组)
参考物与被测组分在完全相同条件下展开 可以消除系统误差, 可以消除系统误差,大大提高重现性和可靠性; 参考物可以是后加入纯物质, 参考物可以是后加入纯物质,也可是样品中已知组分 相对比移值R 与组分,参考物性质及色谱条件有关, 相对比移值Rs与组分,参考物性质及色谱条件有关, 范围可以大于或小于1 范围可以大于或小于1
依据被测组分,吸附剂和流动相的性质 1. 被测组分性质(极性大小): 被测组分性质(极性大小) 烃< - - - - - - - - <羧酸,醇 羧酸, 2. 吸附剂的活性: 吸附剂的活性: 吸附剂的活性↑ 吸附剂的活性↑大,对被测组分的吸附能力↑强 对被测组分的吸附能力↑ 强极性物质—— ——选择弱吸附剂 强极性物质——选择弱吸附剂 弱极性物质——选择强吸附剂 弱极性物质——选择强吸附剂 3. 流动相的极性: 流动相的极性: 流动相极性↑ 流动相极性↑大,对被测组分的洗脱能力↑大 对被测组分的洗脱能力↑ 相似相溶" 根据组分性质, "相似相溶"原则 :根据组分性质,吸附剂的活 性, 选择适当极性的流动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