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5课模拟考试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文档资料

2018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文档资料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完全讲义?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完全讲义古代诗歌鉴赏【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鉴赏诗歌的形象。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语言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

表达技巧是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

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真题共赏】1、(2018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课件:5-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406页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课件:5-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406页

学霸有招 整体阅读 考点32 考点33 考点34 考点35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试做真题 透析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答案】 BE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的赏析能力。B项,第三 句的重点不是“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而是写考场的安 静;因果关系也不正确。E项,“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理解不符 合诗意,这句话是诗人的自谦,是说自己年纪大了,精神不济了,有赖 各位鉴裁。客套话,未必是“事实”。
学霸有招 整体阅读 考点32 考点33 考点34 考点35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试做真题 透析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二、(2015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发临洮①将赴北庭留别 岑 参 闻说轮台②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 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考点
考频
学霸有招Biblioteka 高手洞考高手锻造考纲 评价 文章 的思 想内 容和 作者 的观 点态 度
考点
考频
评价诗 歌的思 想内容 和作者 的观点 态度
考查趋势 考题趋向:①题型有明 显变化:由主观简答题 演变为主客观题目兼 2017 课标全国 顾,且分值稳定; ②题材 Ⅲ· 14 范围有可能扩大,元曲、 ★★★★★ 2016 课标全国 明清诗歌,甚至魏晋南 Ⅲ· 9 北朝诗歌也有可能“入 列”;③探究、比较、评 点等题型可能现身“考 场”。
学霸有招
高手洞考
高手锻造
考纲
考题示例 考查趋势 2017 课标全国 鉴赏诗歌 Ⅱ· 14 ★★★☆☆ 形象 2016 课标全国 考题特点:①选材以唐 鉴赏 诗宋词为主;②考查作 Ⅰ· 8 文学 家呈现“双峰对举”格 作品 2015 课标全国 局,即 “宗师巨匠”与 “一 的形 鉴赏诗歌 Ⅱ· 8 时之英”,作品则是明显 象、 ★★☆☆☆ 语言 2016 课标全国 “宗师巨匠”的非著名之 语言 Ⅲ· 8 作,及 “一时之英”的代 和表 表作;③命题点以表达 达技 2017 课标全国 技巧与思想内容为主, 巧 鉴赏诗歌 Ⅱ· 15 兼及诗歌形象和语言。 ★★★★★ 表达技巧 2016 课标全国 Ⅱ· 9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专题十九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鉴赏形象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说明】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归纳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剖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代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 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 使心伤。

【说明】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 (li ng)à:伤心。

诗中“清代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表现了“凤凰” 如何的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歌者米嘉荣①(唐 )刘禹锡唱得《凉州②》不测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前辈,好染髭须过后生。

【说明】①米嘉荣:中唐有名的歌唱家。

②凉州:是拥有奇异之调的曲子。

归纳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剖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3周)鉴赏诗歌的形象(一)!备课讲稿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3周)鉴赏诗歌的形象(一)!备课讲稿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3周)鉴赏诗歌的形象(一)!鉴赏诗歌的形象(一)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解析】题干问的是“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首联中,“云海”交代了二人的处境,即天各一方;“相望”说明二人情深意重;而从诗歌标题来看,苏辙又即将远赴契丹,面对此情此景,“那因”二字道出诗人那豁达的胸襟,哪里会因远别而泪沾双襟!2.【2014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①行为洒脱。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名师点睛1.知人论世,感悟环境与处境。

所谓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季节的特征,即诗歌内容反映的自然特征,分析诗歌中的景物、事物、人物、场面等即可得知;一是作者生活的时代特征,比如战乱时期,诗人反映的社会一般会涉及动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诗人对战争的态度以及诗人对战争的选择,如到战场等。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2018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功”“片 刻 间 九 天 龙 马 就 在 绢 上 显 现
马 首 先 凝 神 构 思 , 苦 心 布 局 , 然 后 落 笔 挥 洒 , 一 气 呵 成 。
7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2. 为 了 突 出 曹 霸 的 高 超 画 技 , 诗 人 作 了 哪 些 铺 垫 ? 请 简 要 分 析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1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原 文 翻 译
开 元 时 先 帝 的 天 马 名 叫 玉 花 骢 , 多 少 画 家
画出 的 都 与 原 貌 不 同 。 那 天 玉 花 骢 被 牵 到 殿 前 红 色 台 阶 下 , 昂 首 站 立 宫 门 给 人 万 里 生 风 之 感 。 皇 上 命 令 将 军 你 展 开 白 绢 作 画 , 你 匠 心 独 运 、 苦 心 构 思 。 片 刻 间 九 天 真 龙 就 在 绢 上 显 现 , 一 下 比 得 万 代 凡 马 皆 成 了 平 庸 。
② ③ ①
(节 选)
, 画 工 如 山 貌 不 同 。

, 迥 立 阊 阖 生 长 风 , 一 洗 万 古 凡 马 空 。

诏 谓 将 军 拂 绢 素 , 意 匠 惨 淡 经 营 中 。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注] ①曹 将 军 霸 : 即 曹 霸 , 唐 代 著 名 画 家 , 官 卫将军。②玉 花 骢 : 唐 玄 宗 御 马 名 。 一 会 儿 。 色台阶。④阊 阖 : 传 说 中 的 天 门 , 这 里 指 宫 门 。
高考一轮总复习 ·语文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

专题12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热点。

诗歌的四大命题热点中,尤其要关注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命题;要注意名家的非名作和非名家的名作,尤其是宋词作品;比较鉴赏的题型将会受到追捧。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形象是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前者是诗人自己,后者是诗人所刻画和要表现的人物。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②简要分析(或概括)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③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意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3、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语言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命题角度有赏字词、赏语句、赏语言风格。

1、赏字词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这类题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2、赏语句对诗歌语句的鉴赏,一般有如下角度:对句意的把握,对表达技巧和在结构上的地位的分析。

更多的时候是综合考查。

3、赏风格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解析

第2部分/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考纲展示命题探究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基础点: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和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3)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或称为“情中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重难点:1.景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2.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法综述]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鉴赏古诗词形象题目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提示主旨所刻画的某一具体形象的意义。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景物形象概括分析、事物形象概括分析。

命题法1人物形象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①清正廉洁。

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鉴赏评价)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小说阅读+鉴赏评价)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

第05课模拟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4分)沙那罕提琴〔美〕保罗·琼斯在我的一生中,麦克舅舅的那把小提琴一直被视为“传家之宝”,是这个家的象征。

我还记得麦克舅舅第一次让我亲睹小提琴的情形。

他轻轻打开陈旧的黑盒子,在华丽耀眼的绿色天鹅绒里,那把琴静静地平卧其中。

“现在,你可以说真正看过一把名琴了,这可是一把沙那罕,顶尖的乐器。

”他极其庄重地说,并让我从琴面“f”形音孔中看里面褪色的标志——史塔拉第瓦里斯注。

追根溯源,这把名琴是一位先辈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最后由我外公传给了麦克舅舅。

我的父亲是一位糕饼师傅,与总喜欢把事情往最坏处想的母亲不同,他向来乐观。

在亚撒斯大街开店是父亲从事的一桩最大的冒险事业。

店铺的前面是糕饼店,后面辟为冰淇淋店,将装潢大理石台面。

当父亲头一次告诉母亲这个计划时,他心里异常兴奋。

“我告诉你,玛丽,根本不会有危险,”看见母亲脸色不对头,父亲说道,“你只要在这份三千美元的借贷申请书上签个名就行了。

”“但是,万一房子被抵押了,”母亲呜咽着说,“我们会流落街头,变成乞丐啊!查理。

”“我想稍微说几句。

”舅舅说。

他站起来从陈列柜顶上取下那只琴盒,“我从报上读到过,这种牌子的小提琴可以卖到五千块钱。

把它拿去卖了吧,查理。

”“哦!麦克!”母亲很吃惊。

“我不能这么做,麦克。

”父亲说。

“如果你急着用钱,”舅舅对父亲说,“可以在艾瑞特关门之前送去给他。

”他把琴盒交给犹豫的父亲,“反正我也老了,不能再去动它了。

”他的双手在微微地颤抖,可他的声调却异常平静。

于是,父亲就挟着那把提琴出去了。

过了一阵子,父亲从前门进来,他吹着口哨,脚步轻捷,可是仍然挟着那只提琴盒。

他做的头一件事便是将琴盒放回到陈列柜顶上的老地方。

“我都已经走到艾瑞特那家店的门口了,可我心里突然起了个念头,”父亲解释道,“我们干嘛要卖它?就放在老地方不挺好的吗?这就像我们有了一只保险箱,里面放着崭新的五十张一百元面额的票子。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2021学年)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2021学年)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第05课模拟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陆诜,余杭人。

进士起家,签书北京..所恃,而..判官。

范祥城古渭,诜主馈饷,具言:“非中国劳师屯戍,且生事。

”既而诸羌果怒争,塞下大扰,经二岁乃定。

提点陕西刑狱。

时铸钱法坏,议者欲变大钱当一,诜言:“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则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

”从之。

徙湖南、北转运使,直集英院,进集贤殿修撰、知桂州。

奏言:“邕去桂十八驿,异时经略使未尝行饬武备,臣愿得一往,使群蛮.知省大将号令,因以声震南交。

”诏可。

自侬徭定后,交人浸骄,守帅常姑息.诜至部,其使者黎顺宗来,偃蹇如故态。

诜绌其礼,召问折谕,导以所当为,慑伏而去。

诜遂至邕州,集左、右江四十五峒首诣麾下,阅简工丁五万.补置将吏,更铸印给之,军声益张.交人滋益恭,遣使入贡.道除知延州,趣入觐.,帝劳之曰:“卿在岭外,施设无不当者。

鄜延最当敌要,今将何先?”对曰:“边事难以隃度,未审陛下欲安静邪,将威之也?”帝曰:“大抵边陲当安静。

昨王素为朕言,惟朝廷与帅臣意如此;至如诸将,无不贪功生事者。

卿谓何如?”诜曰:“素言是也。

”谅祚寇庆州,以败还,声言益发人骑,且出嫚辞,复攻围大顺城。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和意境所表达的感情,点明其在创设背景、表情达意、表现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
了词人的品质。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 俨然正怒目圆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 “病”容又颧骨凸起的 奇特形状,一个“怪”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其中,
[即学
即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
的情怀?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菊花独立疏篱,自甘寂寞,不求虚荣,不屑与“百花”为伍。
它坚守节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穷。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 种神韵,同时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考点三
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 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
组合成的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内容涉及以下文化常识,请解释。 ① 三 五 中 秋 ________ ④银蟾 ________ ② 上 元 ________ ③ 箕 斗 ________ ⑦牛女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5(学生版).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5(学生版).doc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记住不同命题形式的答题步骤;能说出诗中常见节令的寓意;过程与方法:抓住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讲析,并进行有效的综合讲析,让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背诵和欣赏一定量的诗歌作为训练的补充,以免学生只求做题,而忽略了古代诗歌鉴赏其实是一个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

【重难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对命题形式三的把握。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要求学生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预习案一、知识梳理(一)古代诗词中的节令1.人日。

正月初七日。

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例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中“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2.上元。

即元宵,正月十五日。

古代在元宵日张灯结彩,所以元宵又称为灯节。

如辛弃疾在《青玉案》中是这样描写元宵景色的: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社日。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前后,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

这是春社;而立秋后第五戊日,称为秋社。

古人多借这个节日集会竞技,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

4.寒食。

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大致在当春二月,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因介之推抱树就焚致死,故定于此日禁火吃冷食。

寒食节禁火三日,换新火种。

例如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

例如脍炙人口的《清明》。

6.上巳(阴历三月三日),此日人们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

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

如杜甫《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7.端午。

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后来人们就在此日龙舟竞渡,以纪念屈原。

8.七夕。

七月七日,传说在这一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2018届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2018届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
3
1.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注意从以下几
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 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 暗示性词句入手,比如“故园(情)”“独”与“孤”“愁”
等;从背景、作者等处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 与破碎的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 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
5
情感变化等。具体解答时一般采用的答题模式:用了
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4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考点集训(选诗歌 1题目。 木棉花歌 陈恭尹
粤江二月三月来,千树万树朱花开。 有如尧时十日①出沧海,更似魏宫万炬②环高台。
第四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1
第一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2
设题角度Ⅰ:鉴赏形象 【命题方式】①诗歌中描写了怎样的形象?②这 首诗歌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作简要分 析。③这首诗歌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 围? 【答题要点】①先概括某形象的特点。②结合诗 句的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突出其特点。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5课模拟考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溪桥晚立[明]蓝智天阔浮云尽,山昏落日微。

鸟栖当野树,人语共柴扉。

岁月且云暮,乡关何处归?邻家响机杼,远客叹无衣。

1.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一、二两句从远景起笔,借助“天”“云”“山”“日”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视野开阔又略显苍茫的傍晚图景,极富画面感。

B. 三、四两句紧承上句“落日”来写,由远及近,写到了归鸟栖树和人的活动,也与前两句形成以动衬静的效果,闲适自然。

…C. 五、六两句即景生情,作者以反问手法表达了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情感与唐代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有相似之处。

D•诗歌前六句描景、写人、抒情相交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祥和温馨的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E.全诗起笔写景,落笔感叹,作者视线由远及近,描写了傍晚站立溪桥边的所见所闻所感,照应题目中的“晚立”二字。

2.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BD2. ①通过“邻家响机杼”来反衬自己“无衣”,抒发了漂泊天涯的凄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②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在外飘零的孤寂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着强调的作用,使全诗的格调更加悲苦。

【解析】L F项「哄动衬静的敢果■"不正爲不符台原诗内劭D项“祥耘品針不正确,不符合原诗内容。

去屋联匾过进廳响机杼”来反衬自己"无衣”,抒炭了漂泊天湛svtsw®人的患念之臥屋联对全诗情!S的抒发有看強遍的作用,使全诗的格调更加悲舌。

这罡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愿的题已罡诗歌的常鸯的砸目之一。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1课 考纲解读(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1课 考纲解读(含解析)

第01课考纲解读《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诗歌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包括三类: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考点。

而每一种形象的鉴赏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

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主要从三个方面鉴赏: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包含两方面内容: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王昌龄《闺怨》春日登楼赏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妇形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一个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满心凄苦愁楚的天涯游子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

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阅读第1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课件新人教版

托物 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人把自己的理想、志向、气节、操守以及对社会、 民生的关注之情寄托在所吟咏的物象上,在这一类诗中,咏物 只是手段,言志才是目的。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 载体,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生活的理想,或者批判丑恶的 现象,或表达作者的观点。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作者以梅花自喻,“无意苦争 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自己 永不改变的心志与节操。
答案:小孤山身处江中凶险的环境,坚强不屈;虽孤独无依,独 立江中,却能阻挡狂风巨澜,实乃中流砥柱。(概括物象特点)
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小孤山砥柱中流的 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合;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 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分析物象特点)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 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 元胜利的坚定信念。(分析物象作用)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解析:第一问要求描绘诗中的景象,作答时,首先要抓住诗句中所 描绘的景物及特点,然后归纳出这些形象组合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诗 歌前两联写边塞秋景,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 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有无限肃杀之感。第二问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交代时间、地点、季节等;渲染(营造)……气 氛(氛围);如有情感词,还可以从奠定情感基调的角度作答。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
爱恨情长的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
[研高考·突破考点]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评价古代诗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评价古代诗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

第05课模拟考试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2题。

暮秋扬子江①寄孟浩然刘昚虚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②。

寒笛对京口③,故人在裹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注】①扬子江:长江。

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

扬子津南对京口。

②越乡:此处是对东南地区的泛指。

③京口:古城名,今江苏镇江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木叶纷纷下”化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纷纷”二字,突出了落叶之多,切合题目的“暮秋”节候,用词生动、准确。

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形象的秋江暮景图,暮色苍茫,江水空明澄澈,林山暮色相融相依,江天相接,余光映照,一片青苍,以乐景衬哀情。

C.五、六两句写作者临江眺望愈久,暮色愈浓重,凄紧的秋风,澎湃的水声,从视觉、听觉方面使人产生愁绪,“久”“长”反复感叹,更加强了这种愁绪的沉重感。

D.七、八两句写江上升起一轮明月,皎洁明亮,江面漂浮一叶孤舟,月照孤舟,诗人想起自身仍羁旅越乡,不免想起家乡之月,故乡之思涌上心头。

E.全诗从写景开始,到情、景交融,再到抒发怀人之情,感情逐步深化,层次分明,联系自然,从容不迫而又变化多姿,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技巧。

2.诗歌九、十两句和最后两句不断变换角度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D2.“寒笛对京口,古人在襄阳”是从自己方面着笔,写对襄阳故人的思念。

诗人子啊月下吹笛,而这笛声只有长江对岸的京口听得到,原在湖北襄阳的友人孟浩然却是听不到的。

作者以京口之近反衬襄阳之远。

笛声难达,情思难传,思念之中也流露出怅惘之情。

2018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教案: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

2018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教案: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

2018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高考目标导航】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 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基础知识梳理】一、形象鉴赏诗歌形象(能力层级D>,考查赏析诗歌人物形象、意象、意境的能力,就w 是要求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特征和蕴含的意义,分析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以下几类:b5E2RGbCAP<一)、人物形象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了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的形象。

p1EanqFDPw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DXDiTa9E3d(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诗人自身形象。

RTCrpUDGiT(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最新高中语文第05课书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最新高中语文第05课书愤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5课书愤1.诗人介绍陆游(1125~1210),字,自号_________。

越州山阴(今绍兴)人,_________著名诗人。

诗人终身“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

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理想生活内容,又有乐观的浪漫主义精神。

抗金救国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苦闷,构成没法统一的冲突,由此迸发出的火普通的激情和难以压制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

风格雄壮豪放,言语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陆游的诗今存约9300首。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60年来万首诗”,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2.写作背景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上马草军书”的志向。

他生在民族冲突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一向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本人的抱负。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

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

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着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1.务观放翁南宋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报国无门,功业无成。

对比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

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详细化。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第05课模拟考试一、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溪桥晚立[明]蓝智天阔浮云尽,山昏落日微。

鸟栖当野树,人语共柴扉。

岁月且云暮,乡关何处归?邻家响机杼,远客叹无衣。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一、二两句从远景起笔,借助“天”“云”“山”“日”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视野开阔又略显苍茫的傍晚图景,极富画面感。

B. 三、四两句紧承上句“落日”来写,由远及近,写到了归鸟栖树和人的活动,也与前两句形成以动衬静的效果,闲适自然。

...C. 五、六两句即景生情,作者以反问手法表达了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情感与唐代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有相似之处。

D. 诗歌前六句描景、写人、抒情相交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祥和温馨的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E. 全诗起笔写景,落笔感叹,作者视线由远及近,描写了傍晚站立溪桥边的所见所闻所感,照应题目中的“晚立”二字。

2.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BD2. ①通过“邻家响机杼”来反衬自己“无衣”,抒发了漂泊天涯的凄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②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在外飘零的孤寂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着强调的作用,使全诗的格调更加悲苦。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女冠子·元夕[宋]蒋捷①蕙花香也。

雪晴池馆如画。

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

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

剔残红灺③。

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吴笺银粉砑。

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注释】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

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

③灺(xiè):灯烛的残灰。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虚写春风吹到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写随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是从前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的元宵节。

D.“江城人悄初更打”以静衬动,从灯市时间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是初更,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

E.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流动,无一凝滞。

对今夕元宵节的描写不惜浓墨重彩,直接间接叙写兼有,或以梦境再现。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D E2. ①请问谁能向天公借回往日繁荣,表达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伤感、对复国无望的无奈与悲愤②梦中又见往日元宵繁华,想用笔记下故国元夕景象,表现出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③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禁不住苦笑,表达出词人内心的一丝欣慰和无限酸楚之情。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

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

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以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婀娜动人的姿态。

B.“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引起下阕的抒情。

D.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风。

E.词中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的暮春景象和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都围绕着“超然”二字展开。

2.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C2.①因为寒食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为亲人扫墓的日子,然而此刻他远在密州,无法回乡祭祖,于是借酒消愁,酒醒后只得咨嗟。

②感情:思乡之情和超然达观之情,诗人思归不得,姑且试煎新采的春茶,趁着人还未老,开怀畅饮,尽情吟诗。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潘阆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

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

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E2.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

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

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范成大寻壑经丘到此堂,官闲聊作送春忙。

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绿香。

尽卷帘旌延竹色,深斟杯酒纳山光。

洞门无锁城门近,转午鸡啼日正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诗人说自己翻越山丘穿过幽谷来到照山堂,目的是趁着官场无事赶紧观赏早春季节的景色,其中“闲”字反衬“忙”字。

B.颔联描写照山堂前的池塘景致,池塘被低矮的篱笆墙围绕,水面漂满陨落的荷花,诗人轻摇团扇,各种绿叶的清香扑鼻而米。

C.颈联描写主人高挂窗帘、主客赏景饮酒的欢乐场面,“延”与“纳”意指延请苍翠竹色、迎接美丽山光,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D.尾联说照山堂所在的园林墙门敞开,距离官署所在的城门也很近,言外之意是留恋园景山光不想急着回城,“鸡啼”以动衬静。

E.全诗四联皆对仗工整,用词造语也浓墨重彩,如“残红”与“众绿”就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整诗意境隽永,蕴含无尽诗意。

15.此诗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CD2. ①恋春之情。

诗人感慨于落红、众绿、竹色、山光,表达了热爱自然的感情。

②闲适之情。

“官闲”之余,寻壑经丘,踏春访友,主客欢饮,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

③眷恋之情。

客人反说离城很近、不急于回程,表现了对浓浓友谊的眷恋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