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史6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公共设施(以下叫公共建筑)内容增多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化,与这种变化相伴随,在很多 城市中陆续出现和发展了许多新型的公共设施。如行政办公大楼、商 业、餐饮、文化娱乐、教育、体卫、金融、邮电、大会堂、博物馆等。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六、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
3、市政公用设施发展
中外城市建设史
第七章
第一节
中国近代城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节
第三节
近代城市发展变化的类型与阶段
近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一)
第四节
近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二)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鸦片战争前后对比
(1)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在政治上统治 着乡村,城市大部分是消费性的,城市功能结构简单,平面形式沿袭 着封建社会的城制,建筑面貌也完全是中国传统的形式。鸦片战争后, 在中国土地上出现了一些帝国主义的“租界”和殖民地城市,也有一 些受其侵略影响较大的城市,其它一些封建城市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 变化。 (2)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商业资本已有一定的发展,形成少数手工业集 中的城市如景德镇、佛山镇等。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些近代化的资 本主义工业企业,也随之产生一些新的城市,并使不少旧城市发生较 大变化。近代城市的分布及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不平衡。 (3)鸦片战争前中外贸易早已开始,由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只开 辟广州为通商口岸。虽然少数城市出现一些外国建筑形式,但对当时 中国的城市面貌影响不大。鸦片战争后,在新的经济条件及意识形态 的影响下才开始对城市产生较大的影响。 (4)鸦片战争前的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各类城市虽然规模不同,形 式各异,但均发展缓慢,变化微小。鸦片战争后,封建社会经济开始 解体,逐步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原有城市发生不同内容和不 同形式的发展。
蚌埠:
蚌埠的发展完全反映了 铁路的主导作用。市区 首先在河岸车站以西发 展,以后又在铁路站线 以西发展,并且成为市 中心地区。铁路将城市 分为两部分,市区主要 道路建有跨线桥,其他 道路与铁路平交,正常 通行受到很大妨碍。淮 河两岸的码头在城南较 集中,沿河两岸均为仓 库堆栈。
淮阴:
淮阴历史上是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城市。但鸦片战争后,中国南北以铁路为 主的陆路运输替代了大部分的水路运输,作为运河沿岸重镇的淮阴失去了 原有的经济地位,商业衰退、人口减少、街景萧条,成为衰落城市的典型。
无锡: 城市中工业、居住混杂,造成环境污染。 1929年国民政府曾对无锡进行了都市规划, 搬用了当时国外流行的分区方法和田园城 市的理论,将整个城市划分为行政区、工 业区、行政区、住宅区、田园区、风景区。 但规划脱离实际,整个城市结构混乱,虽 然是近代工业城市,但仍保留了旧封建城 市的特征,街道弯曲狭窄、房屋密集凌乱、 缺乏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基本没有城市绿 化。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四、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极化发展
我国近代在帝国主义势力侵入、约开商埠、租界设立以及工矿业、交 通运输业发展等因素作用下,城市规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重要表 现即是大城市与小城镇两极化发展。
1、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近代我国大城市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主要是: (1)利益主体多元化,从而使投资行为多元化。这些城市大多是被迫通 商的口岸城市,或者是租界城市,或者是被帝国主义国家侵占的殖民 地性质的城市,他们有明确的侵略意图,就是要把这些地方的城市建 设成为侵略中国的据点,所以当他们的意图一旦得逞,便不遗余力地 加以投资建设。 (2)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所决定的。大城市由于生产、生活等各项设施配 套,同时就业岗位多,因此对周围区域的人口、劳动力、资金、技术 等生产要素有强大的吸引力。 (3)在帝国主义入侵的条件下,广大农村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盲目流 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也是原因之一。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一、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 的城市
包括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一国或几国占有的“租界”城市 和由条约规定的而不是自由开放的商埠城市三类。
1、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Baidu Nhomakorabea制的城市
(1)割让地:香港、澳门、九龙一级甲午战后台湾的所有城市。 (2)租借地:如九龙“新界”、青岛、威海、旅顺及大连、广州湾湛江。 (3)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沿线附属地城市,前者如哈尔滨、满洲里、海 拉尔等,后者包括奉天、长春、营口、安东等。 (4)占领地:云南勐乌、乌得、1931年以后日本占领东北全境的所有城 市。 特点:原来并无基础或基础较差,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在列强占 领以后被选定发展起来的。由于帝国主义有明确的侵略意图,城市一 般都是按它们的侵略意图通过规划进行建设,显得较有条理,但其布 置手法和建筑形式,都是当时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流行形式的移植, 整个城市反映出明显的殖民地色彩。
而近代我国广大内地城市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有的反而 衰落了。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六、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
我国近代在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和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城市物质 要素和功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1、工业区和交通站场的出现
我国原有的工业主要是手工业,生产场所往往是前店后坊式的手工作 坊;它和居民住宅区是混杂在一起的。近代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 发展,由于它的生产规模比较大,占地较多,原有居民区显然容纳不 下,同时它的污染也较严重,于是在很多城市中特别是沿海、沿江及 东北地区的大中城市外围形成了以近代工业为主,比较集中的工业区 (片、点)。 另外,随着铁路、公路和轮船等型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在很多城 市中产生和出现了一系列为近代交通运输服务的设施和集中地段。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二、工业、矿业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
1、近代工业城市的出现
我国近代工业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首先从兴 办军事工业开始。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金融资本可以直接 输入中国,我国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一定发展,自 此以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到抗日战争前, 在我国南方除了形成上海、广州、武汉三大工业中心外, 在长江三角洲则出现了具有典型的民族工业城市,基本上 奠定了抗日战争前旧中国加工工业城市地域空间分布的总 体格局。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一、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 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
3、约开商埠城市 约开埠城市虽然使我国经济与世界商品市场取得了一定的 联系,但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口岸源源不断地抽走了我国 大地的大量血液。 特点:在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方面,其特征往往是在城市 近旁水陆交通方便处形成畸形繁荣的商业街区,出现了港 口、码头、车站、仓库等基础设施,典型的如南京下关、 中山码头一带。与原来的旧城亦形成截然不同的格局和面 貌。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由于上述工业、矿业、新式交通运输方式的 出现和发展,使我国城市职能在近代也发生 了改变:由以前的比较单一的行政(军事) 职能为主、经济为辅,变为行政、经济双重 职能并重;同时也使我国城市类型向多元化 方向发展,出现了工业型、矿业型、交通枢 纽型及海港、河港等类型城市。
第一节
近代由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的市政公用设施如自来水、 煤气、卫生设备、下水道与污水处理,电灯、电话、电报、电车、公 共汽车、新式道路等先后在各通商口岸城市陆续修建设置起来。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五、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与内地不平衡发展加剧
1、东北城市集聚区的形成 东北地区是我国地域经济开发最迟,城市兴起最晚的地区, 但自从19世纪末俄国、英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势力先后侵 入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迅速形成,从而促成东北 城市密集区的迅速形成。 2、沿海城市带的兴起 我国东部沿海具有天然的航行水道和优良的港址、港湾, 在封建社会时期,先后就形成了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 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其规模都还不够大,资源开发 利用远不充分。鸦片战争后,从五口通商开始,帝国主义 直接侵占的城市、租界城市、约开商埠城市,以及近代工 商业、交通等发展多集中在这一地带,遂使我国东部沿海 地带新城市不断崛起,老城市不断扩大。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五、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与内地不平衡发展加剧
3、沿江城市轴的进一步发展 长江在我国历史上的通航地位和对城市发展的集聚作用, 自隋唐开始已经显现。由于其源远流长,腹地深广,流域 资源丰富,近代西方殖民者入侵以后,自然成为他们的掠 夺对象,强迫开辟通商口岸,设立租界等,致使沿江地带 城市轴线进一步发展。上海、镇江、九江、汉口、沙市、 重庆等还有外国的租界,各种洋货的输入,粮食、棉花、 蚕丝、茶叶、木材、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和输出,铁路、公 路、水路等交通设施的建立和方便的交通条件,都促使沿 线城市的发展,形成沿海轴线以外的又一条城市发展轴线。 此外,台湾地区的城市在日帝占领下也有了很快发展。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二、工业、矿业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
2、近代矿工城市(镇)的出现
自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开始,由于对煤、铁、 铜、铅、锡等金属、非金属的需求,特别是中日甲午战后, 西方帝国主义取得在中国直接投资和利用向清政府进行政 治贷款的机会,胁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出卖矿山开采权的 条约和“矿务”合同,从此中国矿产逐渐得到采用新法开 采。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三、铁路、公路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
在我国土地上最先出现的铁路是1876年修筑的沪淞铁路。 但这不是我国自己修建的,而是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 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 其影响基本可分为三种情况: (1)由于铁路修建,形成了一批铁路枢纽城市,如郑州、徐 州、石家庄、蚌埠、沈阳、哈尔滨等; (2)由于铁路通过而促进了原有城市的发展,这类城市很多, 如北京、天津、济南、南京、南昌、汉口等; (3)由于铁路建设,改变了区域原有交通线路货物的流量和 流向,使原来位于交通线路的城市变得停滞或衰落,典型 的如位于大运河沿线的扬州、淮阴、临清以及河北正定、 陕西凤翔等。
第一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四、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极化发展
2、小城镇普遍发展 近代小城镇所以能得到普遍发展,原因主要有两点: (1)近代工业、矿业和近代交通的发展,在铁路起止点、交 汇处及采矿点和工业布点地方形成了一批小城镇(小城 市); (2)在帝国主义入侵下,我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破 产,一部分农民和小手工业者衣食所需和日常使用不能不 仰赖市场,因而在农村和城市周围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 小城镇,以此为立脚地进行谋生。
唐山: 是我国近代因资本主义 的工矿交通等企业的建 立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是一般资本主义城市自 发、畸形发展的典型。 19世纪末,由于工矿及 交通业的迅速发展,人 口增加很快。在工矿附 近,原有几个自然村扩 大相连形成城市,城市 围绕矿场向外发展。矿 场西部为窑厂和职工住 宅,西北部为外国人居 住区。城市在矿场北部 沿铁路车站附近发展, 1910年车站南迁后,城 市又向南发展。原先唐 山市区位于铁路与矿场 之间,由于土地不够用, 便越过铁路向东部的自 然村发展,形成了铁路 穿越、分割市区的局面。 这种城市自发盲目发展, 造成城市景观与环境的 极端恶化。
第一节
2、租界城市
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变化
一、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 民地性质的城市
概念:所谓租界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在某些口岸或城 市划出的供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它是帝国主 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特点:租界城市,特别是在几个列强占领下的,如上海、 天津、汉口等,这些城市原来都是中国较大工商业交通中 心,经帝国主义侵占和经营后,一方面使城市人口规模急 剧膨胀;另一方面使旧城区和新辟的租界区之间呈现出强 烈的对比。同时各租界区之间也均森严壁垒,道路与管线 互不联系,房屋建筑形式和风格互不统一,整个城市形成 极不协调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