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温病学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温病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以研究温病为主要对象。
刘景源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对温病学领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本讲稿将向大家介绍刘景源在温病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温病的特点温病是一种以高热、发热、寒战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刘景源在其研究中发现,温病有以下特点:1. 温病常伴有高热症状,热度往往超过正常发热。
2. 温病患者常表现出畏寒、寒战等寒性症状。
3. 温病的发展迅速,病情加重较快。
4. 温病多以热毒壅盛为主要病机。
二、刘景源的治疗方法针对温病的特点,刘景源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刘景源认为,温病属于热毒病,必须通过清热解毒来治疗。
他采用了一些中草药,如黄连、黄芩等,来清热解毒,以消除体内的热毒。
2. 寒热相摄在治疗中,刘景源强调了平衡寒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既有热病表现,也有寒证表现,治疗时要综合考虑。
对于寒证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加用温热性药物来平衡体内的寒热。
3. 辨证施治刘景源强调了辨证施治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温病病情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
不同的温病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组方。
三、刘景源温病学的影响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提高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刘景源通过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温病的方法,对临床医生在温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 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刘景源的温病学研究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拓宽了中医学的研究领域。
3. 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刘景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中西医的优势,推动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治疗。
四、结语刘景源是温病学领域的杰出学者,通过其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温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为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1. XXX(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用)(文章字数:581)。
(完整)温病学
温病学各论1.风温2。
春温3.暑温4.湿热病5.湿温6。
伏暑7。
秋燥(温燥)风温属于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有表证,有顺传逆传。
冬温是冬季感受风热邪气,与风温病变相同,只是季节不同风温概念的形成:《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若把这种病当伤寒发汗治,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叶天士: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只有表证),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病因病理:气分卫分(呼吸道感染)风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犯肺系手太阴肺经→肺脏,中焦胃肠(阳明)逆↓传心包(营分证)风温病一般不入血肺络损伤:咳血,仍为气分证风温重证:痰热蒙闭心包,高热大汗亡阳证诊断要点:时令在早春和冬天,发病初起有表证,传变有特点鉴别,春温无表证或者表证很短。
以里热为主。
病程也不同。
辨证论治初用辛凉轻解,中期到气到清下清营,后期津液不足甘寒生津一、风热袭表(卫)两个类型:A。
发热为主症。
风热在表,正气调向体表,正邪相争于表,在表的功能亢奋而发热。
邪浅而初起,故热势不高,38度左右。
不象伤寒束表闭表发热干烫,但风热虽开泄腠理,但阳气的宣发由于邪欲内侵并不通畅,即表郁,体表阳气不足,故微恶风寒;皮肤不象伤寒那样发热干烫(津液可以渗出);汗可有可无,汗出不畅。
头痛咽痛,风热上攻,气血逆乱所致。
身痛没有伤寒明显。
表有邪郁,肺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故轻咳重喘。
阳邪在表,伤津仍轻,故口微渴或不渴。
舌边尖红脉浮数以应其候。
太阳伤寒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疼痛,表闭无汗脉浮紧。
紧脉如拧螺丝钉相前进。
是因为经脉为寒收缩,血液凝滞所致。
太阳中风,有汗,卫强营弱,恶风,关门闭户则不恶.脉浮缓不数,舌边尖不红.风温表证,见风不见风,都恶风寒治法:辛凉轻(质地轻则扬)解。
老师:疏风清热,宣肺透邪方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吴鞠通按:温病忌(辛温发)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损伤心阳心阴,昏痉厥脱闭。
叶天士提出辛凉轻剂,吴鞠通创银翘散《温病条辨》上焦篇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温病学》学习心得(3篇)
《温病学》学习心得《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温病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在学习《温病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学的独到之处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我对《温病学》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首先了解到了温病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方法。
温病是一种由温邪引起的疾病,主要特点是高热、热毒炽盛和热势壮烈。
而对于温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体温的变化、舌苔、脉象等因素,以及病因、病机和病情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判断。
随后,我学习了温病的病机病机主要有温邪、正气、邪气、正邪交争和脏腑经络等。
其中,温邪是引起温病的根本原因,正气是人体抵抗邪气的力量,邪气是引起疾病的外因,正邪交争是温病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脏腑经络是温病的发病部位和传导通道。
二、温病学的诊断方法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中医诊断的特点和方法。
中医诊断重视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以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在温病诊断中,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闻诊主要通过闻气、闻声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问诊主要通过与患者的对话了解病情;切诊主要通过按摩患者的腧穴、经络等,来判断体内的病变情况。
三、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温病的病程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在温病早期,应以疏散邪气、解表散寒的方法治疗,如辛凉解表法,以达到驱除邪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
在温病中期,应以清热解毒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消除病邪。
在温病晚期,应以温通腑气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温经通络、调和脏腑功能的方法来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四、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了温病的常用药物和处方。
温病中常用的药物有石膏、阿胶、生石膏、麻黄、柴胡、黄芩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散邪开表、清热利湿等药理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温病患者。
同时,在温病的治疗中,常用的处方有麻黄汤、五苓散、桂枝汤等。
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及发病
但应注意的是,古人对外邪感 受途径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其发病初起 的症状特点而推断出来的,并不一定 反映了病邪入侵人体的真正途径。如 初起时出现体表症状则认为外邪是从 皮毛而入的;如初起时出现肺卫症状, 则认为外邪从鼻而吸入;如初起时出 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认为外邪从 口通过饮食而入等。
(三)发病类型
伏 邪 温 病
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 伏邪自里而发,或由里外达 或进一步内陷深入。若伏
难速愈。 初起即现表证,一般无 初起即现里热证,如无外感 里热证。 引发,则无表证。 初起多以解表透邪为主。初起以直清里热为主。 风温、秋燥、大头瘟等。春温、伏暑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温邪? 2、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特点有何异同? 3、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 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其致病特点如何? 4、温热病邪、疫疠病邪及病毒病邪的致病特点 主要有哪些? 5、试述体质在温病发病中的作用。 6、试述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 病机传变、治疗原则。
6、疫疠病邪
疫疠病邪又称为疠气,是 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 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 病因素。
(1)形成条件
与气候特别反常、地理环境、 战乱有关。
(2)致病特点
致病力强。 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 病 变定位。 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 行。 为病严重,病情凶险。 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2、暑热病邪
暑温、暑湿、伏暑
(1)形成条件:
暑热病邪的形成多在夏季
(2)致病特点:
径犯阳明 易耗气伤津 易致闭窍动风 易夹湿为患
3、湿热病邪
湿温
(1)形成条件
湿热病邪的形成多在长夏季节
(2)致病特点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病位以脾胃为主 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文本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文本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疾病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和《金匮要略》,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温病是指由于外邪入侵或内因紊乱,导致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的疾病。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温病可以分为表寒证、表热证、里寒证和里热证四类。
表寒证是指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寒冷症状,如恶寒、发热等;表热证是指外感热邪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渴、咳嗽等;里寒证是指由内因引起的寒邪侵袭内脏,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里热证是指由内因引起的热邪侵袭内脏,主要表现为口渴、尿黄等。
在温病的诊断上,我们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进行辨析。
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闻诊是指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和呼吸声来判断病情;问诊是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判断病情;切诊是指通过按摩和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这些诊断方法相互配合,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的病情和辨别疾病的类型。
在温病的治疗上,中医药是我们的主要手段。
中医药治疗温病主要依靠草药配方,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草药组合。
比如,在表寒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温补的草药,如附子、干姜等;在表热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清热解毒的草药,如黄连、连翘等;在里寒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溫中散寒的草药,如吴茱萸、肉桂等;在里热证中,我们会选择一些清热泻火的草药,如黄芩、生石膏等。
此外,我们还会结合其他疗法,如针灸、艾灸等,来辅助治疗。
总的来说,温病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医学分支,它对于认识和治疗温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温病理论和临床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温病,提高治疗效果,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8(温病学)
血分证病理要点:动血耗血,瘀热内阻。辨证要点:身灼热夜甚,多部位急性出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15.试述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卫气营血病变与三焦所属脏腑病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八章 《温病学》
一、温病学问答
1.什么是温病?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从这一概念的内涵看,其病因是外感温邪,主症为发热及热象偏重,病机特点为易化燥伤阴,具有外感疾病的特点和温热性质,因此统称为温病。在概念的外延上,温病是一类外感热病,不是指一具体的疾病。
29.在形态上如何辨别斑疹?其病机有何不同?
辨别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至,压之不退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
病机区别:斑多为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而致;疹为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而成。如章虚谷说:“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可见斑疹在病位上有肺胃之别,在病变上有浅深不同,陆子贤说:“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2)易致津液干燥:燥盛则干,热盛伤津,燥热病邪易伤肺胃阴津,甚则伤及肝肾之阴。
(3)易从火化:燥热病邪亢盛时可从火化,上干清窍,出现耳鸣、目赤、咽痛、龈肿。
11.试述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
(1)攻窜流走:温毒病邪可以内攻脏腑,如温毒攻肺可致肺气壅滞,轻则咳喘,重则呼吸急促困难;温毒攻心,阻闭机窍,则神昏谵语,甚则引动肝风,痉厥并见。温毒窜扰肌腠、血络,则见斑疹密布。
若在温病热入营分,营阴蒸腾,上潮于口,也可表现为口干反不欲饮或不甚渴饮,常伴见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舌红绛、脉细数等。若瘀热搏结,津液不足和有形淤滞并存,阻滞气机,津不能上承,出现口渴漱水不欲咽,伴见胸胁或少腹硬满刺痛、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涩等。
温病学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知识点总结一、疾病分类温病主要包括温热病和温瘟疫病两大类。
温热病是指由热邪侵蚀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病种有温病、疟疾、流感等。
温瘟疫病是指瘟疫、霍乱等热性传染病。
温热病在中医传统中有很长的历史,对于温热病的研究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温病的病因1. 热邪侵袭:温病的主要病因是热邪的侵袭。
热邪是一种外邪,以热症为主要特征,能够侵袭人体而引起疾病。
热邪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以及接触传播等途径侵入人体,引起温病的发生。
2. 情志不畅:情志不畅也是引起温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情志不畅可以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引发内热。
在中医理论中,七情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温病的病机1. 邪正交争:温病的病机是邪气与正气相争,邪气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的正气相争,引发机体的异常反应,进而导致温病的发生。
2. 阴阳失调:温病的发生也与人体的阴阳失衡相关。
热邪侵袭机体,破坏了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阴阳失调,使病变更为负性,形成病理状态。
四、温病的临床表现温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身痛、口渴、尿黄、大便秘结等。
在不同的温病类型中,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五、温病的诊断方法诊断温病主要基于辨证论治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温病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六、温病的治疗原则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辨病辩证、扶正祛邪、辨证施治等。
中医治疗温病的原则是以辨证为基础,根据病情特点进行辩证施治,及时扶正祛邪,恢复机体平衡,促进疾病康复。
七、温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温病主要包括加强体质,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提高自我免疫能力,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在传染高发季节,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地,佩戴口罩等,减少接触病毒和细菌的可能性。
八、温病的中药治疗中药对温病有独特的疗效,中医治疗温病的主要方法是以中药为主。
《温病学》学习心得
《温病学》学习心得《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温病学》过程中,我深感该学科的独特性和实用性,对于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我学习《温病学》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学习《温病学》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学科,需要以《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为基础,要求学生具备对经典著作的系统性、整体性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对《内经》的细致阅读和理解是十分关键的,只有通过对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才能理解《温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温病学》也需要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有着扎实的掌握,如气血理论、阴阳五行理论等,这些都是学习《温病学》的基本前提。
其次,学习《温病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学习中医学科,特别是《温病学》,不能仅停留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的应用。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会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总结经验和规律。
特别是在实习中,通过与临床老师的交流和指导,我逐渐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的紧密联系,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温病学》的知识。
另外,学习《温病学》需要注重不断学习和积累。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积累的,学习《温病学》也不例外。
通过学习《温病学》,我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学科,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应对临床实践中的各种挑战。
我会通过参加学术会议、阅读专业书籍、与同学交流等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
最后,学习《温病学》需要抱有敬畏之心。
中医学作为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需要学生们抱有敬畏之心,对待学问有严谨的态度。
学习《温病学》也是如此,在学习中,我深感中医学的复杂性和深奥性,我要持之以恒地学习,虚心向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总结来说,学习《温病学》是我作为一名中医学生的重要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积累学识和经验。
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温病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热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热病学阶段:古代医家首先提出了热病的概念,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都有涉及热病的记载,这标志着温病学的起步阶段。
2. 温病学形成阶段:在唐、宋两代,随着对热病机理认识的不断深入,温病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温病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3. 温病学发展阶段:明清时期,温病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温病学家们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诊断方法,如《温病条辨》等。
4. 温病学现代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诊疗技术的进步,现代温病学不断完善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如辨证施治、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总之,温病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逐步深入研究热病本质的过程,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现代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下面是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温病概述1.温病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温病的特点,如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染性强、发热等。
3.温病的分类,如外感温病、内伤温病等。
二、温病的病因病机1.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如六淫之邪入侵、风暴热化等。
2.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如情志内伤、五脏功能失调等。
3.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1.温病的表现特点,如高热、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
2.温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
3.温病的辨证要点,如热证、寒证、实证、虚证等。
四、温病的诊断1.温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热史、咳嗽史、鼻塞流涕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辩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温病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X射线检查等。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如扶正祛邪、解郁利气等。
2.温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等。
3.温病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六、温病的预防和护理1.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2.温病患者的护理原则,如保持休息、饮食调理等。
3.温病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七、常见的温病及其治疗1.温病的常见类型,如流感、急性咽炎、急性胃肠炎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如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等。
3.温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
八、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1.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2.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温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
九、温病学的局限性和争议性问题1.温病学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温病学中的争议性问题,如温病的定义和分类等。
总结:温病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方面。
熟悉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温病的辨证和治疗。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温病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旨在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既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又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
第二节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将温病隶属于金刘河间,提出了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主张广义伤寒之中元王安道,真正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清吴鞠通,评价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韩和——推衍张仲景旨意宋庞安时——变通《伤寒论》治法初步变革朱肱——反对墨守经方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金刘河间立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重大转折制新方:表里双解剂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元王安道病机:温病为里热外达脱却伤寒治则:清理热为主明吴又可,第一部瘟疫学专著——《瘟疫论》①明确提出瘟疫与伤寒有“霄壤之隔”,其性质完全不同②在病因方面,推论出瘟疫是感受杂气所致,③在病机方面,杂气从口鼻而入,始客膜原,邪溃则有九④在治疗上,强调驱邪,创立疏利透达之法清喻嘉言,《尚论篇》提出瘟疫三焦病变定位,以逐秽解毒为主的治疗原则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温病下不厌早<驱邪>,伤寒下不嫌迟<除湿>陈平伯,《外感温病篇》风温专著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姜黄柳宝,《温热逢源》春温专著余霖,《疫疹一得》清瘟败毒饮→主治:火热实证、气血两燔开专论温病先河 a.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吴又可:《瘟疫论》立杂气致病学说 b.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创疏利透达之法 c.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创立卫气营血学说 d.确立了温病各个阶段的治疗大法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e.论述了妇人温病诊治指导温病辨证论治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规范四时温病证治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吴鞠通医案》补上焦如鉴之空王孟英:《温热经纬》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补中焦如衡之平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补下焦如水之注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 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知识点新
《温病学》知识点绪论一、温病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二、温病学的性质、学科地位。
三、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及特点。
1.萌芽阶段:(战国——晋唐时期)(1)此期特点:温病学无专门著作,有关温病的因证脉治记载散在于医学著作中。
(2)此期对温病有一定认识,理论朴素,概念上把温病隶属于伤寒。
2.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1)此期特点:理法方药有重大发展,逐渐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为温病学自成体系奠定基础。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宋〃韩祇和、庞安时、朱肱:提出灵活运用经方。
金〃刘河间:首先提出治疗热病初起以寒凉清热为主,为“寒凉派”之鼻祖,开创了清热解毒先河。
元〃王安道:首先明确区别伤寒与温病,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离出来。
3.形成阶段:(明清时期)(1)此期特点:对温病的认识更加深化,创造性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独立学科。
(2)主要医家及其成就吴又可——《温疫论》:第一部温病学专著。
首创“疫气”说,提出邪伏膜原理论,创立疏利透达之法。
叶天士——《温热论》: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阐明温病发生发展机理,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纲领,温病学体系基本形成的标志。
提出温病病因是“温邪”。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学的诊断内容。
薛生白——《湿热病篇》:第一部湿热病专著。
为温病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做出了贡献。
吴鞠通——《温病条辨》:理法方药俱备温病专著。
倡导温病三焦辨证纲领,规范了四时温病证治。
王孟英——《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以《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有关热病的论述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陈(平伯)、等温病学家的论述为纬,参以经验,著成《温热经纬》,“集温病学说之大成”之著。
其他:陈平伯《外感温病篇》为第一部风温专著。
余师愚《疫疹一得》雷少逸《时病论》柳宝怡《温热逢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3)温病学说形成的标志。
温病病因学说新概念的建立。
创立了温病辨证论治新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论述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一、引言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温病学说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二、温病学说的起源1.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这是针对传染病的防治而言,这也是温病学说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伤寒论《伤寒论》是温病学说的奠基之作。
它是由张仲景撰写,主要介绍了伤寒时期的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等内容,被誉为“中医经典之首”。
三、温病学说的形成1. 温邪理论温邪理论是指人体在遭受外来邪气侵袭后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发热、汗出等现象,这些都是人体自身免疫机制的一种反应。
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时期,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治疗,逐渐形成了温邪理论。
2. 三焦理论三焦理论是指人体内的三个“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分别对应着心肺、脾胃和肾膀胱等器官。
在温病学说中,通过对不同部位的病症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不同部位的疾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从而形成了三焦理论。
四、温病学说的发展历程1. 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温病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李时中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详细介绍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
2.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医家对温病学说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许多新颖而实用的治法。
3. 现代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现代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但是,传统中医学中的温病学说仍然被广泛地应用。
五、温病学说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1. 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在现代临床中,温病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于预防和治疗传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2. 提高免疫力通过温补食物、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的感冒等传染性疾病。
3. 促进康复在患者出院后,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药物辅助治疗等方式,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温病学重点中医药大学
名词解释1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手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儿琐碎,形如粟米,突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疹褪后常有皮屑脱落。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咦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4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5身热不扬: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6辛开苦降(泄):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理脾胃功能。
7轻法频下:暑湿挟滞胶着肠腑,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
往往需经屡次缓下,再次清利,伏邪殆尽,制剂宜轻,因势利导,不宜峻剂猛攻,即所谓“轻法频下”。
8神志昏蒙: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多为痰热闭阻心包所致。
9昏聩不语: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似有谵语。
多为湿热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点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10秋燥:指感受燥热病邪,初起邪在肺卫见证,兼见津液干燥证为特征,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以及口鼻咽干燥等,发于秋季(立秋至小雪)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11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为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
(预后:①热退身凉,脉象平和——正能胜邪,病情向愈。
②身热不退,烦躁不安——邪盛正衰。
③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肢体厥泠,躁扰不卧或神情萎顿,脉急疾而微弱——正不胜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
④全身战栗而无汗出——中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12分消走泄(分消上下):是温邪与痰湿相夹阻于三焦,三焦气机郁滞之证,治疗宜用开上、畅中、渗下之法,以宣展三焦气机,利湿化痰,祛除上中下三焦之病邪的治法。
2024年《温病学》学习心得范本(2篇)
2024年《温病学》学习心得范本学习《温病学》这门课程,让我对中医温病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发热病、暑热病等热性疾病的理论与临床。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温病的发病机理、辨证论治方法等重要知识,并对其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面将就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分享。
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温病学的学习首先需要对中医基础理论有一定的了解。
这包括了中医的整体思想、辨证方法、经络系统、阴阳理论等等。
温病学是基于中医整体思想体系而产生的,所以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中,我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复习和巩固,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温病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温病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非常独特的。
与其他疾病不同,温病的发病机理主要表现为邪气入侵人体,使体内的正气受到侵袭。
根据邪气的性质和侵袭的部位,温病可以分为外感邪热和内伤邪热两种类型。
外感邪热是指外界的病原邪气进入人体,通过传染、病媒或气候变化等途径引发疾病。
内伤邪热则是指由于身体内部的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如饮食不当、情志不遂、过劳等。
了解了这些发病机理,我更加理解了温病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温病的辨证论治是温病学学习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温病学,我了解到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解表、清里、解毒、祛风、祛湿、养阴等。
根据病情和病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方剂和针灸疗法。
这些疗法在实际临床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这些方剂和针灸手法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温病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标准。
这些术语和标准对于学习和实践都非常重要。
例如,通过识别舌苔、脉象、面色等,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以及病机的发展趋势。
而对于温病的分类、病程等也有着专业的术语和标准,这些对于临床的辨证论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术语和标准,我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温病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温病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温病学是中医学中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是对各种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研究。
温病学涉及的范围很广,从传染病的症状、传播、发病机理、诊断到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
在温病学中,有许多简答题和论述题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的。
一、温病学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温病学?温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的中医学学科。
它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症状、传播、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温病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传染病。
主要涉及的疾病包括发热病、肝炎、结核病、流感等。
3. 温病学的起源温病学可以追溯到我国传统医学发展的早期。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病毒、病菌等传染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清代的伏兆云、陈希孺等名医对温病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作出了很多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温病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传染病的预防1. 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传染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传染源,也就是要采取措施抑制和消除病原体。
此外,还要全面检查和消毒环境,提高个人卫生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2. 温病学中的风热感冒预防风热感冒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及时开窗通风等。
此外,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生姜、蒜、大葱等食物,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传染病的治疗1. 温病学中传染病的治疗有哪些原则?温病学中传染病的治疗有三个原则:即“辨证下药”、“辩病而用药”和“治疟兼顾本病”。
其中“辨证下药”是最重要的原则,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时机等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中药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2. 温病学中用于治疗肝炎的中药有哪些?温病学中用于治疗肝炎的中药主要包括:黄芩、柴胡、半夏、枳实、郁金、山药、茯苓、泽泻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调理脾胃等功效,可以有效治疗肝炎病人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为了解决中医学校的教材问题,于1960年3月间在上海召开中医高级教材审查会议期间,组织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等五个中医学院编写一套中医中级教材。
并对这套中医中级教材的编写目的、基本内容要求,作了明确的指示。
各学院按照指示精神,分头积极进行编写。
同年9—10月间各学院先后编成初稿,分发各地中医学院、中医专科学校、中医学校征求意见。
经汇集整理后,又作了一次全面的修改。
卫生部遂于1961年4—5月间在成都召开了中医中级教材审查会议。
在这次会议中,除了有主编单位代表参加外,并有河南、安徽中医学院,苏州、芜湖中医专科学校,重庆、烟台、石家庄、河间、复县、博罗等中医学校,江阴卫生学校,晋江医士学校的代表参加,经反复讨论,修订审定后,交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为当前中医学校、卫生学校中医班,中医学徒班的试用教材。
本试用教材,计有:中国医学史中级讲义、语文讲义、内经中级讲义、中药学中级讲义、中医方剂学中级讲义、伤寒论中级讲义、温病学中级讲义、中医诊断学中级讲义、中医内科学中级讲义、针灸学中级讲义、中医外科学中级讲义,中医伤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妇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儿科学中级讲义、中医眼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喉科学中级讲义、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中级讲义等。
本试用教材的各科内容,是根据中医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用现代语言叙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证经验,并密切地注意了各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务求达到系统、简明的基本要求,以适应当前中医学校教学上的需要。
由于我国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事业正在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新成就和教学实践中的新经验,正在不断增长,因而,本试用教材必须随时修订、补充,并加以提高,使之逐步成为合乎教科书水平的中医中级教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为此,热望全国中西医教师们、各地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共同完成这项光荣任务。
中医中级教材审查会议1961年5月目录上篇总论绪言…………………………………………………………第一章温病辨证纲领……………………………………一、卫气营血…………………………………………二、三焦………………………………………………第二章温病诊断特点……………………………………一、辨舌验齿…………………………………………二、辨斑疹白第三章温病治法概要……………………………………(一)解表法(16)(二))清气法(16) (三)和解法(四)化湿法(16) (五)通下法(16) (六)清营法(18) (七)凉血法(18)(八)开窍法(18) (九)熄风法(19) (十)兹阴法(19)第四章温病护理…………………………………………一、病室………………………………………………二、精神………………………………………………三、饮食起居…………………………………………下篇各论第一章风湿………………………………………………一、概论………………………………………………二、证治………………………………………………(一)卫分证治(23)(二)气分证治(24)(三)营血证治(26)第二章春温………………………………………………一、概论………………………………………………二、证治………………………………………………(一)卫分证治(29)(二)气分证治(30)(三)营分证治(34)(四)血分证治(35)第三章暑温………………………………………………一、概论………………………………………………二、证治………………………………………………(一)卫分证治(41)(二)气分证治(41)(三)营血证治(42)第四章湿温………………………………………………一、概论………………………………………………二、证治………………………………………………(一)卫分证治(46)(二)气分证治(47)(三)营血证治(52)第五章伏暑………………………………………………一、概论………………………………………………二、证治………………………………………………(一)卫分证治(57)(二)气分证治(57)第六章秋燥………………………………………………一、概论………………………………………………二、证治………………………………………………(一)卫分证治(60)(二)气分证治(60)绪言温病是四时温热性质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了多种热性病。
这类热性病的症状表现,大多热象偏重,病理变化易于化燥伤阴。
因而凡具有这些特性的外感热病,都称为温病。
由于温病的发病季节、致病原因以及发病特点等有所不同,所以又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冬温等之分。
温病与伤寒虽同属于外感热病的范围,但两者的性质有所不同。
伤寒是感受风寒之邪易于寒化伤阳,初起邪在肌表,而无里热津伤现象,故治疗宜辛温发汗解表;而温病多系温热之邪为患,初起虽亦有邪在肌表,但多热盛伤津,所以治疗只宜辛凉透邪,而不宜辛温发汗。
温疫,是温热病发生流行的总称。
周扬俊说:“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
”这正说明了温病与温疫的区分,主要是根据疾病的发生情况而定。
一般地说,温病在散发的情况下不得名疫,若流行一方,相互传染,即称之为温疫。
温病在发病机转上有新感伏邪之分。
新感是感受外邪即时发病,初起多呈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脉浮、苔薄白等卫分见证;其病机是由表入里,渐次内传;初起治疗宜疏表散邪为主。
伏邪是感受外邪过时发病,初起多呈现但发热不恶寒,口渴脉数,溺赤苔黄等里热症状;其病机是热郁于里,自内达外,故治疗宜清泄里热为主。
若兼挟新感者,则伴有恶寒少汗,或咳嗽等症,治疗一般宜先解表邪继清里热,若里热甚者,则以清里热为主佐以解表之品。
本讲义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计有温病辨证纲领。
温病诊断特点。
温病治法概要。
温病护理等四章,概括地介绍了温病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下篇为各论,分风湿、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等六章,主要是以四时病机为纲,具体简述各种温病的因证脉治。
通过本讲义的学习,要求能基本上掌握温病学的理论知识,从而正确运用到实践中去。
上篇总论第一章温病辨证纲领温病的证状表现,虽极为复杂,但由于温病病理变化以及传变情况等,都有它一定的规律性,所以临床上通过证状的综合分析,即能找出其病机所在,从而确定证候性质,以进行适当治疗。
前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出温病的病理变化,证候传变都与伤寒不尽相同。
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而温热之邪则传变最速,且多伏邪为病,所以发病不久,即可呈现出内外上下同时俱热的见证。
这样,在临床上单纯地用六经进行分证,就觉得不够全面,因此通过不断的临床观察,便总结出了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辨证纲领,以补充六经辨证的不足。
一、卫气营血卫、气、营、血,就其生理功能而言,“卫”作用于肌表,有充养皮肤司开合等作用,“气”主要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至于:“营”和“血”主要是营养全身。
卫和气属阳,营和血属阴,“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
”所以论卫、气、营、血的作用又是相互密切联系着的。
当外邪侵袭人体,影响了卫、气、营、血正常的生理功能之后,也必然会相应地出现一系列的证状。
从温热病的证候表现可以体会出,不仅其病理变化与卫、气、营、血有关,而且在证候传变程序方面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上也相一致。
清代叶天士根据他治疗温病的实践经验,再结合内经理论的基本精神,简明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规律,后代医家把它作为指导临床治疗温病的辨症纲领。
现将卫、气、营、血在温病辨证上的具体运用,分述如下:卫分证温热之邪袭于卫分,发热恶寒为必有见证。
其他如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苔白、脉浮数等,也是常见的证状。
这主要是外邪客于皮毛,卫气失于开合所致。
气分证卫分之邪,不得外解,势必内传,如进入气分则出现但发热,不恶寒,小便色黄的主证及苔黄、口渴、大汗出、脉洪数等里热亢盛的证状。
气分证包括的范围很广,凡是表邪入里,同时又无营、血变化的其他见证皆可隶属于气分范围;如邪热壅阻于肺,肺气不利,则见身热、口渴、咳嗽、气喘、苔黄等证;热邪内扰胸膈,气机不畅,则见胸中烦闷、懊怀不安等证;热郁少阳三焦,则证见寒热如、口苦胁痛、脘痞恶心等证;热聚胃腑,腑气不通,则见潮热便秘,或纯利稀水、腹满硬痛、苔黄焦、脉象沉实等证。
这些都是病在气分。
此外,湿热郁阻中焦,证见身热不扬、脘痞泛恶、身重肢倦、苔腻脉缓等足太阴的病变,亦属气分范围。
营分证热邪陷入营分,舌绛、心烦、躁扰不寐为必有见证。
其他如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斑疹隐隐,甚或时有谵语,也是常见的证状。
这些见证是因营热炽盛,营阴受损,心神不安所产生。
如热邪内闭心包,则见神错谵语或昏惯不语、舌寒肢厥等证。
血分证热邪深入血分,除了具有严重的营分见证以外,一般多有吐血、或血、溲血,斑疹透露,舌色深绛,甚至躁扰发狂等证。
这是因为热邪迫血妄行,心神被扰所致。
如热邪亢盛,引动肝风,则厥之证。
热伤真阴,则有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齿黑舌焦等证;虚风内动,则见心中、脉虚神倦、瘛瘀等证。
从卫、气、营血的证状表现可知:卫分、气分证是病在阳分。
卫分证属表热证,是温热病的初期阶段,病势轻浅;气分证则邪已入里,而里热炽盛,故其病势较重较深。
邪入营、血,病在阴分,热邪内燔,营血受损,故病势最为深重。
卫、气、营、血的证候表现,亦体现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四个浅深不同的阶段,所以叶天士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这与内经中所论卫、气、营、血的生理作用有内外浅深的层次,其精神是一致的。
卫气营血证治简表温病整个病程的发展,也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类型的互相转化。
一般来说,新感温病多从卫分开始,而后传入气分,渐次深入营分、血分;伏邪温病由里达外,则有从营分、血分而转出气分的。
但这仅是一般的演变情况,并不是刻板的公式,例如新感温病,有卫分之邪不经气分而径自传入营、血的,亦有邪传营、血而气分之邪末净的。
至于伏邪温病的传变,则有一病即见营分、血分证状而后转出气分的,有发病后即见气分证状而后又陷入营、血的,更有初起兼挟新感而伴有卫分见证的。
总之,卫、气、营、血的病理传变,是以证候的趋向。
掌握了这一传变的规律,对疾病预后的判断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此外,关于卫、气、营、血证候的施治方面,叶天士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
这些原则都是根据卫、气、营、血证候的不同性质和病机而提出的,它的具体运用,后面治法章中将予以讨论。
二、三焦三焦这一名词,首先见于内经。
内经中关于三焦部位划分的基本精神,是把人体从咽喉至二阴,根据内脏的不同功能,划分为三个部位。
从咽喉至胃之上口的胸膈部位,称为上焦,它包括心、肺等脏器;从胃上口至胃下口的上腹部位,是为中焦,它包括脾、胃等脏器;由胃下口至二阴的少腹部位是为下焦,它包括肾、膀胱等“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三焦所属脏器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从而作为辨证治疗的依据,以与卫、气、营、血相辅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