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本-《西游记》小说中神魔的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西游记》是一部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作者赋予神魔超人的法术和本领。作为神性的代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有佛心、佛性,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同时也具有人性的特点。魔性代表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牛魔王、黄袍怪等违非做歹,作恶多端,但他们也具有人性的诸多特征。《西游记》小说从多方面对神魔的神性,魔性和人性有机地相结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神魔人性欲望

目录

一、神的人性特征 (1)

(一)神猴孙悟空身上人性的诸多特点 (1)

(二)《西游记》中神的人性化特征最突出的当属猪八戒 (2)

(三)沙僧的奴性特征 (3)

二、魔的人性特征 (3)

(一)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孝道与兄弟情义的人性 (3)

(二)牛魔王与铁扇公主、玉面公主的婚姻爱情人性 (4)

(三)黄袍怪与三公主前世今生的情缘人性 (4)

参考文献 (5)

《西游记》小说中神魔的人性

《西游记》是我国老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深的时代烙印。小说以奇异的想象,离奇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享誉神州大地和世界文坛,人物形象更是出神入化,这是《西游记》长盛不衰的一大原因。作品通过写孙悟空的出世及大闹天宫,魏徽斩龙,唐僧出世及取经缘由和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着重写唐僧遭难,三徒弟舍身相救的动人情节。《西游记》他融合着道德与佛教理念。道教追求“无为”而佛教崇尚“寡欲”。故《西游记》是一篇“无为”、“寡欲”,远离人间情感纠缠的神话小说。但是我通过对这部小说的研读,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我认为《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不仅具有神魔本性,还具有十分浓烈的人性。

一、神的人性特征

(一)神猴孙悟空身上人性的诸多特点

我们都知道孙悟空的本领十分地大,但他却自恃本领高超,喜好捉弄别人,要说他爱捉弄的第一对象猪八戒应该是首当其冲的,在小说第三十八回,你看他把金箍棒拿出来,把头一拉,叫“长”,足有七八丈长。教“八戒”,你把着一头儿放你的下进去。八戒道:“哥哥!放便放放下去,若到水边,就住了罢”。可孙悟空却等八戒到了水边之时用力往下按,硬是将八戒在一个深秋时节的半夜把人家八戒兄弟从柯中哄骗到水中捞宝贝。还有,在“四圣试禅心”这一句中,悟空明知那家人均是菩萨所变,不提醒八戒也就是了,更还在八戒被骗后尽情地取笑于他。

作为人性的第二个特征,孙悟空还受不得“激”,唐僧将孙悟空赶走之后落难,八戒来求他回去,好说不行,八戒便用起了“激将法”,“那妖说了,要抓了你的猴皮,抽了你的猴筋,吃了你的猴心、猴肉”,聪慧的悟空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跟八戒来到妖洞打杀了那妖怪。道学主张“中庸”、主张“无为”,不争名利,而行者却受不得刺激,是一个易激动、易情感化的“人”,现实中的人们也是如此。

作为人性的第三个特征,还在于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凡是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决不轻易放弃,不管对手是多么强大的敌人。竟敢骂如来是“妖精的外甥”。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经常变成小虫、小苍蝇、花脚蚊子钻到洞里弄清妖精的底细(如黄风怪);或根据这些妖怪的特点,找到相应的对策(如黄袍怪);或是变成妖怪的母亲、父亲、丈夫、妻子去骗妖怪(如三调芭蕉扇);还善于用钻到妖精的肚子里去的战术来制服妖怪(如黄眉怪)。他机智灵活,随处设计,常令妖魔防不胜防。

最后,孙悟空还有大争名利的特点,是一个英雄的“人”的形象,他占山为王之后,有了一身的本领后,不甘居于天帝之下,大闹天宫时,他不承认天之独尊,把个堂堂天国闹得不亦乐乎。从八卦炉中逃出之后,一条金箍棒“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并公然声称“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天帝给了他一个“弼马温”的官职,他因嫌官位太小就下了天宫去,在捞到了“齐天大圣”一职之后,他却暂时的安静下来,

孙悟空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叛精神和个性独立,自由意识的率性而为的“真人”,他毫无虚伪造作,敢想敢说敢干,确实是中国封建黑暗王国里一道个性闪电,预示着人性的光明,代表着下层人民渴望自由独立的希望。所以,孙悟空形象的集中意义也在于其智勇皆是人民身上智勇的缩影,其反叛、其渴望摆脱种种压迫,也不过是作为人性对自己的一种追求和向往;他自身并非高贵出身,也决定了他思想的平民化。后是如此,我认为他是平民英雄,是一个人性的神,具有英雄主义人性化的特征。

从文学角度而言,我们说孙悟空形象是一个鲜活的形象,是一个成功的形象,他有人性诸多光辉的特点与弱点,这是一个鲜活的灵与肉的结合体。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孙悟空的人性的多种形态。符合小说创作的规律,更加符合小说人物性格的描写规律。

(二)《西游记》中神的人性化特征最突出的当属猪八戒

首先,小说从侧面提到了猪八戒身为天篷元帅时,因酒后戏常娥被贬下凡间来,通过六道轮回去投作猪身。后写他在高老庄为妖,受菩萨指点后走上西行取经之路,这样一个曲折的人生经历。我们说猪八戒的形象是丰富的,因为他的性格是丰富多变的。作为一个天神,洒后失德调戏了嫦娥,仔细想想为什么他平日里不去,只有在洒后才去呢?因为即便他作为天篷元帅,平日对所爱的人也是想都不敢想的,因为这严重地违反了天规和道义。但从另一方面为看,不正说明了道家的本心和神的本心中同样充满着只有凡夫俗子才有的某种“欲”的追求吗?我们知道,猪八戒最终成了佛,他被西天如来封为净坛使者,而他的成佛却是来之不易的,他一直挣扎在错与对、神与妖的边缘,历经了其他人不曾有的经历才修成了正果,成功的背后总有着诸多的泪水和汗水,人生也是如此,前面我曾提到猪八戒的多重性,下面我们来分析其多重性格的表现。

我认为猪八戒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爱偷懒的“劳模”形象。从本身来说,八戒最初并非一个勤劳的人,也不聪慧,但是因为“心性拙”这一常人最普通的特征,他身上也就先天性地具有可塑造成劳模形象的基础了。在取经途中,八戒是诚实的,有一颗决不亚于师兄孙悟空的志心朝礼、虔诚礼佛之心。在《西游记》八十六回,那小怪从门窟里抛出个头来,孙悟空见了就哭泣,八戒含泪道:“哥哥,且莫哭,天气不是好天气,恐一时弄臭了,等我乘气埋下再哭。”行者道:“说得是”,而后便是八戒“不嫌秽污,把个人抢在怀里,跄山崖把头埋了”,一片敬师爱师的挚情,跃然纸上,真令人感动。

然而,他却也是一个“爱偷懒”的劳模,他自身的毛病也是非常之多。猪八戒很会偷懒,在功夫上,他不如行者,常常受到行者捉弄,在这点上八戒是无力与这爱恶作剧的师兄相抗衡的。所以唐僧收孙悟空为徒时,行李只得由这大徒弟挑,然而在收了猪八戒之后,那些行李便不由分说成了猪八戒的任务。流沙河之事后,唐僧又添得一个徒弟,这副担转而落到了沙师弟的肩上。每逢化缘,他却推说师兄的本领大,能者多劳,就心安理得地与师傅同享大哥的供食了。在三打白骨精之后,悟空被逐出师门,他成了大弟子,寻山开路,化斋就责无旁贷地成了他老猪的任务。从另一个角度看,猪八戒并不是不会开路,不会寻山,不会化斋,而是其懒惰的本性决定了他的行为。

猪八戒好色,这是人所共知的。广寒宫调戏嫦娥,为妖后招赘卵二姐,卵二姐死后又招赘高老庄,再有后来的四圣试禅心(第二十三回)中的垂涎珍珍、爱爱、怜怜、癞哈蟆想吃天鹅肉单相思女儿国妇女等等,均说明猪八戒始终不能彻底地逃掉一个“欲”字的困惑。佛教宣扬“六根清净”,这与猪八戒的所为是完全相悖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七情六欲是人之本性。人类诸多的情欲和对美色的追求都能从猪八戒这一神佛的化身身上寻找到线索与答案。出家人不打诳语,出家人不贪财,而猪八戒却为了捉弄和报复师兄几次三番地在唐僧耳根边上吹风,为了藏私房钱,央银匠剪块四钱六分重的银子,塞在耳朵里。到底被行者化作勾命鬼诈了出来,他还喜欢弄虚,耍耍鬼、扯扯谎。另外,这个“偷懒的劳模”更爱打小报告,哄弄师父,坑害师兄。这一切都是佛理所不能容的。

总之,猪八戒具备了人类肉体的全部欲望和人性的所有弱点。是一个本质的人的形象,而沙僧又是一个“醇儒”之神。

(三)沙僧的奴性特征

沙僧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奴性则源于自己的“卷帘将军”的称号。虽参加过蟠桃大会,却没有一般神仙吃蟠桃的份儿,只能为玉皇大帝执玻璃盏。却因失手打碎玻璃盏而被放逐流沙河做了水怪,每隔七日还要受“飞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